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新教法打造一流的课堂教学
对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认识
“四五六”的内容
• 四个关注:关注课标要求、关注学生需 求、关注知识内化、 关注活动效果。 • 五个尽可能:就是教师尽可能多的设计出让学生思维兴奋 的问题,教师尽可能不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学生能探索 的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探索,学生能总结的结论尽可能 让学生概括总结,能用实际验证的尽可能不用设备模拟. • 六多六少: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多一点与学生心理换位, 少一点主观自信;在问题探索中,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 躁和埋怨;在问题解决中,多一点台阶和机会,少一点 “直拔”和“包办”,多一点让学生自我体验,少一点超 前带跑;在问题解决后,多一点反思和变形开发,少一点 贪多图快;在知识的训练中,多一点独立创新,少一点重 复模仿。
课堂“脚手架”问题链的设计智 慧
• 问题设计的艺术性和针对性; • 问题设计要展示重要知识的发展与形成 过程; • 问题设计要合情合理; • 问题设计具有探索性; • 问题设计要突出对学生创新思想方法的 培养。
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
• • • • 深研课标,把握实质; 领会意图,充分利用; 破除迷信,务实有效——换、补、组、删; 加强研究,科学使用。
关注三种类型探究课
问题一:许多本该达到理解水平的课,不少教师 将此下降为填空式的问答;有的课把学科教学 混同于“学科习题的反复训练和反馈强化”思 考水平明显下降。 问题二:许多正在实验探究水平的课,教师常常 通过解释或让学生记住最简捷的方法得出答案, “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达不到学 生亲自投入的思考力水平。 问题三:个别学生的探究结果误认为是大多数的 共识,使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自投入思考力水平。
• 课堂教学新思路——“三体六要素立体化”教 学; • 课堂教学方法新概念——“四五六”; • 审视现行常用教学方法; • 优化教学行为——探索教学十二个环节教学 行动智慧。
关于“新教材 新理念 新教法”的经验交流
关于“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的经验交流刘柳新课程改革,需要我们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来全面应对、全面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英语新教材已经全面使用,它的编写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基础教育的课程教育观,即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实践性为本,在为学生学习英语打好基础的同时,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正确的价值观、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并引导小学英语教师教育思想与学习方法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教材给人以全新的感觉。
从形式上看,增设了许多插图,编入了趣味性小故事,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生动活泼。
从内容上看,新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了学科教学日常生活现代科技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联系。
语言丰富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充分体现英语这一门语言的交际性,实用性。
教材的英语知识被融入生活,从而变得形象化,让学生学习英语像在生活中运用母语一样轻松。
学生在运用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学习词汇,理解语法知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知识得到了实际的运用,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体会:一、对话教学(Let’s talk & Let’s play)对话部分是单元的核心内容,旨在把本单元的核心句型和词汇融入一个有一定意义的对话语篇中,让学生整理体验词汇和句型的语用情境,并作为文本范例,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并形成语言运用的能力。
语言的交流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语言的表意通常依赖于语境去完成,语言习得只有在真实的语境中才能产生,因此,对话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1.我们要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与学习经验,帮助学生在新学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2.活化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语境中去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最后习得语言;3.在学生初步理解对话意义的基础上,提供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操练活动,而不要将对话教学上成“跟教师念、跟录音读,集体、小组、个人读”的枯燥无味的课。
新教材 新理念 新教法[论文]
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讲授模式转变为自主探究教学,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体现“新”呢?一、教学理念“新”1.学生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以前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理解不理解、接受不接受、听得懂听不懂,学生都必须坐在教室接受“灌输”,教师千方百计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思维受到制约、想象受到束缚,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我按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打破了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教师教学由“学问”转变为“探究”。
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堂思维训练,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尽可能不用“标准答案”或“习惯用法”,这样会扼杀学生个性,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自主发挥。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全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答案,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方法。
有的新知识可以让学生去分析、去讨论、去总结,疑点、焦点让学生去思考、去理解、去解答,有的知识则让学生自己去自学。
以往教学中,通常重结论,轻过程,一切由教师安排好,教师把知识点一个个讲得很祥细、清楚,学生通常听得很认真,缺少主动思考和讨论。
而探究式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自己动脑、动手、自主思考,自己总结,这样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形成了很好的思维品质,学生将来工作生活会受益终身。
教师要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但更多的是要由“教”者变成“导”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问题讨论的点拨者、合作交流的组织者。
如何看待新课改下的新理念和新教法
、
在英 语 教 学 中 展现 了全 新 的 教 学观 念
