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冲击地压灾害防治与思考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及防治技术分析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及防治技术分析要: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冲击地压灾害属于一种矿山压力现象,这种现象十分特殊,将会对井下作业质量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是煤矿井下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
为实现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有效防治,本文对其产生条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为这种灾害的防治有所帮助。
关键词:煤矿;井下开采;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技术应用1.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特征及破坏机理在当前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较多的不安全因素,冲击地压是其中较为常见的灾害。
冲击地压发生时,煤岩内部会积聚大量的能量,当其达到最大临界承载强度时,巷道和采煤工作面周边岩体会释放出变形能,岩体被破坏,导致煤矿地下支架塌坍,出现冒顶现象。
冲击地压发生后会造成较大的损害,比较严重的情况会导致煤或是岩石从巷道两侧爆裂开来,出现煤岩弹射的情况,导致巷道直接被摧毁或是产生巨大的能量,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破坏地下的设备和设施。
而且冲击地压发生时,还易引发一些基础潜藏的矿井灾害,在巨大震动下巷道顶板出现冒落,影响通风和运输,特大冲击地压发生时,还易激起井下煤层或瓦斯爆炸、出现地表河流湖软质泥岩等二次威胁,造成地面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冲击地压对矿井的威胁性大,发生的机理复杂和多变,这也导致无法找到一套治理冲击地压的既定理论,需要针对不同问题不同对待,从而针对不同问题以基础理论为依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解决问题。
作为一种特殊的矿压显现形式,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显现形式也更具多样性,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在煤矿开采作业过程中,需要对冲击地压给予充分的重视。
2.煤矿冲击地压的分类2.1依据应力状态分类冲击地压分类时,当根据煤体应力状态进行划分时,以重力型、构造应力型和重力构造型3类冲击地压为主,具体要以构造应力诱发冲击地压形成的强弱程度及是否是由于主体承重力与构造力联合而引发的冲击地压,以此来对冲击地压的类型进行判定。
矿井基建时期冲击地压的防治分析
矿井基建时期冲击地压的防治分析矿井开采过程中,地质条件、矿井基建、采煤方式等因素均能对矿井的地压产生影响,其中,矿井基建时期的冲击地压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针对这种情况,有效的防治方案能够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1、矿井开拓难度较大:在矿井开采之前,需要进行地下隧洞建设、巷道穿挖等基建工程。
而这些基建过程,需要对地质环境进行破坏,同时会对已有的地压状态产生影响,使地压发生变化,难以预测所产生的冲击地压。
2、煤岩体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在基建过程中,采用的破碎方式对煤岩体力学性质影响很大,且不同区域之间煤岩体的力学性质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基建过程中的破碎方式可能使原本相对稳定的地压状态产生变化,从而形成冲击地压。
3、采煤方式的不同:由于矿井基建时期通常是采取非机械化采光的方式,而且未来的采煤方式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不同的采光方式会对煤岩体的应力状态产生影响,从而可能产生地压变化和冲击地压。
二、防治措施1、预测和预测:在进行矿井基建之前,需要对目标区域的地质结构进行详细的测量和分析,以便预测可能存在的冲击地压。
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基建方式和采光方式,进行合理的地压预测和预测。
2、通风工程:通风是防治冲击地压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基建过程中,需要确保通风系统能够及时排出煤尘和有害气体,并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积聚,从而保证矿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支护工程:当出现冲击地压时,需要进行适当的支护和加强。
通常,采用钢架、木架或混凝土等,对矿井进行加强和支护,以防止其出现安全隐患。
4、必要的停产:如果发现冲击地压达到一定程度,采取加强和支护措施已无效时,应采取必要的停产措施,以排除危险因素,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总之,矿井基建时期的冲击地压是矿井安全生产中的重要问题,需要采取严格的预测和预测措施,加强通风工程和支护工程,做好必要的停产措施,以保障矿井的安全稳定生产。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培训心得体会_0.doc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培训心得体会6月25日至26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家煤监局在**举办的第一期《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研讨培训班。
作为一名普通监察员,我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整个培训时间虽短,学到的知识却使我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增大,冲击地压灾害已成为制约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的主要威胁。
《细则》的出台对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遏制和防范重大冲击地压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次培训班邀请了《细则》编写专家组潘一山、齐庆新、窦林名、陈学华四位教授亲自授课。
专家们围绕冲击地压发生理论,冲击地压预测、监测、防治、防护,冲击地压防治队伍组织、建设等内容详细解读了《细则》中的重点条款。
培训第二天,下井现场考察了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
通过此次培训、考察,结合工作实际,我有四点体会:一、辖区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增加,部分矿井压力显现愈发明显,巷道变形严重,煤炮时有发生,按照专家讲解存在此类情形的煤层(岩层)有很大的可能存在冲击倾向性,应根据《细则》第十条,督促企业进行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对开采有冲击倾向性的煤层,必须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按要求报送鉴定和评价结果。
倘若真存在冲击地压矿井,该“带帽”的必须“带帽”,严格落实冲击地压矿井各项防冲措施并进行效果检验,检验不合格的严禁采掘作业。
二、高度重视开拓布局,重视源头治理。
不合理的煤层开采顺序、采区巷道布置、采煤工艺、推进速度等因素极易导致应力叠加,造成冲击地压矿井的先天不足,此时采取再多的防治措施也难以避免矿震频发,冲击危险性加大这一现实,甚至可能导致经鉴定不存在冲击危险性的矿井发生冲击地压事故,这已有先例。
另一方面科学的布局从很大程度上可以取代防冲措施。
三、明确了孤岛煤柱开采时的防冲要求。
《细则》第三十七条明确了“无冲击地压煤层中的三面或者四面被采空区所包围的区域开采或回收煤柱时,必须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制定防冲措施,并组织专家论证后方可开采。
