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设计说明
高二化学上册《氢氧化铝的弱酸性和弱碱性》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
1.氢氧化铝的弱酸性和弱碱性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2.氢氧化铝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特别是弱酸性和弱碱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氢氧化铝的性质,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难点
1.氢氧化铝弱酸性和弱碱性反应机理的理解,特别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解释。
作业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2.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3.提交作业时,请附上课后思考题的答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1.写出氢氧化铝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解释氢氧化铝在酸性环境和碱性环境中的反应原理。
3.分析氢氧化铝在净水、制药等领域的应用原理。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强调氢氧化铝的弱酸性和弱碱性反应的特点、条件以及实际应用。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氢氧化铝的弱酸性和弱碱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以下特点:首先,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如原子结构、离子化合物等,为学习氢氧化铝的性质奠定了基础。其次,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酸碱理论,对于弱酸性、弱碱性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氢氧化铝的弱酸性和弱碱性认识不够深入。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认识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氢氧化铝》 教学设计
《氢氧化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3)学会书写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氢氧化铝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氢氧化铝的两性。
2、教学难点(1)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对氢氧化铝两性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胃药“斯达舒”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种胃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氢氧化铝。
2、新课讲授(1)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展示氢氧化铝固体,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2)氢氧化铝的制备实验: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铝溶液,逐滴加入氨水,观察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AlCl₃+ 3NH₃·H₂O= Al(OH)₃↓ + 3NH₄Cl强调氨水不能过量,否则会生成偏铝酸盐。
①两性实验:将制得的氢氧化铝分别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Al(OH)₃+ 3HCl = AlCl₃+ 3H₂OAl(OH)₃+ NaOH = NaAlO₂+ 2H₂O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氢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具有两性。
②不稳定性加热氢氧化铝固体,观察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2Al(OH)₃==△== Al₂O₃+ 3H₂O3、课堂练习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氢氧化铝性质和制备的掌握。
4、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制备方法、化学性质。
高三化学氢氧化铝的性质与用途教案
高三化学氢氧化铝的性质与用途教课设计氢氧化铝课题:铝的重要化合物——氢氧化铝一、教课目的:(1)经过学生着手实验,使学生拥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术,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研究。
( 2)经过实验研究,认识Al(OH) 3性质及其制取方法。
二、教课要点实验研究过程。
三、教课难点:Al(OH) 3的两性。
四、教课器具多媒体、实验五、教课方法实验研究、议论法六、教课过程:[ 导入 ]多媒体展现一组氢氧化铝用途图片。
[ 解说 ]氢氧化铝在平时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拥有宽泛用途,那么氢氧化铝拥有哪些性质呢?下边我们共同揭开氢氧化铝的神奇面纱。
[ 设疑 ]请各组找出硫酸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假如将这两种溶液慢慢地互相滴加,产生的实验现象能否相同呢?[ 学生回答 ] 有的同学以为相同,有的同学以为不相同,还有不确立。
[ 追问 ] 以为相同的同学能谈谈原由吗?[ 学生回答 ] 由于反响物是相同的。
[ 解说 ] 让我们经过实验来看一看能否这样。
学生研究实验一:硫酸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互相滴加反响实验步骤:1、取 1 号试管,加入振荡边察看现象。
2、取 2 号试管,加入振荡边察看现象。
[学生回答 ]1mL硫酸铝溶液,再加入1mL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5 滴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5 滴硫酸铝溶液,边加边1、二者现象有何不同?2、产生的白色积淀是什么物质?3、产生现象不同的可能原由?[ 追问 ]那么能否是过度的氢氧化钠溶解了氢氧化铝,而使得积淀生成又溶解了呢?请同学们把 1 号产生氢氧化铝积淀的试管中再加入过度的氢氧化钠,看会发生了什么现象?[ 学生做实验 ] 在产生氢氧化铝积淀的试管中持续加入氢氧化钠至过度。
[ 教师总结 ] 从方才的实验中,我们不难发现,滴加的次序不同产生不同现象的原由在于:氢氧化铝能溶解在氢氧化钠。
说了然氢氧化铝拥有必定的酸性。
多媒体小结:研究实验一:一向硫酸铝溶液中慢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及现象解说离子方程式开始滴加少许氢产生白色铝盐与氢氧化钠作用氧化钠溶液积淀见大屏幕产生氢氧化铝持续滴加氢氧化白色积淀产生的氢氧化铝溶解钠溶液至过度慢慢消逝见大屏幕在过度氢氧化钠中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硫酸铝溶液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及现象解说离子方程式滴加硫酸铝出现的白色絮状产生的氢氧化铝物振荡后很快消见大屏幕溶解在过度的氢失氧化钠中[ 过渡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与硫酸铝反响滴加次序不同,反响现象不相同,那么硫酸铝与弱碱反响,能否也拥有相同的现象呢?学生研究实验二:硫酸铝溶液与氨水互相滴加的反响实验步骤:1、取 3 号试管,加入1mL 硫酸铝溶液,再加入15 滴氨水,边加振荡边观察现象。
