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给孩子用抗生素和偏方退热

合集下载

儿童发烧如何正确用药

儿童发烧如何正确用药

2011-2-28治疗发烧的误区儿童发烧如何正确用药崔玉涛,1986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稍后在该校攻读了儿科学专业研究生,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完成了培训期,在北京儿童医院完成了住院医生实习期,稍后成为该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副主任,在新生儿监护领域被公认为资深专家。

小儿发烧是指宝宝体温的异常升高,妈妈的手不是体温计,不能准确测量宝宝的体温;而宝宝的正常腋下体温应为36℃~37℃,只有超过37。

4℃才可以认为是发热。

崔玉涛教你小儿发烧处理方法: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不要随便帮孩子物理降温。

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

发烧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去寻找病因,对症治疗。

一般感冒常会发烧2~4天,如果精神状态好、进食正常则不必太担心。

但需注意感染有无恶化或发生并发症的情形,如婴幼儿出现哭闹不停、反应差、高烧不退、甚至抽搐等,应尽快就诊。

普通的感冒发烧多半由病毒引起,主要是对症治疗,不应滥用抗生素。

治疗发烧的误区1.用冰袋敷身体,会让更多的热聚集在体内无法散出,严重的会导致高热惊厥。

体表温度不能代表体内温度,毛孔收缩会让热气聚集在体内,导致手脚冰凉。

2.酒精是挥发性的液体,他只会带走体表的温度,不会起到人体退烧的效果。

酒精降温不建议在家庭中使用,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3.捂汗有年龄限制,如果水分补充不足,很容易造成脱水,不建议在家庭中使用。

如何正确理解发烧的观察期?1.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精神状态与平常一样,可以在家观察3天。

2.38.5°是人体发烧的警戒线,如果3--6岁的小孩超过38.5°后会出现高热惊厥现象。

3.体温烧的越高,说明人体的抵抗力越强。

4.三天的观察期要根据病情的变化来判断,如果特别严重应当马上去医院治疗。

5.发烧去医院做辅助检查是不准确的,应该查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发烧。

6.三天的观察期可以对病情有一个很好的判断。

7.感冒至少要24个小时以后才可以去做血常规检查,才能准确的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

崔玉涛谈发烧护理

崔玉涛谈发烧护理

崔玉涛:卫生部医疗项目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儿科高级医生,在新生儿监护领域被公认为资深专家。

北京和睦家医院(美资)儿科主任。

以下有2个网址可以看看:/user/showuser.php?uid=u5002497883&tab=journal &view=single&journalid=2941014/doc_2560.aspx发烧的特殊情况:幼儿急疹@崔玉涛:很多朋友都知道“幼儿急诊”是高热后出疹子的一种常见病,此病不留后遗症,属于非常常见的常见病之一。

但是,孩子高热时,家长还是非常担心。

在此,还是建议诸位朋友,若孩子仅是高热,没有明显的咳嗽、腹泻等症状,还是应在家观察,保持体温低于38.5度、多饮水、保证大小便正常。

#崔玉涛谈常见病#//@崔玉涛:幼儿急疹属于典型的病毒感染,整个病程3-5天发热期+3天皮疹期。

此间,除了保证体温不高于38.5度,保证排尿排便正常,多饮水,尽可能多进食以外,没有其它有效治疗方法。

特别不应使用抗生素!!!确实,幼儿急疹往往是婴幼儿第一次发烧,家长着急,也只有等待!#崔玉涛谈常见病#崔玉涛:很多父母寻求是否可预防幼儿急疹发生。

1、幼儿急疹属上呼吸道感染,以高热起步,3天后退热时,出皮疹,漫步全身,再持续3天消退。

2、很难预防其发生。

3、整个过程不会给孩子造成严重损伤,也不遗留后遗问题。

4、此病不属于传染病,无交叉感染。

5、病毒是感染原因,不须使用抗生素。

#崔玉涛谈常见病#由于幼儿急疹的确诊都是马后炮,所以家长在发热早期一定要“沉着”。

对高热婴儿,若不伴有明显咳嗽、腹泻等症状,同时发热24小时后,末梢血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不高,千万别着急使用抗生素。

只要将体温能够控制在38.5度以下,多喝水,保证正常排尿和便,高热三天热退后就会出疹。

#崔玉涛谈常见病#以下是发烧的护理。

//@崔玉涛:高热时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喝水,多排尿。

千万不要给孩子捂汗。

崔玉涛谈育儿-正确使用药物

崔玉涛谈育儿-正确使用药物

崔玉涛谈育儿-正确使用药物本章你将读到以下精彩内容:●静脉输液虽然有它的好处,但并不一定就是最积极的方式,应该遵循“能口服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不静脉给药”的原则。

●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时间,把细菌彻底杀死,避免耐药细菌的产生。

●病毒感染期间,使用抗生素不仅达不到治病的目的,还会导致人体特别是肠道内菌群失调。

LESSON 44 退热药,混搭用虽然我们都不希望,也尽量避免孩子发烧,但没有一个孩子能躲过发烧。

实际上,发烧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发烧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对人体的破坏。

当病原菌侵入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会调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来阻止它们,其中,让体温升高就是一种常见而明显的方式。

既然发热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之一,那为什么还要退热呢?通常退热是针对高热而言,也就是指体温超过38.5℃的体温。