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井下煤巷掘进工作面受埋深、地质构造、煤层及顶底板物理性质影响,处于较高的静载应力水平,随着掘进、顶板运动等多因素叠加影响,易发生冲击地压显现现象,造成巷道底鼓、炸帮、顶板下沉、锚杆、锚索拉断等情况,严重时可造成设备损坏,威胁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第一节冲击地压事故的隐患分析一、埋深大,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当前工作面顺槽掘进期间,煤层虽然具有矿压显现,但由于煤体应力不大,未能达到临界破坏条件,因而不会出现动力灾害事故。
随着掘进深度的加大,煤岩体中聚积的弹性能也因此增加,矿压显现程度将不断升高。
整体来看,xx井田范围内煤层埋深呈西部大,东部小的趋势。
井田大部分区域埋深均远超xx矿区冲击地压临界深度。
尤其xx背斜轴部西侧及井田东南部区域,煤层埋深接近1000m。
xx煤矿受大埋深影响,冲击地压危险性会明显增强。
二、煤层厚度变化造成应力集中程度高井田范围内2煤、5煤及8煤层厚度变化较小,规律稳定,但也出现了煤层局部缺失,出现无煤区,无煤区边缘区域属于煤层厚度变化带,势必存在应力局部集中,冲击地压危险性会明显增强。
其次,在煤层等厚线图中,曲线密集位置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也容易形成高应力集中区。
在采掘过程中应加强高应力集中区域的地质预测预报,以提高冲击危险性评价的准确性。
三、煤层顶板坚硬层岩层对冲击地压的影响在xx背斜轴部副井及井田西南部,2煤层顶板近距离出现厚度超过36m的半坚硬型岩层,尽管该类砂岩强度不高,但由于厚度较大,容易积聚较大能量而引起冲击地压的发生。
井田内其他大部分区域,在煤层上方50m范围,出现多层较薄的砂质泥岩、泥岩、泥质粉砂岩,强度不高,未出现厚硬顶板。
总体来讲,再出现较厚半坚硬型顶板区域,顶板因素会造成冲击地压危险性明显增强。
四、地质构造对冲击地压的影响根据xx井田煤炭勘探报告,井田主要受xx背斜和里河向斜控制,两条构造走向大致相同,两翼倾角较小。
其余6个褶曲均为长度1km左右的宽缓构造。
煤矿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与防治技术的研究
煤矿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与防治技术的研究煤矿冲击地压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层发生破裂导致地面下沉,进而影响矿井的稳定,威胁矿工生命安全和矿山持续生产的一种地质灾害。
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是由于煤矿开采过程中,岩层应力分布的改变、破裂、滑动以及煤体收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应力分布的改变:煤矿开采会导致煤层应力分布的改变,原来受到约束的应力将会释放,导致地面下沉。
2. 破裂与滑动:煤层和岩层的破裂与滑动也是冲击地压发生的重要原因。
在煤层开采过程中,煤层与岩层之间形成的裂隙会扩大,进而导致地面下沉。
3. 煤体收缩:煤炭层中的煤体在开采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导致地面下沉。
收缩主要是由于煤炭中的挥发分被释放出来,煤体的体积减小。
1. 改善采煤方法:合理选择采煤方法是防治冲击地压的关键。
应优先选择安全稳定的采煤方法,避免采用容易引发冲击地压的采煤方法。
2. 采取支护措施: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对煤层和岩层进行支护是防治冲击地压的重要手段。
可以采用支柱法、木材和钢材支护法等方式,增加矿井的稳定性。
3. 引导地应力:通过采取措施改变地层应力分布,减轻地面下沉的程度。
在开采过程中适当增加地应力,可以减轻地面下沉的程度。
4. 加强监测预警:及时监测地压的变化情况,预警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
可以采用地压仪、应力应变仪等设备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
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有效防治冲击地压,需要从采煤方法的选择、支护措施的加强、地应力的引导以及监测预警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只有不断完善技术和措施,才能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煤矿冲击地压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探讨
煤矿冲击地压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探讨煤矿地压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煤层失稳或者岩层运移等原因造成的地质压力增加,从而给采煤工作面和巷道带来压力的现象。
地压问题一直是困扰煤矿生产的重要难题,尤其是冲击地压更是造成矿井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煤矿冲击地压产生机理的研究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一、煤矿冲击地压产生机理1.地质构造因素地质构造是冲击地压产生的基础。
构造简单的煤层往往地压较小,而构造复杂的煤层则容易发生地压。
构造因素是冲击地压产生的基础,冲击地压的程度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质构造状况。
2.煤层及其周围地层的力学性质煤层及其周围地层的力学性质也是影响冲击地压产生的重要因素。
不同地层的力学性质不同,其中以围岩的稳定性最为重要。
当围岩稳定性较差,易发生破裂、变形,从而引起冲击地压。
3.煤层开采方法煤层开采方法对冲击地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采煤方法主要有综采法和釅放法。
综采法在开采过程中会对煤田构造、地质条件造成破坏,加剧地质压力,从而增加了冲击地压的危险性。
4.采空区域的规模采空区域的规模也是造成冲击地压的重要原因。
当采空区规模太大,超过了围岩承载的能力时,就会发生冲击地压。
二、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面对煤矿冲击地压的严峻形势,科研工作者们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以期减少冲击地压带来的危害,保障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
1. 合理的采煤方法选择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对于防治冲击地压至关重要。
在煤层围岩条件相对较差时,可以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如适量放煤、顺层多次回采、分段采煤等,以减小围岩开采扰动的影响,降低冲击地压的危险性。
2. 优化的矿山结构设计通过合理的矿山结构设计,可以减小冲击地压的危害。
在设计巷道时,应合理设置支柱、预留足够的空间以及科学合理的布置,以增加巷道的稳定性,减小地压的危害。
3. 强化巷道支护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巷道,需要进行加强支护措施。
通过加强巷道的支护,包括加固巷道结构、增加支柱数量以及设置合理的支护材料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巷道的稳定性,从而减小地压的危害。
煤矿冲击地压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探讨
煤矿冲击地压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探讨一、引言煤矿冲击地压是指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矿体失稳、岩层移动等因素造成的地下压力突然释放,导致矿井内部岩层发生错动或破裂,对矿井设施和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地压灾害。
煤矿冲击地压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地压灾害,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深入了解煤矿冲击地压的产生机理,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冲击地压的产生机理1. 煤层、顶板和底板岩层的相互作用煤矿冲击地压的产生机理首先与煤层、顶板和底板岩层的相互作用有关。
煤层开采会破坏原有的地质构造,使得煤层、顶板和底板岩层之间的应力分布发生变化,导致地下应力集中和释放,从而引发冲击地压。
