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照明工具的演变
灯笼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灯笼的起源和历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298856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f.png)
灯笼的起源和历史发展简介灯笼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装饰性物品,它不仅用于照明,还被广泛用于庆祝节日、装饰场所和表达情感。
本文将介绍灯笼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包括其起源地、不同文化中的应用以及现代灯笼的创新设计等内容。
灯笼的起源灯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根据考古学的证据,最早的灯笼出现在中国约2000年前的东汉时期。
这些古代灯笼通常由纸或绢制成,内部放置蜡烛或油灯,通过点燃火焰来产生光亮。
最初,灯笼主要用于照明,但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装饰性物品。
灯笼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光明、团圆和好运。
在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人们常常会悬挂各种精美的灯笼来装饰房屋和街道,营造欢乐喜庆的氛围。
灯笼的传播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灯笼传播到了其他亚洲国家。
在日本,灯笼被称为“提灯”,成为了重要的民俗文化表达形式。
日本的灯笼通常采用竹子或木头制作,外表用彩绘或刺绣装饰。
灯笼不仅在庆祝节日时使用,还用于表示商店的招牌或标志。
在韩国,灯笼被广泛用于庆祝传统节日“元宵节”。
作为节日的一部分,人们会放飞装饰有各种图案的灯笼,寄托对美好未来的愿望。
在东南亚国家,如泰国和越南,灯笼也是重要的文化元素。
泰国的灯笼通常以彩色纸制成,象征着幸福和繁荣。
越南则以竹制灯笼和纸灯笼为主,用于庆祝农历新年和其他节日。
除了亚洲,灯笼还传播到了其他地区。
在欧洲,灯笼被广泛用于庆祝圣诞节和节日。
在美国,灯笼则成为庆祝独立日和万圣节的重要装饰。
现代灯笼的创新设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设计的创新,现代灯笼已经发展出了更多的样式和功能。
一些灯笼不再使用蜡烛或油灯,而是采用LED等新型照明技术,使灯笼更加安全和环保。
此外,现代灯笼的设计也更加多样化。
有的灯笼采用了可折叠和可调节亮度的设计,使其更加方便携带和使用。
还有一些灯笼结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通过使用新材料和工艺来创造出独特的外观。
同时,灯笼也在艺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灯的发展史
![灯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f62c07895f0e7cd1842536de.png)
实用文档
自清末,煤油灯引入中国,美观的灯具,先进的燃料,以 及科学的燃烧方式及数倍于老油灯的亮度,很快吸引了国人 的眼球。
实用文档
最早使用电灯的地区,是上海的租界。帝国主义在侵略 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1903年,天津成立 了中外合资的电灯公司。
落地灯常用作局部照明,不讲 全面性,而强调移动的便利,对于 角落气氛的营造十分实用。落地灯 的采光方式若是直接向下投射,适 合阅读等需要精神集中的活动,若 是间接照明,可以调整整体的光线 变化。
实用文档
1879年在大洋彼岸的爱迪生发明了 白炽灯,人类从此跨入了电气照明 的新时代。直到20世纪中国才有了 自制的电气灯具。
1983年美国通用电子公司的伊曼 发明了节电的荧光灯,即日光灯
实用文档
1978年,由荷兰飞利浦首先发 明了紧凑型荧光灯,简称CFL。 具有高光效、高节能、寿命长、 体积小等优点。灯具的发展史实用文档 Nhomakorabea目录
一、灯的起源 二、国内灯具发展史 二、国外灯具发展史 四、灯具分类 五、现代灯具发展
实用文档
灯的起源
原始人需要照明来驱散虫豸和野兽,也需要照明来削减着 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忧患。原始人发现和掌握了火的运用, 需要火的人类渐渐有意识地保存火源,而这些用来保存火源 的辅助设备经过不断改进和演变,也就形成了专用照明的器 物灯具。
•
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期,消费者对节能产品的大量需求,
呼唤出一系列节能新产品,如小夜灯等。
•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安全质量成为消费者共同关注
的课题,于是一批企业创出自己的灯具灯饰品牌,该类产品
中国照明工具的演变
![中国照明工具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2b0cb72eed630b1c59eeb5ee.png)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
诸侯纷争,战乱频繁,社会进入封建制度阶段百家争鸣,社会物质、文化水平有所提高。
封建社会走向繁荣,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文化活动丰富。
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稳定社会物质活动空前丰富民族间交流频繁。
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社会生产力达到封建鼎盛。
单件生产
单件生产
单件生产
单件生产
单件生产
作坊手工生产
小批量生产
批量生产
使用范围
群落
群落
帝王宫中、大臣家中
