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战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战概述
第一节心理战定义及特点
心理战(psychological warfare)简单的说就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从精神上瓦解敌军的作战。又称心理作战。心理战作为战争的一种实践手段,其目的就是从心理上打击敌方,达到不战而胜或战而胜之或是激励己方士气,达到在战场上的心理优势。原理则是主要利用人在战场对抗环境中的心理变化规律,通过大量的信息传递,瓦解敌方士气,削弱抵抗意志,使其放弃抵抗、逃避战斗乃至缴械投降。
从性质上看,心理战是直接针对人的意识领域的作战行动。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而人的行为既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和制约,也是受到主观意识控制和作用的。马克思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列宁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从意识的具体内容来看,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知”是指知识,是人类对世界一种真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是指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恐惧、遗憾以及对自身喜、怒、哀、乐等心理的体验活动;“意”是指意志,是人类自身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的精神状态。
心理战正是通过各种有计划的行动,通过作用于对手意识领域,从而影响其在战争中的行为,使之最终做出有利于我的行为。这包括在“知”的领域促使敌方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在“情”的领域使对手产生恐惧、害怕、急躁、慌乱或骄傲等不利于其顺利实施作战的精神状态;在“意”的领域促使对手丧
失信心、放弃抵抗,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企图。因此,心理战强调的是对人的思想、理智、情感的打击,而不是针对人的肉体和武器装备,它着眼于思想上、精神上、心理上的征服而不是物质上的毁灭,这是心理战的根本性质。这一根本性质,不仅规定了心理战具有自己独特的斗争武器以及实施的原则和方法,也从根本上规定了心理战所具有的独特的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实践催生了心理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战得到了长足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一些国家相继成立了心理战学校和心理战中心,心理战又有了新的发展。80年代以来,世界不少国家都组建了心理战专业部队和指挥机构,并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广泛实施了心理战。随着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心理战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运用范围趋向多元化,手段趋向多样化,器材趋向智能化,实施人员趋向专业化,信息传播越来越依赖大众传媒。
心理战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心理战理论和战略观念的更新,心理战已经从单纯的战术活动发展到反映和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战略。西方国家已经把心理战纳入国家战略,不仅为其军事斗争服务,而且作为国家政治斗争的重要手段,在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展心理战,表现形式为思想战、政治战、外交战、文化战、经济战、情报战等。既可用于军事活动,又可用于非军事活动;既可用于战时,又可用于平时;既可用于敌方首脑人物、决策者、指挥人员,又可用于普通士兵和民众。运用的心理学原理主要有注意律、需要律、错觉律、思维定势律、从众心理律、逆反心理律等。借助的媒介主要有传单、书报、广播、电影、电视、通信、网络等。手段主要有威慑、谋略、佯动、伪装、欺诈、恐吓、诱惑、收买、谣言、宣传、网络运用等。心理
战常用的手段有声音、光线、形象、传媒、宣传、恐吓、威慑、欺骗、诱惑、诡诈、怀柔以及利用间谍收买等方面。
心理战具有其他作战方式所不具有的独特特点。首先,无论强弱,战争双方任何一方都可以运用心理战。历史上常有弱者战胜强者的事实,如革命阶级往往以少数击败多数,以政治声威和心理优势击溃对方强大的经济、军事优势。但历史事实也充分证明,较强的国家和军队比起较弱的国家和军队,总是能更多地运用心理战,这是它信心充足的一种表现。心理战作为一种斗争形式,每个国家、阶级、民族都可以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由于使用者代表的根本利益和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不同,其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而心理战的效果最终要受到使用者的进步和反动、正义和非正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次,心理战的作用方式一般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在时间方面,从宏观上讲,自从人类社会出现战争起,直至现代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心理战都已存在并将继续存在;从微观上讲,心理战在战争中无论何时都可以使用。在空间方面,只要心理战实施者所发送的信息能被心理战目标所接受,心理战就能够进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送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信息传递的方式和速度均大大增加,一个人接收外来的信息越多,信息的内容越集中,同种类型的信息重复的次数越多,这个人对这些信息的反应就越深刻,外来信息改变这个人心理状态的可能性就越大。各种高技术武器威力大、精度高,作用的空间已涉及陆、海、空和外层空间,也无形之中扩大了心理战的空间。再次,心理战往往融合于其他作战样式,具有极大的渗透性。战争中有许多作战样式,而每一种作战样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运用方式,但是心理战作为一种特殊的战争,始终存在于各种形态的战争中,也会自始至终存在于一场战争的全过程。
第二节心理战分类及介绍
从规模上可将心理战分为战略心理战和战役战术心理战;从性质上可分为进攻性心理战和防御性心理战。
由于心理战斗争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战场的斗争逐步发展到战略领域,直至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均在战争中互相运用心理战。在国家战略领域,心理战是指带有全局性的,以利于实现大范围的或长远的目的的心理战。战略性心理战,既可在平时进行,也可在战时进行,是国家大战略和军事战略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心理战,通常由国家统帅当局负责指导实施,其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作战对象国的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社会上、心理上的弱点,对其军队和居民以及整个社会舆论施加积极影响,以从总体上瓦解敌国军民的士气和精神斗志,激化其内部矛盾,制造不和或不满,煽动和激化敌对情绪,争取对己方的同情和支持,以及改变其思想观点和对战争的态度,阻退其发动战争或投入目前的战斗等等。战略性心理战的目的是广泛的和长久的,因而不能只顾局部不顾全局,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在策略上要有持久作战的思想准备。体现在大方向和运用方式上,即是采取进攻为主,还是采取防御为主;是采用心理攻势宣传渗透为主还是采用武力打击占领为主。如西方强国为了始终谋求维持其在全球或地区的霸主地位,其国家战略本质上具有强烈的扩张性。在扩张性的国家战略影响下,他们主张实施进攻性的心理战战略,在西方心理战战略运用中几乎根本看不到防御的“影子”。他们往往擅长把心理战渗透于人权问题、经济援助、贸易往来、最惠国待遇等方面。在运用方式上,虽然中西方基本都认为心理战与武力战应做到结合运用,相互配合,但两者的地位、运用思想和方式上仍有差异。西方军事理论大多崇尚武力,尽管他们已把心理战纳入大战略的范畴,但其心理战的根基仍然是建立在物质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