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案例分析——宝供物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供物流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中文译名叫信息技术。
去年在互联网上看到,有人对数百家中国的中小企业进行了一次“管理者对IT认知度的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几乎95%以上的中小企业管理者(老板)都或多或少地听说过IT;有70%左右的管理者明确地知道IT的确切含义;可以把IT系统和传真机和复印机区分开的大概有60%;而能够想像出IT将对自己企业的未来发展起什么作用的管理者则不到30%;至于另外一个数据——“是否认为必须重视IT系统的建设”的具体数字已经记不清了,不过大家推测一下多少也应该心中有数。
这个调查的权威程度我们不得而知;而一年来这些统计数字是不是还像当时那么“夸张”我们也无法统计。但是,我们相信这样一点——在中国的企业中(不论大小),肯定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真正了解IT的含义、想像到IT的作用、当然也就更不用说IT的实施经验了。打个通俗一点的比方:就好像我们天天听别人讲“用某某原料做出的菜特别好吃”,甚至广播、电视、报纸已经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这个菜的各种配方,但是这道菜吃到嘴里到底是什么“味儿”,知道的人却还是很少。
本篇文章的主角——宝供储运,是一家民营的中型储运企业,从它1994年底成立到现在仅仅只有4年多的历史。但是,在这4年多的成长过程里,它对使用信息技术的追求却贯穿始终。对不太了解储运行业的人来说,可能很难想象这类在印象里靠“搬东西、看仓库”赚钱的企业、特别是这么一个原本很小的民营企业,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竟然会这么执著。甚至,一些储运业的同行也不一定会理解或者赞同宝供储运的这种“另类做法”。然而,这种“另类做法”不但是宝供储运业务连续翻番、资产几十倍增长的关键,同时也正是我们之所以今天选择了宝供储运,而不是像一年前那样找一家证券企业或者航空公司来讲述“IT味道”的原因。
如果我们把信息技术比作一场浪潮,那么这场浪潮正在不可阻挡地冲刷着各行各业的每一个领域。而就像不同餐馆的同一道菜都会有不同的味道一样,每个行业的每一个企业在IT使用方面的故事也会各不相同。IT这种原料可以烧出上百种的口味,体味其中的一种也许只能算是“浅尝辄止”,不会产生什么深刻的理性认识。但可以肯定的是,对“味道”的现实感觉,肯定要比看完全量化的“菜谱”更能激发人们的“食欲”。这其实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赔了一笔,赚了三年
---- 宝供储运的总经理和创始人——刘武,学历是高中毕业。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刘武的学历,只是因为在现实中它的思辨能力和对企业发展的前瞻性认识相当出色。也许这又一次证明了文凭并不是衡量个人能力的完全标准。
---- 刘武在1992年承包了广州的一个铁路货物转运站。在那个时候,这个小小的转运站在铁路货运方面已经开始小有名气,这主要就是因为它承担下来的货运任务大多都能及时完成,运输的质量比较好,仓库也比较干净,另外他的货运站也是当时唯一一家能够提供24小时货运仓储服务企业。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1994年刘武终于迎来了一个对自己和自己未来事业都将产生巨大影响的客户——宝洁公司(P&G)。
---- 1994年,美国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广东地区建立了大型生产基地。对于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宝洁公司来讲,产品能否及时、快速地运送到全国各地,是其能否快速抢占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1994年的广东,国营储存和运输两种不同类别的公司占据了物流行业的主导地位。宝洁公司首先联系的就是这些大型国营储存和运输公司,但却发现这些公司要么只管仓库储存,要么只负责联系铁路运输,而且,搞储存的仓库却又脏又乱。更严重的是,这些国营单位职工每天5点半就下班,其后想发货也找不到人。而搞运输的只要货物一送上火车,就概不负责了,货物何时到站,有没有人接货,货物破损率情况等等,和他们再没有任何的关系。几个月后,宝洁终于忍无可忍,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民营储运企业。
