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1]解读
加强社会建设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社会建设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极为紧密。
社会建设的成效,直接体现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宗旨。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按照这一精神的要求,我县要继续落实好已有的各项惠民政策,确保完成既定民生任务。
要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收入、养老等问题,加快完善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要切实转变领导方式,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人民群众中去,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加强社会建设,离不开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要围绕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体系,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浅析和谐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浅析和谐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提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实际上既是六大方面的惠民思想,又是六大领域的社会公平。
社会和谐,民生为重,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更是我们党执政的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
十七大将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位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反映我们党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十七大;改善民生;社会建设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①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包含多方面内容而且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社会建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建设,内在的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狭义的社会建设,它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外延是一致的,同广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是一致的。
②民生问题,是党历来都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逐步全面展开,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各类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社会活力不断增强,社会和谐水平不断提高。
但同时也应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民生改善相对滞后。
具体表现在:一是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二是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状态最重要的几个具体指标不容乐观(如教育、医疗、住房三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三是城市困难群众和低收入农民等社会底层群体的基本生活状况亟待改善和提高;四是公共资源配置上的双轨制带来新的失衡。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采矿订单10-3 夏武涛 1001031526摘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关注民生,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
为改善民生,必须加快社会建设。
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关键词:民生社会建设意义任务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
一、认识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1、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的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缺一不可,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相互协调。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一定要抓紧抓好。
2、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建设是人民最为关心的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同时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的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社会和谐社会。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保障,也是为能使我国更加富强的更加和谐的必要条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我国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影响了我国社会建设的质量。
首先是,城乡区域两极分化逐渐严重,贫富差距大,收入分配不均匀,城乡差距的加大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社会建设中,改善民生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就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加快对城乡地区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发展城乡地区的生产力,从而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以缩小城乡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其次是,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尤其是物价上涨和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
伴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与人民的收入不相当,人民的生活质量的不到提高。
面对这一问题,必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
同时必须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广大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在城乡区域,看病贵,是最普遍的现象,却一直以来得不到解决,社会建设加大对医疗的投入,同时加大对社会保障投入比例的增加,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是符合广大人名最迫切的愿望有利于提高人名的生活质量,从而有利于社会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促使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最重要的是要在社会建设中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解决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位置。
改善民生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精)
改善民生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发展同经济发展之间的严重不平衡,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失业率显著上升、贫困人口增加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就业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仍然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本文从分析我国当前的民生问题入手,继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重大意义进行阐述,并回顾了我国五千年华夏文明中的民生问题,分析其无法彻底解决的根由,并依此提出几点改善民生的建议。
【关键词】改善民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最为基本的民生问题一一温饱已经得以解决,党和全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民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然而,什么是小康社会?有专家学者曾指出,小康社会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过渡发展阶段。
既然处于过渡阶段,势必会产生过渡时期特有的民生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及改善这一时期的民生问题,是我党和全国人民必须共同面对的一道难题。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存在的民生问题,首先就要正确认识我国目前所存在的主要民生问题;继而针对这些问题,果断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和改善[1]。
就目前的中国社会来看,主要存在以下民生问题,这些民生问题集中的外在表现,无非是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以及就业难等社会难题。
第一个就是收入分配问题,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已是不争的事实[2]。
虽然,政府已采取调整税收等一系列相关举措,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起到了积极作用,却依然阻止不了贫富差距拉大的势头[3]。
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直接关系到住房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
第二是我们的教育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教育乱收费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痼疾。
总体上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政策差异。
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违反相关法律和政策的规定,擅自出台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和提高收费标准。
