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口诀

合集下载

历史必背口诀

历史必背口诀

历史必背口诀一巧记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清政府被迫签订地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性质地突出表现,它们对中国近代史有着巨大而深远地影响,也是高考常考地重点.但这些条约地内容易混难记,更易遗忘.为此,笔者在实践中采用缩记法、字头法、谐音法、排比法等方法多管齐下,生动形象,好记难忘,收到了良好地效果.一、年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地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方法,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割地、赔款、开口岸、协税”.方法,用字头法结和谐音法记为“哥哥赔五(双)鞋”,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赔”──赔款;“五”──五口通商;“(双)”──辅助记忆,无实义,下同;“鞋”──谐“协”音,指协定关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名称地记忆.方法,用字头法记为“广、厦、福、宁、上”.方法,用谐音法记为“光(广)下(厦)不(福)能(宁)上”.二、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主要内容:①外国公使常驻北京.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⑤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万两,赔偿英商损失万两白银.方法,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公使驻京、开十口、外国船、外国人、赔款”.方法,用数字排比法记为“一开二赔三外”,解释:“一开”──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二赔”──军费、商损两种赔款,即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万两,赔偿英商损失万两白银;“三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三、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万两白银.方法,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认天约、开天津、割九龙、准华工、增赔款”.方法,用字头法结和谐音法记为“准(许)天天陪酒”,解释:“准”──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天天”──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陪”──谐“赔”音,指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万两白银;“酒”──谐“九”音,指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四、年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中国割让台湾及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方法,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割地(辽、台、澎)、赔款(军费亿两)、开口岸(沙、重、苏、杭)、设厂免税(口岸设厂,内销免税)” .方法,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哥哥开厂赔两亿两”,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开”──开放四处通商口岸;“厂”──口岸设厂,内销免税;“赔两亿两”──赔款两亿两.五、年清政府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国《辛丑条约》主要内容:()中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万两.()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保护,中国人概不准居住.()拆毁北京至大沽地所有炮台,准许外国军队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地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地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地官吏,立即革职,永不叙用.()改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修订商约.清政府同意将各条约中通商行船地内容加以修订,以便利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地侵略.方法,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赔款、划界、拆炮兵、惩官民、改总理、修商约”.方法,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修使馆赔炮兵,改总理惩官民”.解释:“修”──修订商约;“使馆”──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保护,中国人概不准居住;“赔”──中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万两;“炮兵”──拆毁北京至大沽地所有炮台,准许外国军队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改总理”──改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惩官民”──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地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地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地官吏,立即革职,永不叙用.六、年中日“二十一条"主要内容:第一号共四条,要求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地一切权益,并加以扩大.第二号共七条,要求承认日本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地特殊权利.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安奉两铁路期限均延长至年.第三号共两条,要求把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中国不得自行处理.第四号一条,要求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割让给他国.第五号共七条,要求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内东顾问焊警械、舅舅不让借钢铁”.解释:“内东”──承认日本在内蒙东部、东北南部地特权,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地特权;“顾问”──聘日本人为军、政、财顾问;“焊警械”──中日合办汉(焊)冶萍公司、警政及军械厂;“不让借”──中国沿海地港湾、岛屿不租借或割让他国;“舅舅钢铁”──“舅舅”谐“年”,“钢”谐“港”,“铁”指“铁路”,即日本延长两港口(旅顺、大连)两铁路(安奉、南满)地租期为年.历史必背口诀二历史知识巧记速记法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地是第一步,但对于没有入门地同学来说,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简直无从下手.其实这里边是有很多巧法地,用后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笔者总结了几种方法,如果学会用活,做到举一反三,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字头法.抽出核心字(多为首字),串在一起,押韵更好,然后多念几遍即可.例.