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要点完整版
教育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基本概念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培养和塑造的过程。
2. 教育的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其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3.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旨在促进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
二、教育学理论基础1.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强化和惩罚来塑造行为。
2. 认知主义理论:关注个体的内在认知过程,强调理解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通过互动和经验构建的,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意义建构。
三、教育心理学1. 学习动机:影响个体学习行为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包括兴趣、目标和自我效能感等。
2. 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方法和技巧,如记忆术、元认知策略等。
3. 学习评价:对学习效果的测量和反馈,包括标准化测试、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等。
四、教育方法与技术1. 直接教学法:教师通过讲授、示范和练习等方式,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2.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提问、研究和实验等方式,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3. 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育组织与管理1. 教育政策: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教育方针和法规,旨在指导和规范教育活动。
2. 学校管理: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团队、资源配置和学生管理等方面,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3. 教育评估:对教育活动和成果的评价和监控,包括学校评估、课程评估和教师评价等。
六、教育改革与发展1. 教育现代化:通过引入现代教育理念、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
2. 教育公平: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减少教育不平等。
3. 终身教育:强调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鼓励个体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不断学习和成长。
七、教育伦理与法律1. 教育伦理:涉及教育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如尊重学生、公正评价等。
教育学各章节要点
教育学各章节要点
政治经 济制度
领导权、受教育权、培养政治人才、传播思想 目的、内容、体制 制造舆论巩固制度、促进
民主
生产力 规模速度、结构、 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 (经济) 内容方法手段、 学知识、
科学 技术 文化
人口
改变观念、数量质 量、内容方法手段
目的、内容、方法 教育力量
规模、结构、质量
科学知识再生产、体制化、 科研功能、促进科技开发 应用
• 30、学校文化的作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
• 3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
统一体。
• 32、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是学校全体员工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 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是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 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特有文化形态。
生群体中的。。。
教育学各章节要点
• 关于学校文化的不同解释:
• 1、学校全体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 式称为 学校文化。其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思想观念 特别是价值观念。
• 2、是指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 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 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整合和结晶
物质文化
特 组织文化、整合性强、 互动性、渗透性、 过渡性、非正式
点
以传递文化为已任、导 传承性
向教育作用
性、多样性、互 补性
关
学校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的亚
系
文化
教育学各章节要点
• 小结
• 1、 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及学生文化是近年来新增加的 内容,比较符合当前教育文化建设的热点。这部分内容 要求掌握两个内容:一是有关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和学 生文化的基本理论,包括概念、特点、组成、表现等, 尤其是特点、组成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目。二是掌握 有关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教育学100个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100个必背知识点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包括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目标等。
2. 教育的本质是指导和促进个体的发展,以实现他们的潜能和全面的自我发展。
3.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智力、品德、身体、审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4. 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5. 教育的过程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达到教育目标的过程。
6. 教育方法包括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和教育管理方法等。
7. 教育的对象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等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8. 教育可以分为形式教育和非形式教育,形式教育是指在正规的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的教育,非形式教育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的教育。
9. 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等。
10.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发展原理、全面性原理和个别差异原理等。
11. 教育学的主要学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等。
12. 教育学的主要理论包括条件反射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等。
13. 教育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就出现了一些教育理论和方法。
14. 中国的教育学起源于古代儒家学派,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5. 教育学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密切相关。
16.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学生,还包括教师、教材、课程和教育环境等。
17. 教育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到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等各个方面。
18. 教育的评价是指对教育质量和效果进行判断和评估的过程,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
19. 教育改革是指根据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对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行调整和改善的过程。
20. 教育的公正性是指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原则。
21. 教育的自由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享有言论和选择的自由。
22. 教育的适应性是指教育内容和方法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教育学》知识点
《教育学》知识点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问题的学科。
教育是有意识地引导、促使和帮助人类适应社会生活、改进社会生活、培育完善人的个性和发展创造力的一种特殊社会实践。
2.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育的本质、目标、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揭示教育的规律,提供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
3.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与方法教育学的理论主要包括教育的目的论、教育的价值论、教育的内容论、教育的方法论、教育的组织论等。
教育学主要借助于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方法来开展研究。
4.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包括个别差异原则、发展原则、社会性原则、差异相适应原则等。
这些原则是指导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
5.教育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史等。
这些学科研究的是教育的不同方面和问题。
6.教育学的实践领域教育学的实践领域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
这些领域是教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7.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包括国际化发展、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
这些趋势反映了教育学研究的追求和方向。
8.教育学的创新与教育学的创新与包括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体制的、教育方法的创新等。
这些创新和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9.教育学与教育实践的关系10.教育学的意义和作用总之,教育学是探索教育现象、规律和问题的学科,它研究教育的本质、目标、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借助于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方法,揭示教育的规律,并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史等;它的实践领域涉及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
