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第二岛链
第一讲 岛链理论
第三章东部蕃篱——岛链第一讲岛链理论课程开发者:谢忠立在太平洋西岸,从南到北分布着一系列的岛屿,只要是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任何人都不会忽视它,这一地区是国际关系最为复杂,海陆大国都不愿放弃的地区,是一个典型的研究国际关系的标本,这一系列岛屿就是在报刊媒体中常听到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第三岛链地区。
“岛链”一词,是1951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首先使用的一个词,使用这一名词的学者很多,但没有一位学者给出过一个具体的概念。
虽然岛链没有确切的概念,但却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与认同,这是因为它以边缘地带理论和海权论两个古老而经典的国际关系理论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因此,具有强大而坚固的理论基础。
海权论,是有关岛链的第一个理论,是由美国19世纪的的历史学家兼海军军官马汉(1840——1914),在研究地缘政治战略时提出的,核心思想是制海权是一个国家成为强国的主要先决条件。
马汉分析了海洋历史,从西班牙的兴起,成为第一个全球性大国,葡萄牙取而代之,荷兰再崛起,到英国的成为海上霸主以来,欧洲各国的兴衰,特别是英帝国的出现,每一次大国地位的更替,归根结底实质上都是海外商贸和海上武装力量的强弱变化和更替,从而得出制海权是一个国家成为强国的先决条件的结论。
以英国来说,当它控制了世界上除巴拿马运河以外所有的海上航路、海峡、要塞,使任何国家的海上贸易均置于自己的监督之下时,它实际上控制了大陆。
由此他断言,美国要想从西半球走出来成为世界大国,必须控制海洋,特别是一些有战略意义的海上航道。
马汉的海权论,成为美国和其它新兴国家对英国海上霸权挑战的精神武器,一度在地缘战略研究中占主导地位。
从此西方列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巴黎和会,就是在这一思想理论指导下重新划分海洋势力范围的会议。
从这一理论的角度来看,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失败是从海军的失败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集团的失败主要原因也是海军失败后,海外物资无法支持三国作战需要,同时也是三国集团领导阶层无力对海外军事力量进行整合的结果。
台湾问题
这已明确写入1997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 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 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 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中国政府不仅是这 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 国家就南海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交换意见,达成了 广泛共识。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 和建设性的态度。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 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 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 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 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 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二 钓 鱼 岛 问 题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位于中国东海 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 岛屿。钓鱼岛等岛屿位于中国台湾省东北大约92海里, 距日本琉球群岛约73海里,但相隔一条深1000至 2000米的海沟,该海沟成为中国和琉球群岛之间的 天然分界线。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4.3平方公里)、 黄尾屿(1.08平方公里)、赤尾屿(0.154平 方公里)、南小岛(0.463平方公里)、北小岛 (0.302平方公里)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 南小岛、飞濑岛等组成,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 这些岛屿在地质上和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一起,都 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海 后的突出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
从地理上看,台湾及其附近岛屿和海域以及中国的浅 海海域都是经历悠久年代的中国大陆的延伸;而琉球群 岛则是千岛群岛、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等等构成的 “花旗列岛”的一环,在地理上与钓鱼岛群岛无关。 在钓鱼岛群岛中,钓鱼岛的面积最大,岛上有九个 山峰,主峰海拔363米。东南侧山岩陡峭,呈鱼叉状, 东测岩礁颇似尖塔。岛上海鸟栖息,鸟类资源相当丰富; 岛上盛产山茶、棕榈、仙人掌、海芙蓉等作物及药材。 此外,钓鱼岛海域是新三纪的沉积盆地,蕴藏着大量石 油资源。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 域石油储量约在737至1574亿桶之间。 自古以来钓鱼岛海域即为中国渔民的主要渔场和避 风港。
岛链
日本防卫省6月8日公布,中国海军导弹驱逐舰等八艘舰艇穿过冲绳本岛和宫古岛之间的公海后驶向太平洋方向。
9日,日本防卫省再公布中国海军又有三艘护卫舰从该海域驶向太平洋。
日本海上自卫队表示在对中国军舰进行持续的“警戒监视”。
日方对此警觉,并通过外交渠道了解中国的用意。
针对外媒关于“中国海军舰艇穿过冲绳本岛和宫古岛之间的公海”的报道,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6月9日表示,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拟于6月中下旬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进行训练。
这是一次年度计划内例行性训练,符合相关国际法准则,不针对任何其他特定国家和目标。
蓝水海军“蓝水”,是指远离海岸线的深海和大洋,由于远离大陆,海水基本呈蓝色或蓝黑色而得名。
