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制造技术期末复习资料总结
仪器制造技术复习
仪器制造技术复习一、课程的特点<<仪器制造技术>>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目的是为学生在制造技术方面奠定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须有相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与之配合。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基本内容:工艺过程的概念;加工精度及制造质量监控技术;常用的仪器仪表材料;精密机械制造技术及特种加工技术;装配与调整。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要求:对制造活动有一个总体的、全貌的了解与把握;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制订工艺规程和设计夹具的能力;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分析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
了解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发展概况,初步具备对制造系统、制造模式选择决策的能力。
课程考核:出勤、作业、实验三、课程的学习方法“优质、高产、低成本”是指导仪器制造技术工作的基本原则。
机械制造人员的任务就是要在给定的生产条件下,按照预定的供货日期要求,最经济地制造出具有规定质量要求的机器。
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没有足够的实践基础是很难有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因此,希望学习本课程时必须重视实践环节,即通过实验、实习、设计及工厂调研来更好地体会、加深理解。
真正的掌握与应用必须在不断的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中善于总结,才能达到自由王国的境界。
第1章工艺过程基本概念与组成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仪器的生产开发过程;掌握工艺过程设计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定位基准的选择;理解并掌握工件定位、夹紧的概念,掌握工件定位的方法;对夹具结构有概念性的了解。
本章重点:仪器制造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基准选择;工件的定位与夹紧。
本章难点:工件的定位工艺过程基本概念与组成了解仪器开发的内容、途径及实施过程,了解仪器生产的概念,了解仪器的主要制造方法;掌握工序、工位、工步等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理解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掌握基准的基本概念、分类及选择准则;理解夹具的有关概念,掌握六点定位原理及其在夹具设计中的应用,掌握常用的定位方法第2章加工精度分析与制造质量监控技术本章要点影响加工误差的因素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工艺系统热变形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机械加工中的振动第2章加工精度分析与制造质量监控技术理解加工精度的相关概念,掌握获得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及位置精度的主要方法;掌握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工艺因素;了解加工误差分析和加工质量监控;理解表面质量对仪器使用性能的影响,掌握影响表面质量的工艺因素,了解切削加工过程的振动。
仪器制造知识点总结大全
仪器制造知识点总结大全一、仪器制造的基本概念仪器指的是一种具有检测、测量、控制、分析、监测及记录等功能的装置。
而仪器制造则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手段,生产出符合特定要求的仪器设备的过程。
仪器制造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化工、机械、电子、冶金、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等领域。
二、仪器制造的材料1. 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铝、铜、黄铜、不锈钢等。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强度和韧性等特性,适用于制造机械零件、结构件等。
2. 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橡胶、陶瓷、玻璃等。
非金属材料具有轻质、绝缘、耐腐蚀等特性,适用于制造仪器外壳、接头、密封件等。
3. 合成材料: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
合成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耐腐蚀等特性,适用于制造高性能仪器的结构件、外壳等。
三、仪器制造的加工工艺1. 铸造:包括砂型铸造、压力铸造、失蜡铸造等。
铸造是制造大型、复杂形状的零件的主要方法,常用于制造仪器的外壳、底座等。
2. 精密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线切割等。
精密加工是制造仪器零件的关键工艺,能够实现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的加工效果。
3. 成型:包括注塑成型、压缩成型、挤出成型等。
成型是制造塑料、橡胶等非金属材料零件的主要方式,常用于制造仪器外壳、接头、密封件等。
4. 焊接:包括氩弧焊、电阻焊、激光焊等。
焊接是将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常用方法,常用于制造仪器的结构件、管道等。
四、仪器制造的质量控制1. 设计验证:在仪器制造之前,需要进行设计验证,确保仪器的结构、功能、性能等满足预期要求。
2. 原材料检验: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对后续加工产生负面影响。
3. 加工过程控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每个加工环节进行控制,确保加工的精度、表面光洁度等达到要求。
4. 组装调试:在仪器组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确保仪器各部件协调工作,功能正常。
