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1 发 病情 况
小麦 全蚀 病 多发 于小 麦植 株 的幼
苗时期 以及成 株时期 , 越接近小 麦植株 的成熟时期 , 小 麦全蚀病 的病状 更加 明 显 。小麦 全蚀病 主要 多发 于 植株 的根 部 、 地下 茎 等位 置 , 导致 患病 植株 的基 部 附近 的叶片出现黄化 、 内部 叶片 出现 内卷 、 生长减 缓 , 病苗 整体表 现 为矮小
结 ,进 而 揭 示 小麦 全 蚀 病 的 发 病 症 状 、
是从切 断小 麦全蚀病 的传播病原 出现。 因此需要 加强 泌 阳县 内种 子 的产地 检 疫, 严禁种植从病 区调运来的种子 。若 需要 从病 区调运 粮食 等需要 对 粮 食以 及 运 输 车进 行 严 格 检 查 , 必 要 时 还 需 要 使用强力杀菌剂进行 消毒 。 3 - 2 抗 病 品 种 的 利 用
方法 。就 目前的培育情况 , 还是缺 少抗 性或者免疫 性 比较强 的小 麦 种 , 但 是 通 过 与 燕 麦 杂 交 培 育 的 新 品 种 表 出一定 的高抗性 , 为后期的降低小 麦伞 蚀 病 的 发 生 提供 了一 定 的基 础 。 3 . 3 农 业 防 治 其一 , 进行 合理 轮作 , 轮作 方式 需
培 育 和 选 用 小 麦 抗 病 性 品 种 来 进 行 种 植 是 目前 防 治 全 蚀 病 经 济 有 效 的
植 株 内养 分不 足 而出现 早枯 进而 形成
“ 白穗 ” 。小麦 田中病株主要 呈簇或点 片 状 分布 , 在 潮湿 条件 下 , 病株 叶鞘 内侧 的黑褐色菌丝 中有黑色颗粒 物存 在。
2 小麦 全蚀 病发 病规 律
2 . 1 发 病 时 期
理 位 置决定 县 内属 于亚热 带 与暖 温带 过 渡地带 , 不 仅 四季 分 明 、 雨量充沛 , 并 且光 照时 间长 、 有 霜 时期短 , 天 然 适 合 种植小麦作物 。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及防治
1 为害症状
❖ 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快成熟时病株症 状最为明显,表现点片麦穗发白。幼苗期病原菌 主要侵染根和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地上表现 病苗基部叶片发黄,心叶内卷,分蘖减少,生长 衰弱,严重时死亡。病苗返青推迟,矮小稀疏, 根部变黑加重。拔节后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 茎秆表面在潮湿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褐色菌 丝层,称为“黑脚”,这是全蚀病区别于其他根 腐病的典型症状。重病株地上部明显矮化,发病 晚的植株矮化不明显。由于茎基部发病,植株早 枯形成“白穗”。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分布, 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
2、发病规律
❖ 该病病菌主要在麦残体或种子表面越夏、越冬, 也可以在玉米或禾本科杂草上存活,成为下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染小麦的初侵染源。小麦全蚀病在小麦上有两次 侵染期,一是:小麦播种后至三叶期,为主要侵 染高峰期;二是:小麦返青后,地温升高,菌丝 加快繁殖,沿根扩展,并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 拔节期至抽穗期,菌丝继续蔓延,根及茎部变黑 腐烂,阻碍了水分、养分的吸收、传输,病株陆 续死亡,至灌浆阶段田间就会出现早枯、白穗, 严重地块可造成绝收。
3 小麦全蚀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快成熟时病株症状最为明显,表现点片麦穗发白。 用全蚀净20-30毫升,先兑水300—500毫升,混合后与种子均匀搅拌; 因此,小麦播期拌种是控制小麦全蚀病最有效的方法。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是小麦上的毁灭性病害,引起植株成簇或大片枯死,降低 所以,田间发病情况是:第1年是点,第2年成片,第3、4年连块到面。 但要注意:先拌杀虫剂,闷种晾干再拌杀菌剂; 二小是麦: 全小蚀麦病返的青发后生,及地防温治升高,菌丝加快繁殖,沿根扩展,并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 重所病收株 小地麦上严部禁明留显种矮,化并,且发麦病秆晚、的麦植糠株不矮能化作不为明肥显料。施用。 通禁过止小 从麦病播区期引拌种种,,防可止以病杀害死蔓混延在。土壤中、种子表面的病菌,促进早出苗、苗齐、苗壮,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改拌种棉 时花需、在蔬塑菜料,膜以上切,断以全防蚀药病液菌流源失积,累拌,均控后制必病须情闷的6—发1展2小。时(使药剂充分浸沾在种子上,有利于药剂发挥并杀死种子所带病菌), 我在县阴2凉0处04晾年干出后现播点种状。发生,2005年清凉店镇的沙河、刘村出现大面积的点片发生,从2006年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发生范围逐渐扩大, 今拔年节, 后各茎乡基镇部均1-2有节发叶生鞘,内并侧且和部茎分秆村表发面生在非潮常湿严条重件,下如形武成邑肉镇眼的可小见河的、黑审褐坡色镇菌的丝前层苏,国称、为紫“塔黑乡脚的”南,王这政是、全清蚀凉病店区镇别的于中其豆他屯根、腐鲍病贤的 兰典等型村 症,状有。的地块减产在30%以上。 拌幼种苗时 期需病在原塑菌料主膜要上侵,染以根防和药地液下流茎失,,使拌之均变后黑必腐须烂闷,地6—上1表2小现时病(苗使基药部剂叶充片分发浸黄沾,在心种叶子内上卷,,有分利蘖于减药少剂,发生挥长并衰杀弱死,种严子重所时带死病亡菌。), 在 目阴前凉,处 小晾 麦干 全后 蚀播 病种 已。 成为制约我县小麦稳产、高产的主要病害。 特轻别者在 减危产害10盛%期~ 年20份%(,第重3者、减4年产)50是%减以产上最,严甚重至时造期成,绝也收是。难控制的发病时期。 改拌种棉 时花需、在蔬塑菜料,膜以上切,断以全防蚀药病液菌流源失积,累拌,均控后制必病须情闷的6—发1展2小。时(使药剂充分浸沾在种子上,有利于药剂发挥并杀死种子所带病菌), 目在前阴, 凉小处麦晾全干蚀后病播已种成。为制约我县小麦稳产、高产的主要病害。 拔目节前后 ,茎小基麦部全蚀1-2病节已叶成鞘为内制侧约和我茎县秆小表麦面稳在产潮、湿高条产件的下主形要成病肉害眼。可见的黑褐色菌丝层,称为“黑脚”,这是全蚀病区别于其他根腐病的 典先型拌症 乳状剂。,待吸收晾干再拌粉剂。 先注拌意乳 氮剂、,磷待、吸钾收三晾元干复再合拌肥粉的剂合。理配比。 目 小前麦,全小 蚀麦 病全 在蚀 小病 麦已 上成 有为两制 次约 侵我 染县 期小 ,麦 一稳 是产 :、 小高 麦产 播的 种主 后要 至病 三害 叶。 期,为主要侵染高峰期; 2轻%者,减以产免1影0%响~发2芽0%),防重治者蝼减蛄产、5金0%针以虫上、,蛴甚螬至等造地成下绝害收虫。。 2全增蚀施病腐具熟有有发机生肥期,采、用发配展方蔓施延肥期技、术危,害增盛加期土、壤衰根退际期微和态自拮然抗控作制用期。,按照这样规律循环往复。 先所拌以乳 ,剂田,间待发吸病收情晾况干是再:拌第粉1年剂是。点,第2年成片,第3、4年连块到面。 2增施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加土壤根际微态拮抗作用。 