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渭鑫-资料分析中较强专业性的统计术语的讲解

合集下载

统计术语知识点总结

统计术语知识点总结

统计术语知识点总结1. 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而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

统计学中常使用样本来推断总体的性质和特征。

在进行统计分析时,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2. 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如总体均值、总体方差等。

而统计量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

统计学中常使用统计量来估计参数,并进行假设检验。

3. 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随机变量是随机实验结果的数字描述,可以是离散的也可以是连续的。

概率分布描述了随机变量的取值和取值的概率分布规律。

常见的概率分布有正态分布、泊松分布、指数分布等。

4. 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样本抽取过程中引入的误差,通常是由于样本代表性不足或抽样方法不当引起的。

而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如测量误差、回答错误等。

5.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是对样本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如计算均值、标准差、频数分布等。

推断统计是从样本推断总体的特征,如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

6.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用来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的统计方法。

通常包括设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统计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确定显著性水平、做出判断等步骤。

7.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用来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是常见的回归方法,用来建立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

8.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用来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和方向的统计方法。

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和方向。

9. 抽样方法抽样方法是用来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群体抽样等。

不同的抽样方法适用于不同研究情境。

10. 贝叶斯统计贝叶斯统计是一种对参数进行推断的统计方法,它基于贝叶斯定理,将先验概率和样本信息相结合,得到后验概率分布,并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以上是统计学中常见的一些术语,通过对这些术语的理解和掌握,读者可以更好地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

2013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串讲讲义-第22章

2013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串讲讲义-第22章

第二十二章统计调查【考点一】统计调查的种类1.搜集第一手统计数据是主要目的。

2.分类:(考分类)(1)按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全面调查(全面统计报表、普查)、非全面调查(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2)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连续调查、不连续调查【考点二】统计调查的方式(考特点)统计报表目前的大多数统计报表都是全面报表。

普查特点: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数据一般比较准确;使用范围比较窄抽样调查1.地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2.定义: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3.特点:经济性(最显著优点);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4.抽样方法:(1)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距抽样)(2)非概率抽样(不适于从数量上推断总体)重点调查从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调查结果不能推断总体。

典型调查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考点三】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1.搜集第一手统计数据的方法:直接观察法(农产量抽样)、报告法(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采用)、采访法、登记法(出生和死亡、流动人口的统计)、电话访问法、网络调查法、试验设计法等。

2.搜集第二手统计数据的方法:公开的出版物、未公开的内部调查等。

(1)评估可用价值;(2)是否具有可比性;(3)注意弥补缺失数据和质量检查;(4)注明数据来源。

【考点四】统计数据的误差来源(考分类)类型定义原因特征登记性误差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人为因素调查者造成(规定或解释不明导致;抄录错误;汇总错误)可以消除被调查者造成代表性误差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产生1.抽取样本时没有遵循随机原则;2.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存在差异;3.样本容量不足等。

无法消除,可以控制。

统计学名词解释,带关键字搜索

统计学名词解释,带关键字搜索
因子设计:两个因素搭配的试验设计,该设计主要用于分析两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有效性: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标准差的估计量更有效。
预测区间估计:对于一个给定的自变量x值,因变量y的一个个别值的区间估计。
原假设:提出一个(或两个)参数是否等于(或大于、小于)某个特殊值的命题。 增长率:也称增长速度,是报告期观察值与基期观察值之比减1,用1%表示。有环比增长率和定基增长率之 分 指。数:广义地讲,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狭义地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 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相对数。 指数平滑法:对过去的观察值加权平均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
期望值:随机变量X的平均取值。 区间估计:在点估计的基础上,给出总体参数估计的一个区间范围,该区间通常由样本统计量加减抽样误 差 趋得势到:。时间序列在长期内呈现出某种持续向上或持续下降的变动,趋势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 。 时间序列: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相继观察值排列而成的序列。
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它所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列联系数:简称c系数,是描述列联表数据相关程度的系数,通常用于列联表大于2*2的情况。
临界值:假设检验中非拒绝域和拒绝域的分界点。
零售价格指数: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拟合优度检验:对多个总体比例是否等于其期望概率的检验。当期望概率相同时,表现为多个总体比例是 否相等的检验。 P值:当原假设为真时,得到的样本数据或更极端数据的概率。 帕氏指数:1874年德国学者帕舍所提出的一种指数计算方法,它是在计算一组商品的价格指数时,把作为 权数的销售量固定在报告期计算的指数。 判定系数: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用R2表示,它是对估计的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的度量。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见统计术语解析.doc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见统计术语解析.doc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考生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这就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从而得出准确的答案。

