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骨折的方剂研究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外伤(跌打损伤、骨折、烧烫伤)

中医治疗外伤(跌打损伤、骨折、烧烫伤)

中医治疗外伤(跌打损伤、⾻折、烧烫伤)消肿⽌痛液(液体膏药)——⾻伤瘀⾎肿⼤效果特好组⽅:⽣⼤黄、延胡索、川芎、青⽪、皂⾓刺、浙贝母、威灵仙、徐长卿各20g,⽔蛭、制川乌、制草乌各15g,蒲公英、紫花地丁、车前草、桑枝各30g。

以各药放⼊缸内加⽩酒800mL和75%的酒精500mL,封密内置储存1个⽉,每5天摇动缸⼀次。

30天后可喷洒及外敷患处都⾏,特别对⾻伤瘀⾎肿⼤效果特好。

伤痛灵擦剂[配⽅]三棱、莪术、三七、红花、制草⾝透⾻草各15克、⾎竭⽣⼤黄(急性⽤9克)、板⼦(急性⽤9克)各6克,⽩兰12克,冰⽚30克,⽩酒适量。

[制法]将前11味烘⼲,共研细末,备⽤。

[功⽤]活⾎化瘀、消肿⽌痛.[主治]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球肘、纤维组织炎及陈旧性躁、腕关节扭挫伤。

[⽤法]外⽤。

每取药未适量,⽤⽩酒调成稀糊膏状,外涂擦患部,每⽇涂擦3次。

药层⼲后洒⽩酒,保持湿润,促使药⼒透⼊。

[附记]引⾃《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

本⽅系笔者祖传四代秘⽅。

验之临床,⽤于上述各症,皆有良效,尤以软组织损伤、扭挫伤效果最佳。

通常⽤药、急性3-7天,慢性7-10天均茯痊愈或显效。

外⽤扭伤药酒[配⽅]⾁桂2.4克,川乌36克,红花2.4克,草乌36克,苏梗、⿇黄、⽩附⼦、伸筋草、舒筋草、海风藤、威灵仙、蔓荆⼦、⼟⽜膝各60克,防风、⽊⾹、乳⾹、没药、台乌、本通、荆芥各36克.当归、川芍各48克,五加⽪96克,⽩酒7000毫升。

[制法]将前23味捣为粗末,置容器中,⽤⽩酒分2次浸泡,第1次以淹过药⾯少许为度,7天后过滤;所剩⽩酒全部加⼊药渣内浸泡3天以上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

在浸泡过程中。

应密封,并随时振动,以加速药性释出。

[功⽤]活⾎散瘀、⾏⽓⽌痛。

[主治]扭挫闪伤及跌打损伤。

[⽤法]外⽤。

每取药酒适量外擦患处,⽇擦3次。

⽅⼦: 刺梨树根、铁篱笆刺根。

配制:各等分,泡酒,七天后可⽤。

主治:跌打扭伤、软组织损伤、红肿、胀痛,急性的效果尤佳!⽤法:外擦涂抹肿痛患处,候稍⼲⼜涂抹,如此反复涂搽患处,⽆需推拿按摩。

【治骨折中药秘验方】

【治骨折中药秘验方】

【治骨折中药秘验方】1.活血镇痛汤【组成】当归、白芍、生地、连翘、枸杞子、骨碎补、续断各9克,川芎、制乳香、制没药、三七各4.5克,桃仁、防风各6克,茯神12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舒筋,化瘀止痛,补肾壮骨。

【方解】筋骨损伤初期,血离经脉,形成血肿,阻塞经络,气血凝滞。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伤痛,形伤肿。

”吴昆注为:“气无形,病故痛,血有形,病故肿。

”所以损伤必有肿痛,又肾主骨,骨折脱位后,因积瘀化热,必见红肿之症。

本方是由桃仁四物汤化裁而成。

方中生地凉血散瘀,并用防风、连翘祛风清热;以桃仁、乳香、没药、三七活血化瘀、舒筋止痛;因骨断筋绝,故用枸杞子、续断、骨碎补补益肝肾、续筋骨;加上茯神宁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舒筋、化瘀止痛、补肾壮骨之功。

【主治】骨折脱位初期,瘀血作痛。

2.跌打养营汤【组成】西洋参3克(或党参15克),黄芪、白芍、川续断、补骨脂、骨碎补、木瓜各9克,当归6克,川芎、三七各4.5克,熟地、枸杞子、怀山药各15克,砂仁、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大补气血,健脾益肾。

【方解】《正体类要》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惯,脏腑由之不由。

”骨伤日久,由于长期卧床或伤肢不经常活动以致气血亏损,营卫不惯。

本方是由四物汤加味而成。

方中四物汤,是调血养血之良方。

加西洋参、黄芪、怀山药、甘草补气扶正;砂仁醒脾调胃、行气宽中;三七、木瓜舒筋活络;续断、枸杞子、骨碎补,补骨脂补肝肾、壮继筋骨,以促进骨痂生长。

综观全方具有大补气血、健脾益肾之功,故用之颇效。

【主治】骨折中、后期,能促进骨痂生长。

3.仙复汤【组成】当归、柴胡、花粉、山甲、桃仁、红花、防风、乳香、没药、赤芍、贝母、白芷、陈皮、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散瘀、软坚消肿。

【方解】骨折,除复位固定外,中药内治亦相当重要。

治疗腰椎骨折的中药方剂

治疗腰椎骨折的中药方剂

治疗腰椎骨折的中药方剂
腰椎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中药在治疗腰椎骨折方面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需要强调的是,中药治疗腰椎骨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结合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如休息、理疗和康复训练等。