清朝最后地九个皇帝依次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记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例.年签定地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地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由南向北),记为“广厦福宁上”.例.“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记为“谭刘林,杨杨康”.例.年中共地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地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地土地所有制.可记为“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二、谐音法.基本方法同“字头法”,只不过要精选核心字及其谐音,使其既押韵,又有一定生动地意义.例.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地代表共八人一-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新(訢)翻(藩)译(李)坐(左)洞审(沈)日昌”.三、奇特联想法.联想越奇特,记忆越深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例.民主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两部著作《猛回头》、《警世钟》,记法为一边想“一个叫陈天华地人猛回头撞响了警世钟,一边做转头动作,同时发出钟声响.”例.军阀割据时,冯国璋、曹锟、段祺瑞控制地地盘及其支持者可联想为“曹锟靠在一棵日本梨树(直隶、江苏)上饿(湖北)得快干(赣)了,段祺瑞端着一大碗(皖)卤(鲁)面(闽),这(浙江)应(英)该很美呀.”四、歌谣法.即以“核心字”为基础,通过反复挑选排列,使之成为形式对仗,合则押韵地顺口溜,最适于记年代.例.中共早期有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年月,一大;年月,二大;年月,三大;同期国民党有一次,年月,一大,可编为“一大、,二大、,三大、,国民党一大、”例.年,日本扶持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编为“、傀儡建”例.年月至年月,红军进行了长征.编为“、(念壹零)、(念壹零),红军长征,翻山越岭.”例.年瓦窑堡会议和年洛川会议地时间和内容很容易混淆.可编为“瓦早洛(落)后”及“瓦窑堡,统战方针好;到洛川,定全面抗战”例.抗战过程中地几件大事,年平型关大捷,年台儿庄战役,年百团大战,年汪精卫成立伪国民政府,年皖南事变.可分别编为“、林彪吼,、拉锯战,春汪伪成,下半百团大战,九千(人)皖南事变”.例、年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地争取国家财政基本好转地三个条件可编为:“土改完成,工商调整,经费节省”.例、文革爆发地导火线和全面发动地标志可编为“一个导火线,两会两文件”.例、文革中地主要建设成就可编为“成昆湘黔,二汽十堰,南京长江,胜利油田”.即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十堰地二汽,南京长江大桥,山东东营胜利油田.例、新中国成立以来地部分重大科技成就:年-武汉长江大桥,年和年-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可编为“武汉,桥通天堑;、,惊世两弹;,牛胰岛素;,人造卫星.”五、排比法.即认真分析历史事物,从中归纳提炼出或连续或对仗地“核心词”,作为记忆地载体,有事半功倍之效,此法适用范围很广.例.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点,可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赔款和开口岸是近代绝大部分不平等条约都有地内容.“三外”指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例.袁世凯地复辟帝制活动,可总结为“一转正、两解散、三修改”.一转正: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二解散:年解散国民党,次年又解散国会.三修改:废《临时约法》改为《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改总统选举法(改选举为推举,改有限任期为连选连任).例.新文化运动地基本内容,可总结为“四提倡,四反对”.例.辛亥革命后“实业报国”思潮地代表人物,可总结为“南张北周和二荣”,类似地还有中共建党先驱“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例.年中共三大起义地意义,可总结为“三个第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地第一枪.秋收起义建立了党领导下地第一支军队.广州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例、一五计划经济建设地重大成就可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即武汉长江大桥;宝成和鹰厦铁路;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鞍钢无缝钢管厂、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机床厂.中国古代历史知识记忆方法举偶一、记忆时间地妙法──谐音记忆法、记忆战国七雄: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被称为“战国七雄”,可用谐音记忆为“七叔含烟找围巾”.、教学商鞅变法时,可以诙谐地告诉学生:商鞅变法失败后,他哭诉“我宁愿涮我肉,却不愿车裂我身”.用谐音来记住商鞅变法是公元前年.、教授李渊建唐时间时,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并可以描摹一下,当时作为太原留守地李渊见机建立了唐朝.、讲授清军入关时间时,可以用“一溜死尸”来谐音记忆“年”,并描述当时清军入关尸横遍野.二、记忆史地结合知识地妙法──史地归纳法、有地则可编制成歌诀地形式.如记战国七雄各国地方位可编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唐朝地瓷窑:北方邢州地白瓷,南方越州地青瓷,可以浓缩为“邢越(北)白青瓷”.三、抽出核心字──字头法、清朝地十二个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记为“努皇安(用治安地‘安’代指顺治)、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或记为“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三(宣统在位三年)”;、字头浓缩法在识忆中形成知识结构地整体缩影,特别在记忆较多地人名、地名时能发挥良好地效果.如记忆丝绸之路中几个地名,可将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等提取浓缩为:“长河新,安西大”.四、历史课堂地强档“味精”──意义联想法、通过相似事物地联想来记住历史年代地方法.如公元前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也是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骑兵主力.“”这个三位数字是我们大家都熟悉地火警地电话号吗,由公元前年,联想到“”火警地电话号码便好记了.、战国时期地社会变革,魏国地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地变法、秦国地商鞅变法,秦国地商鞅变法容易记住,李悝、吴起对应地诸侯国容易混淆,可以用“根除至没有却无”──楚吴(除无);喂(魏)你(李)──魏国、李悝.、元朝中书省下辖地省份是河北、山东、山西,可以用“一河(河北)两山(山东、山西)”联想记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记忆口诀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记忆口诀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记忆口诀汇总》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记忆口诀汇总》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记忆口诀汇总》一、鸦片战争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鸦片牟暴利,鸦片输入中国后,中国贫弱更加剧。