”“蓝水海军”则是指能在外洋长时间执行战斗和非战斗任务,并在较宽广的大洋范畴保护本国海洋利益和安全,防止敌对势力的威胁。
海军的作战类型用海洋地理学进行区分,通常可细分为:内河海军、褐水海军、绿水海军和蓝水海军四种类型,后三种类型的海军是现代海军的主体。
何为“岛链”所谓“岛链”,是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主要出于防卫美国本土安全考虑而提出的概念,是冷战时期的观点。
第一岛链是第一道防线,第二岛链则是第二道防线等等。
“第一岛链”指位于西太平洋、靠近亚洲大陆沿岸的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等群岛。
“第二岛链”指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硫磺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帛琉群岛及哈马黑拉马等岛群。
“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
对于美国而言,它既是支援亚太美军的战略后方,又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
我国的台湾岛位于“第一岛链”的中央,是该“岛链”距我大陆海岸线最近的一环。
其战略位置使得其可以有效地扼制东海与南海间的咽喉通道,掌控通往“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利航道及通向远洋的便捷之路。
在整个“第一岛链”中起着承上启下、中间枢纽的重要作用。
中国海军再度出洋冲出岛链合理合法如何应对岛链封堵?从日本媒体公布的图片看,此次中国海军舰艇11艘军舰编队包括136杭州号、137福州号、138泰州号导弹驱逐舰以及江凯II级导弹护卫舰、882舰鄱阳湖号综合补给舰,851号电子情报收集舰,东拖830远洋救助拖轮等。
岛链岛链岛链岛链
是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是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是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是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与军事上的内容又有政治与军事上的内容,其用途是围堵亚洲东岸,对苏联、中国等共产国家形成威慑之势岛链又分第一岛链岛链又分第一岛链岛链又分第一岛链岛链又分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第二岛链第二岛链第二岛链、、、、第三岛链第三岛链第三岛链第三岛链。
实际上实际上实际上实际上,,,,““““第一岛链第一岛链第一岛链第一岛链””””从从从从地理地理地理地理名词成为国际政治名词名词成为国际政治名词名词成为国际政治名词名词成为国际政治名词,,,,是源于冷战时是源于冷战时是源于冷战时是源于冷战时期期期期。
美国在第一岛链的布局美国在第一岛链的布局美国在第一岛链的布局美国在第一岛链的布局,,,,最早并非用来对付中国最早并非用来对付中国最早并非用来对付中国最早并非用来对付中国,,,,而是而是而是而是针对苏联的针对苏联的针对苏联的针对苏联的。
冷战时期冷战时期冷战时期冷战时期太平洋太平洋太平洋太平洋方方方方向是东西方对峙的重要战向是东西方对峙的重要战向是东西方对峙的重要战向是东西方对峙的重要战线线线线。
在这里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战略核潜艇随时可以进入太平在这里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战略核潜艇随时可以进入太平在这里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战略核潜艇随时可以进入太平在这里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战略核潜艇随时可以进入太平洋活动洋活动洋活动洋活动,,,,成为对美国重要的威慑力量成为对美国重要的威慑力量成为对美国重要的威慑力量成为对美国重要的威慑力量。
第一岛链是指花彩列第一岛链是指花彩列第一岛链是指花彩列第一岛链是指花彩列岛中岛中岛中岛中,,,,北起日本群岛北起日本群岛北起日本群岛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琉球群岛琉球群岛琉球群岛,,,,中接中接中接中接台湾岛台湾岛台湾岛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南至菲律宾南至菲律宾南至菲律宾群岛群岛群岛群岛、、、、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
西太岛链”与美国“新月形”封锁战略要点
1.第一岛链紧靠亚欧大陆,距大陆边 缘最近处只有数十公里,最远处也仅为数百 公里,是亚欧大陆东侧国家进出太平洋的必 经之路,也是维护本区国家安全或封堵、遏 制亚太地区国家的一道锁链。因此谁控制了 这一岛链,谁就取得了进出太平洋的自由权 和制海权,可赢得巨大的战略活动空间。其 军事地理缓和的情况下,美国在亚太地 区的军事部署不减反增,说明美军的战略重点已从欧洲向亚太地区 转移,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依托和加强美国在西北太平洋已经 形成的三道防线,封堵西北太平洋地区,保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 “安全领袖”地位已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
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三道防线”
第一岛链
第二岛链
第三岛链
3.第一岛链拥有许多具有重要战
略价值的海峡和航道。1986年美国宣布
要努力控制的世界上16个海上咽喉点,
其中有4个在第一岛链的范围之内:马六
甲海峡、龙目海峡、巽他海峡和朝鲜海 峡。
4.第一岛链所在的东亚、东南亚地区是战后世界上经济发展 速度最快、经济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 大的地区,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5。随着世界地缘经济重心从 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世界地缘战略中心也在进行着 相应的转移。从而使本区在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中的地位迅速上 升,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其成为各地缘战略国家竞相控制的重要 目标和各大国矛盾的焦点。目前该区已成为当今世界军费增长 最快和军备最密集的地区便是本区军事战略价值的具体体现。
此外,美还和 本区一些国家签订 各种条约,建立军 事同盟,增加驻兵 数量,加紧岛链的 封锁力度和对各国 的遏压态势。多年 来,美一直在积极 寻求新的前进基地 和后方支援基地, 不断充实太平洋的 基地带;同时加强 与日本、韩国、菲 律宾等国的军事同 盟关系,在许多重 要的岛屿上部署强 大的海空军兵力, 从而形成了美国在 太平洋地区的三道 防线。
第一岛链还拦得住中国吗?
