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科学八下第四章按章节知识点详细总结演示教学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第2节 各种各样的土壤教学课件浙教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 棉花(mián hua)的作用
防止(fángzhǐ)颗粒物进入锥形瓶
土 壤 的 渗 水 实 验
12/7/2021
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比一比
渗水量 渗水能力 通气性 保水性
漏斗1(砂粒) 较多 漏斗2(粉砂粒) 居中 漏斗3(黏粒) 较少
较大 居中 较小
较强 居中 较弱
矿物质颗(95%)
其中矿物质颗粒的大小是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因素
12/7/2021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砂粒
土壤颗粒的分类(fēn
lèi)
(按颗粒的大小)
粉砂粒
黏粒
读表
名称
直径/毫米
砂粒
2.0~0.02
粉砂粒
0.02~0.002
12/7/2021
黏粒
<0.002
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问题3:土壤中的水和空气存在于土壤空隙中,你认为(rènwéi)堆 积在一起的砂粒、粉砂粒、黏粒,它们之间哪种颗粒间隙大, 含空气和水最多?(猜一猜)
理论依据
壤土类土壤各成分(chéng fèn)的含量(体积百分 比)
固体部分(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占土壤总体积的50%,其中
有机质占固体部分的1%-5%;水和空气各占25%。
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 足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
请用扇形图建立壤土类土壤模型
12/7/2021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4)接受阳光而不受雨淋等。
植物生长实验
砂土类 土壤
黏土类 土壤
壤土类 土壤
观察并记录:每天观察植物(zhíwù)的生长情况,做好记录。 现象:____壤__土___类__土壤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 结论12:/7/2_02_1 __壤__土_类____土壤最适宜植物生长。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复习课件.
24.在“研究电磁铁”的实验中 (1已有一个线圈匝数可以改变的电磁铁(含铁芯)、电源、开关、电流表和一小堆大头针,还滑动变阻器应补充的器材是______。
(2为了增加电磁铁的磁性,小华同学提出了以下方案:①增大电磁铁中的电流,②抽出电磁铁的铁芯,③减少线圈的匝数,④增加线圈的匝数。
上述方案中,经实验证实,正确的做法是() C A.①、② B.②、④ C.①、④D.②、③
25.如右图所示,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则变阻器接人电路的方式可以是 ( B (AC接E,D接F (BC接E,B接F (CA接E,D接F (DA接E,B接F 26.连接图中的电路,使控制电路上 S断开时甲灯亮, S合上时乙灯亮
29.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就会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可以移动,但不会掉下来。
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
棋子不会掉落是因为:(B) A.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B.受到棋盘对它向
上的摩擦力 C.棋盘对它有很大的吸引力 D.它一方面受到棋盘的吸引,另一方面还受到空气的浮力。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四章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3.探究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液体压强计的 形玻璃管内灌满稀释的红墨水,左边用橡皮管将木本植物枝条(如海桐、梧桐枝条等)与 形玻璃管左侧连通。
睡莲
2.教材第155页活动(下):水从上、下表皮的什么结构散发出来
(1) .
(3)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可以看到叶片的表皮细胞一般呈不规则的扁平状,彼此镶嵌成一层结合紧密的、较为牢固的组织。表皮上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保卫细胞。
实验组别
环境条件
失水速度/(克/时)
A
光照、潮湿
14
B
光照、干燥
32
C
黑暗、干燥
8
(1)在水的表面加上一层油,目的是______________。
防止水分蒸发
[解析] 在水的表面加油,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分的直接蒸发,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2)该实验装置中,锥形瓶上没有刻度,较为准确计量枝条失水质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保卫细胞:叶的表皮上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
保卫细胞如何调节气孔的开闭保卫细胞呈半月形,一个保卫细胞与另一个保卫细胞相邻的一侧,细胞壁较厚,与表皮细胞相连的弓形一面,细胞壁较薄。当阳光照射时,保卫细胞可进行光合作用,使其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而吸水,吸水膨胀后,保卫细胞就会向细胞壁薄的一侧扩展,使气孔逐渐开放;若保卫细胞失水,它们就会相对回缩,使气孔逐渐关闭。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四章第四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一课时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教学课件共54张PPT
各种类型的导管
三、有机物的运输
【引入】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除了少部分留在叶肉细胞外,大部 分需转送到茎、根、果实、种子等部位去。有
机物在茎中是怎样运输的呢?