此种类型类似于数量关系的数学运算,但一般比数学运算要简单。

文字资料分析题中经常会涉及一些统计术语,华图教育就其中涉及的部分术语为大家做简要解析。

一、综合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次产业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

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它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二、人口人口数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

年度统计的年末人口数是指每年12月31日24时的人口数。

统计有关知识点总结

统计有关知识点总结

统计有关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1 总体和样本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或现象的集合,而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或现象。

进行统计分析时通常是对样本进行研究,然后通过样本的结果来推论总体的情况。

1.2 变量变量是指在研究中能够发生变化的对象或现象。

变量通常被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导致因变量变化的原因,而因变量则是受自变量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对象或现象。

1.3 测度在统计学中,测度是用来描述和衡量变量的概念。

通常包括数值型测度和分类型测度两种类型。

数值型测度是指可以用数字表示、进行算术运算的测度,如身高、体重等;分类型测度是指不能用数字进行运算,只能进行分类的测度,如性别、血型等。

1.4 数据的呈现数据的呈现是指将收集到的数据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展现出来,通常包括表格、图表等形式。

常用的数据呈现包括条形图、直方图、饼图、折线图等。

1.5 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中心趋势是指数据的集中程度,可以用均值、中位数、众数来衡量;离散程度是指数据的分散程度,可以用方差、标准差、极差等来衡量。

二、概率论2.1 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常用P(A)来表示。

概率的基本性质包括0≤P(A)≤1,P(Ω)=1,P(A∪B)=P(A)+P(B)-P(A∩B)等。

2.2 随机变量随机变量是指在一次随机试验中能够取得不同值的变量。

常见的随机变量包括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

2.3 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指随机变量可能取值的概率分布规律。

常见的概率分布有二项分布、正态分布、泊松分布等。

2.4 独立性与相关性在概率论中,独立性是指两个随机事件之间的独立性,相关性是指两个随机事件之间的相关程度。

2.5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大数定律是指在独立重复试验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样本均值逐渐接近总体均值;中心极限定理是指在很多相互独立但分布相同的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在样本量大的情况下趋近于正态分布。

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统计术语知识点储备

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统计术语知识点储备

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统计术语知识点储备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更具体的各个部分的详细情况,我们来看看河北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点击这里可以>>>在线咨询。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的资料分析部分,其分值占据总分的1/5左右,因此熟练掌握统计数字的应用是一个大的得分点。

多数考生因为缺乏统计常识,造成概念不清、范围不明,在资料分析部分失分现象严重。

今天,就为大家进行详细说明。

试举生活中几例,以便大家理解掌握:1、“番数”和“倍数”混淆某水泥厂厂长说,我厂水泥的产量今年将比去年翻两番,由年产3.6万吨增加到7.2万吨。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今年的产量为去年的2倍,或比去年增长一倍。

番数=基数×2 。

2、“增长”和“增加”混淆某镇2001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是1486万元,2002年是1763万元。

镇长汇报时说,我镇去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77万元,增加了18.64%。

“增加”一词所表示的是绝对数,是报告期数字减基期数字所得到的差,它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水平。

“增长”一词所表示的是相对数,是报告期数字减去基期数再与基期数相比较(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它反映了事物的发展速度。

所以,增加和增长两个词虽为同义语,但在反映统计数字时有一定的差别,不能混淆。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某镇2002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比2001年增加277万元,增长了18.64%。

3、“百分数”与“百分点”混淆某单位领导在汇报本单位干部文化结构时说,2002年大专以上文化占干部总数82%,比1997年的65%上升了17%。

注意:表示构成的变动幅度不宜用百分数而应用百分点。

因为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统计学考研备考宝典重点概念解析与数据分析方法讲解

统计学考研备考宝典重点概念解析与数据分析方法讲解

统计学考研备考宝典重点概念解析与数据分析方法讲解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考研学生而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数据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顺利通过考试,还能够在将来的学术研究和工作中受益。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统计学考研备考进行宝典式的整理和解析:一、统计学基本概念解析1.1 总体与样本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而样本是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个体。

我们通过对样本进行统计推断,从而推断出总体的特征。

1.2 参数与统计量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值,如总体均值、总体方差等。

而统计量则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值,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

通过对统计量的计算,我们可以对总体的参数进行估计。

1.3 抽样和抽样误差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选取样本的过程,是对总体的有限观测。