同时也包括一些基层政府或有关部门,向学校或通过学校向学生的摊派和搭车收费。
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读
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作为一个拥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而衣食住行又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民生问题势必会成为一个当前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沧海百年,民生不息”,民生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讲,更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
随着以往旧的矛盾和旧的民生问题的解决,新的矛盾和新的民生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
所谓社会建设,就我国情况而言,广义的社会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它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外延是一致的,同广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是一致的。
狭义的社会建设则主要是指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相关联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具体指的是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事业发展、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社会结构建设以及相应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等。
也就是说,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及这方面的改革和建设。
而当前民生建设的重点则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一医疗问题医疗费用的快速增加,使农村、城市家庭因病致贫的情况非常突出。
“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1.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
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不仅让社区和农村没有能力承担起基本的医疗功能,而且也让以“高药价、高耗材”为特征的过度医疗愈演愈烈。
目前,全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20%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城市大医院,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得不到有效治疗或不相信当地医疗机构,于是就都往大城市大医院奔,造成“看病难、看病贵”。
2. 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政府投入的缺失造成了公共卫生领域和百姓的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
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读
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读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作为一个拥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而衣食住行又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民生问题势必会成为一个当前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沧海百年,民生不息”,民生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讲,更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
随着以往旧的矛盾和旧的民生问题的解决,新的矛盾和新的民生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
所谓社会建设,就我国情况而言,广义的社会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它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外延是一致的,同广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是一致的。
狭义的社会建设则主要是指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相关联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具体指的是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事业发展、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社会结构建设以及相应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等。
也就是说,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及这方面的改革和建设。
而当前民生建设的重点则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一医疗问题医疗费用的快速增加,使农村、城市家庭因病致贫的情况非常突出。
“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1.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
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不仅让社区和农村没有能力承担起基本的医疗功能,而且也让以“高药价、高耗材”为特征的过度医疗愈演愈烈。
目前,全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20%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城市大医院,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得不到有效治疗或不相信当地医疗机构,于是就都往大城市大医院奔,造成“看病难、看病贵”。
2. 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
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八部分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在中国,民生问题从提出、发展到最终解决,也就是从它产生的现实性、进一步演变下去的可能性、解决的必然性,将探讨民生、民主和民权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民生—法治国家的建设提出一些具体的思路。
这不仅需要诸多微观制度创设的智慧,还需要更多的宏观眼光,并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
关键词:民生;法治;社会建设一、当前中国民生制度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民生问题的提出“民生”作为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民生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社会中,体现在不同社会群体里,所反映的民生需求也是不同的。
但它总的趋势是作为人的追求一定是持续向上、持续向好的。
虽然很难准确界定它的内涵,但是“民生”大致应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核心内容:(1)生计来源。
即最基本的谋生条件,其中,就农村居民而言,主要指“土地”问题;就城镇居民而言,主要指“就业”问题。
(2)生活质量。
即通常所讲的衣食住行这类日常生活消费层面的话题。
(3)生存状态。
即社会提供给民众的生存条件,主要指社会保障问题。
(4)生命安全。
即生命保障层面的话题,主要包括社会治安和环境保护。
(5)民生心态。
即围绕民生问题,民众的种种心理状态和各类意见、呼声、要求[1]。
因此民生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各种正当权益受到尊重和保护,人的生命价值、健康价值、尊严价值等都应该越来越受到尊重。
(二)民生的问题化第一,民生问题是社会层面的问题。
它与一个国家对社会建设的重视和发展程度息息相关。
也与一定时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一个社会公平正义度比较高,即使这个社会的经济能力有限,但社会利益分配得比较合理,那可能老百姓的怨声还不至于很高。
这就是孔子所描述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状态;如果说这个社会不能体现公平、正义,社会利益分配又明显不公,即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了,民众的怨声仍然会很高,甚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2)加强社会建设  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一是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是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三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四是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五是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是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
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
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任一领域。
狭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狭义上的民生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准确,也容易把握,容易同具体层面上的民生政策吻合。
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民生概念一般都是狭义的民生概念。
比如,如今社会上流行的说法——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语中的“民生”,就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
具体来说,民生问题,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
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
这四大问题都是民生的基本问题。
民生问题包括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的三个层面上的具体内容。
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
怎么认识我国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怎么认识我国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有着不可割舍的紧密关系,它是人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与每个人都有着密切关系的,只有社会建设搞好了,人民才会有更好的生活,所以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保障,也是为能使我国更富强的更和谐的必要条件。