2. 动力学因素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爆破、钻孔、支架移动等作业会产生动力学因素,这些因素在煤层和岩层中的传播、积累和释放过程中可能引发冲击地压。
3. 矿柱失稳煤矿中的矿柱是支撑煤层周围岩体的重要构造,矿柱失稳会引发岩层错动和破裂,从而引发冲击地压。
4. 地表活动地表活动如采煤沉陷、地震等也会引发冲击地压的产生。
煤矿冲击地压的产生机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煤层、顶板和底板岩层的相互作用、动力学因素、矿柱失稳以及地表活动等。
三、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1. 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是预防冲击地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采用局部开采、宽厚煤柱和安全柱等技术可以有效地减轻地压的影响。
2. 加强地质预测和监测加强地质预测和监测工作是防治冲击地压的关键。
通过对矿井地质情况和岩层移动进行精准的预测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地质异常现象,为防治冲击地压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3. 合理布置支护措施合理布置支护措施也是防治冲击地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采用强化支柱、注浆加固、岩层打压等支护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地压的影响、保障矿井设施和人员的安全。
4. 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地压应急预案是防治冲击地压的重要保障。
在发生冲击地压事故时,能够及时、迅速、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预防与治理论文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预防与治理论文冲击地压是采场周围煤岩体,在其力学平衡状态破坏时,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间释放而产生一种以突然、急剧、猛烈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
冲击地压是一种特殊的矿山压力显现。
其显现强度特征一般为弱冲击、强冲击、弹射、矿震、岩爆、煤炮、冲击波、弹性振动等,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其发生突然剧烈,冲击波力量巨大,瞬间摧毁巷道、采煤工作面和设备,伤击人员。
据统计,山东省从1996年至xx年3月份,先后有13处煤矿发生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破坏性冲击地压353次,死亡28人,重伤65人,摧毁巷道8 000余米。
冲击地压发生原因有内因、外因2种因素:内因包括煤层本身的物理属性、煤层原岩应力状态;外因包括采深、采动集中应力(主要为超前支承压力、煤柱集中应力等)、放炮诱发等。
1.1 冲击地压发生的内因(1)煤层具有冲击倾向性冲击地压的发生与煤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有直接关系。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对华丰煤矿4层煤冲击倾向性试验结果表明,华丰煤矿4层煤具有强烈冲击倾向性,其直接顶具有中等冲击倾向性[1]。
(2)砾岩活动是发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力源华丰煤矿4层煤上方基本顶为70余米厚的砂岩层,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周期性跨落;其上为40余米厚的红土层,随基本顶的跨落而弯曲下沉;再上部为500~800 m的巨厚砾岩层,砾岩层完整性较强,抗压及抗拉强度均较大,采后不易冒落下沉,导致砾岩层与红土层之间产生离层空间。
随着采空面积的加大,巨厚砾岩层形成板状悬空岩梁,砾岩层原来的应力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增加了未采4层煤的应力水平。
当板状砾岩层悬露面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缓慢下沉并周期性断裂跨落,砾岩层的断裂跨落对下部的煤岩体产生冲击载荷,从而加剧了4层煤工作面煤体的应力集中程度,导致4层煤工作面冲击危险增强,因此,巨厚砾岩层是发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力源。
1.2 冲击地压发生外因(1)采深大应力高华丰煤矿首次冲击地压发生在-538 m水平,垂深为668 m,即冲击地压发生临界深度为668m,开采大于该深度就有可能发生冲击地压。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现状与难题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现状与难题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的现状与所面临的难题。
冲击地压作为煤矿生产中常见且具有极大破坏性的地质灾害,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近年来,尽管我国在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系统分析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现状,包括已经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
文章还将重点探讨当前防治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如地质条件复杂、防治技术落后、管理体系不完善等,以期为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in dep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fac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al mine rockburst in China. Rock burst, as a common and highly destructive geological hazard in coal mine production,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coal mine p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China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al mine rockburst, there are stillmany urgent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This article will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al mine rockburs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in China, including the measures already taken, the results achiev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article will also focus on exploring the main challenges faced in curr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such as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outd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 and incomplete management system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coal mine rockburs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in China.二、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现状Current situation of coal mine rockburs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近年来,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提高,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煤矿冲击地压的危害及其防治保护措施