教育学在教育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基本概念1. 教育学定义: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及其实践活动的科学。
2. 教育目的:指导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和预期成果。
3. 教育功能:教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育哲学基础1. 教育本质论:探讨教育的本质和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
2. 教育价值观:关于教育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的理论。
3. 教育人论:关于人的本性和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三、教育心理学基础1. 学习心理学:研究学习过程、学习者心理特征和学习条件。
2.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心理发展规律。
3. 教育评估: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方法。
四、教育史1. 教育制度史:研究教育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变革。
2. 教育思想史:研究历史上教育家和教育思想的演变。
3. 比较教育学:比较不同国家、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
五、教育政策与法规1. 教育政策: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教育行动方针和措施。
2. 教育法规:规范教育活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3. 教育管理:教育组织和教育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六、教育实践1. 教学论:研究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
2. 课程论:研究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理论。
3. 教师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和专业发展。
七、教育技术1. 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影响。
2. 远程教育:通过电子媒介进行的教育活动。
3. 教育媒体:教育信息传播的工具和平台。
八、教育评价1. 学生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2. 教育质量评价:对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体系和方法。
3. 教育效果评价:对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和反馈。
九、特殊教育1. 特殊需要教育:针对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的教育。
2. 残疾教育:针对残疾人士的教育理论和实践。
3. 多元文化教育:适应多元文化背景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十、终身教育1. 终身学习:个体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持续学习活动。
2. 成人教育:针对成人的学习需求和特点的教育。
《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知识点汇总1.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规律和原则的学科,它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
2.教育的概念和功能-教育是社会对未成年人进行有目的地、有组织地、全面地培养和教育的过程。
它具有发展个性、社会化、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等功能。
3.教育的对象和主体4.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教育的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践、引导等。
5.教育的过程和评价-教育的过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育评价等环节,评价主要有形式评价和结果评价两种方法。
6.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教育的原则包括个别差异、综合发展、循序渐进等,教育的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情景教学等。
7.学习理论-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8.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过程与行为,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和成人教育心理学等。
9.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教育与社会阶层、教育与社会变革等。
10.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组织和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学校组织、师生管理和教学素质评估等。
11.教育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法律对教育的规定和保障,包括教育法律、教育公平和教育权利等。
12.教育思想史-教育思想史研究各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变迁和发展。
13.学校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公共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对孩子进行的教育。
14.教育和发展-教育和发展涉及教育体制、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公平和教育国际化等方面。
以上是《教育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汇总,希望对考编专业的学生有所帮助。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教育学是一个广泛而深奥的学科,需要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它旨在揭示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探索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以下是教育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教育的定义与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一活动的本质特点在于,它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过程,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包括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社会发展功能则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如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传承和创新文化等。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原始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
到了古代社会,学校教育逐渐产生,如中国的私塾、古希腊的学园等,但教育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近代教育则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教育逐渐普及,义务教育开始兴起。
现代教育则更加注重教育的民主化、终身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它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育者的教育理想等。
四、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的教育机构和组织。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主要有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三种类型。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它的目的是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探索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对教育学知识点的全面梳理。
一、教育的概念与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一概念包含了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有目的:教育不是随机、偶然的行为,而是基于一定的目标和计划进行的。
2、培养人: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核心任务是促进人的发展。
3、社会活动:教育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传承文化、培养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等。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一)古代教育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教育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宗教教义等。
教育方法较为简单,以死记硬背为主。
中国古代教育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道德教育和礼仪规范。
西方古代教育则以古希腊、古罗马的教育为代表,注重培养公民的政治素养和军事能力。
(二)近代教育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近代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
教育逐渐普及化,国家开始重视教育在国民素质提升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的传授。
教育方法也更加注重启发式和实验教学。
(三)现代教育现代教育呈现出多元化、民主化、终身化等特点。
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
教育的民主化追求教育机会的均等和教育过程的公平。
终身化则强调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和个人不断发展的需求。
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教育与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的结构和内容,以及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同时,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创新人才,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目的和领导权。
教育也能够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促进政治民主,传播政治意识。