教案 氢氧化铝的两性
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掌握氢氧化铝的性质2.知道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和用途3.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氢氧化铝的性质和制备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用对比的方法看待分析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体会到化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二.教学重点1.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2.氢氧化铝的制备3.掌握判断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三.教学难点1.氢氧化铝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氢氧化铝的两性3.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其运用四.教学流程与策略教学策略:情境创设策略、联系-预测策略、多重感官协同策略、指导发现策略教学流程:猜想——探究——结论五.课前准备1.实验药品:1mol/L Al2(SO4)3溶液、 3mol/L氨水、3mol/L NaOH溶液、稀盐酸、胃舒平、复方铝酸片2.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激光笔、黑纸板3.搜集氢氧化铝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教学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PPT)六.教学过程1.引入:氧化铝难溶于水,那么该如何来制备氢氧化铝呢?猜想:是否可以由以下方法得到氢氧化铝:⑴硫酸铝溶液、氨水⑵硫酸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2.探究氢氧化铝的制备:【实验探究】取一支干燥的试管,装入 1.5ml 0.5mol/L硫酸铝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氨水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和描述现象。
再滴加过量的氨水,观察现象。
【现象】观察到溶液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
氨水过量时,沉淀不溶解。
【讲述】氢氧化铝是一种白色的胶状沉淀。
要求学生写出离子方程式。
【板书】Al3+ + 3NH3·H2O = Al(OH)3↓+ 3NH4+【讲述】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铝一般是由铝盐和氨水来制备的,现在我们就来制备一些来探究它的性质。
【实验探究】取一支干燥的试管,装入2~3ml硫酸铝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和描述现象。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教案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教案【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和主要用途。
2.了解复盐的组成和明矾净水作用。
3.通过课堂教学,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培养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
4.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氢氧化铝的两性(突破方法:实验验证、理论解释、练习提高)。
【教学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元素化合物的课以实验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的特点,让学生的眼(观察实验现象),手(动手实验),口(动口议论),脑(动脑思考)处于多功能协同动作的状态,以期能牢固掌握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
【教学媒体】实验投影样品【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教师微笑地进入教室,带来温馨的教学情景,随后组织教学。
[引入]上课前先给大家看几张图片,这张图片展示的石头是用于冶炼铝单质的原料铝土矿,这是世界著名的蓝宝石(亚洲之星)。
这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红宝石(卡门-露西娅)。
一个是石头,一个是宝石,你们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的联系?[学生]化学成分都是氧化铝[教师]没错,它们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氧化铝,由于结构不同,呈现出来的性质截然不同。
这也就是化学的奥妙所在。
事实上,除了刚才给大家展示的两种形态的氧化铝外,氧化铝还有很多种其它的存在方式,比如这是高温耐火材料刚玉粉,化学成分也是氧化铝,用它可以制耐火砖、坩埚、点火的瓷头等等。
同学们,说明氧化铝具有怎样的性质?[学生]熔点高[教师]同时,还可以将刚玉粉高温烧结的氧化铝陶瓷和人造宝石,用作机械轴承或钟表中的配件,这些配件呈现出良好的耐磨性。
这说明氧化铝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学生]硬度大[教师]现在,我们对氧化铝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它是一种熔点极高(2050℃),硬度极大的固体。
这是我自己在实验室制取获得的氧化铝粉末。
(展示一瓶氧化铝粉末),它是白色的固体,作为一种金属氧化物,它可能与哪些类型的物质起反应?联系以往我们学过的金属氧化物预测一下[学生]水、酸[教师] 接下来,我们来验证一下,氧化铝像氧化钠那样和水反应成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氢氧化铝的两性
5min
接触新知识
假如说按照同学们的两种思路都制备出了氢氧化铝,下面我们来探讨氢氧化铝是否像氧化铝一样具有两性呢?请同学们观看演示实验视频,并完善表格。
观看视频,
填写学案表格。
先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目的看视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现象能力。
投影仪
15min
问题
交流
请同学们交流表格中问题
学生思考判断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笔记
5min
知识
巩固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氢氧化铝的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氢氧化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用途。
胃舒平又名复方氢氧化铝,其主要成分氢氧化铝。它可以起到减少胃液分泌和解痉止疼作用,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胃溃疡及胃痛等疾病。