煤矿冲击地压的危害及其防治保护措施【摘要】分析了煤矿冲击地压的分类、特点、危害,提出了防治措施及职工如何做好自我保护。
【关键词】冲击地压;危害;判断;防治1冲击地压的概念、分类1.1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
特征:常伴随有很大的声响、岩体震动和冲击波,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感到地震;冲击地压发生时,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
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
1.2根据冲击地压的显现强度分类:一是弹射。
一些单个碎块从处于高应力状态下的煤或岩体上射落,并伴有强烈声响,属于微冲击现象;二是矿震。
它是煤、岩内部的冲击地压,即深部的煤或岩体发生破坏,煤、岩并不向已采空间抛出,只有片带或塌落现象,但煤或岩体产生明显震动,伴有巨大声响,有时产生矿尘。
较弱的矿震称为微震;三是弱冲击。
煤或岩石向已采空间抛出,但破坏性不很大,对支架、机器和设备基本上没有损坏;围岩产生震动,一般震级在2.2级以下,伴有很大声响;产生煤尘,在瓦斯煤层中可能有大量瓦斯涌出;四是强冲击。
部分煤或岩石急剧破碎,大量向已采空间抛出,出现支架折损、设备移动和围岩震动,震级在2.3级以上,伴有巨大声响,形成大量煤尘和产生冲击波。
2冲击地压的危害冲击地压是世界范围内煤矿矿井中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发生前一般没有宏观预兆,而是以突然、急剧、猛烈的形式将煤岩体抛出,造成支架损坏、片帮冒顶、巷道堵塞、伤及人员,导致施工人员被砸伤、摔伤、挤伤,甚至由于巷道堵塞窒息死亡。
目前,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灾害呈现越来越严重的发展态势,给煤矿安全生产和广大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事故案例:2001年1月6日和12日抚顺老虎台矿的两次2.8级冲击地压造成4人死亡36人负伤,采区被迫关闭,采煤机、液压支架和运输机等采运机械及附属设备均未能撤出,毁坏巷道300余米。
煤矿区冲击地压灾害分析与防治建议
区域治理CASE煤矿区冲击地压灾害分析与防治建议陕西彬长小庄矿业有限公司 拜鹏,张保喜摘要:在当前我国煤矿开采行业中,大部分浅层煤都已经得到了充分开采,深层开采活动已经变得比较频繁。
在这种情况下,煤矿开采活动就会面临较大的地压,同时冲击地压灾害也变得比较突出,容易带来较多安全事故,必须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本文先阐述了煤矿区冲击地压灾害的实际情况,接着从充分提高冲击地压灾害防治的重视程度、结合采煤情况制定完善防治策略、全面布设冲击地压灾害的预警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了煤矿区冲击地压灾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煤矿区;冲击地压;灾害分析;灾害防治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2-0170-0001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冲击地压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动力灾害,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力,直接威胁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煤矿开采进行的时候,应该加强对于冲击地压灾害的分析与探索,并做好这类灾害的防治,避免这些灾害的爆发。
但结合当前我国煤矿企业开采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对于冲击地压灾害的研究水平还存在显著不足,并没有真正明确冲击地压灾害的力学原理,因此也就很难采取针对性的防范对策。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结合煤矿区冲击地压灾害的实际情况,做好灾害防治策略的构建与探索。
一、煤矿区冲击地压灾害分析结合当前煤矿开采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冲击地压灾害主要可以分为重力型、构造型和重力-构造型。
其中重力型主要是因为煤矿开采活动导致煤岩层重力能量不断累积,最终达到土层承受的应力极限值,引发冲击地压灾害。
构造型则是因为煤岩层自身内部构造的特殊性,导致土层不断累积能量,最终发生冲击地压事故。
而重力-构造型则是融合上述两种特性,导致煤岩层的脆性非常突出,最终引发冲击地压事故。
冲击地压事故发生的内部机理是比较复杂的,目前并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理论。
但是立足于力学角度,也可以对冲击地压灾害的产生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前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煤矿冲击地压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探讨
煤矿冲击地压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探讨煤矿冲击地压是一种地质灾害,常常导致矿井事故和矿井生产安全事故。
尤其是在采煤工作面出现冲击地压时,更容易出现事故。
因此,对煤矿冲击地压的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1.地质因素煤矿冲击地压主要是由地质条件导致的。
地质条件包括矿井周边的岩层、构造、断层等地质因素,地质因素会影响周边岩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当地质因素不稳定时,岩层易于破裂和塌陷,导致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
2.采煤因素采煤因素是导致煤矿冲击地压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采煤作业会破坏地层结构,当采煤作业不规范时,会导致各个层位之间的角度变化,煤层出现变形和滑动,从而引发地层失稳,产生煤矿冲击地压。
3.矿区架设管道、电缆和水系工程等矿区架设管道、电缆和水系工程等,会形成孔隙和空洞,从而导致周边岩层的稳定性降低。
空洞中的压力分布不均,当周边岩体压力超过一定限制时,就会产生煤矿冲击地压。
地震因素也是导致煤矿冲击地压产生的原因。
地震会导致地层的变形和破裂,从而引起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
尤其是在地震发生后的煤矿进路,容易出现煤矿冲击地压。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要采取多种防治措施来避免煤矿冲击地压的产生。
1.地质勘察和岩层管理在煤矿采煤前进行地质勘察,掌握矿井周边的地质情况,选择地质条件较好的采煤区域,尽量避免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
同时,对岩层进行有效管理,修补损坏的岩层,并对煤层周边的冲击范围进行预判和控制。
在采煤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定的技术规程,尽量避免采煤过程中对岩层的损坏。
在煤层开采过程中,严格控制采煤高度和采煤速度,避免过快过高的煤层开采过程对岩层造成巨大压力,导致岩层塌陷。
3.水文资源管理矿区架设管道、电缆和水系工程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技术规程进行架设。
同时,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利用,保证流量合理分配,避免它们对周围岩层的影响。
4.地震预警技术当地震随时可能发生时,需要对受地震影响的区域进行地震预警。
矿井基建时期冲击地压的防治分析
矿井基建时期冲击地压的防治分析煤炭是人类生产与生活中重要的能源资源,而矿井是煤炭开采的重要场所。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结构和开采方式的不同,常常会发生冲击地压现象,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矿井基建时期冲击地压的防治分析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一、冲击地压的形成原因1. 矿井基建时期冲击地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2. 矿井基建时期地质结构不稳定。