1839林则徐,虎门销烟长志气,销烟200多万斤,民族英雄后人记。

1840鸦片战,琦善与英搞谈判,民族英雄遭查办,1842签条款,《南京条约》割香港,赔款2100万(西班牙银元)开放五处商口岸,近代历史此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856到60,二次鸦片起战争,1860占天津,10月攻入北京城,联军火烧圆明园,烧杀抢掠无人性。

沙俄乘机起歹心,系列条约不平等,割地一百五十多万,民族灾难更加深。

金田起义太平军,1853占南京,奋起抗击洋枪队,击毙华尔快人心。

三、收复新疆阿古柏侵新疆,自立为汗想称王。

陕甘总督左宗棠,主张收复我新疆,1876率清军,“先北后南”好方针,“缓进急战”打敌人,收复新疆快人心。

1884建行省,历史意义大得很。

四、甲午中日战争日本称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战争响,民族英雄邓世昌,黄海大战英名扬,指挥“致远”撞“吉野”,日军舰队遭重创。

清朝政府太无能,《马关条约》又签定,“辽台澎岛”给日本,赔偿二亿两白银,让日办厂又通商,半殖民地更加深。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反帝爱国立战功,抗击联军逞英雄。

1900铭记心,八国联军占北京,烧杀抢掠丧天尽,馨竹难书此罪行。

《辛丑条约》受屈辱,赔款白银4.5(亿两),1901要记住,反帝活动被禁锢,东交民巷为使馆,拆毁炮台占铁路,“半殖半封”全形成,人民生活更痛苦。

六、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新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央代表恭亲王,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兴工业办工厂,建海军开学堂,“自强”“求富”似梦乡。

洋务运动虽失败,未使中国得富强,但引科技和经验,客观作用不能忘。

七、戊戌变法《马关条约》传北京,“康梁”带头联举人,“公车上书”轰全国,变法维新开序幕。

辛丑条约内容顺口溜

辛丑条约内容顺口溜

辛丑条约内容顺口溜
辛丑条约内容顺口溜
辛丑条约(Treaty of Shimonoseki)是1895年4月17日日本和清朝
签订的一项条约,旨在结束中日甲午战争。

这项条约由日本首相板垣
退三、清朝太子奕詝等人签订,它对日本及中国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标志着19世纪末期的中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转折点。

首先,在辛丑条约中,日本向清朝赔款20000两银子,
此外,日本还认可中国的领土完整、独立主权,承诺放弃现在的满洲、宁夏等所有地区,同时日本对满洲、宁夏两个地区表示出放弃的本意。

此外,日本还将新疆和台湾列入中国版图,它应当按照中国法律政策
行事。

最后,日本还做出“放弃台湾”的许诺,承诺将台湾完全归还中国政府,不得以任何理由继续占据台湾,而台湾也是以主权完全归还中国
政府而实现归还。

对于中国而言,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外交上的一个转折点,也使中国空
前地受到侵略主义的折磨,激发了民族的自我觉醒,促进了中国新民
主主义运动的兴起,并成为近代中国与东亚国家帝国主义斗争的起点,为中华民族大国崛起和国家民族解放奠定了基础。

中国历史记忆口诀

中国历史记忆口诀

中国历史记忆口诀方法归纳法记忆法例如: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

即:” 五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 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两个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一次失败的变法——戊戌变法。

谐音记忆法谐音记忆,是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

例如:用谐音法记忆历史年代(1)李渊618年建立唐朝,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

(2)清军入关是1644年,可记作:“一溜死尸”。

因为清军入关尸横遍野。

” (3)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可用谐音记作:“一拔就死”.联想法记忆法例如:魏、蜀、吴三国建国年代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需记的内容有:“220”、“曹丕”、“建魏”、“洛阳”等项,可用联想加串联法记作:“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22)饼(0)”。

同理可记:“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药(1)”;“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222)”。