07%、有机质含量1%以上时,小麦全蚀病发展缓慢; 所收小麦严禁留种,并且麦秆、麦糠不能作为肥料施用。 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根和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地上表现病苗基部叶片发黄,心叶内卷,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时死亡。 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分布,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 特别在危害盛期年份(第3、4年)是减产最严重时期,也是难控制的发病时期。 通过小麦播期拌种,可以杀死混在土壤中、种子表面的病菌,促进早出苗、苗齐、苗壮,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定稿)100830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邢台市植物保护检疫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柴同海小麦全蚀病又叫立枯病、黑脚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禾顶囊壳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具有传播速度快,危险性大,难以根除等特点,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在邢台市发生危害程度较重,而且呈快速扩展蔓延的态势。
该病自2002年在我市南和县首次发生,至今已迅速扩展为10个县(市),发生面积扩大到16.3万亩。
小麦受全蚀病危害以后,主要表现为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后期形成枯孕穗、枯白穗。
轻发生地块一般减产5~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一、症状识别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
幼苗发病后,植株矮化,下位黄叶多,分蘖减少,类似干旱缺肥状,初生根(种子根)和根茎变成灰黑色,重病株的次生根也局部变黑,严重时造成全株连片枯死。
“全蚀”这个词就是用来形容作物苗期被害严重时的状态。
返青期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黄叶增多,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横切病根,根轴变黑。
拔节后期重病植株矮化、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似干旱缺肥状。
麦田出现矮化发病中心,麦株长势参差不齐。
抽穗灌浆期根部变为深黑色,茎基部1-2节形成典型的“黑脚”,即在被害叶鞘内侧生有灰黑色菌丝层,后期产生黑色点状突起(子囊壳)。
植株枯死,形成枯孕穗、枯白穗,在田间形成不规则的点片或条状枯死带。
枯死植株易于拔起,但不易倒伏。
干旱时,黑脚及黑膏药特征不明显,也不会形成子囊壳,但茎基部和根会变成黑褐色,出现白穗,穗不实或粒秕。
二、发生规律小麦全蚀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
小麦全蚀病病菌以菌丝体在植株病残体、带菌粪肥中及寄主作物根部上越夏或越冬。
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是主要初侵染来源。
小麦种子萌发后病菌侵入种子根,沿根扩展。
小麦返青后随气温升高,病株根部变黑,同时病菌向上扩展至分蘖节至茎基部。
拔节至抽穗期,菌丝蔓延侵害茎基部1~2节,形成“黑脚”,由于茎基部受害腐解,阻碍了水分、养分吸收、输送,小麦灌浆期,病势发展最快,导致部分植株陆续死亡,形成早死白穗。
小麦全蚀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小麦全蚀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别名:小麦黑脚病。
症状: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
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
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
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
在茎在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
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害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
病原:病原为禾顶囊壳禾谷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graminis (Sacc.) Walker和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Sacc.) Arx et Oliver var. tritici (Sacc.) Walker,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
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
是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
引种混有病残体种子是无病区发病的主要原因。
割麦收获区病根茬上的休眠菌丝体成为下茬方要初侵染源。
冬麦区种子萌发不久,夏病菌菌丝体就可侵害种根,并在变黑的种根内越冬。
翌春小麦返青,菌丝体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生长,向上扩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节,由于茎基受害腐解病株陆续死亡。
在春小麦区,种子萌发后在病残体上越冬菌丝侵染幼根,渐赂上扩展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最后引起植朱死亡。
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
小麦全蚀病菌较好气,发育温限3—35℃,适宜温度19—24℃,致死温度为52—54℃(温热)10分钟。
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
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原理及防治措施
: 考 上, 受环 境、品 种等因 素影响, 发 病程度
与范围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可使小麦减产
需注 意 防治 。
~l 5 个 月,但在湿土 中比在干土 内易死亡 。 仝 2 0 %~ 3 5 %,重病田减产近半甚至绝收, 可存 活 8
仲 1 症状及病原
1 . 1 症状 。小 麦全蚀 病 是一种 小麦 根 部病
