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出游安全教育教案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出游(3篇)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出游(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05789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0e.png)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出游时的基本安全知识,包括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游玩安全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在出游时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幼儿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养成安全出行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幼儿在出游时如何注意交通安全。
2. 幼儿在出游时如何注意饮食安全。
3. 幼儿在出游时如何注意游玩安全。
三、教学难点1. 幼儿在出游时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2. 幼儿如何养成良好的安全出行习惯。
四、教学准备1. 幼儿园安全知识PPT2. 游戏道具:安全标志、交通安全知识卡片、饮食安全知识卡片、游玩安全知识卡片3. 案例视频:幼儿出游安全事故案例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如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等。
2.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出游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吗?(二)新课讲解1. 交通安全(1)教师通过PPT展示交通安全知识,如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随意横穿马路等。
(2)教师发放交通安全知识卡片,让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知道的安全知识。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交通安全小游戏,如模拟过马路、识别交通标志等。
2. 饮食安全(1)教师通过PPT展示饮食安全知识,如不乱吃陌生食物、不喝生水等。
(2)教师发放饮食安全知识卡片,让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知道的安全知识。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饮食安全小游戏,如识别食物、判断食物是否安全等。
3. 游玩安全(1)教师通过PPT展示游玩安全知识,如不攀爬危险地方、不玩危险的游戏等。
(2)教师发放游玩安全知识卡片,让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知道的安全知识。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玩安全小游戏,如识别危险物品、判断游戏是否安全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播放幼儿出游安全事故案例视频,让幼儿了解事故原因及后果。
2. 教师引导幼儿分析案例,讨论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四)总结与巩固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出游安全的重要性。
幼儿小班安全出游教案
![幼儿小班安全出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4d292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b.png)
幼儿小班安全出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出游的安全意识,学会在外出时保护自己的安全。
2.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增强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出游前的准备工作2.外出时的安全注意事项3.社交礼仪教育4.观察环境的能力培养三、教学重点:1.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外出时保护自己的安全。
2.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
四、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教学法2.游戏教学法五、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玩具2.道具:出游用品六、教学过程:第一课:出游前的准备工作活动1:讲解出游前的准备工作(15分钟)1.教师以图片和实物为例,向幼儿展示出游前需要准备的物品,如帽子、防晒霜、水杯等。
2.引导幼儿说出出游前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告诉家长出游地点、保持队形等。
活动2:创设情景,模拟出游前准备工作(1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模拟出门前准备工作。
每组幼儿选择一个出游地点,然后分配出游需要准备的物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完成准备工作。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确认每个组的准备工作是否合理。
第二课:外出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活动1:讲解外出时的安全注意事项(15分钟)1.教师以图片为例,向幼儿讲解外出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不乱跑、过马路时要找斑马线等。
2.教师引导幼儿回答外出时的其他安全问题,如遇到陌生人搭讪应该怎么办。
活动2:游戏教学,让幼儿实践外出时的安全注意事项(1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要求幼儿在指定区域内保持队形行走,遵守交通规则。
2.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正确执行外出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第三课:社交礼仪教育活动1:讲解社交礼仪的重要性(10分钟)教师以图片为例,向幼儿讲解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如相互尊重、不争抢等。
活动2:角色扮演,实践社交礼仪(1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出外出时需要与陌生人交流的情景。
2.教师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是否能够正确运用社交礼仪。
小班安全教案《出游》教案及反思范文
![小班安全教案《出游》教案及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2a7c2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c.png)
小班安全教案《出游》教案及反思小班安全教案《出游》教案及反思范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安全教案《出游》教案及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安全教案《出游》教案及反思篇1活动目标:1、知道与家人走散时的应对方法。
2、能根据情景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配班老师排练情景表演;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表演,提出问题。
(1)两位教师表演幼儿与家人走势的场景。
主班教师扮演幼儿,配班教师扮演妈妈。
妈妈带着小朋友出去玩,小朋友看见路边的.玩具店,就自己跑过去,玩了一会儿突然发现妈妈不见了,小朋友慌张的四处张望。
(2)在情景中引发幼儿的思考。
教师:(1)这个小朋友该怎么办呢?谁来给他出出主意?(2)如果大声哭喊,让别人都知道自己找不到妈妈了会怎么样?(3)如果有陌生人来说带自己去找妈妈,怎么办?(4)你找不到妈妈了,妈妈一定在着急的找你,如果这个时候你到处去找妈妈会怎么样?2、观看教学挂图,学习正确的应对方法。
