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如梦令·春景》阅读练习及答案
如梦令宋秦观答案
如梦令宋秦观答案引导语:有关秦观的《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与《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下面是收集的相关的练习题与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秦观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释①遥夜:长夜。
②驿亭:古时候设在官道旁,方便传递公文的使者和来往官员中途休息换马的馆舍。
③梦破:睡梦被惊醒。
窥:在隐僻处偷看。
鼠窥灯:谓饥鼠想偷吃灯盏里的豆油。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词:“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情景相似。
④侵被:透进被窝。
⑤无寐:睡不着。
1.“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这两句透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2请解释“门外马嘶人起”暗示出的内容。
参考答案1.漫漫长夜难尽,孤独、凄凉的愁绪如同如水的长夜一样排遣不去。
2.暗示出旅途跋涉,长路关山,白昼艰辛的生活又将开始。
译文长夜漫漫,四周寂静如水,风很大,驿站的门紧闭。
从梦中惊醒,老鼠正偷看着油灯,寒气也透进了被子。
睡不着了,门外已传来马的叫声,已有人早起了。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抒发谴谪之恨的词。
宋绍圣三年丙子(106年),作者自处州再贬,深秋至郴阳道中,他有诗记其事,其中有一首题古寺壁的诗中云:“饥鼠相迫坏壁中”,与此词所写之境颇为近似。
又,词人在郴州旅舍有《踏莎行》词,亦与此词心态相似。
依此似乎可以断定此词也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赏析:《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由秦观创作,是词人在贬谪途中,夜宿寒冷荒僻的驿舍所作。
这首词借写夜宿驿舍的况味,诉说旅途的艰辛。
具体写的是在漫漫的长夜里,霜风紧吹,饥鼠窥灯,弄得无法安睡。
等到天刚破晓,门外驿马长鸣,人声嘈杂,艰苦的长途跋涉又将开始。
通过环境的描写和景物的烘托,寓情于景,把旅人的艰辛和谪贬者的失意表达得真切感人。
词作短小而精练,也很有生活气息。
这首词借描写夜宿驿亭苦况诉行旅艰辛。
远离故乡亲人,置身陌生之处,独宿驿亭之中,其内心不平自不待言。
秦观《如梦令·春景》译文《如梦令·春景》鉴赏答案
秦观《如梦令·春景》译文《如梦令·春景》鉴赏答案《如梦令·春景》这首小词是由秦观所写的,全词妙笔生风,其中“风动一庭花影”,有摇曳生姿之妙,最佳。
同学们在学校的时候有没有学过这首词啊,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如梦令·春景》词吧。
《如梦令·春景①》作者:秦观(一作“曹组”)门外绿荫千顷,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②。
人静,人静,风弄一枝花影。
(一作“风动一庭花影。
”)《如梦令·春景》【注释】①曾慥《乐府雅词》及黄升《花庵词选》以为曹组作。
②金井:雕饰华丽的井栏。
《如梦令·春景》【作品简介】《如梦令·春景》由秦观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首小令题为“春景”,情因景生。
“风弄一枝花影”,以动写静,妙绝。
《如梦令·春景》【赏析】这首小词妙笔生风,其中“风动一庭花影”,有摇曳生姿之妙,最佳。
“睡起”二字是全词关目。
睡起之前,写词人所闻所见;睡起之后,写词人所感所行。
先是词人睡梦中听到两两相应的黄鹂鸣声,睁开迷朦的双眼向门外望去,只见绿阴千顷,分外宜人。
此词汲取了前人的艺术经验,“两两黄鹂相应”,是写动态:“门外绿阴千顷”,是写静态。
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便造成了清幽的境界。
“以动衬静”是此词的主要特色。
“睡起”句中“不胜情”三字,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盖鸟成双而人独处,已“不胜情”;起行又静不见人,只见“风动一庭花影”,更难以为情。
何谓“不胜情”,即感情上受不了。
为什么受不了,词人此时还没有明言,因而显得含蓄有味。
唐人孟浩然《春晓》诗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是写伤春情怀。
金昌绪《春怨》诗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是写思妇念远之情。
它们都是通过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描绘,表现和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首词中的主人闻鸟鸣而起,起而独行踽踽,盖亦怀有无聊意绪,而意蕴句中韵流弦外,有言锯余之妙。
宋词:秦观《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原文译文赏析
宋词:秦观《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原文译文赏析《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宋代:秦观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译文】黄莺啄花,红色的花瓣从枝头纷纷落下;燕子掠水,剪尾点破了水面,泛起缕缕细绿的波纹。
天寒手冷,玉笙冰凉,吹奏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
这样吹下去,一定会让人和绿杨都会变得越发消瘦。
【赏析】这首词诸本题作“春景”。
乃因伤春而作怀人之思。
首二句直笔写春。
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三、四句却转作悲苦语。
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