在矿井基建时期,地下岩层的移动、震动、变形等情况都极易发生,这会导致地层不稳定,从而出现冲击地压。
3. 周边山体的变动。
矿井周边的山体,在基建时期可能会因为开采的挖掘导致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发冲击地压。
4. 煤层岩层结构特殊。
在不同的地质结构下,煤层岩层会有所不同,有些煤层岩层的结构特殊,易导致冲击地压的发生。
二、冲击地压的危害1. 冲击地压对矿井生产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矿井设施的破坏,二是对矿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2. 矿井设施的破坏。
冲击地压会导致煤柱破碎、支架折断,甚至整个矿井的结构失稳,严重时可能导致矿井的倒塌,给矿井设施造成巨大的损失。
3. 矿工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冲击地压会导致矿工被埋压,甚至发生事故,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三、冲击地压的防治方法1. 合理的支护措施。
在矿井基建时期,应当根据煤层岩层结构的特点,合理地布置和设置支护措施,增加煤柱和支护设施的可靠性,减轻冲击地压的影响。
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还应采取适当的地质预报和测量技术,提前发现地质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冲击地压的发生。
2. 定期的检测和监测工作。
在矿井基建阶段,应当加强对矿井周边地质环境和地表动态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地质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冲击地压的发生。
3. 加强技术人员培训。
在矿井基建时期,应当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地质情况和矿井设施状况的认识和把握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冲击地压的问题。
4.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措施技术探讨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措施技术探讨【摘要】冲击地压是一种发生在井巷或采煤工作面围岩(煤体)内,以突然、急剧、猛烈破坏为特征的矿山压力的动力现象,它严重威胁井下安全生产,是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严重的灾害之一。
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对煤矿的冲击地压进行分析研究,归结起来,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煤矿地质因素、开采技术因素和组织管理因素;针对这些原因,应当加深对相关防治技术的研究,从而有效地防止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
利用电磁辐射和钻屑两种方法来检验解危措施效果。
【关键词】冲击地压;影响因素;预测;综合防治 1.冲击地压发生的条件冲击地压的形成和发生的条件是很复杂的,作为一种矿山岩体破坏现象,有其特殊的宏观和微观特征。
首先是煤岩中应力超过其极限强度,以煤岩破坏为先导;其次是煤层和围岩在集中应力作用下,吸收能量积聚应变能;另一个是“诱发”因素导致其突变破坏,瞬间释放应变能。
冲击地压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如下。
1.1 煤层及围岩具有冲击倾向性煤岩受力易发生破坏,其类型以镜煤和亮煤为主。
煤层硬度大、湿度小、抗压强度高,则易发生冲击地压。
实践证明:中硬和硬煤,抗压强度在200kg/cm2 以上具有冲击危险。
1.2 回采工作面附近存在较大的能量集中冲击地压多发生在回采工作面前方15~50m处,属于回采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区,煤层积聚巨大弹性应变能,当其超过煤层的极限强度时,便产生冲击地压。
当走向支承压力与倾向支承压力叠加时,产生的冲击地压更为猛烈和频繁。
掘进工作面引起冲击地压的能量来源有:掘进面处于构造应力集中区,原岩构造应力巨大;掘进面处于煤柱或采场前方支承压力高峰区,引起弹性变形能的突然放,均易形成冲击地压。
1.3 采场存在释放能量的空间采场煤体之中存在着巨大的弹性变形能,其附近又存在一定的空间(巷道或工作面)当煤体达到极限强度以上即可爆发冲击地压。
若没有释放能量的空间,弹性能将随着采场的移动和受力条件的改变,可能逐渐缓解以至恢复到常压状态。
煤矿冲击地压个人工作总结
煤矿冲击地压个人工作总结煤矿冲击地压是煤矿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灾害,对于防范和应对这一灾害,需要煤矿工作者们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作为一名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者,我通过长期的实践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首先,了解煤矿冲击地压的形成机理和特点,熟悉煤层的地质构造和岩层的性质,对于预防和处理冲击地压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密切关注煤矿冲击地压的预警信号和预警技术,及时处理煤矿冲击地压的预警信号,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保障矿工的安全。
再次,加强煤矿冲击地压的监测和预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煤矿冲击地压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最后,强化煤矿冲击地压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措施,确保矿山的生产安全和生产秩序。
实践工作中,我明白了煤矿冲击地压的危害性和难度,也深刻体会到了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并掌握冲击地压的应对方法,为煤矿的安全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愿意与同事们一起努力,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煤矿冲击地压是指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受到煤层应力的突然释放、矿柱破坏或者矿井工作面掌子煤高位冒顶等因素引发的一种地压灾害。
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会给煤矿生产和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有效预防和应对冲击地压灾害至关重要。
作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者,我深知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在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对冲击地压形成的机理和特点的研究,深入煤矿现场,掌握煤层地质构造、岩层性质、煤岩应力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深入了解和了解煤矿地质情况,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冲击地压灾害。
在实际工作中,我积极参与煤矿地质勘探、地质剖面测绘、岩层倾角测量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知识和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冲击地压预防和应对工作中去。
