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人物点评看孔子的“仁”
论语中孔子的形象 [《论语》中所描述的孔子形象分析]
论语中孔子的形象[《论语》中所描述的孔子形象分析]一说孔子,有人马上想到那是圣人,高高在上,很严肃的,老是教训人。
其实,这是误解。
孔子不过是两千多年前一个有见地有理想的学者,一个最平凡却又是最有理想的老人。
孔子不仅不严肃,还很和蔼可亲。
一、敏而好学,乐观进取孔子一生积极求学,乐此不疲。
他自己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孔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
”从忠信上说可能有人赶上孔子,而像他那样好学的人就不多了。
他讲到自己的为人时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乐观而忘我地求学进取,甚至连衰老的到来都不知道。
孔子认为,学习是做人的基础,所以他一贯倡导“博学于文”,“敏而好学”,对刻苦求学的精神品质大加赞赏。
二、安贫乐道,追求真理孔子的一生是在贫困和磨难中度过的,无论怎样艰难曲折,甚至断粮七日,都不能改变他追求真理的决心。
他教育学生“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自己一生孜孜以求的是用仁道去匡救当时的乱离之世。
为追求这样的政治理想,他“饭疏食,饮水,曲舷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作枕头,就是孔子的日常生活,并且乐在其中。
用他自己的话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只要早晨得到了道,就是晚上死了也值得。
为真理而献身,这就是孔子最重要的品格。
三、和蔼温驯,诲人不倦孔子对人和蔼可亲,谦卑自处。
《论语・学而》篇中,子贡说到孔子对人的态度,用了“温、良、恭、俭、让”五字,很是贴切。
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可谓至善之美德。
有这样一件事,一个村子里的居民因不老实而遭人讨厌,而该村的几个年轻人想见孔子,孔子居然也接见了他们,几位弟子对此颇为不理解。
孔子说:“干什么对他们那么凶?我认为,重要的是他们肯来向我请教,而不是他们走后的行为如何。
人家既然诚心诚意来见我,我就要重视人家那份诚意。
要赞成别人进步,而不要老抓住别人以往的错误不放。
”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
这种品格表现在教学中,就是一种诲人不倦的精神。
浅谈《论语》中孔子“仁”的思想
浅谈《论语》中孔子“仁”的思想【摘要】孔子思想的宗旨和核心是“仁”。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论语》较为系统地讲述了“仁”的内涵,使“仁”成为了一个具体的体系,为儒家道德伦理指明了基本路向。
【关键词】《论语》,仁《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该书是由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整理记录编纂而成,因此该书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学说。
在《论语》中,“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贯穿于整本书。
在整本书中,“仁”字共出现了一百多次,但孔子每次在谈到“仁”的时候也因人而异、因场合而异,也正是对这些不同场合和不同人关于“仁”的论述,使得“仁”的思想包含了众多方面,从而能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一)《论语·学而》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大致如下: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
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这里讲到的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情感基础。
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也是人道的崇高理想,孔子认为这种本质和崇高理想源于人生而具有的最恒久朴素的感情——血缘亲情。
孔子认为实现人道之仁的心理情感基础是孝悌,孝顺爹娘,敬爱兄长。
从上述有子所讲述的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人是很少犯乱的,而相反,假如一个人连自己的生身父母和同胞兄弟都不知道敬爱,怎么可能对其他人和社会有仁爱之心呢?这句话虽然出自有子之口,但却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也反映了孔子对“孝”、“弟”等伦理情谊的重视,如孔子要求其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伦语·学而》),另外孔子还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论语·泰伯》)同时,孔子在谈及孝的时候,说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怎样理解孔子仁的思想
怎样理解孔子仁的思想仁'首先是一种足以使人诚服的人格魅力. 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520作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怎样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怎样理解孔子仁的思想1、"仁'的价值内涵。
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
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
2、对待"仁'的态度。
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
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
3、"仁'的实践价值。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
4、"仁'的表现方式。
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
'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
"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怎样理解孔子仁的思想仁者,爱人。
传统中国是低流动性、高密度的熟人社会,所以论语讲的就是这种社会下最核心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社会,由于密度太高,人际之间的距离太近了,所以我们没有那个思考天如何、地如何的空间,所以我们中国人的核心问题就是我们过的如何,就是我们之间的关系。
我欲仁,斯仁至矣—对孔子仁的解读
我欲仁,斯仁至矣—对孔子仁的解读我欲仁,斯仁至矣——对孔子仁的解读仁是孔子思想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谈及仁,他认为仁是人类最高的道德追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
那么,仁究竟是什么?为何孔子如此看重仁的思想?一、仁的含义仁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它既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道德准则。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即是仁的体现。
仁是指对他人的同情、爱护和关心,它不仅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和体贴,还包括了对他人的帮助和关爱。