诸侯王家中
皇宫、大臣家中
帝王宫中、贵族家中
商贾家中
庙堂、家中
帝王将相府、富商家里
普通家庭
需要特征
照明抵御猛兽
照明
照明
照明
照明、观赏
照明
照明
求神、祈福、照明
照明、装饰、玩赏
照明、巡逻
照明、装饰
社会背景
民族工业兴起,军阀四起,内战不止。
社会生产力现代化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高,物质生活丰富。
使用载体
植物陶、石、动物油脂陶器、动 Nhomakorabea油脂、豆脂
青铜器、豆脂
陶器、青铜器、豆脂、蜡烛
陶瓷、植物油、蜡烛
木材、
玻璃、铜、煤油
蜡、钨、玻璃、二极管
功能演变
烤食物抵抗野兽照明
照明
照明、观赏
庙堂敬神、家中祭祖、祝寿之用,照明
装饰、照明、玩赏
照明
照明、装饰
分
类
材料
天然(干草、枯枝、松明)
天然、烧制
烧制
烧制、冶炼
烧制
雕刻、打磨、天然
关于油灯的知识
![关于油灯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fd3141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1.png)
关于油灯的知识一、油灯的起源与发展1. 古代油灯的起源•人类使用油灯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最早的油灯由中空的石头制成,其中灯心放置在油杯里,通过浸泡在动物脂肪中的麻芯点燃。
•由于石头灯心的局限性,古代油灯的亮度、照明效果都较为有限。
2. 油灯的发展与改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对油灯进行改良,以提高亮度和照明效果。
•在中国古代,发展出了陶质油灯、瓷质油灯等多种材质的油灯。
•同时,用于照亮住宅和大型场所的油灯也相继出现,如宫灯、街灯等。
3. 现代油灯的演变•随着电气照明的普及,油灯在现代逐渐退出舞台,成为了一种文化和艺术的象征。
•然而,油灯作为一种古老的照明器具,仍被一些人用作装饰品或进行熏香活动。
二、油灯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 油灯的基本构造•油灯由油杯、灯盏、灯芯、烟囱和灯座等部件组成。
•油杯用于盛放燃料,灯盏则是放置在油杯上方的容器,用于存放燃烧的油。
2. 油灯的工作原理•油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灯芯浸泡在油中,然后通过点燃灯芯使其产生火焰。
•灯芯燃烧后,烟囱的通风作用帮助火焰燃烧更充分,并将烟雾排出室内。
三、油灯的分类与应用1. 油灯的分类•根据材质分类:陶质油灯、瓷质油灯、金属油灯等。
•根据形状分类:立式油灯、悬挂式油灯、手持油灯等。
2. 油灯的应用•文化与艺术:油灯在一些文化和宗教活动中被用作道具或舞台装饰。
•室内照明:在电力不发达或停电时使用油灯提供照明。
•爱好收藏:一些人对古代油灯情有独钟,将其作为收藏品。
四、油灯的优缺点及发展前景1. 油灯的优点•艺术价值:油灯独特的设计和工艺让人们对其产生情感共鸣,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绿色环保:使用天然油脂作为燃料,相比化石燃料更环保,减少污染。
•安全可靠:相比一些电气灯具,油灯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相对较高。
2. 油灯的缺点•亮度问题:相比电气照明,油灯的亮度较低,无法满足某些场合的照明需求。
•维护成本高:需要定期更换灯芯、清洁烟囱以及添加油料等,增加了维护成本。
灯的发展史
![灯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da009cf3700abb68a982fb17.png)
荧光灯20世纪40年代荧 光灯出现了,它利用气 体放电原理产生光能
• 通过设计的革新、荧光粉的发 展,及电子控制线路的应用, 荧光灯的性能不断提高。
低压钠灯放电管是长管形的,通常 弯成”U”型,把放电管放在抽成 真空的夹层外玻壳内,其夹层外玻 壳上涂有红外反射层以达到节能和 提高最大光效的目的。
• 河北满城出土的西汉 长信宫灯
河北满城出土的 西汉羊形灯
• 河北满城出土的西汉 当户灯
广西梧州大塘出 土的西汉羽人灯
• 江苏邗江甘泉山出 土的牛形灯
湖南长沙发现的 东汉卧人形吊灯
• 山西襄汾县出土的 东汉雁鱼灯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青瓷 技术的成熟,青瓷灯开始取 代了此前的青铜灯。
•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 南京清凉山吴墓出土 的三国青瓷熊灯
•
1880年,爱迪生在试验了1600种 材料后,终于用炭丝做成的灯丝成 功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盏白炽灯,成 功在实验室维持1200小时。从此 人类进入用电照明时代。
1909年美国科学家柯里 奇发明了钨丝做灯丝, 提高了白炽灯的亮度和 寿命。
• 碳丝灯泡
1909年美国科学家柯里 奇发明了钨丝做灯丝, 提高了白炽灯的亮度和 寿命。
• 石蜡和蜡烛
19世纪中叶英国人发明了煤气灯, 使人类的照明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 步。但是最初这种灯很不安全,室 内使用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只当做 路灯使用。
• 人类开采石油后,出现了煤油 灯,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 是煤油灯,白色的亮光成为一 种比较不错的照明灯具
煤油灯
• 将油盛放在容器中, 加入灯芯点燃就成为 油灯的鼻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场地发光照明包括多种类型的 发光面板和发光二极管,LED 为最新的光电照明技术,应用 范围很广,集合以上光电技术 的多个优点。
“十五连盏灯”据传这是战国时期最高的灯具
![“十五连盏灯”据传这是战国时期最高的灯具](https://img.taocdn.com/s3/m/f78943791ed9ad51f01df2da.png)
“十五连盏灯”据传这是战国时期最高的灯具!