由于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选取的,所以样本的特征与总体的特征存在一定的误差,即抽样误差。

二、数据分析方法讲解2.1 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是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描述的方法。

常用的描述统计量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通过描述统计分析,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获得有关数据的信息,对数据进行初步的认识。

2.2 探索性数据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是一种通过可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的方法。

通过绘制直方图、散点图、箱线图等图形,我们可以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异常值等信息,帮助我们从更深入的角度理解数据。

2.3 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从而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方法。

常用的统计推断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是通过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的数值,而假设检验则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判断总体参数是否满足某种假设。

2.4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描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用此模型进行预测和解释。

统计信息名词解释

统计信息名词解释

统计信息名词解释
统计信息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后得到的相关结果。

它用于描述、解释和预测数据的性质、规律和趋势,并提供决策支持和问题解决的依据。

统计信息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量:常用的描述性统计量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四分位数等,它们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态。

2. 数据的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描述随机变量或数据的可能取值及其出现的概率的函数。

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正态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等,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模拟数据的分布特征。

3. 抽样和推断统计: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个体进行观察和测量的过程。

推断统计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和判断。

常见的推断统计方法有假设检验、置信区间估计等。

4.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用来确定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和方向的统计方法。

常见的相关分析方法有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等。

5.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用来建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统计方法。

常见的回归分析包括线性回归、多元回归、逻辑回归等。

统计信息在各个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市场调研、医
学研究、财务分析等。

通过统计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在面对问题和决策时能够更准确地做出判断和预测。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资料分析题常涉及到统计术语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资料分析题常涉及到统计术语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资料分析题常涉及到统计术语,熟悉这些统计术语可以有效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性,本文中列出了资料分析中的基础重要统计术语。

◇增长率、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增幅=增速=增长量÷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在这里,三个量代表的都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

如果它们需要代表绝对量,材料当中会有比较明显的说明。

◇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是形容比例或者增长率等常用的数值形式,其实质为“分母定为100的分数”;百分点,是指不带百分号的百分数,譬如:n个百分点,代表n%。

当进行实际量之间的比较时,一般使用“百分数”来表示,需要除以参考值;当进行比例或者增长率之间的比较时,一般使用“百分点”来表示,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除以参考值。

◇同比增长、环比增长同比增长:与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速度;环比增长: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如:当期为2010年4月,则同比增长指相对2009年4月的增长,环比增长指相对2010年3月的增长。

需要注意一种特殊情况:如2010年1月,其环比增长指相对2009年12月的增长。

◇翻番翻番:即变为原来的2倍。

翻n番:即变为原来的2n倍。

两个重要的易混概念“增长率/增速/增幅”是有正负符号的。

因此,比较其最大、最小值时应该带着符号进行比较。

譬如,-15%的增长率就应该比-10%的增长率更小。

计算一定时期的平均增长率时,一般不包括第一年的增长率。

譬如,计算2005—2009年的年均增长率,除特殊情况外,都是以2005年的数值为基期,2009年的数值为末期得到的数值,这其中包括“2005—2006”、“2006—2007”、“2007—2008”、“2008—2009”这四年的增长,但不包括2004—2005年的增长。

资料分析统计术语超全汇总版

资料分析统计术语超全汇总版

资料分析专业术语超全汇总一、必须掌握的常规术语1.增长率VS增长量增长率(也叫增幅、增长速度):一定时期内某一数据指标的增长量与基期数据的比值。

增长量:一定时期内所增减的绝对量。

总结:“增长率”是个相对量,单位是%;“增长量”是个绝对量,有具体单位,可以是万元、亿吨等。

例如:2017年数值是100万元,2018年是120万元,则2018年的增长量是20万元,增长率是20%。

2.基期VS期量基期:作为对比参照的时期称为基期。

现期:相对于基期的为现期。

总结:跟谁比谁就是基期。

例如:2018年比2017年……,则2017年是基期,2018年是现期;中国比日本……,则日本是基期,中国是现期。

3.同比VS环比同比:与上年同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统计周期相比。

总结:同比看大,环比看小。

(“大”指的是大的时间概念,“小”指的是小的时间概念)例如:考试常考的4种形式分别见下表①年份+月份;②年份+季度;③年份+半年;④年份。

4.百分数VS百分点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用百分号(%)表示。

百分点: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比重等)的变动幅度。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的比重由2017年的40.5%增长到2018年的41.0%。

则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的比重,2018年比2017年上升0.5个百分点(41-40.5=0.5),不能说上升0.5%。