第一岛链还拦得住中国吗?冷战时期封锁苏联和中国进出太平洋的第一岛链曾被认为是“不沉的航空母舰”。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解放军舰艇和战机编队穿越第一岛链前往远洋训练的消息,甚至连日本媒体都习以为常。
然而近年来西方媒体又开始热衷炒作关于第一岛链的新话题:它到底还能不能拦住中国?第一岛链的美军是威慑力量还是中国的“人质”?《环球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名中国军事专家。
空中封锁:重点在冲绳通常第一岛链被认为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
冷战时几乎所有上述群岛都有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基地。
冷战后金兰湾那支咄咄逼人的苏联舰队消失了,该方向的美军基地相继裁撤。
这条封锁链的南方多个环节出现“缺失”,但在卡住中国进出大洋脖子的北方环节,包括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在内的美日基地群仍实力雄厚。
整个亚太美军的空中精华都聚集在日本,主要集中在本岛的三泽、横田和冲绳的嘉手纳。
嘉手纳是美国在远东最大的空军基地,主要驻扎部队是第18作战群,现有两个F-15C/D战斗机中队,未来还准备换装F-35A隐形战斗机。
日本自卫队监控第一岛链的航空兵力主要集结在冲绳那霸基地,该地是日本西南防卫区域中唯一的航空基地,部署着西南航空混成团等13支部队。
此外在日本本岛的新田原、小松、三泽、千岁等地,也部署有航空自卫队的战斗机。
对于空中封锁而言,防空雷达同样不可或缺。
出于冷战对苏防御的考虑,日本雷达站主要位于本岛,密集部署有超过20座J/FPS-3/5/7型防空雷达站。
为应对钓鱼岛争端,日本近年又加快了西南方向的雷达站建设。
海上封锁:南海力量不足相比开放的天空,被群岛分割的海峡更容易监控。
美国兰德公司新近一份报告认为,中国海军进出西太平洋的通道主要集中于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龙目海峡、爪哇海上通道、日本、台湾岛和菲律宾之间海域、日本和韩国之间的海域等咽喉地带。
目前日本神奈川县的横须贺是美日在第一岛链最大的海军集结地。
岛链
岛链编辑词条目录•岛链- 概述•岛链- 分类•岛链- 历史背景•岛链- 第一岛链兵力布署岛链- 概述岛链岛链,在1951年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与军事上的内容,其用途是围堵亚洲东岸,对苏联、中国等共产国家形成威慑之势,又分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第三岛链。
实际上,“第一岛链”从地理名词成为国际政治名词,是源于冷战时期。
美国在第一岛链的布局,最早并非用来对付中国,而是针对苏联的。
冷战时期太平洋方向是东西方对峙的重要战线。
在这里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战略核潜艇随时可以进入太平洋活动,成为对美国重要的威慑力量。
1982年,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提出海军海洋计划的蓝本,表示要“到2010年为止,确立第一岛链内的制海权,使其内海化,到2020年确保第二岛链内的制海权,并且在2040年为止取得可以遏制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支配权的力量”。
岛链- 分类“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存在,制约了中国的海洋发展战略。
第一岛链第一岛链是指花彩列岛中,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
在第一岛链的“封锁链条”中,最为关键的是台湾岛。
它位于第一岛链的的中间,具有极特殊的战略地位,掌握了台湾岛就能有效地遏止东海与南海的咽喉战略通道。
也有了与“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
第二岛链第二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经小笠原诸岛、火山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帕劳群岛,延至哈马黑拉群岛。
第三岛链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
对于美国而言,它既是支援亚太美军的战略后方,又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
太平洋锁链太平洋锁链是美国目前在亚洲战略部署的重点,而它所要围困的主要目标就是中国,这条锁链是以太平洋上的第一岛链为基础,东起靠近北极的阿留申群岛,日本群岛,韩国是这条锁链的中心,而台湾岛和关岛则是中轴,其一直延伸至东南亚中南半岛的新加坡、菲律宾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等。
评第一岛链中的中国伤痛---钓鱼岛、台湾和南海
评第一岛链中的中国伤痛---钓鱼岛、台湾和南海
首先本文开篇我想说,我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句话看上去简直是废话,因为地球人都知道。然而本文所要说的问题并非只要是地球人都能知道的,那就是上世纪美国针对社会主义这个独特国家性质而打造的,也是共产党建国以来中国走向海洋的固有的第一重障碍---第一岛链!
说到台湾,可以说国内头痛不已。它与钓鱼岛不同的是,台湾的领土归属问题并未与任何国家发生纠纷,也没有像钓鱼岛那样的国际公约中有“有争议的地区被一国占领50年就归该国所有”之规定,所以名义上这是我国的内政问题,但实际上它发展成了国际问题。中美两国都深谙台湾对于各自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我国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进而完成统一,但另一方面由于台湾问题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有效工具以及台湾在第一岛链中特殊的战略地位使美国介入台湾给台独势力貌似强大的后台,加之台湾公投体现出的民意状况不容乐观,故而棘手依旧。另外台湾已政党政治多年,实际上各方面制度化发展使之已具备一个国家的性质,而且一部分台湾人公开宣称自己只是台湾人而非中国人,这说明台湾与大陆的“近亲关系”已逐渐减弱。如此种种使得台湾问题的解决遥遥无期。
对于南海问题,我国若占有南海主权,除以上提到过的渔业、油气资源、国家主权和震慑南海有争议的各国,还拥有这条国际重要航道的控制权,美日的海上石油运输重要线路将被我国控制,其中至少有将马六甲海峡成为“海上生命线”而必须还得过南海航线的日本在我国面前腰杆也挺不直。此外从长远来看,南海在未来也必将成为亚洲两大强国---我国与印度在亚洲利益发生无法避免的冲突时的战略通航要道。这就是南海问题的重要性,即使再不济,我国至少也可以建几个收费站收点过路费吧!