在中医理论中,治疗腰椎骨折的中药方剂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来调配。

一般而言,中医治疗腰椎骨折的中药方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活血化瘀,腰椎骨折后容易引起局部瘀血淤滞,中药中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如川芎、当归、桃仁等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加速瘀血的吸收和排出。

2. 强筋健骨,中药中有一些药物具有强筋健骨的作用,如桑寄生、巴戟天等,有助于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和修复。

3. 舒筋活络,腰椎骨折可能会导致周围肌肉和筋膜的损伤,一些舒筋活络的中药如秦艽、牛膝等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恢复受损的组织功能。

4. 调理气血,在中医理论中,气血的调理对于骨折的愈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具有调理气血作用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等可以帮助身体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需要强调的是,中药治疗腰椎骨折需要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配合适的中药方剂,并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中药治疗腰椎骨折仅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

在接受中药治疗的同时,患者还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休息、康复训练等,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

骨折中药方剂

骨折中药方剂

骨折中药方剂骨折的时候对于人的危害比较大,如果调养不当,可能会导致一些后遗症的问题,比如说关节僵硬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出现骨折,要及时进行治疗,对患者来说也可以使用一些中药方剂来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就很好的预防关节僵硬,能够促进骨折部位恢复的作用。

★骨折中药方剂桂枝20ɡ红花20ɡ细辛10ɡ威灵仙60ɡ伸筋草40ɡ昆布40ɡ海藻40ɡ路路通40ɡ续断40ɡ海桐皮40ɡ透骨草40ɡ防风20 艾叶60ɡ五加皮30ɡ芒硝50ɡ将上述药物置入合适的容器,加水1500~2000㏕,食醋200㏕,置于火上(最好是炭火)煮沸后约保持50~75℃左右,将患肢僵硬的关节置于容器上,再用毛巾或毛巾被覆盖在上面,以免药气挥发太快,同时不停地转动肢体,使关节的各个方向都能均匀地得到药物的熏蒸,待药液的温度降至45~50℃时,以不烫手为度,可将关节置于药液中浸泡20~30分钟,如膝关节不便浸泡,可用毛巾蘸药液湿热敷患处。

冬天为保持温度可将容器置于小火上,但要特别注意小心烫伤,尤其是小孩,必须有大人帮助才能做此治疗。

每次40~50分钟,每日2次。

药液可保留每剂中药连续使用2天4次,但食醋必须每次都加,因其容易挥发。

每剂中药熏洗的最后一次准备抛弃前可用纱布将药渣包裹,趁热敷于患处,以最大程度的利用药物的治疗作用。

每次熏洗完毕时辅以手法按摩、被动活动关节以及鼓励患者主动活动,一定要“趁热”效果才会更好。

常规5剂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显效,2~4个疗程痊愈。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僵硬的组织软化,关节功能恢复;好转:僵硬的组织较前明显软化,关节功能部分恢复,被动活动疼痛;无效:僵硬的组织无改变,关节功能障碍。

骨折愈合后并发关节僵硬,主要是早期固定时或超期固定的情况下,亦或采用骨牵引时间过长等情况下,骨折部位相邻的关节缺乏适当的功能锻炼所致,其病理改变是血肿肌化、纤维化,加上又缺乏适当的早期功能锻炼,致使关节周围组织、韧带广泛粘连、变性,重者甚至形成骨化性肌炎。

中医治疗骨折、骨伤验方

中医治疗骨折、骨伤验方

中医治疗骨折、骨伤验方
发生骨折后,不管是石膏固定还是钢扳固定,由于血气流不畅,都会发生肌肉委缩,会影响人的正常行动,延长骨折瘉合结痂,时间越长肌肉委越严重。

下面我为有缘到我空间的网友们,公开专治骨折骨伤(扭伤)祖传秘方!
治骨折后肌肉委缩(内服)方
(1)【内服方】当归10克、川芎8克、桂枝10克、木瓜10克、牛膝10克、川地方8克、双寄生10克、碎补6克、灵仙8克、生芪10克
药入纱布袋内合食物(猪牛肉带骨头或鸭鸽子等)炖服
一帖炖一次服三天
一个疗程3帖
一般二至三个疗程
(2)【外用方】细辛10克归尾13克赤芍10克丹皮8克桂枝10克陈皮12克红花10克王不留10克艾叶12克木瓜8克牛膝10克寄生10克川胡椒8克川辣椒8克泽兰10克碎补8克将药放水烧开后倒入腳盆加半斤白酒先蒸后泡洗(注意控制温度) 一帖蒸泡洗三天每天早晚各一次
一个疗程3帖
一般二至三个疗程。

中医治疗骨折的方剂研究

中医治疗骨折的方剂研究

中医治疗骨折的方剂研究选择恰当的方剂是中医治疗骨折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仅将治疗骨折常用的并有代表性的方剂介绍如下。

1治疗骨折常用的主要代表性方剂作用于骨,促使骨痂形成快、骨代谢旺盛、骨质加快生长的主要代表方剂有:七厘散、接骨丹、续骨活血汤、和营续骨汤、飞龙夺命丹、紫金丹、续骨丸、壮筋补骨丸等[1]。

这些促进骨生长的方剂中的中药组成,按其对骨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二类。

一类是直接作用于骨,加快骨痂生长,加强骨代谢,促进骨质生长的中药,主要有自然铜,它是历代骨伤科医生治疗骨折时首选的要药,其次有骨碎补、苏木、穿山甲、虎骨、淫羊藿等。