---- 被宝洁这样的一个大客户看上,使当时还处在个体户形态的刘武颇感紧张。他说:“最开始的第一单生意,我记得是发了4个集装箱,通过铁路从广州发到上海。那时我做得非常仔细。宝洁一再明确重申自己的标准和要求,这使得许多我们实际上已经很娴熟的具体操作程序
都被重新讨论了一遍。在整个发运过程中,我们是好像是在照料小孩一样,对宝洁的货物真是呵护倍至。”为了保证这次运输的质量,刘武将集装箱送上火车以后,竟然马上乘飞机去了上海。当时他想,一方面去上海可以现场‘督战’;另一方面还可以考察各个环节,拿到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够保证以后的发运可以避免一些存在的问题,满足客户的要求。
---- 刘武在宝洁这次“测试”中得了高分。不过这单生意的成本也确实很高,刘武自己说那次根本没有赚到什么钱。但是这次没赚钱的生意,却为刘武承包的转运站带来了越来越多让同行“眼红”的单子。宝洁从此开始陆陆续续地给刘武加大业务量,甚至一度把自己所有的铁路货运业务全部交给了刘武的宝供储运。
---- “那时候我在头脑中就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刘武说,“传统的运作方法必须改变,我必须要知道客户需要一些什么,然后想办法去满足他。否则人家又何必来找你一个小公司呢?这个想法后来也促使我下决心创办了宝供储运这个企业。”其实,刘武之所以寻求自己创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经营思想上受到了很多国有企业体的掣肘。为了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做储运,不在这个框框里面受那么多限制,1994年的时候刘武一咬牙,拿出那几年来攒下的积蓄,注册成立了广州宝供储运有限公司。
---- 宝供储运刚刚成立的时候规模很小,仓库和车队都是租的,而且只有宝洁这么一家客户。有人曾经开玩笑说,一听“宝供储运”这个名字,就像是专门给宝洁做物流的下属企业。不过,当时宝供储运也确实是围绕着宝洁来设计自己的业务流程和发展方向的。
先当宝洁的学生
---- 为了更好地满足宝洁的要求,刘武曾经仔细思考过自己该怎么去做:铁路运输为宝洁节省了成本,但是铁路运输的特点就是环节多,时间不可靠,再加上一些装卸、运输过程中的野蛮作业,所以残损率也比较高。另外宝洁还曾经一再表示:传统的储运公司让客户觉得很麻烦,货到了以后,还要委托另外一个供应商来提货,或者派自己的人去提货,而一旦出现短少、破损,或者提货不及时等问题时,往往就会造成互相扯皮的现象。在宝洁的启发下,刘武决定要在全国建立一个运作的网络,以保证货物都是按照同样的操作方法、同样的模式和标准来运作,而且这样在公司内部信息沟通、协调起来也会比较方便。于是宝供储运成立后的两个月里,刘武一直都是在外面搞试点,并很快就在成都、北京、上海、广州设立了4个分公司。分公司的设立,比较好地解决了以上的大部分问题。由宝供承运的货物到达目的地后,将仍然是由受过专门统一培训的宝供储运的人来接货、卸货、运货,为宝洁公司提供门到门的“一条龙”服务。
---- 刘武曾经拍着胸脯对宝洁的人说:“在我这里,无论是信息沟通或者发生了什么样的问题,你谁都不要找,你就找我。你交给我一千件,我就会把这一千件完好无损地交到它要去的地方。”这种做法自然很受宝洁的欢迎,所以宝洁很快就跟宝供储运签了一个铁路运输的总代理合同,所有铁路运输都交给了刘武。
---- 对宝供储运的整个发展来说,宝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大客户。刘武一直强调:通过跟宝洁合作,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在合作过程中宝洁会不断地提出更高的目标、新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它也会很愿意帮助你提高。比如宝洁在仓库管理中一直推行GMP管理,为了让宝供储运的仓库符合他们的要求,宝洁就把这个GMP的概念和要求介绍给对方,然后来培训你,让你严格地按照它这一套东西来进行。这样无形当中就推动了刘武不断地去学习和思考,同时也就开启了刘武对信息技术的渴望。
---- 1995年,也就是刘武的企业开始走上正轨加速发展的时候,他突然朦朦胧胧地感觉到一种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实际上,那时候刘武虽然已经很“前卫”地花大价钱买了好几台计算机,不过他还真的说不清IT到底是什么意思。
---- “当时我只知道自己缺的是什么。那阵子我们的业务量发展很快,全国已经有将近30万平方米的仓库,每天的发运量也非常大。我和运营部的人每天都要花很大的力气了解这些货是不是按照人家的要求在多少个钟头之内发运出去,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破损是不是在控制范围之内,有没有及时把货送到仓库去,签收情况又是怎么样等等,这实在是太麻烦,效率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