5.顺差VS逆差顺差: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现象,又称“出超”,顺差额=出口额-进口额。

逆差: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现象,又称“入超”,逆差额=进口额-出口额。

2015年选调生考试:资料分析题目应掌握统计术语

2015年选调生考试:资料分析题目应掌握统计术语

2015年选调生考试:资料分析题目应掌握统计术语如何能又准又快地完成资料分析模块成为了广大学员亟需解决的难题。

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是建立在领略题意并熟悉解题公式的基础上,因此,华图名师为广大考生就资料分析中容易混淆且尤为重要的统计术语作简要的辨析。

一、基期和现期基期是作为一个比较的基准,即参照物。

基期年份通常出现在介词“和……相比”、“比……”之后。

而现期则是与基期比较的年份,较好判定。

基期和现期通常会与增长率或增长量结合起来考察,以下举出4个例题作为说明。

【例1】2007年的GDP总额为P,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10%,则2006年的GDP总额为( )?【例2】2007年的GDP总额为P,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3倍,则2006年的GDP总额为( )?【例3】2007年的GDP总额为P,2008年比2007年下降了10%,则2008年的GDP 总额为( )?【例4】2007年的GDP总额为P,2008年比2007年减少了三分之一,则2008年的GDP总额为( )?上述4个例题均为基期、现期与增长、降低结合起来考察的类型。

对于这类基础题型而言,先得分清楚是所求是基期还是现期,求解基期用除法,求解现期用乘法。

例1与例2中,2006年是基期,2007年是现期,所求的是基期,用除法,计算式子分别为:例1中2006的GDP总额为P÷(1+10%),例2中2006年的GDP总额为P÷(1+3);例3与例4中,2007年是基期,2008年是现期,所求的是现期,用乘法。

其次,增长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相加,降低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相减。

所以计算式子分别为:例3中2008年的GDP总额为P×(1-10%);例4中2008年的GDP总额为P×(1-1/3)。

二、同比和环比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资料分析中的考题,有些并不会明确解释同比和环比的概念,但会在同一篇材料中给出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此时就必须分清这两者的区别,以期选对数据进行计算。

统计知识点总结

统计知识点总结

统计知识点总结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和样本、变量和数据、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概率分布等。

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或观察值的集合,而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或观察值的集合。

变量是指研究对象具有不同数值的特征或属性,而数据是对变量进行观察或测量得到的结果。

描述统计是通过图表、表格、平均数、标准差等统计指标来描述和总结数据的特征,而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概率分布是对随机变量可能取值的概率进行描述的模型,包括离散型概率分布和连续型概率分布。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统计学的基础,包括抽样调查、实验设计、问卷调查等方法。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得到的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总体的特征。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清洗、缺失值的处理、异常值的检测和处理等工作,以确保分析得到的结果可靠。

统计数据的描述与分析统计数据的描述与分析是通过统计指标和图表来揭示数据的分布、趋势和关联等特征。

常用的描述统计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四分位数等,常用的图表包括直方图、饼图、折线图、散点图、箱线图等。

通过描述统计和图表,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特征,从而为后续的推断统计分析奠定基础。

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统计推断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其基本原理包括点估计、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点估计是利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的数值,区间估计是利用样本数据给出总体参数的范围,假设检验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的假设进行检验。

在进行统计推断时,需要考虑样本的大小、抽样方法、总体分布、参数类型等因素,并严格遵循统计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

经典统计方法经典统计方法包括参数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参数检验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的方法,包括单样本检验、双样本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方差分析是用于比较三个或三个以上水平的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方法;相关分析是用于分析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联程度的方法;回归分析是用于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资料分析基本统计术语与速算技巧定稿

资料分析基本统计术语与速算技巧定稿

资料分析基本统计术语与速算技巧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准确理解、综合分析文字资料、图表资料和统计资料的能力。

这部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某项工作或任务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作出评价;二是对被研究的统计规律、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加以阐述;三是对被研究现象的未来趋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预测。

我们在阅读资料的时候只要抓住和理解一些关键词后很多问题就会一目了然,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掌握一些关键词语,下面列出一些平时出现的、不好理解的、容易出错的关键词。