小麦 全蚀 病菌 的寄主 范 围较广 ,包括 小 麦 、大 麦 、燕麦 、谷 子 、黍 及玉 米 ,人 工接 种 。还 可侵 染
鹅观 草 、看麦 娘 、画 眉草 、 早熟 禾 、蟋蟀 草 、狗 尾
霾 害 ’ 。 病 菌 仅 侵 染 麦 根 和 茎 基 部1 ~ 2 节 。
小 麦全蚀 病 是 小麦 上 的一 种 由真 菌 感 染 的检 疫性 病害 ,其发 生 危 害重 、传 播 速 度 快 , 一 般 病 菌 在 土 壤 中 能 存 活 7年 以
最高 3 5℃ ,致 死 温 度 5 2℃ ~5 3 ℃ 湿 热 环 境 1 0 mi n ,而 在 5 0℃ 的干 热 条 件 下 经 2 4 h不 失 去 侵 染力 。病 菌在 1 0 0 c m 土 层 深度 内均 有 分布 ,以 0~ 2 0 c m 的土 层 内含 菌 量最 多 , 向下 依 次 递减 。埋 入 田间 1 0 c m 的病根 茬 在无 寄主 的条件 下 ,其 中病 菌
佃 基 部及 其 叶鞘 内侧 可 出现 较 明显 的灰褐 色 埋 菌丝 层
。
1 . 1 . 3 抽 穗 灌 浆 期 。 田问 病 株 成 簇 或 点 、 片 出现 早枯 白穗 ,雨后 因霉 菌腐 生 ,病 穗 为污 褐 色 。病根 全 部变 黑 ,略具 光 泽 ,在 P D 茎基 部 表面 及其 叶鞘 内侧 布 满紧 密 交织 的 黑褐 色 菌丝 层 ,形 成 “ 黑 脚 ”症 状 。在 潮
小麦全蚀病防治技术
小 麦 全 蚀 病 发 生 重 的 地 块 每
6 7 5 % 菌 灵 和 l % 锈 亍 可 湿 6 m用 0 多 5粉 性 粉 剂 各 1 g,混 匀 后 与 3 k 细 土 拌 k 0g
匀 , 于 地 表 , 后 翻 耕 整 地 播种 。 撤 然
般减产 1 % 2 % 重病区 减产 5 % 0 - 0 , 0
四、 防治方 法
( ) 禁 从 病 区 引 种 一 严 新 病 区 零 星 发 病 地 块 ,要 单 打 单 收, 茬1 c 留 6 m以 上 , 麦 粒 不 做 种 , 病 病 残体不沤肥 。
( ) 作 倒 茬 二 轮
年 的初 侵 染 源 。 活 于 未 熟腐 有机 肥 中 存 的病 残 体 也 可 作 为 初 侵 染 源 。 寄 生 方 以 式在 自生 麦 苗 、 草 或其 他 作 物上 的 全 杂 蚀 病 菌 也 可 以传 染 下 一 季 作 物 。 述 各 上 类 初 侵 染 源 中 以 病 残 体 上 的 菌 丝 作 用 最 大 。子 囊 孢 子 落 入 土 壤 后 , 发 和 侵 萌
很少 。 病 区 生产 用种 作 传 病 试 验 并 没 以
成 功 。无 病 区 禁 止 从 病 区 调 运种 子 。
悬浮剂2 ~ 0 ] 0 4 m ,兑 水 1 O 拌 麦 种 5g
1 k , 种 后 堆闷 3 \ 晾 干 播 种 。 g拌 O 日 J 寸 J
( ) 剂 灌 根 五 药 对 于 未 作 药 剂 土 壤 处 理 和 拌 种 的 病 田在小麦 3 期 、 青 期、 节期 , 叶 返 拔 每
以上甚至绝收。
一
( ) 齐 拌 种 四 药 1 J 每 6 m用 3 敌 委 丹 5 m + . % 6 % 7 0 1 2 5 适 乐日1 m , 水1 0 ] 匀后 , 寸 0 1加 5m 混 拌种 1 g 也 可每 6 7 1 . % 蚀 ) O 。 k 6 m用 2 5 全 争水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锈病,是由小麦锈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其发生会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全蚀病发生规律复杂多变,因此需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来有效防治。
本文将从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出发,结合现有的防治技术和方法,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一、全蚀病的发生规律(一)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小麦全蚀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全蚀病喜欢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因此雨水丰富的地区更容易发生全蚀病。
春季和秋季气候温暖、潮湿的条件有利于全蚀病的孢子萌发和传播,从而加剧病害的发生。
夏季高温、旱季干旱也会抑制全蚀病的发生。
气候变化对全蚀病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小麦全蚀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风雨传播、人工传播和种子传播。
风雨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当受感染的小麦叶片遇到风雨天气,病原菌便会通过雨滴或风传播到其他健康的小麦植株上,从而导致病害的扩散和传播。
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人工传播与种子传播也是全蚀病的重要传播途径。
二、全蚀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一)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抗全蚀病的小麦品种是预防全蚀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选择对全蚀病抗性好、适应性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能够有效减少全蚀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育种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小麦全蚀病抗性的选育工作,培育出更加抗病的小麦品种。
(二)合理种植密度和密植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密植对防控全蚀病起着重要作用。
适当的密植可以减少空气流通,增加小麦植株之间的接触和传播机会,从而降低全蚀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小麦种植密度和密植方面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调整。
(三)及时清除秋茬全蚀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残留植株、土壤和种子,其中残留植株是病害的重要来源。
在小麦收割后,应及时清除秋茬、埋藏或者烧毁残留植株,避免为病害的传播提供条件。
对于有全蚀病历史的田地,还应间种一些草本作物或者经济作物,以减少全蚀病的发生。
(四)科学施肥和灌溉科学施肥和灌溉是保障小麦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也能够提高小麦的抗病性。
小麦全蚀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控措施
分蘖少,黄叶多,拔节后期重病植株矮 于小麦生长,植株抗病菌侵染能力和受
以上三种防治方法并用,防治效果
化、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似干旱缺 害后恢复生长能力增强而发病较轻。反 良好。