另一类是间接作用骨的中药,有作用于受伤局部的软组织和增强体质的作用,如当归、甘草、菟丝子、鹿茸、苁蓉等能滋补肝肾、补气补血,尤其是这些方剂中的温肾壮阳的中药,对骨的发育与生长、新陈代谢、骨折的修复与再塑有很强的调理作用,这是几千年中医实践总结出来的“肾主骨”理论[2],至今仍指导中医的临床与科研及教学;而水蛭、红花、川芎、莪术、桃仁、大黄等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改善损伤处局部环境的作用。

2骨折治疗时的立法和组方2.1对症治疗与组方《五十二病方》和《治百病方》均等为对症的立法和组方,如金创止痛方:石膏2分、姜2分、甘草1分、桂1分;又如金创内漏不出血方:大黄、芒硝、虻头等攻逐瘀血。

2.2审因论治法与组方东汉张仲景在《五十二病方》中提出的对症治法与组方的基础上,又依据《神农本草》总结药物的功效,在《金匮要略方论》中记载了用王不留行、川椒、厚朴行气导滞散结,桑白、黄芩、接骨木、芍药清热化瘀,止血定痛。

还用大黄、桃仁治马坠及一切筋骨损,发展了活血化瘀的治疗法则。

既发展了对症用药组方(止血止痛),又建立了审因论治(活血化瘀)的组方原则。

盛行于宋朝的鸡鸣散,就是张氏治一切筋骨损及马坠的方药衍变而来的[3]。

2.3三期分治法与组方目前中医骨伤科界中,多采用三期分治法和选方的原则(初期大出血的病例除外)[4],即骨折的初期(伤后2周)用“攻”法;中期(伤后3~8周)用“和”法;后期(骨折8周以后)用“补”法。

【《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骨折内治散剂12方】

【《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骨折内治散剂12方】

【《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骨折内治散剂12方】(1)醒脑开通散组成:三七10g,麝香1g,细辛3g,牙皂8g,冰片10g,雄黄3g,香附20g,远志10g,九香虫10g。

制法:共研成细末,装入瓶内密闭。

功效:醒脑开窍,通关止脱。

适应证:外伤性休克。

用法:用时将此药吹入鼻内,取嚏即醒。

或用开水灌服,醒后停用。

(2)活血消肿散组成:飞天蜈蚣100g,千锤打100g,地龙100g,川芎100g,祖师麻200g,见肿消200g,蒲黄50g,姜黄50g,栀子50g。

制法:共研细末。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适应证:跌打损伤后局部肿胀疼痛者。

用法:开水或黄酒送服,每服6~9g。

一日3次。

热童便送服效更佳。

(3)展筋散组成:桂枝30g,木通30g,伸筋草20g,竹根七50g,落得打50g,路路通50g,见血飞50g,桑寄生50g。

制法:共研细末。

功效:舒筋活络,行气利节。

适应证:伤筋、关节损伤,屈伸不利者。

用法:每服6~9g。

一日3次,黄酒或开水送服。

(4)除湿宣痹散组成:凤仙子30g,透骨草100g,六月寒100g,松节100g,土茯苓150g,前仁200g,泽泻100g,制二乌各10g。

制法:共研细末。

功效:驱风除湿,宣痹通络。

适应证:损伤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每服6~9g。

一日3次,黄酒或开水送服。

(5)接骨散组成:飞天蜈蚣100g,接骨木100g,九香虫50g,竹节虫30g,龙骨100g,牡蛎100g,自然铜50g,桂枝30g,碎蛇30g,菌灵芝30g。

制法:共研细末。

功效:补肾强筋,活血壮骨。

适应证:外伤性骨折中后期。

用法:一日2次,每服9g。

黄酒或开水送服。

(6)宽膈散组成:桔梗100g,枳实50g,当归30g,川芎50g,苏木30g,白芷30g,团葱50g,瓜蒌壳100g,大贝30g,酒军20g,青皮30g,郁金30g。

制法:共研细末。

功效:宽胸利膈,祛瘀生新。

适应证:胸肋部损伤、瘀血、气滞疼痛者。

骨折的中医治疗方剂,药物治疗骨折分三期而治

骨折的中医治疗方剂,药物治疗骨折分三期而治

骨折的中医治疗方剂,药物治疗骨折分三期而治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走路不小心的话可能会摔跟头,轻一点的话,就是破皮,有点小的外伤,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骨折的哦。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带给人的伤痛,非同一般。

对付骨折有没有什么中药良方可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到一些药方,仅供参考。

1、消肿敷药组成: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芙蓉叶15g,煅石膏30g,天花粉15g,紫荆皮15g,透骨草15g,侧柏叶15g,骨碎补15g,江南香150g。

方解:凡骨折、脱位、筋伤之初期,伤处必定肿胀,严重者或夹缚固定不当,则可造成整个肢体急剧肿胀。

此时,可用消肿散治之。

方中黄连、黄芩、黄柏合称三黄,为君,主清热解毒。

芙蓉叶、煅石膏消热燥湿,泻火解毒为臣。

佐以天花粉清热散结;紫荆皮、透骨草祛风胜湿,消肿止痛;侧柏叶凉血止血;骨碎补补肝肾,续筋骨。

江南香为使药,可消肿舒筋,且能调和诸药,增加黏性,便于外敷。

上方共奏清热凉血、消肿止痛、舒筋续骨之功。

主治:骨折、脱位、筋伤初期。

用法:我们将以上的中药都研制出粉末状,再调拌成糊状,每天贴一次,每次八个小时。

2、清热消肿汤组成:黄连6g,黄芩6g,黄柏6g,栀子6g,生地黄15g,地骨皮15g,土鳖虫9g,灯心草3g,茯苓9g,车前子9g,甘草3g。

方解:跌仆损伤后,气滞血瘀,瘀血内留,郁而化热;或创伤感染,邪毒侵袭,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之火毒证候,也就是所谓的“感染”。