春光明媚,本应产生舒适欢畅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这般与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忧伤情绪?“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是为点题之笔。
柳絮杨花,标志着春色渐老,春光即逝。
同时也是作为别情相思的艺术载体。
飞絮蒙蒙,是那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念人之情。
因为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忧思约带、腰肢瘦损。
“人与绿杨俱瘦。
”以生动的形象表达感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
直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
词人之心,或欲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
词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
然而词人为了限度地达到反衬的效果,甚而不惜极尽雕琢气力状物写景,终不免落于攻琢之痕。
“溜”字本写花红之鲜艳欲滴,“皱”则欲状摹水波漾漪之态,亦不可谓不巧矣!然味之终觉神韵欠焉!究其原委,就在于它显得雕琢、吃力。
正如其“天连芳草”句,如换“连”为“粘”,则失于穿凿矣!故《吹剑录》谓“莺嘴”二句:“咏物形似,而少生动,与‘红杏枝头’费如许气力。
”可谓一语中的。
其实,很多词评家们都恰切地指出了这一点:《草堂诗余》批曰:“琢句奇峭。
”《弇州山人词评》评曰“险丽。
”《古今词话词品》亦云:“的是险丽矣,觉斧痕犹在。
”如此雕炼奇峭,有《粹编》本要以为此词乃黄庭坚所作,实在也是事出有因。
【高中古诗词阅读】秦观《如梦令 遥夜沉沉如水》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秦观《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阅读答案【高中古诗词阅读】秦观《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阅读答案就像一场梦,① 秦庙夜深如水,风紧如柱亭② 它已经完全封闭了。
梦破灭了,老鼠偷看着灯,霜冻让小寒侵入被子。
不睡觉,不睡觉,人们在门外嘶嘶作响。
注:① 这句话是作者邵胜三(1096)在去陈阳的途中在驿站写的。
② 如梦岭①秦观夜深如水,风紧。
②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①此词是作者绍圣三(1096)这是他降职到陈阳途中在驿站上写的。
②驿亭是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使者和来往官员休息之所。
八、本词精于炼字。
“风很紧,驿站被深深地关闭了。
”一句中哪个词最为传神?请作简要分析。
(5(分钟)9据说,词的境界在秦关晚期发生了变化。
”凄厉”,请“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举个例子。
(6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净光整8、“紧”单词,这里是“狂”或者“大”意思(指出并解释每个)分字,共2(在句子中)驿门深闭也隔不断呼啸的风声”(1分)该字以动衬静(以风声之大衬托出四周之冷寂亦可),渲染了一种冷清死寂的氛围(1重点),突出诗人贬谪后的孤独和悲伤(1)分)。
九、①““破碎的梦”二字,反衬出氛围的凄清,更流露出多少烦恼意绪。
给全词带来浓重的悲剧气氛。
②醒来后的所见所闻:鼠”“敢于待人”窥灯”可以看出,驿站荒凉而破旧。
孤灯照在墙上,再也睡不着了。
外面的霜冻带来了可怕的寒冷,这也描述了诗人内心的悲伤③这两句写所见、所感,驿亭之简陋,词人之孤独冷寂,意境之凄惨悲切历历在目,无以复加。
《如梦令 莺嘴啄花红溜》《梦江南》《送沈子福归江东》《山中问答》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秦观《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如梦令秦观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①玉笙:笙这种乐器的美称,喻珍贵的管乐器。
②《小梅》:乐曲名。
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1.分析末句“瘦”在词中的妙处?(3分)2.本词前两句与后面几句,在情感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1.“人与绿杨俱瘦”用了拟人手法,一个“瘦”字,写出了主人与绿杨的消瘦与憔悴,人物因伤春而瘦,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伤春忧思哀伤之情。
2.前二句直笔写春,写莺歌啄花,写燕翔点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三、四句却转作悲苦语,一个“冷”字,一个“寒”字,一个“瘦”字,表达了伤春凄冷之情。
由赏春到伤春的变化。
本词用了反衬的手法,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
表达了词人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感,因伤春而引发怀人之悲苦与忧伤之情。
译文:黄莺用嘴衔过的花更加红润,燕子用尾点扫的水波泛起绿色的涟漪。
天寒手冷,玉笙冰凉,但吹笙的人却亢奋地吹起《小梅花》曲子,声音宏亮悠扬,响彻天空,听者都感到激越、雄浑,春意盎然。
人们都说,照这样吹,这样吹吠下去,一定会让人和绿杨都会变得潇洒清秀。
【赏析】:《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是北宋词人秦观所作的词,这首词诸本题作“春景”。
乃因伤春而作怀人之思。
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
眼前莺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
“小梅”一曲,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