因为高热会使体内代谢过高,导致人体消耗明显增加。

3岁以前的孩子大脑发育还不够成熟,高热有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异常兴奋,出现高热惊厥,使孩子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

所以,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应该采取退热治疗。

退热治疗分为物理疗法和化学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多喝水多排尿、温水浴,甚至枕冰袋等;化学疗法主要是使用药物治疗。

但是,在用药物降温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会遇到一些困惑和难题。

诊室镜头回放1使用退热剂每天不能超过4次11个月的楠楠一天前开始出现高热,体温超过了39℃。

在医生的指导下,父母给孩子服用泰诺林小儿滴剂退热。

药物服用后效果很好。

说明书标明,药物应该间隔至少4个小时才能再次服用,但说明书上又提到,每天使用不能超过4次。

这下爸爸妈妈左右为难了:吃药后退烧的有效时间是4个小时左右,如果孩子4个小时后又烧起来,这样算下来,每天使用退热剂的次数肯定会超过4 次,这该怎么办?诊室镜头回放2使用退热剂1小时还没有退热1岁3个月的宝宝近几天发热,体温超过了39℃。

使用泰诺林小儿滴剂将近1小时后,孩子的体温仍然没有减退。

杏仁医生 马丁医生 家长必读 崔玉涛谈从疱疹性咽颊炎谈小儿病毒感染 发烧的处理

杏仁医生 马丁医生 家长必读 崔玉涛谈从疱疹性咽颊炎谈小儿病毒感染 发烧的处理

【杏仁医生精选】马丁医生:家长必读!崔玉涛谈从疱疹性咽颊炎谈小儿病毒感染、发烧的处理马丁医生评:这是我看过的最清晰最全面的一篇关于小儿疱疹性咽颊炎(涉及到手足口、病毒感染、小孩发烧的处理等)家长必读的文章,解释了很多家长对小孩生病的认知误区,强烈推荐!崔玉涛,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中国着名的儿科专家,现任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天津和睦家医院首席儿科医生。

先后工作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和中美合资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要从事新生儿急救、婴儿生长发育监测、早期婴儿问题的干预和疾病的治疗等工作。

网易亲子:疱疹性咽颊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崔玉涛: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病毒分很多种,什么埃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等。

大家都知道手足口病,其实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类病毒造成的,绝对不是一种,是一类病毒。

网易亲子:严重了就是手足口病吗?崔玉涛:对,手足口,手脚也有疱了,光嗓子就是疱疹性咽颊炎,他们是一类病毒造成的。

为什么会突然发高烧?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网易亲子:为什么会一下子就发高烧?崔玉涛:因为这种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一定时间后会自然消失,所以我们管这种病叫自愈性疾病,一来就会高烧,39、40度,恨不得上午还好着呢,下午孩子就开始蔫,蹭就发高烧了。

病程是如何发展的?从病毒增生到自然消退崔玉涛:整个的病程就是病毒复制期,病毒复制期一般3—5天。

什么叫3—5天复制期,就是它在增生增生。

但是后期就不再增生,不再增生之后停滞,到最后自然在体内衰败,好了。

所以我们说病毒感染没有什么药可用,你不可能快速的杀死他。

有人说我用了药病几天就好了,其实不用药,那么多天,也该好了,所以我们一直说,疱疹性咽颊炎或者手足口病,主要不是杀病毒,而是在病毒感染时期控制体温,包括局部的症状。

比如嗓子刚开始是水疱,是水疱的时候还不觉得疼,所以高烧的时候,孩子可能不觉得特别疼,一退烧了还能吃点喝点。

高烧,需要有效退热(来自网络及微博的崔玉涛资料)

高烧,需要有效退热(来自网络及微博的崔玉涛资料)

高烧,需要有效退热(来自网络及微博的崔玉涛资料)孩子发烧了,是物理降温还是吃退烧药?为什么吃了退烧药效果却不?和崔大夫聊聊,你会更好地理解发烧,不再手忙脚乱!目录一、人为什么会发烧二、什么时候需要用退烧药三、降温关键:增加散热四、怎么准确量体温五、怎么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效果好六、退烧药的药量怎么掌握七、发生高热惊厥怎么办正文一、人为什么会发烧发烧是提问超过正常时的一种症状,发烧不是病,只是一种症状。

正常情况下,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不会因为天气高低而改变。

天气热时,我们会出汗增加散热,这样体内温度就不会上升。

天气冷是,皮肤会收缩起来,跟盔甲似地,组织体内热量散发。

这种反应能使我们的体温平衡,这个平衡点,就是大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

当体内遇到异物,如病毒细菌等,肌体就会出现免疫抵抗,体温调节中枢就会上移,基础体温增高,就出现了发烧,发烧的目的是把免疫系统全部动员起来,免疫细胞活跃起来了,杀灭病菌的力量就强。

所以,发热,并不是一件坏事。

发热时,我们通常不感觉到热,而是感觉冷。

因为发烧时体内要是去很多能量,所以皮肤毛孔收缩,以减少散热,使热量集中在体内,体温就能够提高。

就跟我们冬天把门窗关起来,使室温提高的道理一样。

发热时,孩子的肌肉会颤抖,消耗很大,就像长跑一样,所以孩子发烧时情绪不好,因为他虽然没跑没跳,但他的肌肉在运动,以产生更多热量,使体温能够上升,所以孩子发烧时会感觉腰酸背痛。

