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我国国土面积为960 万平方千米,名列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排名第三。

3.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 个。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 个。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台湾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渤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造成帕米尔高原和乌苏里江晨昏差异的原因是经度位置,造成海南岛和黑龙江季节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

6.省级行政区:分级,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省会),位置▲(1)我国行政区域分为省、县、乡三级(2)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34 个省级行政单位:(以下为简称)7.①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②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③纬度位置最低的是海南;④最偏北、纬度位置最高、最偏东、最先见到日出的是黑龙江;⑤完全在热带的是海南;⑥北回归线穿过的有云南、广东、广西和台湾。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1.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2010 年,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二胎政策:2016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1、我国人口密度:我国人口密度为143人/ 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某地区人口数(人)/ 该地区面积(平方千米)2、我国人口的分布:不均匀,大致以黑河- 腾冲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东部地区面占43%,人口占94%;西部地区面积占57%,人口占6%。

人口东多西少(人口分布的特点)3、造成我国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地形;东部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海拔较高,以高原、山地为主。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

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2.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大的东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临太平洋。

有众多的岛屿的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3.中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4.中国四至点: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

最南端:海南省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3°N)。

5中国陆地国界线漫长,达2.2万多千米。

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14个陆上邻国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6中国是世界上紧张的海洋大国。

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顺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

7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5个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广东省。

中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二、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⑴据2020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4、05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以上。

2005年1月6日,为中国的13亿人口日。

⑵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⑶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人口东多西少⑴人口密度: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4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⑵人口分布特点:以黑河(黑龙江省)——腾冲(云南省)为界,东多西少。

⑶34个省级行政区中,人口最多的是河南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西藏自治区。

23个省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江苏省。

三、民族1、56个民族⑴人口数最多的是汉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

⑵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是珞巴族,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⑶各民族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如汉族的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维吾尔族的开斋节、彝族的火把节、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⑷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民族的分布⑴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⑵汉族: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⑶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地势和地形 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经度73°E—135°E,纬度4°N—53°N,跨越60多度经度和近50度纬度。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二、辽阔的疆域中国领土的四端分别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以及南海的男少群岛中的曾母暗沙(3°N)。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太平洋,海岸线长1.8万千米。

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领海宽度12海里,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三、众多的邻国中国陆界线长2万多千米,与14个邻国接壤,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

中国拥有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和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和特别行政区。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二、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四个直辖市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

五个自治区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两个特别行政区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小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广东省,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西藏自治区,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最西端的省份分别是黑龙江省、海南省、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一、我国的疆域、人口与民族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东西跨经度约62°,最东端与最西端时间相差4个多小时,时间差异明显;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约50°,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显著。

(2)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琼州海峡和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3)纬度位置:主要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领土四至点(1)东至点: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2)西至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3)北至点: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4)南至点: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3.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陆上国界线长2.2万多千米。

4.邻国、主要岛屿及群岛(1)邻国:我国共有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2)岛屿:主要有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钓鱼岛等。

(3)群岛:舟山群岛(我国最大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等。

5.我国的行政区划(1)我国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

(2)省级行政区划:共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省级行政区域及行政中心(1)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自西向东):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2)省区之最:①内蒙古自治区跨经度最广。

②海南省跨纬度最广、位置最南。

③黑龙江省位置最北和最东。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陆地面积最大、邻国最多(8个)。

⑤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相邻省份最多(8个)。

7.我国的人口(1)现状: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

(2)分布特征: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3)人口分布界线: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精华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精华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精华版)《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基础知识一:中国的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半球、半球,位于亚洲的,太平洋的。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带,无带;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平方千米,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三位。

①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邻国个(东朝鲜;北,东北、西北,西北哈、吉、塔;西部阿、巴;西南印度、印尼、不丹,南部。

)②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是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是(南北纬度相差49度,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生生了差异);最东是与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西是(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③濒临海域有(从北到南):、、、。

领海水域面积平方千米,海域面积平方千米;④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崇明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二、中国的行政区划34个省级行政区: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包括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包括自治县、自治州、市)、(乡、民族乡)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的首都是。