教师:(1)请小朋友们看看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这个小朋友站在原地等妈妈,他脸上看起来怎么样?有没有大声的哭喊?(3)这个小朋友找到了谁来帮助他?你们觉得这个做法怎么样?3、教师介绍新经验。
教师:(1)其实还有一种很好的办法找到爸爸妈妈,就是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这也能帮助我们找到爸爸妈妈,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吗?你知道自己家的家庭住址吗?(2)今天就请小朋友回家以后,问问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然后牢牢记住它,明天告诉老师,好吗?小班安全教案《出游》教案及反思篇2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一些和父母一同出游时的安全常识。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小班安全教案《出游》3篇
![小班安全教案《出游》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bc8b7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9.png)
小班安全教案《出游》小班安全教案《出游》精选3篇(一)主题:出游安全年龄:3-5 岁目标:1. 引导幼儿了解出游的概念,并了解出游时的安全问题。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学会遵守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教学内容:1. 出游的定义和常见出游方式介绍。
2. 出游时的安全问题,包括交通安全、人身安全、防止走失等。
3. 出游时应该注意的安全规则。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喜欢的出游方式,如郊游、游乐园等,并让幼儿说出为什么喜欢这些出游方式。
2. 引导幼儿思考出游时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如坐车时要系安全带、交通信号要遵守等。
教学主体:1. 介绍出游的定义和常见的出游方式,如郊游、游乐园、博物馆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
2. 分别介绍出游时的安全问题:a. 交通安全:教育幼儿坐车时要系好安全带,等交通信号时要停下来等候。
b. 人身安全:教育幼儿不要随便和陌生人交谈和走动,遇到陌生人要及时向周围的大人求助。
c. 防止走失:教育幼儿出游时要和家长或老师手牵手,不要离开大家单独行动。
总结: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出游时的安全问题和安全规则。
2. 提醒幼儿出游前要和家长或老师商量好出游计划,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拓展活动:1. 规划一次小班出游活动,并和家长进行沟通,确保幼儿的安全。
2. 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出游中的安全形象,如交通警察、大哥哥或大姐姐等,并让他们分享一下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制作简单的出游安全海报或手抄报,让幼儿可以反复回顾和分享。
小班安全教案《出游》精选3篇(二)教学内容:主题:动物园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掌握知识点:1. 动物园是一个有许多不同动物的地方。
2. 在动物园里,我们需要注意动物的行为和自己的安全。
3. 动物园里有规定的参观路线,我们不可以随意行走。
4. 遇到危险时,我们要及时寻求帮助。
教学准备:1. PPT2. 动物园图画3. 安全标志的图片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话题通过PPT展示动物园的图片,带领学生讨论动物园的一些特征,并口头问学生有没有去过动物园,去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安全。
小班安全教案《出游》
![小班安全教案《出游》](https://img.taocdn.com/s3/m/3f7b2a7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b.png)
小班安全教案《出游》教学目标1.掌握出游时的基本安全知识。
2.培养小班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了解出游目的地的基本情况,包括交通、环境、气候等。
2.准备出游前需要携带的物品,如防晒霜、雨具、保温衣等。
3.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交通出行,如怎样乘坐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注意安全行为。
4.学习如何在户外吃饭时保证食品卫生和保持场地清洁。
5.学习如何正确地行走、爬山,注意安全行为。
6.学习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和急救知识。
教学方法1.组织小班儿童一起探讨出游的安全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
2.利用沙盘小组活动,模拟出游场景,让小班儿童在玩耍中学习。
3.进行真实场景演练,让小班儿童亲身体验,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流程第一节:了解出游目的地的基本情况1.引导小班儿童讨论出游的目的地,了解出游的具体情况。
2.在黑板上或幻灯片展示相关图片,让小班儿童更加了解出游目的地的情况。
3.教师讲解出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如交通、环境、气候等。
第二节:准备出游前需要携带的物品1.引导小班儿童一起探讨出游前需要携带的物品,如防晒霜、雨具、保温衣等。
2.教师列出需要携带的物品清单,并和小班儿童核对。
3.给小班儿童分发清单,让他们自己准备相关物品。
第三节: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交通出行1.引导小班儿童讨论如何进行交通出行,如怎样乘坐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注意安全行为。
2.在黑板上或幻灯片展示相关图片,让小班儿童更加了解安全出行的方法和技巧。
3.给小班儿童进行模拟体验教学,让他们自己操作并检查。
第四节:学习如何在户外吃饭时保证食品卫生和保持场地清洁1.引导小班儿童讨论如何在户外吃饭时保证食品卫生和场地清洁。
2.教师讲解相关知识和方法,并在黑板上或幻灯片上展示相关图片。
3.给小班儿童进行模拟体验教学,让他们自己操作并检查。
第五节:学习如何正确地行走、爬山,注意安全行为1.引导小班儿童讨论如何行走、爬山时注意安全。
2.在黑板上或幻灯片上展示相关图片,让小班儿童更加了解如何行走、爬山时的安全问题。
郊游安全教育幼儿园教案(3篇)
![郊游安全教育幼儿园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9436b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b.png)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了解郊游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 学习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和应对突发状况的技巧。
3.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 幼儿对郊游安全知识的了解。
2.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幼儿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迅速作出正确判断。
2. 幼儿在团队中学会相互帮助和协作。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展示郊游场景及安全隐患。
2. 模拟场景道具,如红绿灯、急救包等。
3. 安全教育绘本或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郊游的故事,激发幼儿对郊游的兴趣。
2. 提问:在郊游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安全问题呢?二、学习郊游安全知识1.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郊游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如:交通事故、溺水、火灾、迷路等。
2. 讲解交通安全知识:a. 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看红绿灯。
