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第二课时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皇帝的新装》ppt课件(第二课时)

三、小结: 虽然骗子是最可恨的,但是在这 里骗子其实就是一面“镜子”、一把 “解剖刀”的角色。通过他们照出了 皇帝及大小官吏们的丑恶灵魂,揭示 了人性的虚伪。解剖了一个谎言充塞、 欺骗成风的病态社会。
通过这则童话故事告诉我们:
一、填空。 丹麦 人。他一生创作 安徒生,________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________ 160余 多篇杰出的童话作品,包括《海的女儿》 《丑小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卖火柴的小女孩》 世界著名 的儿童文学家。 _______ _ ,成为________ 二、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滑稽( jī ) 赏赐( cì ) 钦差(qīn ) 妥当(tuǒ )裙子(qún ) 呈报(chéng) bì (陛 )下 愚蠢( chǔn)xūn( 勋 )章 kuǎn(款)待 yù pì n(御聘 )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字,并改在后面的括号内。 1.头一天夜晚,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腊烛。(蜡) 2.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 副) 3.于是他们就把色采和稀有的花文描述了一翻,还加上些名词。 (彩 纹 番 ) 4.他即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 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要一下他的新衣服。( )
一、跳读课文,合作学习 :
1、你觉得谁最是可笑的?谁是最可恨的? 谁是最卑鄙的?谁又是最可爱的? (找出证据来) 2、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骗子 行骗为什么一路绿灯? 3、 这个童话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最可笑者 皇帝:昏庸无能、爱慕 虚荣、愚蠢、虚伪 最可恨者 骗子:狡猾伪善 最卑鄙者 大臣:虚伪愚昧、阿(ē) 谀(yú)奉承、自私 最可爱者 孩子:纯洁天真、无私 无畏、直言不讳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9皇帝的新装 第二课时(共17张PPT)

第二课时
1、了解童话的文学常识,理 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 2、理解写作思路。(重点) 3、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 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 能力。(重点)
语言品析
2、“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 “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 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可怕的事 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 “我十分满意!”
一个纯真无畏的人。
拓展训练
发挥想象:给本文写一个续篇,描 述游行以后发生物的语言、行动 、心理 分别 刻画了皇帝 、骗子、官员、孩子 、 等人的形象,揭露了说假话成 风,荒唐可笑的社会现象,深 刻地讽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腐 朽。
感悟主题
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 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 故事,揭露统治者愚蠢虚伪和 自欺欺人的本质,启迪人们做
这些大人们说假话无不缘于自私、自利, 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为保住 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而百姓或出 自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影响,也不敢说 真话。而小孩没有受污浊的世风熏染,还保 持着一颗纯真,无邪,无私无畏的心,他敢 于说真话。天真的声音启示我们,要做一个 无私的人,诚实的人,做一个敢于说真话, 抗战邪恶的人。用真诚去回报社会。
合作探究
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很多人 都不敢说真话。想一想他们不敢说真话的 原因是什么?
老大臣、“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 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更怕丢了乌纱帽。
皇帝: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也怕丢了王位。
老百姓:怕人嘲笑愚蠢; 怕招杀身之祸。
这明显的骗局为什么大人 们没有人去点透?最后为什 么让一个小孩来揭穿?而这 天真的声音给了我们什么启 示?
3、“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 小孩最后叫了出来。
1、了解童话的文学常识,理 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 2、理解写作思路。(重点) 3、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 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 能力。(重点)
语言品析
2、“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 “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 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可怕的事 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 “我十分满意!”
一个纯真无畏的人。
拓展训练
发挥想象:给本文写一个续篇,描 述游行以后发生物的语言、行动 、心理 分别 刻画了皇帝 、骗子、官员、孩子 、 等人的形象,揭露了说假话成 风,荒唐可笑的社会现象,深 刻地讽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腐 朽。
感悟主题
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 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 故事,揭露统治者愚蠢虚伪和 自欺欺人的本质,启迪人们做
这些大人们说假话无不缘于自私、自利, 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为保住 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而百姓或出 自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影响,也不敢说 真话。而小孩没有受污浊的世风熏染,还保 持着一颗纯真,无邪,无私无畏的心,他敢 于说真话。天真的声音启示我们,要做一个 无私的人,诚实的人,做一个敢于说真话, 抗战邪恶的人。用真诚去回报社会。
合作探究
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很多人 都不敢说真话。想一想他们不敢说真话的 原因是什么?