本方以《外台秘要》黄连解毒汤为基础增补而得。

方中黄连泻中焦火热,黄芩泻上焦火热,黄柏泻下焦火热,栀子通泻三焦,导热下行;生地黄、地骨皮清热凉血;土鳖虫性寒入血,破血逐瘀;灯心草、茯苓、车前子清热利水消肿;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清热消肿之功。

主治:骨折、筋伤或挫伤后,局部红肿疼痛者。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3、舒筋壮骨汤组成:桃仁6g,红花3g,熟地黄12g,当归9g,白芍9g,川芎6g,续断9g,补骨脂9g,骨碎补9g,煅自然铜9g,伸筋草15g,延胡索9g,甘草3g。

治疗骨折的药方

治疗骨折的药方

治疗骨折的药方
治疗骨折的药物方剂众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方剂:
1、活血接骨散
【处方】自然铜(煅)60克、乳香(制)90克、没药(制)9克、血竭60克、丹参60克、川芎60克、红花60克、桃仁30克、骨碎补(炒)90克。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接骨续筋。

用于治疗骨折筋伤,可缓解伤处剧烈疼痛、骨折端疼痛、骨折处青紫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2、接骨药酒
【处方】当归150克、川穹60克、赤芍120克、丹皮60克、熟地黄120克。

【功能主苦】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可缓解伤筋动骨,伤处疼痛不止,伤处皮色紫暗等症状。

3、骨伤科特效散
【处方】血竭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川芎30克、红花30克、桃仁30克、骨碎补12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用于治疗骨折筋伤,可缓解伤处剧烈疼痛、伤处青紫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请注意,以上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服用。

同时,骨折是需要综合治疗的疾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进行手术、康复训练等治疗手段,以达到最佳疗效。

治疗《骨折》的中药秘方,建议收藏!

治疗《骨折》的中药秘方,建议收藏!

治疗《骨折》的中药秘方,建议收藏!骨折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或连续性中断时,称为骨折。

按外伤造成的后果,分为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按骨折程度,可分为不完全骨折(仍有部分骨质相连)和完全骨折(骨质完全离断) 。

骨折发生后,应及时就医。

骨折固定期应遵医嘱定期复查本病的治疗秘方有以下几种,仅供参考01续骨糖蟹糕续断、骨碎补各6克,白砂糖30克,鲜活河蟹250 ~ 300 克。

将续断、骨碎补混合粉碎,过100目筛备用,鲜活河蟹去泥污,连壳捣碎,以细纱布过滤取汁,装人碗中,加入续断、骨碎补及白砂糖,锅中加少许水,把碗放人锅中蒸30分钟成糕状,即成。

温服,每日1次,晚间服用。

7日为1个疗程。

接骨续筋。

适用于骨折。

02壮骨汤制首乌、熟地黄、丹参、续断、当归、枸杞子各15克,鹿角胶、骨碎补、甘草、千年健各10克,黄芪、煅龙骨各30克,砂仁6克,三七粉5克(吞服)。

水煎取药汁。

每日1剂,分2次服用。

2周为1个疗程。

补肾壮骨,益气活血,接骨续筋。

适用于骨折。

03生骨散骨碎补30克,煅自然铜、金毛狗脊、龙骨、牡蛎各50克,龟板、鳖甲各20克。

研为细末,装胶囊,每粒1.5克。

每日3次,每次3粒。

强筋壮骨,活血止痛,补肝益肾。

适用于骨折。

04接骨汤熟地黄、党参、当归、淮山药各30克,云苓、补骨脂各18克,白术、龟板各15克,炙甘草10克,赤芍川续断、骨碎补各20克。

水煎取药汁。

每日1剂,分2次服用。

补益气血,生髓壮骨。

适用于骨折延迟愈合。

05接骨舒筋汤黄芪、赤芍、煅自然铜、白芍、落得打、补骨脂、杜仲、枸杞各10克,当归、党参、生地黄、川续断、骨碎补各15克,地鳖虫、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

上药水煎2次,每煎得药液100克,混合两煎所得药液。

每日2次,每次口服100克。

2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活血化瘀,接骨续筋。

适用于骨折。

温馨提示骨折患者应该吃什么骨折患者应吃高蛋白质、低脂肪、维生素充足、钙质丰富的食物。

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较健康人多些,尤其是伤情较重、身体较为虚弱的人。

我院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

我院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

我院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
我院骨伤科门诊中常用的中成药处方主要用于骨伤科疾病的治疗,包括骨折、骨质疏松、骨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

下面对其中的几个常用处方进行分析:
一、龙骨牡蛎散:
组成:龙骨、牡蛎、白芍、桑枝等。

功效:具有镇静安神、降低骨折部位肌肉紧张、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主治:用于骨折、软组织损伤等导致的疼痛、肌肉紧张以及失眠、多梦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克,一日2次。

二、养血生发丸:
组成:当归、川芎、熟地、何首乌等。

功效:益气养血,滋养肝肾,强筋健骨。

主治:用于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导致的腰腿酸软无力、关节疼痛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丸,一日3次。

以上几个中成药处方在骨伤科门诊中应用较为广泛,药物成分配伍合理,具有明确的疾病适应症,能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治疗。

在使用过程中还需注意患者的年龄、病情以及药物的禁忌症等,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成药作为处方药,严禁自行购买和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中医骨伤科方剂

