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歌唱教学
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歌唱教学
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歌唱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音乐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过去,小学音乐教学主要注重学生的听力、鉴赏和演奏能力的培养,而对于歌唱教学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然而,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音乐歌唱教学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地位。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既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现状在新课改下,小学音乐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唱的综合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音乐课程的重点仍然放在鉴赏和演奏方面,而对于歌唱教学的时间和资源配置相对较少。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系统的歌唱教学方案目前,小学音乐课程的教材大多是以歌曲为主导,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跟着节拍一起唱歌,缺乏系统的歌唱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
这使得学生在歌唱过程中缺乏扎实的基本功,歌唱技巧和表现力的提升也受到限制。
2.忽视歌唱教学的教学资源和条件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资源和条件是实施歌唱教学的重要保障,但目前很多学校在歌唱教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方面,学生歌唱教学的课时相对较少,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往往难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歌唱教学。
另一方面,学校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往往不够完善,缺乏足够的音乐教室、音响设备和乐器等资源,难以为歌唱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
3.学生对歌唱教学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在小学生的音乐教育中,歌唱既是音乐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学生培养音乐兴趣和情感表达的一种途径。
然而,由于歌唱教学的方式和内容相对传统单调,学生对歌唱教学的兴趣和参与度普遍不高,导致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现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改进措施为了改善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现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制定系统的歌唱教学方案针对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制定系统的歌唱教学方案。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中小学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新课标理念的推行成为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围绕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展开讨论,探讨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更好地进行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一、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特点1. 强调个性化教学新课标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注重个性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在音乐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需要得到重视,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2. 注重学生参与新课标理念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主动参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应该通过唱歌课来锻炼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参与到音乐创作和表演中去。
3. 注重跨学科融合新课标理念提倡跨学科融合,鼓励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音乐教育也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相促进。
在唱歌课教学中,可以结合历史、文学等学科的内容,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
二、如何开展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1.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进行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室的空间布局应该符合音乐教学的要求,教室内需要配备良好的音响设备和乐器,以便于教学内容的展开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师还需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2. 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美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音乐的美,鼓励学生用心感受音乐,用耳朵聆听音乐,用声音表达音乐。
在唱歌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去体验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3. 鼓励学生参与表演新课标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音乐唱歌课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表演。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新课标理念也逐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得到应用。
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音乐唱歌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
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音乐唱歌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指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包括音准、节奏感、音感等。
教师可以通过声乐练习来帮助学生提高唱歌的技巧,通过听音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音准和音感,以及通过节奏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音乐风格和音乐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音乐唱歌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表现力是指学生通过声音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声乐技巧的训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以及通过舞台表演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造型和服装来突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提高表演的效果。
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音乐唱歌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
综合艺术能力是指学生在音乐唱歌课上综合运用声乐、舞台表演、造型和服装等艺术要素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开展音乐剧或合唱演出,让学生在呈现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尽展各自的才艺,并通过导演的指导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和演出,提供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演能力。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在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唱歌课的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下面我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方面分析。
中小学音乐唱歌课的课程目标应该明确。
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
能力的培养。
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声乐基本素质,还应该培养他们的表现力、创造力和
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唱歌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品质,
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也需要和新课标理念相一致。
唱歌课的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
同时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式,让学生在音乐
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感。
教学内容既要注重歌曲的欣赏和分析,也要注重歌曲的演唱和表现。
通过学习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歌曲,培养学生多样化的音乐能力。
教学方法也需要与新课标理念相适应。
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前瞻性教
学法、团体合作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
通过课前预热、导入新知、实践操作和评价反馈
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鼓励他们共同完成课堂任务。