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
首二句直笔写春。
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三、四句却转作悲苦语。
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
春光明媚,本应产生舒适欢畅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这般与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忧伤情绪?“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是为点题之笔。
柳絮杨花,标志着春色渐老,春光即逝。
2024年秦观《春日》阅读答案及赏析
2024年秦观《春日》阅读答案及赏析秦观《春日》阅读答案及赏析1 (宋)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①霁光浮瓦:晴光照在瓦上。
②芍药: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芍药花。
③春泪:雨点。
1.“一夕轻雷落万丝”句中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3分) 2.“有情芍药含春泪”这句诗写得生动传神,请作赏析。
(3分) 参考答案 1.春雷、春雨。
春雷隐隐作响,春雨轻柔细密。
(3分,意思对即给分) 2.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芍药在春雨滋润下的娇态。
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的情感。
(3分,意思对即给分) 二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图,请为这幅图画拟一个标题(6个字以内)。
2.描摹传神是这首诗的特点。
请对最后两句诗中的“含”“卧”二字作赏析。
参考答案 1.景物:雨丝、瓦、芍药、蔷薇(任意写出三种即可给1分);画名如:雨后春光图、春日雨后图(点出“春”及“雨后”两个关键点得1分) 2. “含”字和“卧”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刻画出雨后芍药和蔷薇的娇弱情状,表达了诗人的惜花之情。
赏析 这首诗写雨后春景。
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
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
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好雨知时节”,在一夕隐隐春雷的召唤下,它“随风潜入夜”,它“润物细无声”。
雷是“轻”的,雨如“丝”般,春雨的特色诗人只用两个字就揭示出来了。
那碧绿的琉璃瓦,被一夜春雨洗得干干净净,晶莹剔透,犹如翡翠,瓦上还沾有水珠,在晨曦的辉映下,浮光闪闪,鲜艳夺目,令人心旷神怡——这是第二句所写的美景。
最妙的是后两句,诗人采用以美人喻花的手法,又加上对仗,确实是美不胜收。
与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笔下“一枝红艳露凝香”,笔下刚出浴的“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杨妃,和第三句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秦观《如梦令 莺嘴啄花红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秦观《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如梦令秦观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①玉笙:笙这种乐器的美称,喻珍贵的管乐器。
②《小梅》:乐曲名。
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1.分析末句“瘦”在词中的妙处?(3分)2.本词前两句与后面几句,在情感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1.“人与绿杨俱瘦”用了拟人手法,一个“瘦”字,写出了主人与绿杨的消瘦与憔悴,人物因伤春而瘦,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伤春忧思哀伤之情。
2.前二句直笔写春,写莺歌啄花,写燕翔点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三、四句却转作悲苦语,一个“冷”字,一个“寒”字,一个“瘦”字,表达了伤春凄冷之情。
由赏春到伤春的变化。
本词用了反衬的手法,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
表达了词人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感,因伤春而引发怀人之悲苦与忧伤之情。
译文:黄莺用嘴衔过的花更加红润,燕子用尾点扫的水波泛起绿色的涟漪。
天寒手冷,玉笙冰凉,但吹笙的人却亢奋地吹起《小梅花》曲子,声音宏亮悠扬,响彻天空,听者都感到激越、雄浑,春意盎然。
人们都说,照这样吹,这样吹吠下去,一定会让人和绿杨都会变得潇洒清秀。
【赏析】:《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是北宋词人秦观所作的词,这首词诸本题作“春景”。
乃因伤春而作怀人之思。
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
眼前莺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
“小梅”一曲,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
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
首二句直笔写春。
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三、四句却转作悲苦语。
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