二、什么时候需要用退烧药既然发烧不是坏事,为什么又要降温?因为6岁以内孩子大脑本身不成熟,体温过高容易导致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引起的窒息、缺氧会导致大脑损伤,还有可能出现呕吐造成的窒息,把舌头咬破等情况。

所以孩子烧到39°C时需要降温,因为39°C以上大脑被刺激而出现高热惊厥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是,孩子体温升到39°C时,即使马上吃药,药效也不会马上起作用,体温还会继续升高,所以,在孩子体温达到38.5°C时就要给他吃药,吃了药,体温会继续上升,当上升到39°C时,药物也起作用了,这就避免了孩子出现39°C以上的高热。

宝宝发烧24小时护理(附崔玉涛有效退热法)

宝宝发烧24小时护理(附崔玉涛有效退热法)

宝宝发烧24小时护理(附崔玉涛有效退热法)写在前面照顾发烧的宝宝,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知道一些相关的护理知识。

否则,面对宝宝体温的升降起伏,你可能难以应付!7个月的妞妞发烧了!这是妞妞第一次发烧,妈妈有些手足无措!没关系,让我们陪着她,一起和宝宝度过发烧最初的24小时吧!发热的分度宝宝发热的分度目前尚不统一,目前大多数都采用以下标准:37.5℃~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0.4℃为高热40.5℃以上为超高热上午10:00 宝宝发烧了!妞妞今天有点咳嗽、流鼻涕,而且妈妈抱着她时,发现她身上有点儿热。

妈妈用嘴唇和前额分别试了试妞妞的额头,觉得确实有点儿烫。

可能是发烧了。

怀疑宝宝发烧,首先要给宝宝测量体温,确切了解宝宝体温的高低,以便采取不同的措施。

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内,不必要吃退烧药,可采取其他措施降温。

首先应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温度适中(18℃~25℃)、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如果出汗多,要及时为宝宝更换干净衣服,并用温水擦洗。

宝宝发烧时,呼吸会加快,蒸发的水分多,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让宝宝多喝温开水,促使多排尿、多发汗而降温。

上午11:30 做物理降温!刚发现妞妞发烧,妈妈就给妞妞试了体温,当时是37.5℃。

妈妈先把妞妞的衣服脱掉一件,然后给妞妞少量多次地喝水,开窗通风。

可是,11点半时,妞妞的体温已经上升到了38.3℃,于是,妈妈准备做物理降温。

如果宝宝体温较高,又没有到吃退烧药的程度,可以做物理降温。

具体方法:用温水蘸湿毛巾,拧得稍干后,给宝宝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窝、腋窝、颈部的大血管部位要多擦几下,以微红为适度。

也可将冰袋或冷毛巾放在孩子前额,降低脑部的耗氧量,起到降低体温、保护大脑的作用。

不要用酒精擦浴降温,因为宝宝的皮肤娇嫩,酒精容易吸收入体内,会引起宝宝烦躁、哭闹。

下午3:00 体温升高了!到了下午3点,妞妞的体温已经上升到了39℃,看来得给宝宝用退热药了!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上,可服用退热药。

不要—发烧,就急着带孩子上医院

不要—发烧,就急着带孩子上医院

不要—发烧,就急着带孩子上医院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3年第12期□文/王娅青刘芳孩子发烧很常见,但每次孩子发烧,很多家长都会慌得乱了阵脚,尤其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父母更是着急上火,即便已是深夜,也会立即带孩子上医院看夜间急诊。

事实上,儿科专家并不认同家长的这种做法,因为发烧患儿太早就诊,未必有利于医生诊断病情。

仅凭发热症状,很难明确诊断近日,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崔玉涛在微博上说,他在儿科急诊坐诊一天,遇到最多的就是因发热就诊的孩子,平均发热时间不超过24小时,最短的只有2个小时,而且绝大多数患儿仅有发热的症状,尚无其他不适表现。

孩子生病,家长着急可以理解,但孩子刚开始发热,还没有其他症状,此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也很难判断出是哪种疾病引起的发热。

发烧,也就是崔玉涛主任所说的发热,其实是一种症状,是机体免疫系统为了抵御感染等而产生的一种免疫保护性反应。

它并非一种疾病,感冒、中耳炎、扁桃体发炎、肠炎等很多种疾病,都可引起发烧。

医生在接诊时,只有结合患儿的其他症状表现,如腹泻、耳朵疼痛、声音嘶哑、扁桃体红肿等,才能准确地进行诊断。

此外,孩子发烧不足24小时,血常规检查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发烧是人体对抗病原菌的过程,一般24小时后,人体病原菌的感染情况才能在血常规上有所反映。

发烧但精神尚可,不必急着就医那么,孩子出现发烧症状,家长到底该怎么办呢?专家建议,如果孩子精神状况较差,即使不发烧也要及早就诊,如果精神尚可,则不必急着就诊,主要注意两点:1.退热护理。

让孩子多饮水,用温水擦洗腋窝、脖子、大腿窝等,或者给孩子洗个温水澡,鼓励孩子排便。

如果体温超过38.5℃,要根据孩子的体重,给他服用足够剂量的退热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2.观察孩子的发热变化和其他症状,如咳嗽、腹泻等。