教师还应该注重锻炼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组织学生进行歌
曲演唱和表演。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的教育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
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感培养,更加强调了个性化教学和学生参与的重要性。
本文将结合新课标理念和音乐教学实际,探讨中小学音乐唱歌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注重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在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音乐素养的培养。
唱歌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一环,更应该引导学生在歌曲中感受音乐的美好,领略其中的情感表达。
教师在唱歌课上应该注重歌曲的解读和情感的引导,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表达并体验自己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唱歌课上,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歌曲,通过音乐欣赏和情感体验,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教师还可以通过解读歌词、分析曲式、探讨主题等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内涵。
通过唱歌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在欣赏、体验歌曲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
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参与新课标理念提倡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
在中小学音乐唱歌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学习,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
教师还应该注重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唱歌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安排不同的歌曲学习和演唱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合唱团队的组建,让他们在合唱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演,让他们在唱歌中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录音、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演唱进行记录和反馈。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表现,还可以激励他们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音乐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音乐教育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音乐教育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中小学音乐唱歌课不再只是简单地传授歌曲,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
深入探讨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对于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新课标对音乐教育的要求新课标要求音乐教育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强调音乐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歌唱和演奏层面,而应该涵盖音乐知识、音乐技能、音乐情感等方面的培养。
新课标要求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懂得欣赏音乐,更要有自己的音乐创造和表现能力,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新课标要求音乐教育要融入当代社会的音乐文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当代音乐,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形式和风格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正文2.1 新课标理念下的音乐教育特点1. 注重个性化教学:新课标理念倡导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实行个性化的音乐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音乐风格。
2. 基于实践和体验的学习:新课标要求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通过唱歌、演奏乐器等实际动手的方式,让学生全面参与音乐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3. 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内容:新课标强调音乐教育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不同风格的音乐,还要注重跨文化的音乐体验,使学生能够接触和了解更广泛的音乐世界。
4. 培养综合素养:新课标要求音乐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演能力、音乐欣赏能力等各个方面,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全面发展。
5. 强调创新和创作:新课标倡导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和创作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自由创作音乐作品,展现个性和创意。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级合唱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级合唱教学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进和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班级合唱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交流和人际合作能力。
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与传统音乐教育不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级合唱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唱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合唱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参与合唱过程中体验音乐的魅力和自我表达的乐趣。
在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简单易学、富有情感色彩的歌曲,让学生通过唱歌来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学生们可以通过重复唱歌、听音辨音、编写歌词、合唱表演等方式来学习歌曲,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感知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歌曲的背景故事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小学班级合唱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合唱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相互配合、协调合唱动作和音乐节奏,共同完成合唱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唱、小组竞唱等方式,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中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友爱情感。
小学班级合唱教学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唱编排、伴奏创编等创新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音乐的奥秘和自身的潜能。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歌曲创作、歌曲改编,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审美判断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评论和合唱评价,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唱歌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新课标下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这篇文章将探讨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一、注重发掘学生的音乐天赋在新课标体系下,音乐唱歌课教学要重视发掘学生的音乐天赋,旨在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积极的体验。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集体演唱、个人排练、二重唱等不同方式,了解学生的音乐天赋和喜好。
有特长的学生可以担任表演、指导或辅助老师等职务,进一步培养和发挥其音乐才华。
其次,唱歌课教学应当注重满足学生在音乐表现方面的需求。
比如,推荐不同风格的歌曲,组织课外演唱活动,为多才多艺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旨在让更多的学生在音乐乐园中畅想自己的乐章。
二、注意情感体验和意识塑造新课标理念下的音乐教育更加注重情感和意识的培养,唱歌课教学也不应例外。
唱歌要表达的不仅仅是音符,还有对歌曲的理解、情感的投入和意识的保持。
因此,在唱歌课教学中,老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听、理解和感受,用心演唱歌曲,丰富音乐语言的美感。
在演唱的过程中定期引导学生发表对歌曲的感悟和自己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的意识和自我表达能力。
三、强调个性化发展和技能培养除了注重音乐天赋的发掘和情感意识的培养,唱歌课教学还应注重个性化发展和技能培养支持。
在个性化发展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互相学习、表演和创作的机会;造就各自的音乐个性并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音乐欣赏和表现体验,让学生在多元化的音乐探索中获得乐趣和成果。