第一部分:基本统计术语(一)增长量、增长率、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减幅1.(绝对)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2.增长率=增幅=增速=增长量/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例1:某产品2009年产量为A (基期量),2010年产量为B (末期量)则:2010年增长量为:A B -;增长率为:1%-=-=ABA AB p . 例2:某产品2009年产量为A (基期量),2010年产量比2009年增长p%(增长率)则该产品2010年产量为:%)1(p A B +=,增长量为:%p A A B ⨯=-例3:某产品2010年产量为B (基期量),2010年产量比2009年增长p%(增长率)则该产品2009年产量为:%1p B A +=, 增长量为:%%1p p BA B ⨯+=- 注1:增长曲线与增长率曲线关系增长率为正时,末期量总大于基期量:增长曲线为增函数反之为减函数。

注2:增长量为绝对量,增长率为相对量注3:增长到(末期量)与增长了(有时指增长量有时指增长率,主要看单位)的区别:增长到:是指增长的数值包括了之前的基数;增长了:是指增长的数值不包括之前的基数;例如:07年的净利润为:10亿元,如果说:08年的净利润增长到了20亿元,是指08年的总利润为20亿元,增长了10亿元(相对于07年增长了100%或1倍);但是如果换成了说:08年的净利润增长了20亿元(相对于07年增长了200%或2倍),是指08年的总利润为30亿元;两者的意义相差不少呀.注4:一个量由A 增长%p ,增长到B ;不能说成是这个量由B 减小%p ,减小到A ,由于%1p B A +=%)1(p B -≠但当增长率很小时(例如小于3%)则%)1(%1p B p B-≈+ 此时将除法变乘法用于估算。

常渭鑫-国考中不定方程组的求解技巧

常渭鑫-国考中不定方程组的求解技巧

解:设签字笔、圆珠笔和铅笔的价格分别为 x、y、z 元,则由题意可知 3������ + 7������ + ������ = 32 ① 4������ + 10y + z = 43 ②
3 个未知数 2 个方程,可知这是一个不定方程组,无法得出确定的解。但是我们 发现题目所求的是“同样的签字笔、圆珠笔、铅笔各买一支,共用多少钱”,即
������ + ������ + ������ = ?,也就是三变量间和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设 0 法”进行求解。
具体求解如下:
令系数最复杂的变量为 0,在此方程组中可设 y=0,则方程组可化为: 3������ + ������ = 32 4������ + z = 43 ① ②
用②式减去①式,可得 x=11,再代入①式可得 z=-1。 此时得到该不定方程组的一组解为:x=11,y=0,z=-1。 将该组解的变量值代入所求的关系������ + ������ + ������中去,可得 ������ + ������ + ������ = 11 + 0 + −1 = 10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10,选择 A 选项。 【结论】 由此题可以看出, 若所求的是变量间某个关系的值时, 只需求出任意一组解, 然后代入该关系即可得出答案。 在 2012 年的国考中的第 72 题,题目没有并未问到变量间某个关系,而是问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选项共给出了四个关系,有些学员会感到无从下手。实际上, 因为这道题目所问的仍是变量间的关系,所以依然可用“设 0 法”求解出其任意一组 解,进而判断选项中所提供变量间关系是否正确。具体举例如下: 【例 2】(2012 年国家第 72 题)三位专家为 10 幅作品投票,每位专家分别都投出了 5 票,并且每幅作品都有专家投票。如果三位专家都投票的作品列为 A 等,两位专家 投票的作品列为 B 等,仅有一位专家投票的作品列为 C 等。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统计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统计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统计的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基本概念1. 数据与变量数据是指对事物特征的记录或测量结果,它可以是数量型的,也可以是质量型的。

变量是指具有不同取值的事物特征,在统计学中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独立的,因变量是依赖于自变量的。

2. 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统计学通过对样本的研究得出对总体的推断。

3. 参数与统计量参数是总体的特征值,统计量是样本的特征值。

统计学通过统计量来估计参数的值。

4. 随机现象与概率随机现象是指随机试验的结果不确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数值。

第二部分:常用方法1.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和展示,来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和集中趋势。

2. 推断统计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个方面。

3.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用来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包括简单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两种常见形式。

4.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用来比较多个样本均值之间差异的统计方法,适用于当因变量为连续变量,自变量为分类变量的情况。

5.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一种用来对数据进行分类的统计方法,它可以将相似的个体归为一类,从而揭示数据集中的内在结构。

第三部分:数据分析技巧1. 直方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是通过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区间进行分组,统计每个区间的频数,然后将频数绘制成图形来展示数据的分布特征。

2. 箱线图和四分位数箱线图是一种通过展示数据的上下四分位数、中位数和异常值来描绘数据分布的图形描绘方法。

3.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一种用来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统计方法,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两种常见形式。