其次,要加强对煤矿冲击地压的预警信号和预警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煤矿冲击地压的预警信号主要包括地质构造的异常、岩石裂隙的变化、瓦斯、岩屑等的排放量变化等,对这些预警信号要密切关注,及时处理,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灾害的发生。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措施技术探讨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措施技术探讨摘要:冲击地压是一种特殊的矿山压力现象,也是煤矿井下复杂动力之一,它严重威胁井下安全生产,是目前南山矿井下开采过程中严重的灾害之一。
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多样性、复杂性。
本论文较全面地阐述了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的条件既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切喝实际的防治措施,如电磁辐射仪监测法、钻屑法、打卸压孔法、煤层注水法和松动爆破法等,具有较好的实效。
关键词: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煤矿采掘的冲击地压具有较大的破坏性,会引发瞬时的震动,发生时没有任何的征兆等,所以在防治问题上存在的困难比较多。
除此之外,冲击地压的分类比较复杂,其防治措施也就存在更大的困难。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围绕煤矿采掘冲击地压的基本概念、冲击地压的显著特征和分类、煤矿采掘冲击地压所产生的具体原因、煤矿采掘冲击地压的一些措施这几个问题,展开较为积极地讨论。
1 煤矿采掘冲击地压的基本概念冲击地压也被称为冲击矿压,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它属于比较典型的一种灾害。
当煤炭力学系统到达一定的极限和强度时,它就会以猛烈、急剧、突然的形式将能量释放出来,造成煤岩层在较短的时间被破坏掉,同时还会伴有煤粉冲击的现象,最终会形成一些事故,比如:人身伤亡事故和井巷的破坏。
简而言之,冲击地压其实就是,菜场四周煤岩体和矿山井巷因为变形能的释放,所诱发的猛烈、急剧、突然的一种破坏现象。
在冲击地压发生之前,不会出现比较显著的征兆。
在发生冲击地压时,会使井下煤岩体在较短的时间中遭到破坏,出现巷道赌赛、片帮冒顶、支架折损等一些现象,同时还会有较大的震动和轰鸣声。
如果情况严重后,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 冲击地压显现特征与分类2.1 冲击地压的显现特征一股情况,隙扩展后,将剩余能量以煤、岩冲击到巷道形式进一步释放。
因此冲击地压具有以下特征。
突发性:冲击地压发生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宏观前兆,相当多的冲击地压是由地质构造带、残留煤柱引发的,发生突然、猛烈。
但持续时间短暂,难于事先准确预测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现状与难题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现状与难题一、概述冲击地压,作为矿山开采过程中的一种典型动力灾害,长期以来一直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
随着煤矿开采强度和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的发生频度和强度也在快速增加,给煤矿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近年来,尽管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冲击地压矿井的防治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冲击地压的复杂性、瞬时性和难预知性,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难题。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的研究与防治工作始于上世纪末,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冲击地压防治理论与技术体系。
在法规建设方面,我国逐步建立了以《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为核心的法规体系,为冲击地压的防治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方面,形成了“三因素”理论、动静载叠加诱冲理论等多种机理共存的局面,为深入认识冲击地压的发生规律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监测预警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综合多因素、多系统、多前兆信息的复合预测预警体系,预警效率不断提升。
在防治技术方面,区域防范、局部解危相结合的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体系逐步成熟,有效提升了灾害防控能力。
尽管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冲击地压与矿震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晰,冲击危险的定量预测方法仍有待完善,空间监测精度仍需提高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深入研究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完善防治法规与标准,提升监测预警和防治技术水平,仍是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1. 冲击地压的定义与特点冲击地压,又被称为矿山冲击,是矿井巷道或工作面周围的煤岩体,由于弹性变性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以突然、急剧、猛烈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
在国内,人们习惯称之为“煤爆”、“岩爆”、“板炮”、“煤炮”等。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其定义为“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性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的抛出、巨响及气浪等”。
小议煤矿冲击地压特点及防治技术
小议煤矿冲击地压特点及防治技术煤矿冲击地压是指在煤矿开采中,由于采空区埋深,地表沉降量大,采空区支架稳定性差等因素造成的地层破坏或变形所引起的地压现象。
冲击地压是煤矿开采中常见的一种地压问题,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冲击地压的特点以及防治技术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冲击地压特点1. 不确定性:冲击地压具有不确定性,其规模、时间、空间范围不易预测,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 破坏性:冲击地压破坏性强,易引发冲击地压灾害,给井下作业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危害。
3. 采空区支架稳定性差:采空区支架的稳定性差是引发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空区支架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导致冲击地压现象的出现。
4. 形成时间短:冲击地压形成时间短,由于采空区的开采速度较快,地层受力变化迅速,冲击地压往往在短时间内形成。
二、冲击地压防治技术1. 采空区支架优化:采空区支架是防治冲击地压的关键,通过优化采空区支架的设计和布置,增强其稳定性,减少冲击地压现象的发生。
2. 采空区注浆封堵:注浆封堵是指在采空区进行注浆灌浆,填充空隙,改变地层力学性质,减少地压的发生。
3. 采空区控制性开采:通过控制性开采来减少冲击地压的危害,采用合理的开采方案和工艺,减少地层的剧烈变形,降低地压的发生。
4. 采空区支护结构改进:采用新型的支护结构和材料,提高采空区支架的抗压能力和稳定性。
5. 地质预报技术应用:通过地质勘察和预报技术,了解地层构造和性质,提前预测地质灾害,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
冲击地压作为煤矿开采中常见的地压问题,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煤矿企业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防治冲击地压,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健康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对煤矿冲击地压问题有所了解,并对相关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机理和防治