老大臣、“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 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更怕丢了乌纱帽。
皇帝: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也怕丢了王位。
老百姓:怕人嘲笑愚蠢; 怕招杀身之祸。
这明显的骗局为什么大人 们没有人去点透?最后为什 么让一个小孩来揭穿?而这 天真的声音给了我们什么启 示?
3、“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 小孩最后叫了出来。
皇帝的新装PPT课件(第二课时)

最可笑者 皇帝:昏庸无能、爱 慕虚荣、愚蠢、虚伪 最可恨者 骗子:狡猾伪善 最卑鄙者 大臣:虚伪愚昧、阿 (ē)谀(yú)奉承、自私 最可爱者 孩子:纯洁天真、无 私无畏、直言不讳
用一字概括故事 情节
故事情节
官员
助
皇帝
骗
百姓
孩子 骗子 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进行活动 的?(用两个字加以概括)
他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诚实的老 大臣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 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 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 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 见布料。”
老大臣:虚伪愚昧、阿(ē) 谀(yú )奉承。自欺欺人。
Page One
二、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织布,这位诚实的 官员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 这个问题的语句。
7
1、文章为什么要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察看织布的情景,可否 只写其中一次? 不可以。那样不足以揭露整个宫廷的腐败。
2、文中提到老大臣、官员以及皇帝的随员时,用了以下褒义词, “诚实”“有理智”“称职”“善良”“高贵”,特别是多次 提到“诚实”,用意是什么?真的是在赞扬吗?
讽
刺
Page thre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作者为什么让一个孩子最终说出了真话? 因为只有未涉人世、纯洁天真的儿童,才能童言无忌 地直言真实,说出真相,表现了作者对未来世界的希 望和信心,也告诉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 说真话,无私无畏。 2、皇帝心里有些发抖,却摆出更加骄傲的神气,为 什么? 皇帝的表现是为了掩饰其内心的恐慌。
心里还是非常害怕自己看不见,害怕证明自 己是不称职或愚蠢的。 总结: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把皇帝不自信
19《皇帝的新装》第二课时课件

合作探究
课文细读品味
1.文章开篇介绍皇帝爱新装的表现有哪些?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表 现: 从治装费用:不惜倾其所有
从心思兴趣:最爱炫耀新衣服 从换衣次数:每一天每一点钟
目 的: 写皇帝爱穿着的癖好,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也
写出皇帝上当受骗的缘由。为下文骗子“纺织奇特的布做新衣 服”来投皇帝所好埋下了伏笔。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二课时
新知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 分析了其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深入文本,看一看这篇童话中所要表达 的深刻内涵吧!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重点) 2.体会文章各种精妙的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形象;体会想 象和夸张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难点) 3.联系生活,深刻理解作品寓意,培养真诚、求实、不慕 虚荣的良好品质。(素养)
课文细读品味
8.面对显而易见的骗局,大家却都不敢说真话,他们的原因 一样吗?请你分别说一下。
【明确】皇帝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怕丢了王位;大臣们怕 别人说自己愚蠢,怕丢了官职;百姓怕别人说愚蠢,也怕 招来杀身之祸。
课文细读品味
9.作者为何对皇帝的游行大典作细致的描绘?
【明确】作者细致地描绘了皇帝的游行大典,目的是揭露 皇帝及大臣们虚伪的丑态。这是全文的高潮和结局,使讽 刺意味达到了顶点。
课文细读品味
7. 写大臣、官员和皇帝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场面类似,写法 各不相同,试就其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进行比较。
【明确】 老大臣和官员察看织布的神态、 动作各有不同。老大臣在惊 奇之余,先是“把眼睛睁得特别大”,然后又一边称赞 ,“一边 从他 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最后则“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 照样背出来”。而那个官员呢,他只是“看了又看”,并没有进一步 的动作。要呈报皇上,而且“事实上”他也确实把骗子的话
皇帝的新装 第二课时 课件(共16张PPT)

随堂练习
1.这两段话对皇帝的描写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作用是什么? 对皇帝采用心理活动和语言描写的方法,揭示皇帝慌恐的内心和 虚伪的表面。
2.大臣们向皇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他们为什么要如此建议? 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 大典,以此建议讨取皇帝欢心,求得更好官位,保住已有官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文研读
2.文章为什么要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察看织布的情景,可 否只写其中一次?
不可以。 那样不足以揭露整个宫廷的腐败。
课文研读
3.为什么皇帝与他的亲信们都不敢说真话?