教育学100个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100个必背知识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的学科,对于教育从业者和教育研究者来说,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学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列举了100个必背的教育学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1. 教育定义:教育是一种有意识地组织和引导个体形成积极价值取向和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2. 学习定义:学习是通过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它是主观的、积极的和有意识的。
3. 教育的目的:培养合格公民、发展个体潜能、促进社会进步。
4. 教育的对象:人类。
5. 教育的方式:形式教育、非形式教育、社会教育。
6. 教学理论:包括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社会交往教学理论等。
7. 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
8. 教育活动:教学活动、学习活动。
9. 教育评估:对教育活动和教育成果进行评估,包括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
10. 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育的方法。
11.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12. 教育管理:对教育组织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13.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
14. 教育法律:法律对教育活动的规范和约束。
15. 教育伦理:教育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原则。
16. 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资源配置和使用的学科。
17. 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
18. 教育的国际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教育领域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19. 教育政策:国家对教育的目标、原则和措施的规定和制订。
20. 教育改革:针对教育问题所进行的改革措施。
21. 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
22. 青少年问题:研究青少年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23. 成人教育:对成年人进行的教育活动。
24. 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教育。
25. 初等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
26. 中等教育:包括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等。
27. 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
教育学的40个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的40个知识点总结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教育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实践等多个方面。
教育学的知识点涉及到教育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学习心理、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下面将从这些方面对教育学的40个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点:1.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它包括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的素质。
2. 教育原则:教育原则是指教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包括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个性发展等。
3. 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教育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4. 教育过程:教育过程是指教育活动的推移和发展过程,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自主学习等。
5. 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指教育活动中传授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内容,包括学科知识、思想道德、审美情感等。
6.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指对教育活动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和反馈,包括考试评价、综合评价等。
7. 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指对教育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包括学校管理、课程管理等。
8. 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指对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等进行改进和创新,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二、教学方法的知识点:9. 激励教学法:激励教学法是指通过给予学生奖励和惩罚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10.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通过组织小组学习和合作活动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11. 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指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
12.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13. 诊断教学法:诊断教学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14. 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是指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效果。
15. 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指通过多种媒体和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
……教育起源:神话、生物(最早)、心理、劳动(马克思主义)起源说。
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填空题……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的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射击、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简答、填空……教育民主化的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民主化;c.教育方式、内容民主化;d.教育自由化。
……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潜能的发掘、力量的发挥、个性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学的研究价值:宏观: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微观(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a.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b.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c.利于掌握学生思品发展规律,做好教育工作;d.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e.有助于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改。
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教育学是一门多元的学问,研究教育的历史、内涵、功能和发展规律。
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基本概念、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史、学前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学校管理、教育组织和教育经济等。
下面就是教育学基本知识点的必背内容。
首先,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基本目标是探索教育在实现更广泛的社会目标方面发挥的作用,解决教育问题,以改进社会功能,实现更全面的发展。
其次,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教育的自我调整性取向,它提出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性,重视教育的长远影响,特别是在贯彻“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立足于社会的理性取向,形成积极的世界眼光和和谐社会的文明观念。
第三,教育学对教育组织、教育监督、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提出了许多有益启发和建议,教育组织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效率和提升教育水平为主要目标;教育监督应依据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加强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改革的有序实施;教学活动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评价活动应重视客观性、权威性、及时性和可信度,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收获。
最后,教育学还强调“伴随责任”,即在教育过程中,要求教师应当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教授学习内容的同时,指导学生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和谐、适应的精神,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实现社会发展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学的基本知识点是探索教育在实现更广泛的社会目标方面发挥的作用,解决教育问题,以改进社会功能,实现更全面的发展;基于自我调整性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性,重视教育的长远影响;强调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加强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改革的有序实施;以及指导学生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和谐、适应、正确价值取向的精神,实现社会发展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了解教育学基本理论是教育行业的基础,也是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前提。
(完整版)大学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大学教育学知识点总结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对象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的学科,以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为主要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社会机制等方面。