在技能培养方面,老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和技术技能,以更专业的态度引领学生学好每一首歌曲;通过实例教学、创意组织、高频反馈等方式培养学生技能;让学生在唱歌课教学中不断提升唱歌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总之,新课标理念下的音乐唱歌课教学需要兼顾知识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既注重发掘学生音乐天赋和兴趣,又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意识塑造,更要注重个性化发展和技能培养,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表演和创意探索中得到全面发展。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新课标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对于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在新课标理念下,音乐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以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为例,探讨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新课标理念下的音乐教育特点1.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倡导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音乐教育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自我表达能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标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音乐教育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现状和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
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歌曲的演唱和技巧训练,忽视了对歌曲意境和内涵的理解和表达。
导致学生在学习唱歌过程中,缺乏对歌曲情感的领悟和表达能力。
2. 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的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单一,注重师生对唱歌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歌曲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讲解。
学生缺乏对歌曲的文化认知和审美情操的提高。
3. 学生参与度不高。
部分学生对音乐唱歌课教学缺乏兴趣和动力,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单调的课堂表现,缺乏自主发展和创新精神。
1. 注重歌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对歌曲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每首歌曲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操。
2. 强化情感表达和审美情操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普及,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也出现了很多新的举措和改变。
本文将从理念、教材、课堂和评价四个方面探讨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发展趋势。
一、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全面素质以前,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往往重视对学生声音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审美情感、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在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发展全面素质,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同时也注重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文化修养,使其能够在音乐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个性特长。
二、教材:多元化和灵活性为主在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材也发生了变化。
目前,各级教材内容更加多元化,包括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和演唱方式,并且灵活性更强。
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教材中也增加了一些轻松、有趣的唱歌方式,例如流行歌曲的演唱和伴奏等,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音乐。
三、课堂:互动性强,注重实践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更加注重课堂互动性和实践,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课堂教学不再是单向传授,而是鼓励学生发表意见,通过小组合作、互动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
四、评价:注重个性特长和多元化在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成绩评价已经不能完整地反映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因此评价重点从成绩转向多元化的评价,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和独立创作能力的发展。
评价方式也更加灵活,包括考试、评估、评价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总之,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和全面素质的发展,教材多元化并且灵活,课堂互动性和实践增强,评价也更加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
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在音乐唱歌课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潜力,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的发掘和提升。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推行,中小学音乐教育也逐渐朝着高质量、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能够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表达情感。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欣赏、创造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音乐唱歌课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和表达音乐情感,帮助学生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让学生能够听出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动态等元素。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在中小学唱歌课中,学生通常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合唱。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让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协调动作和发声。
在合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练习、对位结构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合唱的技巧。
在合唱中要注重整体的效果,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在新课标理念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音乐的学习和创作中。
在音乐唱歌课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比如创作歌词、改编旋律等。
通过创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音乐唱歌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音乐会、校园晚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公开场合唱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置小型演出,让学生分角色唱歌,培养学生的表演技巧和舞台气场。
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合唱能力、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只有通过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够使学生在音乐唱歌课中得到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1. 引言1.1 新课标理念对音乐教育的影响新课标理念对音乐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改变了传统音乐教育的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发展,促进全面素质培养。
新课标倡导跨学科整合,强调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新课标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通过新课标理念的引领,音乐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2. 正文2.1 新课标对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理念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音乐唱歌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表达能力。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新课标强调跨学科和综合性教学。
音乐唱歌课不仅是培养学生音乐技能和表达能力的载体,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如语文、历史、美术等,拓展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广度。
通过跨学科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了解更多与音乐相关的知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
新课标还强调音乐教育的实践性和体验性。
在音乐唱歌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合唱排练、歌曲创作、音乐游戏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来探索音乐的奥秘,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他们的音乐技能和表达能力。