漫漫长夜里微风清凉月色皎洁是你给长夜里带来了光
明在这美好幽静的夜晚油灯——是古代日常使用的照明工具,在我国有着最悠久的历史。
据传,中国最早的灯具出现在战国时期,那时的油灯结构和造型已经相当的完善和优美,但在它之前,灯具的发明和演变已经有了一个相当的时期。
可以说每个年代的灯都有当时社会的特色:石制的、陶制的、铁制的、铜制的;摆放的、落地式、漂浮的、悬挂的……由简而繁,形态各异。
下面我们来观赏一下每个年代的油灯!西汉——彩绘雁鱼青铜釭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是朔
县照十八庄出土的最精彩的一件雁鱼釭灯。
具有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又在铜制灯体上遍施黑、白、红、绿彩色纹饰,看上去就觉得很壮观。
战国——十五连盏灯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所▼战国时期的灯
具造型除了个别多枝灯外,大致可分为人俑灯和仿日用器形灯两大类。
而战国时期最具代表的是河北平山县中山王陵墓出土的一件十五连盏灯,是战国时期最高的一盏灯,犹如一颗大树,支撑着十五个灯盏,灯盏错落有致,灯枝上还有游龙、鸣鸟、玩猴等,造型十分壮观。
——油灯の观赏——
东汉——陶器九枝灯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西汉——青铜器长信宫灯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战国——银首人形灯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东汉——云纹铜油灯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唐代——白釉莲瓣座灯台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东汉——错银铜牛灯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汉代——铜釭灯现藏于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小结:当日落西山世界变得乌漆墨黑“油灯”便是古代人夜晚最好的伙伴,同时每一盏“油灯”也见证古代人的工艺技术,每个年代的灯具都不相同,都具有当时社会的文化特色。
灯的发展史
![灯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5912a0caee06eff9aff807d4.png)
卤钨灯广泛用于机动车照明、投射系统、 特种聚光灯、低价泛光照明、舞台及演 播室照明及其他需要在紧凑、方便、性
能良好上超过非卤素白炽灯的场合。
• 1959年发明了卤钨灯使白炽灯的技术达到了一个新 境界并提高了白炽灯的寿命,同额定功率相同的无卤 素白炽灯相比,卤钨灯的体积要小得多,并允许充入 高气压的较重气体(较昂贵),这些改变可延长寿命 或提高光效。
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灯,白
色的亮光成为一种比较不错的照明 灯具
第七页,课件共37页
煤油灯
• 将油盛放在容器中, 加入灯芯点燃就成为 油灯的鼻祖
第八页,课件共37页
灯芯也经历了草、棉线、 多股棉线的变化过程。
• 灯芯的发展越来 越比较耐用
第九页,课件共37页
防止风把火吹灭,人们给油灯加 上了罩。早期的罩是用纸糊的,
第二十六页,课件共37页
1909年美国科学家柯里奇 发明了钨丝做灯丝,提高 了白炽灯的亮度和寿命。
• 碳丝灯泡
第二十七页,课件共37页
1909年美国科学家柯里奇 发明了钨丝做灯丝,提高 了白炽灯的亮度和寿命。
• 常用于住宅基本照明及装 饰照明,具有安装容易, 立即启动,成本低廉等优 点。
第二十八页,课件共37页
样,成为特定时代的礼器
•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河北平山 三汲出土的战国银首人形灯
和十五枝灯
第十三页,课件共37页
广州南越王墓出 土的西汉龙形灯
• 河北满城出土的西汉长信 宫灯
第十四页,课件共37页
河北满城出土的西 汉羊形灯
• 河北满城出土的西汉当 户灯
第十五页,课件共37页
广西梧州大塘出土 的西汉羽人灯
未来灯具用的材料
• 超薄超导体 • 石墨烯
古代 灯盏 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古代 灯盏 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9ed820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d.png)
古代灯盏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古代灯盏是一种传统照明工具,广泛使用于古代社会。
它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制作工艺,成为古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古代灯盏的结构,包括其起源、制作材料、结构特点、用途与发展等。
首先,我们将了解古代灯盏的起源。
古代灯盏最早出现在哪个年代、哪个地区,是通过怎样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呢?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考古发掘,我们可以揭示古代灯盏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其次,我们将介绍古代灯盏的制作材料。
古代灯盏是如何通过选材和制作工艺来实现照明功能的呢?古代人民是如何选择材料并加工成灯盏的呢?通过对古代文献和现存古代灯盏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灯盏制作材料的多样性和制作工艺的精湛程度。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古代灯盏的结构特点。
古代灯盏在结构上有何独特之处,是如何实现照明功能的呢?从灯盏的外部形状到内部结构,我们将深入挖掘古代灯盏的结构特点,探寻其中的奥秘。
最后,我们将研究古代灯盏的用途与发展。
古代灯盏在古代社会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是如何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呢?同时,我们也将通过对古代灯盏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展望古代灯盏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古代灯盏的概况、制作工艺和结构特点。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传承。
同时,对于现代照明技术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内容的安排顺序。
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古代灯盏的相关内容:第一部分,引言。
这一部分包括三个小节。
首先是概述,通过简要介绍古代灯盏的重要性和研究价值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接下来是文章结构,即本文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安排。
最后是目的,明确本文的写作目标,即对古代灯盏的起源、制作材料、结构特点、用途与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部分,正文。