以上三个问题,之所以能称为中国伤痛,是因为钓鱼岛、台湾和南海的确兼有无可争议的重要性和目前无法解决的棘手性。棘手性以上已经说明,这儿就细细说说其重要性。
第一二岛链战略意义
“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的战略意义什么是“第一岛链”、“第二岛链”与“第三岛链”?岛链”一词,是一个包含有特定地理和政治军事涵义的概念。
“第一岛链”主要是指靠近中国大陆海区外侧的那条弧形岛屿带,即北起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涵盖了中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
“第二岛链”主要是指涵盖中国台湾东部海区外侧的那条弧形岛屿带,北起日本的南方群岛(包括小笠原群岛、硫磺列岛),中接马里亚纳群岛(含美国关岛),南至加罗林群岛。
“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
对于美国而言,它既是支援亚太美军的战略后方,又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
“岛链”之词是怎么来的?尽管“岛链”在地理上存在是客观的,但“岛链”一词的正式使用却是国际政治斗争的产物。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相继出现了中国、越南、朝鲜、蒙古等许多社会主义国家。
为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军事同盟竭力利用第一、二岛链构筑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所谓“新月型包围”。
冷战期间,美国通过各种双边、多边军事合作方式,先后在第一岛链上建立了以日韩为核心的东亚军事基地群,以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为核心的东南亚军事基地群,以美国关岛为核心的第二岛链军事基地群。
这些军事基地体系配置有序,并能相互支援,扼守住了亚洲大陆走向太平洋的所有咽喉要道。
“岛链”既成为美国遏止亚洲国家向海洋发展的重要筹码,也是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重要依托。
此后,许多国家便把这种岛弧包围态势形象地称为“岛屿锁链”,简称为“岛链”。
“岛链”的战略意义冷战结束后,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使得“岛链”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作用与地位更加凸显。
加上岛链对中国所具有的巨大战略价值,奉行对华“接触与遏制”政策的美国政府,继承了冷战时的岛链战略衣钵,把岛链,特别是第一岛链作为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前沿。
在东北亚,美国调整了在日韩两国的驻军,强化了与日韩的军事同盟关系。
在东南亚,通过反恐合作,美军重返了菲律宾,获得了在马来西亚、文莱等国的基地和港口停泊军舰、起降飞机的权利,新建了包括新加坡樟宜基地在内的一些基地、港口和机场。
打破60年的绞索:突破“第一岛链”的正常化穿越
打破60年的绞索:突破“第一岛链”的正常化穿越近年来,随着中国海上力量的不断增强,维护海洋权益的范围扩大,中国海军舰艇飞机穿越“第一岛链”的次数日渐增多,特别是穿越宫古海峡和三巴海峡的次数远比其他海峡水道的次数要多。
李杰“第一岛链”,在上世纪50年代是美国处心积虑设计的扼杀社会主义阵营的首道绞索,在新世纪则成为美军加紧实施“重返亚太”和“亚洲再平衡”战略的主要抓手。
近年来,美国进一步挑唆日本、菲律宾等亚太国家包围中国,不断加大了“第一岛链”的封锁和围堵力度,尤其是加大了岛链上各个海峡水道的封锁力度。
中国的海上力量,也正在加大穿越“第一岛链”的力度,一步步走向深蓝。
意在扼杀的绞索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有关部门就提出了对亚洲国家实施名为“东方弧线”的新月形包围遏制战略。
1950年1月12日,美国时任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正式对外宣布:“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圈是从阿留申群岛,经日本、琉球到菲律宾。
”1951年1月4日,美国国务院顾问约翰·福斯特·杜勒斯说得更加具体直白:“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近海岛屿链。
”1954年12月,美国和台湾当局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该条约于1979年废除)。
这项防御条约阐述得非常露骨:台湾岛“构成了太平洋西部边缘上所谓的‘岛屿锁链’中的重要环节”。
至此,“第一岛链”的概念得到完善,它主要包括:西太平洋、靠近亚洲大陆沿岸的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等群岛。
按照美国当年的战略设想与前沿部署,“第一岛链”是其扼杀社会主义阵营的首道绞索。
与中国关系密切的海峡水道起初,“第一岛链”最北边从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至日本群岛,主要是针对苏联的,防止战后和冷战时期苏联的太平洋舰队东进、南下;而朝鲜半岛的韩国、日本的九州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至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等,则主要针对中国。
关于美国太平洋岛链战略及我国的对策