新教材立足于“ 外语积极学 习理论 ” , 努力 全 方 位地 调动 学 生 的学 习 积极 性 。 积 极 学 习 则 要求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激励学生主 动学习 , 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 、 分析问题 、 创造性 地解决问题 的能力 。尤其是在语言的学 习中, 学习者的情感与 内在动力显得尤为重要 , 所以 学 生 学 习 积 极 性 的有 无 就 成 为 决 定 学 习 成 功 与 否 的 重 要 因素 之 一 。 新 教 材 在 编排 上 注 意 到 初 中学 生 的年 龄 层 次 以 及 身 心 特点 , 努 力 提 高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在课 文 的 编 选 上则 力 求 形 式 的多样 , 有对话 、 有独 白、 有短文 、 有歌曲 , 甚至 有游戏。通过 听听 、 说说 、 看看、 写写 、 唱唱、 玩 玩, 实现寓教于乐。 在练习内容 的安排上 , 配套 练 习册 中的练 习, 内容 紧扣教 材 , 同样 配有插 图。练习形式新颖多样 : 有猜词 、 猜谜、 完成对 话等 。 这些练习无一不使学生在愉快 的活动 中 巩 固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 在课堂教学的 组织上 ,教师教学用书提供 了形式多样 的 、 符 合世界现代语 言教学的标准课堂组 织方法 , 如 分排 练 习 、 两人小组 练 习 、 小 组活 动 、 分行 练 习、 全班齐练 、 个别 学生单练 、 波浪式 的操练 、 连 锁 操 练 等 等 。通 过 从 集 体 到 个 人 的 活 动 , 增 强 了学生的信 心, 促使人人 开 口。从这些我们 可 以看 出新教 材是一套集科学性 、趣味性 、 实 用性为一体的好教材 。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教法
适用性等特征。 教材图文并茂, 紧密结合学 只是 做观众 与指 导者 : “ 写 ” 在 听 时我 让 学 习的过程 ,以展 示任务成 果的方式来 生实际 , 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 , 以便在课堂 学生互相 批改 ,以增进学 生之 间的信任 体现教学的成就。 其核心思想就是模拟人 上开展交际活动 ,为训练学生口语提供 了 感 ,并使 学生在轻松 的环境 中充分 展现 们在社会 、 学校生活中人们运 用语言所从 大量素材。因此英语教师应改变过去以翻 译为主的教学模式 ,把教材内容和情景结 自己 , 发挥 自己应 有 的水平 , “ 动学 事的各类活动 , 变 被 把语言教学与语言 运用结
新 课改的基本前提
现行初 中英语教材充分考虑到青少年 从而使学 生不断提高 。例 如我在考核 学
任 务型教学就 是指 以具体 的任务 为
听、 能 让学 生做 评委 , 我 学 习动力或动机 ,以完成任 务的过程 为 的心理和生理特 点, 具有知识性 、 趣味性、 生 的“ 说 ” 力时 ,
式必须 符合新课 程的要求 ,课 堂教学要 学生 、学生与学 生之间要实现真 正的平 cs ; ae等 教水果类 的单词时 , 我制作 各种
以话题 为主线 , 任务为 主导 , 辅以功能和 等 , 进行真诚 的交往。通过 创设 良好 的语 水果 图片用于教学之 中。再如教蔬菜 类
结构 项 目, 内容联系生 活 , 让学生在老 师 言环 境和 提供 大 量的语 言实践 的机 会 , 单词 , 把 “ 我 种菜 ” 的游 戏运 用到 课件 中 的 指导 下 , 过感 知 、 验 、 通 体 实践 、 与、 使学 生通 过亲 身的体 验 、 与 、 参 参 合作 、 交 来 , 首先 我让学 生参 观我 的 网上 “ 场 ” 农 合作等 方式 , 实现任务 的 目标 , 使学生形 流等 学 习方式 ,强 化学 习动机 ;通 过观 并通过 如下句型来学 习本课 单词 :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关键词:新课程新理念新模式新评价一、新课程新课程,泛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我县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改从2003年秋季开始实施,高中新课改从2010年秋季开始实施。
本次课程改革,不光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改革,还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
新课程改变了长期以来“一纲一本”为“一标多本”的格局,设置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科目设置有综合化趋势,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
高中还分选修课和必修课。
在习惯叫法上,初中一、二、三年级分别改为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
以往历次改革主要是靠科研部门探索和推进,本次新课程改革是一种政府行为,靠行政强力推进。
二、新理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主战场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改理念,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因此,我着重就课堂教学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与大家作如下交流:1、和谐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至高无尚的地位。
师生之间地位是不平等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树立情感意识,课堂上应该营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以“和谐、民主、平等”为主要特征,在课堂上尽力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友善、关爱”的教学氛围。
因此,教师必须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交朋友,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评价,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合作关系、伙伴关系、朋友关系。
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就会愿意学习、快乐学习、主动学习。
2、关注学生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实现这个理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差异性教育。
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人。
他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就是差异性教育。
老师在教学中,如课堂回答问题、上台表演、作业批改、个别辅导等是否给予一视同仁的关照或者特别的关爱,即是否关注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落实新课标理念打造高品质课堂心得体会
落实新课标理念打造高品质课堂心得体会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的追求,有了高效的课堂,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
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自己教的方法和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文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又多样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
在高效课堂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有以下的体会: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我们的社会要以人为本,这样社会才能发展。
我们的课堂要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有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是健全完善学生人格,培养新型人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呼唤着新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它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最后,与学生共同成长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把握要准确。
在教学时,我们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的统一,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
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阶段总结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阶段总结为了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决定以“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一目标、自学、交流、质疑、检测”的五步教学法作为依托,研究适合我校各学科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将新课程教育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之中。
