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人教版 3

合集下载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人教版6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人教版6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人教版6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卷(六)公民的政治生活(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文】“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恩格斯这一论断说明①国家的性质决定着统治阶级的性质②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③专政是民主的保障④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由材料信息国家“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可知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②④符合题意;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①错误;③与题意无关。

【答案】D【结束】2.【题文】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的特点,表现在①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②广大人民的权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③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④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②是人民民主真实性的表现;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全民的民主,④错误。

【答案】C【结束】3.【题文】每当地震、泥石流等重大灾难发生后,国务院领导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导救灾,探望受灾群众,相关地方政府也积极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妥善安排群众生活。

材料反映了我国政府①坚持执政为民,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②关注民情民生,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③转变政府职能,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④尊重保障人权,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解析】执政为民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①不符合设问指向;转变政府职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③。

【答案】B【结束】4.【题文】有人指出:“以民权制衡资本不至于祸致灭国,保障资本利益是资本主义民主的精魂;人人平等,以民之权,保障民之利的机制,是社会主义的命门。

卷行天下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3篇)

卷行天下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3篇)

第1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东方巴黎”?A. 上海B. 广州C. 深圳D. 杭州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的是哪四样?A.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B. 火箭、轮船、火车、飞机C. 纸、笔、墨、砚D. 剑、弓、箭、矛3.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4. 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A. 愚人节B. 感恩节C. 圣诞节D. 端午节5.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 指点江山B. 持之以恒C. 破釜沉舟D. 持其两端6. 以下哪个国家被称为“千岛之国”?A. 日本B. 俄罗斯C. 印度尼西亚D. 挪威7. 以下哪位科学家被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A. 阿达·洛芙莱斯B. 查尔斯·巴贝奇C. 阿兰·图灵D. 艾伦·图灵8.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红楼梦》?A. 落花流水B. 水落石出C. 水滴石穿D. 水到渠成9. 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东方威尼斯”?A. 苏州B. 杭州C. 扬州D. 武汉10. 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A. 元宵节B. 中秋节C. 重阳节D. 清明节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的简称是______,首都______。

2. 中国古代的“五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中国的“三大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__。

5. 中国的“三大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

6.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中国的“三大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8. 中国的“三大旅游胜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人教版 4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人教版  4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卷(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与政府调控资源配置相比,市场是A.通过调节供求关系来决定资源的价格B.通过价格、供求等手段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C.把资源价格形成完全放给市场来完成D.资源配置的有形的手【解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就是通过价格、供求等手段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故选B。

【答案】B2.针对屡禁不止的制假、售假事件,政府有关部门要求依法严惩制假、售假的犯罪活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①良好的市场秩序,有利于市场合理配置资源②计划也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③维护市场秩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④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维护市场秩序的原因。

①③是对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性的正确表述,应入选。

【答案】C“羊群效应”一般出现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而且这个行业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模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他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回答3~4题。

3.“羊群效应”反映了单纯市场调节具有A.自发性B.盲目性C.滞后性D.竞争性4.“羊群效应”会导致A.市场调节失灵B.收入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C.市场主体唯利是图D.经济波动,资源浪费【解析】3.领头羊到哪去吃草,其他的羊就会“一哄而上”跟到哪,这反映了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故选B。

4.“羊群效应”反映市场调节的盲目性,会导致经济的波动和资源浪费,故选D。

【答案】3.B 4.D5.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1--13)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1--13)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卷一26、(1)特点:以军事征服为基础;分封对象主要是本族的王孙公子和姻亲功臣。

作用:推动了其他民族的社会变革;加强了有效的统治;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了郡县制度;地方的郡守和县令皆由皇帝直接任免。

这样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

(3)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地位;推行“附益之法”,使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

27、(1)地位: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号称“天府之国”。

(2)原因:关中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关中地区土地肥沃;郑国渠的兴修;关中地区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秦国的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推动了关中地区经济的发展。

(3)影响: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为秦汉乃至后世在此长期定都奠定了基础;为关中地区长期作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创造了条件。

28、(1)不同:汉初采取“和亲”式的消极防御,而汉武帝时实行军事上的积极进攻。

原因:汉初国力衰微,无力对抗匈奴;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具备了军事打击的条件。