家长带孩子看病时,可以向医生详细介绍他的整个发热过程、症状表现、用药情况以及对药物的反应等,这特别有助于医生进行诊断。

小儿发热 常识

小儿发热 常识

自我药疗医药经济报/2004年/02月/11日/第A06版/小儿发热难以避免诊疗常识不可不知崔玉涛冬天是婴幼儿患病的高发季节,其中尤以发热最为常见。

为此,本期特编发了一组有关婴幼儿发热诊疗方面的稿件,以飨读者。

家长的/第一步0发热通常是由病毒或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

当婴儿的前额发烫或有不舒服的表情时,家长都应考虑到孩子可能在发热,可以立即用体温计测量婴儿的体温。

除了要了解患儿体温的高低外,家长还应尽快寻找引起发热的病因。

寻找病因应该是医生的工作,但医生仅观察婴儿瞬间的情况,很难对婴儿疾病的全过程有所了解。

看病时,医生对家长的询问目的之一就是了解家长的粗略判断,如家长的判断及时、准确,就会有利于孩子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发热的婴儿,医生最先需要知道的是婴儿周围是否有类似的病人,类似病人的存在将对婴儿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因此,家长注意婴儿周围人群的患病情况是认识婴儿发热的第一步。

发热是许多疾病初期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

婴儿越小,防御反应能力越弱,所以不足6个月的婴儿一般不易出现发热。

一旦出现发热,即应赶快去看医生。

若6月~3岁的婴儿出现发热,家长还应随时查看孩子的皮肤是否出了皮疹。

既要观察皮疹首先出现的部位,又要了解皮疹发展的顺序。

另外,家长还需要注意婴儿在烦躁、哭闹时,是否有用手拉耳朵的现象。

有此现象时,家长可用手电筒查看婴儿耳道,如有液体淤积或流出,说明孩子患了中耳炎,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

发热的婴儿常伴有流涕、喷嚏及咳嗽,这是因为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症状。

但需注意的是,在上述表现加重的同时又出现了呼吸快而急促的征象,则说明病情有所发展,可能是得了肺炎。

发热的婴儿多伴有哭闹、不安等烦躁表现,一旦转为嗜睡或高热持续不退,并伴有呕吐,往往表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的是脑膜炎。

婴儿出现发热后,若伴有腹泻或呕吐,说明婴儿的消化系统受到影响。

此时,家长要观察婴儿大便或呕吐物的性状,还应用玻璃小瓶留取少量的新鲜标本,带到医院,以便检查。

杏仁医生马丁医生家长必读崔玉涛谈从疱疹性咽颊炎谈小儿病毒感染发烧的处理修订稿

杏仁医生马丁医生家长必读崔玉涛谈从疱疹性咽颊炎谈小儿病毒感染发烧的处理修订稿

杏仁医生马丁医生家长必读崔玉涛谈从疱疹性咽颊炎谈小儿病毒感染发烧的处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杏仁医生精选】马丁医生:家长必读!崔玉涛谈从疱疹性咽颊炎谈小儿病毒感染、发烧的处理马丁医生评:这是我看过的最清晰最全面的一篇关于小儿疱疹性咽颊炎(涉及到手足口、病毒感染、小孩发烧的处理等)家长必读的文章,解释了很多家长对小孩生病的认知误区,强烈推荐!崔玉涛,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中国着名的儿科专家,现任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天津和睦家医院首席儿科医生。

先后工作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和中美合资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要从事新生儿急救、婴儿生长发育监测、早期婴儿问题的干预和疾病的治疗等工作。

网易亲子:疱疹性咽颊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崔玉涛: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病毒分很多种,什么埃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等。

大家都知道手足口病,其实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类病毒造成的,绝对不是一种,是一类病毒。

网易亲子:严重了就是手足口病吗崔玉涛:对,手足口,手脚也有疱了,光嗓子就是疱疹性咽颊炎,他们是一类病毒造成的。

为什么会突然发高烧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网易亲子:为什么会一下子就发高烧崔玉涛:因为这种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一定时间后会自然消失,所以我们管这种病叫自愈性疾病,一来就会高烧,39、40度,恨不得上午还好着呢,下午孩子就开始蔫,蹭就发高烧了。

病程是如何发展的从病毒增生到自然消退崔玉涛:整个的病程就是病毒复制期,病毒复制期一般3—5天。

什么叫3—5天复制期,就是它在增生增生。

但是后期就不再增生,不再增生之后停滞,到最后自然在体内衰败,好了。

所以我们说病毒感染没有什么药可用,你不可能快速的杀死他。

有人说我用了药病几天就好了,其实不用药,那么多天,也该好了,所以我们一直说,疱疹性咽颊炎或者手足口病,主要不是杀病毒,而是在病毒感染时期控制体温,包括局部的症状。

崔玉涛:服用退烧药的三种途径

崔玉涛:服用退烧药的三种途径

崔玉涛:服用退烧药的三种途径退烧药的使用途径有三个:。

1、传统的口服途径,是经常推荐的途经;。

2、经肛门直肠使用栓剂。

对于呕吐或对口服药物极力拒抗的婴幼儿可以使用;。

3、肌肉或静脉注射,是目前不推荐的途经方式。

不论是口服还是直肠肛门用药,都会通过胃肠粘膜吸收入血起作用,对肝肾的负担一样。

发热是由于体内致热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的现象,而退烧药是改变体温调节中枢的状况、减少产热。