春光明媚,本应产生舒适欢畅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这般与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忧伤情绪?“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是为点题之笔。
柳絮杨花,标志着春色渐老,春光即逝。
阅读《如梦令》试题及答案
阅读《如梦令》试题及答案阅读《如梦令》试题及答案《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诲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歌解读这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惊世之作。
闺中女主人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关切着美好的事物,无忧无虑,敏感多情。
我们从《如梦令》中是否能得到如上印象?“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这是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诗中的主人虽是一夜的浓睡,也没消尽昨晚尽情饮酒的醉意。
然而她却有所关切,想到“昨夜雨疏风骤”,“试问卷帘人”,小院里的海棠怎样了?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时她根据季节、根据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急切的更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请看,女主人是多么关切她周围美好的事物。
词的遣词造句又把女主人活泼好逗。
情趣雅致性格的另一面表现了出来。
“试问卷帘人”,其实是明知故问,她要逗逗身边这个憨而粗疏的小丫头,果然灵验,小丫头不经意地回答“海棠依旧”。
这一下,女主人乐了!你知道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应该是叶子更绿了,花儿却残了。
二字叠句“知否”把女主人的活泼多情表现了出来。
“绿肥红瘦”用了借代和拟人,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
仅此四字,表现了女主人不同凡响的文雅情深,为文坛之绝无仅有。
练习1、“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__叶的茂盛_ 和__花的凋零。
2、作者采用委婉含蓄手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_。
3.词中“绿肥红瘦”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 )A.叶茂花残B.红花绿叶相映衬C.红花绿叶很艳丽D.绿叶红花茂盛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
B.“知否?知否?”是“卷帘人”在追问。
C.这首词押韵的字是“人”和“旧”。
D.这首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惜春伤感情绪。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
如梦令秦观阅读答案
如梦令秦观阅读答案如梦令秦观阅读答案《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由秦观创作,是词人在贬谪途中,夜宿寒冷荒僻的驿舍所作。
这首词借写夜宿驿舍的况味,诉说旅途的艰辛。
秦观《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阅读答案如梦令秦观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释①遥夜:长夜。
②驿亭:古时候设在官道旁,方便传递公文的使者和来往官员中途休息换马的馆舍。
③梦破:睡梦被惊醒。
窥:在隐僻处偷看。
鼠窥灯:谓饥鼠想偷吃灯盏里的豆油。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词:“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情景相似。
④侵被:透进被窝。
⑤无寐:睡不着。
阅读答案一:注:①此词是作者绍圣三年(1096)贬谪郴阳时在途中驿亭所写。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4分)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参考答案:1.(4分)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贬谪后的落寞哀伤之情。
(2分)长夜漫漫,沉沉如水,秋风阵阵,驿亭紧闭,饥鼠窥灯,晓寒侵被,人声嘈杂,驿马长嘶。
它通过写词人彻夜难眠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词人贬谪途中孤旅难眠的落寞之感,凄苦哀伤之情。
(2分)2.(4分)①比喻,首句把“沉沉的夜”比作水,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深沉如水的夜的凄凉,表达了诗人因被贬谪而沉重的心情。
②首句叠词“沉沉”,不但表明了夜的深沉,而且强化了诗人沉重凄凉的心情。
③“无寐,无寐”,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词人因被贬谪而夜不能寐。
④融情于景。
首句运用景物描写,写出了夜的漫长和凄凉,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孤寂凄凉的心情阅读答案二:1.“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这两句透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2请解释“门外马嘶人起”暗示出的内容。
参考答案1.漫漫长夜难尽,孤独、凄凉的愁绪如同如水的长夜一样排遣不去。
2.暗示出旅途跋涉,长路关山,白昼艰辛的生活又将开始。