2.教育学的主要理论2.1 行为主义教育学强调教育是行为的建立、巩固和调节过程,重视对学生行为的塑造和控制。
提出了刺激-反应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等。
2.2 认知主义教育学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以及个体差异,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建构知识的过程。
提出了激励理论、定义、学习策略等重要概念。
2.3 发展主义教育学关注学生身心发展,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提倡个性发展和多元智能。
强调教育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出了发展阶段理论、情感教育等。
3.教育学的研究方法3.1 实证研究方法采用观察、实验、统计等方法,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教育学假设和推测。
强调客观性、可重复性和科学性。
3.2 理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理性推理等方法,对教育学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
注重逻辑性、理论性和抽象性。
3.3 实践研究方法通过实践观察、教育实验等方法,探索和改进教育实践。
着重于问题解决和社会应用。
4.大学教育学的应用领域4.1 教育教学设计培养教师对学科内容和学生特点的认知,以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学习。
4.2 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制定教育政策,规划和管理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4.3 教育评估与研究对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进行评估和研究,为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5.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教育学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多元发展。
教育技术与在线教育的发展将对教育学产生深远影响。
教育学将更加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
以上是对大学教育学知识点的简要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理论和方法,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学知识,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完整版)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
2、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4、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在于: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5、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的实践对象的原因是: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决定了他有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决定了他可以成为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
6、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
单轨制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
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
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试述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9、古代教育是适应手工生产和自然经济的教育,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两个阶段10、简述原始形态的教育的共同特征: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关键信息项:1、教育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教育的目的与功能3、教育与社会的关系4、教育与人的发展5、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6、课程与教学理论7、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8、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与关系9、教育管理与教育领导力1、教育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1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它旨在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探讨教育的价值和目的,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1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121 古代教育学的萌芽在古代,许多思想家和哲学家对教育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论述,如中国的孔子、孟子,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122 近代教育学的形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学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教育家的著作标志着近代教育学的形成。
123 现代教育学的发展20 世纪以来,教育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出现了众多的教育流派和思潮,如实用主义教育学、要素主义教育学、结构主义教育学等。
2、教育的目的与功能21 教育的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教育培养人的方向和标准。
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和追求。
22 教育的功能221 个体发展功能教育通过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塑造品德等方式,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222 社会发展功能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等。
3、教育与社会的关系31 教育与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同时教育也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培养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人才。
32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目的和领导权,同时教育也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能够为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服务。
《教育学》知识要点归纳
《教育学》知识要点归纳教育学是一门探讨教育问题的学科,它研究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原理等方面的问题,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一、教育的定义与特征1.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一种社会化过程,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方式,引导和影响个人的学习、发展和成长,使其适应社会生活和发展个人潜能的过程。
2.教育的特征:有目的性、系统性、社会性、主动性、创造性。
3.教育的基本任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二、教育的理论基础1.教育的社会基础: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教育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2.教育的人的基础:发展成了以“人”为核心的理论观点,注重发展个体的潜能和独立人格的形成。
3.教育的心理基础:教育受心理学理论的支持,重视个体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
4.教育的价值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决定教育的目标和途径。
如人本主义、科学主义、民主主义等。
三、教育的发展理论1.成熟心理理论:提出了发展阶段和个体心理发展的观点。
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等。
2.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和学习的影响,如温斯顿的习得理论和帕维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等。
3.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个体发展的尊重和关爱,如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等。
4.古典教育理论:提倡文化传承和人的全面发展,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的古典教育观点。
四、教育内容与方法1.教育内容: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品德修养等;智育内容主要包括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等;体育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健康等;美育内容主要包括审美素养、艺术修养等;劳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劳动、劳动技能等。
2.教育方法:包括启发学法、讲授法、示范法、训练法等。
不同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适用不同的方法。
五、教育评价与1.教育评价:包括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目标评价主要关注教育的目标是否达成;过程评价主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活动;结果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是否符合预期。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汇总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汇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活动的学科,它通过研究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教育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教育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教育的定义和特征: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引导和影响人类的发展和行为,使其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道德和心理素质的过程。
教育具有社会性、有计划性、言传身教、德育与智育统一等特征。
2.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智力、道德、身体和美育等方面的发展。