给发热儿童服退热药主要是为了避免高热导致的惊厥,并可降低高热引起的高代谢状态。

当孩子发烧,特别是体温超过38.5℃时,服用退热药物。

药物的作用就是强迫人体增加散热。

散热过程主要依赖皮肤排汗过程完成。

如果孩子入量不足,体内水分欠缺,即使服用了退热药物也达不到预期退热效果。

这就是为何有些发热的孩子服用退热药物的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

另外,很多家长都感觉的到静脉注射可以退烧,于是大家认为输液是退烧的良策。

其实,静脉输液能够退烧并不是其中输入的抗生素所致,而是输注的液体所致。

退烧过程是需要体内通过皮肤蒸发水分才能获得。

由于发烧的孩子水入量相对不足,静脉输液增加了体内水量。

其实多饮水也是同样效果。

不论是服退热药,还是物理降温,最终退热都要经皮肤发汗、呼吸、排尿、排便等生理过程而实现,其中经皮肤散热是最主要的途径。

退热药只通过刺激人大脑中枢迫使体内增加散热。

若体内水分不足,即不能有效散热。

这就是为何发热几天,退热药“不灵”的原因。

发热时多饮水或奶等液体甚为重要!。

孩子发烧时,不能以孩子的皮肤温度,特别不能以四肢温度判断发热的程度。

发热时,由于人体需要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往往出现末梢血液相对减少的倾向,导致四肢冰凉。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进行体温测定——耳温、腋温和肛温。

通过体温判断发热的水平。

根据体温测定值,决定退热药的服用。

摘自《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疾病#。

爱乐活新生儿疾病。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婴儿发烧处理总结来自崔玉涛微博

婴儿发烧处理总结来自崔玉涛微博

婴儿发烧处理总结来自崔玉涛微博秋季来了,似乎到了发烧、腹泻的高发季节,一向被我认为健康的哲宝这一次也不例外的中枪了,7 号晚上突发高烧,但是体温一直不高,8 号开始已经慢慢超过38.5 ,9 号晚上高达40 度,10 号晚上已经自愈,没有出疹,喉咙有点哑了的,应该只是感冒了的。

此次哲宝发烧中我发现虽然自己一直在加强学习,但是真正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才发现知识的有限,今天又把@ 崔玉涛微博中关于高热发烧处理的相关内容浏览了一遍,整理了一下,结合自己这几天的实际写了这一篇长微博,希望给各位妈妈在处理高热发烧的情况的时候能有一些有益的参考,其中也许有一些纰漏,也希望有经验的油菜花妈妈们批评指出。

一、淡定的面对婴儿发烧很多家长,特别是新手家长一遇到发烧就很紧张,感觉如临大敌,手足无措,其实孩子发烧未必是坏事,发烧可以动用人体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系统的成熟。

当然发烧以后孩子会有各种的不舒服,是会比平时更“娇气”,此时父母应该做的是更多的陪伴,更多的安抚和拥抱,还要尽可能减少不适感(多饮水、母乳宝宝可以多哺乳,保持体温不超过38.5 度、保证排尿排便等)的同时,保持体温在37.5 -38.5 度,促进免疫系统成熟。

千万不要将体温降至过低。

自己在家处理的时候,妈妈们也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存在咳嗽、呕吐、腹泻等不适。

如果给孩子服药,一定记住药名和剂量。

若看病时向医生叙述清楚。

二、发烧以后父母的第一处理方法很多妈妈,特别是新妈妈一遇到发烧,就赶紧在第一时间内送到医院去,生怕耽误了孩子的治疗,甚至有一些妈妈12 小时跑三趟医院,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

因为医院是疾病聚集地,特易发生交叉感染;发烧是疾病症状,至少要3 天;一次看病得到医生的建议,应在家遵医嘱;体温超过38.5 度,给孩子服退热药,并鼓励六个月以上的宝宝多饮水,不爱喝水的宝宝可以多哺乳;尽可能保持轻松环境让孩子多休息;发烧不是免疫低下的表现。

所以忠告新妈妈们如果孩子一般状况好,发烧后在控制体温不超过38.5 度的前提下,可以在家观察。

崔玉涛谈常见病

崔玉涛谈常见病

#崔玉涛谈常见病#发热不属于婴幼儿常见疾病,属于婴幼儿常见症状。

引起发热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原因。

感染为主要原因,其中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中的主要原因。

发热时,首先应考虑物理降温,高热时(体温超过38.5度)辅以药物降温。

发热至少24小时后,才可通过血液检测间接了解发热的原因。

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发热的常见原因。

上呼吸道无论受到细菌,还是病毒感染,都会出现呼吸道粘膜水肿,继之出现分泌物增多。

呼吸道内分泌物增多,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

咳嗽做为另一种常见症状,主要是呼吸道受到分泌物刺激所致。

所以,才会在发热后出现咳嗽的情况。

引起咳嗽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内分泌物刺激,所以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成了治疗咳嗽的关键。