(2)管辖:在河西走廊一带设郡;修筑长城;派兵戍守;移民屯田。

(3)丝绸之路开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中原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和丝织品以及金属工具等远传西域;西域的马匹、葡萄及其他农作物也传入到了中原地区;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印度佛教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国的造纸术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再传到欧洲的。

29、(1)核心内容是“仁”,以爱人之心协调社会与人际关系。

政治思想:要使天下安定,以“德”和“礼”来治理国家。

(2)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影响: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3)会让全球掀起新一轮学习儒家学说的高潮。

100所名校2023年高三后半期政治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100所名校2023年高三后半期政治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选择题近年来,越南是我国大来第一进口国。

2020年3月24日,越南禁止任何形式的各种大米产品出口。

有些粮食出口国也表示予以跟进。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S表示供给曲线,D表示需求曲线,实线.虚线分别表示该政策实施前后的市场状况)能正确描述这一政策对我国大米市场的影响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2020年3月24日,越南禁止任何形式的各种大米产品出口,有些粮食出口国也表示予以跟进,这表明我国大米供给量将下降,在我国居民对大米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我用大米价格将有所上涨。

A:该图表示的是供给不变,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排除A。

B:该图表示的是供给不变,需求增加,价格上涨,排除B。

C:该图表示的是需求不变,供给减少,价格上涨,故C项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的是需求不变,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排除D。

故本题选C。

选择题2019年,我国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这样做的预期目标是( )①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机制②发挥商业保险规避风险功能③减轻企业社保缴费负担④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③④:我国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这有利于减轻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③④正确。

①:材料不涉及按要素分配的机制,①不选。

②:材料体现的是会保险,并非商业保险,②不选。

故本题选D。

选择题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下列举措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传导正确的是( )A.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升实体经济融资效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增强竞争力B.清理涉企不合理收费→降低实体经济的交易成本→经营管理更加科学→活力增强C.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研发→增强实体经济创新能力→产品附加值提高→发展向好D.大力推进各种融资→减轻实体经济负债压力→转变实体经济发展模式→提质增效【答案】C【解析】A: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能提升实经场融资效率,A项不选。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2016一轮复习备考:十五、阶段测试(三)(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2016一轮复习备考:十五、阶段测试(三)(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卷(十五)阶段测试(三)(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

”对此观点解读正确的是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③人们在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材料强调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文化,也享用着文化,①③符合题意。

答案:A2.G市政府要求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供更多更好面向社区、乡村、企业、学校、军营和家庭等适应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

这一要求的《文化生活》依据是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是社会进步的基石③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④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排除②;培育“四有”公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排除③。

答案:B3.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土特产,这些土特产品一般养在“深闺”不为人所知。

但如果这些土特产在包装设计等方面融入区域、民俗、历史等文化元素,就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喜爱,打开销路,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这说明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②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③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与题意无关。

答案:C4.有人认为,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有不少人甚至说,家风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这反映了①文化是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文化有优秀和落后之分,只有优秀文化才是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排除①;材料反映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③在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人教版 2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人教版  2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卷(二)生产、劳动与经营(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人提出可视电话的概念,但由于传统网络和通信技术条件的限制,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回答1~2题。

1.随着芯片技术、传输技术、数字通信、视频编解码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不断发展并日趋成熟,适合商用和民用的可视电话才得以浮出水面,走向人们的视野。

可见A.生产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B.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C.发展生产是促进消费的目的D.生产决定消费方式2.随着3G(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一个由设备生产、终端制造、信息服务等构成的庞大产业链正在壮大。

这表明①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②消费量的增加带来产品质量的提高③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④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故A不选;B不符合材料意思;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故C不选。

2.消费量的增加不能保证产品质量一定会提高,故②错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环节,故④错误。

【答案】1.D 2.B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定而鲜明地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下列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认识错误的是A.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B.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C.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D.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解析】从根本上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观点是错误的,符合设问要求,故C应选。

A、B、D观点正确,但不符合设问要求。

【答案】C阅读图表,回答4~5题。

4.该公司从所有制形式看是A.国有企业B.非公有制企业C.合伙企业D.混合所有制企业5.图表表明①该公司具有明显的国有性质②该公司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④股份制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支配范围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解析】4.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体制。