【提问】胃舒平可以治疗胃病的原理是什么呢?同学们思考一下,我请一个同学回答。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取,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 了解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掌握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总结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归纳、概括形成认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小组学习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思考,得出是胃舒平中的氢氧化铝与过多的胃酸发生了中和反应,所以起到治疗胃病的作用。
Al(OH)3+ 3H+= Al3++ 3H2O
将化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
Ppt展示
5min
总结与练习
总结本节课内容;
给学生留小练习
高中化学“氢氧化铝的两性”项目式教学——胃药“氢氧化铝”的工作原理
高中化学“氢氧化铝的两性”项目式教学——胃药“氢氧化铝”的工作原理高中化学“氢氧化铝的两性”项目式教学——胃药“氢氧化铝”的工作原理引言:胃药“氢氧化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药物,常被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等症状。
本文将通过一个项目式教学,介绍氢氧化铝的两性特性以及其在胃药中的工作原理。
一、两性物质的概念两性物质是指既能表现出酸性性质,又能表现出碱性性质的物质。
氢氧化铝就是一种典型的两性物质。
二、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1. 酸性性质当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时,会起到中和酸的作用。
例如,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水和氯化氢:2 Al(OH)3 + 6 HCl → 2 AlCl3 + 6 H2O↑2. 碱性性质当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时,会起到中和碱的作用。
例如,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钠和水:Al(OH)3 + NaOH → NaAl(OH)4三、项目实验——制备氢氧化铝为了更好地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项目实验来观察和验证氢氧化铝的生成过程。
实验步骤:1. 准备所需材料:铝箔、氯化钠溶液、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2. 将铝箔撕成小片,将其放入小烧杯中。
3. 在盛放铝片的小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溶液。
4. 缓慢加入盐酸溶液,搅拌均匀。
5. 将得到的溶液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
6. 观察实验结果。
注意观察溶液的酸碱性质变化,以及是否生成了白色沉淀。
讨论和结论: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溶液在初始时呈酸性,而后呈碱性,同时生成了白色沉淀,这就是氢氧化铝的生成过程。
在实际生产胃药时,氢氧化铝能够中和过多的胃酸,缓解胃部不适症状。
四、氢氧化铝在胃药中的工作原理1. 中和作用在胃中,饮食进入后会刺激胃黏膜细胞分泌胃酸,当胃酸过多时,会导致胃部疼痛、反酸等症状的产生。
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从而缓解这些症状。
2. 保护作用氢氧化铝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纤维膜,降低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促进胃黏膜疗愈。
《实验2-6 氢氧化铝的制备》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
氢氧化铝的制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2)以氢氧化铝为例,掌握两性化合物的概念及主要制备。
(3)知道氢氧化铝的实验制备方法及热分解反应。
(4)了解明矾净水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的实验探究,得出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2)根据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引出两性化合物的概念及特征。
(3)经过实验的操作,得出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氧化铝及氢氧化铝性质的实验探究,深化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氢氧化铝的两性,Al(OH)3的制备。
2.教学难点: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实验探究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氢氧化铝的性质a.与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b.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两性氢氧化物的定义: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称之为两性氢氧化物。
三、氢氧化铝的制备:Al3++3NH3·H2O==Al(OH)3↓+3NH4+氢氧化铝热分解: 2Al(OH)3== Al2O3+3H2O【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设计体现了“实验探究”的新课程理念,采用问题教学法,实现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以下三个特点:(1)整节课我重视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重视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问题。
(2)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从旧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接触上的认知冲突,让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一个跨越。
(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自己探究实验以及自主设计实验,老师起辅助作用。
说课 氢氧化铝的两性
【成份】本品每粒含氢氧化铝 140毫克
教学流程
4、学生发言:讨论两性化合物的
定义与形成——氢氧化铝既有
碱的性质又有酸的性质,所以 不能单纯的把氢氧化铝定义为 碱或酸,从而引进两性氢氧化 物的概念
教学流程
• 5、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本课知识点:
(1)制备 a. 硫酸铝和氨水: Al3+ + 3NH3· H2O = Al(OH)3↓+ 3NH4+ NH3· H2O过量:↓不溶 b.硫酸铝和氢氧化钠: Al3+ +3OH- = Al(OH)3↓ NaOH过量:↓溶解 ( 2 ) 性质(两性氢氧化物) a.与碱:Al(OH)3 + OH-= AlO2-+ 2H2O b.与酸:Al(OH)3 + 3H+= Al3++ 3H2O
猜想:是否可以由以下方法得到氢 氧化铝: 1.硫酸铝溶液、氨水 2.硫酸铝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教学流程
2、通过实验探究氢氧化铝的制备
请学生描述现 象,并写出化 学反应式
教学流程
3、分析对比
请学生写出反 应式,并描述 硫酸铝分别与 氨水、氢氧化 钠反应现象的 不同
教学流程
3、创设情境,提出猜想, 实验验证:
氢氧化铝的两性
——课堂教学说课稿
说课环节
• 说教材