肥状。拔出麦苗,种子根、次生根大部变 之,土壤瘠薄,氮、磷、钾养分比例失调, 小麦吸浆虫是毁灭性害虫,经过连
黑色,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 尤其是缺磷地块,病情较重。
(二)土壤肥力低病情重。土壤有机
土壤处理,也可用甲粉锈宁、多菌灵。
$、药剂拌种(包衣种子):用立克秀 !" 克拌麦种 !" 千克或蚀敌 !"" 克拌 麦种 !" 千克。
'、药剂灌根:小麦返青期,用蚀敌 或消蚀灵每亩 !""#!&" 毫升,对水 !&"
(二)拔节期症状:病株返青迟缓, 质含量高和氮、磷、钾养分供应充足,利 公斤灌根。
-、冬小麦适当晚播、早播发病重。
很多病斑,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个根系变黑麦苗连片枯死。发病轻的麦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流行与栽培管
苗即使不死亡,也表现为地上部叶色变 理、土壤肥力、整地方式、小麦播期、品
黄,植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生长不良, 种抗性等很多因素有关。
(三)药剂防治:
!、土壤处理:播种前选用 ."%甲基 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 $#' 公斤加细 土 $"#'" 公斤均匀施入播种沟中进行
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存活于未熟腐有 !$—$",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土壤
年防治、大面积基本可以得到控制,但
灰黑色菌丝层。麦田出现矮化发病中 (三)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是加 由于该虫具有隔年出土的习性以及漏
小麦全蚀病发生与防治
问题讨论和解决策略
缺乏系统性的监测网络
应加强小麦全蚀病的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病情监测的及时性和准 确性,以便更好地掌握病情动态。
缺乏科学的使用农药方法
应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 行配制和施用,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农药。
黑色小菌核。
传播途径
禾顶囊壳菌的菌核可以通过水 流、耕作工具、肥料和种子等
途径传播。
侵染过程和症状发展
侵染过程
禾顶囊壳菌的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天萌发,侵染小麦幼苗的根部,引起全蚀病。
症状发展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根部,根系变黑,形成“黑脚”,严重时地上部植株矮小,分蘖减少,叶片发黄 ,后期出现枯萎、死亡等症状。
症状
在苗期,病株的根部出现黑色腐烂,导致幼苗生长缓慢、发 黄甚至死亡。成株期,病株的根部仍会继续腐烂,导致植株 整体营养不足,叶片发黄、干枯,最终导致产量下降甚至绝 收。
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
原因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作物抗性、气候等因素有关。其中,土壤中 病原菌的积累和传播是主要原因之一。
传播途径
针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 子处理、加强田间管理等。
02
小麦全蚀病的病理学特征
病原体特征
病原菌种类
小麦全蚀病的病原菌是禾顶囊 壳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属于子囊菌亚门 ,是一种土壤寄居菌。
病原菌形态
禾顶囊壳菌的菌丝体白色,有 隔膜,分枝,在寄主根部形成
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对小麦全蚀病具 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小麦病害,由小麦全蚀菌引起,该病害可引起小麦产量下降30%以上,对小麦产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全蚀病的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控措施都是小麦产业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小麦全蚀病主要发生在春季播种的小麦上,而秋季播种的小麦则较少发生。
其次,该病害的发生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加剧。
小麦全蚀病的病原菌对温度的适应性非常强,温度在15℃至25℃时,病害发生的概率最高。
当温度超过30℃时,发病率会降低。
此外,全蚀病在高湿度、多雨的环境中也会加剧。
长时间的水涝使得植株出现受伤口,为病原菌提供了进入寄主的通道,这时全蚀病的发生率也会显著增加。
综合防控措施1. 选用耐病品种为了应对小麦全蚀病的威胁,选择耐病品种是最基本的防控策略。
在品种引种和选育中优先考虑该品种对全蚀病的耐病性,对于多次变异的全蚀菌进行深入研究,筛选出高效抗性最好的抗病品种作为栽种品种。
2. 合理轮作合理轮作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减少病原菌的累积,从而遏制全蚀病的传播。
建议增加豆科作物、玉米、马铃薯等植物的轮作种植。
这些植物可释放一定的细菌物质,使土壤中的全蚀菌数量降低。
3. 农业防治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及时打好支撑栏。
同时,在春季整地时要进行深翻,以将全蚀菌深埋,增加其死亡率。
在播种过程中,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4. 化学防治对于严重感染的小麦农田,可以使用药剂进行化学防治。
目前,常见的防治药剂有套袋法、喷雾法、化学灌溉等方式。
但要注意合理选用药剂,严格遵守使用规定,不可越量使用。
总结小麦全蚀病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病害,其严重性对于农业生产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遏制全蚀病的传播。
选用耐病品种、合理轮作、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是有效的应对策略。
同时,也要加强对小麦全蚀病的病原菌及其机制的研究,为更好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严重病害,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和穗,导致麦子不发育、减产甚至死亡。
了解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以及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对于保障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非常重要。