5. 产品检验: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检验、性能测试等,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仪器分析知识点总结期末
仪器分析知识点总结期末引言仪器分析是一门应用化学和物理学原理的科学,涉及仪器、仪表、光学和电子学等多个学科,用于测定和分析物质样品的成分和性质。
仪器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环境监测、制药、食品安全、医学诊断和天文学等。
本篇文章将对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分析仪器和技术、质量控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仪器分析基础知识1.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仪器分析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原理构建各种仪器和设备,用于检测和测定样品中的成分、结构和性质。
基本原理包括光谱学、电化学、分子光度法、色谱法、质谱法、X射线衍射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分析原理和仪器进行样品分析。
2. 仪器分析的步骤仪器分析一般包括取样、制备、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步骤。
取样是从样品中获取代表性的部分;制备是指针对样品的物理或化学处理,以适应分析仪器的要求;分析是使用仪器进行测定,获取样品的性质和组分信息;数据处理是指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质量控制和报告撰写等。
3. 仪器分析的应用领域仪器分析在环境监测、医学诊断、食品安全、农业生产、材料检测、制药和化工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例如,质谱法在药物研发和医学诊断中有重要应用;光谱学在化学分析和环境监测中起到关键作用;色谱法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
二、常见的分析仪器和技术1. 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定物质浓度的仪器,利用物质吸收或发射光的特性进行分析。
分光光度计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度计等,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生物医药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2. 质谱仪质谱仪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仪器,用于测定物质的分子结构和质量。
质谱仪主要有气相质谱仪和液相质谱仪两大类,可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3. 色谱仪色谱仪是一种用于分离和测定混合物中组分的仪器。
常见的色谱仪包括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广泛应用于环境检测、食品安全和医学诊断等领域。
仪器分析期末知识点总结
仪器分析期末知识点总结仪器分析是现代化学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利用各种仪器设备来检测和分析物质的成分、结构、性质等信息。
仪器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准确、高效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医药、食品等领域。
本文将从基本仪器分析原理、常用仪器、质谱、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以便于同学们在期末复习时进行复习。
一、基本仪器分析原理1.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仪器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的物理性质,如质量、电子结构、核磁共振等,间接或直接地确定样品中的化学成分或结构。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光学原理:利用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光的吸收、散射或发射等来分析物质的成分、性质。
(2)电化学原理:通过测量电流、电势、电荷量等来分析物质。
(3)质谱原理:利用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测定物质的成分、结构。
(4)色谱原理:利用物质在固、液、气相中的分配系数差异,通过色谱柱分离、检测来分析物质。
2. 仪器分析的基本步骤仪器分析一般包括样品的前处理、仪器的操作和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步骤。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样品的前处理: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包括样品的取样、样品的溶解、稀释、萃取等,以便于后续的仪器操作。
(2)仪器的操作和测量:根据仪器的不同,进行样品的操作和测量,包括光谱分析、质谱分析、色谱分析等。
(3)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结论和结果。
二、常用仪器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光学仪器,可用于测量物质的吸收、散射等光学性质,对分析有机物、无机物、生物分子等具有重要意义。
其原理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分析物质的成分、浓度等信息。
2. 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散射来分析物质的结构、功能团、成分等信息的仪器。
其原理是利用物质分子在红外光波段的振动、转动运动,吸收特定频率的红外辐射,从而得到物质的光谱信息。
精密仪器总复习
1.中等精度、高精度、超高精度的区分;答:精度又称为精确度,是指准确的程度。
精度的高低是用误差的大小来衡量的,误差小则精度高,误差大则精度低。
1)中等精度:1um~10um主轴回转精度1 um~10 um圆分度精度1’’~10’’。
2)高精度:0. 1 um~1 um主轴回转精度0.1 um~1 um圆分度精度0.2’’~1’’。
3) 超高精度:直线度小于0.1 um,主轴回转精度小于0.1 um,圆分度精度小于0.1’’.2.力变形对精度的影响,要求那几种机床受力对精度的影响,影响最大的是悬臂梁。