教育的任务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教育的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以致用、教学相长等。
教育的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互动教学等,其中适合学生个体差异的个别化教学方法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4.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等。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人对刺激作出响应的过程,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思维和认知对学习的影响,构建主义则认为学习是在社会环境中积极地构建知识和意义的过程。
学习模式包括竞争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等。
5.教学设计和评价: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过程。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全面和科学的评价,通过考试、作业、项目和观察等多种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成果。
6.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人的学习和发展的心理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和动机等方面。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教育实践和解决教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7.教育管理和组织:教育管理包括学校管理和教育系统管理两个层面,涉及到学校领导力、教育政策制定、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等方面。
教育组织则涉及到学校组织结构、班级管理和学校文化等。
8.教育现象与问题:教育学研究的范畴涵盖了教育的各个方面,例如教育公平与质量、学校暴力与欺凌、教育技术与媒体、校园文化与教育、学习困难与特殊教育等。
(完整版)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考教育综合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考点一: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
狭义:即指学校教育,教育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借记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考点二: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来自动物的本能。
代表人:法(勒图尔诺)英(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
代表人:马克思、恩格斯考点三:教育的发展1、原始社会:教育和生产劳动具有融合性2、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1、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3、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己的统治4、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为主5、教育方法以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6、师生关系式对立的、不平等的7、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
(私塾不是班级授课)3、近代社会近代教育特点: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教会学校)2、初等教育(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教育的法制化5、二十一世纪以后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全民化;2、教育终身化(包括时间和空间,保尔•朗格朗(法国));3.教育民主化;4.教育信息化。
考点四:教育的属性:1、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性考点五: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考点六:教育的功能1、对象上分:个体发展、社会发展2、性质上分:正向、负向3、呈现形式:显性、隐性(显性与隐性可以相互转化)考点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考点八: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代表人物:孔子(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墨翟、道家、朱熹等代表作:《论语》(不是教育学著作,而是伦理著作)《学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汇总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汇总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的内容、方法、过程、结果等。
下面是教育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汇总:1.教育的定义和分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人的积极因素,以促进人的终身发展。
教育可以分为形式教育和非形式教育,形式教育可以进一步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2.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智力、体力、美德、劳动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
教育的价值观包括个人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
3.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包括学科知识、技能、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
教育的内容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4.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法等。
教育方法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选择和运用。
5.教育的过程:教育的过程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传递、学生的学习和评价等。
教育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6.教育的评价:教育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
评价方法包括考试、测验、作业、观察等。
7.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社会相互作用,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社会也对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
8.教育与发展:教育与发展相互关联,教育可以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教育的支持。
9.教育的与发展:教育的与发展是教育学中的重要议题,包括教育的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
10.教育学派和理论:教育学派和理论是教育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如进化论派、行为主义派、认知派等。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教育学的基础,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目标和方法,进而改进教育实践,并为教育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中学)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
(中学)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2.掌握教育的规律;3.构建教育基本素养。
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即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包括:实况记录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
调查法:是通过间接地收集材料来了解分析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包括:访谈法、文献法、问卷测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系统地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包括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行动研究法:是将教育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研究的内容是针对实际教育活动,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作为行动指南;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出新问题、新目标,因而行动又是研究的向导。
第一章教育(广义):凡是传递经验培养人的活动,都可称为教育。
(中学)学校教育:属于狭义教育范畴,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由专职的教育人员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体力、完善学生道德和个性的教育。
教育者: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承担教的职责的人。
广义:包括父母、教师和一切施加教育影响的人。
狭义:指学校中的教师。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教的地位,承担着教的职责。
受教育者:指在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的人,广义:指一切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狭义:指在学校中学习的学生。
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居于学的地位,承担着学习和发展的职责。
教育措施:指教育者用来影响教育者或受教育者以此向教育者学习的内容及其方式。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教育方式是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手段。
现代社会教育特征:包括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两种制度下的教育。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多元化;2.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制度;3.教育人员的专业化和普及化;4.教育内容的科学化;5.教育途径不断更新和发展。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人性化;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国际化。
第二章社会发展: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方面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教育促进社会发展途径:1.培养(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环境)人才;2.传递、传播、创新()知识;3.教育本身具有()的内在价值。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不受社会各方面影响和制约的属性。