现在美国对中国实行了三岛链包围,抢夺中国的海上权力,挤压中国的海上利益,并想通过对中国海上权力的控制,控制中国的发展权。在现代社会,海权与一个国家的地位密切相关,一国强有力的制海权是民族国家崛起的必由之路。所以美国对中国的三岛链包围不仅是对中国国家安全上的威胁,更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制衡。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海洋。海洋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命线。随着近年来中国的海外贸易不断的上升,中国远洋航线也遍布了世界海洋,但是航海通道安全却无法得到保障。在近海,中国有三条航海路线。“北线朝鲜海峡、千岛群岛是必经之路,东线由日本群岛、琉球群岛、钓鱼岛、台湾岛之间的海陆组成,南线则或经台湾海峡由广东、广西沿海径入太平洋,然后经太平洋只印度洋”,进入巴拿马运河。但是这三条近洋航线都在美国控制或可以威胁的范围之内,中国无法突破美国对中国的三岛链包围,就无法保护近洋的航海路线的安全。在远洋,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巴拿马是中国海上航道的“咽喉”,这些咽喉要道都在美国的势力之下,如果这些海峡被封锁,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会遭受重大的损失,同时这些咽喉要道还是能源进口主要通道,所以中国与任何一个国家发生战争,都必须考虑能源通道是否畅通,考虑美国是否会封锁海洋路线。
中国航母与岛链困局
中国航母与岛链困局“普通人只需关注今天就够了,经理要考虑到明天,而政治家要考虑到后天”——尼克松。
同理,中国的航母也不能等到造出来后,才考虑怎么运用。
至于怎么运用,决定于作战环境,而我国海军的作战环境就是面对美国精心构筑的三大岛弧封锁链,中国军舰突破岛弧封锁链走向蓝水,实现蓝水海军的梦想,其意义将不亚于中国人第一次登上月球。
岛链一词最初源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二战之后为了扼杀、封锁当时的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西北太平洋海域中一些特殊岛群的战略地理位置而提出来的。
按照美国的战略部署,第一岛链内的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至日本群岛,主要是针对前苏联太平洋地区的;而日本的九州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至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则主要是包围中国的。
至20世纪80年代,美军在第一、二“岛链”上的基地网主要由3个基地群组成:东北亚基地群、东南亚基地群和关岛基地群;其中,东北亚基地群是由日本横须贺为核心,包括日本本土、冲绳岛和韩国的30余个海、空军基地组成,该基地群数量多、规模大,不仅是美海、空军兵力主要的战略集结和出发地,而且也是其在西太平洋的后勤供应和维修中心,控制着宗谷、津轻、朝鲜3个重要海峡,是“岛屿锁链”的首要环节;由此,既可支援朝鲜半岛的陆上作战,又可支援西北太平洋的海上作战。
东南亚基地群由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10余个海、空军基地组成;原以菲律宾的苏比克海军基地为核心,美军全面撤出苏比克海军基地和克拉克空军基地后,现已经取得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基地的使用权。
进入世纪之交,随着我国的全面崛起,美国加快了战略重心东移,在继续强化日美军事同盟的基础上,加强日美军事一体化,精心构筑第一岛链,妄图阻遏中国海军走向蓝水。
同时强化第二岛链的主体--关岛上的军事设施建设,核潜艇,隐形战略轰炸机,远程无人侦察机等战略武器纷纷进驻关岛。
一旦台海有事,关岛将作为第一岛链战略预备队的集结/出发地,关岛距离台湾约2500公里,在关岛起飞的远程侦察机和轰炸机可以在数小时内飞临台海地区,从夏威夷群岛和美国本土赶来的美军航母特混舰队经关岛补给后可以直接开赴台海战区,面对美军的这种战略部署,中国海军如何应对?进入21世纪以来,国人建造航母维护中国日益扩大的海外利益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此中央政府也予以肯定性表态,中国航母下水只是个时间问题。
美国重返亚太后台湾战略的新定位——从“第一岛链”中轴到“菱形战略”基点
与 美 国商 量 , 反对美 国利 用 台湾问题来 敲诈 , 勒索 中国。大 陆更 要 明确 主张 : 当两岸 形势 发生 失控 的时候 , 不排除 使用
武力解决 台湾问题 。随着马英 九连任 台湾地区领导人 , 两岸
关 系进入新 的历史机遇期 , 对台工作重心 由过去 的“ 防独” 转
向“ 促统 ” 大 陆需 珍惜历 史的难得 的时机 , , 增进 两岸之 问的 交流与协作 , 台湾不成为美 国制华 的“ 让 马前卒” 。 第二 , 视差距 , 光养晦 。中美作 为世界上 两个有影 正 韬 响力 的大 国, 和则共存 共荣 , 则两败俱 伤。 中国面对美 国 斗 的围堵 , 首先 要正视 自身 的实力 。中国要对中美之间 的长期 差距要 有清醒 的认识 , 对美制度均衡 而不 是硬均衡是 中国外 交 的现实选 择 。 就如邓 小平所说 , 中国 “ 千万不 要当头 , 这
种简单的结合 。]
美 国重 返亚太 后 , 注重利 用 冲绳岛 、 岛 、 关 台湾 、 澳大 利
期” , 内 还是今后 四五年 内, 中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集 中应对 相对集 中应对含 义广 泛和头等重大 的“ 美国问题” [对 于中 。1 国崛起 的时代背 景下 , 对一个综 合国力可能会赶上 自己的新
就 失去了和谈 的基础 与条件 。中 国要旗帜鲜 明地表 明立 场 : 两 岸 同属 一 个 中 国 , 湾 属 于 中 国 的一 部 分 , 权 问题 不 容 台 主
的关键环节 , 成为美 国在国际大棋局中阻扰中国迅速崛起 , 维护 其“ 一超” 地位的一颗无可替代 的“ 棋子”成为美 国对中国进行 , 西化 , 分化战略的桥头堡 。 总而 言之 , 国用 岛链 战 略遏 制 中国 , m发点是 以台 美 其 湾 为 中轴 , 拉拢韩 国 、 日本 、 菲律 宾等亚 洲盟友 , 建起一 张 构 强 大的战略遏 制网 , 防止在亚太 出现一个 挑战美 国霸权地 位 的国家。美 国认 为 , 崛起 的中 国至少在 东亚寻求一种地 区性 的霸权 , 并挑 战它所认 为的霸权 和现存的 国际秩序 。
琉球群岛-中国战略节点