b. 乘坐交通工具时,要系好安全带,不随意乱动。
c. 乘坐私家车时,不将头、手伸出窗外。
3. 讲解户外活动安全知识:a. 游泳时要有大人陪同,不私自下水。
b. 遇到火灾,要迅速逃生,不乘坐电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 遇到迷路,要找警察或工作人员求助,不随意跟随陌生人走。
4. 讲解自然灾害防范知识:a. 遇到地震,要迅速躲到桌子下或墙角处,保护头部。
b. 遇到洪水,要迅速往高处逃生,不游泳。
三、模拟场景练习1. 教师设置模拟场景,如:过马路、乘坐公交车、游泳等。
2. 幼儿分组进行模拟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3. 鼓励幼儿在模拟场景中互相帮助,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安全教育绘本或故事分享1. 教师分享一本安全教育绘本或故事,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安全知识。
2. 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安全场景,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安全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 幼儿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提出改进建议。
小班安全出游教案
![小班安全出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0df5d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f.png)
小班安全出游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出游时的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游玩安全等。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让他们知道在出游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3. 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交通安全:教导幼儿如何正确过马路,不在马路上玩耍,不乱跑。
2. 食品安全:教导幼儿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吃过期的食物,不吃地上的食物。
3. 游玩安全:教导幼儿在游玩时要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动作,不伤害自己和他人。
4. 自救方法:教导幼儿在遇到火灾、地震等危险情况时,应该如何自救。
三、教学方法:
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幼儿传授安全知识。
2. 情境模拟法:通过模拟真实的危险情况,让幼儿学会如何应对。
3. 游戏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些安全事故的例子,引导幼儿认识到出游时安全的重要性。
2. 新课:教师讲解各种安全知识,包括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游玩安全等。
3. 情境模拟:教师模拟一些危险情况,让幼儿亲身体验并学习如何应对。
4. 游戏活动:教师组织一些安全主题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安全知识。
5. 小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出游时安全的重要性。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的安全知识,增强家庭的安全教育。
五、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救能力的提高情况。
小班出游安全活动教案
![小班出游安全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22088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e.png)
小班出游安全活动教案第一章:出游前的准备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出游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讨论出游需要准备的物品,如水、食物、防晒霜等。
2. 学习如何整理背包,物品分类存放。
3. 学习如何穿戴适合出游的衣物和鞋子。
教学活动: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一次模拟出游,让幼儿体验准备过程。
2. 制作出游准备清单,让幼儿勾选需要准备的物品。
3. 组织幼儿进行backpack 整理比赛,培养整理能力。
第二章:交通出行安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交通出行安全知识。
2. 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交通信号灯知识,如红绿灯、人行横道。
2. 学习在出行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如走人行道、佩戴安全带。
教学活动:1. 观看交通出行安全动画片,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
2. 进行交通信号灯游戏,让幼儿模拟遵守交通规则。
3. 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带,并让幼儿进行实践。
第三章:户外活动安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户外活动安全知识。
2. 培养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在户外活动中如何避免受伤,如不乱跑、不攀爬高处。
2. 学习在户外活动中如何与同伴保持安全距离。
教学活动:1. 观看户外活动安全动画片,让幼儿了解户外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2. 进行户外活动安全游戏,让幼儿模拟在户外活动中遵守规则。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第四章:饮食安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饮食安全知识。
教学内容:1. 学习如何选择健康的食物。
2. 学习在出游过程中如何保持饮食卫生,如洗手、不随意吃零食。
教学活动:1. 观看饮食安全动画片,让幼儿了解饮食安全问题。
3. 教师演示如何正确洗手,并让幼儿进行实践。
第五章:紧急情况应对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紧急情况应对方法。
2. 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寻求帮助,如找警察、拨打120。
旅游安全教育幼儿园小班(3篇)
![旅游安全教育幼儿园小班(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c3e84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7.png)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旅游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在旅游过程中遵守规则、自我保护的能力。
3. 增强幼儿与家人、朋友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团结合作意识。
二、教学对象幼儿园小班幼儿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准备1. 旅游安全知识PPT2. 旅游安全知识卡片3. 旅游场景图片4. 旅游安全游戏道具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旅游场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们去过吗?”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地方就是旅游景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旅游安全知识。
”(二)旅游安全知识讲解1. 教师利用PPT,向幼儿讲解旅游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a. 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b.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陌生人的食物;c. 注意消防安全,不玩火;d. 注意个人物品安全,不随意丢弃;e. 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拥挤;f. 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暑降温或保暖措施。
