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第3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课标点击】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爱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重难点: 1、理解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例题精析】〖例1〗用大剂量的X射线去照射去胸腺的小鼠,小鼠可失去全部免疫功能。
此时如果输给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将得到部分恢复,但与正常小鼠不同,不能产生游离抗体。
如果用X射线照射后,只输给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去胸腺的小鼠产生抗体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
分析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解析:该题解答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种类有几种?认真比较淋巴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二是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该题中每个实验的条件和结果,找出其联系和不同点。
答案:胸腺产生的是T细胞,T细胞接受刺激形成效应T细胞,进行细胞免疫,骨髓产生的是B细胞,B细胞接受刺激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进行体液免疫。
〖例2〗流感是一种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
不可能的原因是()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B.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C.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解析: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由于RNA的单链结构易发生变异,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发生变异后,已有的抗体不能消灭它。
也可能是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流感病毒不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答案:D。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免疫调节与前面所学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共同构成了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必要因素,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免疫调节在本章中的重要性。
它是在学生学习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后,对内环境的稳态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内容,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明确人体抵抗病原体的机制,并为进一步学习人类治疗疾病的机理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与表达交流能力。
通过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培养学生关爱艾滋病病人,从而引导学生将视野从基础知识中转移出来,更多地关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逐渐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态度,形成关心社会的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因为学生只有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才能深刻了解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态,人体又是如何抵御病原体等知识的,故确定为本节的重点。
(2)而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为体液调节和细胞调节的过程,由于高中生对免疫机理不熟悉,且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在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时有一定的难度,故确立为本节的教学难点4、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方法1、教法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通过问题串形式来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通过问题讨论、分析与综合,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寻找乐趣,建立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法指导: 学案导学、引导探究、分析比较。
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如:扁桃体、淋巴结、骨髓、胸腺、脾等)细胞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 T细胞(在中成熟)细胞B细胞(在中成熟):如 , 等注意:B细胞和T细胞均来源于骨髓中的。
2、3、免疫系统的功能: 功能、和功能。
4、B细胞和T细胞均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但功能却不同,根本原因是什么?5、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都有哪些?6、尝试写出1~2个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事例。
二、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题组一:抗原抗体概念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___________免疫______免疫___________免疫______免疫破伤风杆菌外毒素 细胞1 细胞2 细胞3 细胞4 物质a① ② ③ ④ 分泌细胞5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
这种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会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外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B 。
抗毒素是一种抗体,属于效应T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 教案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课程理念本节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稳态与环境》(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的第一课时。
通过落实“翻转”课堂的理念,实现“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重点是第三道防线的两种作用方式、三种免疫细胞的作用机制。
(2)培养学生能力:课前自学微课程,并思考整理疑难问题。
根据特异性免疫过程编排小品,在笑声中理解免疫细胞的作用机制。
图解法梳理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对比法梳理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和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关注高考题型,及时训练,并分析总结。
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正确看待艾滋病,关注艾滋病。
3、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于免疫的部分内容,知道一些诸如淋巴结、淋巴细胞、艾滋病等生物学术语,但对于以上知识点的认识会很模糊。
本节课在重温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三道防线的防卫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免疫细胞在维持人体稳态中所发挥的作用。
4、教学思路:(1)通过微课自学,构建出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框架。
本节课重点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难点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按照“人体免疫系统的器官、细胞、活性物质等组成——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中的两种免疫作用方式”的教学思路,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帮助学生构建出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的知识框架。
(2)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在落实“第三道防线是怎样起作用的呢?”难点内容时,涉及特异性免疫、抗体、抗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有一定难度的概念,尝试通过小品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关注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学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高中生物 2.4免疫调节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2.4免疫调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调节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系统是由①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
2、免疫细胞包括②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后者主要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包括了③T细胞和④B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⑤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时,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二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因此叫作⑥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⑦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叫作⑧特异性免疫。
2、抗体和抗原(1)抗体的化学本质为⑨蛋白质,分布于血清、组织液及外分泌物中,由浆细胞产生。
(2)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3、体液免疫:主要靠产生抗体(物质)“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4、细胞免疫:主要靠效应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的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与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系统正是通过它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风湿性心脏病等。
3、过敏反应(1)概念: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4、免疫学的应用(1)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2)解决器官移植所面临的免疫排斥问题。