– 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 • •
学情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流程
教材分析
作用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1的第 三章第二节的前两个 内容,本单元是高中 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因为涉及到高中化 学的两性氧化物的知 识。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 不仅能了解两性氢氧 化物的概念,掌握氢 氧化铝的性质,加深 对铝元素化学性质的 理解,也会让学生体 会化学物质和化学反 应的多样性。
第2课时 铝、氧化铝、氢氧化铝两性
第2课时铝、氧化铝、氢氧化铝两性
[设计思想]
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是高中元素化学的重点知识,是元素周期性递变规律的一大体现,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元素周期律教学的重要铺垫。
对于单质铝、氧化铝、氢氧化铝两性的教学,应注意从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出发,指导学生学会用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总结来加深对铝、氧化铝、氢氧化铝两性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和盐酸、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B)。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A)。
(3)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的技能(B)。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铝和硫酸的反应,感受外界条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通过学习氢氧化铝的弱酸性和弱碱性及其实验现象,感受微观与宏观、现象和本质的相互转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体验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分组实验和实验设计,感触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体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
2.教学难点
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和强碱的反应
三.教学用品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实验用品:药品(铝条、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铝溶液、氨水)
仪器(试管、砂纸、镊子、玻璃管)
四.教学案例
1.教学过程
2.主要板书
六.教学反思
1.氢氧化铝能溶于那些酸、碱的研究只要停留在最基本要求层面,强调能和强酸、强碱反应,不要提及氢离子、氢氧根的浓度。
2.氧化铝的晶型问题在教学中不要重点讨论,会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
《氢氧化铝》教学设计
《氢氧化铝》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氢氧化铝的两性是高中元素化学的重点知识,是元素周期性递变规律的一大体现,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元素周期律教学的重要铺垫。
对于氢氧化铝两性的教学,应注意从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出发,指导学生学会用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总结来加深对氢氧化铝两性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氢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2)初步掌握氢氧化铝的两性以及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并知道氢氧化铝的重要用途。
(3)了解复盐的组成和明矾净水作用。
(4)培养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氢氧化铝的弱酸性和弱碱性及其实验现象,感受微观与宏观、现象和本质的相互转化。
(2)通过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培养获取信息和初步加工信息的能力;(3)学会充分利用资料和资源获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体验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分组实验和实验设计,感触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体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4)通过实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氢氧化铝的两性2.教学难点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探究三.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探究四.教学用品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试剂:Al2O3固体、蒸馏水、0.5mol/LAl2(SO4)3溶液、2mol/L氨水、2mol/LNaOH溶液、2mol/LHCl溶液仪器:试管若干、胶头滴管、钥匙、小烧杯五:教学过程[板书]一、氢氧化铝[过渡]在所给的试剂中,没有氢氧化铝,只有稀HCl、稀氨水、NaOH溶液和Al2(SO4)3溶液,这就需要动手制备。
[过渡设问]那怎么制备氢氧化铝呢?[教师引导]碱+盐→新碱+新盐[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Al2(SO4)3+6NaOH=2 Al(OH)3↓+3Na2SO4Al2(SO4)3+6NH3·H2O=2 Al(OH)3↓+3(NH4)2SO4[过渡]下面我们就用新制备的氢氧化铝来探究它是否具有两性。
氢氧化铝的两性的探究实验
探
【功能与主治】: 用于缓解胃酸过
究
多所致的胃痛、胃灼热(烧心)。
(一)制备Al(OH)3的实验探究
实验1:向少量Al2(SO4)3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
注意: 实(验1现)象边:滴有加白色边絮振状荡沉试淀管生成 解(2)释滴: 管垂直、悬空
Al2(SO4)3+6NH3·H2O=2Al(OH)3 +3(NH4)2SO4
将制得的氢氧化铝分装 在四支试管备用!
(二)探究Al(OH)3与酸的反应
实验2:
向Al(OH)3 中滴加稀 盐酸
实验3:
向Al(OH)3 中通入ຫໍສະໝຸດ CO2气体实验结论: 实验2
实验3
实现验象氢氧化铝白具色有沉碱淀性溶,解但是碱性很白弱色沉淀不溶解
解只释或能与强酸发生反应,即弱碱性
方程式 Al(OH)3+3H+=Al3++3H2O Al(OH)3不与碳酸反应
(三)探究Al(OH)3与碱的反应
实验4:
向Al(OH)3 中滴加 NaOH溶液
实验5:
向Al(OH)3 中滴加氨 水
实验结论: 实验4
实验5
(实现1验象)氢氧化白铝色具沉有淀溶酸解性,但是酸性白色很沉弱淀, 不只溶能解
解释或与强碱发生反应,即弱酸性 (方2程)式实A验l(O室H一)3+般OH用-=可AlO溶2-性+2H铝2O盐A与l(O氨H水)3不制与A氨l(O水H反)应3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①和②,只知
道它们是AlCl3溶液和NaOH溶液中的一种,不用另加 任何试剂,试设计实验验证它们分别是什么?