2. 教师发放旅游安全知识卡片,让幼儿通过观察卡片内容,加深对旅游安全知识的理解。
(三)旅游安全游戏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全小卫士”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旅游安全知识。
游戏规则: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安全小卫士”,负责在游戏过程中提醒其他组员注意安全。
游戏内容:模拟旅游场景,设置一些安全隐患,如:过马路、乘坐电梯、游玩水上游乐设施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应对。
2. 教师点评游戏过程,强调旅游安全的重要性。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旅游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旅游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自己呢?”3.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一步拓展旅游安全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旅游过程中能够自觉遵守规则,保护自己。
3. 教师应加强与家长、幼儿园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旅游安全问题。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出游》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出游》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a1e897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6.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出游时的基本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 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应变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出游时的基本安全知识。
2. 学会与同伴合作、分享。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应变能力。
2. 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图片等资料。
2. 安全标识牌、玩具等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课件、图片等资料,让幼儿了解出游时的基本安全知识,如遵守交通规则、不离开成人、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等。
2. 情景模拟:教师设置出游场景,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同伴合作、分享,如共同寻找安全的路线、分享食物等。
3. 游戏环节:教师设计安全标识牌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各种安全标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幼儿在家与家长共同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游戏环节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进行安全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也能得到安全的关注和引导。
2. 组织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参加实地考察活动,如参观警察局、消防队等,让幼儿深入了解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通过讲解课件、图片等资料,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安全知识。
2. 创设实际情境:设置出游场景,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同伴合作、分享。
3. 注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在教学过程中,确保教室环境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关注幼儿情绪:关注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情绪波动,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让幼儿保持积极的参与态度。
3. 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面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如遇到陌生人、遇到危险如何求助等。
小班安全出游教案
![小班安全出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1b818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6.png)
小班安全出游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小班安全出游教学,让幼儿了解安全出游知识,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使幼儿能够在游玩中保护自己,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2. 教学内容小班安全出游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安全意识教育:让幼儿了解危险和安全,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安全出游知识:让幼儿了解出游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如如何避免受伤、如何防止丢失、如何应对紧急情况等。
•安全技能教育: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技能,如:安全疏散、呼救等。
3. 教学步骤3.1 导入老师可以用图片、视频或故事来引起幼儿的兴趣,打开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对于出游的关注。
3.2 安全意识教育针对幼儿阶段正处于探索世界,好奇心强烈的特点,老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幼儿的安全知识、行为习惯的训练,向幼儿传递正确的安全观念,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3 安全出游知识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出游,需要做出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出游前必须知道的准备工作:如准备医疗药品、防晒用品、干粮水、充电宝等。
•防止丢失物品的技巧:如佩戴挂件、写上电话及家庭住址等信息。
•预防出游中受伤的措施:如注意防晒、不乱跑、不私自接触动物、不随意乱爬等。
3.4 安全技能教育让幼儿学会一些安全技能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如:•遇到危险,幼儿应该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自救。
•学会呼救,如火警、医疗、意外等情况,应当及时寻求他人的帮助。
•教授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如止血、包扎等。
3.5 游戏环节在教育幼儿安全常识的同时,运用游戏的形式,加强幼儿对安全常识的记忆和理解。
3.6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对幼儿进行安全出游常识和基本自救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同时引导其树立安全意识。
4. 教学重点和难点4.1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让幼儿学会正确的呼救方法,掌握基本自我保护技能。