高三上学期政治单元测试(3)

高三上学期政治单元测试(3)

高三上学期政治单元测试(3)[新课标人教版]命题范围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据此回答1-4题。

1.下列有关按劳分配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按劳分配适用于所有的经济成分②只有在公有制经济中,对社会总产品实行按劳分配③按劳分配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④按劳分配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③D.③④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B.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D.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3.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能够()①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调动各种生产要素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③保障劳动者的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④健全收入分配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4.要做到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①采取政策倾斜和经济扶持的办法,缩小地区和城乡差别②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④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人教版 15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人教版  15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卷(十五)阶段测试(三)(90分钟100分)测试范围:《文化生活》第一至四单元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于2012年开始启动。

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创建,有利于大力传播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这说明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无形的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③【解析】材料强调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未涉及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②与题意不符;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强制的,④错误。

【答案】D2.“让设计成为最好的生意”既是国际设计界的名言也是座右铭。

据报道,iPhone5首日预售就接到200万台的订单,超过iPhone4预售规模的两倍,这是对这一设计理念的最好诠释。

材料告诉我们A.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设计是文化,提升了商品的价值C.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解析】材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B正确;A、C不符合题意,D观点错误。

【答案】B3.第三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有人将伦敦奥运会奖牌榜和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各国家和地区GDP排行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竟然有很高的关联度。

翻开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奥运奖牌榜史册,可以发现:世界体育版图从来都不是均衡的,国际体坛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界限非常清晰,而它与现实世界的“富国”与“穷国”也有着高度的吻合。

这说明①文化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②文化是经济的反映③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①④B.①②C.②④D.③④【解析】材料强调了经济对文化的作用,①③都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人教版 13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人教版  13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卷(十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埃及文化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因凯撒占领而罗马化、因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

而中国则相反,历史上的元、清时期蒙古族与满族入主中原并没有使中原文化蒙古化、满族化,而是蒙古族与满族的汉化。

回答1~2题。

1.材料从一个角度说明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B.中华文化比埃及文化更优秀C.中华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D.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元朝时,漠北、云南等偏远地区首次出现了传授儒家文化的学校;首次出现了由中央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机构——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蒙古、契丹、女真和色目人中间涌现出一大批汉文著述家;西域各民族文化进一步向中原社会流传。

下列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元朝吸收外域文化,使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代②儒家文化在偏远地区的出现从根本上确立了儒家学说的至尊地位③各族人民共同熔铸灿烂的中华文化④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促进了文明的传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1.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使其能与其他民族文化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并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兼收并蓄,使其更具吸引力,A正确;B、D错误;C不符合题意。

2.中华文化在隋唐进入了全盛时代,①错误;儒家文化在汉代确立了至尊地位,②不选。

【答案】1.A 2.B“汉语盘点2012”,“梦”“钓鱼岛”以高票获选2012年度国内字、词。

回答3~4题。

3.“汉语盘点2012”用“梦”描画中国的变化,这可以使我们①感受汉字的魅力②体会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③感受中华民族的复兴④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入选年度国内词的“钓鱼岛”,反映出国人对领土主权的敏感和责任心。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政治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政治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政治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B. 计划经济制度C.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D. 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度4. 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A. 按劳分配为主体B. 按资分配为主体C. 按需分配为主体D. 按人头分配为主体5.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哪些?A. 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 受教育权和劳动权D. 以上都是...(此处省略96-100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方面?A. 国家层面B. 社会层面C. 个人层面D. 家庭层面2.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 参加国防建设D. 依法纳税...(此处省略2-5题)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2. 简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2. 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25分)1. 某地区发生了一起环境污染事件,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请结合政治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合理性及其对当地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

注意: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单元测试示范卷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来制定,确保覆盖政治学科的核心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人教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人教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第三单元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政府依法行政,党坚持依法执政,A、B不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依法治国首先做到依宪治国,是依宪治国不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D错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依法治国,C正确。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法系。

据教材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传布法律;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①②说法正确。

中华法系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③说法错误。

中华法系是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它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④说法错误。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法治的重要性。