同时,仁也是一种道德准则,它要求人们在行为和言语上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做到真诚、正直、宽容和谦虚。
二、仁的意义仁是人之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孔子认为,仁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只有人们具备了仁的品质,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仁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只有在仁的指引下,人们才能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和文明水平。
仁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意义,它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精神追求。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仁的品质,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仁是对他人的关爱和关心,它要求人们在行为和言语上始终保持真诚、正直和宽容,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
三、仁的实践仁的实践需要从自身做起,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自己先做到了仁,才能影响他人,推动社会的发展。
要实践仁,首先要做到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和素质。
其次,要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做到以人为本,以仁为基础,以和谐为目标。
最后,要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做到真诚、正直、宽容和谦虚,做到仁者无敌,仁者必胜。
四、仁的现实意义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观之一,它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标志。
在现代社会中,仁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利益的社会中,仁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论语》中对孔子的评价
《论语》中对孔⼦的评价历史上对孔⼦和儒学的评价,⼏经变更。
儒学之历史,⼤略看来,三代孕其根,周公六经开其源,孔⼦奠其基,仲尼弟⼦、⼦思、孟、荀显其学,厄于秦⽕,掩于黄⽼,董⼦宣其教,谶纬乱其流,魏晋嬗为⽞学,隋唐排于佛道,新⽣于程朱理学,变态于陆王新学,激荡于近代,儒学成孔教,⼀排于五四,再破于⽂⾰,卅年复兴何⾯⽬?与儒学兴衰相伴,孔⼦的地位也起起伏伏,或称师,或称圣,或称侯,或称王,或成神,或成⼈,有时直称“孔⽼⼆”。
通过历史上不同时期对孔⼦的评价的变化来观照孔⼦和儒学地位的变化是很有意义的。
不过这不是⼀件容易的事,眼前看来⽆法实现。
这⾥是我从《论语》中摘录的不同⼈对孔⼦其⼈其学的评价,精⼒有限,不能⼀⼀点评。
贴在这⾥,⽴此存照。
夫⼦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之求1.⼦禽问于⼦贡⽈:夫⼦⾄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贡⽈:夫⼦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之求。
(学⽽第⼀)温良恭俭让,是孔⼦的为政之道。
⼦⽈“为政以德,譬如北⾠,居其所⽽众星共之也,其诸异乎⼈之求之与之也,其诸异乎⼈之求之与。
之”是也。
《⼤学》说“⾃天⼦以⾄于庶⼈,壹是皆以修⾝为本”,是为孔⼦所宗⽽率⾏之。
矩。
(为政第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踰踰矩。
2.⼦⽈: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这是孔⼦晚年的⾃评。
这是好学深思笃⾏的孔⼦的成长历程的简单概括,现在却成为中国⼈的“夫⼦⾃道”,好像每个⼈都是“三⼗⽽⽴”、“四⼗不惑”⼀样,不免有“僭圣”之嫌(⼀笑)。
⽽⽴、不惑、知天命云云都成了俗话了,“⼗五⽽志于学”没有。
“志于学”,什么意思?⼦⽈:古之学者为⼰,今之学者为⼈。
在我看来,孔⼦⾃内⼼体会到真的学问都是“为⼰之学”的道理了,⽤现在的话说就是端正了学习态度,成为学习上的有⼼⼈了。
当然,孔⼦所谓的学可不只是也不主要是啃书本,⽽是读社会、⽣活这本⽆字⼤书,是“学⽽时习之”的学,是“⾏有余⼒,则以学⽂”的学。
《论语》中的人物形象与思想观点分析
《论语》中的人物形象与思想观点分析引言在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著作中,孔子的《论语》被誉为圣人之教和中国礼仪思想的重要来源。
这部书集中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将从《论语》中的人物形象和思想观点入手,分析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和智慧。
1. 孔子的人物形象1.1 仁者爱人孔子是《论语》中的主角之一,他被尊为中国文化的伟大导师。
孔子的人物形象中最突出的一点是他的仁爱之心。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认为一个人应该先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然后助人为乐。
他经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表达了他的思想观点,即每个人都应该用温和和仁慈的心态对待他人。
1.2 教育家的形象孔子也被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他的教学方法独特且富有启发性,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才能,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一个人的整体素质。
他的学生中最著名的是曾子和颜回,他们代表着不同的学生类型,展现了孔子丰富的教育智慧。
2. 孔子的思想观点2.1 仁爱思想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仁爱思想。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需要通过道德修养来实现自己的潜能。
他主张人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待人,关心他人的利益,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社会。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实现和谐社会。
2.2 礼仪观念《论语》中提到的另一个重要思想观点是礼仪观念。
孔子主张人们应该遵循礼仪规范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他认为,通过符合礼仪的行为来表达尊重和关心他人,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孔子的弟子曾子曾提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3 教育观念孔子的思想中,教育观念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教育是塑造人的完美个性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孔子主张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才能,让他们成为有德行、有智慧的人。
他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观点,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快乐和成长。