比如,在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按照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做了新的部署,其中包括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首先,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在社会建设方面,贫富差距拉大、公共服务不到位、就业难、住房贵、上学难、看病贵、社保水平低、农民失地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其次,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强调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力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内在统一;既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改善民生成为社会建设重点的原因首先,民生问题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提出并坚持的执政理念。
作为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普遍关注中国各阶层利益,注重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把“民生、民权”以及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看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归宿的理念。
这一执政理念的贯彻落实,集中体现在民生问题的解决。
其次,民生问题是社会矛盾多发凸现最基本的根源。
中国社会转型加速,社会分化加剧。
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会引发社会成员对正在或即将变革的社会结构产生个人的重新定位,当今中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中,相当数量的普通民众在主观上已经把自己置于社会的底层,弥漫着对富人的仇视和怨恨,并因为腐败等原因对政府机构抱有不同程度的不满和埋怨情绪。
近年来出现的医疗难、上学难、讨薪难、住房难、诉讼难和权益保障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都反映出普通民众不仅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而且更是政治权力上的弱势群体。
他们因而有某种较强的不公平感,甚至相对剥夺感,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由此引发抗诉和闹事事件逐年增加。
原本可能是潜在的群体利益矛盾,已经显化为被意识到的社会利益矛盾。
因此,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和谐,首先就要解决好民生问题。
再次,民生问题是规避风险、确保安全的基础。
安全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最基本需要。
现在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社会发展的风险期,或者说风险社会或高风险社会,安全问题就更加突出。
一个社会的安全需要涉及到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整体社会和国家的安全需要,二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需要。
过去我们主要侧重于强调社会和国家的安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人生活中的安全。
实际上,个人安全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更经常、更普遍面对的问题。
当前中国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主要产生于两个方面:“现实困境”,即个人生活中已经遇到的实际困难或问题;第二是“未来威胁”,即可能对个人生活造成的威胁或风险。
改善民生为重点与社会建设联系认识思考
改善民生为重点与社会建设联系认识思考改善民生为重点与社会建设联系认识思考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
在我国,改善民生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各级政府也一直在通过各种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改善民生与社会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在改善民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社会建设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改善。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改善民生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一个充满矛盾、牵扯各方利益的社会环境,往往会阻碍改善民生的进程。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加强社会建设来创造健康的社会环境,从而更好地推进改善民生的工作。
我们需要加强法治建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从而为改善民生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其次,社会建设也可以提供改善民生的实现途径。
例如,在医疗保健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更多的医疗设施,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在教育方面,我们需要加强教育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
这些社会建设的举措,都可以为改善民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实现途径。
最后,我们需要在改善民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建设的支持作用。
工程建设、市容美化、城市化进程等重要社会建设项目,都可以为改善民生提供支持。
例如,在绿化环保方面,我们需要大力开展城市绿化、园林建设等工作;在公共交通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以解决人流量大、交通拥堵等问题。
综上所述,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而社会建设又是实现改善民生的必要手段。
我们需要在认识和理解这一关系的基础上,更加有效地推动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为什么说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为什么说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一、加强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的必要性(一)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
以人为本之首是以民为本,解决好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部署了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深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改善民生任务。
这是当前我国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的基本民生问题,可以说教育是民生之始,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管理是民生之盾。
(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我们也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变化发展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清醒地认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所提出的新要求、新问题,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望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从而进一步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
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1
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必不可少的环境保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21世纪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具有着很强的时代特征和极其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4、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奋斗目标无论从革命战争时期看,还是从现在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都决定了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中国共产党的86年历史使党的环境、面貌、地位、任务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性质、宗旨和根本目标始终没有变,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她才赢利了人民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这一点必须牢记,因为它关乎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关乎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关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验。
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同时,人民群众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需要加快社会建设步伐。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
社会建设为什么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什么是民生?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或者说是人民的生 存与发展问题。民生是一个具体的和历史 的概念,其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民生的发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 国家独立富强、人民生活幸福作为毕生追求,进 行了28年民生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大力发展文 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探索和建立了符合当时国情 的医疗、五保等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满足人们的基本 物质文化需求,初步形成了维护人民政治权利、改善人 民经济生活、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社会生活 的民生建设战略布局。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和体现。 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做到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 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社会建设的重点,推进改善民生的制度 性安排,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 基本需求。