五步教学法的启用,对创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索小学学科教学中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核心,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优化教学过程,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富有个性地学习。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打造一所教学有特色,课堂有亮点的学校。
二、总体目标1.结合教学模式构建五步教学法: (1)目标(2)自学(3)交流(4)质疑(5)检测。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科教学要求,“自学”环节可有可无,自主安排。
通过各学科组的参与研究、实践,在终极成果上,形成富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实践模式。
2.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有、自学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一种自我需要。
3. 课堂上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中发挥团体合作意识。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总体要求1.划分学习小组,本着好中差相互搭配的原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划分课堂学习小组,每小组4人。
2.教师每节课的讲解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3.语文、数学、英语学科,1-2年级不留书面作业,3-6年级每天每学科可留不超过20分钟的课外作业,其他学科的作业一律当堂完成,不得留课外作业。
四、回顾历程3月15日市学院孙院长来我校进行调研,孙院长向校领导详细地阐述了“五步教学法”的重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使校领导眼前为之一亮,决定进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即“五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改革。
语文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师新教法
5
多元智能论(加德纳)
4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威廉姆-多尔)
1、活动课程教育观
主张以儿童为中心
强调从做中学
注重在活动中发展
主张教育即生活
D
C
A
B
2、 人本主义教育观
3、建构主义教育观: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说,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不确定性)
01
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同化与顺应);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学习者的建构是主动的、多元的。
创设“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思想;
倡导“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
(三)新课改的开始:
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
(一) 语文教育体制的僵化
一本课纲、一套教材、一本教参、一种观念、一次考试、一个标准答案……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4
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招生、统一分配……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3
目前的教育体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这种体制对语文教育影响很大。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2
现代社会的三大标志:市场经济;民主精神;法制制度
语文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教师 新教法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温州大学 彭小明 教授 0577—88669932
一、语文新课改的背景——传统语文教育的流弊
1997年,《北京文学》发表王丽《中学语文教学手记》、邹静之《女儿的作业》和薛毅《文学教育的悲哀》三篇文章,掀起了全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大讨论。
新教材新理念下的新思路新教法——以“有理数”教学设计过程为例
新教材新理念下的新思路新教法∗以 有理数 教学设计过程为例◉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教育研究院㊀吴光潮◉广东省广州市玉岩中学㊀吴和贵㊀㊀摘要: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 顶层设计理念先进,并已从宏观上提出举措,但落地很难 ,一线教师已在教学理念㊁新课程改革意识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渗透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不足㊁不当,严重影响着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实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深度研究教材,思考㊁设计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的新思路㊁新教法.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数学核心素养;新思路;新教法㊀㊀1引言章建跃博士曾就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些现象 指出:顶层设计理念先进,并已从宏观上提出举措,但落地很难.细究其因,很多无奈,作为新课程改革主角的一线教师,已从教学理念㊁新课程改革意识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渗透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不足㊁不当,严重影响着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实效.本文中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七年级上册 1.2.1有理数 的教学设计过程为例,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深度研究教材,设计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的新思路㊁新教法.本节 有理数 内容,课时安排为1课时,教材呈现仅一页之多,一个核心概念 有理数 .如何把这1分钟即可读完的寥寥数语,在一课时内,既符合教学规律又落实新课改要求㊁突破旧套路地讲授给学生?2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内涵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与本节相匹配内容)指出[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能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来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在新课程理念下,需要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素养 十个核心词 ,重视 四基 ㊁ 四能 ,重视立德树人 德育的渗透.另外,本节内容 有理数 是概念新授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要遵循概念教学中的一般规律:背景 归纳共性特征 概念形成 关键词辨析 概念同化 概念应用.基于此,本节课的设计从教材分析到教学目标㊁教学过程,均需要领会新教材的实施逻辑,重点思考:在哪个教学环节,如何实施落实㊁渗透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活动.2.1研读新教材及教师用书,深挖教材内在价值新教材是如何表述知识编排逻辑体系?教材如何展示每一个知识点的发生㊁发展过程?提供了哪些教学素材(为什么要用这个素材?)学生参与知识发展过程的学习方式是什么?现行新教材以及配套教师参考用书编写均已深刻且系统地将教材教法㊁新课程改革先进理念㊁学科素养等蕴含其中.反复研新读教材及配套教师用书,挖掘«标准»在教材中的诠释,是获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线索的有效途径.2.1.1 有理数 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主要知识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2].本节内容同时为数系进一步扩充到无理数㊁实数做知识储备,本章的知识及其思想∗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专项科研课题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学习支架搭建策略的研究 (课题编号:G D S PG2021GC012)的研究成果.