中医骨伤科方剂

中医骨伤科方剂初期:活血化瘀:1肢伤一方:【组成】:当归、芍药、桃仁、红花、黄柏、防风、川木通、生地、甘草【功效及适应症】:行气活血,祛痰止痛。

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四肢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初起者【歌诀】肢伤一方当芍桃红柏防通生地草加入乳香活气血用于初期跌打好2桃红四物汤:【组成】:当归9g 川芎6g 白芍9g 生地黄12g 桃仁10 g、红花6 g【功效及适应症】:活血化淤,用于骨折脱位损伤初期之瘀血未消者。

【歌诀】:四物汤中桃红入,活血行血又逐瘀。

3大成汤、【组成】:木通、枳壳、厚朴、当归、芒硝、大黄、苏木、红花、陈皮、甘草【功效及适应症】:攻下遂瘀,治跌打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腹胀等症。

【歌诀】仙授理伤大成汤木通枳朴归硝黄苏木红花陈皮草攻下逐瘀二便畅4复元活血汤、【组成】:柴胡15g 、瓜蒌根9g 、当归9 g 、红花6 g 、甘草6 g 、穿山甲6 g 、大黄30 g 、桃仁15 g 【功效及适应症】: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

胁肋瘀肿,痛不可忍。

【歌诀】复元活血主桃红花粉柴胡黄草充益以当归炮山甲损伤瘀血酒煎攻5鸡鸣散:【组成】:归尾桃仁大黄【功效及适应症】:攻下逐瘀。

治骨折损伤初期淤血停滞,疼痛难忍,并见大便秘结者。

【歌诀】鸡鸣散中用大黄,归尾桃仁酒煎汤,胸腹挫伤痛难忍,攻下逐瘀是良方。

6大承气汤:【组成】:大黄12g 厚朴15g 枳实12g 芒硝9g【功效及适应症】:活血化瘀,行气导滞。

治疗脊柱骨折后腹胀痛、便秘,陈伤血瘀、创伤腹膜血肿,脑震荡。

【歌诀】: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7柴胡疏肝散【组成】:柴胡芍药枳壳甘草川芎香附【功效及适应症】:疏肝理气止痛,治胸胁损伤。

【歌诀】: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8膈下逐瘀汤、【组成】:五灵脂6 g 、当归9 g 、川芎6 g 、桃仁9 g 、丹皮6 g 、赤芍6 g 、乌药6 g 、延胡索3 g 、甘草9 g 、香附4.5 g 、红花9 g 、枳壳4.5 g 【功效及适应症】: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骨伤科常用方剂

骨伤科常用方剂

骨伤科常用方剂骨伤科常用方剂一、骨折及软组织损伤早期常用方剂:1.七厘散(XXX厘散《良方集腋》)该方剂由血竭30、麝香0.36、冰片0.36、乳香4.5、没药4.5、红花4.5、朱砂0.36、儿茶7.2组成。

具有活血逐瘀、定痛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淤滞作痛、割伤出血等。

用法:共研细末,米酒调服,每服0.2g,日服1-2次,或调敷患处。

2.大成汤(《仙授理筋续断秘方》)该方剂由大黄20、芒硝10(冲服)、当归10、木通10、枳壳20、厚朴10、苏木10、川红花10、陈皮10、甘草10组成。

具有攻下逐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者,或腰椎损伤后伴发肠麻痹腹胀者。

用法:水煎服。

药后得下即停。

3.双柏散膏(《中医伤科学讲义》)该方剂由侧柏叶2份、黄柏1份、大黄2份、薄荷1份、泽兰1份组成。

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早期、疮疡初起、局部红肿热痛、或局部包块形成而无溃疡者。

用法:共研细末作散剂备用,用时以水、蜜糖煮调成厚糊状外敷患处。

亦可加入少量米酒调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4.四黄膏(《证治准绳》)该方剂由黄连1份、黄柏3份、大黄3份、黄芩3份组成。

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创伤感染及阳痈局部红肿热痛者。

用法:共研细末,以水、蜜调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5.肢伤一方(《外伤科学》经验方)该方剂由当归12、赤芍12、桃仁10、红花6、黄柏10、防风10、木通10、甘草6、生地12、乳香5组成。

具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四肢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初期的瘀肿疼痛。

用法:水煎服。

6.复元活血汤(《医学发现》)该方剂由柴胡15、天花粉15、归尾15、红花6、穿山甲10、酒大黄30、酒浸桃仁12组成。

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血停积于胁下、肿痛不可忍者。

用法:水煎,分2次服。

如服完第一次后,泻下大便,得利痛减,则停服;如6小时后,仍无泻下者,则服第二次,以利为度。

骨折中医辨证分型及方剂

骨折中医辨证分型及方剂

骨折中医辨证分型及方剂一、瘀血凝滞型。

1. 辨证要点。

- 骨折初期,局部肿胀疼痛明显,疼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肢体活动受限。

局部可见青紫瘀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涩。

这是因为骨折后,血脉破损,血溢脉外,瘀血停滞于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疼痛如针刺且痛有定处;瘀血阻滞,气血不能濡养肌肤,故局部肿胀青紫。

2. 方剂。

- 桃红四物汤加减。

-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

- 方解: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为君药,能消散瘀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当归养血活血,既能活血又能补血,防止活血太过而耗伤气血;熟地滋阴补血,二者共为臣药,辅助君药活血化瘀的同时滋养阴血。

川芎为血中气药,能行血中之气,加强活血之功;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二者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效。

二、气血不足型。

1. 辨证要点。

- 骨折后期,骨折愈合缓慢,局部疼痛较轻,但肢体倦怠无力,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多因骨折后失血过多,或病程迁延,气血耗损,不能濡养筋骨,导致骨折愈合缓慢;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目,故头晕目眩;心失所养则心悸失眠;气血不能濡养肌肤则面色萎黄或苍白。