这一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包括四个小节。
灯笼的历史与演变
![灯笼的历史与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1a9c506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a.png)
灯笼的历史与演变灯笼,这个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照明工具,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从最早的火把、油灯,到现代各式各样的灯笼,其形态、材料、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
灯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当时,人们使用动物油脂和植物油,配合灯芯,放在陶器或青铜器中照明。
这种油灯虽然亮度有限,但却为古代的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光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汉代,灯笼的材质和形状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
纸和丝绸的出现,使得制作灯笼的材料更加轻便和易得。
同时,灯笼的形状也变得更加多样,如方形、圆形、六角形等。
这一时期的灯笼不仅用于照明,还常常作为装饰品悬挂在屋檐下或庭院中。
到了唐代,灯笼的用途进一步扩大。
在元宵节的夜晚,人们会挂起各种彩灯,形成盛大的灯会。
这些彩灯有的描绘着山水花鸟,有的则书写着诗词歌赋。
除了照明和装饰功能外,灯笼还成为了文化交流的平台。
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灯笼上开始出现图案和文字。
这些图案和文字不仅美化了灯笼的外观,还传递了丰富的文化信息。
例如,一些灯笼上会描绘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吉祥图案,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电力和新能源的普及,传统的纸糊灯笼逐渐被现代化的LED灯笼所取代。
这些LED灯笼不仅亮度高、寿命长,而且形状各异、色彩斑斓。
它们不仅在传统节日中广泛使用,还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广告、庆典活动和家居装饰中。
除了材料和形状的变化外,现代的灯笼还在功能上进行了创新。
例如,一些智能灯笼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控制,实现远程开关、调节亮度等功能。
这些高科技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灯笼的实用价值,也赋予了它更多的科技元素和文化内涵。
总之,从商周的油灯到现代的LED灯笼,灯笼的历史与演变见证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它不仅是照明和装饰的工具,更是文化、艺术和科技的结合体。
通过了解灯笼的历史与演变,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长明灯的故事
![长明灯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7804fb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4.png)
长明灯的故事1. 起源和概述长明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它作为一种照明工具,同时也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着希望、团聚、祈福等寓意。
长明灯的故事源远流长,下面将具体介绍长明灯的起源、概述以及相关故事。
2. 长明灯的起源故事2.1 古代篝火的原始形态在古代,人们生活在原始社会,没有电灯照明。
为了解决夜晚生活的需求,人们使用篝火来照亮周围的环境。
篝火燃烧着,发出明亮的光芒,让人们在黑暗的夜晚里能够看清周围的事物。
2.2 演变为长明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创造更加实用和方便的灯具。
其中,长明灯就是从篝火逐渐演变而来的。
长明灯通常由木头或纸张制成,内置灯芯,能够持续燃烧并发出明亮的光芒。
长明灯的设计使得它不受风吹雨淋的影响,能够在夜晚持续照明。
3. 长明灯的寓意和象征意义3.1 希望和渴望长明灯作为一种照明工具,代表着希望和渴望。
人们点亮长明灯,希望自己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方向,战胜困难和挑战。
在传统文化中,很多人会在新年或重要节日点亮长明灯,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向往。
3.2 团圆和祈福长明灯还象征着团圆和祈福。
在一些特定的时刻,比如中秋节或农历除夕,人们会点亮长明灯,祈求家庭的团圆和幸福。
长明灯的光芒照亮着人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幸福的滋味。
4. 长明灯的传说故事4.1 “悬崖下的长明灯”传说中有一个悬崖上的村庄,每年都会有婴儿因为掉落而丧生。
村庄的长老决定发明一种能够在夜晚发光的灯具,以保护村里的婴儿。
长老收集了村里的木炭,制作出了一种长明灯。
从此,每年晚上,村庄的长明灯熊熊燃烧,照亮了悬崖下的村庄,婴儿也得到了保护。
4.2 “长明灯的相思”相传有一对恋人因为战乱被迫分离,他们约定每年的同一天,在夜晚点亮长明灯,以此表达彼此的思念和相思之情。
多年以后,战乱终结,他们再次相聚,发现他们之间的爱情依旧如昔,长明灯成为了他们爱情的见证。
4.3 “长明灯的祝福”在一个古老的寺庙里,住着一位慈祥的和尚。
老物件 马灯
![老物件 马灯](https://img.taocdn.com/s3/m/64b692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a.png)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壹
目 录
文
本
肆
创马 新灯
的
传
承
与
目录
贰
马 灯
的
历
史
伍
传马 说灯
的
故
事
与
叁
功马 能灯
的
构
造
与
陆
鉴马 赏灯
的
收
藏
与
第一章
添加章节标题
第二章
马灯的历史
马灯的起源
起源时间:汉朝时期 起源背景:为了解决夜间行路照明的问题 制作材料:主要为铜和玻璃 历史意义:为人类夜间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照明工具
艺的要求。
马灯的创新设计与实践
创新设计:现代 马灯采用LED灯 源节能环保使用 寿命长
实践应用:马灯 在室内外照明、 装饰、艺术创作 等方面得到广泛 应用
文化传承:马灯 作为传统文化的 代表通过创新设 计使其焕发新的 生命力
未来展望:随着 科技的发展马灯 的创新设计将更 加多样化满足更 多需求
马灯在当代的应用与拓展
马灯的文化意义与价值
马灯作为传统照明工具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马灯在民俗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常用于节日庆典和祭祀活动。 马灯的设计独特工艺精湛体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 马灯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第四章
马灯的传承与创新
马灯的传统制作技艺
添加标题