3. 曾子的人物形象和思想观点3.1 曾子的才华《论语》中,曾子被孔子称为“柔弱”之人,但他却展现了非凡的才华和潜力。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简析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简析摘要:从《论语》问世至今的多年时间里,对《论语》和孔子的研究几乎从未间断过,而这些研究大多是集中在孔子的哲学思想或是政治主张,孔子的形象也在这绵延两干多年的阐释解说中不断变化,他竟成了不是被人尊奉为至圣就是被人贬斥为恶魔的最具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真正的孔子形象却越来越神秘。
本文试图从《论语》出发,简要分析孔子在其中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论语》,孔子,人物形象在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都应该是丰富的,或说是多面的,这一点于孔子也不应该例外。
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性格常丰富的孔子形象,他并非一味地道貌岸然,而是一个和我们一样有其喜怒哀乐的活人。
所不同的是,孔子既有如常人般的可爱性情,又有常人所不具备的作为圣人的优秀品质,所以,《论语》中的孔子不是一个单一的形象,而是一个多面的、丰富的、立体的形象。
作为学者,他学识渊博,勤学不厌,作为导师,他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作为君子,他守礼谦让,执着坚毅,而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性情中人,他又是那样的幽默可爱,平实可亲。
一、渊博学者说孔子是一个博学的人,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孔子一生好学不厌,在当时被看作是几乎无所不知的人。
正因为如此,有许多与孔子同时代的人,包括当权者、名士都曾向孔子请教,且各种问题都有。
孔子是鲁国人,鲁国的王公贵族几乎都向孔子请教问题。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八佾》),“哀公问日:‘何为民则服’”(《为政》),“孟彭子问孝”“孟武伯问孝”(《为政》),“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为政》)[1],以上这些人都是鲁国的掌权者。
除了本国人外,《论语》中也记载有他国当权者向孔子请教的例证。
《颜渊》篇里面就记载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卫灵公》里也记载有“卫灵公问陈于孔子”[2]。
而孔子对这些社会、人生、政治、礼仪、伦理道德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的品评、理解与论断,就是他博学多识的最好证明。
读后感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作业 从《论语》看孔子的“仁”、“孝”观
从《论语》看孔子的“仁”、“孝”观摘要:孔子留下的思想精华——《论语》一书具有无与伦比的现实意义,因而能够流芳百世、经久不衰。
而儒家思想当中又以孔子的“孝道”思想和和“仁爱”思想最为重要和深刻。
这两种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被人们运用到生活的很多方面,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在保存这些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生活现实去运用它们,才能真正发挥历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关键字:孝道、仁爱、现实意义一、前言相信每个中国人对《论语》都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了,从小学生都能朗朗上口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到朋友欢聚一堂时感慨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论语》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了。
两三岁的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就会背诵的“三字经”也无不隐含着《论语》一书的精髓。
可以说,每一个人出生以后最早接触到的第一本书就是《论语》。
常言道,读史使人明智,确实如此。
孔子对人生的感悟早已称得上淋漓尽致,他对生活的反思和感想引发着每个时代人们的思考。
他所留下的思想具有无与伦比的现实意义,因此,《论语》中包含的许多哲理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被人们运用到生活的很多方面,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毋庸置疑,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社会的根基,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相处和沟通的不二标准,而当中又以“孝道”和“仁爱”最为重要。
孔子思想的精髓早已从书中脱离出来,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了。
我们需要在保存这些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生活现实去运用它们,才能真正发挥历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二、孔子的“孝道”观华夏民族向来非常注重孝文化,而对于儒学来说孝道更是其中的一个代名词。
常说百行孝为先,可见中国人极其重视孝的观念。
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要求人们对长辈孝顺、对父母要孝敬。
在孔子的儒家思想中,“孝文化”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把孝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用以警醒弟子和提醒世人注重孝道,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奉行孝道。
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子女应当遵从父母的指示和命令,依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追求的人格标准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追求的人格标准《论语》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编,它文字简约,义理深刻,影响深远,是中国古文化最重要的典籍。
它蕴涵着厚重的智慧和思想,浸润和涌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历史的命脉。
《论语》中论述了做人、治学、治国诸多方面的理论,其中孔子最重要的仁、礼思想、教育思想、人才观,是儒学的基本范畴,是探讨人生价值,追求高尚的道德人生的基本内容和人我关系的最高准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一、孔子学说中的仁”、礼”思想在孔子《论语》中,仁”、礼”思想是儒学的基本思想,在孔子的思想中,理想人格的最高体现就是圣人”,在孔子看来,圣德之人是一种崇高博大的审美境界。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是说仁德的人不忧虑,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无论是圣人、智者、勇者和仁者有着共同点,就是都贯之以仁,智者又叫知之者”知仁而求;勇者又叫好知者”好仁而行仁;仁者又叫乐之者”乐仁而安仁。
他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圣人之智(圣智)、圣人之勇(圣勇)、圣人之仁(圣德)是孔子对理想的仁”之追求。