4.2 教学难点•教师需要在幼儿的认知语言能力和行为习惯方面做出更多细致的指导。
小班安全常识教案《出游》设计
![小班安全常识教案《出游》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5d788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b.png)
小班安全常识教案《出游》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出游》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激发幼儿对安全常识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习和掌握出游时的安全知识。
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
准备适合幼儿年龄的《出游》故事书或绘本。
准备适合幼儿年龄的安全常识图片和道具。
创设适合幼儿学习和游戏的《出游》主题区域。
三、教学过程
认识《出游》(10分钟)
向幼儿展示《出游》的故事书或绘本,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出游》故事(20分钟)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出游》故事书或绘本,讲述与出游相关的故事。
引导幼儿聆听故事,理解故事中的安全常识和应急处理方法。
通过故事情节,让幼儿了解出游时可能遇到的危险和如何保护自己。
安全常识学习(30分钟)
引导幼儿学习出游时的安全常识,如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
通过图片和道具,让幼儿参与讨论和演示,掌握出游时的安全知识。
组织幼儿进行模拟出游活动,让他们运用所学的安全常识。
观察和应急处理(40分钟)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安全隐患,如交通信号、人群拥挤等。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做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组织幼儿进行应急处理训练,让他们学会正确应对紧急情况。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与幼儿一起总结《出游》教学活动的收获和体会,鼓励他们发表对安全常识的反思和建议。
四、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学习和运用安全常识,可以尝试其他与安全相关的游戏和活动,拓展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小班安全出游教案
![小班安全出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790e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7.png)
小班安全出游教案小班安全出游教案1一、活动目标⒈知道自已上幼儿园了,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和亲切感,接受本班教师和小朋友,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
⒉初步适应集体生活,逐步形成基本常规,如在集体中能听教师,听同伴讲话,愿意自已进餐,入睡,学会洗手,入厕等。
⒊乐意用纸和笔大胆涂鸦,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跟着音乐做动作。
⒋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会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和跑,愿意做模仿操。
⒌能按物体的某外部特征(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初步学会实物与相应标记匹配。
二、活动安排第一周1.宝宝有礼貌(社会)2.点点爱上幼儿园(语言)3.小手真干净(健康)4.参观大班的画展(美术)5.拍手点头(音乐)一、活动目标⒈知道自已上幼儿园了,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和亲切感,接受本班教师和小朋友,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
⒉初步适应集体生活,逐步形成基本常规,如在集体中能听教师,听同伴讲话,愿意自已进餐,入睡,学会洗手,入厕等。
⒊乐意用纸和笔大胆涂鸦,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跟着音乐做动作。
⒋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会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和跑,愿意做模仿操。
⒌能按物体的某外部特征(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初步学会实物与相应标记匹配。
二、活动安排第二周1.保健老师,你好(社会)2.我能,我会(语言)3.玩具找家(科学)4.神气的画笔(美术)5.亲亲(音乐)一、活动目标⒈知道自已上幼儿园了,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和亲切感,接受本班教师和小朋友,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
⒉初步适应集体生活,逐步形成基本常规,如在集体中能听教师,听同伴讲话,愿意自已进餐,入睡,学会洗手,入厕等。
⒊乐意用纸和笔大胆涂鸦,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跟着音乐做动作。
⒋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会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和跑,愿意做模仿操。
⒌能按物体的某外部特征(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初步学会实物与相应标记匹配。
二、活动安排第三周1.我是某某组小朋友(社会)2.开火车(美术)3.你是我的好朋友(语言)4.我上幼儿园(音乐)5.我要上厕所(健康)1、早上送孩子入园时,孩子会拼命挣扎,(个别孩子),情形很让家长心疼,其实,等家长一走,孩子也就"既来之则安之"了,但是,家长会一天都心神不定,满脑子里是泪流满面的孩子,这是一种煎熬,也是一种磨练,孩子终将要离开父母独自飞翔,孩子入园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家长不必心神不宁,应该泰然处之。
小班出游安全活动教案
![小班出游安全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a8c79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f.png)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出游时的基本安全知识。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4. 增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团队协作。
二、活动主题《出游安全,从我做起》三、活动对象小班幼儿四、活动时间40分钟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出游的意义和乐趣。
2. 基本安全知识学习:教师向幼儿讲解出游时需要注意的基本安全知识,如遵守交通规则、不离开成人视线、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等。
3. 情景模拟: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模拟出游场景,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如过马路、遇到陌生人等。
4. 团队游戏:教师组织团队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意识到出游安全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巩固本次活动所学的安全知识。
7. 活动评价: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秀行为,指导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安全知识图片、视频,情景模拟道具,团队游戏道具。
2. 场地准备:宽敞的教室空间,便于幼儿活动。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过程中幼儿的人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3.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保持耐心、细致,积极引导幼儿参与。