选用优质材料:马灯 的传统制作技艺要求 选用耐高温、不易变 形的木材如松木、柏 木等以确保马灯的耐
市场行情:目前马灯的市场价格因 年代、工艺、材质等因素而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灯笼的历史来源与制作过程
![灯笼的历史来源与制作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2a9bde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9.png)
灯笼的历史来源与制作过程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照明工具,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不仅在夜晚提供照明,更承载着人们对幸福和吉祥的美好愿望。
本文将探讨灯笼的历史来源与制作过程。
一、灯笼的历史来源灯笼最早起源于中国,在古代的照明工具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最初是用来驱逐恶鬼和邪灵的工具,并用来祈福、祭祀、庆贺各种节日。
灯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篝火,当篝火熄灭后,人们开始用用竹竿和纸张制作简易灯笼,并在内部点燃蜡烛来提供照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灯笼的制作材料不断丰富,样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二、灯笼的制作过程1. 材料准备制作灯笼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竹竿、纸张、丝线、蜡烛等。
竹竿作为灯笼的骨架,需选择质地坚韧、长度适中的竹子。
纸张可以选择各种颜色的纸或特制的纸,用来覆盖竹竿。
丝线用于固定纸张和竹竿的连接处。
蜡烛则是灯笼的照明源头。
2. 制作灯笼骨架首先,将竹竿剪成适当长度,约为50厘米到1米。
然后,将竹竿分为两部分,一段作为灯笼的上部,一段作为灯笼的下部。
将这两部分竹竿交叉组合,用丝线固定连接处。
3. 制作纸壳将纸张剪裁成适当大小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颜色的纸张。
将纸张用剪刀修整成圆形或其他想要的形状。
然后,将纸张用丝线固定在竹竿的上下部分,使其完全覆盖整个骨架。
4. 灯笼装饰在纸张上可以绘制各种图案,如花、鸟、人物等,以增加灯笼的美观和艺术感。
在纸张上也可以剪出各种形状的窗户,使灯光透过窗户显得更加温暖而柔和。
5. 点燃蜡烛制作完成后,将蜡烛点燃,放在灯笼的中心位置。
蜡烛的燃烧会使灯笼内的气流产生变化,从而使灯笼升起并摇曳起舞。
同时,蜡烛的微弱光亮透过纸壳,照亮周围环境,营造出浪漫而神秘的氛围。
三、现代灯笼的发展与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灯笼的制作材料和工艺逐渐发生改变。
现代的灯笼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灯笼,也可以使用塑料、玻璃、竹编等材料制作。
同时,一些创新的设计理念也应用于灯笼的制作中,使得灯笼在形式和功能上更加多样化。
中国灯的发展史
![中国灯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6d6075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d.png)
中国灯的发展史灯具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密不可分,它不仅具有照明功能,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从汉代的长信宫灯到隋唐的夹贮灯,再到宋代的画烛,直到明清的羊皮灯,随着朝代的更迭,灯具形态和材料也不断发生变化,下面就详细叙述下中国灯具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战国至两汉。
这是中国灯具起源阶段,最先出现的灯具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看见的灯,而是由奴隶主贵族专用的青铜器皿造型演变而来,多为盘坐的青铜人佣灯。
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限制,青铜器主要用来制作武器和日常器皿,并不具备成为照明工具的条件。
第二阶段:隋唐五代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灯具发展进入了第一个高潮期,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瓷器开始大规模发展,在陶器工艺发达的越州(今浙江绍兴)、杭州、会稽(今浙江绍兴)等地出现了很多精美的青瓷灯具。
第三阶段:宋元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灯具发展进入第二个高潮期。
这一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瓷器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瓷器种类繁多、质地优良、造型美观。
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开始兴起,市民对于生活用品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灯具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一时期灯具在数量上有了很大提升,而且种类也非常繁多,有青瓷灯、影青瓷灯、黑釉瓷灯等几种。
第四阶段: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灯具发展进入了第三个高潮期。
这一时期,中国瓷器生产已经非常发达,瓷器种类繁多、质地优良、造型美观。
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对于生活用品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灯具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一时期灯具在数量上有了很大提升,而且种类也非常繁多。
在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玻璃材质的灯具。
同时还有纸扎灯、羊角灯等其他材质的灯具。
第五阶段:现代时期。
现代时期是中国灯具发展的第四个高潮期。
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工业生产开始大规模应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使得现代灯具在数量、种类和质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变化,现代灯具在设计和造型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古代中国的蜡烛与照明技术
![古代中国的蜡烛与照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c3a8b3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1.png)
为了提高蜡烛的质量,古代工匠尝试将动物蜡与植物蜡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出燃烧性能更佳的混合型蜡烛。
混合型蜡烛
照明工具