方法是后续数系的进一步扩充学习的基础,研究方法亦基本相同.数及其运算 是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前两个学段已经安排了自然数㊁正分数及其运算等学习内容.本章作为第三学段教科书的开篇,是在前两个学段的学习基础上,继前一节 正数与负数 学习后,对新数 的进一步认识,通过逐步增加新的 数 而将数的范围进行逐步扩充到 有理数 .知识结构体系(如图1):图12.1.2新教材编排逻辑活动1㊀ 思考 :回想一下,我们认识了哪些数?评注:唤醒学生认知经验,复习旧知,为新知做铺垫.活动2㊀我们学过的数:正整数㊁零㊁负整数㊁正分数㊁负分数.分别列举具体数字.评注:从抽象到具体,符合学生认知;为后面从具体的 数集 (教材用 便签 式从 集合 的观点介绍 数集 )中归纳出共性特征,从而完成数的分类,渗透一点现代数学 集合 知识.活动3㊀归纳 整数(正整数㊁负整数㊁零) ㊁ 分数(正分数㊁负分数) 的概念;归纳 有理数(整数㊁分数) 的概念.评注:从具体到抽象,归纳形成概念.教材用 便签 说明 这里 (即 有限小数㊁无限循环小数 ,没有展开论述)可以化成 分数 .活动4㊀数系的扩充:正整数 (增加)零㊁正分数 (增加)负整数㊁负分数 (数系扩充到)有理数.评注:通过逐步增加新的数而将数的范围逐步扩充,渗透数的扩充的基本思想.活动5㊀练习(2个题).评注:熟悉数的分类和巩固概念,渗透一点现代数学 集合 知识.综上:(1)注重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如图2).图2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呈现教材,认真解决好与学生学习心理的适应问题.(2)注重概念形成的教学过程(如图3).图3把独立思考㊁自助探究基础上归纳结论看成是数学学习的基本过程.(3)注重学习方式的构建过程.以有理数知识的发展过程为载体,引导学生开展观察㊁(实验)㊁比较㊁归纳㊁(猜想㊁推理)㊁反思的数学思维活动.(4)注重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的培养.通过不同栏目引导学生的思考㊁探究活动,在领悟有理数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使他们既学会发现,又学会归纳㊁概括,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培养用数学的的思想和方法来思考问题的习惯.2.1.3七年级学情分析从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看,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以具体形象思维成分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成分为主的转折期.因此,教材内容的呈现必须注意具体性㊁形象性,同时还要有适当的抽象㊁概括要求[2].从而既适应这一时期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又能促进他们的思维向高一阶段发展.从学生知识认知水平看,可以分清楚正数与负数㊁分数与整数的区别;但对有理数的概念及将有理数按不同标准分类有一定的认知障碍.有理数概念对于七年级学生是一个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在它之后还将学习无理数㊁实数概念.多数学生只是单纯机械记忆而不能从本质上理解有理数的概念,这就会导致他们对有理数以及后续无理数㊁实数这三个抽象的数学概念混淆不清.3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设计思路分析3.1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2)体会数的扩充的基本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分类,感受数学分类讨论思想.(3)经历 有理数 数系的扩充过程,领略数学文化,感受数学与生活㊁生产之间的紧密联系;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数学学习常用的观察㊁归纳㊁抽象㊁概括等数学方法.(4)通过亲身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评注: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设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以依照课程目标的分类方式表述:知识与技能㊁数学思考㊁问题解决㊁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可按照本案例将知识与技能㊁数学能力㊁数学思想方法㊁数学情感㊁德育渗透等条目逐条列出.3.2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有理数的分类,体会数系扩充的基本思想,领略数学文化,获得数学学习常用的观察㊁归纳㊁抽象㊁概括等数学方法.评注:教学重点不应仅包含学科知识,还应包含积累的经验㊁学科能力㊁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等.3.3教学难点有理数概念的理解和分类.评注:教学难点主要取决于教材设计的认知要求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的差距(知识基础㊁经验基础㊁思想方法㊁学科能力等);突破难点,需要以教材要求为标准,改变或加强教材某些方面的设计.3.4课前准备(在学习这节课的前一天向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请搜集并整理:负数㊁有理数的相关数学小故事及数学史,并在下一节课与同学们分享.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㊁接触凝聚了中国古人智慧的«九章算术»等典籍,了解数系扩充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从中获得突破当前 有理数 问题情境的启示.另外,为课中的交流分享做准备,让学生梳理前人攻坚克难㊁排除万难的经历,在数学文化中感受数学概念的历史传承,融入背景起源促概念生成.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形成背景的重要途径,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领略数学文化,感受数学与生活㊁生产之间的紧密联系;学会分享㊁学会与人合作,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正当其时!图43.5教学环节设计思路(如图4)㊀㊀设计意图:基于上述理念内涵㊁课标和教材研读分析,设置教学架构:重点关注渗透新理念㊁基本思想㊁基本活动经验的 切入点 ,并具体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及实施方案.3.6教学过程环节1:旧知回顾,提出问题.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请举例说明.ʌ学生活动ɔ学生会独立思考,作答 小学学过自然数㊁正分数,初中学了 负数 .ʌ教师活动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梳理㊁完善㊁反馈;并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概念㊁例子(含有理数 的各类数各至少3个).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㊁梳理旧知,在学生头脑中构建 自然数 正分数 负数(新数) 数系的简单扩充.教师引导学生举例各类 数集 ,一方面学生举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强化对 数 的理解;另一方面,为后续 有理数 概念的形成及分类提供自然生成的素材.问题2:初中所学的 负数 又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ʌ学生活动ɔ学生甲从生活生产方面以及课本上节课的学习经验作答;学生乙 分享 负数 数学小故事.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时明确提出了负数,并提出了区分正数负数的方法;元朝数学家朱世杰在«算学启蒙»中还提出了正负数的乘法法则;欧洲最早提到负数的是在著名的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算术».ʌ教师活动ɔ对学生的分享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完善㊁补充.在数的学习中,数系的扩充是核心,而其扩充的动力,一是人类社会生产㊁生活发展的外在需要,二是满足数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对于后者,我们知道,在自然数集中,2-1没问题,而1G2就不行了!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扩充数的范围,使其既包括原来的自然数,也包括-1,-2,-3,,这样负数就更加不可少了.设计意图:搜集的故事不一定具有普适性,但通过资料查阅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扩大知识面,乐于分享,渗透数学文化㊁数学史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从数学的封闭性角度对新数的引入进行补充,让学生对数系的扩充有了更丰富㊁更理性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无理数㊁实数等数系的进一步扩充打基础,还有助于知识准备和方法准备.环节2:类比归纳,形成概念.问题3:在大家列举的这些数中,在正的自然数前面加上 - 得到的结果就叫负整数,把所有负整数集中在一起,组成负整数集.