八、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内容,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
2. 社区实践: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社区安全宣传活动,将所学安全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出游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活动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今后的教学活动。
3. 幼儿自评:让幼儿自我评价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优秀行为,提高自信心。
十、教学反思1. 教师要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幼儿园安全教案出游安全(必备7篇)
![幼儿园安全教案出游安全(必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50f0d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8.png)
幼儿园安全教案出游安全(必备7篇)幼儿园安全教案出游安全第1篇1、通过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了解安全春游的注意事项。
2、知道注意安全才能开心出游。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1、谈话,引发幼儿的美好回忆,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春游吗?为什么?2、引导幼儿逐幅观看挂图上的内容,组织幼儿讨论。
师:有些小朋友也去春游了,可是他们都哭着回来了,请小朋友们看看,他们都怎么啦?(1)引导幼儿观看第一幅图。
①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②教师小结:外出春游时,一定要跟紧老师排好队,不能一个人离开老师和小朋友。
(2)引导幼儿观看第二幅图。
①提问:这个小朋友的腿是怎么破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小草那么柔软怎么会划破小腿?②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她呢?换上什么样的服装就可以保护自己了?(3)引导幼儿观看第三幅图。
①提问: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觉得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拉住他②教师小结:一定要乱离路边的池塘,防止滑入水里。
(4)引导幼儿观看第四幅图。
①提问:他怎么了?他的头上有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小朋友们,你们说,如果春游的`时候遇上大马蜂,你们怎么办?②教师小结:如果遇到马蜂或者其他小虫子,最好小心的绕开,不去招惹它们,不激怒它们,这样就不会引起它们的攻击。
3、教师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找出另外要注意的两点。
(1)师:请你们仔细看看书上,看看还有没有我们刚才没有发现的问题。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讨论另外两点:①师:这个小朋友的手怎么了?怎么会流血呢?那我们春游的时候看见小花可以怎么做,不可以怎么做?②教师小结:春游的时候不要乱碰花草,小心被刺扎到。
③师:这幅图上有什么?它提醒我们要注意什么呢?④教师小结:鲜艳的蘑菇千万不要采,因为它可能是有毒的。
4、请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和旁边的小朋友自由地说一说外出游玩要注意的事项。
5、组织幼儿儿歌表演《郊游》。
师:我们记住了这么多安全注意事项,就可以快快乐乐地春游去喽。
小班出游安全活动教案
![小班出游安全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0efb5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8.png)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出游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2. 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规则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图片: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安全标志等。
2. 道具:小书包、水壶、帽子等。
3. 教学视频或故事课件。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引出出游安全的话题。
2. 教学故事: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幼儿出游时遇到危险,平安无事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出游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3. 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亲身体验出游时的安全行为和危险行为,引导幼儿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4. 安全知识问答:教师提出关于出游安全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巩固幼儿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并在家庭中引导幼儿实践出游安全知识。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出游安全相关的图片和标志,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出游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实践出游安全知识的情况。
3. 定期进行出游安全知识的考核,检验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活动内容:1. 学习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等。
2. 学习在户外活动中如何避免危险,如不远离大人、不跟陌生人走等。
3. 学习在游玩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的物品,如不随意丢弃、不轻易给陌生人等。
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向幼儿讲解出游安全知识和交通规则。
2. 采用示范法,教师演示正确的出游和安全行为,让幼儿跟随模仿。
3. 采用情景模拟法,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保护自己。
八、活动步骤:1. 讲解出游安全知识和交通规则,让幼儿了解基本的出行安全常识。
2. 示范正确的出游和安全行为,让幼儿跟随模仿。
小班安全教案《出游》
![小班安全教案《出游》](https://img.taocdn.com/s3/m/dbcce14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5.png)
小班安全教案《出游》教案背景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和接触比较有限,因此随着孩子们的逐步长大,需要适当地向他们传授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
本次教案以小班幼儿的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出游活动为主题,灵活运用故事、歌曲、手工和实际操作等多种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步了解户外活动过程中的不同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出游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能对常见的危险情况进行辨别和应对教材准备•绘本《安全出游》•歌曲《小兔子出游记》•手工材料:印有“安全路上一路顺风”的标语的小旗子•实际操作训练器材:小巧玲珑的防滑鞋教学内容及方法内容一:安全故事的讲解使用绘本《安全出游》向孩子们展示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方法。