力变性有:悬臂式(y轴移动),悬臂式(z轴移动),桥式,桥式悬臂型,龙门移动式,龙门固定式,立轴式,卧轴式。
机床制造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有: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传动链误差。
3.能计算某个部件的自由度;分析:自由度分为构件自由度(构件具有独立运动参数的数目)和机构自有度(机构具有独立运动参数的数目)设空间有6个自由度,自由度S与约束Q关系:S=6-Q4.三球支撑系统。
【现代精密仪器设计,45页,例2-8】基座采用3点支承。
支承之间相互对应。
3个钢球支承的形式分别为平面4、圆锥形球窝支撑面5、V形槽支撑面6,V形槽的方向与基座纵向方向平行。
采用这样的结构的优点:1)工作是无论工作台1怎样移动,1和床身2的重量始终通过3个球支承作用在基座上,这3个垂直力(因为是球支承)只有大小变化,没有方向变化。
这3个力传递到基座,这样总体变形很小。
2)这种3球结构直接满足了阿贝原则。
这种3球结构,床身在纵向、横向即转角方向不需增加限制装置,避免附加应力,温度变化也可以补偿。
称为无附加内应力的自动定位设计。
5.制造、安装、运行和原理误差在精密机械与仪器中的程度;答:在仪器的各种误差源中,制造误差数值最大,运行误差次之。
但在仪器测量误差中运行误差将是主要的。
6.XY工作台的部件,以及电控XY工作台微动系统的原理和分析;答:x-y工作台系统基本上是由工作台滑板、直线移动导轨、传动机构、驱动电机、控制装置和位移检测器等组成。
仪器仪表知识点总结
仪器仪表知识点总结仪器仪表是一种用于测量、检测、监控和控制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医疗保健和环境监测等。
在现代社会中,仪器仪表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工具,为各种生产活动提供了精确的测量和控制手段。
在工程技术领域,仪器仪表是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设备。
因此,对仪器仪表的了解和掌握,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仪器仪表的一些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仪器仪表的分类1. 按测量物理量的不同,仪器仪表可以分为电气量仪器仪表、力学量仪器仪表、光学仪器仪表、化学仪器仪表等。
在实际工程中,常见的仪器仪表主要有温度计、压力表、流量计、PH计、氧化还原电位计、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液位计、电能表等。
2. 按测量原理的不同,仪器仪表可以分为机械式仪器仪表、电子式仪器仪表和光学仪器仪表等。
其中,机械式仪器仪表主要利用机械运动原理进行测量,如指针式温度计、压力表等;电子式仪器仪表通过电子技术进行测量和控制,包括数字式温度计、数字压力表、PID控制器等;光学仪器仪表则利用光学原理进行测量,如分光光度计、激光测距仪等。
3. 按功能的不同,仪器仪表可以分为测量仪器仪表、控制仪器仪表和监测仪器仪表等。
测量仪器仪表主要用于测量各种物理量,包括温度、压力、流量、PH值等;控制仪器仪表用于控制生产过程和设备工作状态,包括PID控制器、PLC控制系统等;监测仪器仪表用于监测生产过程和环境状态,包括安全监测仪器、环境监测仪器等。
二、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1. 仪器仪表的测量精度:仪器仪表的测量精度是指仪器仪表测量值与被测量实际值之间的偏差程度。
对于仪器仪表来说,测量精度是其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仪器仪表的测量精度越高,其测量结果越可靠。
仪器仪表的测量精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仪器仪表本身的性能、环境条件、使用方法等。
通常来说,仪器仪表的测量精度可以通过校准和调试来提高。
仪器制造工艺学总复习
图1-1 阶梯轴
2、安装
如果在一个工序中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夹,则每次 装夹下完成的那部分加工内容称为一个安装。
图1-2 工序和安装
3、工位 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或移位)装 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位置,我们把 每一个加工位置上的安装内容称为工位。一个安装 中可能只有一个工位,也可能有几个工位。
杨敏杨敏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水利机械蒸气机时代发电机时代内燃机时代信息时代前言前言加工制造仪器范例加工制造仪器范例车床车床铣床铣床刨床刨床锯床锯床镗床镗床加工中心加工中心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电火花线切割电火花线切割激光雕刻机床激光雕刻机床超声波焊接机床超声波焊接机床超声波清洗机床等超声波清洗机床等第一章第一章工艺过程基本概念与组成工艺过程基本概念与组成第一节第一节仪器的生产过程仪器的生产过程一
单件生产 小批生产 中批生产 大批生产 大量生产
<5 5 ~ 100 100 ~ 300 300 ~ 1000 > 1000
<10 10 ~ 200 200 ~ 500 500 ~ 5000 >5000
第二节 工艺过程设计的基本概念
四.加工工艺规程 1.原则:技术要求------达到图纸规定; 生产率 ------较少工时完成; 经济要求------用最经济的方法实现; 规定:加工设备、加工方法、工时定额、 检验方法、使用刀具
5.确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机床、刀具、
夹具、量具)对需要改装或重新设计的专用工艺装
备应提出具体的设计任务书。 一般机床加工精度: IT01~ IT5 IT4 ~ IT7 IT5 ~ IT8 IT7 ~ IT11 IT8 ~ IT11 IT10~IT11 IT10~ IT13 IT10~ IT14
工程仪器分析期末总结
工程仪器分析期末总结一、引言在工程领域中,仪器分析技术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
通过学习工程仪器分析,我掌握了许多实验技术和仪器运用的知识。
本文将对这个学期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总结包括仪器常用的分类、各类仪器的原理和应用、实验技术和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等。
通过总结,我加深了对工程仪器分析的理解,也提高了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仪器常用分类根据仪器的用途和原理,仪器可以分为光学仪器、电子仪器、电化学仪器、气体分析仪器、热学仪器、力学仪器等几类。