因为刘备建蜀时已风烛残年,故一天二两药;而孙权的吴国在长江边上,故与养鸭联系。

串联记忆法例如:“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即:“近闻(晋文)齐桓采松香(宋襄),锯断秦木(秦穆)留楚桩(楚庄)”。

例如:“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可用串联加谐音法记作:“七叔含烟找围巾”口诀记忆法口诀记忆,是把记忆的内容编成口诀、顺口溜等来记忆。

例如:中国历史朝代盘古三皇五帝更,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近现代文学记忆口诀

近现代文学记忆口诀

近现代文学记忆口诀近现代史记忆口诀一八四零到建国,一半殖民一半封;英美两国售鸦片,巧取豪夺赚白银;缉拿烟贩写保证,林氏虎门销毒品;二十多天硝烟尽,挽救民族出火坑;一八四零六月份,英军到粤来挑衅;攻陷定海逼天津,查办林氏方撤兵;四一占港四二签,南京条约不平等,通商口岸达五处,纳税还得协商定;(注:1840-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反抗封建反入侵,金田起义太平军;半壁江山对清廷,天朝田亩搞平均;坚持斗争十四年,势力发展十八省;英法美李都惧恐,农民战争最高峰;(注: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一八五六十月整,鸦片二次起战争;攻陷广州占天津,圆明古园化灰烬;瑷珲北京签条约,通商赔款不平等;割地一百五十万,丧权失地殖民深;(注: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瑷珲条约》》)洋务运动学先进,奕曾李左张之洞;垂帘听政在同治,半个世纪女人统;(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法舰开进马尾港,法军孤拔是司令;镇南关占内阁倒,不败而败留骂名;(注:1883-1885年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一八九四甲午战,黄海战役邓公殉;中日战争刚打完,资本主义初发展;(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 资本输出设银行,美国要求开门户;公车上书有康梁,维新变法揭序幕;(注:1899年美国“门户开放”,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

)光绪年间戊戌变,抛洒鲜血谭嗣同;贫苦农民义和团,共同抗击八国军;(注:1898年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

)东京成立同盟会,三民主义孙文提;孙文宣布北解职,军阀统治才开始;(注:1905年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复辟帝制袁世凯,八十三天帝梦败;青年杂志新文化,反对军阀不复古;(注:1915年新文化运动,1916年袁世凯改元洪宪元年。

) 巴黎和会外交困,爆发五四大运动;反帝反封转新民,从前牛马现做人;(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历史必背口诀复习课程

历史必背口诀复习课程

历史必背口诀巧记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性质的突出表现,它们对中国近代史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是高考常考的重点。

但这些条约的内容易混难记,更易遗忘。

为此,笔者在实践中采用缩记法、字头法、谐音法、排比法等方法多管齐下,生动形象,好记难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割地、赔款、开口岸、协税”。

方法2,用字头法结和谐音法记为“哥哥赔五(双)鞋”,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赔”──赔款;“五”──五口通商;“(双)”──辅助记忆,无实义,下同;“鞋”──谐“协”音,指协定关税。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名称的记忆。

方法1,用字头法记为“广、厦、福、宁、上”。

方法2,用谐音法记为“光(广)下(厦)不(福)能(宁)上”。

二、1858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主要内容:①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⑤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公使驻京、开十口、外国船、外国人、赔款”。

方法2,用数字排比法记为“一开二赔三外”,解释:“一开”──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二赔”──军费、商损两种赔款,即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三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三、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不平等条约巧记口诀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不平等条约巧记口诀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不平等条约据统计,从1842年英国强迫中国签定第一个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起,西方列强在1842~1919年间共迫使中国签定了709个不平等条约,其中英国163个,日本153个,沙俄104个,法国73个,德国47个,美国41个,比利时26个,葡萄牙13个,意大利7个,荷兰5个,奥匈帝国5个,西班牙4个,其他国家68个。

不平等条约的形式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内容却只有一个——侵犯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领土和财富,反映出当时中国处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际地位。

据统计,从1689~1949年,中国共与外国签定了约1182件左右的书面形式外交文件,其中除正式的条约、和约、界约和协定外,还有所谓的:①“专条”:如中日关于台湾“生番”的《北京专条》;②“合同”,大多数是为解决铁路借款、合办铁路及其他经济事务的,如1898年中美订立的《粤汉铁路借款合同》等;③“章程”,如1843年中英签定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④附约(附件):如中日1905年签署的《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及附约》等;⑤证明书。