那么以此类推,大家还有什么发现ʌ学生活动ɔ学生独立思考㊁自主探究.从列举的这些数中,在正的分数前面加上 - 得到的结果就叫负分数,把所有的负分数集中在一起,组成负分数集;把所有正整数集中在一起,组成正整数集;把所有正分数集中在一起,组成正分数集;把所有整数集中在一起,组成整数集;把所有分数集中在一起,组成分数集.ʌ教师活动ɔ教师引导学生从 以此类推 的不同角度,独立思考㊁自主探究:结合列举的数,类比㊁归纳出各类数集.特别引导:0可以归属于哪一类?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只能归类于整数集.设计意图: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类比迁移,注意概念特例的分析,渗透数学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问题4:从刚才的过程,我们引入了 集合 的说法,它可以将各种数进行归类.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是否可以将上述数分成2类?3类呢?应该如何分ʌ学生活动ɔ学生自主探究分类的方法,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并汇报.分成2类:整数+分数;分成3类:正数+0+负数.ʌ教师活动ɔ给足时空,引导合作探究.强调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分类完成后,教师分别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点出 有理数 的概念,板书㊁完善分3类的表述方法(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正整数㊁0㊁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㊁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㊁分数统称为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方法1:按定义分类(如图5).图5㊀㊀方法2:按符号分类(如图6).图6㊀㊀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数的各种归类方法,从中探寻分类的方法,明确分2㊁3类,给学生尝试㊁猜想㊁验证㊁合情推理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归纳出有理数的概念以及分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问题5:为什么整数和分数可以 统称 为 有理数 ? 有理数 的由来有谁知道吗?ʌ学生活动ɔ学生思考㊁疑惑㊁倾听㊁分享有关有理数的数学史料:明朝科学家徐光启,他在翻译«几何原本»时,没有现成的㊁可对照的词,许多译名都是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徐光启将 r a t i o (比) 译成了 理 ,即 理 就是比的意思,所以 有理数 应理解为 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而不是我们字面上理解的 有道理的数 .ʌ教师活动ɔ根据学生分享的情况点评或补充.有人为便于大家理解,把 有理数 改称为 比数 (两个整数之比),从这个意义上讲:整数可以看成分母为 1的 比数 ,所以和 分数 一样有着共同的属性,可以与之 统称 为 有理数 .那么,同理自然就有 非比数 无理数 了,这将是我们后期要学习的内容了.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课前搜集有理数的相关史料,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回顾再现有理数名字的由来,让学生明晰概念的本质,就不难将它与整数及后续无理数概念区分清楚,进而也能在文化的熏陶中受到思维的启发,提高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的学习兴趣.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和过程记录着概念的形成㊁发展背后的思维过程,在课堂中融入数学史料,让学生身临其境于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中,深受前人锲而不舍㊁不断进取精神的震撼,这也将激励学生的学习品质.环节3:知识运用,同化概念.问题6:给出一组数:-1,12,1,-0.5,2,-3,0,23,0.1,0.3˙,-52,2.25,你能试着将它们分类吗?ʌ学生活动ɔ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展示分享或板演,尝试按照两种方式分类(答案略).ʌ教师活动ɔ评价与反馈.指出:由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我们也把这些小数看成分数.设计意图:同化概念.通过对数的分类的练习,体验数的分类的思想和原则,感受数学的分类思想.环节4:综合练习,巩固概念.(略)环节5:总结提炼,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和数学思想㊁基本活动经验等.4基于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新思路 的反思4.1重视基于一般观念等先进理念引领下的教材研读和单元主题教学㊀㊀章博士所言落地很难 原因很多,但其中之一就是一线教师备课研究教材不够㊁不充分,当前存在的教材使用现状:对教材简单处理,随意删改;网上下载课件或教案,不用教材;对课本例题不够重视,层次把握㊁拓展㊁再利用意识不强;不注重题后反思㊁规律总结;对章节知识整合不够,条理不清.从本文案例中,不难得出:精准设计教学活动的一般方法,首先要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内涵要求及本节课可以落实的要求㊁途径,其次要在深度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教材内在的价值.实际上,教师在一般观念㊁大概念㊁深度学习等先进理念的引领下,可以更好地去理解教材㊁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结构㊁构建整体框架㊁优化教学设计㊁找好教学关注点(数学对象㊁研究内容㊁研究路径㊁研究方法㊁研究结果㊁知识应用)㊁明确 如何教 .基于新课程目标以及核心素养更注重知识的整体构建,积极开展单元主题教学是有效途径.4.2重视基于新课程理念㊁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教学活动设计㊀㊀基于研究教材内在的逻辑㊁层次关系,思考新课改理念及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渗透的 点 ,并据此设计㊁组织教学活动.不弃教材㊁不惟教材,必须以教材内在逻辑为蓝本㊁依据,合理创设(增加或改编优化)数学情境,渗透数学思想方法㊁落实 四基 ㊁培养 四能 ㊁发展 两过程 , 对本内容学习和研究具有广泛㊁持久㊁深刻影响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思维策略方法 (一般观念)重点关注.本文教学案例, 有理数 数系扩充发展㊁数学概念形成与辨析㊁应用等,教学活动的设计既遵循教材内在逻辑关系,又通过问题串设置系列活动,融入数学文化内容.蕴藏的数学文化背景,使学生在浓厚数学文化气息中对本节课所学习的抽象的 有理数概念 形成过程有了深刻认识,起到了对学生情感㊁态度的培养作用,还潜移默化地发展了学生审美意识,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概念的同时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让学生学习有血有肉的数学概念,让学生从根源及本质上理解数学概念㊁应用数学概念的同时培养数学思维,教会学生思考,进而提升数学素养.4.3重视基于数学文化教学资源的活动开发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多是介绍数学史,通过历史故事的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本文案例,数学文化的渗透通过 课前 课外作业㊁以查阅搜集资料, 课中 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分享㊁补充的形式实施分享㊁经历数系建构,提升学科认知,深刻感悟有理数.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开发了教学资源,落实了国家 双减 背景下作业的多样化.基于数学文化教学资源的活动开发为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将数学与人文相融合,使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有机整合,落实核心素养,这正是新课程标准下追求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课程改革理念已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教法, 变 是绝对的, 不变 是相对的,以不变应万变,九九归一,不离其宗 新教材 已用最朴素的方式呈现着 新课程 的 新理念 ,我们一线教师只要坚持深度研读教材㊁分析教材和灵活使用教材,基于新课程理念设计教学活动并组织实施 新教法 ,教育的理想才可以真正落地.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G7,64G65.[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4G5,16.Z。
一流课程设计理念有哪些
一流课程设计理念有哪些
在教育领域,课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流的课程设计理念能够为学生提