他追求的仁” 是将心性升华至一种世界精神理性的境界。
可见,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是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追求一生的最高道德标准。
孔子对仁”的价值追求和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孔子对待人的态度是:任何人都应该成仁”和达仁”,若诚意地去求仁”就可达到仁”的境界。
由此可见,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求仁”,即追求自身道德的终极完善。
《论语》中更多地强调人的内在修养,达到仁”的境界,它是礼”的观念的一个发展。
《论语》中孔子的仁”的价值内涵,指的是仁”是情感的自得。
孔子强调人如何达到理想之仁”,仁的精神价值的重要体现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倡导的仁”就是爱人” 由爱人”推导出孔子对社会与民众的关注,对整体人类与社会发展之间实现共同和谐的深深关切。
论语人物分析
论语人物分析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论语》的主要人物之一。
他的言行举止深深影响了后世的人们,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符号。
通过对孔子的人物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对于人生、教育和社会伦理的重要观点。
一、孔子的思想观点孔子的思想观点围绕着“仁”的概念展开。
他认为“仁”是人类的核心美德,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他鼓励人们从自我修养做起,以身作则,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
二、孔子的性格特点孔子是一位谦和而坚定的人物。
他对待人际关系时始终保持着礼仪和谦虚的态度,同时他对自己的学问也很有自信。
孔子勤奋好学,对于自己的教育追求永不停息。
他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注重实践和行动,这是他在当时得到众多学生追随的重要原因。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学以致用”。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孔子主张实践教学,注重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进行学习和思考,提倡学生们主动思考和实践。
他特别注重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倡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四、孔子对社会伦理的贡献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家庭的和谐,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孔子提出了“五常”的概念,即仁、义、礼、智、信。
他认为这五种品德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根本保障。
五、孔子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后世教育家和思想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孔子的学说也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了东亚许多国家,成为人们共同认同的精神纽带。
结论通过对孔子的人物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思想观点,性格特点,教育思想以及他对社会伦理的贡献。
孔子的思想价值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他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帮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建立起道德伦理的基石,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论语中孔子的赏析
论语中孔子的赏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以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下来的言论和对话,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文献。
本文将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重要思想进行赏析。
一、仁者爱人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仁爱的重要性。
他说:“爱人者,人恒爱之。
”这句话简明扼要地表达了孔子的核心思想。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仁爱的心,才能够真正理解和关心他人,才能够与人和谐相处。
孔子的仁爱观念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孔子提倡学习和了解自己以及他人。
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只有真正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和缺点,才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这种学习和实践的态度对于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言必行,行必果孔子强调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他说:“言必行,行必果。
”这句话强调了诚信和责任的观念。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言行一致,才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同时,行动的果断性和果实的收获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这种诚信和责任的精神对于个人的成就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提倡学习和尊重他人的智慧。
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虚心向他人学习,尊重他人的智慧。
这种开放和尊重的态度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实事求是,勇往直前孔子提倡实事求是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他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强调了理智和勇敢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面对不了解的事物时,应该保持冷静和不慌不忙的态度。
同时,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是真正的君子所应具备的品质。
总结:《论语》中的孔子思想体现了他对人性、教育、政治等方面的独特见解。
他强调了仁爱、学习、诚信、尊重和勇敢等价值观,这些思想对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的行为和选择都具有指导意义。
从《论语》看孔子的人物形象与思想观点
从《论语》看孔子的人物形象与思想观点一、导论《论语》是古代中国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观点。