作为古代主要的照明工具之一,蜡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家庭照明、夜间读书还是宗教祭祀等场合,蜡烛都是不可或缺的光源。
文化象征
在古代诗词、书画等艺术作品中,蜡烛常被用作象征光明、希望、思念等意象的载体。同时,它也是文人雅士寄托情感、抒发胸臆的重要对象。
蜡烛在古代中国的地位
02
蜡烛作为古代中国主要的照明工具之一,在古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深远的影响。
研究意义
03
通过对古代中国蜡烛与照明技术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夜间生活、文化习俗、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历史面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通过对古代中国蜡烛与照明技术的历史演变、制作工艺、使用方式、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揭示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考古发掘、实验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历史学、考古学、科技史等多学科知识,对古代中国蜡烛与照明技术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02
CHAPTER
古代中国蜡烛的起源与发展
在蜡烛出现之前,古代中国人使用火炬、油灯等作为照明工具。这些工具虽然能提供一定的光照,但存在烟雾大、油耗快等缺点。
古代中国照明技术具有独特性
研究资料有限
由于历史久远,关于古代中国蜡烛和照明技术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这给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未来可以进一步挖掘相关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以更全面地了解古代中国的蜡烛和照明技术。
技术细节研究不足
本研究主要关注了古代中国蜡烛和照明技术的宏观方面,对于一些具体的技术细节和制作工艺研究不够深入。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技术细节,以更准确地还原古代中国的蜡烛和照明技术。
古灯
![古灯](https://img.taocdn.com/s3/m/eb9fe12c7375a417866f8faf.png)
古灯,是古代以燃料燃烧所形成的火焰作为光源的照明工具,包括火炬、油灯和烛台。
原始先民点燃的篝火是灯的雏形。
一、“灯”字的起源灯,繁体字写作“灯”,形声。
从火,登声。
本写作“镫”。
本义:置烛用以照明的器具。
关于“镫”字的起源,和祭祀的礼器有直接的关系。
“镫”在古代最初是当作“盛熟食的器具”,“镫”成为照明器具的称呼经历了一个转化的过程。
《尔雅·释器》云:“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
”“瓦豆谓之登”说法在《仪礼·公食大夫礼》以及郑玄的注、贾公彦的疏中都有记述;在《诗经》中也有明确的记载和注释。
可见,古时瓦豆称为“登”。
豆,形似高足盘,有的有盖。
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河北省武安县磁山出土的7000多年前的陶豆是目前最早的实物证据。
豆盛行于商周时期,多陶制,也有青铜制、竹制或木制涂漆的。
最初是普通的食器,后来用作祭祀的礼器。
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在祭祀时,增加了“瓦豆”,也就是“登”的功能,成为照明的器具,并且沿用原来的称呼“登”。
(木质的“豆”和竹制的“笾”由于易燃而不能点火充当照明器具)于是,中国最早的灯诞生了。
后来,人们也用青铜的“豆”来当作灯具,于是产生了“镫”字。
“登”与“镫”通用。
秦代汉字发生隶变以后,创作了形声字“灯”作为照明器具的对应文字,“灯”比“镫”表示的意义更加准确,因为此时灯有石、陶和金属等多种材料制作,青铜只是其中的一种,而“火”是灯的最基本特征,这样“灯”字就最终科学合理地定性了。
战国一些青铜豆形灯名为“烛豆”,这证明了灯是由“豆”演变而来,而“镫”后来转为“马镫”(马鞍两旁的铁脚踏)的专属用字了。
再后为了书写方便,将“灯”简化为“灯”。
但是,“灯”和“灯”是有区别的。
宋代的徐铉在解释《说文》对“灯”的字义时说:“今俗别作灯,非是,晋郭璞云:礼器也。
”二者的区别在于:“灯”是神圣的祭祀礼器,而“灯”只是普通的照明器具。
古灯的量词“盏”,来源于唐宋的“茶盏”。
灯笼的起源和历史
![灯笼的起源和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203324c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c.png)
灯笼的起源和历史引言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照明工具,自古以来就在各个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起源和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连。
本文将介绍灯笼的起源、演变和在不同文化中的扮演。
起源灯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火把和火盆。
那时,人们发现用灯火可以照亮夜晚,使生活更加便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创造一种更加稳定、方便携带的照明工具,于是灯笼应运而生。
中国灯笼的历史中国是灯笼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汉朝时期,古代中国就有各种形状和材质的灯笼被使用。
最早的灯笼是用动物的兽皮制作而成的。
随着手工艺的进步,灯笼的材质逐渐变为布料、纸张和绸缎。
同时,人们开始在灯笼上绘制各种图案,以增加其美观。
到了明清时期,灯笼已经成为传统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元宵节、中秋节等。
日本灯笼的历史日本的灯笼文化源于中国。
自7世纪初入佛教影响后,灯笼作为佛教寺庙的重要元素开始在日本流行起来。
最初,日本的灯笼是用竹子制作的,后来逐渐采用纸张和绸缎。
除了佛教寺庙,灯笼也成为日本庙会和庆典中常见的装饰品。
今天,在日本的庭院、街道和庄园中,我们仍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传统日本灯笼。
印度灯笼的历史印度的灯笼文化同样源于佛教的传播。
在佛教寺庙和宫殿,人们常常使用灯笼作为装饰。
印度灯笼一般采用金属材质,如铜、铁和黄铜等。
在印度,灯笼被用来庆祝节日、婚礼和其他重要场合。
尤其是在排灯节(Diwali)期间,成千上万的灯笼点亮了整个国家,象征着光明、希望和庆祝。
其他文化中的灯笼除了中国、日本和印度,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自己独特的灯笼文化。
在泰国,人们常常在庙宇、庆典和盛大活动中使用各种精美的灯笼。
在韩国,灯笼是庆祝主题和传统婚礼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阿拉伯国家,人们将灯笼作为信号灯使用,用来指引航海和路线。
以上仅是一部分例子,每个文化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灯笼传统。
结论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照明工具,承载着人们对光明、希望和庆祝的向往。