新课标对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理念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跨学科和综合性教学,并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教学。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积极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寻找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 新课标对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重要性分析新课标对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新课标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音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审美情感至关重要。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表达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唱的综合能力。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唱歌课,让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和审美能力。
2.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唱歌课,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音乐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唱的综合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唱歌课,让学生能够聆听音乐、理解音乐、写歌词、演唱歌曲等,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唱歌课的兴趣。
2. 听音乐:播放一段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美妙,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3. 学习歌曲: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音乐水平的歌曲,由老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教授音准、节奏、发音等技巧。
4. 格式转化:将学生所学的歌曲应用到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如合唱、独唱、合作演唱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创作歌曲:鼓励学生自主创作歌词,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创作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6. 演唱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学会的歌曲和创作的歌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演能力。
7.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反思,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通过以上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中小学音乐唱歌课的教学效果。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唱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演能力。
帮助学生在音乐唱歌课中享受音乐的美妙,感受音乐的力量,从而全面发展个人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随着新课标的出台,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
本文将探讨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从教材选择、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教材选择是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重要一环。
根据新课标理念,教材应该紧密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在选择教材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音乐基础等特点,选择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歌曲,既要注重歌曲的艺术价值,又要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
教材的选取也应多样化,涵盖不同的音乐风格和类型,使学生对音乐有更全面的了解。
教学手段是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关键。
新课标理念强调任务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在唱歌课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唱模式教学、合唱模式教学、情景导入等。
唱模式教学是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演唱,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歌曲的音乐风格、表达要求等,并教授唱歌的技巧和技巧。
合唱模式教学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合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情景导入是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境,提高学生对歌曲的情感理解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相关音乐视频或音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魅力。
评价方式是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新课标理念,评价应该多样化,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在唱歌课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听力、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听力测试,测试学生对歌曲旋律、节奏等的理解;通过口头评价,评价学生的音准、音色和发声技巧等;通过合作评价,评价学生是否能够与他人和谐合作,共同完成合唱任务。
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
在教材选择上应注重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多样化的教材;在教学手段上应采用任务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评价方式上应多样化,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随着新教育课标的实施,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在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也受到了更多关注和重视。
唱歌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在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音乐唱歌课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唱歌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唱歌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肺活量和呼吸技巧,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合唱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
音乐唱歌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和表现欲,通过不断的演唱训练,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和舞台魅力。
1.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
通过唱歌课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包括节奏、音高、音色和音韵等方面的训练。
3.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通过唱歌课教学,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和编曲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4.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唱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体验、语言表达和身心协调等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声乐技巧的训练。
通过声乐技巧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技巧和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表现能力。
在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方法应该多样化、灵活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和实践活动。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级合唱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级合唱教学小学班级合唱教学是音乐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行,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也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得到了突破和创新。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浅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级合唱教学。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合唱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
除了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外,教师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等。
通过合唱教学,让学生在协作中学习,锻炼专注力和自控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合唱教学中,教师应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合唱曲目,并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教师还可以融入一些排练方法和技巧,在合唱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