供高质量的教育,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并取得成功。
以下是一些一流课程设计理念的关键要素:
1. 学生为中心,一流的课程设计理念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
这意味着课
程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进行设计,以确保他们能够充分参与并获得有效的学习体验。
2. 联系实际,一流的课程设计理念应该能够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课程
内容应该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多元化教学方法,一流的课程设计理念应该包括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
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这可能包括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实验室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4. 可持续发展,一流的课程设计理念应该能够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
着课程应该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领导能力等终身受益的能力。
5. 教师专业发展,一流的课程设计理念也应该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需要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确保他们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
综上所述,一流的课程设计理念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联系实际,采用多元化教
学方法,并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要素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并为他们的未来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方法
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学校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
伴随新课程而来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理念。
新课程理念不仅涉及了课程改革的一般问题,而且涉及了课程改革的具体问题和学科策略;既涉及了学生学习方式问题,又涉及了教师教学方式问题。
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新课改大潮中积极探索,大有作为。
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一、贯彻新理念。
探究新教法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
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新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1.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即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等。
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起组织、帮助和促进作用。
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课堂上要突出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课堂教学不仅注重教学结论,更要注重得出结论的分析、思考等教学过程教学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传递和执行过程,更是创造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因此,通过教师课堂教法的灵活选取,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3.每位教师都应学会并善于运用尊重教育、赏识教育“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以及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等。
树立新理念 探讨新教法
惯。
口语训练 的方式方法 要不拘 一格,多种多样。 举办一 系
列“ ” 会 是姚老师常用 的方法, 更是我们可 以学 习、 借鉴的方、 I 法
这些 会既有课 内, 有课外。但举会 在某一 个时期, 以某 亦 要
一
种 为主, 而且要定 时定期举 行。 1 故事会。让学 生轮流 登台讲精彩 , 短的故事。内容 小 简 由学生 自己选 自书刊、电视 广播、 课文、作文或耳 闻 目睹 的真
@
N
磁
壳
树 立新 理念 探 讨 新 教 法
刘 忠祥 神 农 架林 区 实验 中学, 湖 北 神农架 42 0 44 0
论 "一
坛
基 础教育课 程改革 是在 “ 向大一统 的基础教育 内部格局
新理念, 探讨 新教法, 做个新教 师, 从教什 么向如何教转 变, 从
开 刀,为 了每个学 生的全面发 展,为 了中华 民族 的伟 大复兴” 的背景 下进行 的。其 核心理念 是: 培养真正全 面发展 的人。为 学 生奠定可 持续发展 的 ( 英语) 素质基 础; 促进 师生共 同成长 与 发展, 关注 学生个性, 采取 在生活 中、活动 中和 实践 中学习 的教育形式,以改过去 死记硬背、 机械 训练 的模式, 为主 动参 与, 于探 究, 乐 勤于动手, 培养 学生搜集和 处理信 息的能力, 获 取 新知识 的能力, 分析和解 决问题 的能力及合作交流 的能 力。
在 教学英语 的过程 中, 教师 应做到 以下几 点:
一
、
面 向全体 学生, 为学生 全面 发展和终 身发展 奠定基础
因此, 多年以来, 进新 课改, 走 学习新课 标, 钻研新 教材, 树立
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
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当代语文教学研究表明,语文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者对信息接受和储存的过程,更是学习者对信息主动加工、传递运用的过程。
全新的学习观必然对语文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学习者的条件来看,学习本身是学生的主体活动,是以学生求知欲,学习兴趣为基础,并由学生自身主动性及自我控制活动协调发展的过程;从学习目的来看,学习不仅是“知道什么”或明白“要懂得什么”,而还在于“能够做什么”和“会做什么”;从学习的内容来看,语文的学习应面向问题的学习,面向全体的学习,面向运用的学习,面向创造的学习。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更应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问题的学习。
因此,从这些全新的学习观出发,就需要我们在当前语文教学中更新观念,转换做法。
一、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因此,在教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
”新教材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体现出“情景――探索―—试一试――练一练”的编排体系,这给教师为学生提供“经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编排意图就要学生做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让他们多探索、多实践,做到体会数学,内化数学。
教师要确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探索、自学、发展的主体,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问题。
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二、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内容摘要】新一轮课程的推行对教师而言,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认真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才能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教好新课程,作者就此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课程理念教法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全面推行。