【作者秦观人生经历简介】少年时期皇佑元年至元丰七年(一○四九-一○八四年)少年交友游历秦观在未仕期间大多在故乡高邮居家耕读,准备科举,然亦时常游历于江南吴楚之间,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
《如梦令》简答题及答案
《如梦令》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原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
怎么才能出去呢?怎么才能出去呢?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赏析简答题:
1、试赏析“惊起一滩鸥鹭”中“惊”字的妙处。
答:“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
答: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焦急)
答: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愉悦、欢快、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中考语文诗词阅读《渔家傲》《如梦令》含答案4
中考语文诗词阅读《渔家傲》《如梦令》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问题。
【甲】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乙】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87.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词开篇写天、云、雾、星河、千帆,展现了一幅辽阔而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B.甲词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表达了对天庭生活的向往。
C.乙词中“惊”字既写出船行之快,又写出小洲上的鸥鹭因受到惊吓起飞的情态。
D.甲词想象奇特,笔力雄健,有种豪放之美;乙词语言圆润清丽,有种柔婉之美。
88.文学社拟编一部古代诗词选集,设有“寄情山水”“理想追寻”“思乡怀人”“深闺幽怨”四个版块。
对这两首词的收录大家展开了讨论。
同同:我们组认为《如梦令》应当收录“寄情山水”版块,因为本词描绘的是词人驾舟出游,沉浸山水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安安;我认为《渔家傲》应收录在版块,因为。
【答案】87.B 88.“理想追寻” 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解析】87.本题考查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
B.甲词“仿佛梦魂归帝所”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是用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而不是“现实主义的手法”;上片写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末尾“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因此表达的也不是“自己对天庭生活的向往”;故选B。
88.本题考查诗词情感主旨。
李清照的这首《渔家傲》,开头“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两句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想象和超脱现实的渴望。
秦观《如梦令_春景》阅读练习及答案
如梦令·春光秦观①啄花红溜②,燕尾点波绿皱③。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④春透。
仍旧,仍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①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词人。
此时词人因党祸被贬到杭州做官,既而又被削职,漂泊到湖南郴州,此间跟家人朋友聚少离多。
②红溜:形容花朵娇红。
③绿皱:形容春水绿波。
④《小梅》:乐曲名。
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13、以下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A.首二句直笔写春。
鸟语花香,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B.一个“溜”字,一个“皱”字,将安静的春光搅动,又是那样地柔和,那样地平和,那样地令人沉醉、销魂。
C.三、四句写天寒指冷,玉笙冰冷,一曲《小梅》哭泣回荡,响彻天空,这使得诗歌境地一转,可见诗人心中更迷恋的仍是点点梅花绽放的冬景。
D.“仍旧,仍旧,人与绿杨俱瘦。
”是为点题之笔。
诗人借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叹息春光渐老,春光即逝,更有那刻骨的相思深情。
E.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
眼前鸡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光,触动了怀人的思绪。
一曲《小梅》,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
这首词构想新奇,轻柔典雅,工丽委婉。
14、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请联合诗句进行剖析。
(4分)(共7分)。
13、CD14, ①以乐景衬哀情。
词从快乐之情景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
词人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现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
②化用。
诗人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写女子单独在小楼里吹笙,以排解烦闷,借以表达诗人的悲苦和想念。