1、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为什么?2、艾滋病是遗传病吗?艾滋病人的直接死因是什么?3、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哪些?知识点一:免疫系统及特异性免疫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有哪些?其中免疫器官有何作用?免疫细胞的起源、成熟与分布是在哪里?2、你能结合下面图解分析体液免疫的过程吗?(1)吞噬细胞和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分别有何作用?(2)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3)抗体是否能直接导致抗原死亡?(4)图中的B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形成浆细胞,这两个过程有何不同?3、请尝试结合细胞免疫过程用简要文字及“→”画出分析细胞免疫过程的相应图解。
高中生物 2.4 免疫调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2.4 免疫调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2、4 免疫调节学习目标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了解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并能利用免疫知识分析艾滋病患者的死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预习案知识梳理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一)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或的场所。
如骨髓、结等。
(二)免疫细胞:是指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有和,其中后者又可分和。
(三)免疫活性物质: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效应T细胞分泌的以及溶菌酶等。
(四)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比较来源功能吞噬细胞 B细胞 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一)非特异性免疫1、组成第一道防线:、及其分泌物。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如溶菌酶)和细胞。
2、特点:人人,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二)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组成:主要由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作用:抵抗外来和抑制肿瘤等。
3、方式:和。
(三)免疫失调症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这两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发病机理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其释放组织胺而引起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举例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艾滋病(三)预习自测1、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A、②⑤B、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⑦2、(xx广东生物12)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四)我的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探究案(一)重难点问题探究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源头杀菌物质作用对象作用过程关系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二、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比较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区别来源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象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特点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基础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联系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三、体液免疫中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反应(1)记忆细胞的特点:分泌抗体、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分敏感。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生物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生物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c05b02af45b307e87197ce.png)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学习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学习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自主学习与点拨】一、免疫系统的组成【预习完成】免疫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包括、、。
【思考与交流】1、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主要场所分别是什么?(1)生成:(2)成熟:(3)分布:2、探讨: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练习巩固】1、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 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获得了抗体二、免疫系统防卫功能【预习完成】1、免疫的概念和类型概念: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内容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
抗体由合成并分泌。
3、体液免疫:(1)参与体液免疫的主要淋巴细胞是,其功能是增值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
(2)抗体的作用: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抑制病原体对人体细胞的粘附、抗原和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基团,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记忆细胞的作用:产生更快、更强的二次免疫。
具有特异性识别性。
4、细胞免疫:参与细胞免疫的主要淋巴细胞是,其功能是增值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接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5、防卫功能异常防卫功能过强:(1)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当作外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例如:、。
(2)过敏反应:a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或功能紊乱。
b特点:、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和个体差异。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班级:姓名:学号: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二、预习内容1.收集有关艾滋病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课上进行交流和讨论:⑴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主要病症及其危害。
⑵目前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⑶艾滋病传播有哪些途径?⑷我们应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面对艾滋病,我们能够做些什么?⑸你知道世界艾滋病日吗?历年的主题是什么?开展世界艾滋病运动有什么意义?2.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免疫系统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免疫学的应用:__________ 、各种疾病的检测、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爱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学习重点:理解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学习难点: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二、学习过程:探究一、免疫系统的组成阅读课本35页“免疫系统的组成”,完成下列问题: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排除,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可分为和。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2、免疫(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系统(位于:)()免疫活性物质:。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探究二、人体免疫的防卫功能阅读教材P36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第一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1、免疫 第二道防线: 。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
分析课本P36资料分析:“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讨论相关问题。
2、体液免疫的三个阶段及过程④ 抗体抗原 ① ② ③⑤讨论:1、在此过程中吞噬细胞起了什么作用?吞噬细胞属于哪道防线?2、记忆细胞起到什么作用?是在上图中加以体现。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高中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教案3

免疫功能还有什么?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
小结
用PPT展示
完善笔记
多媒体展示
后记:免疫调节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学生很难理解。因此通过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处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让一些复杂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让一些过程变得更加直观,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很好地达成三维目标。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免疫调节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3课时学习:第1、2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第3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提问1.构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之间的关系(填写学案表格)
提问2.淋巴细胞如何识别抗原?