方案1:现象与结论: 方案2: 现象与结论:
(1)若刚开始滴加 就有沉淀产生,则试 剂①是NaOH,试剂 ②是AlCl3;
氢氧化铝两性 教案
氢氧化铝两性教案教案标题:氢氧化铝两性教案教案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了解其中的化学反应和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掌握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及其相关概念;2. 了解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掌握氢氧化铝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及其对溶液pH值的影响;2. 了解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推导过程;3. 理解氢氧化铝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应用原理。
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氢氧化铝试剂、酸和碱试剂、酸碱指示剂;2. 实验器材准备:试管、滴管、烧杯、玻璃棒等;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介绍氢氧化铝的产生和基本性质,并引导学生思考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和应用领域。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结合PPT讲解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包括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离解、水解和pH值的变化。
2. 教师介绍氢氧化铝在工业生产、水处理和药物制剂等领域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演示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的实验,并观察反应现象。
2. 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记录实验现象。
四、实践操作(2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进行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观察和思考。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推导出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验证。
五、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推导过程,加深对氢氧化铝两性性质的理解。
2. 教师进行总结,对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和实际应用进行归纳和概括。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氢氧化铝两性性质及其应用的小论文,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和举例说明。
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班级进行讲座,介绍氢氧化铝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前景。
《氢氧化铝》教学设计
188《氢氧化铝》教学设计蔡 英 陆志龙一、教材分析氢氧化铝的两性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应该注意运用前一章所学的电离平衡的知识,分析讨论Al(OH)3在不同条件下,Al(OH)3既可以酸式电离,又可以碱式电离;从而它既可以和酸反应,又可以和碱反应,培养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有关Al(OH)3的两性的定量计算,也是该部分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1. 识识目标:(1) 掌握Al(OH)3的性质(2) 掌握“铝三角”关系及学会运用“铝三角”关系制备Al(OH)3,并评价分析最佳方案。
2. 情感目标:(2) 培养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思路1. 先分析Al(OH)3的两性,介绍Al(OH)3的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即H ++AlO 2-+H 2O Al(OH)3 Al 3++3OH - 即先展开——“由中间到两边”的过程。
2. 再介绍Al(OH)3的制备,即后归中——“由两边到中间”的过程,这部分采用实验探究法。
3.最后组合成“铝三角”——即Al(OH)3、Al 3+、AlO 2-之间的互相转化。
四.教学过程189五.板书设计1.物理性质:几乎不溶于水,白色胶状物质。
2.化学性质(1) Al 3+AlO 2-Al(OH)3H +OH -++H 2O +3酸式电离 碱式电离Al(OH)3Al 2O 3+H 2O23(2)OH -H +H +OH -OH -Al(OH)3Al 3+AlO 2-H +12(作者单位: 1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导学案
《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氢氧化铝的两性,了解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2、掌握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3、通过小组探究实验,小组交流合作,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组协作精神。
学习重点: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工具: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药品:2mol·L-1 AlCl3溶液、6mol·L-1NaOH溶液、6mol·L-1氨水、6 mol·L-1盐酸学习过程:【课前温习】书写Al、Al2O3分别与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与盐酸:Al与NaOH溶液:Al2O3与盐酸:Al2O3与NaOH溶液:规律:【新课导入】Al(OH)3是否也具有像Al、Al2O3这样的性质呢?【新课学习】1、创设情境,提出猜想:①探究氢氧化铝的碱性——胃舒平药片(复方铝酸片)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为什么能够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提出猜想:氢氧化铝具有性。
②探究氢氧化铝的酸性——复方铝酸片(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为何氢氧化铝又叫铝酸?提出猜想:氢氧化铝具有性。
2、分组设计实验,制备原料:实验室没有现成的Al(OH)3,如果让你以现有试剂为原料制取Al(OH)3,你有几种方法?失败的小组演示详细操作,同学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寻找可能出错的原因。
原因:结论:4、分组探究实验,验证猜想:将所制的Al(OH)3分两份,分别向Al(OH)3中滴加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
5、总结归纳,引出概念:是两性氢氧化物,Al(OH)3是一种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
6、据其本质,小组合作,分析问题:O+AlO2-+H+Al(OH)3 Al3++3OH-H2酸式电离碱式电离问题1:试从Al(OH)3电离的角度分析Al(OH)3与强酸或强碱反应的原因,并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