雾化吸入可增加呼吸道内水分,稀释痰液,利于排出。

再有,雾化吸入化痰药,如盐酸氨溴索,可直接稀释痰液,同样利于呼吸道内分泌物排出。

对于有痰的咳嗽,雾化吸入化痰药,效果快且彻底。

引起发烧的原因中,感染是常见的原因,但并不意味细菌是主因。

也就是说,抗生素不是治疗发热的主要药物,除非证实引起发热的原因为细菌感染。

咳嗽也是如此,只有细菌引起的咳嗽,才需用抗生素。

不要将抗生素认成治疗发热、咳嗽的良药。

常见的发热和咳嗽,绝大多数都是病毒感染所致。

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发热的常见原因。

上呼吸道无论受到细菌,还是病毒感染,都会出现呼吸道粘膜水肿,继之出现分泌物增多。

呼吸道内分泌物增多,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

咳嗽做为另一种常见症状,主要是呼吸道受到分泌物刺激所致。

所以,才会在发热后出现咳嗽的情况。

引起咳嗽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内分泌物刺激,所以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成了治疗咳嗽的关键。

雾化吸入可增加呼吸道内水分,稀释痰液,利于排出。

再有,雾化吸入化痰药,如盐酸氨溴索,可直接稀释痰液,同样利于呼吸道内分泌物排出。

对于有痰的咳嗽,雾化吸入化痰药,效果快且彻底。

引起发烧的原因中,感染是常见的原因,但并不意味细菌是主因。

儿科医生崔玉涛:宝宝发烧的四个不等式 护理十七问

儿科医生崔玉涛:宝宝发烧的四个不等式 护理十七问

儿科医生崔玉涛:宝宝发烧的四个不等式护理十七问宝宝发烧后,体温越高就病情就越严重吗?去医院看就一定会好得快?来看看儿科医生崔玉涛关于宝宝发烧的4个不等式解读,还有发烧护理的17个问答。

婴童CEO智库宝宝发烧的4个不等式1、体温高≠病情严重孩子发烧时,如果不是高烧,家长通常还能沉得住气。

但如果孩子烧到38.5℃甚至超过39℃时,家长就沉不住气了,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发烧越高,病情就越严重,发烧的温度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肯定是成正比的。

其实,孩子发烧只是一种症状,不是原因,不能以发烧的程度来判断孩子病得是轻还是重,发烧40℃并不一定比发烧38℃严重。

最重要的是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他精神比较好,吃和睡都和平常相差不大,吃了退烧药烧能退下来,就不用急着跑医院。

如果孩子精神很差,昏昏欲睡或烦躁哭闹,即使体温不是很高也要去医院检查一下。

2、去医院看病≠好得快孩子发烧了,家长坚持一两天不去看病的不少,但能坚持到3天的明显减少,往往还没烧到3天,家长心里就害怕了,怕孩子烧出毛病来,还是让医生给看看才放心,这样的情况我遇到过很多。

而看病后,吃了药,孩子很快就好了,家长于是得出结论:“看来孩子发烧还是得去医院看病,这样好得快,要早去两天,说不定早好了。

”其实家长不了解,病毒性感冒基本上都是3-5天的病程,也就是说,孩子去看病的时候,病情已经向好的方向发展了,即使不去医院,他的病也快好了,并非去看病就好得快,不去看就好得慢。

3、发烧时间长≠有严重的病为什么家长会在孩子烧了几天后感到焦虑?很大原因是担心孩子是不是有其他的严重疾病。

尤其是在现在的网络时代,在网上搜索高烧不退,各种严重的疾病比如白血病就会出现在搜索结果里,在本来就已经高度焦虑的情况下,看到这样的结果,家长会很担心孩子是不是也得了这些病,如果不去医院找医生检查,害怕耽误了病情。

举例来说,一间屋子的地板上有很多灰尘,要是想用扫帚将这些灰尘扫掉,扫到基本满意的程度,可能2分钟就扫完了,但要把边边角角的灰尘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至少再花2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到。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01:直面小儿发热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01:直面小儿发热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小儿发热的具体表现,纠正了一些发热起因和降温方法的误区,首先介绍避免用药的物理降温法, 然后告诉家长如何针对不同情况用不同药物降温,甚至详细到如何配比药物。
作者简介
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天津和睦家医院首席儿科医生。1986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先后工作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和中美合资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要从事新生儿急救、婴儿生长发育 监测、早期婴儿问题的干预和疾病的治疗等工作,对新生儿及婴幼儿医学领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01:直面小儿发 热
20xx年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图书目录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01:直面小儿发热》是2012年8月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崔玉涛。
推荐
在婉拒了十几家出版社的图书策划方案之后,崔玉涛医生同意了这套“图解育儿”系列书,既是为了给妈妈 们舒服的用户体验,也是想把育儿的方法讲的通俗易通,在长达25年的行医经验中,崔玉涛医生很少给孩子开出 抗生素药物,普通药物也是尽量少开甚至不开,妈妈们因为几乎都是没有任何经验,所以认为育儿是件庞杂的事 情,但是做好那些核心的事情掌握那些核心的道理都足够了,剩下的就是耐心和细心,崔玉涛医生是一个极其有 效率和有条理的人,经过他本人数次的校审之后,相信这本育儿书能让妈妈们能够做到开心育儿,养育出一个健 康开心的宝宝。
图书目录
1图解小儿发热 孩子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怎样给孩子测量体温才准确 人为什么会发热 怎样区分孩子正常的体温升高和发热 发热的三种形式与热程 如何认识宝宝高热 宝宝发热有哪些利和弊 2孩子发热病程中的正确监测和护理 如何做到发热时有效的物理降温 为何我们推荐38.5℃时就应服用退热药物
谢谢观看