提问3.与免疫相关的细胞有哪些?其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有哪些?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又有哪些?
提问4.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对吗?它参与了那些防御?
结合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知识,思考、总结,填写学案中空格部分。
多媒体课件展示要点
提问2.什么是抗原?抗原的本质是什么?
提问3.什么是抗体?抗体的本质是什么?由什么细胞产生?
提问4.什么是淋巴因子?由什么细胞产生?作用是什么?
阅读课本,画出重点,思考、回答教师问题
多媒体展示要点
体液免疫(构建概念图)
观看体液免疫的动画和阅读课本P37体液免疫的过程,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回答:体液免疫过程中,涉及哪几种细胞?每种细胞发挥什么作用?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导学案人教版必修3

2.4免疫调节导学案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一.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免疫系统的组成,各组分的功能:○1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免疫细胞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后者根据成熟地方的不同又分为________和___ ________。
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道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道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免疫的种类:非特异性免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异性免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道防线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道防线免疫的类型:体液免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免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过敏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敏反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免疫学的应用免疫学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预习自测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免疫系统组成的是()A.脾脏B.吞噬细胞C.T细胞D.溶酶体2.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的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吞噬细胞D.红细胞3.抗原侵入人体后,人体内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抗体是在哪种细胞器上合成的()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线粒体4.在体液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淋巴细胞是()A.B细胞B.T细胞C.吞噬细胞D.造血干细胞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攻击及人体哪种细胞()A.B细胞B.T细胞C.红细胞D.吞噬细胞6.效应T细胞除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而使其裂解死亡外,还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A.抗体B.淋巴因子C.溶菌酶D.激素7.下列哪一项属于自身免疫()A.系统性红斑狼疮B.因接触花粉而引起的皮肤荨麻疹C.因接触动物毛屑而出现的鼻炎D.因室内尘土而引起的哮喘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过敏反应的特点()A.发作迅速B.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D.消退较慢9.关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正确叙述是()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C.都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的D.是通过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10.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这是利用了抗体的哪种特性()A.大分子性B.特异性C.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有专门细胞分泌(三)合作探究2.阅读体液免疫的内容,然后总结出体液免疫的过程。
202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word学案

202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word学案【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坚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爱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1、明白得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自主学习】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排除,以坚持内环境的平稳和稳固。
免疫可分为和。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免疫(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系统(位于:)()免疫活性物质:。
2、第一道防线由________和_______构成_________免疫第二道防线由________和_______构成。
免______免疫:________产生抗体疫______免疫(第三道防线)______免疫:________产生抗体3、免疫系统的组成:4.抗原:。
如、等。
5.抗体:①分布:。
②化学本质:。
③分泌抗体的细胞:______。
【合作探究】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源头杀菌物质作用对象2.阅读体液免疫的内容,然后总结出体液免疫的过程。
3.阅读细胞免疫的内容,然后总结出细胞免疫的过程。
【课堂检测】●基础题1.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2.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A.吞噬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D.吞噬细胞、经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3.艾滋病已成为威逼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HIV要紧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后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B、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确实是指艾滋病C、HIV要紧由DNA、RNA 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D、HIV在离开人体后还能存活专门长时刻,危害极大4.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A.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C.直截了当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D.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5.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A.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时期B.形成浆细胞C.形成效应T细胞D.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6.给健康婴儿接种卡介苗,目的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A.浆细胞 B.效应T细胞 C.经历细胞 D.抗体7.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峻后果,缘故是()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缺失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阻碍皮肤再生8.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A.抑制病菌的繁育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截了当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C.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D.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9.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能够直截了当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样能够直截了当杀死入侵的病菌D.经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经历B细胞10.在人体过敏反应中,开释的组织胺能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滤出,结果显现荨麻疹,组织胺的作用属于()A.神经调剂 B.体液调剂C.激素调剂 D.自动调剂●拓展题11.用未感染过病原体的健康小鼠A和B做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B 健康 B 生活BS疫苗 S病原体A 健康A A死亡(1)注射毒性强的S病原体后,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因此B鼠能正常生活,A鼠则患S引起传染病死亡,其缘故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 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学案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人体的三道防线,阐述体液免疫过程并构建模型.