【实验】 观察有机物的运输
p95
实验说明:
⑴选取柳枝,是因为它容易在水中长出不定根, 且它的外树皮特别容易进行“环割”处理。
⑶在培养过程中,土壤浸出液的液面不能超 1、茎的分类:按照生长方式的不同
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匍匐茎 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道被切断了,有机物
过环割处的下端,否则也会使环割处愈伤组 不过这些长筒形细胞已经死亡,它们上、下连接处的横壁消失,故导管上下贯通。
【实验】观察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织产生不定根,干扰实验效果 实验结论: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例1 “树怕剥皮”,为了保护树,必需 保护树皮。请说其中的道理。
(或说“树怕伤皮,不怕空心”,为什
答么:?韧)皮部内有输送有机物的筛管, 而韧皮部于靠近树皮的地方。筛管 受损,有机物的输送就会受到阻碍。
例2 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 上会渗出白色的汁液。这汁液从哪里来 的?
答:叶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通 过筛管输送。
(2)课桌椅是利用茎的哪一部分结构的?
制作课桌椅,主要利用茎的木质部。
【引入】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除了少部分留在叶肉细胞外,大部分需转送到茎、根、果实、种子等部位
去。
叶脉、根中都有导管,它们和茎中的导管相通。
近代正开展对古植物年轮的研究,用以讨论古代气候的变迁情况。
二、水分、无机盐的运输
科学家发现, 导管由一些直 径较大的长筒 形细胞连接而 成。不过这些 长筒形细胞已 经死亡,它们 横壁 上、下连接处
浙江版科学八下第四章按章节知识点详细总结
第4章植物与土壤第1节土壤的成分第1课时土壤中的生命与非生命物质1.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土壤生物是指__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类生物__,包括__动物__、__植物__、__细菌__、__真菌__等。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1)土壤中的空气土壤中的空气基本上来自于大气,但也有一部分气体是由土壤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的,所以土壤中空气的成分和大气成分不完全相同。
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的__根呼吸__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2)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主要来自降雨、降雪和灌溉;此外,若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也可上升补充土壤水分;地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也可转变成土壤水分。
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3)土壤中的有机物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__排泄物__和死亡的生物体。
这些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形成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的__腐殖质__。
有机物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2课时土壤中的无机盐以及土壤的形成1.土壤浸出液在培养皿中经过加热蒸发后,发现蒸发皿内有残留物,这证明土壤中有__无机盐__。
2.构成土壤的物质有__固体__、__液体__和__气体__三类。
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__矿物质颗粒__和__腐殖质__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__95%__左右。
3.岩石在长期的__风吹雨打__、__冷热交替__和__生物__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4.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主要有__风__、__流水__、__温度__。
5.土壤的形成过程是十分__缓慢__的。
形成1cm厚的表土,一般情况下大约需要__100~400__年,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中,大约需要__1000__年。
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1.土壤的结构和类型(1)土壤主要是由__矿物质__、__腐殖质__、__水__和__空气__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的。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课件-4.6保护土壤
1 2
建立土壤监测网络
通过建立覆盖全国的土壤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土 壤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制定土壤治理标准
制定严格的土壤治理标准,明确土壤污染物的排 放标准和土壤修复标准,为土壤治理提供依据。
3
实施土壤治理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如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以恢复土 壤健康。
生态平衡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 起着重要作用。
休闲娱乐
土壤还是人们休闲娱乐的 场所,如野餐、露营等户 外活动。
02 土壤污染及其影响
土壤污染的来源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 水、废渣等污染物,未经处理或 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导致土壤污
染。
农业生产
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农业 化学品,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 式,如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等,都 会导致土壤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如垃圾填 埋、焚烧等,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液 体泄漏,会污染土壤。
土壤污染的类型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如汞、镉、铅等在工农业生产 和城市生活中的排放,导致土壤重金 属污染。
有机物污染
放射性污染
核设施、核实验和核废料处理等产生 的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土壤放射性 污染。
有机废弃物和农药等有机化学品的滥 用,导致土壤有机物污染。
05 土壤保护的未来展望
土壤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土壤修复技术
利用生物、化学和物理方法修复受损土壤,恢复 其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
土壤质量监测技术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实现土壤质量实 时监测和预警。
土壤生态修复技术
通过生态工程和生物技术手段,恢复受损土壤的 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课件—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第一二三课时)
比较,做好观察记录。
现象:在清水中的植物 生长更 旺盛 。在浓盐水中的植 物植物萎蔫下垂。
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薄,液泡较大,内含丰富的细胞液。当根毛 穿过土壤颗粒的空隙时,与土壤颗粒紧密地黏附在一起,以利于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土壤颗粒之间含有无机盐和水分, 称为土壤溶液。一般情况下,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是大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编量辑版p分pt 数,于是,根毛细胞吸收土33 壤 里的水分。
细胞吸水
②当植物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浓
度)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浓度)
时,
细胞失水
编辑版ppt
38
【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植物吸失水 原理来解释?