小麦全蚀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春季为第一极发病期,秋季为第二极发病期,其中春季发病率较高。
小麦全蚀病主要受到气候、土壤、病害菌和害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发病规律如下:1. 气候因素。
小麦全蚀病发病需要潮湿和高温环境,特别是在春季,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增大,对全蚀病的发生有利。
2. 土壤因素。
小麦全蚀病的病原菌易在土壤中滋生,尤其是污染严重的土壤,容易成为全蚀病的病源。
3. 病害菌因素。
小麦全蚀病的病害菌主要是全蚀镰孢,它可以滞留在小麦上,通过风、水等途径进行传播。
4. 害虫因素。
一些害虫,如赤眼蝉、麦蚜和麦螟等,可以传播小麦全蚀病,对小麦产生危害。
综合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防制小麦全蚀病的发生,需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措施:1. 种植可抗全蚀病的品种。
可以选择一些抗全蚀病的小麦品种,例如“玉米8号”、“园春411”等。
2. 做好田间管理。
积极排水,保持土壤透气性,减少土壤污染和病原菌地生存,保持田间卫生,及时清理枯萎、病叶、病穗等。
3. 施肥合理。
避免过量施肥,控制氮素和钾肥的施用,防止过度生长导致容易发病。
4. 农药防治。
对全蚀病病害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农药喷洒防治。
喷药应在全蚀病发病高峰期进行,并且使用具有效果的药剂。
5. 生物防治。
可以利用一些天敌或微生物去降低全蚀病的发生。
如使用芽孢杆菌、拮抗菌等进行防治,有效缩小病害发展的空间。
综上所述,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是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者应该重视从生产方面和农业技术方面提高自身防治水平,保障大家健康和生产效益。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及防治和治疗对策
清除病残体
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 少病害的传播源。
科学合理使用药剂防治
选择合适的药剂
根据病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掌握防治适期
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进行防治,避免病害扩散。
合理配药与施药
按照药剂使用说明进行配药和施药,确保防治效 果和安全性。
05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案例分 析
某地区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案例
喷洒技巧
在喷洒药剂时,需要保证 均匀喷洒,避免漏喷或重 复喷洒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
喷洒时间
在喷洒药剂时,需要选择 晴朗的天气进行,避免在 雨天或大风天气进行喷洒 导致药剂失效。
04
小麦全蚀病的预防措施及 建议
加强植物检疫
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
加强对小麦种子的检疫,禁止从疫区调种,防止病害蔓延。
建立无病留种田
抗病品种推广
将抗病品种进行推广应用,以保护小麦的生产安全。
某企业小麦全蚀病的综合防治案例
防治措施
防治效果
该企业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小麦全蚀病的综 合防治。首先,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检测, 以确定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和种类;其次, 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原 菌的数量;第三,在种植期间定期喷洒药剂 进行治疗;最后,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 病株和残留物,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及防治和 治疗对策
2023-11-06
目 录
•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及发生规律 •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措施 • 小麦全蚀病的药物治疗对策 • 小麦全蚀病的预防措施及建议 •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案例分析
01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及发生 规律
症状识别
苗期症状
小麦苗期感染全蚀病后,幼苗 的根部和茎基部会出现黑色或 黑褐色的斑块,这些斑块会逐 渐扩大,导致幼苗生长缓慢、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小麦全蚀病是由全蚀病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病害,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全蚀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1. 气象因素: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是全蚀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全蚀病菌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更易于生长繁殖,从而导致病害的爆发。
2. 病原菌的活力:全蚀病菌在土壤中的活力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
长时间不耕种或不施肥的土壤中,全蚀病菌的活力将大大降低,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3. 小麦品种的抗性:不同品种的小麦对全蚀病的抗性有所差异。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控全蚀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基于以上发生规律,可以采取以下综合防控措施来减少全蚀病的发生和影响: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2.合理种植密度:适量增加小麦的种植密度,可以减少病害的传播和扩散,降低病害的发生。