4. 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一种用来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方法,它可以将多个变量归类为几个影响因素,从而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关联。

5. 生存分析生存分析是一种用来研究时间至事件发生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常用于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中。

2018年国考:资料分析之统计术语

2018年国考:资料分析之统计术语

资料分析之统计术语华图教学教研部哈尔滨分校田静儇对于资料分析中统计术语的学习,我们往往存在两个误区,一是部分同学觉得统计术语没有用,所以直接放弃该部分学习;二是部分学生学习大量的统计术语,没有结合考情有针对性的学习,对多年不出现的统计术语大量练习浪费时间。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些考试中的高频术语,考试的题目往往都围绕这些高频术语展开。

1.增长量:增长量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

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增长率常考题型:增长量的计算和比较【例1】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同比增加30.9%;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9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7%。

船舶、汽车零部件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船舶出口同比增长44.5%,汽车零部件出口同比增长44.1%。

2010年,机电产品进口额达到6603.1亿美元,同比增长34.4%,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达到4126.7亿美元,同比增长33.2%。

在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下列哪一项的同比增长金额最高?()A.机电产品出口B.高新技术产品出口C.机电产品进口D.高新技术产品进口A【解析】增长量比较类问题。

用传统计算方法比较麻烦,可以使用增长量比较原则:现期量大且增长率大,则增长量大。

机电出口和高新技术出口比较,机电出口现期量大且增长率大,所以增长量更大;机电进口和高新进口比较,机电进口现期量大且增长率大,因此机电进口增长量更大。

那么机电出口和进口比较,增长率和现期量一大一小,可以直接比较两者的乘积,现期量和增长率乘积大的增长量大,所以答案为A。

2.增长率增速增幅:在资料分析中,一般增速和增幅就表示增长率。

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量÷基期量=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常考题型:增长率、隔年增长率计算;混合增长率、增长率比较【例2】2013年1—7月份,某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学会统计学基本术语

学会统计学基本术语

学会统计学基本术语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学习统计学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术语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统计学基本术语,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学知识。

一、总体与样本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而样本则是从总体中选出的一部分个体。

样本是通过对总体进行抽样得到的,通过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推断出总体的特征。

总体和样本是统计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研究和分析数据非常关键。

二、变量与数据类型变量是统计学中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一种现象、特征或属性。

根据变量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

定量变量是可以用数字表示和测量的变量,如年龄、身高等;定性变量是描述性质或特征的变量,如性别、颜色等。

了解变量及其数据类型对于进行统计分析至关重要。

三、频数与频率频数是指某个数值或者数值范围在样本或总体中出现的次数,而频率是指某个数值或者数值范围出现的次数与总体或样本的大小之比。

频数和频率用于描述某个变量的分布情况,可以对数据的特征进行初步了解和总结。

四、平均数与中位数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集中趋势度量,是指一组数据的所有数值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平均数对于描述数据的集中程度很有用。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中间位置。

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重要的描述统计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五、标准差与方差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一组数据与其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的平方根。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

标准差和方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离散程度,对于比较不同数据集合的离散程度也非常有用。

六、相关系数与回归分析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到1,正值表示正相关,负值表示负相关,值越接近于-1或1,相关性越强。

回归分析是统计学中用于研究和预测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可以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来进行分析。

统计推断名词解析

统计推断名词解析

统计推断名词解析统计推断名词解析统计推断是现代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参数。

在进行统计推断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特定的名词,这些名词对于准确理解和应用统计推断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解析一些常用的统计推断名词,供读者参考。

一、总体(Population)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或观察值的集合。

在统计学中,常常将总体表示为符号N。

总体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决定了总体的性质。

总体的特征和参数是我们进行统计推断的目标。

二、样本(Sample)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或观察值。

样本通常用符号n表示。

通过对样本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参数。

样本应该具备代表性,即能够很好地反映总体的特征。

不同的抽样方式会对统计推断结果产生影响。

三、变量(Variable)变量是所研究对象的特征或属性。

变量分为两种类型: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

定性变量是指不能用数值表示的特征,例如性别、颜色等;定量变量是指可以用数值表示的特征,例如年龄、身高等。

了解变量的类型对于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推断方法至关重要。

四、参数(Parameter)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

例如总体均值、总体方差等。

统计推断的目标就是通过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的参数值。

参数的估计可以直接计算得到,也可以通过某种统计方法进行估计。

参数估计的准确性与样本的代表性和样本容量有关。

五、统计量(Statistic)统计量是通过样本数据计算得到的指标,用以估计总体的参数。

例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

统计量可以看作是对参数的近似估计。

通过对统计量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可以对总体的性质进行推断。

统计量的计算方法有很多,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统计量。

六、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ing)假设检验是用来判断总体参数是否满足某个特定的条件或假设。