题干的观点强调树立法律信仰,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表明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A、C不符合题意;B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D观点过于绝对化,错误。

4.【答案】D【解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国的法属于社会主义法,故选D。

5.【答案】C【解析】本题注重法治的重要性,A、D两项与题意不符;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B项错误。

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地处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①②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③④与题意不符。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①②符合题意;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③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8.【答案】D【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以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执行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由宪法相关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规范组成的协调统一整体,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人教版 5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人教版  5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卷(五)阶段测试(一)(90分钟100分)测试范围:《经济生活》第一至四单元。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述漫画中的“钱”①使商品买卖的过程融为一体②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③是商品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④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上述商品交换属于商品流通,买卖过程是分开的,故①不选;漫画中的“钱”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故③不选。

【答案】C2在此期间,若其他因素不变,下图关于中美经贸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 B C 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

人民币升值,进口规模扩大,对外投资规模扩大,A正确。

【答案】A3.国家统计局对A市市区居民家庭抽样汇总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该市市区居民消费倾向为50%,比去年同期减少3个百分点。

下列措施有利于提升居民消费倾向的是①提高居民恩格尔系数,改善其消费结构②控制物价,通过行政手段实现价格涨跌③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④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解析】①②本身说法错误,应排除。

【答案】D4.猪肉价格上涨是一段时间以来居民议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人们描述出的引起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以下有关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中,属于从供求关系角度描述的是①生猪饲养员工资上涨②去年猪价过低,养殖户缩减养殖规模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上涨④前年冬季低温,仔猪成活率下降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解析】①③与题干限定词“供求关系角度”不符。

【答案】C5.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50%,则乙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25%。

不考虑其他因素,假如2013年甲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则A.乙商品的价格下降10% B.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20%C.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50% D.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25%【解析】由材料可知甲与乙是互补商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卷(三)收入与分配(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回答1~4题。

1.下列对按劳分配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有①按劳分配的对象是全部的社会产品②有劳动能力者以参加劳动作为获取个人消费品的前提条件③这是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必须坚持的分配原则④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2.下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是A.经营风险收入B.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C.社会保障中的福利性分配D.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B.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多劳多得,少劳少得D.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4.在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

“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②按劳动数量分配③按劳动质量分配④按生产要素分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1.按劳分配分配的是个人消费品,故①不选;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进行,故③说法错误。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劳动者凭劳动获得的收入,故B符合题意。

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故选D。

4.与个体经济对应的分配方式是①,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对应的分配方式是④,故①④均应入选。

劳动成果的分配不能只看数量或只看质量,应二者兼顾,故②③说法错误,应排除。

【答案】1.C 2.B 3.D 4.C甲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的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分别是A.6万元、5万元、2.5万元B.6万元、6万元、2万元C.7.5万元、5万元、2.5万元D.6万元、7.5万元、1万元【解析】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年薪属于按劳分配,在外资企业的兼职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两者都属于劳动收入;购买股票分得红利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出租住房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选A。

【答案】A6.在我国,“干得多,挣得少”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要真正让人们“劳有所得”和提高生活质量应①强化税收调节,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②切实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③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④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①③涉及的是再分配领域的公平问题,不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B7.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的确认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③体现了国家对劳动、人才、知识、创造的尊重④表明国家保护公民的财产权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解析】②与题意无关;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的财产权,故④观点错误。

【答案】A8.“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这“两个同步增长”①意味着百姓分享发展成果,拥有更多财富②意味着经济建设发展了,居民收入就能增长,促进同步富裕③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④有利于完善分配格局,保证居民与国家同等分配社会财富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解析】“两个同步增长”有利于居民收入随经济发展而增长,从而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①③正确。

【答案】C9.2013年国家进一步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

要实现这一保障目标,必须①落实财政和社会资金的投入②要求建设企业不能从中营利③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④加强社会监督,实现分配公平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要实现这一保障目标,从生产的角度看,离不开财政投入;从分配的角度看,实现分配公平是必不可少的,①④正确。

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排斥建设企业合理的营利,②错误。

这一目标主要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③与题意不符。

【答案】C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收入差距扩大是普遍的经济现象,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控制,就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

