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李辅仁医疗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病学家李辅仁诊疗特色
刘毅整理
编者按:李辅仁先生是著名的老年病中医学家,曾因在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获得中央保健委员会的表彰。
李氏在老年保健和老年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独特的学术见解和确切的临床疗效。本文介绍了李氏重视《内经》学说,重视体质,重视扶正固本和调和气血的学术思想,在临证特色和名案评析中均结合实际病案进行分析,可看出李氏立足临床,锐意创新,法随证立,方从法出,组方严谨,平正通达,不仅中医学术根基扎实,而且善于吸收现代医学的知识为我所用,故能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李辅仁,男,河北省香河县人,生于1919年6月26日。李氏出身于中医世家,幼年即随父、兄研习中医经典著作。1939年师承于北京名医施今墨先生,得其真传,成为施派的嫡传弟子。1950年李氏曾参加北京市卫生局主办的预防医学班第一期学习。1952年又参加抗美援朝急救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受聘为该训练班传习教师。1953年到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第三期学习深造,毕业后于1954年11月到北京医院中医科工作至今,现为中医主任医师、教授。
1987年起任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获北京医院荣誉证书。因在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1990年获中央保健委员会授予奖状。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给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特殊津贴,并在1991年国庆日获国务院颁发的“表彰发展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荣誉证书。李辅仁热爱祖国医学和卫生保健事业,从事中医工作50余年来,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不但精于内科、妇科、儿科疾病,尤在老年病学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他医理娴熟,极端认真负责,遣方用药常出奇制胜,屡起沉苛,挽救了许许多多的危急重症和疑难病人,赢得了广大病人的尊敬、爱戴和医界同仁的称道。他认为,作为高尚的医生,要能舍己普救广大病人之疾苦。他常以“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自勉,并以之要求自己的学生。李辅仁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作为首批继承对象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精华
一、精研经旨,立足临床,锐意创新,重视《内经》“形能”学说
李辅仁十分重视对《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对《内经》的整体观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有深刻的认识,对中医的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应用十分娴熟,但他师古而不泥古,立足临床实际,锐意改革创新,极力主张中西医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所以他诊疗疾病除了采用中医传统的方法之外,还认真参考现代医学的各种实验检查资料,遣方用药还要吸收现代药物学对中药学的研究新成果,因而常常能出奇制胜,力挽狂澜。
李氏对《内经》的“形能”学说十分推崇。形能之间的关系是指人体生理、病理两方面的形能而言。五脏六腑配五行六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外部的形体、五官、形、色、脉等都存在有机的联系,这是生理方面的形能;而人体脏腑之间的联系及其功能发生异常变化时,在其形体、五官、形、色、脉等也必然会有所反映,这就是病理方面的形能,或可称之为病能。他将“形能学说”用于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疗效非常满意。如对老年性肾病的诊疗,表现为肾不纳气之虚喘,其形能在肺而病能在肾,故治拟纳肾气以定喘;又如对老年久泄的诊疗,表现为脾虚之腹泄,其形能在脾而病能在肾,故治宜温肾健脾之法;再如老年久咳,数月不愈,每至夜半咳甚,两肋作胀,舌红,脉弦细者,其形能在肺而病能却在肝,故拟以柔肝润肺之法。这些在临床上均是屡用屡效之法。
二、证候为标,体质为本,临证重视调和气血,务求治其根本