其中,光学仪器如分光光度计、激光振动仪等主要利用光学原理进行分析。
电子仪器如电子天平、电子计时器等则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精确的实验测量。
电化学仪器如PH计、电位滴定仪等则用于电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
气体分析仪器如气体色谱仪、质谱仪等广泛应用于环境分析和工业过程监控。
热学仪器如热电偶、热稳定仪等主要用于测量热量和温度。
力学仪器如测力计、力传感器等主要用于测量物体受力情况等。
三、各类仪器的原理和应用1. 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利用光的吸收、散射或发射的原理进行分析。
它可以测定溶液中的物质浓度、光反应速率等。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某种荧光染料的吸光度,通过与标准曲线对比,计算得到荧光染料的浓度。
2. 气体色谱仪气体色谱仪利用气体分子在固定相或液定相中的分配和分离原理进行分析。
它可以分离和检测不同气体成分,广泛应用于空气污染监测、石油化工等领域。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气体色谱仪对环境空气中的有机物进行了检测,并对峰面积进行积分,计算出各有机物的浓度。
3. PH计PH计利用玻璃电极原理测定溶液的PH值。
PH计广泛应用于水质、土壤、生物体等的酸碱度测定。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PH计测定了酸性和碱性溶液的PH值,并利用PH值进行了酸碱滴定。
4. 热电偶热电偶利用两个不同金属的热电势差变化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测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温度控制。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热电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水的蒸发热,并绘制了温度与蒸发热之间的关系曲线。
仪器制造技术的复习要点
仪器制造技术课程复习要点第一章工艺过程基本概念与组成重点章节。
本章主要考点为名词概念。
可能出现计算大题自由度的分析。
重点掌握概念: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进给,动作,加工工艺规程,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时间定额,生产纲领,基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粗基准,精基准),粗基准和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六点定位原理以及自由度的分析(特别要求掌握自由度的分析,有可能出现计算题,课后16题),过定位,欠定位,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最好能够掌握定位误差的计算(课后17题)。
第二章加工精度分析与制造质量监控技术重点章节。
本章的重点是随机误差的分析。
可能会出现关于废品率,可修复废品率,不可修复废品率的计算题。
重点复习内容:将课本上的相关的例题理解掌握,最后自己做一遍。
还有课后的习题6,7,9,10。
以及刘伟试卷上的相关的计算题。
重点掌握概念:加工精度。
方法误差(又叫原理误差)的概念。
机床误差包括哪三个,分别是什么。
主轴误差包括哪三个。
误差敏感方向。
刚度以及关于刚度的计算(课后有一习题)。
系统刚度和各部件刚度之间的关系(47面)。
渐精加工的概念。
工艺系统的受热变形包括哪些,主要来源是哪个。
切屑热怎么产生的。
残余内应力。
什么是时效,自然失效和人工时效的应用。
加工误差的分类。
加工误差相关的计算(一定要掌握其中的正态分步分析法)。
工序能力。
什么是表面质量,它包括什么。
影响表面质量的工艺因素有哪些,怎么才能减小表面粗糙度值(进给量,主偏角,副偏角,前角等概念)。
加工表面的冷作硬化以及加工表面金相组织变化。
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包含哪两种,它们的特点。
第三章常用的仪器仪表材料的特性和选材方法本章主要考点为基本概念和简答。
重点掌握的概念:工程材料分为哪几种,分别是什么。
加工硬化,残余内应力,钢的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处理,合金钢中元素含量的判断(课本87和88面),形变铝合金,高分子材料(包含哪些内容,塑料,橡胶等等),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优点),纳米材料了解的知识点:钢中含碳量的范围,碳钢的牌号,铸铁的分类。
仪器制造技术知识点总结
仪器制造技术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仪器制造的基础知识1.1 仪器制造的定义和概念仪器制造是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设计、加工、装配制造各种仪器设备的过程。
仪器制造既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又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设计制造难度。
1.2 仪器制造的发展历史仪器制造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仪器制造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古代,由于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仪器制造的发展相对较慢,但在17世纪以后,仪器制造开始迅速发展,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仪器制造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
1.3 仪器制造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仪器制造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照用途可分为分析仪器、测试仪器、实验仪器等;按照原理和结构可分为光学仪器、电子仪器、机械仪器等。
1.4 仪器制造的特点仪器制造具有精密、复杂、高技术含量和多学科交叉等特点。
需要应用多种材料和工艺加工方法,需要设计、制造、装配和调试等多种工艺流程,需要配备各种精密设备和仪器。
第二章仪器制造的设计原理2.1 仪器设计的基本原理仪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功能原理、结构原理和性能原理。
通过分析仪器的功能特点,确定仪器的结构形式以及性能要求,然后利用各种工程技术手段,设计出满足要求的仪器。