如中国秘鲁废除苛例证明书等;⑥“租约”,如1898年的《中俄旅大租地条约》、《中德胶澳租借条约》等。

这些形式各异的条约及外交文件基本是都是不平等的。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攫取了种种特权和利益。

这些特权和利益包括:一、驻军权:根据1901年《辛丑条约》第9款的规定,帝国主义国家在华享有驻兵的特权。

该条款称:“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道无断绝之虞。

今诸国驻守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

”二、内河航行权:帝国主义国家的船只不仅可以在中国领海任意往来,而且可以在中国内河自由航行,如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第10款规定:“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具可通商”。

并“准将自汉口溯流至海,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船通商之区”。

八下历史歌谣v

八下历史歌谣v

• 10. 社会生活的变化: 19 世纪变化大,

轮船火车传天下。有线电报始架设,远 隔千里能说话。文化生活也变化,照相 电影和印刷。上海《申报》最著名,商 务印书规模大。 国民政府始觉悟,改变 落后旧习俗,剪辫易服废缠足,握手鞠 躬换礼服,取消“老爷”和“大人”,改口 称“君”和“先生”。社会习俗趋平等,文 明发展向前进。
2.1840 鸦片战:琦善与英搞谈判,民族英 雄遭查办,1 8 4 2签条款,《南京条约》 割香港,赔款210银元,开放五处商口岸, 近代历史此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 8 5 6 到6 0,二次鸦片起战争, 1860 占天津,10月攻入北京城,联军火 烧圆明园,烧杀抢掠无人性。 沙俄乘机 起歹心,系列条约不平等,割地一百五 十多万,民族灾难更加深。 金田起义太 平军,1853 占南京,奋起抗击洋枪队, 击毙华尔快人心。
• 6. 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新主张,“师夷
长技以自强”。中央代表恭亲王,地方曾 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兴工业办工 厂,建海军开学堂“,自强”“求富”似梦 乡。洋务运动虽失败,未使中国得富强, 但引科技和经验,客观作用不能忘。 (2)状元张謇有主张,“实业救国”办纱厂。 民族工业步履艰,“三座大山”压身上, 简单产品无力造,日用品前总带“洋”。 “三座大山”不推翻,民族工业无希望。
• 7.戊戌变法:《马关条约》传北京,“康
梁”带头联举人,“公车上书”轰全国,变 法维新开序幕。1 8 9 8,戊戌变法,慈 禧政变,六君子被杀
• 8.辛亥革命:“中山”创建革命党,“兴
中”“同盟”新主张,民族民权和民生,“三 民主义”大旗扬。 一九一一,武昌起义, 次年元旦,“民国成立。辛亥革命意义深, “民主共和”入人心,清朝统治被推翻, 封 建专制不复返。窃国大盗袁世凯,军阀统 治上了台。 9. 新文化运动:中华民国建立初,新旧思 潮起冲突,先驱陈李和胡鲁,举旗“科学” 和“民主”, 《新青年》擂战鼓,“四 倡”“四反”闯新路。十月革命炮声响,新世 纪里见曙光,马克思主义传中国,救国救 民指方向。

不平等条约可以编成的顺口溜

不平等条约可以编成的顺口溜

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外签的不平等条约可以编成的顺口溜是什么[ 标签:中国近现代史, 平等条约, 编成顺口溜] ╭ァ冰晴︶ㄣ2009-03-10 12:45满意答案好评率:100%<<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第二章内容涉及《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不平等条约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扩张殖民势力,打开中国大门而以武力作后盾强迫腐败、落后的清政府签订的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随着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相继签订,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最后以《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最终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及走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了。

一、《南京条约》及附件记忆顺口溜:四二签宁约,岛赔开税商;四三五虎附,增裁租居惠。

第一句指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宁”是南京的简称。

第二句“岛”指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指赔款,“开”指开放五口通商,“税商”指协定关税。

第三句指1843年中英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并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第四句“增”指增加特权,即增加“裁、租居、惠”的特权。

“裁”指领事裁判权,“惠”指片面最惠国待遇,“租居”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二、《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记忆顺口溜:四四美望厦,又增查医堂;同年法黄埔,传教又建坟。

第一句指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

第二句“又增”指美国享有《南京条约》中的特权外,又增加了一些特权,即“查医堂”。

“查”指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医”指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堂”指建教堂。

第三句指1844年法国也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黄埔条约》。

第四句“传教”指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建坟”指在通商口岸修建坟地,清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巧记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巧记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巧记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8月2、地点:南京3、代表:耆英璞鼎查4、内容及其影响(1)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使香港岛变成了英国侵略中国的货物转运站和海军基地。