3.合理施肥:适时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合理调节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提高小麦的养分供应,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4.病害监测和预警:定期在小麦田间进行病害监测,及时掌握病情,出现预警信号后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5.合理化学防治:在严重病害发生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合理的农药进行喷洒,控制病害的扩散。
6.轮作与休耕:合理进行轮作与休耕,可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降低病害的发生。
7.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疏厚作物,及时清除病株和杂草,增加通风透光,降低病害的发生。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的研究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品种特性和农业管理水平,制定适合的综合防控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防治工作,提高小麦全蚀病的防控效果。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病虫害的侵袭,其中小麦全蚀病就是其中之一。
小麦全蚀病是由麦秆黑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严重危害小麦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控小麦全蚀病,我们需要了解其发生规律并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
一、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1. 发病时期小麦全蚀病主要是在小麦叶片上和鞘内发生,一般在小麦拔节初期至抽穗期发病较为严重。
这段时期正是小麦生长迅速,且气温、湿度适宜的季节,这为小麦全蚀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2. 影响因素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受气候、土壤和宿主植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气候。
气温和湿度对小麦全蚀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影响,高温潮湿的环境更容易导致小麦全蚀病发生。
土壤养分和pH值的变化也会对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起到一定的影响。
3. 传播途径小麦全蚀病主要通过种子、秸秆和风雨等途径传播。
种子传播主要是因为种子本身携带了病菌,而秸秆传播则是因为秸秆上残留的病菌侵染了新的小麦。
风雨天气也会将病菌传播到其他的小麦田地,加剧了小麦全蚀病的传播和扩散。
二、综合防控小麦全蚀病的措施1. 合理种植合理的种植方式可以减少小麦全蚀病的发生。
首先是选择抗病性好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尽量减少病害的发生。
其次是合理密植,控制小麦田地的密度,避免过于拥挤而导致病害的传播。
2. 农田管理合理的农田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小麦全蚀病的发生。
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土壤中的病菌数量。
合理施肥,保证小麦的养分供应,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
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一些对小麦全蚀病有天然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或者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这样既可以有效防治小麦全蚀病,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对小麦进行防治。
这种方法能够迅速有效地控制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但是需要谨慎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5. 环境调控通过合理的环境调控,如排水、疏通通风等,可以改变小麦田地的湿度和温度,减少小麦全蚀病的发生。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小麦全蚀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小麦上的一种严重病害,主要是由真菌属镰刀菌属(Fusarium)引起的。
本文介绍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全蚀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抽穗期到麦粒灌浆期,一般在5月至6月初期间,气温和湿度都比较适宜真菌生长繁殖。
镰刀菌属真菌在小麦抽穗期时,棘孢子随风远距离传播,更多的是通过局部飞沫或者倒伏的小麦茎叶间的接触传播。
在小麦的麦粒灌浆期,棘孢子落在小麦穗上并且通过无性生殖形式殖生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内含有真菌毒素,会对小麦造成直接的损害并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1.科学种植选用耐病优质抗逆小麦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做到适时适量施肥、间隔犁地等一些措施来提高小麦抗病能力,使其更加健康有机。
2.提高空气流通量小麦全蚀病主要通过飞沫或者局部沾染传播,因此在种植小麦区域的周围开辟一定的缓冲带,加强通风,减少应用雾化农药等一些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3.定期病害监测定期对农田进行全面巡查,发现小麦全蚀病的症状就及时进行处理,及时割除患病的茎叶和小麦穗头,并且采用明胶、拖把和纸片等方法进行清理处理,以控制病害的蔓延,同时减轻轻度感染植茬的病害威胁。
4.控制孢子繁殖小麦全蚀病孢子的殖生非常快速,所以及早应用化学农药进行控制。
可以选择速效性化学农药,在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农药雾化喷洒的方式来减少真菌的殖生。
总之,在控制小麦全蚀病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了解其病害规律,及时进行病情监测,对预防和控制这种病害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通过科学的种植、通风、清理和化学防治等办法,可以改善小麦生长环境,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在保证农田生产与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农田效益。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小麦全蚀病是一种重要的小麦病害,它主要是由半蚀菌、镰刀菌等真菌引起的。