重点:熟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分布与大概轮廓(即课本8~9页图1.7)三、中国的人口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亿,占世界人口以上,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两次人口增长高峰(1858年和1949年)。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基础知识第一节:中国的地形1、我国地形的特征:(1)地形复杂多样,山脉纵横交织,山地面积广大。

①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 ,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初二地理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二地理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4、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1)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二、辽阔的疆域: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73°E;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居第3位。

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1)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海岸线长1.8万千米。

(2)中国海域最大的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3)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领海宽度12海里。

(4)钓鱼岛位于东海、黄岩岛位于南海。

(P5地图)三、众多的邻国1、陆界线:2.2万多千米2、陆上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部还有缅甸,老挝,越南。

3、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2、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3、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相关知识(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表面积约为 51 亿平方千米。

(二)纬线和经线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三)经度和纬度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起始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0°经线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

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 90°。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

(四)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

20°W 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

二、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24 小时,也就是一天。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365 天,也就是一年。

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五带的划分。

三、地图的阅读(一)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三要素是指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的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形式: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1.地理环境的构成: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地貌等自然要素的综合。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向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山地垂直分异。

第二节气候1.气候的定义: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状态。

2.气候要素:气温、降水、风向、风力等。

3.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

第三节水文1.水文过程: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2.水文特征:年径流总量、径流季节变化、径流年际变化等。

3.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灌溉、发电、城市供水、渔业等。

第二章陆地环境第一节土壤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空气、水分等。

2.土壤的形成: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土壤类型:砂土、壤土、粘土、黑土、红土等。

第二节植被1.植被的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等。

2.植被分布规律:受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影响。

3.植被的作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提供生态服务等。

第三节地貌1.地貌类型:山地、平原、丘陵、盆地、高原等。

2.地貌的形成: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和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固结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3.地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第三章人文地理第一节人口1.世界人口增长:公元1800年以前增长缓慢,此后进入迅速增长阶段。

2.人口增长原因:医疗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等。

3.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资源消耗增加、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

第二节城市1.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等。

2.城市化的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等。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改变景观与生态系统、环境污染等。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知识点总结1第一节疆域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局部位于北温带,南部局部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4、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集合处。

5、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____,居世界第三位。

6、陆上国界限长达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

7、我国大陆濒临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____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8、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近海分布着____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众多岛屿。

我国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

此外,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9、我国有2个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10、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11、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第二节人口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2、2023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数为13.40亿。

3、我国的根本国策是方案生育。

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

5、2023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平方千米的3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6、我国人口密度的分界限黑河——腾冲。

第三节民族1、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

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成为少数民族。

壮族人口最多,超过1600万人。

2、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织杂居。

4、我国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构造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最外层的固态岩石层,地幔是厚度约为2900公里的固体壳层,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由铁镍合金组成。

2. 地球的构造地球的构造包括地壳构造和地震构造。

地壳构造主要是指地壳的形成和构造性变化,包括地壳的构造、岩石的运动和分布等;地震构造是指地震活动对地壳内部和地表造成的影响及地壳变动现象。

二、地球的外部形貌和岩石圈构造1. 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河谷、海湾、海岬等。

2. 岩石圈构造岩石圈是地球上由岩石组成的堆积层,是地球表层的一部分。

岩石圈构造是指岩石层的结构和构造特征,包括地壳构造、地震构造和火山构造等。

三、地球的气候和水文环境1. 气候带的划分地球的气候带根据纬度和气候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气候带。

2.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气候变化指的是地球上气温、降水量、风向等气候要素的变动。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3. 水文环境水文环境主要是指地球上的河流、湖泊、湿地、地下水等水资源及其相关的自然环境。

四、地球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1. 自然资源的分类地球资源主要包括人类利用的各种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2. 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地球资源在地理环境上分布不均匀,对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根据资源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等情况进行合理布局和开发。

五、人口与城市1.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是指某一地区内定期生活的人的总和。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2. 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地方,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进行规划和管理。

六、生产活动与区域开发1. 农业生产与农业区域规划农业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人类生活的基本生产活动。