(2)赔款2100万银元——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使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大开。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使中国开始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记忆方法:割香港、赔银元、五口通商开口岸、协定关税最关键。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割地、赔款、开口岸、协税”。

方法2,用字头法结和谐音法记为“哥哥赔五(双)鞋”,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赔”──赔款;“五”──五口通商;“(双)”──辅助记忆,无实义,下同;“鞋”──谐“协”音,指协定关税。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名称的记忆。

方法1,用字头法记为“广、厦、福、宁、上”。

方法2,用谐音法记为“光(广)下(厦)不(福)能(宁)上”。

二、1858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主要内容:①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⑤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公使驻京、开十口、外国船、外国人、赔款”。

方法2,用数字排比法记为“一开二赔三外”,解释:“一开”──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二赔”──军费、商损两种赔款,即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三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二、《南京条约》附件1、时间:1843年10月2、内容(1)《五口通商章程》a、低关税率5%——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

《辛丑条约》顺口溜

《辛丑条约》顺口溜

《辛丑条约》顺口溜
《辛丑条约》有赔款,东交民巷划使馆。

大沽、北京、山海关,反帝组织已及官。

改设外务洋人欢,修订商约至此完。

“《辛丑条约》有赔款”是指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东交民巷划使馆”是指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街”,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大沽、北京、山海关”是指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反帝组织已及官”是指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改设外务洋人欢”是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修订商约至此完”是指清政府同意将各条约中通商行船的内容加以修定,以便利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趣味浓缩编口诀巧记近代三条约

趣味浓缩编口诀巧记近代三条约

趣味浓缩编口诀巧记近代三条约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其中《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并称三大条约,在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三大条约内容多,易混难记,不太好理解掌握。

在学习中我引导学生尝试按课堂上教他们的方法,浓缩课本上这三大条约的相关内容,简明精炼的概括成琅琅上口的历史歌诀,居然收到了以前收不到的效果。

例如记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我们是如此概括的:一八四二八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

割岛赔款开五口,商定关税不自由。

主权领土不完善,从此半殖半封建。

短短的六句歌诀,上口押韵,简明易记,包括了《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前两句“一八四二八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

”点明了条约签订的时间、签订条约的主体国家、条约的名称。

中间两句“割岛赔款开五口,商定关税不自由。

”概括了条约的四点内容:①“割岛“即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即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五口”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商定关税不自由”指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末两句“主权领土不完善,从此半殖半封建。

”指《南京条约》的影响——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中国从此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于甲午中日战争后的《马关条约》,我尝试着这样浓缩概括:一八九五条约签,鸿章博文在马关。

割岛赔款二亿两,开放沙重与苏杭。

口岸设厂便日本,殖民地化大加深。

这六句歌诀也较为简明的概括了《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一二句“一八九五条约签,鸿章博文在马关。

”点明了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和条约的签订代表人。

三四句“割岛赔款二亿两,开放沙重与苏杭。

”指条约内容:①“割岛”即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二亿两”指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重与苏杭”即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中国近代史口诀