它在不同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
相关灯的起源与发展
![相关灯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1ecaf7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e.png)
相关灯的起源与发展灯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东西,可是你知道灯的起源吗?今天,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灯的起源与发展,欢迎阅读。
灯的起源与发展《海内北经》称舜的女儿宵明和烛光发明了人造光源:“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何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
一曰登北氏。
”《大荒北经》记有烛龙(《海外北经》称为烛阴)的故事:“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
有神,人面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
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或谓此处的烛龙乃北极光的神化,其实这则神话也可能是古代以龙油为灯烛的记录。
据此可知,帝舜时代大规模捕龙养龙,其实际价值在于获得点灯照明的能源(灯与火把的区别在于前者使用液体燃料照明)。
事实上,用牛羊猪等动物的脂肪提取的油脂在常温下为固体或膏状,它们只能涂抹在火把上帮助燃烧照明,而不能用于点灯照明。
而且,在先夏时期,尽管人们可能已经在使用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但是还没有提炼矿物液体油的能力;与此同时,当时的人们也没有找到从植物中提炼燃料油的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那个时代的人们,该用什么油点灯呢?当然只能是用鱼油了。
我们知道,生活在海边的人,能够从鲸鱼身上提炼出点灯用的油。
对于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中国先民来说,不大可能从海边进口点灯用的鱼油,因此必须从江河里的鱼类或两栖类动物身上打主意,于是富含脂肪的娃娃鱼就被列入首选的对象。
据说秦始皇陵里的长明灯,用的就是娃娃鱼油。
有鉴于此,我们有理由推论,帝舜时代开始的大规模捕猎娃娃鱼的行为,造成了娃娃鱼的数量急剧下降,甚至一度处于濒临灭绝的状况。
与此同时,由于娃娃鱼的近乎灭绝,人们也就逐渐忘掉了娃娃鱼的样子。
在此前后,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灯油来源,并终于(大约在夏代前后)发明了从豆类、油菜籽、芝麻等植物中提炼植物油的技术。
过了很长的时间,由于人们有了取代娃娃鱼油的植物油,因此人们不再捕猎娃娃鱼,野生的娃娃鱼才逐渐恢复了生存的机会。
但是,这时的人们已经不知道娃娃鱼就是先夏时期的龙了;而人们记忆中的龙,由于没有了对应的现实动物,也就获得了“自由”,即获得了被充分夸张和神化的条件,久而久之它最终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神龙。
灯笼的名词解释
![灯笼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df2a34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9.png)
灯笼的名词解释灯笼,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它不仅仅是一种照明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品和传统节庆的重要元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灯笼这一名词的起源、演变以及它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
灯笼一词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鸟笼形状,最初用竹子、纸和丝线制成。
这种形式的灯笼不仅可以照明,还可以作为装饰品悬挂在室内或户外。
随着中国古代制造技术的发展,灯笼也逐渐变得更加精美和多样化。
不仅出现了各种颜色的纸材料,还有丝绸、竹编、玻璃等不同材质的灯笼,形状也多种多样,如圆形、方形、花形等。
在中国文化中,灯笼是与节庆活动息息相关的重要元素。
在传统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节日中,人们会制作各种形式的灯笼来装饰家居和街道。
这些灯笼不仅具有照明的功能,还承载着人们对新年、团圆、幸福和繁荣的美好祝愿。
同时,制作和观赏灯笼也成为人们互动的方式,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
除了中国,灯笼在许多其他亚洲国家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日本的灯笼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出现在祭祀仪式中,还在寺庙、庭院等地方扮演美化空间的角色。
同时,日本的和纸灯笼结合了传统的工艺和创意设计,成为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
韩国的灯笼传统则更多地与庆祝新年和丰收有关,人们会制作五色丝线灯笼来祈求幸运和好运。
在西方文化中,灯笼也有自己的位置。
尽管西方的灯笼通常不同于东方的传统样式,但它们也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呈现艺术创意。
例如,在圣诞节期间,人们会在家中悬挂节日灯笼以营造节日气氛。
此外,灯笼也在夜晚婚礼和庆祝活动中被用作装饰物和照明工具。
总的来说,灯笼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符号,不仅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还展现了各种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中国、日本、韩国还是西方国家,灯笼都在各自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一种照明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品和传统节庆的重要元素。
通过制作和观赏灯笼,人们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
灯笼的历史故事
![灯笼的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771be5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1.png)
灯笼的历史故事灯笼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文化内涵的物品。
它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本文将为您带来灯笼的历史故事,探索它在不同文化中的演变与意义。
一、起源与演变灯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的灯笼是由动物皮革或植物叶子制成的,内部点燃火把以提供照明。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灯笼也逐渐演变出各种不同的形状和材质。