③拟人。
写人与绿杨同样消瘦,以生动的形象表达伤春念远之情,而“为伊消得人憔倅”的含意自在此中,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丽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
④频频。
“仍旧”一词,频频运用,指《小梅》之曲悠悠不尽,表现诗人忧思情怀不尽。
同节气奏鲜亮,音韵和睦。
(答对随意三点即可。
)。
古词《如梦令-春景》(作者秦观)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如梦令·春景秦观[宋代]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标签婉约、写景、伤春、怀人、春天译文黄莺用嘴衔过的花更加红润,燕子用尾点扫的水波泛起绿色的涟漪。
天寒手冷,玉笙冰凉,但吹笙的人却亢奋地吹起《小梅花》曲子,声音宏亮悠扬,响彻天空,听者都感到激越、雄浑,春意盎然。
人们都说,照这样吹,这样吹吠下去,一定会让人和绿杨都会变得潇洒清秀。
注释玉笙:珍贵的管乐器。
《小梅》:乐曲名。
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赏析这首词诸本题作“春景”。
乃因伤春而作怀人之思。
首二句直笔写春。
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三、四句却转作悲苦语。
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
春光明媚,本应产生舒适欢畅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这般与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忧伤情绪?“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是为点题之笔。
柳絮杨花,标志着春色渐老,春光即逝。
同时也是作为别情相思的艺术载体。
飞絮蒙蒙,是那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念人之情。
因为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忧思约带、腰肢瘦损。
“人与绿杨俱瘦。
”以生动的形象表达感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
直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
词人之心,或欲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
词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
然而词人为了最大限度地达到反衬的效果,甚而不惜极尽雕琢气力状物写景,终不免落于攻琢之痕。
“溜”字本写花红之鲜艳欲滴,“皱”则欲状摹水波漾漪之态,亦不可谓不巧矣!然味之终觉神韵欠焉!究其原委,就在于它显得雕琢、吃力。
正如其“天连芳草”句,如换“连”为“粘”,则失于穿凿矣!故《吹剑录》谓“莺嘴”二句:“咏物形似,而少生动,与‘红杏枝头’费如许气力。
”可谓一语中的。
其实,很多词评家们都恰切地指出了这一点:《草堂诗余》批曰:“琢句奇峭。
”《弇州山人词评》评曰“险丽。
如梦令春景秦观翻译
如梦令春景秦观翻译引导语:的《如梦令·春景》词人之心,或欲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
下文是原文的翻译知识,我们一起学习吧。
如梦令·春景朝代:宋代作者:秦观原文: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翻译:黄莺用嘴衔过的花更加红润,燕子用尾点扫的水波泛起绿色的涟漪。
天寒手冷,玉笙冰凉,但吹笙的人却亢奋地吹起《小梅花》曲子,声音宏亮悠扬,响彻天空,听者都感到激越、雄浑,春意盎然。
人们都说,照这样吹,这样吹吠下去,一定会让人和绿杨都会变得潇洒清秀。
注释:①玉笙:珍贵的管乐器。
②《小梅》:乐曲名。
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鉴赏:这首词诸本题作“春景”。
乃因伤春而作怀人之思。
首二句直笔写春。
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三、四句却转作悲苦语。
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
春光明媚,本应产生舒适欢畅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这般与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忧伤情绪?“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是为点题之笔。
柳絮杨花,标志着春色渐老,春光即逝。
同时也是作为别情相思的艺术载体。
飞絮蒙蒙,是那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念人之情。
因为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忧思约带、腰肢瘦损。
“人与绿杨俱瘦。
”以生动的形象表达感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
直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
词人之心,或欲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
词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
然而词人为了最大限度地达到反衬的效果,甚而不惜极尽雕琢气力状物写景,终不免落于攻琢之痕。
“溜”字本写花红之鲜艳欲滴,“皱”则欲状摹水波漾漪之态,亦不可谓不巧矣!然味之终觉神韵欠焉!究其原委,就在于它显得雕琢、吃力。
正如其“天连芳草”句,如换“连”为“粘”,则失于穿凿矣!故《吹剑录》谓“莺嘴”二句:“咏物形似,而少生动,与‘红杏枝头’费如许气力。
【古诗文阅读】秦观《如梦令》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秦观《如梦令》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8~9题。