琉球群岛——中国的第二大战略节点2010年12月26日,日本多数的政府高官已经从美国那里得到暗示,针对琉球人民要求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和减少琉球人对基地负担的事情一直保持“零回答”,让日本政府急的团团转。
使得日本首相菅直人就普天间机场搬迁事宜向琉球县令所做出的两项许愿“减少对基地的负担和振兴琉球经济”变得苍白无力,让琉球人民心向中华大家庭更加紧迫。
其实,美国是算准了现在的日本特需要美国的支持了,美国无论需要什么日本都要想方设法答应下来,不然,日本是不拥有琉球(冲绳)主权,没有美国的帮助,随时有可能被合法拥有琉球主权的中国要了回去。
琉球自始至终不是日本的领土,是100多年前属于中国管辖下的朝贡国(相当于现在的中国主权下的港澳地区),中国历届政府都没有和日本军国主义签署过卖国条约,从国际法来讲,琉球的主权仍属于中国,日本首相菅直人对此是非常清楚的,也表示过深深的忧虑。
日本政府不断侵犯琉球人民的感情,就拿教科书来说吧,自从清朝统治下的琉球王国被日本侵占以后,琉球人民争取回归中国的抗日不断,日本每隔十几年都要坑杀一批中国人后裔的抗日志士。
琉球人民都不能忘记的,到了1945年,日本陆军总部认为被日军抓到前线的琉球人出工不出力,有的给美军带路,有的借机搞反抗日军暴行,于是,日本陆军总部为了纯洁和保存日本本土血脉为由,在即将撤离琉球前下令用琉球人挡美军的枪炮,在最后时刻枪杀了16万无辜的琉球人(都是中国人的后裔啊),加上美军攻打琉球时所战死、饿死、困死的都算上,死亡人数接近总人口的一半。
然后呢,最近几年不断篡改教科书,要把过去不光彩的事情只字不提,让琉球人更恨日本人,日思夜想盼望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后回归中华大家庭。
对日本国内民众来说,如果直接说出把琉球归还给中国的话让日本人的优越感心态变得狰狞,一时肯定转不过弯来。
在中国政府没有步步紧逼的情况下,让琉球独立的话也使得很多日本人认为为时尚早,于是,让琉球回归中华大家庭是下下策,悄悄的策划琉球独立变得上上策了。
美军“岛链防御”战略
邵晶晶
. A近ll年来R,i美g国ht不s断推Re进s“e亚r太ved.
再平衡”战略,其重点之一就是军 事再平衡,试图通过推进“空海一 体战”“抵消战略”等,达到遏制和 威慑中国的目的。然而,受其国防 预算削减影响,这些战略的推进必 然面临 重 重困 难。在 此 背 景下,美 国战略和预 算评 估中心 推出了“岛 链防御”战略,强调依靠美国地面 力量与盟国在“第一岛链”建立遏 制中国军事力量的防卫体系。
美国过度担忧中国的军力成长
加大 对钓鱼岛、东海以及南海约
170万平方千米海域的维权力度, “亚太再平衡”战略与国防预算缩 动中来。
美国认为,中国此举意在“以强权 减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对美而
海上防御 美军“岛链防御”
和高压”逐步巩固和 扩展领 土诉 言,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整合有限 战略假定,中国要夺得制海权,就
本、菲律宾等)都负有保护义务,并 认为,这些国家的任何单独行动都
在“第一岛链”部署防御网络
队 沿“ 第 一岛 链”部 署,为其 装 备 可移动火箭发射平台和反舰巡航导
不足以抵抗中国,只有美国的军事
美军“岛链防御”战略通过与 弹。比起把美战舰部署到中国防御
支持才能帮助形成集体阵线,对中 地区盟国合作,在“第一岛链”部 范围内,或者把美潜艇从更重要的
了在 更 远 距 离发 现和 打击海上 舰
船。同 时,美 军忧 虑,中国 海 军 正
在研发装备有先 进鱼雷和高速 巡
航导弹的 潜 艇,从而能 够 拥 有远
距 离 攻击 舰 艇的 能力,旨在 追 踪
美国航母及其水面护卫舰船。
过度判断中国的战略意图。一
是认为中国正以“强权和高压”实 现领土目标。鉴于近年来中国不断
以“第一岛链”的视角看待亚洲形势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以“第一岛链”的视角看待亚洲形势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王阳首先,提起“第一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经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
所谓“岛链”,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军事上的内容,其是五十年代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岛链战略,用途是围堵亚洲大陆,对亚洲大陆各国形成威慑之势。
(如图1)图1: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示意图第一岛链对于亚洲的威慑之势,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威胁在于:①、马六甲海峡是中国通向印度洋和欧洲的毕竟之路,也是中国目前重要的能源输送线,一旦马六甲海峡被彻底封锁,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是重要的威胁。
②、冲绳岛海域是中国向东直接出入太平洋的一个重要的关卡,他直接受到日本和驻日美军的控制。
③、台湾海峡是我国内海南北沟通的重要海域,同样也具有较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自北至南,由“第一岛链”所联系起来的国家共包括以下14国或地区。
外围:俄罗斯、日本、台湾(地区)、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内含:韩国、朝鲜、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
而在这些国家或地区中,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存在着较多的领土与主权争端,也给亚洲的和平与发展平添了许多障碍。
下面我们就分析几个主要的争端所在。
第一,俄罗斯与日本的北方四岛之争。
所谓北方四岛,主要是指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与日本北海道间的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个岛屿。