本文将从《论语》中挖掘孔子的人物形象和他所推崇的思想观点,以探讨他对后世影响的原因。
二、人物形象2.1 孔子的师者形象在《论语》中,孔子被描绘为一位非常谦逊和勤学苦练的学者。
他始终将自己视为不够完善并不断寻求进步。
他重视道德修养和个人修炼,注重纪律和自律,并且充满智慧与耐心地传授知识给弟子们。
2.2 孔子的领导者形象孔子被视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并在《论语》中展示了他作为一位伟大导师和领导者的形象。
他对于各种问题提出询问和启发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并吸取教训,同时也能够给予正确的引导与策略。
2.3 孔子的慈父形象孔子在《论语》中也展现了他对弟子们无私关怀和呵护的形象。
他对待每个弟子都充满耐心与温柔,积极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并提供指导。
这种慈父般的关怀让弟子们深受启发和感动。
三、思想观点3.1 仁爱观点孔子非常重视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他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并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提倡互相尊重、体贴和关心他人,在与人交往中应遵循道德规范。
3.2 学习观点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且相信通过持续地学习、实践和修炼可以达到个人修养的完善。
他教导弟子自我反省并不断进取,学以致用是他一贯的教育方式。
3.3 君臣关系观点孔子对君臣关系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主张君主应该具备高尚品德,并致力于谋求国家和为民众福祉而努力。
同时,臣子也应忠诚尽责,并在道德底线上对君主有所监督。
3.4 教育观点孔子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观点,他认为教育应以培养人的品德和思维能力为核心。
他注重培养弟子们的实践能力、道德修养和社交技巧,以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并成为有价值的人。
四、总结通过《论语》中孔子的人物形象与思想观点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位谦卑却又伟大的学者与领袖。
他以其深邃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标准影响了后世,并成为儒家思想传承不灭的象征。
《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
《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被誉为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论语》中,关于“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理解儒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以及实践展开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儒家思想。
谈及《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
在《论语》中,孔子对于“仁”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君子具有仁的品德,能够明辨是非,以义为先,而小人则贪恋利益,缺乏仁的品德。
在这里,孔子将仁与道德联系在一起,指出仁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君子所应该具备的品质。
在《论语·为政》中,还有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是仁的表现,不孝不仁。
在儒家思想中,孝道是重要的一环,而孔子通过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仁与孝的关系。
仁者必须孝顺父母,关心家庭,这也是仁的内涵之一。
《论语》中对于“仁”的思想内涵还包括了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不同关系的处理。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说:“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孔子认为仁者能够待人以诚,以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相互尊重。
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还指出了仁与智的关系:“智者不如仁者,仁者不如勇者。
”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孔子在《论语》中对于“仁”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强调了仁的重要性,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了具体的阐释,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谈及《论语》中“仁”的实践。
在《论语》中,不仅有对于“仁”的思想内涵的阐述,还有一些关于“仁”的实践的记录,这为我们理解“仁”的实际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是孔子对“仁”实践的重要指导,他要求人们要善待他人,以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体现。
浅析论语里的仁
浅析论语里的仁“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
据统计,其中“仁”字出现在所有20篇中的16篇,而且其出现的次数,共计有110次之多。
也就是说,《论语》中,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
密度之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
可见,“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儒家的基本概念,以至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
而不同篇章中的“仁”也大都具有不同的含义,它渗透于学习、做人、生活等各个方面,且相互交织贯穿影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本文将浅析论语里的“仁”,从五个方面来简单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主要从学行结合中、言行举止中、修身养性里、礼乐制度中、里仁为美中这五个方面的仁来浅析。
首先,学行结合中的“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32个字,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学行结合原则的纲领。
这三者(学行结合、尚朋里仁、宽恕不愠)构成了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关于知识(学)与实践(行)的智慧。
在孔子看来,人生的快乐就在于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学无止境,行无尽头。
学行结合,学行相须。
学行尚朋乐群里仁,学行忠厚宽恕无怨无尤。
其次,言行举止中的“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在这章里,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仁心少,品德差。
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