腌制制的农作物在短时间内会变软萎蔫, 存放多天的青菜放入清水中一会儿变新鲜
正常情况下,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 质的质量分数一般高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若施肥过多, 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根毛细胞液内的 溶质质量分数,细胞就会失水过多而发生“烧 苗”现象。
有
无
青菜、白菜编辑版菠ppt 菜、黄瓜 葱蒜、 韭菜水稻、 小麦5 、
番茄、大豆棉花、等
玉米、 高粱、甘蔗 等
菜豆的根系 直根系
小麦的根系
主根
须根系
不 侧根 定
根
两类根系的主要区别: 有没有明显发达
的主根和侧根之分
编辑版ppt
6
归纳:
2.根系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1)分类的依据:
有没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分。
①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直根系。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课件—4.4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第一课时
2021/6/18
28
读图:你能从植物年轮的数目、疏密
程度、颜色深浅中,获取哪些信息?
2021/6/18
29
年轮:可以得到茎生长的信息
1 树的年龄
2 茎生长过程的气 候变化情况、环 境污染情况 。
3 3 记录了植物个
体所受各种环境
因素影响的基本
2021/6/18
情况等。 30
年轮:前一年的秋材和后一年的春材,有比较 明显的分界线。
第 4章 第4节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1)
2021/6/18
1
欣赏各种植物的茎:
你知2021/道6/18 人们是根据什么对这些茎进行分类的吗?2
一、茎的分类:
1.按形态分: 直 立 茎
攀 援 茎
2021/6/18
匍 匐 茎 缠 绕 茎
3
直立茎
2021/6/18
1.特点:
茎较坚硬能直立。
2.最常见的植物:
髓:由薄壁细胞组成,具有细胞间隙,所以质地较软。
作用:可以贮藏营养物质。
注意:有些植物髓的中央部分会生长过程中逐渐消失
2021/6/18 慢慢在茎的中央形成髓腔。
12
一、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2021/6/18
13
研究树皮
树皮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起什么作用?
外树皮 树 皮
内树皮
保护作用
(靠里是韧皮部)
4.体验:试一试能否用手把树皮剥下来?
2021/6/18
9
植物木质茎的横切面
树皮
(较软)
髓
(较软)
木质部
(较硬)
2021/6/18
10
树皮 木质部
髓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4章。植物与土壤 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4章。
植物与土壤知识点归纳根不断向下延伸分化区:根尖的最上方,细胞不再生长,而是分化成各种根的组织结构,如表皮细胞、木质部细胞等2.根的吸水和失水根毛区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内涵丰富的细胞液,使根毛区成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同时,根的表皮细胞有一层叫做根压的层,能限制水分向外散失,保持植物的水分平衡。
土壤是由各种生命和非生命物质构成的。
其中,生物成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而非生命成分则包括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液体和气体。
岩石在长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逐渐风化成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终形成土壤。
土壤的结构主要由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这些成分之间相互影响,使土壤形成一定的结构。
土壤的类型可分为砂土类、黏土类和壤土类。
植物的根系可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而根压层则起到限制水分向外散失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壤土类土壤的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土壤黏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是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
总的来说,土壤的成分和结构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而植物的根系则是吸收土壤中养分和水分的关键。
因此,了解土壤和植物的根系对于农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的生长是不断伸长的过程。
在分生区,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细胞排列紧密,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外观呈黄色。
而在根冠,细胞壁薄,外层排列比较疏松,内部细胞小,排列紧密,主要起保护作用。
根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根据液体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来决定的。
当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细胞会吸水;当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细胞会失水。
土壤中的水分进入根部后,会依次通过根毛细胞、皮层细胞、木质部细胞,最终到达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繁茂。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第一节:土壤的成分1、土壤中的土壤生物有、、、。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种类有、、、。
思考:土壤样本如何取样??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如何证明??在证明过程中分别能观察到什么现象??2、书本P129页图4-3测量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若所取用的土壤体积为V0;此块土壤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1;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2。
(1V1 V2(大于,小于或等于,因为土壤间隙中有。
(2这种情况下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
3、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和。
这些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质,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为绿色植物提供;将土壤浸出液过滤、蒸发、结晶,最终在坩锅内得到的物质是(有机物或无机盐或矿物质颗粒。
4、下列事例与岩石发展成土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岩石风化; B、水流碎石;C、冷热聚变破石;D、水结冰能裂石;E、动植物在地表上活动,死亡;F、大气中氧气含量缓慢减少第二节:各种各样的土壤1、是组成土壤的主要物质之一,因此,就成为影响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