假设检验通常包括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原假设是指对总体参数的假设,备择假设是指对总体参数的相反假设。

统计名词解释

统计名词解释

统计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是对于某个名词的含义、概念和特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和学术研究中,名词解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概念和术语,还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

名词解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常识和日常生活经验的常识性解释,一种是基于学科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学科性解释。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名词解释,都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准确性、简明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等。

准确性是指解释内容要准确地反映名词所表示的含义;简明性是指解释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晦涩难懂的表达;完整性是指解释要充分展现名词的各个方面和特点;系统性是指解释要符合逻辑和条理,具有连贯性和层次性。

在进行名词解释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比如定义法、解释法、比喻法、分类法和描述法等。

定义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对名词进行简洁明确的定义来解释其含义和特点;解释法是通过对名词进行解释和阐述来说明其概念和内涵;比喻法是通过类比和比较来说明名词的特点和作用;分类法是通过将名词进行分类和归类来阐明其差异和联系;描述法是通过对名词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来展示其特征和属性。

名词解释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概念和术语,并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

在学术研究中,名词解释是理论分析和研究的基础,对于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和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名词解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和能力。

在科普宣传中,名词解释可以向广大群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和科学意识。

总之,名词解释是对于某个名词的含义、概念和特点进行详细阐述和说明的过程,它在学术研究、教学和科普宣传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名词解释,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概念和术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学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解释实际计算中平均增长率的近似计算公式
经过第二步的讲解,可以点出平均增长率的在定义上和 是有区别的,但是它们又有联系,实际上,平均增长率 ,同时进一步指出,如果题目中给出了 、 、 、……、 ,则平均增长率的近似计算公式即为:
然后继续问学员,若题目中给出平均增长率为2%,连续增长5年,那么计算公式 该怎么计算?学员肯定会感兴趣,从而给出计算公式
2、能浅显易懂地讲明白问题
可以问学员“我每个月吃多少斤肉啊?”部分学员因为不怎么做家务,所以对这个概念不是太了解,有可能会喊出每月50斤,甚至100斤的巨大数字,此时,其他同学心里已经产生疑惑“吃这么多?”为了肯定他们的疑惑,老师应该借坡下驴,问一句“老师是饭桶啊?”这样,老师就能够引导着学员走向轻松的课堂氛围,大家也能够哄堂大笑,笑过之后,再告诉大家,每个月吃肉10斤、20斤就已经可以了,从而把肉的数量也确定下来,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课堂效果比较不错。反复几次,不仅把肉、菜、房的消费数量和消费价格确定下来,更是能够把总消费价格确定下来。具体如下表所示(以西安的物价水平为例):
那我们再设问,如果每年的增长率都是相同,记为r的话,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同学们也都能回答出