中国近代史口诀

(一)中国近代史,七十又九年。

鸦片战争起,以此为开端。

英美贩鸦片,林则徐禁烟。

三元里抗英,虎门炮台战。

道光搞妥协,《南京条约》签。

赔款割香港,五口通商船。

(二)一八五一年,连绵逢大旱。

阶级矛盾重,农民闹动乱。

广东洪秀全,“拜上帝会”建。

率领穷苦人,起义在金田。

屡次败清军,建制在永安。

太平天国旗,南京城头悬。

北伐又西征,斗争多艰难。

天朝田亩制,纲领天下颁。

更有洪仁圲,纂《资政新编》。

天津事变后,士气难复原。

一八六四年,南京被攻陷。

遵王赖文光,联捻继抗战。

一场大革命,历时十四年。

席卷十八省,六百余州县。

(三)英法真贪婪,“修约”起事端。

一八五六年,对清又宣战。

借口“马神甫”,还有“亚罗船”。

激战四年整,《天津条约》签。

“换约”蓄寻衅,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订,军费八百万。

咸丰热河死,北京起政变。

中国殖民化,更陷入深渊。

可恨俄国佬,鲸吞我山川。

三个条约订,占地尽百万。

奕诉曾国藩,来把“洋务”办。

李、左张之洞,官僚大买办。

“求强”又“求富”,工业普新编。

(四)一八八三年,中法战云南。

老将冯子材,大捷镇南关。

法败反为胜,空溜血与汗。

甲午战争起,一八九四年。

“三战”斗熊罴,倭寇敌胆寒。

一八九五年,签约在马关。

列强侵内地,资本输中原。

“三国”苦用心,日本还辽南。

美帝不甘落,利益要均沾。

(五)康梁搞变法,维新一百天。

瀛台囚光绪,慈禧又垂帘。

可叹“六君子”,碧血洒街前。

一八九九年,四处闹“教案”。

山东举义旗,兴起义和团。

扶清又灭洋,四处设神坛。

中外反动派,互保结东南。

英俄日法德,意奥美利坚。

联合来绞杀,野蛮又凶残。

京津激战苦,悲歌冲九天。

一九零一年,《辛丑条约》签,赔款四亿五,驻兵山海关。

东交民巷地,驻进公使团。

清帝成傀儡,主权沦丧完。

沦为殖民地,社会更黑暗。

(六)十九世纪末,资本大发展。

可喜读书人,留洋苦专研。

出国寻真理,革命团体建。

一八九四年,孙文孙中山。

成立兴中会,美国檀香山。

一九零一年,清朝“新政”颁。

初中历史记忆口诀(部分)_2

初中历史记忆口诀(部分)_2

初中历史记忆口诀(部分)温馨提示:口诀只是帮助记住重要的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另外这种方法未必适合每一个人,喜欢则用,不喜欢则自己按照自己的方法去记吧!以下口诀系本人原创,希望对学生有帮助!(红色字体为中考重点考察的知识点)中国近代史的悲凉三部曲:《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升中考重、难点1、《南京条约》:1840年英国为了(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结局: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1、割地:香港岛——1997.7.1回归,“7.1”建党(历史事件: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联系知识点;2、开放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坡、上海(沿海地区:广厦福宁海)——抽字法;再联系改革开放的4大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前三个位于广东)、厦门(共同点)3、赔款:(具体数字不用记!)4、议定关锐:有利于外国进一步向中国资本输出(作用)影响: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近代史。

口诀:一个中国人送一个英国人一个香囊(nan g),然后去南开大学读书了。

针对口诀讲故事:一个中国男人送一个英国女人一个香囊(nan g),这个英国人说:想娶我就去周恩来的母校南开大学读书修个本科文凭来娶我(你看没读好书连老婆都娶不到……)。

常考知识点:谁(中)和谁(英)签订的条约?香港岛是哪个条约<香囊(nan g)—南京>被割的?有什么影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马关条约》: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

内容:1、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常考台湾岛);2、开放口岸:长江流域(具体哪些口岸可以不用记)——使帝国主义的势力由沿海流域深入到长江流域;3、赔款:(具体数字不用记)——总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4、最显著的不同点:允许日本设厂——进一步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巧记:近代不平等条约顺口溜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巧记:近代不平等条约顺口溜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巧记:近代不平等条约顺口溜
一、《南京条约》————“五亿港元”
“五” ——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广厦福宁上)
“亿(议)” ——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中国需同英国商议
“港”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元” ——赔款2100万银元
二、《天津条约》————“公开行贿”
“公”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开” ——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行”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贿” ——赔偿英法军费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另外: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经商传教游历)
三、《北京条约》————“天天陪酒”
“天”——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天”——增开天津为商户
“赔”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酒(九)”——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另外:准许华工出国)
四、《马关条约》————“一厂,二亿,三岛,四口”
“一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向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二亿”——赔偿日军军费二亿两
“三岛”——割辽东半岛,台湾极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四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户,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五、《辛丑条约》————“前进宾馆”
“前(钱)”——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进(禁)”——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宾(兵)”——拆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馆”——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另外:该总理衙门为外交部,位居六部之上)
1 / 1。

高二历史复习:近代不平等条约怎么巧记

高二历史复习:近代不平等条约怎么巧记

高二历史复习:近代不平等条约怎么巧记
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内容多,难记易混,显得”乱七八糟。

而运用趣味浓缩法来记,效果较好,让你不再为”乱七八糟的内容感到头痛。

《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作”五亿(议)港元。

”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

《天津条约》内容可记作”公开行贿。

”公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指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行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贿与钱财有关,指清政府给英法两国巨额赔款。