2.2 仪器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仪器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验证等步骤。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仪器的功能、结构、性能、可靠性、成本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采用现代化设计工具和方法。
2.3 仪器设计的关键技术和方法仪器设计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包括CAD/CAM/CAE技术、仿真分析技术、优化设计技术、多学科综合设计技术等。
这些技术和方法可以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和性能。
2.4 仪器设计的标准与规范仪器设计需要符合各种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例如GB、ISO、ASTM等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仪器分析下期末总结
仪器分析下期末总结一、引言仪器分析是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以及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仪器分析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深刻理解了仪器分析在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在本次期末总结中,我将针对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实际应用进行回顾和总结,同时分享一些课堂实验和实践中的经验和收获。
二、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仪器分析是化学分析领域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通过测量和记录被测样品的某种性质来实现分析目的。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包括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和质谱分析等,每种分析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应用。
1.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在特定光波长下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现象来确定其组成和浓度的分析方法。
常见的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光谱分析等。
这些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物质结构的解析、有机物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环境污染物的检测等领域。
2. 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在电化学系统中的电荷转移过程来实现定量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电位滴定法、安培计法和极谱法等。
这些方法在药物分析、环境检测和生物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尤其是电化学传感器在医学诊断和生物传感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3. 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来实现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色谱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广泛应用于有机物的分离、纯化和定性定量分析,可以有效提高样品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4. 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利用静态或动态的质量谱仪对物质分子的质量和结构进行测定的方法。
常见的质谱分析方法包括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等。
这些方法在药物研究、有机合成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准确快速地对物质进行鉴定和定性定量分析。
仪器制造技术课本重点摘抄
第一章:仪器常用加工方法:1材料成形2机械加工3特种加工4表面加工5仪器常用元件加工6仪器常用工艺工艺过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工艺过程设计是指把产品的设计信息转化为制造信息的过程设计。
工艺规程:在实际生产中,一个零件从毛坯原件加工到成品。
所采取的的工艺过程,用一定的文件形式规定下来。
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依据,是组织生产、做好生产技术准备的主要技术文件。
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1应满足生产纲领的要求,要与生产类型相适应。
2应保证要件的加工质量,达到图样上所提出的各项技术要求。
3保证加工质量的基础上,应使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较好的经济性。
4要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主要原则:能够符合技术要求和相应生产率的最经济的工艺过程。
工艺规程的步骤:1研究产品图样,进行工艺分析2计算零件生产纲领,明确生产类型3确定毛坯种类,设计毛坯图4拟定工艺路线5确定机械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并绘制工艺草图生产成本与生产工艺:生产成本是制造一个零件或一台产品所消耗的费用总和,生产成本中有大约百分之70-75与成本相关,成为成本工艺。
需要考虑可变费用、不变费用、最佳生产纲领分析、临界产量与投资回收期的分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一个工序。
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2安装在某一工序中,有时需要对零件进行多次装夹加工,每装夹一次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一次安装。