他们或是为了保持自己的皇位或官位,或是害怕招来杀身之 祸;都害怕暴露自己的愚蠢、不称职。
课文研读 4、分析人物性格
皇帝: 昏庸无能、爱慕虚荣、愚蠢、虚伪最可恨者。 骗子: 狡猾伪善最卑鄙者 大臣: 虚伪愚昧、阿谀奉承、自私最可爱者 孩子: 纯洁天真、无私无畏、直言不讳
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已受骗出丑,在事实面前感 到恐慌。但他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和维护皇帝的尊严,从而摆 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合作探究
3.作者为什么让一个孩子最终说出了真话?
因为只有未涉人世、纯洁天真的儿童,才能童言无忌 地直言真实,说出真相,表现了作者对未来世界的希望和 信心,也告诉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真话, 无私无畏。
合作探究
1、作者写到皇帝光着身子试新衣就已经达到讽刺的目的了,为 什么还要在情节上安排游行大典?其用意是什么?
把皇帝的新装和游行大典结合起来,把这出喜剧、闹 剧、丑剧推向高潮,让皇帝的丑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这样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合作探究
2、皇帝听到老百姓的议论之后为什么有点发抖,可又为什么摆出 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皇帝的新装》 课件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作者为什么让一个孩子最终说出了真话?
因为只有未涉人世、纯洁天真的儿童,才能童言无忌地 直言真实,说出真相,表现了作者对未来世界的希望和信心, 也告诉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真话,无私无畏。
课堂小结
本文围绕皇帝的新装,并通过描写人物的语 言、心理、动作等分别刻画了皇帝、大臣、 骗子、小孩等人的形象,揭露了说假话成风, 荒唐可笑的社会现象,深刻地讽刺了封建专 制统治的腐朽。
续写二、
游行完毕后,皇帝气冲冲的带着文武百官班师回 朝。回到皇宫后,皇帝气急败坏地派侍卫去捉拿 两个裁缝,过了很久,才见侍卫送上一张字条上 面写道:你这个愚蠢的皇帝,世界上哪有那种神 奇的衣服,不过谢谢你的金银财宝。
皇上看完后大发雷霆:“全国通缉那两个骗子 ,我一定要将他们碎尸万断”。过了三天三夜, 两个躲藏在酒店的骗子终于被捉拿归案。皇帝立 即将二人正法,并且从此改过自新,成为了一个 好皇帝。
课堂小结
夸张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对所描绘的事物加以夸大的修辞 手法。
想象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 对具体事物加以夸大、幻想,创 造出超现实的形象、情节,以表 达作者强烈感情的表现手法。
课堂小结
骗子行骗 皇帝大臣受骗 皇帝赤裸游行
丰富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 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 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 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反 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封 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
续写一、皇帝回宫后立即派人去捉拿两个骗子但是两
个骗子早已闻风丧胆越墙而逃,可他们失算了,一大队人马 早在外面候着。那个将军说:“两位高人哪里去?皇帝派我 来请二位”,两个骗子齐声说:“皇上召见我们还有什么事 ?”侍卫头领说:“下官不知,随我回宫便知了”。两个骗 子说:“噢那我们快走吧,别让皇帝等久了。”侍卫头领说 :“这是规矩,请两位别介意。来呀给这两位能工巧匠上锁 。”只听见“叮叮当当”几声,两个骗子便被五花大绑送入 了皇宫。到了皇宫,皇上首先赏赐那个带队的将军,然后让 所有官员退下,最后他亲自给两个骗子松绑说:“多谢二位 师傅!”两个骗子还以为自己死定了,现在听皇上这么一说 ,一时还蒙在鼓里,只听皇帝继续说“多谢你们给我上了生 动的一课,”。两个骗子齐声说:“噢!不客气,那么皇上 您学会了什么?”皇上想了想说:“我学到了如何对待人世 间的真善美与假丑恶,如何明断是非,如何当一个好皇帝!