民生发展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立足基本国情, 顺应人民愿望,把改善民生作为治国理政的重点,把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在他领导下党制定了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内容的“三步走” 国家发展战略,第一步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为目标,第 二步以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为目标,第三部以基本实 现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比较富裕为目标。
民生的发展
江泽民明确提出了“政治文明”概念,强调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维护人 民的基本政治权益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如何认识发展以民生为重的意义
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21世纪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具有着很强的时代特征和极其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对于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明:1.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要求的最终体现,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2、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的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缺一不可,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相互协调。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一定要抓紧抓好。
3、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4、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我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理解
我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理解摘要:论述民生的概念,改善民生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如何改善民生关键词:民生、原因、意义、改善民生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
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孙中山对于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1,“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2,“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3。
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民生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
从这一角度看,广义上的民生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
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呢?第一,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之首是以民为本,解决好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部署了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深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改善民生任务。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一、深刻认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
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对民生建设的认识一、含义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政治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温家宝总理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里说:“要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
可见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问题。
其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二、民生建设的原因①保证人民基本权利的要求。
我们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我国规定,公民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有平等的选择职业的权。
加强民生建设,以教育为例,加快教育发展,一方面保证了人民受教育的权利,维护了自己当家做主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成人才优势,为就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从稳定社会秩序,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②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曾经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全民共同富裕的社会。
鉴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高度关注民生,注重改善民生,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核心是以人为本。
这就要求我们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事情上来,努力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提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④经济发展的要求。
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加快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在新的时期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正在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浅谈当前社会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浅谈当前社会改善民生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改善民生一直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关注重点。
在当下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改善民生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对社会发展稳定的基本要求。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当前社会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第一,改善民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关键所在。
社会公平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之一。
当前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日益突出,一些弱势群体陷入了被边缘化的境地。
因此,改善民生是矫正社会不公平的必要手段,有利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第二,改善民生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民生改善不仅仅涉及到人们的生活品质,更紧密地关联着经济发展的稳定和繁荣。
通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消费需求,促进民间投资,可以有效刺激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改善民生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和谐是一个社会长期发展的根本基础。
如今,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如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等,使得社会的稳定性受到了挑战。
通过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救助力度,可以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降低社会矛盾的发生和激化的可能性,进而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四,改善民生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
通过改善民生,提供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建设,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在当前社会改善民生的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团体应该秉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加强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确保改善民生的效果最大化。
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教育,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改善民生的行动中,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总之,当前社会改善民生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