新课程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生活,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都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由于我们相对其他市、县接触新课程慢了一步,因而对新课程理念领会还不透彻,对新课程教学还不适应。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认真研悉新课程、新课标,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需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认真钻研新教材、新课标,把握其性质、特点和目标,找准教学基点和方向,这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就要对其所教科目的性质、特点和教学目标了如指掌。
例如:《思想品德》课是学生成长历程中健康发展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因而教学中要围绕教材主题进行适当扩展和延伸,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发展动机,拓展学生的思维,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二、树立全新教育教学理念,立足新课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才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
新的教学理念就是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身体力行,使新课程理念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1、从单一课堂回归生活。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过生活教育的观念,主张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新课改再次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这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方向性原则。
单一课堂教学是缺乏生机的,要使课堂教学富有时代气息,就要增添新鲜血液。
例如,去年以来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热点、焦点问题很多:“留守儿童”、“嫦娥奔月”、“十七大”、“两会”、“台湾大选”、“入联公投”、“南方冰雪灾害”、“西藏事件”、“奥运火炬传递”、“奥运会”等都能回归到我们的教材之中,回归到课堂教学之中,而且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生机。
新课标 新理念 新教材 新教法—部编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与反思
目前,全民阅读推广已经在许多县级图书馆中得到了应用,图书馆通过讲座、展览等活动的举办,积极鼓励民众参与阅读活动,帮助了阅读的推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有不少的问题存在。
首先,缺少完善的策略的推广,所开展的活动过于形式化,没有做到深入和全面。
其次,一些县级图书馆没有对服务体系进行完善,没有对开展过程中的大部分工作进行完善。
比如,大部分县级图书馆缺少服务网络,对某些读者的阅读需求无法进行满足。
另外,在进行推广工作的时候,缺少创意以及特色活动的推广,没有对民众起到很好的吸引效果,导致一些读者没有参与到活动中来。
此外,由于县级图书馆规模有限,因此藏书的种类受到了限制,不能及时的更新数据,也没有丰富的内容,因此无法很好的吸引民众的注意力。
最后,大部分县级图书馆缺少相应的资金,没有在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上投入充足的资金,导致宣传力度不够,以至于影响力也受到了阻碍,除此之外,还缺少完善的基础设施,没有全方位的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建设,也很少开展数字阅读的活动[1]。
2 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知识获取以及认识世界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阅读。
在全民阅读环境方面县级图书馆需要进行加强。
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县级图书馆有着十分繁杂的种类,对不同年龄段所需的图书都能够进行满足。
使读者能够获得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及充分的阅读空间。
县级图书馆在阅读氛围工作方面的加强,能够使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如何加强县级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3.1 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据调查发现,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依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相关人员应该要加强重视,积极地采取措施,促进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
首先,需要对推广工作的重点进行掌握,根据我国目前阅读的人口比重分析,阅读的主力军就是青少年儿童,因此,县级图书馆可以多开展一些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活动,以此来更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抓住这个契机,使全民阅读的影响力得到提升[2]。
教学中体现的课堂教学新理念
教学中体现的课堂教学新理念一、教学中体现的课堂教学新理念新的理念,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它的真正来源并不是学科本身的发展,而应该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教学反思后的新变化。
体育新课程以《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统领教学内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与锻炼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
参赛课中,我们感悟到的课程理念的转变有:1、不再过分地强调运动技能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不再过分地追求提高课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和学生的运动成绩,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来确定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实现了由单纯技术教学模式向大众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2、教学设计由过去的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教师不再是以自己想教什么或大纲规定教什么或要求学生应当达到什么运动水平出发,而是从学生现有的身体素质水平和将来发展的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注重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摆脱了教师讲、学生练的单一的师徒传习式教育,教师始终把学生的感知、思维、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充分挖掘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潜能,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学生自己学、自己练,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4、改变了过去教师只是用教学大纲规定的标准对学生运动技术掌握的情况进行武断的、绝对的单一评价方式,而是从教学的情景和学生的需要方面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调节和发展功能,采用即时的、相对的、个体差异性等多种评价的方式,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体育课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和“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
二、参赛课中体现的课堂教学特色1、教案的设计突出一个“实”字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翻阅并认真学习参赛选手设计的数十种图文并茂、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方案,观摩教师在耳目一新,为之震惊的同时,深感到选手们在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理念的同时,正在结合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改革课堂教学的新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理念新教法打造一流的双语课堂教学