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第三,修身养性里的“仁”。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
从《论语》中感悟孔子“仁”的思想
420 ) 10 4
历 史 上 较 早 记 载 孔 子 形 象 的 先 秦 典 籍 有 三 部 : 论 语 》 《 、 《 传》 《 左 和 国语 》 论 语 》 最 早 记 录孔 子 言 行 并 且 以孑 子 为 。《 是 L 中心人物的著作 , 因此 是 研 究 孔 子 及 其 学 说 的可 靠 资 料 。 《 论 语》 中孔 子 的话 , 是其 弟 子 “ 以充 满 敬 仰 、 诚 、 慕 、 念 的 心 虔 思 感 情, 回忆 或 笔 录老 师 对 自 己和 别 人 的 教 诲 。 种 充 满 敬 仰 和 虔 这 诚 的 心 情使 他们 以 述 而 不 作 ,信 以传 真 的态 度 如 实 地 记 述 了 孔 子 的话 , 敢 ‘ 以 己意 诬 师 言 ” 。[因 此 , 《 语 》 我 们 不 妄 ’ 1 ] 读 论 对 深 入 了解 和 掌握 孔 子 的思 想 有 着 重 要 作 用 和 意 义 。 《 语 》 书 并 不 长 , 其 中 蕴 含 的博 大 精 深 的 思 维 和 触 论 全 但 类 旁通 的视 角 , 得 不 让 人 钦 佩 。 《 语 》 不 在 论 中我 们 能 看 到 一 个 个 生 动 活泼 的人 物 。 桩 桩 惹 人 瞩 目的逸 事 。 些 人 和 事 为 儒 一 这 家 思 想 的传 达 和 塑造 提供 了 介 质 ,树 立 了一 种 实 实在 在 的 价 值 和理 念 , 所 呈 现 的 不 仅 是 学 问 , 是 生 活 本 身 。 它 更 《 语 》 “ ” 现 了多 达 百 余 次 , 见 “ ” 孔 子 的 中 论 中 仁 出 可 仁 是 心 思 想 , 贯 穿 其 政 治 、 育 、 化 主 张 等 诸 多 方 面 。 什 么 是 它 教 文 “ ” 仁 ?孔 子 对 “ ” 这 样 一 些 论 述 。 仁 有 子 日 :巧 言 令 色 , 仁 矣 。 ” 《 而 》 “ 鲜 (学 ) 子 日 : 刚毅 、 讷 、 仁 。” 《 “ 木 近 ( 子路 》 ) 樊 迟 问仁 , 日 :爱 人 。 ” 知 , 日 :知 人 。 ”《 渊 》 子 “ 问 子 “ (颜 ) 颜 渊 问 仁 , 日 :克 己复 礼 为仁 。 ”《 渊 》 子 “ (颜 ) 不 难 发 现 ,论 语 》 对 “ ” 概 述 很 多 , 没 有 一 个 明确 《 中 仁 的 却 的 定 义 。在 孔 子 看 来 ,仁 ” 内 涵 极 为 丰 富 , 并 不 是 硬 邦 邦 “ 的 它 的戒条 , 而是 活生 生 地 存 在 于 人 的生 活 和 行 为 之 中 。 仁 ” 以 “ 可 通 过 多 种 途 径 做 到 , 人 是 “ ” 克 己 是 “ ” 推 己及 人 也 是 爱 仁 , 仁 . “ ” 仁 , 以说 是 “ 摄 诸 德 , 成 人 格 ” 仁 。 可 统 完 的总 称 。 《 语 》 论 是 部 论 “ ” 书 , 孔 子 全 部 精 神 之 所 寄 。总 体 来 说 ,L 的 仁 之 是 孑子 “ ” 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仁 主
了解论语孔子的仁义道德观
了解论语孔子的仁义道德观孔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他留下了大量的学说和言行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记录,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核心。
在《论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对于仁义道德的理解和主张。
仁义道德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孔子认为仁义道德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准则,是人与人之间互动和相处的基础。
在《论语》中,仁义道德贯穿始终,贯穿于孔子的言行之中。
首先,仁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孔子认为,仁是一种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是对人的关心、尊重和善意。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了仁德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行为的基本准则。
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强调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孔子的仁德观念影响了后世,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理念之一。
其次,义是孔子思想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义是指遵循道德和法律的行为准则,是对正义和公正的追求。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了义的价值和重要性。
他提倡人们要守信用、讲究公平正义,要明辨是非,坚守道义。
孔子认为,只有遵循义的原则,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再次,道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
道是孔子对于人生真理和价值观的思考,是人类追求真理和和谐的根本。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了道的概念,并强调了道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只有遵循道的指引,才能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了解论语孔子的仁义道德观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和价值观。
孔子的仁义道德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中国人民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和社会伦理有着深远影响。
学习和传承孔子的仁义道德观,有助于我们建设和谐、进步的社会。
《论语》选讲之三-----孔子的仁
孔子的‚仁‛梁茂鲁《论语》中,当别人劝孔子在乱世中隐居时,孔子忍不住惆怅的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天下如果有规则的话,自己倒不必参与这世间的变革,可以做个大富翁,可以做个公务员,可以做个教育者,而不必像现在这样,有时迷路,有时绝粮,有时被人围攻,有时被人嘲笑,凄凄惶惶地奔走于世间。
为什么呢?盛世有规则的时候,不是正好出来做事么?乱世有危险的时候,不是应该独善其身么?孔子为什么说有危险的时候反而要出来做事?他不知道这有危险么?读孔子的《论语》,我们知道,这是因为他有‚仁心‛,觉得自己有责任,不忍天下陷于‚无道‛,因为天下‚无道‛的时候,力小财微的百姓,是首先受到伤害的,而有能力做点什么的自己却袖手旁观,所以即使奔波流离,即使自己也经常陷于危险之中,也要为天下立道。
而孔子立道的核心,就是‚仁‛。
为什么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呢?孔子还有很多其他的提法,比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什么不是它们中的一个呢?这可以从孔子自己的话来判断,也可以从他的所行来判断,还可以从这些原则之间的关系来判断。
孔子曾经把传承自己思想的重任寄托于颜回身上,可是颜回死的早,孔子虽伤心也无可奈何,后来,这个传承的重任,就落在了他另一个得意弟子曾参的身上,孔子有一次对曾参说‚参,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什么意思呢?就是孔子对曾参说,我的(道)学问,可以用一个字或一个原则串联起来,然后曾参说‚我知道了‛。
那么曾参知道了什么呢?他出门之后告诉其他弟子的是‚忠恕‛,但这个‚忠恕‛,也应该只是行‚仁‛的方法,其上的核心应该是‚仁‛,也就是孔子说的‚一以贯之‛,这个‚一‛,就是‚仁‛。