2. 方剂。

- 八珍汤加减。

-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熟地、白芍、生姜、大枣。

- 方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四君子汤,重在补气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当归、川芎、熟地、白芍为四物汤,养血活血。

八珍汤气血双补,加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使脾胃健运,气血生化有源,从而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气血不足的症状。

三、肝肾亏虚型。

1. 辨证要点。

- 多见于老年骨折患者或骨折后期。

局部酸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视物模糊,舌淡红或红绛少苔,脉细弱或细数。

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老年人肝肾渐亏,或骨折后肝肾受损,肝肾精血不足,筋骨失养,故局部酸痛;肾亏则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肝血不足则视物模糊。

2. 方剂。

- 六味地黄丸合补骨脂、淫羊藿等加减。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引言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在远端部位发生骨折。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认为骨折是外伤带来的病症,中医通过整体调理和针灸、药物等方式来加速骨折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本文将介绍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医辩证分型中医辩证分型是对疾病的不同表现和病因进行区分和归类的方法。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辩证分型有以下几种:1. 气滞血瘀型特点是骨折部位肿胀疼痛,瘀斑明显,活动受限。

舌质暗紫,苔薄黄。

脉弦细。

2. 寒邪客风型特点是骨折部位寒痛,不适感加重于寒冷天气,舌质淡白,苔白腻。

脉浮紧。

3. 湿热痰瘀型特点是骨折部位疼痛较重,伴有灼热感,舌质暗红,苔黄厚腻。

脉滑数。

二、中医治疗方法1. 药物疗法(1) 内服药物针对不同的辩证分型,可选用以下方剂:•气滞血瘀型:桃红四物汤•寒邪客风型:理中汤•湿热痰瘀型:红花六合汤以上方剂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2) 外用药物对于局部有疼痛和肿胀的患者,可用中药煎汤热敷,如川芎、红花等。

2. 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的症状。

常用的按摩方法有:•推拿按摩:轻柔地按摩骨折部位周围的肌肉和经络,配合适当的穴位按压,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调和。

•摩擦法:用手掌或按摩工具以适当的力度持续揉搓骨折部位,可以缓解肿胀和疼痛。

3. 中医针灸疗法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促进骨折的愈合。

常用的穴位有:•手三里穴:位于前臂内侧,桡骨远端骨折主要涉及的穴位之一。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包括合谷、内关、阳溪等。

针灸疗程和疗效因个体差异而异,需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

4. 中医推拿疗法中医推拿疗法可通过揉捏、推拿和按摩等手法,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调和,改善骨折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感。

常用的推拿手法有:•按揉法:用拇指、食指或掌心按压骨折部位周围的肌肉和经络,轻轻揉搓,以提高血液循环。

骨折三期辩证用中药

骨折三期辩证用中药

骨折三期辩证用中药金沙县中医院骨伤科骨折三期辩证用药指导原则及常用方剂骨折初期:由于筋骨脉络的损伤,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凝滞,经络受阻,故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可选用和营止痛汤、复元活血汤、肢伤一号方等加减治疗,如肿胀较甚可加五苓散等利水消肿,如大便秘结合大承气汤加减,如发热可加银花、生地等,口渴加沙参、花粉等,上肢加桑肢,下肢加牛膝等。

骨折中期:此期肿胀逐渐消退,疼痛明显减轻,但瘀肿虽消而未尽,骨尚未连接,故治宜接骨续筋为主,可选用新伤续断汤、桃红四物汤、肢伤二号方等。

骨折后期:一般已有骨痂生长,治宜壮筋骨、养气血、补肝肾为主,可选用六味地黄汤、八珍汤、虎潜丸、肢伤三号方等。

骨折后期还应注意适当补益脾胃。

骨折后期及筋伤外洗用海桐皮汤。

肢伤一号方:当归12g,赤芍12g,生地12g,桃仁10g,黄柏10g,防风10g,木通10g,红花6g,甘草各6g,乳香5g。

肢伤二号方:当归12g,赤芍12g,续断12g,灵仙12g,骨碎补12g,五加皮12g,生薏仁30g,桑寄生30g。

肢伤三号方:当归12g,白芍12g,续断12g,灵仙12g,骨碎补12g,木瓜12g,花粉各12g,黄芪15g,熟地各15g,自然铜10g 土别虫10g。

新伤续断汤:当归尾12g,醋自然铜12g,骨碎补12g,桑枝12g,地别虫、丹参6g,桃仁6g,泽兰6g,元胡6g,乳香3g没药各3g,继断10g,苏木10g。

和营止痛汤:当归12g,赤芍9g,桃仁9g,苏木9g,川芎9g,继断12g,陈皮6g,乌药8g,乳香6g,没药6g,木通9g,甘草5g复元活血汤:柴胡15g,瓜蒌根、当归各9g,红花、甘草、穿山甲各6g,酒大黄30g,桃仁9g。

桃红四物汤:当归12g,川芎8g,白芍10g,熟地黄15g,桃仁6g,红花4g。

六味地黄汤:熟地黄24g,山茱萸12g,山药12g,泽泻9g,茯苓9g,丹皮9g。

八珍汤:党参15g,白术10g,茯苓8g,熟地黄15g,当归10g,川芎5g,白芍8g,炙甘草5g虎潜丸:虎骨(狗骨)6g陈皮12g锁阳10g龟板24g干姜3g知母12g白芍12g熟地黄24g黄柏30g。

骨折中医治疗

骨折中医治疗

骨折中医治疗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

在治疗骨折方面,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认为,骨折的发生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筋骨损伤,气血瘀滞,经络阻塞。