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机理和防治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能源需求的持续扩大,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其开采量和开采深度都在不断增加。
然而,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冲击地压问题日益凸显,对煤炭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冲击地压不仅可能导致矿井坍塌、设备损坏,还可能引发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机理和防治措施,对于提高煤炭生产安全、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系统分析我国煤炭开采过程中冲击地压的产生机理,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文章首先回顾了冲击地压的研究历程和现状,总结了冲击地压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然后,从地质条件、开采技术、煤岩物理力学性质等多方面分析了冲击地压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
接着,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冲击地压预测方法和监测技术,以及针对冲击地压的各种防治措施。
结合具体案例,对冲击地压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煤炭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促进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
也希望本文能引起更多学者和业内人士对冲击地压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共同推动我国煤炭工业的安全生产和科技进步。
二、冲击地压机理分析冲击地压是煤炭开采过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机理复杂,涉及多种因素。
冲击地压的发生通常与煤岩体应力状态、煤岩物理力学性质、地质构造、开采技术条件等有关。
煤岩体应力状态是冲击地压发生的基础。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煤岩体受到采动影响,原始应力平衡状态被打破,煤岩体内部产生应力集中。
当应力集中到一定程度时,煤岩体突然发生破坏,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冲击地压。
煤岩物理力学性质对冲击地压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
煤岩体的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物理力学参数决定了煤岩体对应力变化的响应程度。
一般来说,煤岩体强度越低、弹性模量越小、泊松比越大,越容易发生冲击地压。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防治工作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03
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05
防治工作的成效与经验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02
概况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04
防治工作的具体措施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05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防治工作的成效与经验
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
成功预防了多次冲击地压及复杂 动力灾害的发生
建立了完善的灾害防治体系和技 术支持系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了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 置能力
推动了华丰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和 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防治工作积累的经验
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预警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06
防治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概况
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的定义
冲击地压:指在地下开采过程中,由于煤岩体应力状态改变而引起的突然破坏,并释放出巨大能量,使煤岩体瞬间发生抛射、弹射、岩爆 等现象。
复杂动力灾害:指在地下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水文条件、采矿活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引发的矿震、岩爆、突水等灾害。
03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对矿工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灾害发生的风险,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提升矿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防治工作不仅是对矿工生命安全的保障,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岩震动异常诱发冲击地压的地球物理分析
60
冲击地压
50
能量/10^6J
次数/次
40 能量释放期
30
20
10
0
日期
微震事件揭示煤岩冲击规律
能量/J
4.00E+05
能量/运输巷
400
3.50E+05
能量/回风巷
350
频次/运输巷
3.00E+05
频次/回风巷
300
2.50E+05 2.00E+05
空白包络
E静 E动 EC 0
集中动载荷型冲击地压发生原理 案例2:高瓦斯双巷布置时滞性型冲击地压(600m)
底板被震裂
集中静载荷型冲击地压发生原理
案例1:义马深部特厚煤层实体煤巷道(780m)
2021/3/14
11
(集1中)静集载中荷静型载冲荷击型地冲压击启地动压能启量动判能据量判据
E0
[σ12
1.44E+07
9.E+07 7.97E+07 8.E+07
134
7.E+07
6.E+07
81.6
5.E+07
4.E+07
3.E+07
2.E+07
1.E+07
0.E+00
2012-6-1 2012-5-1 2012-4-1 2012-3-1 2012-2-1 2012-1-1
日期
扩修期间月扩修进尺对微震活动的影响
日期
回采工作面推进速度与煤岩破裂的关系
频次 能 量 /J
推进度/m 推 进 度 /m
II类开采技术因素与煤岩冲击启动
•巷道掘进速率对煤岩破裂的影响
35
10
掘进速度/m
微震频次
9
30
8
25
7
20
6
5
15
4
10
3
2 5
1
0
0
2011-10-10 2011-9-10 2011-8-10 2011-7-10 2011-6-10 2011-5-10 2011-4-10 2011-3-10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iandi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防治与认识
开采设计事业部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iandi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提纲
冲击地压发生出现的新特点 目前冲击地压防治应思考的几个问题 II类开采技术因素及其激发煤岩冲击启动 结语
以上都是外围因素,虽然复杂多变,但最终都得归结于 为冲击启动提供载荷源 (集中静载荷或集中动载荷)!