-------碌曲藏中理科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达布老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名校的诞生不在于环境的优劣,越是粗劣
的,而且能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下面本人通过对几所名校课堂教学案例的浅薄学习,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课堂教学改革是思想观念的改革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我们对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认
识有些偏差,大多数老师认为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升学率。
甚至很多老师认为素质教育也好,新课程改革也好,不适合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只能搞形式,不能真干,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假课改。
而如今的高考命题,都在从重视单纯考查知识向重视考查
育科研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是学校整体工作的点缀和修饰;对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然沉迷于过去的“时间加汗水”的模式,认为只要苦干加实干,就会上水平,出成绩。
这些教师“匠”味十足,缺乏改革创新意识,过去怎么搞,现在仍然怎么办,教学模式单一,
教法呆板,多年如一日,仅凭教学经验指导教学,满足于已有的教学成绩,缺乏对教学的理性思考和深层探索,缺乏教育科研的意识。
即使在学校领导的督促要求之下教研组搞一些教研活动也是搞形式,走过场,穷于应付,迫于压力。
识,畏首畏尾,顾虑重重,他是很难坚持下来的,也一定不会获得今天的成绩。
3、懒惰思想有些教师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安于常规、满足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思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教案依旧,教法
依旧,分析其思想根源,就是懒惰思想在作怪,导致思维僵化,思想保守,反对改革。
因为教育科研就是要打破常规,探求规律。
进行任何的教学改革都有一定的风险,都要比按部就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更大的力气,费更多的心血。
而最省劲、省心的办法就是守成
品一样去设计,思想是统一的,具有统一性,而作品却是千姿百态的,具有不同的个性。
因此说新课程改革真正进入课堂,就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
二、创新适合学生会学习的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在“满堂灌”、“讲满堂”的教学过程中,创造了小部分优等生的同时创造了很多“陪读生”和“后进生”。
特别是我们双语类理科课堂教学,越往高年级,学生越怕学理科,最后只有几个,甚至只有一两个爱学的,剩下的都成了陪读者。
老师在上面讲课,而
就是说日本的课堂教学也在改革。
日本很地方的课也跟洋思的课堂有点像,也是先让学生学,而后老师再进行教。
美国的课十分注意学生动手,他们的课就好像让学生去学手艺,如学木匠、学瓦匠跟师傅去学,师傅根本不讲课,一开始就让徒弟干,过上两三年什么都学会了。
我曾学唐卡时也一样,我的师父们没有给我讲过课,而是让我跟着他们画,从最简单的填颜色到后来的画过度色,再到后来的勾勒。
在这过程中师父偶尔会给予一些指点,但基本上在画的过程中全靠自己摸索,就如“佛像的比例”完全是看着样图自学的。
同样热加学校的“辩
——被动地接受。
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把这个‘筐’变成人。
”他设计的课堂策略是“过程为重,结论滞后”。
结论是重要的,但仅仅停留在结论层面上的教学是肤浅的,是应试教育的常规做法,教学最重要的是获取结论的过程,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作为
一个探究者,一个“摘桃子”的人,去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情读,动口议,动笔写,动脑思,强调学生的动,强化思维加工和知识获取的过程,推迟结论呈现时间,那么,到最后学生得到的将不仅仅是“桃子”,更重要的是获取“桃子”的方法和成功体验。
像考试那样紧张地学习,那么学生在课堂上还能愉快吗?对于这一点,他举了个例子,记得小时候我们下象棋,紧张起来,舍不得去吃饭,家里人喊吃饭,头一次不让家里知道,还要下。
家里人来了,把棋搞乱了,心里急得不得了。
为什么?紧张,是最愉快的事!看长篇
小说,紧张起来,顾不上睡觉。
同样,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不高兴听,都睡觉了,那叫愉快吗?老师讲,学生不愿意听,趴在那里睡觉,老师要骂他:“为什么不听?”他知道老师厉害,不得不听,那叫什么愉快呢?有的学生不愿意听,巴不得快点下课,那有什
根本就不为人们知晓。
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穷”。
是什么使它们从薄弱、落后的教育状态,一跃成为全国名校呢?细看这些学校的发展,他们都是从教学模式改革开始,杜郎口中学找到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衡水中学对课堂教学提出了“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
效益”的目标和“三转”、“五让”具体要求,洋思中学找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在杜郎口中学,所有的教室都没有讲台,三面是黑板,教室外面还有供学生使用的白板,课桌纵向六排,每两排课桌面对面摆放,
名学生的做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权。
正是这样的教学理念使得课堂因多方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自主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责任,体会到了学习进步后的成就感,体验到了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在课堂上,教师先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
比如,数学课上,先引导学生自己看例题、
果好,特别是能创造性地学习的学生;可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
但教师的讲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自学的注意力。
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
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这实际上是教师在修改课前的教案,或者是“第二次备课”。
2、在“后教”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1)明确教的
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
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
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
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即使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
按时收缴作业;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
提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媒体的理论。
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教师要由教学的主宰者、操作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把课堂还给学
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四精,四注重----精选、精讲、精练、精评;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学法指导,注重情感渗透,注重培养创新思维。
要求教师上课一律不准拖堂,改变教学内容和课后习题过多过难的状况。
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我们重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格修养,有一位教育家提出了一个教育的函数:y=kx:因变量y表示教师的教育力,系数k表示教师的人格修为,自变量x表示教师的
教学能力和教育观念等。
这个函数式说明:一个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他们的教学效果成正比,一个教师的人格力量越强,教学质量就会越高,反之,教学成绩就会下降。
因为,学生特别关注老师,感到老师正直、高尚、心底无私,热爱自己的事业,责任感强,他就佩服你、崇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