治疗骨折的原则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补益肝肾、调养气血。

在具体的治疗方法上,中医有中药内服、外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

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骨折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骨折早期,一般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桃仁四物汤、复元活血汤等。

桃仁四物汤由桃仁、红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组成,具有活血化瘀、养血调经的作用。

复元活血汤则由柴胡、瓜蒌根、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大黄、桃仁组成,能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在骨折中期,治疗重点转为接骨续筋,常用的方剂有续骨活血汤、接骨丹等。

到了骨折后期,以补益肝肾、调养气血为主,如六味地黄丸、八珍汤等。

中药外用在骨折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骨折处敷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膏剂,如消肿止痛膏、金黄膏等,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还有一些中药洗剂,如活血通络洗剂,用于骨折后期的康复,能促进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的恢复。

手法复位是中医治疗骨折的特色之一。

医生通过手法触摸骨折部位,判断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然后运用巧妙的手法将骨折断端进行复位。

这种方法不需要切开皮肤,减少了创伤和感染的风险。

但手法复位对医生的经验和技术要求较高。

小夹板固定是在手法复位后常用的固定方法。

根据骨折部位的形状和长度,选择合适的夹板和绷带进行固定。

夹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能够保持骨折断端的相对稳定,同时不妨碍肢体的血液循环和关节活动。

针灸推拿在骨折治疗的不同阶段也能起到辅助作用。

在骨折早期,针灸可以缓解疼痛,促进气血流通。

推拿则有助于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

在骨折后期,针灸推拿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中医还强调骨折患者的饮食调理和情志护理。

桃红四物汤与五苓散合用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桃红四物汤与五苓散合用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桃红四物汤与五苓散合用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桃红四物汤与五苓散是中医中常用的两种方剂,它们在跟骨骨折患者中合用的应用效果备受关注。

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患者常常需要长时间的康复和治疗。

中医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桃红四物汤与五苓散合用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重点探讨桃红四物汤与五苓散合用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桃红四物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由桃仁、红花、当归和川芎组成。

据《金匮要略》记载,桃红四物汤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可以调和气血、舒筋活络、活血止痛。

五苓散是另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由茯苓、白术、猪苓、桂皮、干姜组成,具有利水渗湿、化湿止泻的功效。

桃红四物汤通常用于治疗血瘀、疼痛等症状,而五苓散则常用于治疗湿热、水肿等症状。

合用这两种方剂可以相辅相成,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是常见的症状。

桃红四物汤与五苓散合用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减轻肿胀,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桃红四物汤中的桃仁和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快骨折愈合的过程。

当归和川芎具有舒筋活络、养血安神的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的神经紧张和焦虑情绪,有利于康复。

五苓散中的茯苓、白术、猪苓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的水肿症状,促进伤口的愈合。

桃红四物汤与五苓散合用可以从多个方面对跟骨骨折患者起到治疗作用。

除了对症状的缓解外,桃红四物汤与五苓散合用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跟骨骨折患者常常因为疼痛和活动受限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精神状态不佳。

桃红四物汤中的当归和川芎具有安神补血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精神状态。

五苓散中的干姜则可以温阳散寒,增强患者的体质,有利于康复。

桃红四物汤与五苓散合用不仅可以治疗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促进康复。

在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中,桃红四物汤与五苓散合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这种治疗方案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中医骨伤科学辨证施治加速骨折愈合

中医骨伤科学辨证施治加速骨折愈合

中医骨伤科学辨证施治加速骨折愈合在日常生活中,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

而中医骨伤科学的辨证施治在加速骨折愈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

中医认为,骨折不仅仅是局部骨骼的损伤,更是人体整体气血、经络、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

因此,在治疗骨折时,不能仅仅着眼于骨折局部,而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辨证施治。

骨折早期,一般指伤后 1 2 周。

此时,受伤部位气血瘀滞,经络阻塞,肿痛明显。

治疗应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桃仁四物汤、复元活血汤等。

桃仁四物汤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熟地、当归养血和血,白芍柔肝止痛,川芎活血行气。

这些药物相互配合,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和疼痛。

在骨折中期,即伤后 3 6 周,瘀肿虽消但未尽,骨尚未连接。

此时治疗重点转为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常用的方剂有续骨活血汤、接骨紫金丹等。

这些方剂中的药物能够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

到了骨折后期,通常是伤后 7 周以后,此时骨折基本愈合,但筋骨尚未坚强,肢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治疗则以补肝肾、强筋骨、养气血、舒经络为主。

比如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八珍汤等方剂进行调理。

除了中药内服,中医还有许多外治法来加速骨折愈合。

例如,中药敷贴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早期可以用如意金黄散等药物敷在患处,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中期可用接骨续筋膏,促进骨痂生长;后期则可用海桐皮汤熏洗,以舒筋活络。

针灸也是中医骨伤科常用的治疗手段。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经络通畅。

比如,在骨折早期,可以针刺血海、膈俞等穴位以活血化瘀;中期针刺肾俞、足三里等穴位以促进骨痂生长;后期针刺阳陵泉、绝骨等穴位来恢复肢体功能。

在饮食方面,中医也有相应的调理建议。

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蔬菜、水果、米粥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之物,以防加重瘀肿。

骨折中期,可适当增加营养,如食用猪蹄、排骨等富含胶原蛋白和钙质的食物,以促进骨痂生长。

骨折后期,则要注重补肝肾、强筋骨,可多吃核桃、黑芝麻、枸杞等食物。

【精品】膝关节骨折患者中医处方举例

【精品】膝关节骨折患者中医处方举例

【精品】膝关节骨折患者中医处方举例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其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