故事内容涵盖了小朋友遇到蚊虫叮咬、走失、打酱油等实际问题,逐步帮助孩子们认识到不同情况下自身的安全问题。
内容二:歌曲欣赏孩子们喜欢歌曲和动画,所以我们安排了一首轻松愉悦的儿歌《小兔子出游记》,通过音乐的力量,让孩子们感受到闯荡天涯时快乐的同时,也能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内容三:手工制作让孩子们动手制作: 印有安全警示语的小旗子,老师会提前准备好标语、画纸、印章等材料,安排孩子们进行创作。
内容四:实物操作训练引导孩子们进行实际的“防滑鞋训练”,让孩子们戴上小巧玲珑的防滑鞋,学习防止滑倒的方法。
此项训练活动需要体现个体差异,采取小组化教学,老师对孩子单独辅导,让孩子们提前练习几次,然后进行真实环境的体验。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歌曲欣赏•手工创作•实物操作训练教学评估结合实际操作情景,观察和评估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实战能力。
教学反思安全教育课程是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次课程采用了多种教育形式,灵活运用故事、歌曲、手工、实际操作等多种手段,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户外活动过程的不同安全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出游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出游](https://img.taocdn.com/s3/m/1f77683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3.png)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出游活动名称:小班安全出游活动教案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2.帮助幼儿学习遵守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3.提升幼儿对环境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4.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互助互救。
活动准备:1.选定一个适合幼儿出游的场所,如公园或动物园等;2.准备相应的教具,如安全标志卡片、安全标语海报等;3.分组准备一位家长或工作人员作为小组负责人;4.跟家长沟通,确保幼儿携带好个人必备物品,如雨具、防晒霜、水杯等;5.准备相关的安全知识教材以及活动记录表。
活动步骤:1.活动前的准备工作:a.导入:通过图片、故事或视频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出行的安全意识和注意事项。
b.安全规则学习:为幼儿设计安全规则学习板块,教授幼儿出游时遵守的基本安全规则,如不乱跑、不争抢、不随便接触陌生人等,并使用示范和互动的方式加深幼儿对规则的记忆。
c.安全知识普及:通过图片、模型或真实物品等形式积极普及与出游相关的安全知识,如骑自行车时需戴头盔、横过马路时需看红绿灯等,并适时进行问答与讨论。
d.预防措施介绍:介绍常见的出游事故预防措施,如事先规划好出行路线、随身携带常用药品等,鼓励幼儿与家长合作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安全措施。
2.出游实践环节:a.安排小组: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家长意愿,将幼儿分为合理的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安排一位家长或工作人员作为小组负责人。
b.集合指导:在出发前,提前与家长和幼儿商讨好集合时间和地点,并领导幼儿按小组集合,听取负责人的具体指导。
c.出游过程中的安全教育:负责人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出行安全,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事项,特别是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
d.引导观察: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鼓励幼儿积极询问并学习相关知识。
e.团队合作:倡导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照顾,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互救的意识。
f.活动记录:安排一位工作人员记录幼儿在出游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并与家长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出游安全教育教案【篇一: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睡觉安全》】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睡觉安全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了解睡觉的正确睡姿,知道睡觉时不能随便玩玩具。
2、乐意参加歌表演,能运用自己掌握的正确的健康知识指导玩具娃娃睡觉。
活动准备:1、小狗玩偶一个,任何形象的玩偶幼儿人手一个。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一、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向幼儿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对不健康的午睡行为的思考。
(如情景表演有困难,可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安全标志挂图,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2、提出问题,请幼儿思考:⑴为什么不能蒙头睡觉?⑵睡觉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玩玩具?⑶为什么不能趴着睡?二、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水,了解睡觉的正确姿势。
(1)教师:怎样睡会发生危险,怎样睡才能让自己睡得更舒服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睡的。
(2)教师在幼儿阅读后提问:你最喜欢哪一种睡法?今天午睡的时候你准备怎么睡?三、游戏“宝宝睡觉了”。
1、老师这里有很多小宝宝要睡觉了,请小朋友选一个宝宝,带他去你的床上睡觉。
想一想,宝宝怎么睡才更舒服。
2、宝宝睡觉了,我们来给宝宝唱首《摇篮曲》哄宝宝睡觉吧。
【篇二: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危险的小圆珠》活动名称:危险的小圆珠活动目标:1、知道把珠子、扣子、硬币等小物品,赛道耳朵、鼻子、嘴巴里会有危险。
2、自己或者同伴有异物塞进口、鼻子、等处时,知道及时告诉大人。
活动准备:1、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2、幼儿用书第40-43页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和活动的兴趣。
(1)游戏《指五官》。
教师说:鼻子、鼻子、嘴巴(或眼睛、耳朵、鼻子)。
请幼儿依次指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
(2)教师带领幼儿分别闭上眼睛走一走,捂着耳朵听老师唱歌,轻轻捏住鼻孔、闭着嘴巴呼吸,具体感知一下五官的作用。
二、讲述故事《危险的小圆珠》,引导幼儿感知异物入鼻的危险。
(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提问:明明睡觉的时候偷偷地玩什么?他把小圆珠放到哪里了?这样做对吗?为什么?(2)小结:把小圆珠放在鼻子里,会堵住鼻孔不能呼吸。
小圆珠如果进入鼻子深处,会很危险。
三、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才能让五官避免伤害。
(1)哪些东西不能放在耳朵、鼻子或嘴巴里,为什么?(2)进餐和吃水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入园时不能带什么?午休时不能玩什么?(4)阅读幼儿用书第42-43页:简单了解有异物进入口、鼻、耳怎么办?(5)小结:笔帽、扣子、棋子、发卡、图钉、硬币等一些小的物品不能往耳朵、嘴巴、鼻子里塞;进餐吃水果的时候不能大声说笑,不然小饭粒就容易进入气管;早上入园不带小物品;午休时不咬拽衣服扣子、拉链,不玩被角、线头、棉花等,有异物进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看到同伴不小心把小物品放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