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中的免疫常识。
【过程方法】
部分1:阅读P35-36完成填空并思考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_______、、、
_________
免疫细胞
_________
免疫活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思考:1、淋巴细胞生成于哪里?
2、体内有炎症时,扁桃体为什么会肿大?
3、溶菌酶是由什么细胞产生的?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部分2:阅读P35-36完成填空并思考
【联系生活】
1、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第道防线受到损伤,造成免疫能力减弱。
2、某大学教授,担心他儿子患病,十分注重小孩的个人卫生,小孩用的餐具,玩具,衣裤通通都是高压灭菌处理,然而上学时,他儿子却比其他同学更容易患病。
此小孩的
免疫能力与其他同学都差不多,而免疫能力比较弱。
3、牛痘疫苗是用取自牛的牛痘(一种天然的轻型病毒性传染病)脓包中的浆液制成。
1961年以后,我国由于推广了新生儿接种牛痘疫苗的措施,天花已在我国终止传播了。
牛痘疫苗中的物质是,刺激机体产生了,同时还产生了细胞。
答案:1、一非特异性 2、非特异性特异性 3、抗原抗体记忆
【疑惑收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导学案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高考要求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系统的调节3、免疫失调疾病4、免疫学应用考点突破(1)T细胞、B细胞的来源和受抗原刺激后的分化(2)免疫活性物质一定是免疫细胞产生的()判断对错【理解应用1】下列哪组内容不全属于免疫系统?( ) A.淋巴结、吞噬细胞、溶菌酶 B.肾脏、淋巴细胞、淋巴因子C.骨髓、扁桃体、胸腺 D.抗体、B 细胞、T 细胞3.体液免疫(1)图中①~⑥代表什么内容?()中字母各代表什么内容?(2)吞噬细胞属于哪道防线?分别起什么作用?(3)记忆细胞有什么特性?二次免疫有什么特点?试绘制二次免疫曲线?(4)浆细胞的产生途径有?(5)写出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及产生细胞____ ___分泌____ _;____ ___分泌_________。
(6)结果: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_____与抗原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__,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理解应用2】(2012·秦皇岛模拟)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细胞2的形成需要经过抗原的刺激C.细胞3在骨髓中形成D.物质a和细胞2产生的物质二者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变式训练】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
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接种不同的疫苗,均使抗体甲产量增加,使免疫反应加强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增加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短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4.细胞免疫(1)图中①~④代表什么内容?(2)细胞免疫中,进攻靶细胞的是___________,其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
(3)效应T细胞_____(能、不能)杀死抗原。
(4)结果:_______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_______,最终被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4节《免疫调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课题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知道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知道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理解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基本原理。
2.能力目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科学为社会、科学为大众”的意识;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以“问题探讨”引入,引起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课前布置学生阅读课本并收集有关艾滋病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课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1、以艾滋病问题为切入口,围绕艾滋病问题的讨论而逐步展开。
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主要病症及其危害。
(2)目前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3)艾滋病传播有哪些途径?(4)我们应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面对艾滋病,我们能够做些什么?(5)你知道世界艾滋病日吗?历年的主题是什么?开展世界艾滋病运动有什么意义?通过以上交流和讨论,使学生能对艾滋病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认识到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2、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艾滋病的病因是什么?艾滋病的死因是什么?为什么艾滋病病人最后往往是患不同的疾病而死亡?为什么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揭示艾滋病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引入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学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无答案

设计徐审核生物组授课人课型新授课年级高一班级小组姓名学习课题2.4 免疫调节使用时间年月日第节第课时累计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3. 提高识图、解图及图文转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的病因和预防,树立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2.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学习过程预习案[自主学习1] 免疫系统的组成阅读课本P34~35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也不能直接清除体内出现的、或细胞。
对付和体内出现的,要靠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是依靠来实现的。
(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自主学习2]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阅读课本P36~38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和构成。
第二道防线由和构成。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和借助血液循环和组成的。
(2)基本概念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的物质,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抗体:机体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结合的。
化学本质是,主要分布于血清,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1)体液免疫主要靠产生的作战。
(2)细胞免疫主要靠直接接触“作战”。
(3)自身免疫疾病: 。
实例: 。
(4)过敏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过敏反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学习3]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1)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体内已经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免疫调节(第三课时)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1.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与人体健康
【预习导学】
、免疫功能异常与人体健康
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过敏反应
①概念:过敏反应已经产生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即
时所发生的
②特点:
c. 有明显的
过敞原机体空* 鯉亠某些细胞
好徼过晒
轉放组职胺等ft学物质血營通避増强.毛娴血世扩张.