传统中医学认为膝关节骨折是外伤所致,主要是筋骨损伤和气血不畅所引起的。

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折主要包括推拿按摩、针灸、中药内服以及外敷药膏等多种方法。

下面简要举例几种中医处方,帮助膝关节骨折患者恢复健康。

1. 复方丹参片丹参为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材,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将丹参与其他活血化瘀的中药材配伍,制成复方丹参片,可通过口服的方式使用。

处方组成:- 丹参10克- 川芎10克- 香附10克- 当归10克煎煮上述中药材,去渣后制成丹参汤剂,每日分2次服用,每次服用5毫升,连续使用2周。

2. 外敷红花酒精湿敷法红花为活血化瘀的中药材,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淤血及水肿,促进骨折处伤口愈合。

采用外敷红花酒精湿敷法可以加速治疗效果。

处方组成:- 红花10克- 高度白酒适量将红花放入杯中,加入适量高度白酒,浸泡24小时后,用纱布蘸取红花酒精,直接敷于骨折处,并用纱布固定,每日更换1-2次,连续使用1-2周。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对于膝关节骨折可以缓解淤血水肿,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处方方法:- 研究基础推拿手法- 每天进行推拿按摩- 重点按摩膝关节周围的筋脉、肌肉等部位- 持续进行4-6周以上4.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思想中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膝关节骨折的疼痛缓解、淤血消散有一定的效果。

处方方法:- 就近寻找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的具体穴位和疗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每周进行2次针灸治疗,持续4-6周以上以上为膝关节骨折患者中医处方的举例,但请注意,中医治疗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和配伍。

此处举例的中医处方仅供参考,不建议自行使用。

总结:中医药在膝关节骨折的治疗中具备重要的地位,通过丰富的治疗手段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促进骨折的愈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骨折的方剂研究
选择恰当的方剂是中医治疗骨折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仅将治疗骨折常用的并有代表性的方剂介绍如下。

1治疗骨折常用的主要代表性方剂
作用于骨,促使骨痂形成快、骨代谢旺盛、骨质加快生长的主要代表方剂有:七厘散、接骨丹、续骨活血汤、和营续骨汤、飞龙夺命丹、紫金丹、续骨丸、壮筋补骨丸等[1]。

这些促进骨生长的方剂中的中药组成,按其对骨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二类。

一类是直接作用于骨,加快骨痂生长,加强骨代谢,促进骨质生长的中药,主要有自然铜,它是历代骨伤科医生治疗骨折时首选的要药,其次有骨碎补、苏木、穿山甲、虎骨、淫羊藿等。

另一类是间接作用骨的中药,有作用于受伤局部的软组织和增强体质的作用,如当归、甘草、菟丝子、鹿茸、苁蓉等能滋补肝肾、补气补血,尤其是这些方剂中的温肾壮阳的中药,对骨的发育与生长、新陈代谢、骨折的修复与再塑有很强的调理作用,这是几千年中医实践总结出来的“肾主骨”理论[2],至今仍指导中医的临床与科研及教学;而水蛭、红花、川芎、莪术、桃仁、大黄等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改善损伤处局部环境的作用。

2骨折治疗时的立法和组方
2.1对症治疗与组方《五十二病方》和《治百病方》均等为对症的立法和组方,如金创止痛方:石膏2分、姜2分、甘草1分、桂1分;又如金创内漏不出血方:大黄、芒硝、虻头等攻逐瘀血。

2.2审因论治法与组方东汉张仲景在《五十二病方》中提出的对症治法与组方的基础上,又依据《神农本草》总结药物的功效,在《金匮要略方论》中记载了用王不留行、川椒、厚朴行气导滞散结,桑白、黄芩、接骨木、芍药清热化瘀,止血定痛。

还用大黄、桃仁治马坠及一切筋骨损,发展了活血化瘀的治疗法则。

既发展了对症用药组方(止血止痛),又建立了审因论治(活血化瘀)的组方原则。

盛行于宋朝的鸡鸣散,就是张氏治一切筋骨损及马坠的方药衍变而来的[3]。

2.3三期分治法与组方目前中医骨伤科界中,多采用三期分治法和选方的原则(初期大出血的病例除外)[4],即骨折的初期(伤后2周)用“攻”法;中期(伤后3~8周)用“和”法;后期(骨折8周以后)用“补”法。

3骨折方剂(药方)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有接骨续筋、活血化瘀、理气消肿、止血止痛等作用的治疗骨折方剂,开展了一些实验和临床的研究。

在骨科临床工作中,我们用时光达自行研制的新中成药仙灵骨葆治疗骨折100例,收到满意疗效。

时光达用仙灵骨葆进行动物实验,发现该药对骨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另有很好的预防或推迟骨质退行性变化作用。

赵翠萍[5]用平乐接骨丹治疗股骨干骨折的66例,用阻抗血流图仪发现,用药组的病人其肢体血液循环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天津医院对七厘散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进行了对比研究,用七厘散组和对照组各13例骨折病例,发现用七厘散愈合加快,疗程短,合并症少;同时用家兔10只进行实验,人工手术骨折后分成七厘散组与对照组,观察结果,七厘散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疗程短,未见合并症[6]。

尚有实验证明七厘散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可诱发成纤维细胞转变为成骨细胞,因而促进了成骨作用,还
发现七厘散中的自然铜中的顺磁物质可导入骨折端,能提高局部含氧量,有利于成骨细胞的活动和胶原的形成,使骨折愈合加速而又坚固。

天津医院用家兔30只,分为两组,每组15只,用药组骨折后外敷六合膏并每日内服紫金丹(为成人用量的1/22),对照组骨折后不用药,结果发现六合膏外敷及紫金丹内服组骨折愈合快,疗程短,未见合并症[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