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合唱曲目,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通过示范教学,教师可以树立榜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唱歌姿势和情感表达。
通过启发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合唱作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合唱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合唱能力。
可以采用观察记录法、评价表格法、自评互评法等评价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发现不足和提高。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音乐比赛和演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和成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级合唱教学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任务。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是注重培养综合素质。
具体来说,要:
一、以学生为中心
1. 根据学生特点,设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兴趣爱好,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即使学生的声音欠佳,
也要从音乐魅力和兴趣出发,让学生真正体验唱歌的快乐。
2. 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通过体验式教学、创意教学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创造良好的群体氛围,调动学生
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音乐中畅游。
3. 注重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唱歌的创意演练。
小组之间进行分享,提高唱歌的整体水平。
二、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1.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在唱歌的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美,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讲解唱歌过程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了解背景故事,并能够表达出
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给学生自主设计和演练唱歌的机会,提供一定的创作空间,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创新
思维和创作能力,开发无限的音乐想象力。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通过唱歌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和爱,让他们从唱歌中接受人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总之,新课标理念下的音乐唱歌课教学,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和培养综合素质,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知到生活的美好,受到全面的个性化培养;同时,也让音乐教育成为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美育等多元教育的平台,实现个性化素质的全面提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级合唱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级合唱教学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推进,小学教育也面临着诸多变革。
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今天,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
本文将就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级合唱教学进行浅谈。
一、关于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提倡素质教育。
小学教育也要紧随时代脚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也需要根据新课程理念进行调整和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的意义小学班级合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合唱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的培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小学班级合唱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尤为重要。
1. 强调个性化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2. 注重实践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也应该贯穿于实践教学的理念,通过真实的合唱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强调情感教育1. 设计多样化的合唱曲目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级合唱教学应该注重挖掘多样化的合唱曲目,包括民族传统曲目、现代流行曲目等,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内涵,丰富学生的音乐阅历。
2. 强化合唱团队建设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级合唱教学应该注重合唱团队建设,通过集体排练、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小学班级合唱教学应该注重融入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音乐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目的,随后分析了新课标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强调了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方面,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教学方法与技巧也是至关重要的,包括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等。
通过评价与反思,可以不断完善教学效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新课标背景下的音乐唱歌课教学实践,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新课标改革,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新课标,音乐教育,中小学,唱歌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与反思,实践,展望与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课标的出台,意味着对音乐教育的全面改革和提升。
在音乐唱歌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也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唱歌活动,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本文对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探讨,希望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促进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在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通过对新课标对音乐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将新理念融入音乐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实际唱歌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设计符合新课标要求的音乐唱歌课程内容,以及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通过对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实践进行评价和反思,总结出在新课标背景下的音乐唱歌课教学实践经验,为未来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建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能够为中小学音乐教育领域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新课标对音乐教育的影响新课标对音乐教育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它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级合唱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级合唱教学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推进,小学教育对于班级合唱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班级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更能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自我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情感态度。
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怎样去教授小学班级合唱。
一、引导学生的情感表达在班级合唱教学中,学生们需要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情感表达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涉及到知识、技能和体验等多方面。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歌曲中感受到歌曲所传递的情感,进而能够真实地表达出来。
在教学中,应选择让学生与其日常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歌曲,通过分析歌曲的情景和情感,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情感的“世界”,让他们感受到歌曲所表现的情感,从而在歌曲中表达出学生自己的情感。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让他们能够倾听他人的情感表达,并有针对性地回应。