3工位 4工步。
5进给由于余量较大或其他原因,需用同一刀具在同一切削量下,对同一切削用量下、对同一表面进行多次切削。
6动作工人或机器本身的一个行动单元。
生产纲领:N=Qn(1+a+b) 式中Q 产品的年生产量(台/年)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 a备品率 b平均废品率机械加工余量:工件加工前后尺寸之差。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1前一工序的公差T。
2前一工序所遗留的表面粗糙度R和表面缺陷度I。
仪器制造知识点总结
仪器制造知识点总结一、仪器制造概述仪器制造是指利用机械、电子、光学等技术对各种测量、检验和控制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设计、加工、装配、调试和检验,最后形成物理、化学、生物、医药和环境领域等方面的仪器设备。
仪器制造是一个综合性强、技术难度大、知识面广的复杂工程,它涉及到多种材料、多种工艺和多种技术,需要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在仪器制造方面,包括仪器的设计、加工、装配、调试和检验等整个过程。
二、仪器设计1. 仪器设计概述仪器设计是指按照测量、检验和控制的目的,利用机械、电子、光学等技术,设计出测量仪器、分析仪器和控制仪器等。
仪器设计是仪器制造的第一步,它是整个制造过程的关键。
仪器设计的核心是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确定仪器的结构和功能,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各种零部件的设计。
2. 仪器结构设计仪器结构设计是指根据使用要求,考虑仪器的结构和功能,并对仪器的结构方案做出确定。
结构设计需要满足仪器的使用要求,同时考虑到制造过程的复杂性和制造成本的控制。
在仪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材料、制造工艺和装配过程等因素,从而确定仪器的最佳结构方案。
3. 仪器功能设计仪器功能设计是指按照使用要求,确定仪器的各种功能和性能指标。
仪器的功能设计需要满足使用要求,同时考虑到仪器的精度、可靠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
在仪器功能设计中,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从而确定仪器的各种功能和性能指标。
三、仪器加工1. 仪器加工概述仪器加工是指根据设计要求,利用机床和加工工艺,对各种仪器的零部件进行成型、加工和加工,以满足设计要求。
仪器加工是仪器制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决定了仪器的质量和性能。
在仪器加工中,需要进行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的确定,从而保证仪器零部件的尺寸、形位和表面质量等要求。
2. 仪器加工工艺仪器加工工艺是指根据零部件的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要求,确定加工工序、工艺路线和加工方法。
在仪器加工工艺中,需要综合考虑到材料的性能、零部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加工设备和加工工具等因素,从而确定合理的加工工艺。
(word完整版)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重点总结,文档
气相色谱根根源理: 借在两相间分配原理而使混杂物中各组分分别。
气相色谱就是依照组分与固定相与流动相的亲和力不相同而实现分别。
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不断进行溶解、挥发〔气液色谱〕 ,或吸附、解吸过程而相互分离,尔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载气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与柱箱、检测系统、记录与数据办理系统。
气相色谱仪拥有一个让载气连续运行,管路密闭的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平和化室.其作用是将液体或固体试样,在进入色谱柱前刹时气化,尔后迅速定量地转入到色谱柱中.固定液:是一些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比方,角鲨烷,作为固定相被平均地涂抹在担体上。
担体:多孔,比表面积大,表面无吸附性,是用来担当固定液的物质。
比方:硅藻土。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高选择性 〔复杂混杂物, 有机同系物、 异构体。
手性异构体〕 高矫捷度〔能够检测出μ g.g-1(10-6)级至 (10-9)级的物质量〕高效能、迅速、应用范围广 (气 :沸点低于 400℃的各种有机或无机试样的解析)(液:高沸点、热不牢固、生物试样的分别解析〕缺:被分别组分的定性较为困难。
分配过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发生的吸附、脱附,或溶解、挥发的过程分配系数:在必然温度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到达平衡时的浓度〔单位:g / mL 〕比, K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c s k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m sKc Mm M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质量分配比 :在必然温度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到达平衡时的质量比(容量因子 容量比 )k m SmSV SV S Kt R t Mt R 'k 容量因子越大,保存时间越长。
V Sc Skm Mc M V Mkt Mt Mβ为对照。
β = VM/VSm MβVM 为流动相体积 ,即柱内固定相颗粒间的空隙体积;VSV M V Mr21 = t ′R2 / t ′R1= V ′R2 / V ′R1= α为固定相体积 ,气 -液色谱柱 (为固定液体积 );气 -固色谱柱 :为吸附剂表面貌量u Sus :组分在色谱柱内的线速度;u :流动相在色谱柱内的线速度R S滞留因子 =质量分数 ω:u塔板理论的假设 : 在每一个平衡过程间隔内,平衡能够迅速到达;将载气看作成脉动〔间歇〕过程;试样沿色谱柱方向的扩散可忽略;每次分配的分配系数相同。
仪器制造技术-复习 - 2
33
How to remove material?
电离击穿
通道放电
熔化
气化热膨胀
抛出金属
消电离恢复绝缘和介电常数
34
Why Graphite etc can be used as Electrode?