这种病害不仅危害小麦产量和品质,还可影响面粉加工工业,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因此,研究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并探讨其综合防控措施对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全蚀病主要的病原菌是半蚀菌和镰刀菌,它们的病原体主要在残茬、麦瘤和土壤中越冬,在下一年的适宜天气条件下感染小麦。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律:1. 发生时间小麦全蚀病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小麦成熟期前后的6月至7月中旬,这个时间是小麦生长发育最为旺盛的时期,也是病原菌最为繁殖和侵染的时期。
2. 发生区域中国北方地区是小麦全蚀病的高发区,其中江苏、河北、辽宁等省份的发病率较高。
这个区域的气候条件和种植结构是小麦全蚀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其中,夏季高温、高湿是发病严重的重要原因。
3. 症状表现小麦全蚀病的症状在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表现也不同。
一般在拔节至抽穗期,患部呈现水浸状,随后出现蚀斑,呈淡黄色,形状不规则。
严重时,蚀斑会融合形成大面积斑块,给小麦的灌浆和熟化带来不利影响。
小麦全蚀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个方面,下面具体介绍:1. 农业防治(1)选用耐病麦种。
在品种选择上,要选用具有较强耐病性的麦种,如“秦草9号”,“丰麦918”,“潍麦16号”等。
这些麦种在服务期内抗病能力强,能有效降低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率。
(2)加强土壤管理。
在土壤管理上,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适宜以及加强灌溉排水工作。
在病害严重的田块,可适当施用有机肥或处理减少病害的微生物菌肥料。
(3)灌浆期加强防治。
在灌浆期,麦穗对于水分和病害的抵御能力变弱,此时要特别注意病害防治。
可以采取喷雾药剂防治,如3% 硫代乙基甲氧基乙基季铵盐。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小麦全蚀病防治的一种有效手段,化学药剂如三唑酮、毒死蜱等,在适当的时候使用能够有效地控制病害。
但是,为了保护土壤环境和人体健康,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药剂选择。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控
摘 要 小麦全蚀病又称黑脚病,是一个毁灭性较大的病害。在我国不少省自治区有分布,且多为省内植物检疫对象。 毕业论文
关穗率低,千粒重下降,发病愈早,减产幅度愈大。拔节前显病的植株,往往早期枯死 拔节期显病植株,减产30~50% 灌浆期显病的植株减产20%以上。全蚀病扩展蔓延较快,麦田从零星发生到成片死亡,一般仅需3年左右。 1 症状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在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发病,病菌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1~2节。幼苗发病后,植株矮化,下部黄叶多,分蘖减少,类似干旱缺肥状,初生根种子根和根茎地中茎变成黑褐色,严重时可造成全株连片枯死。拔节期冬麦病株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基部及叶鞘内布满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土壤干旱时,黑脚及黑膏药特征不明显,也不形成子囊壳,但茎基部和根变成黑褐色,出现白穗。“黑脚”和“白穗”是抽穗灌浆期所特有的症状。 2 发生规律 小麦全蚀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病原为禾顶囊壳菌。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田间小麦残茬、夏玉米等夏季寄主的根部或混杂在麦糠、种子间的病残组织上越夏。小麦播种后,菌丝体从麦苗种子根侵入。病菌以菌丝体在小麦的根部及土壤中病残组织内越冬。小麦返青后,随着地温升高,菌丝增殖加快,沿根扩展,向上侵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后期至抽穗灌浆期,菌丝蔓延侵害茎基部1~2节,根系变黑腐烂,致使病株陆续死亡,田间出现成簇或成片“枯白穗”。 代写论文 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发病较轻。根系发达品种抗病较强,增施腐熟有机肥可减轻发病。冬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 3 防治措施 3.1 植物检疫 控制和避免从病区大量引种。如确需调出良种,要选无病地块留种,单收单打,风选扬净,严防种子间夹带病残体传病。 3.2 农业防治 深耕 播前深耕40cm以上降低耕层菌数量 定期轮作倒茬 有条件的地区施行“水旱轮作”或小麦与非寄主作物油菜、棉花、甘薯、蔬菜等轮作,以切断全蚀病菌源积累,控制病情的发展。 3.3 药剂防治 1土壤处理。播种前选用每亩7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2~3kg,或50%福美双3~5kg加细土20~30kg,犁后撒施耙匀。2药剂拌种。每10kg小麦种子使用12.5%硅噻菌胺全蚀净20mL、或3%苯醚甲环唑敌萎丹60mL、或3%苯醚甲环唑敌萎丹40mL+2.5%咯菌腈适乐时20mL、或2.5%咯菌腈适乐时40mL进行包衣或拌种。3药剂灌根。在小麦拔节期间,用12.5%667m2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0~60g,或20%三唑酮乳油100~150mL,兑水50~60kg喷撒麦根基部。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作原料 ,并提倡 堆沤腐 熟,然后 再施用 , 以切 断粪肥传染 源。③合 理轮作倒茬 。在小麦全蚀病 重发生 田块应实行 与非
禾 本 科 作 物 轮 作 。轮 作 年 份 越 长 , 土 壤 带 菌 越 少 ,轮 作 3~ 5 可 收 到较 好 的 防效 。④ 禁止 从疫 区 引种 ,禁 止 自留 、 串 年 换 带 菌 麦 种 。种 子 带 菌 是 小 麦 全 蚀 病 传 播 和 蔓 延 的 重 要 途 径 。⑤ 选 用 抗 病 品种 。 3 药 剂 处 理 。① 土 壤 处 理 : 每 亩 用 全 蚀 净 2 ~3 细 _ 3 0 0g拌
4 6 0 河南 省 淮 阳县 农业 局 植 保 站 6 70 杜桂 芝