土壤的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从粗到细分为。
若有砂粒、粉砂粒、黏粒分别堆积成一堆,那么雨后堆中空气含量最多,堆中水分含量最多。
可见,土壤的渗水性(即透水性与保水性成关系,渗水性与通气性成关系。
2、土壤种类中砂粒、黏粒和粉砂粒大致等量,质地最均匀的是:,保水、保肥性最好的是;通气、透水性最好的是;黏性较差的土壤,土壤中空隙,渗水性,保水保肥性;其中最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种类是。
右边土壤模型中属于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模型的是:第三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都是通过这一器官吸收进入植物体中。
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与土壤的、、和这些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地下水位越高,植物根系的平均长度就越(长或短。
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知识点梳理
第四章《电和磁》复习提纲一、磁现象: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磁铁:铁质的磁体)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小磁针或悬挂起来能自由转动的条形磁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①磁铁能吸引铁钉的原因:铁钉被磁化,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
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
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二、磁场: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着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科学方法说明:爱因斯坦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
”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它对小磁针的作用来认识它。
这就是转换法——科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从一些非常直接的现象去间接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的物理量直接测量。
如:通过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力;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通过墨水的扩散现象认识分子的运动。
再如:一些物理量不能直接测量如电阻R、密度ρ,可根据其定义式R=U/I、ρ=m/V转换为可直接测量的U、I、m、V,然后通过计算求出。
很多仪器的制造也利用了转换法,如:将温度转换成液柱的升降制成温度计;将液体压强转换成两液面的高度差制成压强计。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版科学八下第四章按章节知识点详细
总结
第4章植物与土壤
第1节土壤的成分
第1课时土壤中的生命与非生命物质
1.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
土壤生物是指__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类生物__,包括__动物__、__植物__、__细菌__、__真菌__等。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1)土壤中的空气
土壤中的空气基本上来自于大气,但也有一部分气体是由土壤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的,所以土壤中空气的成分和大气成分不完全相同。
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的__根呼吸__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2)土壤中的水分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来自降雨、降雪和灌溉;此外,若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也可上升补充土壤水分;地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也可转变成土壤水分。
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3)土壤中的有机物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__排泄物__和死亡的生物体。
这些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形成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的__腐殖质__。
有机物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2课时土壤中的无机盐以及土壤的形成
1.土壤浸出液在培养皿中经过加热蒸发后,发现蒸发皿内有残留物,这证明土壤中有__无机盐__。
2.构成土壤的物质有__固体__、__液体__和__气体__三类。
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__矿物质颗粒__和__腐殖质__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__95%__左右。
3.岩石在长期的__风吹雨打__、__冷热交替__和__生物__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4.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主要有__风__、__流水__、__温度__。
5.土壤的形成过程是十分__缓慢__的。
形成1cm厚的表土,一般情况下大约需要__100~400__年,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中,大约需要__1000__年。
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
1.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1)土壤主要是由__矿物质__、__腐殖质__、__水__和__空气__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的。
这些成
分之间相互影响,并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如:矿物质颗粒较小,土壤的空隙就__较少__,于
是__水__和
__空气__也就少了。
(2)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__砂土__类土壤、__黏土__类土壤、__壤土__类土壤三种。
(3)__壤土__类土壤是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
2.各类土壤的性状
土壤名称性状
__砂土__类土壤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
__黏土__类土壤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
__壤土__类土壤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
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的能力主要与__土壤的黏性__有关。
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第1课时植物的根系