北方四岛在地理上属于千岛群岛,因此,俄罗斯也称其为南千岛群岛。
俄罗斯与日本在北方四岛的争端上始终没有较大进展。
近期较为突出的事件是俄罗斯的“图—95”战略轰炸机由北方四岛开始环绕日本领海外围巡航一事。
从这一事件上可以看出,俄罗斯具有较强的军事实力,在与日本的对话中处于上风。
但是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力都难以与苏联时期相对比,因此日俄之间的北方四岛争端一定时期内还不会有较大的事件发生。
第二,朝鲜半岛问题。
朝鲜半岛问题,不止有朝鲜与韩国的政治立场问题,还存在着朝核问题。
中国的岛链之累
冷战结束,美国收缩一线军力,岛链甚至一度松动,但—旦中国实力猛增,防范链条立刻再度收紧。同时,导弹突围富有赫鲁晓夫式的“决战”特色,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明显缺少现代战略强调的分层次、多选项和灵活性。结果,当以常规力量迎接海上领土争端和大国战略布局等挑战日寸’不断扩充的中国舰队顿感岛链之困。
更值得注意的是,军事上可能对中国“破交”的,恰好正是中国最大的几个贸易伙伴。与其与华破交,不如中止对华贸易,但他们做不到,可见中国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全球化。在如今的新格局下,敌友关系已经不像冷战时代那般明晰,比如倘若中国能源安全对俄依赖过大,是否无异于另一根“无岛之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见,对“突破第一岛链”这类命题,中国从战术技术、地缘政治观和整体战略上都捉襟见肘。媒体哗众取宠,公众热血沸腾之际,千万要小心志大才疏,眼高手低。
所以,岛链成为战略焦灼,其实与近年来中国寻求海上突破密切相关。冷战年代岛链虽紧,但中国于海上也取守势,岛链只是国际政治教材上的一个名词——“新月型包围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在常规军力、特别是海上方向投入不足。当战略资本更多依靠导弹与航天时,更不觉得岛链是问题,今天小规模效仿以核导弹破局的朝鲜也能体现这一点。
警惕“撕破岛链”之说
事实上,中国最早在1980年5月全程试射洲际导弹时,派往南太平洋的特混编队就已经穿过第一岛链。此后,潜艇多次或公开或隐蔽地穿越。自2009年起,水面舰艇编队也开始不时穿越,方使堪称第一岛链北段“段长”的日本加倍焦虑。
西太平洋岛链
第三章东部蕃篱——岛链第二讲西太平洋岛链课程开发者:谢忠立在东亚的地缘政治研究中,岛链是重要的地缘政治框架。
常规情况下一般将东亚地区的岛链分为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第三岛链。
从太平洋西岸的地理条件来看,西太平洋的岛屿分布,可以从朝鲜半岛为界,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方岛屿少,地理结构简单,主要有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厍页岛、日本九州岛、对马岛;半岛主要有堪查加半岛和朝鲜半岛、楚科半岛;南方的岛屿众多,结构复杂,主要岛屿有济州岛、台湾岛、冲绳群岛(硫球群岛)、小笠原群岛、夏威夷群岛、菲律宾群岛、海南岛、南海诸沙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纳吐纳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澳大利亚、新西兰群岛、土阿莫土群岛、厍克群岛、萨摩亚群岛等。
从地图上,我们会发现,在太平洋中部,即东南亚地区,有大量的的岛屿,这些岛屿形成了许多的海峡和海上通道,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中的主要海上商贸路线。
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地位。
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岛链,研究者一般将其分为三个体系的岛链结构,即通常说的三大岛链,不同的学者,对三条岛链的划分各有不同,但相差不大,主要有以下几种划分。
第一种划分如下:第一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马来群岛的主要部分)的链形岛屿带。
在第一岛链的“封锁链条”中,最为关键的是台湾岛。
它位于第一岛链的的中间,具有极特殊的战略地位,掌握了台湾岛就能有效地扼住东海与南海的战略咽喉通道。
也有了与“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
第二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经小笠原诸岛、火山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菲律宾东南)、帛琉群岛(菲律宾东南),延至哈马黑拉群岛(印度尼西亚摩鹿加岛主岛)第三岛链:是指夏威夷群岛这一种划分方法,很明显只注重中部太平洋的研究,将北方的岛屿和南方的其它岛屿的地位和作用抛在一边,岛链的完整性被破坏,有很大的缺陷,无法体现岛链的作用,很难适应国际关系研究的需要。
第二种划分方法:第一岛链:北起靠近北极的阿留申群岛,中接日本列岛,台湾岛,南至菲律宾的链型岛屿带.这里最关键的还是台湾!它位于"第一岛链"的中间,具有极特殊的战略地位,掌握了台湾岛就能有效地控制住海域及南海间的战略咽喉通道,也有了通往"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力航道及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第二岛链--以关岛为中心,由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内的一系列岛屿和大陆组成.第三岛链--以夏威夷群岛为中心,涵盖广阔的西太平洋区域.它既是支援亚太美军的战略后方,又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这一划分方法,相对于前一种划分来说,更加完整,将北方的岛屿,包括了进来,但这一岛链体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对大陆国家的布控,南方的马六甲海峡一带,还处于未封闭状态,这也是一种不全面的划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岛链北起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涵盖了中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
