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1]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改革开放 30多年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拥有着 13亿人口的大国,而衣食住行又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民生问题势必会成为一个当前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沧海百年, 民生不息” ,民生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尤其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讲, 更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随着以往旧的矛盾和旧的民生问题的解决,新的矛盾和新的民生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所谓社会建设,就我国情况而言,广义的社会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它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外延是一致的, 同广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是一致的。狭义的社会建设则主要是指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相关联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具体指的是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事业发展、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社会结构建设以及相应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等。也就是说, 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涵主要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及这方面的改革和建设。而当前民生建设的重点则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一医疗问题

医疗费用的快速增加,使农村、城市家庭因病致贫的情况非常突出。“ 看病难、看病贵”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1.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不仅让社区和农村没有能力承担起基本的医疗功能, 而且也让以“ 高药价、高耗材” 为特征的过度医疗愈演愈烈。目前,全国的医疗资源 80%在城市, 20%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城市大医院, 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得不到有效治疗或不相信当地医疗机构,于是就都往大城市大医院奔,造成“ 看病难、看病贵” 。

2. 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政府投入的缺失造成了公共卫生领域和百姓的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实际上, 中国医疗事业大部分来自老百姓缴税以后再次掏自己的腰包。

3. 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都是通过“ 经营、收费、加价” 来维持,所以药品价格不可能不节节攀高,医院实行药品加成政策,进价越高,加成越多,医院当然不会去进低价药。整个链条都需要高价药,那么到老百姓那里价格就不可能低下来。

4. 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倾向。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初衷, “ 肯定不是让它为政府挣钱,而是为群众提供廉价有效的医疗服务” 。然而,当前一些政策上的矛盾致使这个目的越来越难以实现。一方面是目前政府投入很少, 医院收入靠医院自己组织医疗服务得来的;另一方面,医院自由收费和分配,追求高利润,过度治疗、大处方等现象广泛存在。群众看病不仅要负担医药成本,还要为医生发工资、发奖金以及为医院买设备、盖病房“ 作贡献” 。而在医患关系中,医生的主导地位则让这种情况有可能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5. 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职能部门对医疗服务缺少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对医疗机构的规模、大型仪器的购置和新技术的采用都没有特别“ 管用” 的监管办法。

(二就业问题

我国实际的就业压力究竟有多大呢 ? 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二是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 三是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 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三大矛盾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巨大的就业压力。

就业是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失业则意味着失去劳动权利, 中断了收来源, 生活也会由此陷入困境, 所以, 就业成为民生的首要问题, 就业问题至关重至为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 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 也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三收入分配问题

群众最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中,收入分配已成为今日民生问题的焦点。群众关心收入分配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收入增长问题,二是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收入增长速度很快, 群众的生活大大改善。但是,由于体制、发展和公共政策的缺陷问题。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为世界最高, 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高收入人群收入超常增长,落后地区收入差距最为明显。而且城乡教育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城乡消费差距、就业差距、城乡医疗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我们对民生问题依然缺乏一个系统而实际的认识, 这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解决问题的紧迫性。我们处在一个涨声四起的时段。水、电、天然气、油、煤等在上涨,房价在上涨,医疗费用、教育费用,甚至连肉、粮、油等都在上涨。这意味着,民生问题正面临着几个方面的挤压:其一,公共产品和公共福利的滞后。其二,社会保障机制的残缺。其三,资源性价

格的持续上涨。其四,税收的快速增长。其五,民众工资收入增长缓慢。我国曾经设想的民生路径是, 先发展经济, 等有了足够的资金再去解决民生问题。但是, 长期对民生问题的忽略, 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金的浪费和低利用率, 使民生问题的解决不断向后拖延。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不断蚕食着民众的承受能力,使其变得日益脆弱。

“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 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会有国家安定,也不会有社会和谐。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造福民生,既是治国理政之根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之要务。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不断改善和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党的基本诉求。建国后直到改革开放之初,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最大民生问题,就是如何摆脱贫穷,过上温饱生活。但在一段时间里, 我们却选择了一条“齐步走” 和平均主义“ 大锅饭” 的民生发展之路。实践证明,它所带来的只能是“ 共同贫穷” ,当然也就无法从根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