平滑肌收镐、腥体外朗增加尊
过敏反应的原理图
d .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比较
1.概述免疫功能异常的种类。
2.概述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区别。
3.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学的应用
①本质:将自身结构物质当作外来进行攻击
a. 发作、反应、消退
b. 一般不破坏,不引起
(1)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敌我不分”地将当作外
②实例:
的反应。
全身过殖反应呼吸迢过敎反应消化道过#(反应皮肤过ift臣应
{过岫性休克j 〔过教件鼻炎,支汽管哮喘等)f霑韧过做性冒腸炎〕[肆麻■瘻,湿掩.血冊世水
(3)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①病原体一一_____________ 病毒;入侵细胞一一_______________ 细胞;遗传物质:__________________
②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1)防卫功能
(2)免疫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包括:监控并清除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_ _ 细胞和癌细
胞。
三、免疫学应用
(1)疫苗一一免疫中相当于__________ ,其作用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人工标记______________ ――检测追踪在机体中位置。
(3)器官移植一一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预习自测】
1•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A.浆细胞 B .记忆细胞 C .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
2、下列哪一项属于自身免疫
A.系统性红斑狼 B .因接触花粉而引起的皮肤荨麻疹
C.因接触动物毛屑而出现的鼻炎 D .因室内尘土而引起的哮喘
3.在人体过敏反应中,释放的组织胺能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滤出,结果出现荨麻疹,组织胺的作用属于()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 .自动调节
4、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体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必修三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免疫调节(第三课时)
【课堂检测】
1、能识别抗原的一组细胞是()。
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浆细胞
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⑥ B .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 .①⑤⑥
2、下列关于免疫异常导致的疾病分类正确的是()。
①先天性脾脏缺损或发育不全所致的吞噬细胞减少症(极易发生细菌感染)②某人一吃豆腐
就拉肚子③某人患有一种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一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导致肌无力
A.①自身免疫疾病②过敏反应③免疫缺陷病
B.①过敏反应②自身免疫疾病③免疫缺陷病
C.①免疫缺陷病②过敏反应③自身免疫病
D.①过敏反应②免疫缺陷病③自身免疫病
3、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HIV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
D.HIV主要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
4、下列为过敏反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初次剌激丄丄再次剌激
过敏原
机林
分泌物质
⑴图中a细胞是 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敏反应的特点:, 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堂训练】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2、回答问题:
(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
已知内质网、
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
使功能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
人体的胰岛细胞中 _____________ (含有、不含有)
蛋白A基因。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
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
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 ____ 细胞可以产生
抗体。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可以快速增殖、
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上述免疫属于 _________________ (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3、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
(1)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个)。
下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免疫细胞,⑧和⑨表示免疫分子。
(2)以下不属于第1道免疫防线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A.溶酶体
B.汗液
C. 口腔粘膜
D.胃酸
(3)图中细胞①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 。
(4)图中②和④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和⑨分别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 禾廿___________________ 。
(5)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则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答,结合图示
分析此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疫苗属于免疫方法。
必修三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第三课时)答案
【预习自测】
(1)过度,异物类风湿性关节炎
(2)免疫过敏原组织损伤功能紊乱
迅速强烈较快组织细胞组织严重损伤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
诱发
物质过敏原(具个体差异)
抗原(不具个体差
异)
性质球蛋白球蛋白
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体液免疫中的抗体
(3)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二、已经衰老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
三、抗原抗体抗原
【预习自测】CABD
【课堂检测】ACC 4、(1)浆细胞(2)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3)找出过敏原,并且
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当堂训练】1、A
2、(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含有(2)B 浆记忆特异性
3、(1)胸腺、脾脏、骨髓、淋巴结(至少答出两个)(2)A (3)非特异性(4)B细胞记忆T细胞抗体淋巴因子(5)初次免疫后,体内已存在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
当再次
遇到相应的病原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并分化产生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同时记忆T 细胞也会迅速启动细胞免疫途径(6)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