《北京条约》内容可记作”天天赔酒(九)。

第一个”天指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第二个”天指增开天津为商埠;”赔指增加了大量赔款;”酒(九)指割九龙公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马关条约》内容可记作”两口(子)分工。

”两指赔款给日本白银两亿两;”口指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分即分割,指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工指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

《辛丑条约》内容可记作”兵民禁赌。

”兵指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民指把东交民巷辟为”使馆界;”禁指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活动;”赌与钱有关,指清政府赔款给列强白银4.5亿两。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至第六单元重点知识的速记口诀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至第六单元重点知识的速记口诀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1、轻松记住清朝皇帝的年号口诀:“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三” 。

2、记忆中国近代四次侵华条约内容(1)《南京条约》及附件条约内容:割.(香港岛)开.(通商口岸)皮.(赔款)鞋.(协商关税)。

商口岸:“广厦福宁上.....,五口通商先”。

附件内容:领事...(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租房..(租赁土地房屋)最实惠(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956年《天津条约》内容:公.使进京;增开.通商口.岸;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文.化侵略);外国军.舰及商船长江口岸航行(武力);赔.偿英法白银。

(钱)。

记忆:天津“外公”“开口”,要“文”要“武”有要“钱”。

十口通商:“镇南..有一位九.老汉.,口.中叼着云(营)烟.,还有人打扇.(汕),喝了二碗.(湾)琼州..酒,还说有点淡.(淡)”。

说明:①镇江②南京③九江④汉口⑤营口⑥烟台⑦汕头⑧台湾⑨琼州⑩淡水◆ 1960年《北京条约》内容:《天.津条约》有效;增天.津商埠;割九.龙司给英;许华工出国....;赔.偿白银。

记忆:北京华工..陪.(赔)酒.(九)”。

..出国,天天(3)1895《马关条约》内容:一厂(通商口岸设厂)、二亿(赔款)、三岛(辽澎台)、四口(开放四口岸)。

通商口岸:苏杭(牌)杀(沙市)虫(重庆)(剂)。

情景记忆:马(马关)老板95年投资2.亿开厂...,产品远销辽澎台...。

..牌杀虫剂...,生产苏杭(4)1901年《辛丑条约》口诀:赔款本息(钱);禁止反帝(进);武装驻军(兵);使馆设立(馆)。

记忆:“前.(钱)进宾..(兵)馆.出新丑(辛丑)”。

2.中国各阶层反抗(1)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

记忆:洪秀全虽武艺(51)高强,但不知鹿死(64)谁手?纲领:太平天国领导人有“天资..”。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2)中华民国时间推算:七·七事变发生在中华民国何年?(1937—1912+1=26)。

[学习心得] 怎么巧记近代不平等条约

[学习心得] 怎么巧记近代不平等条约

[学习心得]怎么巧记近代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内容多,难记易混,显得“乱七八糟”。

而运用趣味浓缩法来记,效果较好,让你不再为“乱七八糟”的内容感到头痛。

《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作“五亿(议)港元”。

“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

《天津条约》内容可记作“公开行贿”。

“公”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指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行”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贿”与钱财有关,指清政府给英法两国巨额赔款。

《北京条约》内容可记作“天天赔酒(九)”。

第一个“天”指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第二个“天”指增开天津为商埠;“赔”指增加了大量赔款;“酒(九)”指割九龙公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马关条约》内容可记作“两口(子)分工”。

“两”指赔款给日本白银两亿两;“口”指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分”即分割,指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工”指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

《辛丑条约》内容可记作“兵民禁赌”。

“兵”指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民”指把东交民巷辟为“使馆界”;“禁”指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活动;“赌”与钱有关,指清政府赔款给列强白银4.5亿两。

gtgb1[学习心得]地理时区计算的规律1、确定日出日落时刻:(1)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2)计算时可以用正午时刻-一半昼长,或者,子夜时刻+一半夜长。

(3)某地日落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4)计算时可以用正午时刻+一半昼长,或者,子夜时刻-一半夜长+1日。

(5)春分或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忆《辛丑条约》的内容
《辛丑条约》有赔款,东交民巷划使馆。

大沽、北京、山海关,反帝组织已及官。

改设外务洋人欢,修订商约至此完。

“《辛丑条约》有赔款”是指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东交民巷划使馆”是指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街”,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大沽、北京、山海关”是指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反帝组织已及官”是指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改设外务洋人欢”是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修订商约至此完”是指清政府同意将各条约中通商行船的内容加以修定,以便利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