这样一来,班级合唱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群体凝聚力。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而在班级合唱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例如,对于那些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大难度,增加一些音符和音程的训练;对于那些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应该采取一些简化措施,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跟上教学进度。
另外,在班级合唱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演唱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发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这样一来,班级合唱将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歌唱活动,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艺术形式。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班级合唱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实践操作。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如分组练唱、个人练唱、集体合唱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歌唱中,掌握歌唱技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乐趣。
通过多方位的训练,学生们能够慢慢地掌握唱歌的技巧,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歌唱教学
夏青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深刻感受到了新课程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巨大冲击和随之而来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方法更多样化了……而歌唱教学,作为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经常使用的课程类型,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教研课上,我们看到的歌唱教学往往是这样的: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自然地引入了歌曲教学,却往往唱了两三遍,在学生根本就没有掌握的情况下,又开始丰富歌曲,例如加入乐器伴奏,或者加入声部等等,而歌唱它本身的魅力却完全没有发挥出来。
学生连演唱歌曲都没有掌握,又怎么能开展好后面的活动呢?
怎样才能够开展好歌唱教学,歌唱教学是不是这么无足轻重?下面就这个问题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观点。
一怎样开展好歌唱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调动思维、探究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
1 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热情。
图片、网络等媒体的介入活跃了音乐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音乐课的教学方式,使音乐从单纯的听觉艺术拓展为视听艺术。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自觉运用多种感官的参与,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学习的动机。
在《过新年》一课中,我应用图片介绍各族人民欢度佳节的热闹场面,陕北的秧歌、舞狮、舞龙,江南的灯会,北国的冰雕等片段,带给了学生无以伦比的震撼的视觉感受。
让他们从中真正的感受到各族人民在过幸福生活的喜庆场面。
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对各民族的了解。
此时播放新歌《过新年》,拉近了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同时弥补了以往传统教学中静态教学的不足,使课堂充满动感,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情不自禁地萌生喜爱音乐的兴趣及参与歌唱活动的强烈愿望。
2 以语激情,以情动情,以情感人。
俗话说“言为心声,音为心语”。
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作核心,如果在音乐教学中失去了优美、生动的语言,就会使其变得枯燥无味,失去艺术魅力。
(1 )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时要一往情深,教师的语言、神态要充满对音乐的浓厚情趣。
同时要按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精心安排设置好语境,在把握好语感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转移到学习上来,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振奋的心理状态,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2 )肢体语言更是音乐教学中特殊的一种语言。
用身体动作配合音乐表达一定的意义,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进音乐的殿堂。
它更适合在低年级使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表现魅力。
(3 )声势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可以发出声响的人体姿势,人体的许多部位,乃至全身的自由活动,都可以做出不同的姿势。
人体的许多部位,乃至全身的自由活动,都可以做出不同的姿势。
这里所谓的“姿势”,是指一种运动状态。
因此,“姿势”也可以理解为身体运动的方式。
姿势创造出来的声音,就是声势。
最常有的声势有:拍手、拍腿、跺脚、捻指,它是世界各国,各民族舞蹈所共有的基本语汇。
它对于锻炼学生的听觉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音高及力度的辨别能力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教学中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优美逼真的肢体语言,活泼的声势语言,使学生动情地投入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爱学、乐学,愿意带着美好情感来唱歌曲、欣赏歌曲,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听听看看读读
1 “听”
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
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听觉感知便成了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
我们知道人类对事物的认知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在听唱模式中,学生首先通过听熟歌曲的调式、调性、节奏及旋律,也就是对歌曲有了一个感性认识。
在此
基础上,进行歌曲的学习。
其中教师的范唱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歌曲的好恶。
要想启发学生正确表现歌曲的感情,教师就必须通过范唱,让学生对歌曲有个初步感受,从而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
例如:在教学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时,要求学生把握歌曲中温柔、甜美的感情。
于是,范唱时用轻声,并配上摇宝宝的律动,这时,有的同学的头就微微地晃动,眼睛注视着老师。
通过这种范唱的引导,学生都掌握了轻声演唱歌曲的,并把握了此曲温柔、甜美的感情,甚至还想象宝宝在妈妈怀中睡着了的甜美画面。
2 “看”
让学生长时间进行模唱,学生会感到很被动,觉得很枯燥,造成鹦鹉学舌,虽然歌曲学会了,但学生根本没有参与音乐思考,阻滞了他们唱歌的兴趣。
新课程的音乐教材不仅画面精美,而且在歌曲图谱的设计上更是别出心裁,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从图谱上可以明确地看出音的高低、长短和歌曲的主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手中的教材。
3 “读”
音乐是一门有声艺术。
语言是歌唱的基础与核心。
歌唱的基本功体现在咬字、吐字、归韵、收声等方面。
要使学生的歌声纯、清、远、美,就必须在咬字、吐字上下功夫。
在唱歌前,让学生读读歌词,可以有效地进行咬字吐字练习,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避免学生唱歌时咬字吐字不清楚,字音走样的毛病,以保持原来字音的准确清楚。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歌词也一样,学生反复读,教师加以适当指导,让学生细细揣摩,体会歌词的内在韵律,深刻的内涵以及所蕴涵着的丰富情感,通过感情的体验去把握歌词语调、语气的轻重缓急,等等;再配上歌曲旋律,让优美的曲调与诗般的语言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读出韵,读出情,读出诗情画意,让他们陶醉其中,灵魂得以洗涤,情感得以升华。
(三)歌唱教学中的温故知新
歌曲教学中的复习同语数等学科的复习一样重要。
通过回忆—巩固—提高,激发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复习巩固的教学目的。
其中比较是我经常用的方法。
根据不同风格的歌曲,在复习中进行比较。
1 利用歌曲特点进行比较。
选择不同风格的歌曲主题,唱过主旋律后,讨论歌曲特点,从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等要素上再度审美。
2 改变歌曲速度、演唱记号进行比较。
将欢快活泼的歌曲改为缓慢速度演唱,让学生体会不同效果。
二歌唱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在歌唱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把创作运用到歌唱教学中,可以使受教育者在创新能力方面得到训练、培养和提高。
1 为歌曲配伴奏的创作。
为歌曲打击乐伴奏,要求学生挑选合适的乐器,按节拍、节奏及歌曲情绪特点,注意音量力度的控制,创作出固定节奏的伴奏。
2 为歌曲填词创作。
例如在学会《小青蛙》、《我有一只小羊羔》等歌曲后,要求学生根据旋律创编歌词。
让学生来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他们兴致勃勃,唱得特别投入。
(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1 一首好的歌曲教材总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或蕴涵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
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之心灵萌发美的种子。
2 学生在歌曲演唱中的对比。
学生在表现歌曲时速度、力度、节奏及音色的对比,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
新课程对歌唱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和学生一起探索,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