集中动载荷型冲击地压发生原理 案例1:新疆矿区(埋深317m),单巷布置型
2021/3/14
6
P0
P0
巷道
B
B
N
集中动载荷型冲击地压启动能量判据
集中动载荷 冲击启动区 集中静载荷
B
q
pu 采空区
O
日期
1.00E+08 9.00E+07 8.00E+07 7.00E+07 6.00E+07 5.00E+07 4.00E+07 3.00E+07 2.00E+07 1.00E+07 0.00E+00
掘进速度/m
微震能量
10
9
8
7
6
5
4
3
2
1
0
2011-10-10 2011-9-10 2011-8-10 2011-7-10 2011-6-10 2011-5-10 2011-4-10 2011-3-10
II类开采技术因素与煤岩冲击启动 •间断性停采对煤岩震动异常的影响
II类开采技术因素激发煤岩冲击的机理
微震能量/次数 8-6 8-7 8-8 8-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 8-28 8-29 8-30 8-31 9-1 9-2 9-3 9-4 9-5 9-6
地音事件揭示煤岩冲击规律
频次
II类开采技术因素激发煤岩冲击的机理
目前对于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因素,视角还主要 集中在地质因素、常规的开采技术因素(例如开拓 开采方式、开采顺序、采煤方法、巷道布置等), 开采过程中作了较好的应对措施,使得人、机、围 岩系统达到灾害控制平衡点。
但是II类开采技术因素往往是因正常生产受到限 制或影响,临时采取的措施,这些技术行为的临时 加入,将迅速打破原有平衡状态,使得煤岩宏观调 整,微观破裂突然无序,表现出微震事件,地音事 件的异常。
日期 8.00E+07 7.00E+07 6.00E+07 5.00E+07 4.00E+07 3.00E+07 2.00E+07 1.00E+07 0.00E+00
推进度/m 微震能量
2.5
2
1.5
1
0.5
0
2010-12-25 2010-12-18 2010-12-11 2010-12-4 2010-11-27 2010-11-20 2010-11-13 2010-11-6 2010-10-30 2010-10-23 2010-10-16 2010-10-9 2010-10-2 2010-9-25 2010-9-18 2010-9-11 2010-9-4 2010-8-28 2010-8-21 2010-8-14 2010-8-7 2010-7-31 2010-7-24 2010-7-17 2010-7-10 2010-7-3 2010-6-26 2010-6-19 2010-6-12 2010-6-5 2010-5-29 2010-5-22 2010-5-15 2010-5-8 2010-5-1
D` D
O
N C
集中静载荷型冲击地压发生力学模型
XΩ0处煤体破坏所需最小能量EC
EC C 2 / 2E
全煤巷道冲击地压启动的能量判据为: E静 EC 0
案例2:浅部集中静载荷型冲击地压 (埋深371m)
冲击灾害发生巷道
远场集中动载荷源监测结果
围岩主应力分布图
冲击发生段应力实测图
II类开采技术因素与煤岩冲击启动
第2页
开采设计事业部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iandi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冲击地压发生出现的新特点
➢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开采深度越来越浅
传统的认识是深部开采发生冲击地压,而近几年新疆、平庄、华亭等矿 区打破这一认识。
➢高瓦斯软煤层开采冲击地压发生
屯规留律矿性f系认数识为不0.7断8。被刷新,理性认识,精细化研究势在必行!
➢褐煤种发生冲击地压
原有的教科书里称除了褐煤,其他煤种都会发生冲击地压,而平庄矿区 就是褐煤。
➢新矿井建设期间开拓大巷冲击地压发生
原有的认识认为只有充分采动或进入深部的生产矿井才会发生冲击地压。
第3页
开采设计事业部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iandi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日期
II类开采技术因素与煤岩冲击启动
地音揭示的巷道掘进与煤岩破裂的关系
II类开采技术因素与煤岩冲击启动 •爆破作业对采动煤岩的异常震动效应
煤层卸压爆破的 效果随时间而变化, 卸压爆破后7-18h内是 解危措施发挥作用的 主要时段,应合理的 安排爆破时间和巷道 其它作业之间的关系, 尽量将巷道支护、扩 修等作业安排在该时 间段内进行。
目前冲击地压防治应思考的几个问题
➢ II类开采技术因素及其激发煤岩冲击启动
➢ 冲击地压类型确定再防治
➢ 冲击地压分源、权重综合监测预警
➢ 解危技术的“双刃剑”作用
➢ 强支护存在临界点,不是越强越好
➢ 防冲安全法规自身的错误与矛盾
第4页
开采设计事业部
冲击地压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分别以“冲击地压”、“冲击矿压”为关键词,对近10年间的科技文献进行 检索,共检索了367篇,分析了 87个矿井冲击地压发生地域,主要影响因素。
σ
2 2
σ32
2μ
σ1σ2 2E
σ1σ3
σ3σ2
]
Pa
Pa=nP0
Pa
P`a
P`a
P`a
P`a
巷道围岩形变P0 势能的集聚取决于该位置主应力P0 大小。
巷道
B
B
N
主应力最大区,弹性势能最大,越容易失稳, XΩ0为冲击启动区。
巷
道
B
中 轴
q
B
pu
线
pu
O`
A` a
N`
V`
C`
F a a F` a A V
结语
根据我的实践与思考总结出冲击地压防治的三个理念:
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因素有几十种,并且煤矿开采最大的特 点就是条件一直在变,没有绝对相同的开采条件,也就没有绝 对成熟的防冲技术可以复制,抓住载荷源进行监测与处理以不 变应万变,才能沉着应对冲击地压灾害,将使得冲击地压“复 杂问题简单化”,这是防冲第1理念。
II类开采技术因素与煤岩冲击启动 •巷帮扩修对煤岩震动异常的影响
扩修前后微震活动对比示意图
微震频次 微震能量/J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