1.根的作用:①固定植物;②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
2.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植物的种类和外界环境如土壤的__结构__、__肥力__、__通气状况__和__水分状况__等因素有关。
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
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__直根系__,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__须根系__,由不定根组成。
__根尖__是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3.根尖的结构(如图)
图4-3-1
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
细胞特点
细胞壁薄、
内部细胞小
细胞壁薄、细
胞核较大、细
__逐渐停止分
裂,生长较
细胞壁极薄、
液泡较大
注意:
(1)根的不断伸长是__伸长区__细胞不断生长和__分生区__细胞不断分裂的结果。
(2)在根尖的四部分结构中,出现细胞分化的是根毛区,它的表面形成了根毛。
第2课时根的物质吸收
1.当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高于__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植物细胞失水;当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低于__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植物细胞吸水。
正常情况下,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般__高于__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__吸收水分__。
2.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水分外,还需要无机盐,用于构建植物体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如: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能使植物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
如果植物缺少某一种必需的无机盐,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①缺__氮__时,植株矮小,叶色发黄;②缺__磷__时,植株暗绿带红;③缺__钾__时,植株长得矮小,叶片上也带了许多褐斑。
3.无土栽培:根据植物生长所需的__无机盐__种类和数量配制适宜的营养液,来栽培植物,可以更合理地满足不同植物以及同一种植物不同生长期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第1课时植物的茎
1.茎的分类
(1)按照茎的形态,可将茎分为__直立__茎、攀缘茎、__匍匐__茎和缠绕茎等。
(2)按照茎的组成,可将茎分为草质茎和__木质__茎。
2.茎的结构
虽然茎的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基本相同,以双子叶植物的木质茎为例:从外到内可分为树皮、__形成层__、木质部和髓等结构。
(1)树皮
①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比较小,起保护作用。
②韧皮部:具有韧性强的特征,内有__筛管__,茎的筛管与根和叶的筛管相连,属于__输导__组织。
(2)形成层:属于__分生__组织,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一般只由2~3层细胞构成,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使茎加粗。
(3)木质部:质地较硬,内有起输导作用的__导管__。
(4)髓:位于茎的__中央__,其细胞体积较大,具有__储藏营养__的作用。
3.年轮
(1)木质茎的加粗生长活动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有关,尤其是温带地区生长的木本植物,在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呈现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下,木质茎的横切面上会呈现出年轮现象。
(2)当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比较好的时候,植物生长比较快,形成的年轮较疏松,颜色较浅(如春材);反之,年轮较密,颜色较深(如秋材)。
(3)根据年轮数可推断出树的__年龄__,还可以通过年轮的宽度变化等信息推断在植物生长不同时期的气候状况等。
第2课时茎的物质运输
1.水分、无机盐的输送
(1)茎木质部中含导管,作用是输导__水分__和无机盐。
(2)输送方向: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__下__而__上__地向枝端运输。
2.有机物的输送
(1)树皮内层是韧皮部,韧皮部内含__筛管__,作用是输导有机物。
(2)输送方向:有机物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自__上__而__下__输送。
注意: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除小部分留在叶肉细胞外,大部分需转送到茎、根、果实、种子等部位去。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1.叶的结构
一片叶是由叶柄和叶片组成的,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等结构组成的。
(1)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__表皮细胞__组成,有利于光线的透过和叶内结构的保护。
(2)叶肉:由叶肉细胞组成,叶肉细胞含大量__叶绿体__,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3)叶脉:分布在叶肉中,起支持作用,叶脉内有__输导__组织,担负着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
2.植物的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注意:根吸收的水约有99%是通过__蒸腾作用__的方式散发出去的。
(2)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有效降低__叶片温度__,使植物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受伤害。
②蒸腾作用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__无机盐__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大气的温度、__湿度__和气流速度等,一般情况下,如果气孔周围气温高、光照强、湿度小,气孔开放程度就大,蒸腾作用就强,反之蒸腾作用就弱。
注意:在温度很高、光照很强的情况下,气孔关闭,植物蒸腾作用几乎停止,这是植物为了保持体内水分的一种适应性。
第6节保护土壤
1.地球上__陆地面积__仅占地表总面积的29%,陆地面积中89%的土地目前尚不适宜农业生产。
2.我国陆地总面积约为__877万__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为__137万__平方千米,高产耕地仅为__29.4万__平方千米。
3.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壤的__污染__和__过度开发__。
4.造成土壤资源流失的主要原因有__耕地被蚕食__、__水土流失__、__土地沙漠化__和__盐渍化__等。
5.__水土流失__是全球环境中存在的大问题。
据2005年全国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平均土壤流失量约__45__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