为5 2℃ ~5 N 热 )omi。土 壤 性 状 和 耕 作 管 理 条 件 对 4o c( 1 n 全蚀 病 影 响较 大 。 一般 土 壤 土 质 疏 松 、肥 力低 、碱 性 土 壤 发 叶蝉 的越 冬 和 繁殖 ,水 浇 地 枝 条 生 长 旺盛 ,新 枝 多 , 易 于 被
3 防 治 措 施
病 重。与非 寄主作物 轮作发病 较轻 。根系 发达品种抗病 较
小 麦 全 蚀 病 的 防 治 ,无 病 区 应 防 止病 害传 入 。初 发 病 区
要采取扑灭措施 ,挖 除病株 ,深翻倒土 ,改种非寄主作物 。
老 病 区 实 施 以农 业措 施 为基 础 ,积 极 调 节 其生 态 环 境 的 综 合
种 子根 和 地 中茎 变 成 灰 黑色 ,严 重 时 造 成 麦 苗连 片 枯死 。拔 节 期 冬 麦 病 苗 返青 迟 缓 、分 蘖 少 。病 株 根部 大 部 分 变 黑 , 在茎 基 部 及 叶 鞘 内侧 出 现较
将麦秸、麦糠等作柴火烧 ,改种非寄主作物 。②麦播期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摘要总结了小麦全蚀病的危害发生规律,并提出多种防治方法,以指导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减少全蚀病对小麦生产的危害,服务粮食生产。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发病规律: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21.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135-01
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为全国植物检疫对象。
目前,我国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河北、山东、内蒙古等省(区)已有发生,尤以山东省发生重,危害大。
发病田轻者减产10%~20%。
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2005年在湖北襄阳区的石桥、黄集等镇首先发现小麦全蚀病,以后逐渐扩展蔓延到龙王、伙牌、古驿、双沟等镇。
目前全区已有约333.3hm2小麦受到全蚀病危害,少数田块已绝收毁种。
近年来河南省的襄城县、鄢陵县都有逐步加重危害的趋势。
为了有效防治小麦全蚀病,现将其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 危害症状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基腐性病害,在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发病。
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
茁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
拔节期冬
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
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桔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
在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
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害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
2 病原
病原菌主要有禾顶囊壳禾谷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graminis(sacc.)walker)和禾顶囊壳小麦变种
[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c.)arx et oliver
vat.tritici(sacg)walker)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小麦变种(g.g.t)的子囊壳群集或散生于衰老病株茎基部叶鞘内侧的菌丝束上,对小麦、大麦致病力强,对黑麦、燕麦致病力弱。
禾谷变种(g.g.g)的子囊壳散生于茎基叶鞘内侧表皮下,对小麦致病力较弱,但对大麦、黑麦、燕麦、水稻致病力强。
该菌寄主范围较广,能侵染10多种栽培或野生的禾本科植物。
3 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内的植株病残体及带菌粪肥中越冬、越夏,成为第2年的初侵染源。
以寄生方式在自生麦苗、杂草或其他作物上的全蚀病菌也可以作为小麦的侵染源。
上述各类初侵染源中以病残体和种子上的菌丝作用最大。
小麦全蚀病菌为土壤寄居
菌,病原在土壤中存活年限一般为3~5年,不同的土壤结构和耕作方式对存活年限有较大影响。
病害的发生轻重受多种因素影响。
连作重茬发病重;土壤沙质通气好、偏碱性发病重;土壤缺肥病重。
施用氮态氮肥及增施磷肥可明显减轻发病;春季多雨,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发病;玉米秸秆还田有利于小麦全蚀病的发生。
4 防治方法
4.1加强植物检疫工作
从源头防止带病种子流入非病区,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
4.2轮作倒茬
实行稻麦轮作或与棉花、烟草、蔬菜等经济作物轮作,也可改种大豆、油菜、马铃薯等,可明显降低发病。
4.3种植耐病品种
各地农技部门应根据当地品种组成,选择抗病、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指导农民种植。
4.4增施腐熟有机肥
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加土壤根际拮抗菌的防病作用。
玉米秸秆还田地块要使秸秆充分粉碎,通过深翻或压实土壤并结合增施氮肥等途径促使麦苗长势强壮,增强抵抗能力。
4.5药剂防治
提倡用种子重量0.2%的2%立克秀拌种,防效90%左右,或用15%三唑醇30g拌100kg种子。
小麦播种后20~30d,使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250~3000g/hm2对水900l/hm2,顺垄喷洒,翌年返青期再喷1次,可有效控制全蚀病危害,并可兼治白粉病和锈病。
在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与地下害虫混合发生的地区或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或50%辛硫磷乳油100ml,加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50ml后,对水2~3kg,拌麦种50k,拌后堆闷2~3h,然后播种,可有效防治上述病害。
兼治地下害虫。
小麦白粉病、根腐病、地下害虫及田鼠混合发生的地区或田块,用75%的3911乳油150ml加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20ml,对水2~3kg,拌麦种50kg防治。
提倡施用多得稀土纯营养剂。
用750g/hm2对水300~450l/hm2于生长期或孕穗期开始喷洒,隔10~15d喷1次,连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