《皇帝的新装》第二课时 教学PPT课件【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

创作背景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 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麦却还是个君主立宪 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 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 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 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 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边,成为交战国。8年
创作背景
后,拿破仓战败,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深 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 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 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 《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 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官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 会的病状。
内容图示
任何不称 职的或者 愚蠢得不 可救药的 人都看不 见这衣服
皇帝:喜爱新衣,奠定行骗基础。 骗子:宣称做衣,主动实施骗局。 大臣:虚荣驱使,帮助骗子行骗。 百姓:疯狂传播,骗局逐渐扩散。 孩子:天真无邪,揭穿新衣骗局。
统治阶级 的昏庸、 愚蠢、虚 伪、自欺 欺人
再见
皇帝:喜爱新衣,奠定行骗基础。 骗子:宣称做衣,主动实施骗局。 大臣:虚荣驱使,帮助骗子行骗。 百姓:疯狂传播,骗局逐渐扩散。 孩子:天真无邪,揭穿新衣骗局。
合作探究
2.骗局得以实行的关键语句是什么?为什么这句话可以保证骗 局施行?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句话抓住了皇帝的昏庸无能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 聪明还是愚蠢的心理,也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的 心理。而百姓们往往人云亦云,所以这句话保证了骗局的实施。
七年级上册《 皇帝的新装》第二课时优秀课件

过相反的情绪、相反的语调来让观众听出差异。
分部合声法
表现热闹的场景。可以先分声部,再齐声附和表 现人声鼎沸。(利用声音的差异)
皇帝
许多年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
要穿的漂亮,他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
放
,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
心理描写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 ,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语言描写
刻画了老大臣的虚伪和自欺欺人的形象。
百姓
分 部 合 声 法
“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 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 么衣服啊!”
皇帝 大臣们 老百姓
怕失去尊严、皇权 怕丢了官职,怕别人说自己愚蠢 怕得罪皇帝被杀头,怕别人说自己愚蠢
2.这场骗局为什么是由一个小孩子来说出真相的?
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 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 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说明了小 孩子天真无邪、无私无畏,从侧面反衬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虚 伪。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19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 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 服。
壹 :析人物 贰 :明原因 叁 :悟主题
童谣大赛
〖童谣征集令〗 在复述故事的基础上,用歌谣的形式记录下
来,童谣再现童话。
喜新装 爱新装
皇帝正在秀新装
皇
皇帝时时换新装 织新装 缝新装 骗子两人制新装
众人都在赞新装 只有孩子咯咯笑
分部合声法
表现热闹的场景。可以先分声部,再齐声附和表 现人声鼎沸。(利用声音的差异)
皇帝
许多年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
要穿的漂亮,他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
放
,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
心理描写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 ,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语言描写
刻画了老大臣的虚伪和自欺欺人的形象。
百姓
分 部 合 声 法
“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 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 么衣服啊!”
皇帝 大臣们 老百姓
怕失去尊严、皇权 怕丢了官职,怕别人说自己愚蠢 怕得罪皇帝被杀头,怕别人说自己愚蠢
2.这场骗局为什么是由一个小孩子来说出真相的?
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 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 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说明了小 孩子天真无邪、无私无畏,从侧面反衬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虚 伪。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19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 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 服。
壹 :析人物 贰 :明原因 叁 :悟主题
童谣大赛
〖童谣征集令〗 在复述故事的基础上,用歌谣的形式记录下
来,童谣再现童话。
喜新装 爱新装
皇帝正在秀新装
皇
皇帝时时换新装 织新装 缝新装 骗子两人制新装
众人都在赞新装 只有孩子咯咯笑
七年级语文《皇帝的新装》第二课时优秀课件

《她是一个废物》
• “他站在长面前,样子诚惶诚恐,如同站在国王面前 一样。〞
• “…她真是个窝囊废!这个阶层的人真是可悲!〞上,许多人都会拿酒当水来解渴, 可是他们却不把这叫做酗酒。他们可以这样做,而你 却不行!〞 • “长和他的客人们都站到窗前向外张望…‘她真是个 窝囊废’…〞 • 母亲去世后,长依然说“她真是一个窝囊废…〞
《豌豆上的公主》
• “…老皇后在床榻上放了一粒豌豆,于是她取出二十 张床垫子,把它们压在豌豆上。随后,她又在这些垫 子上放了二十床鸭绒被…〞
• “啊,不舒服极了!〞公主说。“我差不多整夜都没 有合上眼!天晓得床下有什么东西?有一粒很硬的东 西硌着我,弄的我全身发紫,这真怕人!〞
• “现在大家看出来了,她确实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因 为…她居然还能感觉得出来。除了真正的公主以外, 任何人都不会有这么细嫩的皮肤的。〞
• 对人生的热情,对孩子的爱,对美的想 象,对真理的追求...
• 对于人民群众、对于未来的信心...
• 希望同学们永远保持对真善美 的追求,永葆一颗赤子之心!