• 钨、钼、石墨等材料熔点、沸点高,因此 很难蚀除。铜的熔点、沸点虽然较低但导 热性好,所以也很难电腐蚀,因此这些材 料可用做工具电极材料。考虑加工难度和 加工成本,生产中多采用铜和石墨等材料 作为工具电极。
36
影响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工艺因素
(1)影响材料放电腐蚀及加工速度的主要因素 1)极性效应: •极性效应:材料相同的两个电极电蚀量不一样 的现象叫做 “极性效应”。如果两电极材料不 相同,则极性效应更为复杂。 •两极的蚀除速度与脉冲宽度(放电时间)有关, 当 ti 30时,称为窄脉冲,阳极的蚀除速 s 度大于阴极,称正效应。可实现正极性加工, 工件接正极;当 时,称为宽脉冲, ti 300 s 阳极的蚀除速度小于阴极,称为负效应。可实 现负极性加工,工件接负极。
32
It can be classified as:
• Mechanical Energy Processes Ultrasonic Machining water-jet cutting • Thermal Energy Processes EDM Wire EDM, Electron Beam, Laser Beam • Chemical Milling ,Photochemical Machining
7
自激振动
自激振动的概念
在没有周期性外力作用 下,由系统内部激发反馈 产生的周期性振动 自激振动过程可用传递 函数概念说明
仪器制造工程基础期末总结.
第 一 章 仪 器 制 造 工 艺 规 程 设 计 _______3 工 艺 路 线 的 确 定
2)材料的可加工性。 淬火钢宜用磨削加工,有色金属磨削困难,精加工多采 用金刚镗或高速精密车削。 3)生产类型。 大批量生产,采用专用设备。Biblioteka 单件、小批生产,采用通用设备。
4)现有设备与技术条件 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发挥创造性,不断改革创新,推 广新技术。
一、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和原始资料
1、原则: 1)必须满足技术要求
2)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追求高效、高生产率、低消耗
3)具有良好经济性 2、原始资料:
1)装配图和零件图
2)验收质量标准 3)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
4)毛坯资料
5)生产条件 6)国内外工艺技术发展情况
7)有关工艺手册及图册
§1.3 工艺路线的确定
第 一 章 仪 器 制 造 工 艺 规 程 设 计 _______1 基 本 概 念
三、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
1、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 划,也称为年产量。 计算公式: N=Qn(1+α )(1+β )
式中: N——零件的年产量(件 / 年) Q——产品的年产量(台 / 年)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 / 台) α ——备品率(%) β ——废品率(%)
4)光整加工阶段:对于精度高于IT7和表面粗糙度Ra<0.32m 的表面,精加工后还需要进行光整加工。
光整加工只改善尺寸精度,不能改善形位精度。
第 一 章 仪 器 制 造 工 艺 规 程 设 计 _______3 工 艺 路 线 的 确 定
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 1)粗精加工安排可以达到“渐精”的目的。 由于粗加工余量大,因此切削用量、切削热和切削力大,工 艺系统受力变形、热变形和工件内应力也大,只有通过渐精过程才能 达到要求的精度。 2)划分加工阶段,有利于机床的选择。 精密机床不用作粗加工,避免过早丧失精度。 3)有利于消除应力。 精加工夹紧力、切削力小,产生的内应力也小。粗精加工间 隔可以自然时效,有利于粗加工后的工件的内应力消除,工件可以充 分变形,以便在后续工序中得到修正。 4)便于其他工序安排。 热处理、表面处理、检验等辅助工序可以穿插安排在粗、精 加工阶段之间。 5)尽早发现毛坯缺陷,保护光整表面。 粗加工中及时发现缺陷,尽早报废或修补,以免浪费精加工 工时。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安排在最后,不至因粗加工而损伤或影响表 面的光整。
仪器制造技术总结作业
仪器制造技术总结作业篇一:仪器制造工艺学课程总结课程总结第一章加工精度:由零件图纸上以公差T给定的,表征的是与理想几何参数相符合的程度加工误差:加工后实际测得的偏离值Δ,表征的是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差的程度加工精度分为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方法误差(原理误差):由于加工时采用了近似的加工运动方式,或形状近似的道具轮廓而产生的加工误差机床误差:指在无切削负荷下,:仪器制造技术总结作业)动:瞬时回转轴线始终平行于平均回转轴线,但沿Y轴和z轴方向有变动(加工圆柱面的形状精度)轴向窜动:瞬时回转轴线沿平均回转轴线方向的变动角度摆动:瞬时回转轴线与平均回转轴线是一倾斜角,但其交点位置固定不变(形状精度)轴向窜动在加工端面时,对形状精度有影响。