无论是从社会公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还是人力资源素质等方面来看,改善民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改善民生的目标,构建一个更加美好、幸福和繁荣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改革开放 30多年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作为一个拥有着 13亿人口的大国,而衣食住行又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民生问题势必会成为一个当前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沧海百年, 民生不息” ,民生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尤其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讲, 更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
随着以往旧的矛盾和旧的民生问题的解决,新的矛盾和新的民生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
所谓社会建设,就我国情况而言,广义的社会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它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外延是一致的, 同广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是一致的。
狭义的社会建设则主要是指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相关联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具体指的是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事业发展、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社会结构建设以及相应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等。
也就是说, 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涵主要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及这方面的改革和建设。
而当前民生建设的重点则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一医疗问题
医疗费用的快速增加,使农村、城市家庭因病致贫的情况非常突出。
“ 看病难、看病贵”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1.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
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不仅让社区和农村没有能力承担起基本的医疗功能, 而且也让以“ 高药价、高耗材” 为特征的过度医疗愈演愈烈。
目前,全国的医疗资源 80%在城市, 20%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城市大医院, 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得不到有效治疗或不相信当地医疗机构,于是就都往大城市大医院奔,造成“ 看病难、看病贵” 。
2. 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政府投入的缺失造成了公共卫生领域和百姓的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
实际上, 中国医疗事业大部分来自老百姓缴税以后再次掏自己的腰包。
3. 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
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都是通过“ 经营、收费、加价” 来维持,所以药品价格不可能不节节攀高,医院实行药品加成政策,进价越高,加成越多,医院当然不会去进低价药。
整个链条都需要高价药,那么到老百姓那里价格就不可能低下来。
4. 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倾向。
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初衷, “ 肯定不是让它为政府挣钱,而是为群众提供廉价有效的医疗服务” 。
然而,当前一些政策上的矛盾致使这个目的越来越难以实现。
一方面是目前政府投入很少, 医院收入靠医院自己组织医疗服务得来的;另一方面,医院自由收费和分配,追求高利润,过度治疗、大处方等现象广泛存在。
群众看病不仅要负担医药成本,还要为医生发工资、发奖金以及为医院买设备、盖病房“ 作贡献” 。
而在医患关系中,医生的主导地位则让这种情况有可能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5. 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
职能部门对医疗服务缺少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对医疗机构的规模、大型仪器的购置和新技术的采用都没有特别“ 管用” 的监管办法。
(二就业问题
我国实际的就业压力究竟有多大呢 ? 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二是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 三是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 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
这三大矛盾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巨大的就业压力。
就业是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失业则意味着失去劳动权利, 中断了收来源, 生活也会由此陷入困境, 所以, 就业成为民生的首要问题, 就业问题至关重至为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 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 也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三收入分配问题
群众最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中,收入分配已成为今日民生问题的焦点。
群众关心收入分配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收入增长问题,二是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收入增长速度很快, 群众的生活大大改善。
但是,由于体制、发展和公共政策的缺陷问题。
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为世界最高, 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高收入人群收入超常增长,落后地区收入差距最为明显。
而且城乡教育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城乡消费差距、就业差距、城乡医疗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我们对民生问题依然缺乏一个系统而实际的认识, 这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解决问题的紧迫性。
我们处在一个涨声四起的时段。
水、电、天然气、油、煤等在上涨,房价在上涨,医疗费用、教育费用,甚至连肉、粮、油等都在上涨。
这意味着,民生问题正面临着几个方面的挤压:其一,公共产品和公共福利的滞后。
其二,社会保障机制的残缺。
其三,资源性价
格的持续上涨。
其四,税收的快速增长。
其五,民众工资收入增长缓慢。
我国曾经设想的民生路径是, 先发展经济, 等有了足够的资金再去解决民生问题。
但是, 长期对民生问题的忽略, 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金的浪费和低利用率, 使民生问题的解决不断向后拖延。
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不断蚕食着民众的承受能力,使其变得日益脆弱。
“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
” 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会有国家安定,也不会有社会和谐。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造福民生,既是治国理政之根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之要务。
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不断改善和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党的基本诉求。
建国后直到改革开放之初,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最大民生问题,就是如何摆脱贫穷,过上温饱生活。
但在一段时间里, 我们却选择了一条“齐步走” 和平均主义“ 大锅饭” 的民生发展之路。
实践证明,它所带来的只能是“ 共同贫穷” ,当然也就无法从根本
上解决民生问题。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 先富带后富” 、“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的构想。
正是在这种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民生思想及其相应政策的推动下,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这个曾经共同贫穷的国家终于解决了温饱问题, 继而达到总体小康水平,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面对“ 黄金发展期” 和“ 矛盾凸现期” 并存的特定时期, 以及社会事业发展不足所引发的贫富差距、社会公平等问题集中突显,关注民生,推进民主,实现社会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制度建设, 既是新一代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 也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划时代伟业。
党中央从十六大以来, 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出发, 做出了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定》 , 强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为重点” 。
提出 "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
"“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系” 、“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平” 、“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等等。
对解决当前民生领域的一些突出题做出了相应部署、制定了政策措施, 都是系着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 解决好这些问题, 毫无疑问应当成为构建社会义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和价值取向。
充分说明党中央高度关注民问题, 解决好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已经被纳入重要议程,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会的题中之义,更是要义所在。
21118183 叶丽全科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