表现: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章个人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的形成到死亡在知识、智力、体力、道德、个性等方面有规律化。
顺序性是指个人知识的习得、智力的开启、能力的增强、道德的培养和个性的完善都是一个从低到高、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
阶段性是指个人的知识、智力、体力、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总是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不均衡性一是在个人发展的统一方面上,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必然不均衡。
二是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发展水平也必然不均衡,显示出一定的关键年龄或最佳时期。
差异性是同一年龄阶段的个体在发展上存在个别差异,包括知识、智力、体力、道德、个性等方面。
互补性是指个体在知识、智力、体力、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是可以互补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规定。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是指人的智力、体力、道德、个性的自由、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
2.人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人发展的方向、方式、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3.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4.现代化大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5.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共产主义社会;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中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培养全体中学生的基本素质,通过中学教育培养中学生学会做任何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奠定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美国中学的培养目标1自我实现的目标2人际关系的目标3经济效益的目标4公民责任的目标日本中学的培养目标1培养宽广胸怀与丰富的创造性能力2培养自主、自律精神3培养在国际事物中能干的日本人英国中学的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理地质疑、辩论和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各种身体技能2帮助学生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获得成人和就业有关的知识技能3逐步培养学生尊重宗教和到的价值观念,对其他民族、宗教和生活方式采取宽容态度。
第五章双轨制是指两种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彼此平行,分头进行,以完成各自的教育任务的学校教育制度单轨制是指由小学、中学到大学为统一的直线系统,上下衔接,次年工程由下而上的连续阶梯的学制。
第六章中学教师含义教师是一种人,是一种职业人员。
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人员。
把教师定义为在教育机构中以传递经验培养认为职业的一种专业人员、中学教师界定为:在中等教育机构里以传递经验培养中学生为职业的专业人员。
身体素质是教师素养的首要条件。
中学生:中学生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学生是未成熟的人。
学生是在学校中以学习和发展为主要任务的人。
学生就是在学校教育机构中以学习和发展为主要任务的人。
中学生即在中等教育机构里以学习和发展为主要任务的人。
中学生的意义:学生是受教育者。
学生构成学校教育的要素之一。
中学生权利1生存权2受教育权3发展的权利4受尊重权中学生的义务养成良好品德的义务。
接受教育,完成学习与发展任务的义务。
第七章课程的确立:包括理论依据、实际依据、参考与借鉴他人和前人的经验。
其中实际依据最为重要,包括社会依据(政治状况、经济状况、人口状况)和个人依据。
课程类型:指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具有某一相同性质或相同特征的课程所形成的汇集或种类。
课程结构:指课程各组成部分和组成方式。
隐性课程: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非学术性的对学生的影响,是无意的、隐含的和非预期的课程。
特点:影响具有弥漫性、普遍性、持久性;教育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显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特点:见PPT。
必修课:指同一学年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
选修课:指每个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及需要,自由选择学习的科目。
世界课程改革趋势:1.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2.实施课程编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整体改革;3.人文主义价值取向与科学主义价值取向的整合。
课程改革目标:1.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重视学生完满个性的养成。
2.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在一起。
3.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4.强调科学和人文素养的结合,关注学生环境意识的提升;5.把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
课程标准的改革:1.课程价值体现了义务教育所具有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2.课程目标上,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课程内容和要求上,突破学科中心。
4.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
5.课程评价突出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6.课程管理从刚性走向弹性。
学生评价改革重点:1.强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发展。
2.评价内同除了关注学生成绩外,还要重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性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3.不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
4.评价方法要多样化。
5.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改变单一的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使教育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都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教师评价改革重点:1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理解素质教育应把握:1.提高民族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宗旨;2.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德育:有广义狭义之分。
狭义:伦理学上的,专指道德品质教育。
广义:是教育学上的,素质教育中的,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德育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中学智育的要求: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记忆与思考相结合;3.使学生学会学习;4.发展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相结合。
素质教育对课程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目标化;课程目标结构化;课程结构系列化;课程内容结构化。
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理念: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念2.素质教育的目标理念;3.可持续发展的理念;4.终身教育的理念;5.创新教育的理念;6.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理念;7.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理念;8.爱国思想与世界意识相结合的理念;9.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的理念。
第八章中学教学:即中学教师与中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在中学教学目的的规范下,中学教师的教与中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教学的概念理解需要明确:1、教学是学校最主要、最基本的一种教育活动;2、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以传授知识为基础,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统一的过程。
(中学)教学规律:即教学活动与其他活动,教学活动内部各要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掌握知识与发展品德辩证统一规律:首先,从教育目的来看,是学生掌握知识是教育的手段发展学生的品德是教学的目的;其次,从两者关系看来,掌握知识是发展品德的基础,品德的发展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具有促进作用。
教学过程中,首先使学生掌握好知识,其次要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最后要把知识掌握与品德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中学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导入: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感知: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有个整体的初步印象;理解: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堂课所学知识;巩固:目的在于使学生牢记所学知识;运用: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素养;评价:目的在于查漏补缺,改进教学。
(中学)教学原则:即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创造性地学以致用原则入手点:1.加强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教学;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3.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4.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问题。
达到既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功效。
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整体策划的过程。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互作用的手段和一整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