孔子所有的思想,都可以用‚仁‛作为核心,贯穿起来。
既然可以用‚仁‛贯穿孔子的思想,那么‚仁‛一定可以贯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我试解释如下:‚孝悌‛讲的是对亲人对自己人的‚仁‛,‚忠信‛讲的是对亲人之外的‚仁‛。
试阐述《论语》中“仁”的思想
试阐述《论语》中“仁”的思想《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许多思想、观点和言论。
其中,“仁”是《论语》中一个核心思想,它贯穿了整部著作。
在《论语》中,“仁”被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不仅是个人修身的最高境界,也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出发点。
首先,“仁”在《论语》中被视为是一种内在的本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
孔子认为,“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是人性的本质所在。
人们应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仁”的境界。
具体而言,“仁”包括了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对朋友诚信、对国家忠诚等方面的要求,它贯穿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次,“仁”在《论语》中也被视为是一种无我的精神境界。
在孔子看来,人们要达到“仁”的境界,就必须摆脱私欲和偏见,保持内心的清净和无我。
只有无我才能真正做到“仁”,才能真正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关心别人的感受和利益。
相反,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那么他就无法达到“仁”的境界。
再次,“仁”在《论语》中还是一种道德责任和义务。
孔子认为,“仁”是每个人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是每个人在家庭、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人们应该通过实践“仁”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此外,“仁”在《论语》中还被视为是一种道德情感和信仰。
孔子认为,“仁”是人类最基本、最内在的道德情感和信仰,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人们应该通过实践“仁”来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和信仰,以实现个人内心的平静和社会的和谐。
综上所述,“仁”在《论语》中是一种核心思想,它被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它不仅是个人修身的最高境界,也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出发点。
在当今社会,“仁”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困境,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社会冷漠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仁”所倡导的无私奉献、关爱他人、忠诚老实等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和应用《论语》中“仁”的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素质,以实现个人内心的平静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主要从《论语》中的人物点评出发来探究孔子“仁”的思想,通过孔子对子路、宰我、闵子骞、颜回、管仲、殷三仁、伯夷、叔齐等人评价的考察发现孔子的“仁”具有以下特质:“仁”不同于其他的美德之处在于其侧重于“情”,表现为孝悌和仁爱的善良情感。
“仁”从事功的维度则表现为利民安人的功业。
从实践的维度“仁”则表现为笃信好学和乐道,经实践与道达成统一,使得“道”的品质在人这一主体上得以展现。
关键词:仁爱孝悌事功笃信好学仁道孔子的学说,从“礼”开始,进而至“仁”“义”“智”“信”等概念,礼或为其思想的始点但并非核心。
孔子卓越于一般的儒生是在于他对礼仪制度后仁的发现。
《论语》中曾多次涉及问仁,根据孔子对各色人物的评点看来,他颇少首肯某人为“仁”,唯赞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也极少直接否定,只说宰予不仁;通常则答以“不知”。
除了“仁”之外,还有诸如“智”、“勇”、“忠”、“清”、“直”等价值评价。
孔子对诸多人物四两拨千斤的评点不仅言微知著,颇具人物品藻的意趣,而且也体现着“仁”的特质。
一情的维度:仁爱与孝悌当把“仁”作为一个价值评价时,在论语中我们可发现以下几处。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冉求和赤是否可以称为“仁”,孔子分别列举了三人的政治能力,对于是否具备“仁”的品质,则婉言回“不知其仁也”。
季康子问子路、子贡、冉求三子从政,孔子则说“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果”是果敢决断,“达”是通于物理,“艺”是多才艺,子路果敢有勇能任事,子贡通达有智谋能明事,冉求多才多能能治事,孔子只是肯定了三子有这些品质,可以从政,并未涉及其仁德与否。
子张问孔子,令尹子文、陈文子“仁矣乎?”,孔子分别答以“忠”、“清”、“未知焉得仁”。
令尹子文三免三任,交接工作负责到位,忠而无私。
陈文子违乱求治、不污其身,洁身自好,但孔子皆不许其为“仁”。
由此可见“仁”与“智”、“勇”、“忠”、“清”此类一般的美德实为不同,那么“仁”的特殊性在何处?“仁”不同于“智”、“勇”,可以说是从“情”的维度出发的。
“情”即情感,在郭店竹简中第一次作为儒家思想的概念被运用,这里的“情”是与理智相对应。
钱穆认为儒家思想更重心之情感的部分胜于理智的部分。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可见“仁”是发微于人对同类乃至宇宙万物的同情怜爱的意向,通常被解释为“爱人”。
同样是从“情”的维度出发的“爱人”,孔子讲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或释迦的“慈悲”不同。
墨家是兼相爱,交相利,言“爱”的同时也谈“利”;佛家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众生平等之爱;儒家的“仁爱”则是施由亲始,爱有差等,从人人本具的孝悌之情出发而启迪出人性本具的仁爱之心。
“仁爱”首先展现为孝悌,这在孔子对宰我和闵子骞两个人物评价的对比中显而易见。
孔子认为父母生育子女,三年才免于怀抱,有生养之恩,所以宰我问为何守丧三年,一年即可。
孔子认为宰我不仁,对父母连三年之爱都没有。
关于宰予的评论还有另外一则,即宰予昼寝,孔子责其朽木不可雕。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闵子骞,闵子骞以孝著称,后母待闵不善,父要驱逐其后母,闵子骞为母求情认为“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单。
”孔子对其评价是“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此外,孔子在以“直”论人上也体现了其重伦理之情。
孔子一方面很看重“直”,认为人能生存于世是因为正直,若非如此则是侥幸免于祸患。
他评论史鱼为“直”,“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
而当叶公问及直躬证其父攘羊时,孔子的回答是:“吾党之直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直在其中矣。
”杨伯峻先生对此的理解是,孔子伦理哲学的基础就在于“孝”和“慈”,因而说父子相隐,直在其中。
所以,当侧重于事实真相的“直”和“孝”形成冲突时,孔子的选择是亲亲相隐。