• 皇帝、大臣都属于社会上层统治 阶级,可是他们内心自私虚伪、 愚昧无知。安徒生通过丰富的想 象和夸张,把他们的丑陋嘴脸表 现的淋漓尽致。
拓展阅读
《恶毒的王子》
• “从前有一个恶毒而傲慢的王子,他的全部野心是想 要征服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使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害 怕…〞
• “放火燃烧农民的房屋…可怜的母亲抱着赤裸的、仍 在吃奶的孩子藏到那些冒着烟的墙后面去。兵士搜寻 着她们…〞
• “多么伟大的王子啊!不过我还要更多、更多的东西! 我不准世上有任何其他的威力赶上我,更不用说超过 我!〞
• 恶毒的王子说,“我要征服上帝!〞
• “他命令部下拿最贵重的帷幔把他包起来…小蚊蚋在 里面刺他…他在那些粗鲁、野蛮的兵士面前一丝不挂 地跳起舞来。这些兵士现在都嘲笑着这个疯了的王 子——这个想向上帝进攻、而自己却被一个小蚊蚋征 服了的王子。〞
皇帝的新装教学PPT第二课时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
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 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 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 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 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 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课堂小结
• 结合学习目标总结自己个人收获和 心得。
骗子---- 狡猾伪善。
孩子---- 纯洁天真、无所顾忌。
• B作者采用哪些描写手法塑造人 物形象的?
心理描写
皇帝
自负而心虚 蠢而狡猾
我倒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 展情形比较妥当-----
惊诧,自认为 至高无上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 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 格当怜我吧! 我的老天爷------神态 动作 把眼睛睁的特别大 从他的眼镜里仔 细地看 注意地听着.
大臣
我并不愚蠢呀!---------
【详写】
【略写】
3.“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天真” 在文中 的意思是( ) A.性格活泼、浪漫。表示小孩纯朴的特点。 B.心地单纯,性情率真。表示小孩未受污染,能有勇气讲 真话。 C.性格开朗,谈吐自然。表示小孩爸爸对孩子的夸奖。 D.心地单纯,性格直率。表示小孩爸爸对孩子不懂事的掩 饰。 4.对“有一个小孩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一句的正确 理解是( )
• 1、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 动作等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 2、运用想象和夸张的写法。 • 3、童话的特点。 • 4、揣摩作品的意蕴。
• 1、品味句子,分析人物形象:A以“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
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 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专 制制度的腐朽。
2.这个故事对当今社会还有现实意义吗?
当今社会虚伪、爱慕虚荣、自欺欺人、 愚弄百姓……的大有人在。身披“皇帝新装” 或“不称职的”大有人在。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0/12/11
25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 “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 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 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 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 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死要面子 自欺欺人 2020/12/11
昏庸愚蠢
2020/12/11
13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 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 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很有理智, 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2020/12/11
14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人 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 情 。 ” “ 哎 呀 , 真 是 美 极 了 !” 皇 帝 说 , “ 我 十 分 满 意!”
2020/12/11
3
二、合作探究
2020/12/11
4
梳理故事情节
1.概括故事情节,每空都要有“新装”二字。 ~ ~看新装~ ~展新装
2.课文情节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文中 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字进行活动的? (用一个字加以概括)
2020/12/11
5
皇帝的新装
1.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 穿新装~展新装。
2020/12/11
6
官员
助
皇帝
百姓
骗
骗子
2020/12/11
孩子
7
2. 文章中心
本文围绕 新衣,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 、 心理 分别刻画了皇帝 、骗子 、官员百、姓孩子、
等人的形象,揭露了说假话成风,荒唐可笑的 社会现象,深刻地讽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2020/12/11
8
三、研读共品
2020/12/11
9
(一)思考:为什么骗子可以得逞?
• 思考角度
骗子 皇帝 众人
2020/12/11
10
1.骗子的骗术高明吗?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
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句话中起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作用。 骗子胡说那衣服具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特性”, 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 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而 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骗术步 步行通。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 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 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 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 了!” ……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 们为2020爵/12/士11 ,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15
皇帝的新装
第二课时
2020/12/11
1
6.分部分,讲段意
• (1)从前有一个皇帝,他很爱
穿新衣服。
(起因)
• (2—4)皇帝为了自己的私欲,雇 佣骗子为自己做衣服。
2020/12/11
2
• (5—22)皇帝为测验大臣,让众 人前去观看,众臣与皇帝为不让 众人笑话,撒了谎,绝口称赞。
• (23—36)游行开始,所有人都撒 谎称赞,一个小孩说出了真相。
2.皇帝嗜好 爱衣成癖[pǐ]
(1)皇帝为了穿漂亮衣服,不惜花费。
(2)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总是说:“皇帝在更衣室。”
昏庸懒惰 爱慕虚荣
“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 “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 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 人,哪些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 织出这样的布来。”于是他付了许多钱给这两 个骗子,好让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16
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 大臣们不敢说真话的原因是什么。
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更怕丢了乌纱帽。
(ē yú)
阿谀奉承 虚伪胆小
3.皇帝、大臣、百姓有什么共同点?