【篇三:小小班18节安全教育教案】小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主题一:《入园我知道》一、活动目标:1、知道入园是要和家长在一起,不能随意跑动。
2、能对各种入园过程中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愿意接受成人的建议。
二、活动准备:1、小男孩和成人女性木偶各一个。
2、积木搭起的话题,小皮球一个。
3、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
(1)教师出示挂图: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2)教师:①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图中蓝衣服小朋友是明明,绿衣服小朋友是冬冬。
)②明明是和爸爸一起来上幼儿园的,你找到明明了吗?③明明是怎么上幼儿园的?④明明到班上的时候是怎么做的?2、引导幼儿观看木偶表演。
⑴教师:上幼儿园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吧!⑵教师操作木偶,引导幼儿理解入院时偷偷乱跑的不良后果。
①木偶表演:冬冬上幼儿园啦,今天是他第一天上幼儿园,他早早的就和妈妈来到了幼儿园。
一进大门,冬冬就看见了一座滑梯,他甩开妈妈的手,又蹦又跳的跑过去,玩起了滑梯。
冬冬玩累了,发现自己找不到妈妈,着急的直哭。
妈妈找到了冬冬,对他说:上幼儿园的路上要紧紧拉着妈妈的手,这样才是妈妈的好宝贝。
②教师:你们觉得冬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离开爸爸妈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⑶教师操作木偶,引导幼儿理解自己随意跑出去的不良后果。
①木偶表演:第二天上幼儿园的时候,冬冬紧紧拉着妈妈的手,再也不敢松开,妈妈把冬冬送进了小一班教室。
冬冬看见操场上的皮球,趁着妈妈和老师在谈话,偷偷地跑出教室,在操场上玩起了皮球。
冬冬玩累了,发现自己找不到小一班。
这么多班级,哪一个才是小一班呢?冬冬着急地哭了起来。
老师找到了冬冬,告诉冬冬:到了班上可不能自己跑出去玩,如果想玩,老师会带小朋友们出去玩的。
②教师:你们觉得冬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自己随意跑出去会怎样? 3、阅读幼儿用书,对不同的行为进行判断。
⑴教师:①请你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②你喜欢哪一个小朋友?为什么?⑵教师小结:我们上幼儿园的时候要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不能乱跑;如果乱跑,可能会找不到爸爸妈妈,还可能会摔跤、受伤呢。
到了班上,不能自己偷偷的跑出去玩;如果想玩的话,老师会带小朋友们出去玩的。
活动延伸:幼儿园开学第一课:开开心心上幼儿园(小一班)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 体验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情感。
准备:1、故事磁带、教学挂图、2、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新年树。
教学重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教学难点:故事表演过程:1、倾听录音了解故事内容幼儿第一遍倾听后,告诉同伴故事的名称师生共同听故事录音:故事里都有谁? 2、学说对话,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内容:出示背景图和故事中的动物形象讲述故事:----------小青蛙看见小鸭子、小乌龟是怎么说的?小动物是怎样上幼儿园的?幼儿自由结伴讨论故事内容,教师巡回聆听:-------为什么要开开心心上幼儿园?3、情景表演,体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情感:观看大班幼儿的表演。
大班幼儿带弟弟妹妹一起表演,进一步体验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情感。
4、经验迁移、表达感受:----------你会将自己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故事表演给大家看吗?幼儿表演,教师观察、鼓励幼儿。
5 小结讲述幼儿表演情况。
主题二:《危险的小圆珠》一、活动目标:1、知道把珠子、扣子、硬币等小物品,赛道耳朵、鼻子、嘴巴里会有危险。
2、自己或者同伴有异物塞进口、鼻子、等处时,知道及时告诉大人。
二、活动准备:1、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2、幼儿用书第40-43页三、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和活动的兴趣。
(1)游戏《指五官》。
教师说:鼻子、鼻子、嘴巴(或眼睛、耳朵、鼻子)。
请幼儿依次指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
(2)教师带领幼儿分别闭上眼睛走一走,捂着耳朵听老师唱歌,轻轻捏住鼻孔、闭着嘴巴呼吸,具体感知一下五官的作用。
(二)、讲述故事《危险的小圆珠》,引导幼儿感知异物入鼻的危险。
(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提问:明明睡觉的时候偷偷地玩什么?他把小圆珠放到哪里了?这样做对吗?为什么?(2)小结:把小圆珠放在鼻子里,会堵住鼻孔不能呼吸。
小圆珠如果进入鼻子深处,会很危险。
(三)、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才能让五官避免伤害。
(1)哪些东西不能放在耳朵、鼻子或嘴巴里,为什么?(2)进餐和吃水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入园时不能带什么?午休时不能玩什么?(4)阅读幼儿用书第42-43页:简单了解有异物进入口、鼻、耳怎么办?(5)小结:笔帽、扣子、棋子、发卡、图钉、硬币等一些小的物品不能往耳朵、嘴巴、鼻子里塞;进餐吃水果的时候不能大声说笑,不然小饭粒就容易进入气管;早上入园不带小物品;午休时不咬拽衣服扣子、拉链,不玩被角、线头、棉花等,有异物进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看到同伴不小心把小物品放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
主题三:《汤洒了,怎么办?》一、活动目标:1、知道进餐时菜汤泼在桌子上或身上时的简单处理方法。
2、能根据图片大胆讲述画面内容。
二、活动准备:故事《碗里的汤泼了》三、活动过程:1、教师讲故事,引起幼儿兴趣,讨论:汤泼了怎么办?教师:午餐时,大家都在吃饭,吃着吃着,玲玲突然叫了起来:哎呀,不好了!我的汤泼了......玲玲的汤泼到哪里了?(桌上)如果你的汤也泼在了桌上,你会怎么办?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教师小结:吃饭时,汤泼在了桌子上,要赶紧把胳膊移开,以免汤把自己的衣服、袖子弄脏了,甚至烫伤了自己。
2、继续听故事,继续讨论:汤泼了怎么办?教师:我们再来听听,这个小朋友的汤泼在哪里了?(汤顺着桌子往下流。
)他该怎么办?来听听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让开流下来的汤,再请成人帮忙。
)教师小结:汤泼在桌子上,又顺着桌子往下流,小朋友要立刻让开留下来的汤,以免汤把自己的衣服、裤子弄湿。
然后,可以请成人帮忙处理泼下来的汤。
3、教师总结。
教师:有时,因为小朋友不小心把桌子上的汤弄泼了,当大家遇到这种事时,首先要让开泼下来的汤,然后再请成人帮忙。
如果不让开,汤就会弄湿自己的衣服,甚至会主题四:《小手流血了》一、教学目标: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二、教学准备:相关图片一张。
三、教学过程:1、请幼儿观察图片,提问:(1)这个小朋友的手怎么啦?(出血了)(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
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
(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
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教学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主题五:《会咬人的电》一、活动目标: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通过故事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
二、活动准备1、“有电危险”的标志图片一张、电插线板一块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3、幼儿操作用图片人手一套;笑脸、哭脸图片各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