李氏常指出,证候为标,体质为本,老年病治疗要注意调和气血,培补其元气。气和血乃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血的盈亏决定着人体质的盛衰。而人体的元气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动力,元气充足,则人体健康,精力充沛,血脉畅通,“气行则血行”;若元气不足,则精力衰退,体质虚弱,虚损诸疾丛生,血流不畅,“气滞则血瘀”。对老年人来说,李氏尤重视其气化功能,因为老年人随着机体的衰老,脏腑气血阴阳偏衰,易失去平衡,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虚多实少。《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条达,以致和平。”李氏遵此要旨,治疗老年疾病常用补气养血、补气活血通络、益气养阴(血)、滋阴(血)补肾等法,其意均在调整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治其根本。例如老年人夜尿频仍,多者甚至影响正常睡眠,常为元气虚衰,气化无权,宜以扶元固肾为治;老年性便秘则常为气阴不足,津亏血少,故当治以益气养血,滋阴润便之法;又如老年胸痹患者,乃气滞血瘀之证,当以益气为主配以活血化瘀之法,李氏习用党参配黄芪、黄芪配黄精、党参配丹参等,顾护元气,益气养阴。益气活血各法则虽有差异,而其意均在调和气血,治其根本。
三、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老年性疾病尤重此二脏
脾肾二脏关系十分密切,肾为先天之本,命门之火乃生命之根,但它需要脾胃运化之精不断供养;脾为后天之本,《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胃纳脾运,化生精微,滋生气血,以营养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而脾的正常功能又有赖于肾阳的温煦,肾内之真阴真阳,有温中焦,暖四肢,充阳壮气作用,又调节人体气化作用,化气行水,主水液代谢,温煦其他脏腑,使脏腑各司其职。老年人阳气日衰,气化无权,肾阳虚损,命门火衰,致中阳不振,运化失职,肾水不流,脾舍堙塞,故脾肾二脏都须重视。李氏治疗老年性咳喘、久泄、浮肿、腹胀、痰饮诸疾,都从脾肾二脏入手,常用健脾温肾法、温肾利湿法、填精益髓法等,疗效十分显著。
临证特色
一、老年性浮肿用温利之法
李氏认为老年性浮肿之病因病机乃命门火衰,中阳不振。肾主水,主津液,肾气虚衰,气化失司,故水湿停滞而导致浮肿。他根据多年经验,自拟专方“益肾温化汤”治疗,组成为:生熟地各15克、枸杞子15克、生黄芪15克、山萸肉10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猪苓30克、云苓皮20克、泽泻2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党参15克、丹参20克。此方以二至丸(汤)、六味地黄汤、五苓散加减化裁,用党参、丹参、黄芪以益气活血化瘀,标本兼治,临床效果显著。如治梁某某,男,72岁。1991年7月8日初诊。主诉下肢浮肿,双足沉重无力,腰酸痛,舌苔白腻质淡红,胸闷气短,下肢及腰以下畏寒喜暖,小便短频不畅,脉沉细。尿常规检查无异常。有冠心病史。证属肾阳虚损,气化无权,当温肾利湿,补气健脾,以益肾温化汤原方治疗。7剂后双下肢浮肿明显减轻,腰痛好转,周身有轻松之感。再服7剂后,浮肿完全消退,脉象由沉细转为弦细,舌苔由白腻转为薄白,皆为正气渐复,病情有转机之象。
二、四季脾旺不受邪,治病不愈寻脾胃
古人云:“四季脾旺不受邪。”李氏认为脾胃功能对于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对若干疑难病,慢性病症,若久治不愈,均可先从调理脾胃入手。他常说:“治病不愈,当寻脾胃。”脾胃功能旺盛是机体健康的保证,胃气不足元气必虚。近代实验证明,脾气虚衰的病人常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和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李氏在临床上常吸收现代医学的资料帮助诊疗,对老年性患者有脾胃功能低下者,常加黄芪、黄精并合用党参以补气助阳,取得满意效果。如李氏治疗老年人单纯性腹胀,在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而临床表现腹胀纳呆为主,便溏或大便不爽,脉沉细或细涩,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者,多从脾胃论治,而不用理气舒肝法。他自拟之“健中汤”对脾胃气虚,运化无权之单纯性腹胀疗效满意。组成为:党参20克、茯苓20克、半夏曲15克、炒第一卷176苍白术各10克、炒苡仁10克、炒陈皮10克、制香附10克、肉豆蔻5克、藿荷梗各10克、红枣10克、苏、桔梗各10克。每日1剂,可连服两周。
三、治病求其本,巧用玉屏风散
在老年性疾病中,李氏处处不忘扶正固本,他经常用玉屏风散配合其他成方,治疗各种老年性疾病,疗效满意。如用玉屏风散合当归六黄汤治疗老年性自汗、盗汗;合小柴胡汤治疗老年体虚感冒经久不愈;合健中汤治疗老年体虚、脾胃不调、正气不足;合六味地黄丸(汤)治疗老年肾病。
名案评析
一、高热案
陆某某,男,69岁。1992年2月21日因高热寒战入院治疗,体温达39 8℃,入院前曾服螺旋霉素无效。尿常规检查正常,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8600/mm3,西医诊断为病毒性感冒、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因有紧急出国任务,要求三天之内治愈,故急请李辅仁会诊。时见高热寒战、头痛、咽红肿热痛,咽干,咳嗽少痰,无汗,大便三日未解,小便赤短,舌质红,苔黄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