崔玉涛 直面小儿发热

崔玉涛 直面小儿发热

1 直面小儿发热^_^ 每个宝宝基础体温不同,正常体温可波动于35.5~37.5之间,但是超过37.5就应该认为孩子发热了。

但并不是说孩子体温超过37就一定是发热。

一岁内婴儿体温在37.5以下都属于正常,原因是婴儿大脑内控制体温调节的中枢尚未成熟,所以婴儿体温会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天气炎热或者包裹过多,体温会轻微升高,但不应超过37.5,天气寒冷或者温度较低的房间,孩子的体温可降到36或者再低一些。

^_^ 为了了解孩子本身的体温情况,建议测量基础体温。

年龄越小,基础体温相对越高。

^_^ 根据婴幼儿特点,建议使用耳温枪。

^_^ 宝宝发热后,要在医生指导下寻找发热原因,正确对待,同时将体温控制在38.5以下,避免高热惊厥。

^_^ 体温超过37.5定为发热。

进一步划分是:37.3~38为低度发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_^ 高热是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的表现,常为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常见病原为病毒,不要以高热的程度判断疾病的轻重。

^_^ 对于高热,不论是何原因所致,都要考虑退热问题,当体温超过38.5时应接受退热药物治疗,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目的是避免高热惊厥和减少体内消耗。

^_^ 小儿发热时一定要多饮水,可增加皮肤散热、排尿等,达到控制体温的效果。

^_^ 为了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可以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

^_^ 散热需通过体内水分蒸发、排尿等生理过程完成,若体内水分不足,体温下降幅度小,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退热药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

所以必须增加水分摄入。

^_^ 如何有效**:少穿盖衣物;多喝水多排便;洗温水澡;温热毛巾湿敷。

^_^ 退热药不是以商品名区分的,而应该注意其成分。

退热应该选择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扑热息痛,它和布洛芬都是药物成分名。

泰诺林和百服宁是对乙酰氨基酚的商品名,美林是布洛芬的商品名。

^_^ 日常生活中最常给孩子选择的是泰诺林。

崔玉涛谈育儿

崔玉涛谈育儿

婴儿定时哭闹多与肠绞痛有关。

平躺时不安、易哭闹,是典型表现。

可能与胃肠发育尚不成熟有关;也可能与牛奶不耐受有关。

哭闹时抱起来,特别是紧抱可缓解,说明与肠胀气有关。

其实,让婴儿趴着也可缓解肠胀气引发的不适。

口服西甲硅油有一定效果。

若效果不佳,将配方粉换成部分水解配方。

#崔玉涛谈护理#颈部歪斜也称斜颈,是偏头常见原因。

斜颈常与胎儿体位、出生时牵拉等有关。

越早发现,及早治疗,越可有效预防和纠正偏头。

治疗斜颈方法:物理按摩;支具;手术。

对婴儿来说,按摩为常用方法。

脸部不对称、两眼大小不一是斜颈常见并发问题,很难有效纠正。

所以,及早纠正斜颈很重要。

#崔玉涛谈生长发育#大便带有少许鲜血,多是肛裂所致。

首先,请教医生确定是否为肛裂。

若是肛裂,注意调整饮食,增加富含纤维素食物或纤维素的药物制剂;去除“把便”方式,尽可能缩短每次排便时间,特别不能定时强迫孩子排便;每天1-2次用温黄连素水敷肛门或坐浴至少15分钟,再在肛裂局部涂红霉素等软膏。