从而
这时,进行了对比之后,学员们都知道了切糕价格的几年来的实际变化是什么情况的,也知道了如果每年增长率都相同的话,又是怎么变化的,所以此时点出“如果每年增长率都相同,那么这个增长率就是平均增长率。”通常,学员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会对平均增长率的概念一下子就记牢了。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价格(每斤)
1000元
1200元
1500元
2000元
价格增长率
——
20%
25%
33%
此时,抛给学员一个问题——“2010、2011、2012这三年的平均增长率的定义是什么?”大部分学员都会认为平均增长率的定义就是3个增长率加起来再除以3,即 ,这时候我们可以明确的说,从定义上讲,这个算式是不对的,它不是平均增长率,而是增长率的算术平均值。学员认为明明正确的东西为什么老师却说是错误的呢?他们的好奇心立刻就被吊起来了,都期待老师会怎么解释。从而进入第二步。
资料分析
华图西安师资中心
资料分析中的材料类型都是经济统计类的文章,因此在课堂上必然要涉及到专业术语。除了大部分比较简单易懂、考生容易掌握的专业术语外,还有一些专业性较强,考生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此类专业术语能否清晰易懂地讲解,不仅关系到考生能否掌握该术语的含义与用法,更关系到考生对讲师能力水平的信任与否。因此,必须对此类专业术语予以重视。本文以指数为例,对具有较强专业性的统计术语的讲解方法进行分析。
1、吸引学员的注意力
要把陌生的、遥远的专业术语拉近到考生的身边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书本上的概念应用到生活中去。在讲解指数时,选取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很好的方法,可以选择代表性的肉、菜、住房三个方面的消费来举例,分别找出两个不同时期它们的价格,然后进行分析比较,考察这两个时期CPI的变化情况。因为这些价格都是生活中的价格,所以学员会认为很贴近自己的生活,从而愿意进一步了解。
消费种类及数量
2006年7月
2012年7月
肉(20斤)
7元/斤(共140元)
15元/斤(共300元)
菜(50斤)
2元/斤(共100元)
4元/斤(共200元)
房(1间)
500元/间
850元/间
消费总价
740元
1350元
消费总价的指数
100
X
即:每个时期的实际值与其指数相比较都是相等的。则有
解出 ,填入表内X处。再告诉学员实际值与指数的增长率是相同的。
消费种类及数量
2006年7月
2012年7月
肉(20斤)
7元/斤(共140元)
15元/斤(共300元)
菜(50斤)
2元/斤(共100元)
4元/斤(共200元)
房(1间)
500元/间
850元/间
消费总价
740元
1350元
在得出总的消费价格后,例如2006年7月和2012年7月的消费总价格分别为740元和1350元,设问“与2006年7月相比,2012年7月的消费总价格增长率是多少?”此时,学员必然会考虑用 来计算,然而发现很难,此时,老师可以讲解,给基期2006年7月的消费总价赋予一个指数100(如下表所示),再给现期2012年7月的消费总价赋予一个指数X,然后再把指数的运算规则告诉学员,在黑板上写清楚。
一、指数的讲解
指数是具有较强专业性统计术语,按照严格定义,指数是指统计中反映各个时期某一社会现象变动程度的相对数,通常指报告期数值对基期数值的比值。相信大部分非经济类考生在看到这个定义后会感到不易理解。想要讲好此类难以理解的概念,必须要打破其与学员之间因专业知识所造成的鸿沟,因此,我们应该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评语:
1.本文曾在第三季度被提交过,经过添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容又重新提交。
2.上课的讲授过程可以写成教研文章,但并不是情景再现,而应该是授课说明。段子和引例感觉像曲艺表演,不能适合所有人,只能专人专用;知识点讲授方法见仁见智,何况学生水平因地区而异不可能都被牵着鼻子走。
3.本文价值意义不大,但文章内容可拿至教师风采大赛上展示。
由于大部分学员的数学基础都比较差,所以在看到这个定义基本上都是有点迷糊,因此,如果直接从定义讲解肯定会事倍功半的效果,得不偿失,最好能用绕着走的方法来解决,具体过程如下:
1、吸引学员的注意力
首先要找到学员感兴趣的某个数值的增长率,最好是时下的热点问题,比如最近很火的切糕价格,给出其各年份的价格(可以用夸张的方法,以吸引学员注意力),然后带着学员一起找出这几年的价格增长率,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让学员练习增长率的求解,又能把学员的注意力引导到增长率上来,具体数据如下表:
此时再问前述问题,即“与2006年7月相比,2012年7月的消费总价格增长率是多少?”学员便可一口答出增长率为82%。趁热打铁再问“消费者物价指数指数是不是指示了消费者消费总价格的变化情况?”,学员必然会回答“是!”此时,学员已经了解了指数这个陌生的概念。
二、平均增长率
再比如平均增长率(年均增长率)这个概念,也是学员不易理解的统计术语,其定义为:如果某个量初期为A,经过N期后变为B,平均增长率为x%,那么:
2、清晰易懂地进行讲解平均增长率的定义
因为大部分学员都会误以为平均增长率就是3个增长率加起来再除以3,为了更好的让大家理解平均增长率,最好在对比中进行讲解。
首先问大家,切糕价格从2009年的1000元每斤想要变为2012年的2000元每斤,这几年的过程是如何来的,同学们都能回答出是1000连续乘以几个(1+增长率)得到的,即
4.本文评定为C级。
( )
此时,学员既明白了平均增长率的在定义上与 不同,又知道了在题目中应该如何计算平均增长率。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员至此已经完全理解了平均增长率,从而在做题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经过上述方式的讲解,学员对指数和平均增长率等较强专业性的统计术语不再疑惑,更多的是一种熟悉感,因为这个讲解过程更多的是一种感性认识,即他们经过这个过程,能够从内心里理解这些较强专业性的概念。实际上,在授课过程中,这种方法往往能够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员积极性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