问题2:试从Al(OH)3电离的角度分析有哪些制备Al(OH)3的方法。
1、Al3+→Al(OH)32、AlO2-→Al(OH)3提示:Al(OH)3能溶解于强酸和强碱,但不能溶解于弱酸(H2CO3)和弱碱(NH3·H2O)。
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教案
《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设计课题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课型新授课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章节第三章第二课时一.教学设计导航图基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the target-lead teaching theories)1,通过“教材分析”,“课标分析”和“学生考查标准”制定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第一个同心圆)。
以教学目标作为基础,从而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第二个同心圆)。
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采用“教学评价”“教学手段”和“教学实施”(第三个同心圆)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和分步化,从而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教学目标变得“有形有色”。
三个同心圆相互融合,共同围绕着同一个圆心,即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1皮连生. 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与实践[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43-50二.教学内容分析由课程标准可知,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形成。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3i0sm Learning Theory)2,本节课通过胃药(复方氢氧化铝片)创设情境,提出三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氢氧化铝能够中和胃酸?”,“除了直接观察法外,还有没有其他判断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Al(OH)3是否还具有碱性?”)。
在“问题驱动”下,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促使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将知识“外化”)构建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两性氢氧化概念的形成;掌握判断化学反应的方法教学难点:氢氧化铝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三.学情分析1.学习心理分析3①好奇心理心理学认为: 人们的好奇心,是新异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注意,是对新异刺激的一种探究及反应。
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更易被新异特别的现象或内容吸引。
在化学教学中, 学生这种表现更为突出。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驱动”组织课堂的进行。
本节课通过四个问题(“为什么氢氧化铝能够中和胃酸?”,“除了直接观察法外,还有没有其他判断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Al(OH)3是否还具有碱性?”)推动课堂的发展。
氢氧化铝的制备及其性质教案
氢氧化铝的制备及其性质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2) 理解氢氧化铝两性。
2.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分析问题,建立类比的思想,学会合作与交流;
(2)学生通过自己归纳,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制取氢氧化铝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对Al(OH)3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介绍氢氧化铝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
2.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和分析能力。
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了酸碱的概念,而且也学习了铝和氧化铝的相关性质,对两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些基础上学习氢氧化铝的难度就下降了。
但是由于氢氧化铝的特殊性,学生还是会觉得抽象。
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和图片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再结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2. 氢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难点>;
氢氧化铝两性的理解
4. 教学方法
类比分析、启发式讲练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景创设】展观看、思考、交流、化学来源于生活,激发
示胃舒平的图片【设疑】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为什么可以用来治
疗胃酸过多的胃痛?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生熟知的知识提出问题,激发思考,引出新课。
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设计
<<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设计大庆中学化学组 李微微一、设计依据(1)考纲分析: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较多, 如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鉴别与推断题中大量出现;此外,一定的定量计算也常出现,解这类题的关键是铝元素的两性,而氢氧化铝两性的理解更是难点,如何设计让学生掌握氢氧化铝的两性就尤为重要。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的部分内容,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铝元素的两性是铝及其化合物的教学难点,本节内容是以铝、氧化铝的两性为指导,小组探究学习氢氧化铝的两性,并通过探究过程总结实验室制备Al(OH)3的方法。
将教材中Al(OH)3的两性提炼出来,没有按照以往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思路进行学习,而是重点研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整合教材。
将教材中Al(OH)3的用途作为课堂情境导入设疑,铝、氧化铝的两性作为复习内容对比学习,在实验探究氢氧化铝两性的过程中总结制备方法,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深入的分析氢氧化铝的两性。