刘宝楠先生认为,这是天理人情所至,如果在检举自父的情境下不存有私心,则非其心之真诚。
由此可见,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中是很具人道主义情怀的,尊重个体生命合理情感的部分,这种因不忍其苦而选择亲亲相隐亦是一种生命的真实,故而直在其中。
孔子的“仁”展现为由人伦孝悌之亲扩展开的仁爱情怀,从本质上来说是从情的维度而言的。
二事功的维度:利民孔子的“仁”并不只局限于一种“仁爱”之情,他认为作为一个君子则必须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达则兼济天下”是儒家的济世理想。
孔子对尧舜禹和管仲的评价体现了这一点,无论是尊尧舜禹为圣贤或是肯定管仲,都主要是从他们利民的事功维度出发。
但也有略微的不同,孔子对尧舜禹的赞誉包涵有历史功绩和德行两个方面,而对管仲“如其仁”的肯定则主要是侧重于功绩而言。
孔子对尧舜禹评价很?{,他称颂尧为“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舜和禹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却一点也不为自己。
孔子认为禹能够克制自己的衣食而把祭品办得极丰盛,把祭服做得极华美,把能力用在沟渠水利以利民生。
这符合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原则,所以这三者是功业和德行兼备,故堪为后世帝王典范。
对管仲的评价就颇为复杂,比较有意味的是在对他的评价上可发现孔子思想中“仁”和“礼”之间的冲突性。
首先在“礼”上,孔子说管仲不知礼,齐桓公宫殿前立了一个塞门,管仲也立,桓公设宴招待外国君主有反坫,管仲也有,孔子认为他不知礼,不节俭。
其次在“仁”上,孔子又许其为“如其仁”。
对于管仲未殉公子纠而亡,而是辅佐齐桓公称霸,孔门师生有过争议,子路认为桓公杀公子纠,管仲不殉主,子贡认为他非但不死,又辅佐桓公,二人都认为管仲不能称为“仁”。
而孔子则解释道:“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如其仁。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在孔子看来,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干戈,是管仲之功,这就是他的仁德。
管仲辅佐恒公,一匡天下,百姓到如今受其惠,若非管仲,“我”就要“被发左衽”被外族吞并和同化了,亦无法保持华夏族的文化习俗,孔子认为这是管仲的仁德。
刘宝楠先生说“‘如其仁’者,王氏引之经传释词‘如,犹乃也。
’此训最当。
盖不直言‘为仁’,而言‘如其仁’明专据功业言之。
”郑玄也认为孔子评价管仲如其仁,是因其九合诸侯的功业,此仁为大,如仅为气节而亡身,此仁为小。
作为抽象的“仁”和具体的“礼”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种矛盾,礼表现为伦理细节的种种规定,而“仁”的内涵无法仅用规范仪式说明,当两者形成冲突时,孔子能跳出了小节小信的评判案臼,而肯定管仲的历史功绩,注重其利民的一面,由此可知,孔子的“仁”也体现为在政治上利民、惠民、安民的实际事功。
三实践的维度:笃信好学与乐道人性本具“仁爱”特质,而“仁”的实现则需要后天不懈努力。
故有孔子的“笃信好学”,孟子的“求放心”,宋儒的“格物”。
这种对“道”坚持不解、持续不断的实践功夫方能成就“仁”,所以“笃信好学”与志于“仁”是内在统一的,所谓“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从实践的维度看,仁则展现为笃信好学和乐道。
《尔雅释诂》将“笃”解释为“固也”,刘宝楠先生说,“笃信以好其学,斯不惑于他端,故夫子亦自言‘信而好古’也,好学所以求道。
”孔子对颜回好学的赞誉比比皆是:“回也好学”、“贤哉,回也!”、“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孔子面对哀公和季康子问弟子当中谁好学,都回答颜回好学。
孔子也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一用功就忘记了吃饭,快乐便忘记了忧愁。
大概是学之深入则忘食,与道相契则乐而忘忧。
“笃信好学”的内容则是外行礼乐,内行忠恕。
儒家讲究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乐是仁之貌,是仁外化的制度形式,仁则是礼乐的精神实质。
对于主体而言,仁的进一步实践就是忠恕之道。
对于“忠恕”的解释,一般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视为忠,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恕。
做到了忠恕,则内省不疚,不忧不惧,故而说君子坦荡荡。
而孔子回答颜回之问“克己复礼为仁”的条目时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听动,也是“恕道”更具体的推进,即从心出发而落实到了人的视听言动的实践行为中。
而这种践行则需要持续不断的功夫,所谓“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仁者安仁,志于道的君子必时时刻刻让自心处在“仁”中,如颜回的“其心三月不违仁”便是,在此处“仁”已是一种实践功夫。
孔子对历史上微子、箕子、比干、伯夷、叔齐的评价则体现了“仁”与“道”的某种联系。
纣王昏乱,“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
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对于“仁”刘宝楠先生的解释为:“仁者爱人,三人行异而同称仁,以其俱在忧乱宁民。
”微子三人都曾为了社稷不顾个人安危多次进谏,虽然行为不同――微子去、箕子佯、比干死,但都得到孔子“仁”的肯定。
孔子赞此三人“仁”主要基于其忠君、谏过、爱国爱民的高尚品行。
另一则是对伯夷叔齐的评价,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说,“古之贤人也。
”问:“怨乎?”孔子回答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伯夷、叔齐两兄弟因互相谦让不肯做孤竹国的国君。
在武王伐纣时曾谏言阻止臣弑其君,又都坚持操守,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孔子认为他们求仁得仁,无怨。
当外在的条件不满足儒家修齐平治的理想时,他们则选择穷则独善其身,所谓“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孔子给我们所呈现的生命是一种收放自如的状态,但对道的坚持是贯穿始终的。
而道与人势必产生关联,所谓人能弘道,而“道”在人身上的体现便是“仁”,返溯之,人通过“仁”而与“道”同在。
就如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一箪食一飘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能够做到心安于仁,当物质极端匮乏的情况下,回也不改其乐,这个过程,颜渊应当是沉浸在“道”之中全然忘我,自然不被外界所影响。
人通过笃实地努力实践“仁”,可以达到“道”的层面,全然将注意力由外在的世界、人伦关系收摄到了主体的内在生命里,使其安住在“道”的本体之中,“仁”便得以自然地展现,“道”也便通过“仁”在我们眼前真实的生命里具体呈现了出来。
从《论语》中孔子对子路、子贡、陈文子、宰我、闵子骞、颜回、管仲、殷三仁、伯夷、叔齐等人的评价考察中,笔者认为孔子的“仁”不同于其他的美德之处在于其侧重于“情”,表现为孝悌和仁爱的善良情感;“仁”也不局限于主观的“情感”,也包涵事功的维度,表现为利民安人的功业;从实践上说“仁”也展现为笃信好学与乐道,经实践与“道”达成统一,使得“道”的品质在人这一主体上得以展现。
参考文献:[1] 杜维明:《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三联书店,2013年版。
[2] 杨英红:《〈论语〉中孔子弟子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3] 陈少明. 《〈论语〉的历史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4] 王楷:《仁者自爱:儒家传统的道德生命观及其哲学基础》,《孔子研究》,201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