(5分)1如梦令[宋]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
,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来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至。
【备注】此词就是作者绍圣三(1096)贬谪郴阳时于途中所写下。
8.恳请自定角度,用注释法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
(2分后)注释:
9.结句“门外马嘶人起”看似平实的叙述,但内涵丰富。
仔细
写作
全词,说出其蕴含的内容。
(3分)
答案:
8.批注:①运用景物描写,写出了夜的漫长和凄凉,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孤寂凄凉的心情。
②词人用叠字“沉沉”,不但表明了夜的深沉,而且强化了诗人沉重凄凉的心情;③运用比喻,把“夜沉沉”比喻为“水”,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深沉如水的夜的凄凉,表达了作者因被贬谪而沉重的心情与凄清。
(三点答对一点即可)9.表明天已经亮了,门外驿马长嘶,人声嘈杂;词人因梦醒而无法入睡后的烦闷心理;暗示了又将开始漫长艰辛的贬谪之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阅读训练(word含答案)
人教版八上《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阅读训练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阅读《如梦令》,按要求回答问题。
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赏析“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如梦令》,按要求回答问题。
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幕,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鷺。
1. 词人一连运用了两个“争渡”,说说这个叠句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如梦令》,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高中古诗词阅读】《如梦令 遥夜沉沉如水》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阅读答案【高中古诗词阅读】《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阅读答案像梦一样① 秦庙夜深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灭了,老鼠偷看着灯,霜冻让小寒侵入被子。
不睡觉,不睡觉,人们在门外嘶嘶作响。
[注]① 这句话是作者被降级时,在去邮局的路上,在邮局的亭子里写的。
8.这个词表达了作者的如梦似幻①秦观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①这句话是作者被降级后,在去邮局的路上,在邮亭里写的。
8这个词如何表达作者的感情?请用整个词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4分)答复: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
请说出两个并感谢他们。
(4分)答复: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八.(4这个词表达了诗人贬谪后的孤独和悲伤。
(2分)长夜漫漫,沉沉如水,秋风阵阵,驿亭紧闭,饥鼠窥灯,晓寒侵被,人声嘈杂,驿马长嘶。
它通过写词人彻夜难眠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词人贬谪途中孤旅难眠的落寞之感,凄苦哀伤之情。
(2(分钟)9.(4分)①隐喻,第一句“沉沉的夜”与水相比,它生动地描绘了深渊如夜的荒凉,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沉重心情。
②“第一句话中的重叠词”沉沉”不仅表现了夜的深沉,也强化了诗人沉重而凄凉的心情。
③“不睡觉,不睡觉“,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词人因被贬谪而夜不能寐。
④融情于景。
首句运用景物描写,写出了夜的漫长和凄凉,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孤寂凄凉的心情。
⑤以景结情。
末句用门外的喧闹之景反衬门内之凄清,将诗人彻夜难眠后的身心俱疲之状展现的淋漓尽致。
同时““马嘶”,指天亮又要出发了,暗示了诗人孤独凄凉的贬谪生活又将开始,含蓄地透露出诗人的无奈与怨愤之情。
(只需回答两点,每点2分。
)分,其中指出技巧1重点,简要分析表达效果1分。
其他解答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苏轼《如梦令-春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如梦令-春思》阅读练习及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诗词练习、宋代诗词、唐代诗词、诗词赏析、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七言古诗、七言绝句、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oetry practice, Song Dynasty poetry, Tang Dynasty poetry, poetry appreciation, five character poems, five character quatrains, seven character poems, seven character ancient poems, seven character quatrai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轼《如梦令-春思》阅读练习及答案(二)(4分)《如梦令•春思》[北宋]苏轼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如梦令课后练习题目及答案解析