在中国,最早记载灯笼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材料主要采用竹子或薄纸制作。
而在日本,它被用于节庆活动,如盆栽和节日烟火表演中。
灯笼的形态也因不同文化的影响而有所区别。
在亚洲地区,灯笼通常采用纸质材料,上面绘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和文字。
而在西方国家,灯笼则常常采用锡或玻璃材质,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品。
二、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照明工具,它不仅仅是一个实用的物品,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灯笼代表着吉祥和繁荣富贵。
在每年的元宵节,人们纷纷制作彩灯笼,挂在家中和公共场所。
这些灯笼上绘制着花鸟鱼虫等图案,色彩斑斓,照亮了整个夜晚,也带来了节庆的喜庆氛围。
在日本,灯笼有着深厚的宗教意义。
在寺庙和神社中,人们放置灯笼来祈求家庭的平安和幸福。
在盆栽中,灯笼被用来照明,寓意着给予生命光芒和温暖。
而在西方文化中,灯笼更多的被视为一种装饰品。
在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人们用彩灯笼点亮街头和庭院,营造出浪漫而又温馨的氛围。
在圣诞节期间,彩灯笼上则常绘制着圣诞老人和驯鹿等图案,为人们带来节日的快乐和祝福。
三、当代灯笼的演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变革,灯笼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照明工具和装饰品。
在现代,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灯笼形式,使其更加多样化和实用化。
太阳能灯笼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这种灯笼能够在白天自动储存能量,晚上则通过LED灯提供照明。
它既减少了能源消耗,又增加了灯笼的实用性,使其可以在户外活动中常用。
另外,现代的创意灯笼也成为了人们追逐时尚的选择。
灯笼的起源和历史
![灯笼的起源和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42a69c2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d.png)
灯笼的起源和历史
灯笼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
据考古学家推测,最早的灯笼出现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
起初,灯笼是用来照明的,由竹篾、蒲草等材料编制而成,内部放置木炭或油灯。
灯笼起初只是一种实用工具,用于在夜间照明。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灯笼逐渐演变成一种装饰品,并融入到农历新年等传统节庆活动中。
人们开始给灯笼赋予不同的形状、颜色和图案,以表达吉祥、富贵和庆祝的寓意。
在中国,灯笼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夜间城市的照明依赖于灯笼。
根据历史记载,皇宫、宫殿、寺庙和街道都会装饰成一片灯火辉煌的场景,灯笼成为了人们交流、庆祝和祈福的象征。
随着世界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增加,灯笼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在亚洲,许多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和泰国等都有灯笼文化的存在,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如今,灯笼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符号,不仅仅局限于亚洲地区。
在许多国家,人们往往会在节日、庆典或特殊场合中使用灯笼装饰。
灯笼也逐渐在室内装饰和户外景观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了一种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元素。
总的来说,灯笼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照明工具,经历了演变与发展,成为了一种富有文化意义、具有装饰和庆祝功能的艺
术品。
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通过灯笼的形式,人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明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魔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生产力现代化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高,物质生活丰富。
烧制
雕刻、打磨、天然
合成材料
合成材料
形状
自然形
圆碟形
豆的形状
圆碟形
人物、动物造型、圆柱、
碗形、莲花形、圆柱和圆锥结合形
圆柱、球体
四棱台、龙绕圆坛形
不规则圆形、多边体
圆柱形
葫芦形、圆台、管形
成型
方法
天然
手工加工
手工烧制
手工冶炼、烧制
手工制作烧窑
手工雕磨组合
机械化生产
生产
方式
简单工具单件生产
单件生产
单件生产
单件生产
单件生产
单件生产
单件生产
单件生产
作坊手工生产
小批量生产
批量生产
使用范围群落Βιβλιοθήκη 群落帝王宫中、大臣家中
诸侯王家中
皇宫、大臣家中
帝王宫中、贵族家中
商贾家中
庙堂、家中
帝王将相府、富商家里
普通家庭
需要特征
照明 抵御猛兽
照明
照明
照明
照明、观赏
照明
照明
求神、祈福、照明
照明、装饰、玩赏
照明、巡逻
照明、装饰
社会背景
原始部落生活技术与生产力低下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
诸侯纷争,战乱频繁,社会进入封建制度阶段百家争鸣,社会物质、文化水平有所提高。
封建社会走向繁荣,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文化活动丰富。
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稳定社会物质活动空前丰富民族间交流频繁。
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社会生产力达到封建鼎盛。
使用载体
植物
陶、石、动物油脂
陶器、动物油脂、豆脂
青铜器、豆脂
陶器、青铜器、豆脂、蜡烛
陶瓷、植物油、蜡烛
木材、
玻璃、铜、煤油
蜡、钨、玻璃、二极管
功能演变
烤食物 抵抗野兽 照明
照明
照明、观赏
庙堂敬神、家中祭祖、祝寿之用,照明
装饰、照明、玩赏
照明
照明、装饰
分
类
材料
天然(干草、枯枝、松明)
天然、烧制
烧制
烧制、冶炼
出现
年代
原始
社会
新石器时代
商周
战国
二汉
唐代
宋代
明代
清代
民国时期
现代
照明工具 的造型
名称
篝火 火把
陶灯
灰陶豆形灯
战国盘形高柱灯、铜行灯
汉代匈奴人造型灯、陶豆灯、羊形单盘灯、夜明珠
唐青釉省油灯、宝莲灯、唐三彩灯
龙鸟形瓷灯、绿釉罩子灯
方形瓷烛墩、龙形瓷灯
夜明珠、宫灯、清代木灯
铜油鼻、煤油灯
灯泡、蜡烛、白炽灯、天花吊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