⑷①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因素轴承和轴颈的影响(车床类和镗床类)(轴颈是轴两端较细,装在轴承内环中,和轴承一起运动)②③⑸①②轴承间隙的影响配合零件和装配质量的影响提高主轴回转精度的措施设计与制造高精度的主轴部件使主轴回转误差不反映到工件上作法:在结构上采用运动和定位分开的主轴结构2、机床导轨误差⑴机床导轨误差项目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垂直面内的直线度前后导轨在垂直面内的平行度误差敏感方向:原始误差引起的刀刃与工件间的相对位移,若产生在加工表面的法线方向,则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若产生在加工表面的切线方向,则影响甚小,可忽略不计,一般对加工精度影响大的方向称为误差敏感方向机床传动链误差:机床传动链误差是指机床内联传动链始末两端传动元件之间相对运动的误差,是螺纹加工,螺旋面加工和展成法加工齿轮等工件时,影响其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提高机床传动精度:制造高精度传动元件减少传动元件数目,缩短传动链长度采用校正装置(即测量加补偿装置)第二章夹具误差1夹具误差来自夹具的制造误差和使用过程中的磨损2、会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刀具误差:是指刀具制造误差和磨损(包括刃磨)2刀具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随刀具种类的不同而不同⑴定尺寸刀具:刀具的制造误差及磨损会直接影响被加工工件的尺寸精度⑵成型刀具:成形车刀,成形铣刀,模数铣刀⑶展成刀具:齿轮滚刀,插齿刀,花键滚刀⑷一般刀具:普通车刀,单刃镗刀,端铣刀,刨刀用成形刀具,刀具的形状精度直接影响工件的形状精度用展成刀具,刀具切削刃的几何形状及有关尺寸,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一般刀具,刀具的制造精度对工件精度无直接影响,刀具的磨损对工件形状尺寸精度均有影响加工表面精度由机床运动精度决定加工表面尺寸精度由机床调整精度决定四点结论力和变形的关系不是直线关系加载曲线和卸载曲线不重合当载荷去除后变形回不到起点部件的实际刚度远比我们按实体估计的要小影响部件刚度的因素:1、连接表面的接触变形2、薄弱零件本身的变形3、间隙的影响4、摩擦的影响5、施力方向的影响工艺系统刚度的特点:1、整个工艺系统的刚度比其中刚度最小的那个环节的刚度还小2、工艺系统各环节的刚度和整个工艺系统的刚度是随着受力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3、由于工艺系统刚度定义式中的Y 是在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沿方向的变形,即Y=因而就有可能出现Y误差复映:毛皮椭圆,加工后工件仍为椭圆:毛坯偏心,加工后工件仍有偏心工艺系统的热源内部(切削热:去除材料所消耗的能量摩擦热:机热电系统运动部分产生的派生热:切削、切削液、润滑油携带)外部(环境温度:气温对流,地基温度辐射热:阳光、暖气设备等辐射出)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1、机床热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2、工件热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1、热源:主要是切削热,对于大型工件或要进行精密加工的工件来说环境热与辐射热也不可忽视2、工件热变形的两种情况:均匀受热:弓箭的温度在沿全长圆周上是一样的变形也较为均匀,影响尺寸精度不均匀受热,工件又在单面受切削热作用下影响形状及相互位置精度)刀具热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1、刀具的热变形2、车刀的热伸长表面层的微观几何性质(表面粗糙度:切削刀具的运动轨迹所形成其波长L与波高H之比小于50波度:介于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周期性几何形状误差,由加工工艺系统的振动和偏移造成L/H=50-1000宏观几何形状误差L/H>1000)表面层物理性质:冷作硬化(钢材在常温或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加工,能显著提高强度和硬度,降低塑性和冲击韧性,成为冷作硬化),金相组织变化,残余应力磨削烧伤分为回火烧伤和淬火烧伤,振动情况分为自激振动和强迫振动减小切削颤动的途径: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合理选择刀具的几何参数采用消振刀具(弹簧车刀或湾杆刨刀)提高工艺系统本身的抗振性包括提高机床的抗振性、提高刀具的抗振性改变振动系统的刚度组合避免自激振动使用减震装置减震(阻尼器减震器)积屑瘤——指在加工中碳钢时,在刀尖处出现的小块且硬度较高的金属粘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