农业区域规划是指对农业活动进行规划和布局,包括耕地的划分和利用、农作物的种植等。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4个直辖市】(口诀):重上北天;【探究题】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影响。

位置影响类型特点优越性不足之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①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②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及同海外各国的交往;③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①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交汇处,地质灾害严重,多火山地震;②地处西北太平洋西部,靠近台风源地,受台风影响大;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º,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①我国有寒暖适宜的气候;②南北气候差异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最北部纬度高,热量不足,气温低;③开发历史:东部开发阶梯及界线地形类型平均海拔第一级阶梯高原和山地4000米以上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高原和盆地1000——2000米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平原和丘陵500米以下二、地形复杂多样山脉走向山脉名称山脉所在的主要省(区)东西走向最北列天山—阴山—燕山天山(新)、阴山(内蒙古、冀)中间列昆仑山—秦岭—大别山昆仑山(新、藏、青)、秦岭(青、甘、陕、豫)最南列喜马拉雅山—南岭藏、桂、湘、粤、赣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大兴安岭(内蒙古、黑)、太行山(晋、冀、豫交界)、巫山(鄂、渝交界)、雪峰山(湘)中间列长白—武夷山长白山(黑、吉、辽)、武夷山(赣、闽交界)最东列台湾山脉台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小兴安岭新;黑祁连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甘、青、新交界;藏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贺兰山(宁)、六盘山(陕、甘、宁交界)横断山川、藏、滇交界【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地形名称位置地形特点所属阶梯塔里木盆地新疆境内天山南侧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全国最大的盆地。

有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马干沙漠”第二阶梯准噶尔盆地新疆境内天山北侧内部平坦,风蚀地貌显著第二阶梯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典型的内陆高原上的荒漠盆地,东部多沼泽和盐湖,矿产丰富,有“聚宝盆”之称第一阶梯四川盆地四川省东部四周山岭、高原环绕,内部多低山丘陵,西部是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第二阶梯【四大高原】名称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位置与范范围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之大兴安岭以西,祁连山以东,北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北至古长城,云南东部、贵州大部围间至国界,南至古长城南至秦岭所属阶梯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二阶梯第二阶梯跨主要省区青、藏及四川西部内蒙古大部分,甘、宁、冀一部分晋、陕、甘、宁云、贵地形特征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1000米左右1000—2000米1000—2000米地表形态起伏平缓,“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地面坦荡,一望无际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峰岭众多,地面崎岖特殊地貌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草原广布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三大平原】名称位置和范围主要河流主要特点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辽河面积最大,黑土广布,多沼泽,地势坦荡,沃野千里华北平原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黄河、淮河、海河,黄河为主力,又称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抵海滨东西狭长长江及其支流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有“水乡”和“鱼米之乡”之称【三大丘陵】温度带范 围 ≥10ºC 积温作 物 熟 制寒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1600ºC 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中温带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 1600—3400ºC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3400—4500ºC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荞麦或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4500—8000ºC 一年两熟或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热带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8000ºC水稻一年三熟干湿地区降水状况分布地区植被农业类型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蒸发量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森林水田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400—800 mm、降水量>蒸发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森林草原旱地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400mm、降水量<蒸发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草原畜牧业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mm降水量<蒸发量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荒漠畜牧业三、季风气候显著发源地风向性质影响范围冬季风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从陆地吹向海洋、偏北风(西北风或东北风)寒冷干燥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台湾、四川盆地外)夏季风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从海洋吹向陆地,偏南风(东南风或西南风)温暖湿润东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广大地区;西南季风影响我国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名称影响程度降水气温地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显著降水多,为湿润和半湿润区温差小东南部地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显著降水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区温差大西北部地区【气象灾害】名称发生季节原因危害预防措施台风夏、秋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的强烈活动狂风和特大暴雨加强预报、建设防护林洪涝夏雨带持续时间长,连续性降水洪水泛滥加强预报、修建水利工程寒潮秋末、冬季或初春发源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的大范围的强冷空气的活动严寒、大风、霜冻预报及时,及早准备干旱春、冬降水异常减少土地干裂、粮食减产、用水困难节约用水,建设水利工程【降水形式的区别】降水形式发生地区成因锋面雨季风气候区冷、暖空气交锋时,暖湿气流被迫抬升,成云致雨。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位于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②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光热条件好。