(3)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在上一节学过铝单质、氧化铝的性质后,学生对Al 2O 3是一种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有一定认识。
这节课将对铝的氢氧化物的性质进行探究学习。
学生了解Al 、Al 2O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性质,会书写相关的离子方程式对于学习Al(OH)3的两性有指导作用。
学生对弱电解质的电离有一定认识,了解离子反应能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为本节课从Al(OH)3电离的角度去分析Al(OH)3的两性提供前提。
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这之前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为这一节探究实验提供了条件。
(4)学习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通过分组探究实验掌握氢氧化铝的两性,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并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
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增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设计中学化学组微微一、设计依据(1)考纲分析: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较多,如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鉴别与推断题量出现;此外,一定的定量计算也常出现,解这类题的关键是铝元素的两性,而氢氧化铝两性的理解更是难点,如何设计让学生掌握氢氧化铝的两性就尤为重要。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的部分容,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铝元素的两性是铝及其化合物的教学难点,本节容是以铝、氧化铝的两性为指导,小组探究学习氢氧化铝的两性,并通过探究过程总结实验室制备Al(OH)3的方法。
将教材中Al(OH)3的两性提炼出来,没有按照以往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思路进行学习,而是重点研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整合教材。
将教材中Al(OH)3的用途作为课堂情境导入设疑,铝、氧化铝的两性作为复习容对比学习,在实验探究氢氧化铝两性的过程中总结制备方法,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深入的分析氢氧化铝的两性。
(3)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在上一节学过铝单质、氧化铝的性质后,学生对Al2O3是一种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有一定认识。
这节课将对铝的氢氧化物的性质进行探究学习。
学生了解Al、Al2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性质,会书写相关的离子方程式对于学习Al(OH)3的两性有指导作用。
学生对弱电解质的电离有一定认识,了解离子反应能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为本节课从Al(OH)3电离的角度去分析Al(OH)3的两性提供前提。
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这之前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为这一节探究实验提供了条件。
(4)学习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通过分组探究实验掌握氢氧化铝的两性,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并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
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增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小组分工,课上小组探究实验,小组交流讨论,组成员互帮互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通过小组学习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5)重、难点分析:重点:氢氧化铝的两性的理解,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
难点:氢氧化铝的制取和氢氧化铝的两性的理解。
因为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可以与强酸和强碱反应。
而很多氢氧化物都是用此金属盐与氢氧化钠制取,而氢氧化铝不是。
这是氢氧化铝与其它氢氧化物的区别,所以对学生来说难以理解。
氢氧化铝的两性要从电离来解释,这是第一次接触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电离方式不同,且与前面第二章有联系,对学生来说难以理解。
所以我认为这一节的难点是氢氧化铝的制取和氢氧化铝的两性的理解。
二、教法学法教法:创设情境法、实验探究法、问题启示法学法:小组探究学习、讨论探究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三、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有效教学策略反映在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和交流学习上,让学生对Al(OH)3的两性产生质疑,并亲自参加探究实验,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中善于质疑、乐于求知的心里倾向。
设计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高效课堂理念。
(1)通过课前温习Al、Al2O3分别与盐酸和NaOH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引起学生思考Al(OH)3是否也具有这样的性质,通过类比分析为书写Al(OH)3与盐酸和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提供参考。
(2)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的胃药——胃舒平药片(复方铝酸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Al(OH)3的两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化学试剂运用实验的手段验证猜想,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制备Al(OH)3的两个方案,分工协作验证Al(OH)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实验时小组成员有专门负责记录整理学案的,在进行总结归纳小组成员到讲台前讲解,且小组成员间互相补充,实现小组合作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既锻炼学生的胆量,又规了学生的语言和板书中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让学生体会主动参与知识获取过程的快乐。
(4)通过制备实验失败小组的实验重现,让学生直观的观察,体验和反思自己的探究和认知过程,大家一起帮助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为进一步验证猜想提供支撑,体现全体同学间的互帮互助。
(5)本节容中从Al(OH)3电离的角度分析问题难度较大,课前安排各组学习小组组长通过查找资料,找老师讨论等方式将问题解决,课上安排组长为本组成员讲解。