#崔玉涛谈护理#大多数婴儿满6个月时开始出牙。

出牙具有个体差异。

极个别婴儿出生时即已出牙;也有一岁才开始出牙,更有一岁后才出牙的。

这与遗传背景有很大关系,与缺少钙等元素无关。

其实,出生前,牙胚即已形成,生后处于长牙阶段,直至牙齿萌出后,还会继续生长。

早出牙者不需刻意补营养素。

#崔玉涛谈生长发育#由于胎儿在妈妈子宫内处于蜷曲体位,双腿也呈蟠曲状态,致使双侧小腿弯曲。

婴儿出生后直到2岁左右,双侧小腿仍向外弯曲,这是正常现象。

虽然双侧弯曲的小腿,在双腿合拢时,局部似乎呈O型,但不是O型腿。

O或X型腿指的是髋、膝、踝关节之间的关系。

对小腿弯曲,不需补钙或任何治疗。

#崔玉涛谈生长发育#喝水少与便秘关系不大,与饮食中纤维素不足和肠内正常菌群数量不够有关。

肠内细菌败解纤维素形成短链脂肪酸和水,从而降低大便稠度。

如果纤维素进食不足,如母乳不足,辅食中青菜少或过度加工;如果太干净(使用消毒剂),易出现便秘。

孩子发烧如何退烧

孩子发烧如何退烧

孩子发烧如何退烧医生,请别老给我宝宝开头孢上周,婴儿发烧了。

他在1岁之前发烧了三次。

每次,他都在39度以内盘旋。

贴一块退烧膏,并注意护理。

不吃药是好的。

但这一次,它看起来像一个威胁,39度,婴儿一直在哭,躺在母亲的怀里。

如果怀疑是婴儿的紧急皮疹,他就下楼去检查蛇港的血液。

医生查看了血液检查表,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但他仍然开了头孢菌素和发热药。

作为崔男神的死忠粉,我当然是坚持没给吃头孢的。

既然查血没异常,那么一般的发烧是宝宝体内在和病毒做斗争,给时间让他自愈。

如果高烧39°不退,再用退烧药吧。

这是崔男神的理论,必须坚持。

第一天,宝宝没吃退烧药,没吃头孢,贴了退热贴,洗了温水澡,温度也降了很多。

第二天,体温恢复正常,但脚、胃和脸开始出现皮疹,或者像皮疹一样出现红疹。

如果你精神正常,饮食正常,你就没有去医院。

第三天上午,宝宝又开始发烧了,这下妈妈不能淡定了,赶紧带着去楼下社康继续看,社康的医生看后,说是不敢写结论啊,幼儿急疹3天后才出疹子,你们这个我也不知道啊,赶紧转儿童医院吧。

宝宝爸爸说,直接去大医院,儿童医院排队都要7个小时,还是别去找麻烦了。

在大医院里,先挂上儿科医生的号码,你一走就可以看到。

医生检查并测试了血液。

然后他没有开任何药。

他说这是一种病毒性皮疹。

好好休息,多喝水,你就能立刻痊愈。

想起宝宝上次腹泻,妇幼开了头孢和其他4种药,结果大医院只开了盐水补充液;这次发烧,医院开头孢,大医院继续没开药。

亲爱的医生,你不能总是开头孢菌素吗?如果你不能吃药,不要让宝宝吃药!不要让婴儿不打针就打针。

我们年轻时没有接受过如此过度的治疗。

妈妈,我16岁时才得到第一瓶悬浮液注射~~~很多医院普遍存在过度医疗的情况,家长都在埋怨医生下手太重,但其实也可能因为父母太着急。

宝宝生病有个过程,如果吃了医生开的药2天还没好,就有家长会跑到医院闹医生,责怪医生。

所以,医生为了减少家长的焦虑,就会下猛药。

作为一名母亲,你应该冷静下来,感冒发烧,验血,然后根据医生的建议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热时,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均低,特别是低于正常值低限,此时淋巴细胞相对增高,说明是病毒感染,不用抗生素。若病毒感染并不严重,非单纯疱疹、EB病毒等,也不需用抗病毒药物。病毒感染后2-4周,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会恢复正常,不需用升白细胞药物或免疫增强剂。
发热是炎症所致的说法完全正确,但炎症并不意味是细菌感染。病菌(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外伤、过敏等都会引起相应部位的炎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如:咽部红肿可以是病毒感染所致,也可是细菌感染所致,还可是严重哭闹局部受到机械刺激所致。若将炎症形容为一个社区,细菌感染也就是其中几栋房子。
对于反复呼吸道病症(咳嗽、发烧)的孩子,应该进行免疫功能+过敏原的检查。如果真是免疫功能低下,应该使用免疫增强剂;如果是过敏,需要去除过敏原和抗过敏治疗。不要遇到孩子发热、咳嗽就纠结于是否是细菌感染,是否该使用抗生素。
虽然孩子发热,家长着急,但是家长必须记住可以给孩子使用的退热药物只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不能给孩子使用“阿司匹林”和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家长一定要记住,抗生素(青霉素、头孢等)不是退热药物!只有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才能选择使用抗生素治疗。无论是用抗生素还是其他药物治疗,目的都是治疗引起发烧的原因,而不是发烧本身。
1
图来自于《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
使用没有医学论证的偏方
几天前一8个月的小朋友高热,当时无任何其它不适,嘱付家长只需当体温超过38.℃时服退热药,暂不用其它药物。高热会持续3-5天。可家长对孩子高热不退心急,接受了别人推荐,用蒜泥搓脚心,结果用力过重,将脚心搓出大疱,4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可脚心的大疱还需数天才能好。
若发热确定为是病毒感染,通常不应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只针对细菌和一些特别微生物,如支原体;并没有杀灭病毒的功效。抗生素不仅不会缩短病毒感染病程,反而会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增加病痛。抗生素不是退热药物!千万不要根据发热程度或期限作为选择抗生素的标准,而应根据病因。
感染的严重程度不是以病毒或细菌感染作为标准,应该以感染程度作为指标。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化验可反映感染程度。其实,孩子的难受程度是反映感染严重程度的最好指标。如孩子精神状况好,即使高热也不用高于着急;如孩子精神状况差,即使不发烧也应看医生。
给孩子用抗生素退热
昨天看了一天疾病门诊,主要是发热等病症。大多数家长在家只给孩子退烧药,可两位家长在发热的第一时间给孩子服用了抗生素。其理由是过节期间希望孩子病情快速好转。血液检测显示白细胞不但不高,而且均低于正常值低限,为典型病毒感染。
各位家长一定要明确地了解抗生素。抗生素不是治疗发热的万能药,只针对细菌和某些支原体、衣原体等病菌,不能抑制和杀灭病毒。属于病毒感染,抗生素是无效的。抗生素本身属于化学物质,食用不当对孩子会造成不该有的负效应。
高热本身并不可怕,只有高热惊厥才有可能损伤大脑,所以体温超过38.5℃需服退热药。如果孩子仅高热,没有其它明显不适,只需退热+等待。不要因为着急,选用更多治疗,特别不能使用无医学论证的方法,以免孩子出现二重损伤。将简单疾病变复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