第二岛链北起日本的南方群岛(包括小笠原群岛、硫磺列岛),中接马里亚纳群岛(含美国关岛),南至加罗林群岛。
这两条岛屿带上的各岛屿遥相呼应,环环相扣,成为控制岛链内海域和大陆的天然屏障。
岛链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产物。
“岛链”一词最初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二战之后为了扼杀、封锁当时的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西太平洋海域中一些特殊岛群的战略地理位置而提出来的。
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重兵,意欲精心构筑一条以美军在太平洋上的一线基地为基轴,以倭国、韩国、冲绳、关岛等基地和设施为核心的“太平洋多重锁链”,来围堵中国和亚洲大陆,企图扼住亚洲大陆的脖子,其目的就是企图扼杀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二战期间及之后,美国趁机强占了太平洋上的大部分岛屿,并逐步将其势力扩展到西太平洋部分国家的领海和领土。
基于这种优势,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首先提出了对亚洲国家实施“东方弧线”的新月形封锁战略。
美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在1950年1月12日宣布,“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圈是从阿留申群岛,经倭/国、琉球到菲律宾”。
次年1月4日,美国务院顾问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指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防务范围应是倭国、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近海岛屿链”。
杜勒斯还特别强调,台湾岛构成了太平洋西边缘上岛屿锁链中的重要环节。
在提出岛链战略的同时,美国大力加强在岛链上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军事设施建设,扩建海空军基地,加速构建军事包围体系。
此外,美还加紧拼凑“东亚集体安全体系”,签订各种条约,建立军事同盟,增加驻兵数量,加紧岛链的封锁力度、对各国的遏压态势。
如美国于1952年先后与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倭国缔结了安全条约,1953年又同韩国签订了安全条约,1954年还与菲律宾签订了马尼拉条约等。
最初美国海军只在太平洋地区形成三大基地网雏形:第一线基地网分布在西太平洋和白令海地区,北起阿拉斯加,经西太平洋岛屿锁链、印度支那,西至巴基斯坦,组成对社会主义国家基地包围圈的“东方弧线”;第二线基地网位
于太平洋中、南部地区;第三线基地网位于美国西海岸至巴拿马运河一线,组成亚洲战场的后方基地网。
可以说,这些基地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形成了岛屿锁链的基地配置,加速构成了对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封锁与包围。
很快,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包围圈,由点到线构成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韩国、中国台湾、越南;第二道防线是倭国、冲绳、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第三道防线是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澳大利亚、新西兰。
在此基础上,美国逐步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了三道封锁岛链。
岛链因冷战而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及其亚太附庸国的目的是通过互相勾结,加紧在亚太地区建立多道防御圈和众多的军事基地,作为其遏制、攻防和封杀以苏联、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国家的依托堡垒。
然而岛链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终结,这条套在亚洲大陆脖子上的锁链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还在不断加长,兵力也在不断增加。
太平洋锁链
美国出于其亚太战略甚至全球战略的需要,目前正忙于在亚太地区部署一条所谓的“太平洋锁链”,将原西太平洋上的岛链延伸到印度洋,把其在太平洋上的基地链与印度洋上的基地链连在一起,构筑起一条东起阿留申群岛,西至波斯湾的上万千米的超长防线。
美国加紧拉拢印度为的就是进一步完善这条所谓的太平洋锁链。
据印度媒体披露,美国正拟定计划,希望获得对印度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的使用权,而一旦美国获得印度基地,它就将把太平洋的基地链与印度洋的基地链连在一起,构筑起一条东起阿留申群岛,西至波斯湾的上万千米的超长防线,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构筑的最长一条防线。
苏联早已不存在,美国建立太平洋锁链所要围困的国家指向非常明显,目标就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