教师通过提问小组成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分析讲解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在分析问题后鼓励学生,设计教学环节让小组间通过抢答的方式回答问题,并对各小组进行评价。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小组合作的效果。
(7)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发学生发现问题,自然而然提出问题,通过问题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从而解决问题,最终落实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
(8)课堂反馈为巩固本节重点而设计,课下延伸提出“铝三角”为下节课我们解决铝及其化合物中的典型问题——铝及其化合物的定量计问题和图像问题做铺垫。
四、教学过程课前温习:【教师】请同学们书写Al、Al2O3分别与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完成学案。
【A小组代表1】Al 与酸反应:2Al+6H+=2Al3++3H2↑与碱反应:2Al+2OH-+2H2O=2AlO2-+3H2↑Al2O3与酸反应:Al2O3+6H+=2Al3++3H2O与碱反应:Al2O3+2OH-=2AlO2-+H2O【A小组代表2】Al、Al2O3与盐酸反应产生Al3+,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AlO2-新课导入:【教师】Al、Al2O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Al2O3是一种典型的两性氧化物,那Al(OH)3是否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容。
新课探究学习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猜想:【引导】①探究氢氧化铝的碱性——胃舒平药片(复方铝酸片)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为什么能够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提出猜想:氢氧化铝具有碱性②探究氢氧化铝的酸性——复方铝酸片(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为何氢氧化铝又叫铝酸?提出猜想:氢氧化铝具有酸性【引导】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但是,我们现在遇到了一个问题:实验室没有Al(OH)3 ,我们首先需要现场配制Al(OH)3。
老师现在有AlCl3溶液、NaOH溶液、氨水和稀盐酸,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如何用这几种试剂制得Al(OH)3?2、分组设计实验,制备原料:【实验探究】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案一:取1-2mLAlCl3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方案二:取1-2mL AlCl3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氨水【指导观察】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完成学案。
【提问】在刚才的实验中,有的组成功地制取了少量白色沉淀,有的小组却失败了,我们请他们说出刚才制取过程的详细操作和看到的现象,一起来帮助他们寻找可能的出错原因。
【B小组代表】按照方案一实验操作,开始的确出现了白色沉淀,但沉淀最终又消失了。
3、实验重现,查找原因:【B小组演示】向盛有少量AlCl3溶液的小试管中逐滴加入6 mol·L-1NaOH溶液。
【C小组分析】在刚才重现的实验过程中,我们清楚的发现向AlCl3溶液的小试管中逐滴加入6 mol·L-1NaOH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根据反应原理,白色沉淀是Al(OH)3,但是NaOH溶液的加入不断增加,沉淀增长到一定程度不再增加,而是开始溶解直至完全消失。
当我们向AlCl3溶液中加入氨水时,随着氨水的加入,产生了白色絮状沉淀,即Al(OH)3沉淀,而氨水加入过量,沉淀并不溶解。
【D小组总结】Al(OH)3能溶于过量的强碱,应该是两性的氢氧化物。
【引导】Al(OH)3到底是不是两性的氢氧化物呢,我们来用实验来验证。
4、分组探究实验,验证猜想:【小组实验】取上述实验中成功制取的Al(OH)3沉淀,分装在2支试管里,向一支试管里滴加6 mol·L-1盐酸,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6mol·L-1NaOH溶液,边加边震荡,观察现象。
现象:两支试管中的白色沉淀均完全溶解消失。
5、总结归纳,引出概念:【E小组总结】Al(OH)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是两性的氢氧化物。
【C小组纠错】Al(OH)3既能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
【A小组补充】但是Al(OH)3只溶于强碱,并不溶于弱碱,例如氨水。
【板书】氢氧化铝——两性氢氧化物【过渡】下面我们来从老师提供的电离方程式分析问题?H 2O+AlO2-+H+Al(OH)3 Al3++3OH-酸式电离碱式电离6、据其本质,小组合作,分析问题:【投影】问题1:试从Al(OH)3电离的角度分析与强酸反应和与强碱反应的原因,并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问题2:试从Al(OH)3电离的角度分析有哪些制备Al(OH)3的方法。
【提示】Al(OH)3能溶解于强酸和强碱,但不能溶解于弱酸(H2CO3)和弱碱(NH3.H2O)。
【小组交流合作】每小组的学习组长课前已经分析清楚,现在请给组成员讲解,由各小组成员以抢答形式回答问题。
【B小组抢答问题1】Al(OH)3与强酸反应时,发生碱式电离;与强碱反应时发生酸式电离,都生成盐和水。
【B小组演示】与酸反应:Al(OH)3+3H+=Al3++3H2O与碱反应:Al(OH)3+OH-=AlO2-+2H2O【E小组抢答问题2】Al3+→Al(OH)3:与弱碱或少量强碱生成Al(OH)3AlO2-→Al(OH)3:与弱酸或少量强酸生成Al(OH)3【C小组补充问题2】Al(OH)3能溶解于强酸和强碱,但不能溶解于弱酸(H2CO3)和弱碱(NH3.H2O),因此最常用的制备方法:(1)向可溶性铝盐中滴加过量氨水(2)向偏铝酸盐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C小组演示】(1) Al2(SO4)2+6NH3.H2O=2Al(OH)3↓+3NH4(SO4)2(2) NaAlO2+CO2+2H2O=Al(OH)3↓+NaHCO3【总结】第一种方法就是教材上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好,下面我们通过几道习题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反馈练习】见导学案【课堂小结】小组代表总结,谈这节课感想。
【D小组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Al(OH)3的两性,知道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并掌握了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课后延伸】见导学案五、板书设计:氢氧化铝的两性1、Al(OH)3——两性氢氧化物与强碱反应:Al(OH)3+OH- === AlO2-+ 2H2O与强酸反应:Al(OH)3+3H+=== Al3++3 H2O2、制备:Al3+ + 3NH3·H2O = Al(OH)3↓+ 3NH4+AlO2-+ CO2 +2H2O === Al(OH)3↓+ H CO3-六、设计感悟:(1)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起指导、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