③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5、陆上国界线:2.2万多千米。

6、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7、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

9、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市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地跨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印度是邻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俄罗斯和印度都与中国不连续接壤)10、与我国既是陆上相邻又是隔海相望的两个国家是:朝鲜、越南。

11、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2、台湾岛西岸濒临台湾海峡,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13、我国的2个内海:①渤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抱);②琼州海峡(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14、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我国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仅南部少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这使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气候,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和旅游业等。

(俄罗斯和加拿大绝大部分国土位于北寒带,仅南部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只有南部小部分地区属于南温带。

)15、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路兼备。

背靠亚欧大陆可以使我国陆上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有利于对外交往与合作;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雨量丰沛,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蒙古式内陆国,周围没有海洋,没有自己的出海口;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四面临海,没有陆上邻国,也没有与外界进行陆上交往的通道。

)16、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①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②县(市、自治县)、③乡(镇、民族乡)。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

3、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辽阔的国土1、陆地领土面积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领土四至点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3、陆上邻国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 22 万多千米,与 14 个国家相邻。

4、海洋国土我国大陆海岸线长约 18 万多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 300 万平方千米。

我国自北向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三、行政区划1、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

2、我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第二节人口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人口数量根据 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 141178 万人。

2、人口增长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

二、人口东多西少1、人口分布特点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地区人口多,西北部地区人口少。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历史条件等。

第三节民族一、中华民族大家庭1、民族构成我国共有 56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 55 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2、民族文化各民族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二、民族分布特点1、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位置优越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3、经纬度位置:⑴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

⑵大部分在中纬度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重要习题⑴Q: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有哪些?A:①纬度适中,气候温和。

②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⑵Q:我国地理位置有哪些优点?A:发展农业生产地域广大,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外交往与合作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为海上陆上对外交往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发展海洋事业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为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上运输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国土辽阔1、领土的四端⑴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⑵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⑶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⑷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位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居第3位。

3、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洋。

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管辖的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领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

4、疆界及邻国:⑴陆上国界线长达2019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注意:克什米尔与我国相邻,但为一个地区)⑵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面积在500平方千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重要习题Q: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通用8篇)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通用8篇)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通用8篇)初二上册地理必考知识整理篇一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一、农业1、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种桑养蚕、栽培茶树的国家。

3、目前,中国的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4、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新型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

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5、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6、中国商品粮基地: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C江淮地区D太湖平原E江汉平原F鄱阳湖平原G洞庭湖平原H成都平原I珠江三角洲7、油菜在中国种植面积最广,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大的油菜产区;花生在山东、河南两省相对集中;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广西为最大产区;甜菜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8、中国的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

四大牧区是: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

9、农耕区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

四川、湖南、河南是中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饲养方式由农户分散饲养向专业化生产转变。

二、工业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煤炭、钢铁、水泥、发电量、棉布、汽车、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2、最大能源的煤炭工业分布:(1)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山西省是我国产煤最多的省。

(2) 基地:山西的大同、阳泉;河北的开滦、峰峰;河南的平顶山;内蒙古的霍林河;黑龙江的鸡西、鹤岗;贵州的六盘水、江苏的徐州;安徽的淮北、淮南。

3、第二大能源的石油工业分布:(1) 基地:黑龙江的大庆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山东的胜利油田;河南和山东交界的中原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陕西和内蒙交界的神府—鄂尔多斯油田(2) 新疆是未来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

4、钢铁工业的分布:钢铁工业大多分布在铁矿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地方,如辽宁的鞍山、四川的攀枝花、湖北的武汉;上海宝钢有靠近市场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一、辽阔的疆域1、位置优越⑴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⑵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⑶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2.位置优点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3.陆地面积:约960万Km2,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4.领土四至: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在线(53°N)。