回答10~11题。

10.收入差距扩大①背离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要求②不利于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③是因为税收结构不合理④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A.②④B.①②C.③④D.②③11.要解决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应该①平均分配社会财富,实现社会公平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整顿分配秩序④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10.③中的税收结构与题意无关,④观点错误。

11.本题运用排除法。

①说法错误,在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收入差距不可能完全消除,故①应排除。

【答案】10.B 11.B12.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

这句话说明A.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C.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解析】本题材料强调公平的重要性,只有C符合题意。

【答案】C2013年一季度,某省完成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540.4亿元,同比增收97.8亿元,增长22.1%,其中税收收入396.6亿元,同比增收65.3亿元,增长19.7%。

回答13~14题。

13.下列关于财政的观点正确的是A.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与支出B.财政是指国家预算的执行结果C.国家的财政收入越多越好D.增加财政收入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14.材料表明税收①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②是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形式③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获得的财政收入④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障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解析】13.B、C、D观点错误,不符合设问要求。

14.③④与材料意思无关。

【答案】13.A 14.C15.右图所示为新能源基本型乘用车的供给曲线图,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政府采取下列哪些措施,会导致曲线从s向s1移动①对生产企业实施增值税优惠政策②央行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高④对购车者实行财政补贴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政府鼓励增加新能源乘用车的供给量,就要加大对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①④都会降低企业生产新能源乘用车的成本,有利于生产企业扩大生产,提高产量。

【答案】D16.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

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过程的示意图。

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③生产扩大,就业增加A.①→③→②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③→①【解析】需求增长引起生产扩大,就业增加,故a处对应③;企业利润增长,会引起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投资,劳动者收入增长会刺激居民消费,故b处对应②;生产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会引发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故c对应①。

【答案】B17.近年来,某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屡创新高,通货膨胀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该国政府调控物价,可行的财政政策有①增加涉农补贴,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②降低融资门槛,扩大企业生产规模③通过税收调控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④启动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分配格局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税收来调节经济运行的政策,故①③应选。

【答案】B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回答18~19题。

18.下列措施能够体现这一政策基调的是①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②降低金融机构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③压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④实行结构性减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19.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①是抑制消费过热的要求②是加大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的表现③有利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④有利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解析】18.②不符合题意,降低金融机构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属于积极货币政策。

③错误,压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

19.目前我国是内需不足,采取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消费,故①不选。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属于经济手段,是政府对经济的间接调控,而不是直接干预,故②说法错误。

【答案】18.A 19.B20.2013年,国家财政预算中安排1.2万亿元左右的财政赤字。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①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将大于收入②有利于我国当前经济结构的调整,但不利于我国经济长远发展③能扩大内需,推动经济持续发展④应通过增发人民币来弥补财政亏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适度的财政赤字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故②错误;弥补财政赤字的措施很多,人民币投放过多会诱发通货膨胀,故④不选。

【答案】C21.按照税法规定,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发生交易行为就得缴税。

税法规定的缴税条件表明税收A.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具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C.具有强制性的基本特征D.可以保证调控政策的实施【解析】“只要发生交易行为就得缴税”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故C符合题意;A、B 不符合题意;D错误,夸大了税收的作用,且不符合题意。

【答案】C22.我国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将目前的征收营业税逐步改为征收增值税,并增加两个低档次税率。

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①意味着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经营额征税②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发展③有利于解决重复征税问题,促进税收公平④会大幅减少国家税收收入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增值税是对增值额进行征税,故①不选;④错在“大幅”。

【答案】B23.2012年6月1日,历时4个月的打击涉税犯罪集群战役“闪电1号”专案行动,彻底摧毁了以深圳为中心辐射内地的巨大骗税犯罪网络,为国家挽回巨额税款损失。

骗税是A.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B.用欺骗的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C.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D.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纳或少缴纳应纳税款的行为【解析】本题考查骗税的概念,B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B24.在我国,房地产业是众所周知的暴利行业,其中诞生了不计其数的百万、千万乃至亿万富翁。

然而,人们却发现,在许多地方的纳税大户排行榜中,房地产企业却鲜在其中,“赢利巨人”却是“纳税侏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