皇帝
大臣 自私
百姓
2020/12/11
18
(二)小孩子为什么敢说真话?
因为小孩子单纯, 天真活泼,不懂得人情 世故无所顾忌。
(三)用一句话总结你学习本文获得的启示。
1.自私是万恶之源。 2.无私者无畏。 3.爱慕虚荣会使人私欲膨胀。
……
四、互助质疑
2020/12/11
21
五、总结提升
2020/12/11
22
1.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 作用?
夸张与想象:本文写出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
料、衣服向皇帝行骗,写出皇帝和大臣们都甘 愿受骗、并且骗人,最后写出皇帝赤裸全身在 大街上游行,构成了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 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专 制制度的腐朽。
2.这个故事对当今社会还有现实意义吗?
当今社会虚伪、爱慕虚荣、自欺欺人、 愚弄百姓……的大有人在。身披“皇帝新装” 或“不称职的”大有人在。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0/12/11
25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 “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 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 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 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 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死要面子 自欺欺人 2020/12/11
昏庸愚蠢
2020/12/11
13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 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 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很有理智, 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2020/12/11
14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人 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 情 。 ” “ 哎 呀 , 真 是 美 极 了 !” 皇 帝 说 , “ 我 十 分 满 意!”
2020/12/11
3
二、合作探究
2020/12/11
4
梳理故事情节
1.概括故事情节,每空都要有“新装”二字。 ~ ~看新装~ ~展新装
2.课文情节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文中 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字进行活动的? (用一个字加以概括)
2020/12/11
5
皇帝的新装
1.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 穿新装~展新装。
2020/12/11
6
官员
助
皇帝
百姓
骗
骗子
2020/12/11
孩子
7
2. 文章中心
本文围绕 新衣,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 、 心理 分别刻画了皇帝 、骗子 、官员百、姓孩子、
等人的形象,揭露了说假话成风,荒唐可笑的 社会现象,深刻地讽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2020/12/11
8
三、研读共品
2020/12/11
9
(一)思考:为什么骗子可以得逞?
• 思考角度
骗子 皇帝 众人
2020/12/11
10
1.骗子的骗术高明吗?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
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句话中起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作用。 骗子胡说那衣服具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特性”, 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 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而 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骗术步 步行通。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 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 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 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 了!” ……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 们为2020爵/12/士11 ,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15
皇帝的新装
第二课时
2020/12/11
1
6.分部分,讲段意
• (1)从前有一个皇帝,他很爱
穿新衣服。
(起因)
• (2—4)皇帝为了自己的私欲,雇 佣骗子为自己做衣服。
2020/12/11
2
• (5—22)皇帝为测验大臣,让众 人前去观看,众臣与皇帝为不让 众人笑话,撒了谎,绝口称赞。
• (23—36)游行开始,所有人都撒 谎称赞,一个小孩说出了真相。
2.皇帝嗜好 爱衣成癖[pǐ]
(1)皇帝为了穿漂亮衣服,不惜花费。
(2)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总是说:“皇帝在更衣室。”
昏庸懒惰 爱慕虚荣
“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 “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 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 人,哪些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 织出这样的布来。”于是他付了许多钱给这两 个骗子,好让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16
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 大臣们不敢说真话的原因是什么。
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更怕丢了乌纱帽。
(ē yú)
阿谀奉承 虚伪胆小
3.皇帝、大臣、百姓有什么共同点?
皇帝
大臣 自私
百姓
2020/12/11
18
(二)小孩子为什么敢说真话?
因为小孩子单纯, 天真活泼,不懂得人情 世故无所顾忌。
(三)用一句话总结你学习本文获得的启示。
1.自私是万恶之源。 2.无私者无畏。 3.爱慕虚荣会使人私欲膨胀。
……
四、互助质疑
2020/12/11
21
五、总结提升
2020/12/11
22
1.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 作用?
夸张与想象:本文写出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
料、衣服向皇帝行骗,写出皇帝和大臣们都甘 愿受骗、并且骗人,最后写出皇帝赤裸全身在 大街上游行,构成了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