如梦令课后练习题目及答案解析如梦令课后练习题目及答案解析如梦令[南宋] 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不是梨花,不是杏花,词中描写的是什么花?为什么?〔3分〕〔2〕这首词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1〕桃花。
〔1分〕从花朵的颜色〔白白与红红〕、花开季节〔别是东风情味〕可以看出;〔1分〕从所用典故〔“人在武陵微醉”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可知所写对象是桃花。
〔1分〕〔2〕①用典。
“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②对比。
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具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③托物言志。
“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喻,表达了心地高洁、超脱世俗的感情。
〔答出写法1分,分析1分,只要答出其中两种手法即可给总分。
若学生有其他回答,可酌情给分〕附《如梦令》赏析:这首小令,别有逸趣。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发端二句飘然而至,虽明白如话,但决非一览无味,须细加玩味。
词人连用梨花、杏花比拟,可知所咏之物为花。
道是梨花——却不是,道是杏花——也不是,则此花乍一看去,极易被误认为梨花,又极易被误认为杏花。
仔细一看,却并非梨花,也并非杏花。
因此可知此花之色,有如梨花之白,又有如杏花之红。
白白与红红”紧承发端二句,点明此花之为红、白二色。
连下两组状色的叠字,极简炼、极传神地写出繁花似锦、二色并妍的风采。
一树花分二色,确特殊见,此花实在特殊啊!“别是东风情味”上句才略从正面点明花色,此句词笔却又轻灵地宕开,不再从正面著笔,而从唱叹之音赞美此花之风韵独具一格,超拔于春天众芳之上。
实在少此一笔不得。
可是,这到底是一种什么花呢?“曾记。
曾记。
人在武陵微醉。
”结笔仍是空际著笔,不过,虽未直接点出花名,却已作了不管之答。
运用反复的诗句
运用反复的诗句
下面有一些运用反复的诗句的例子:
1. 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¹
2. 佚名的《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¹
3. 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¹
4.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5. 秦观的《如梦令·春景》: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梦令·春景
秦观①
啄花红溜②,燕尾点波绿皱③。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④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①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词人。
此时词人因党祸被贬到杭州做官,继而又被削职,流落到湖南郴州,其间跟家人朋友聚少离多。
②红溜:形容花朵娇红。
③绿皱:形容春水绿波。
④《小梅》:乐曲名。
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13、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首二句直笔写春。
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B.一个“溜”字,一个“皱”字,将宁静的春色搅动,又是那样地轻柔,那样地温和,那样地令人陶醉、销魂。
C.三、四句写天寒指冷,玉笙冰凉,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这使得诗歌境界一转,可见诗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
D.“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是为点题之笔。
诗人借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感叹春色渐老,春光即逝,更有那刻骨的相思深情。
E.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
眼前鸡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
一曲《小梅》,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
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
14、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4分)(共7分)。
13、CD
14,①以乐景衬哀情。
词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
词人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
②化用。
诗人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写女子独自在小楼里吹笙,以排遣愁闷,借以表达诗人的悲苦和思念。
③拟人。
写人与绿杨一样消瘦,以生动的形象表达伤春念远之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
④反复。
“依旧”一词,反复运用,指《小梅》之曲悠悠不尽,表现诗人忧思情怀不尽。
同时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答对任意三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