5.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海岸线:1、8万多千米。

陆上邻国:陆上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6.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8.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半岛、岛屿:主要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主要岛屿—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

10.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11.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广西宁新内)、4个直辖市(北上九重天)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12.特殊的省级行政区。

①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省。

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

纬度最高的是黑龙江省。

纬度最低的是海南省。

②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是云南省。

③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三、中国的疆域:()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万平方千米。

陆上边界线长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万多千米。

()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南北跨纬度约为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东西跨经度约°,东西相差约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中国的陆上邻国:(个):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四、中国的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我国有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

()特殊省:(部分省区简称,行政中心表)、北回归线穿过的省(个):台湾、广东、广西、云南、邻国最多的省、面积最大的省:新疆、邻省最多的省、跨经度最大的省:内蒙古自治区、跨纬度最大的省海南省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一、众多的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年统计的数据为3.4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

()人口方面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东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是沿海地区;西部人口密度小。

()人口地理界线: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省)。

()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河南省,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澳门,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自治区。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一、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共有个民族,(汉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少数民族个。

()民族分布状况:汉族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等边疆地区。

()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主要少数民族分布:、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

民族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西藏自治区—藏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

、台湾省高山族,海南省黎族,东北地区满族。

二、民族政策:平等、团结、自治。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一、中国的地形和地势:()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沿°地形剖面图如上图)。

()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海拔高度。

()三级阶梯概况:()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比重最大,为%,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山区占全国总面积的)。

()主要的山脉: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

()主要地形区及特征: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一、气温、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造成南北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原因:纬度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大)。

、一月份℃等温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温度带:()依据: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

()六个温度带与耕作制度、分布的主要地形区:二、降水、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集中于夏季。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

()我国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台湾的火烧寮,最小值出现在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干湿类型:()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四类干湿区:三、气候:、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我国的气候特征及优越性:()季风气候显著:使许多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区比同纬度其他国家纬度偏高。

()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我国的季风:()夏季风与冬季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夏季风能到达的区域称为季风区。

、非季风区: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区域称为非季风区。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一、我国的湖泊:()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世界面积最大湖:里海)。

()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鄱(ó)阳湖(世界最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二、外、内流河与外、内流区:()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如长江、淮河。

()外流区: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叫外流区,我国外流区面积占。

()主要外流河::注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澜沧江(湄公河)。

: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唯一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鄂毕河)。

:人工运河: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

()主要内流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内外流河的水源补给:外流河水源来自大气降水;内流河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因内外流河的汛期都在夏季,但两者原因不同。

三、长江与黄河概况:识图一:源地:唐古拉山注入海洋:东海分界点:宜昌,湖口支流:汉江、嘉陵江、岷江、雅砻江、赣江、湘江、乌江湖泊:鄱阳湖、洞庭湖水电站:葛洲坝、三峡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攀枝花识图二: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海洋:渤海分界点:河口、旧孟津支流:湟水、汾河、渭河水电站: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省区城市: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郑州、山东、四川()长江黄河概况:、长江干流全长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我国最长、水量最大的、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长度世界前三的河流: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水量世界前三的河流:亚马孙河、刚果河、长江)。

、黄河干流长千米,为我国第二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都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航运:内河航运第一,有“黄金水道”之称,沿江四大港口:上海(全国最大港口)、南京、武汉(中游)、重庆(上游)。

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

、黄河的开发与治理: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省、中游)。

灌溉农业:“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四、自然灾害:、常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地区及原因、避灾:()发生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基本特征一、自然资源及分类:()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源于自然界、有用性)如土地、矿产、森林、水能、太阳能等。

()分类:在较短时间第二节土地资源一、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比重最大)()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二、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南方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三、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②山地多,平地少。

(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③后备耕地资源缺乏。

(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四、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水资源一、水资源:()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中国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衡量。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办法:①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

②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三、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①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四、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北方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海河、辽河。

五、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引滦入津、:引黄入晋、:引黄济青、:引滦入唐、: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南水北调中线方案、: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南水北调:把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分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主要缓解西北地区缺水)方案。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一、交通运输业的地位及现代五大交通运输方式:(1)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