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高中美术 第9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教案
美术鉴赏《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现代建筑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总结出现代建筑案例的美学价值和科技含量。
3.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现代建筑的艺术特点及其与科技的关系。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现代建筑是如何体现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不同风格现代建筑的美学价值有哪些?”等,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对现代建筑的理解。
(三)小组合作
2.问题导向,培养探究能力
案例以问题导向法为核心,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现代建筑的艺术特点及其与科技的关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思维品质。
3.小组合作,促进交流与协作
本案例重视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探讨现代建筑的艺术与科技价值。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总结归纳
1.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现代建筑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美学价值。
2.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澄清疑惑。
3.引导学生认识到现代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激发他们对未来建筑艺术的向往。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现代建筑案例,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进行分析,撰写一篇鉴赏短文。
本章节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现代建筑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第九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第九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和认识外国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向。
2、(技能)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去欣赏现代建筑,提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人文、科学的素养。
3、(情感)感受建筑科技与艺术新结合的现代艺术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学会欣赏现代建筑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建筑的欣赏方法以及对现代建筑中名词术语的了解,可结合具体的现代建筑加以解释。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1
对比欣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外建筑, 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不同,引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包豪斯校舍,没有繁琐的装饰和外形,以自己的独特性揭开了现代建筑的序幕。
(出示课题:科技和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欣赏)
2【讲授】1
活动一(感受体验):欣赏现代建筑德国“包豪斯校舍”。
问题:包豪斯校舍体现了什么审美观念?(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总结:现代建筑东西方都趋于统一,更注重建筑的功能,简化装饰,造型逐渐显得单一,这也正是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
活动二(欣赏探究):欣赏现代建筑总结西方建筑的主要特点
教师引导:现代建筑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建筑形象和建筑风格发生逐渐。
人教高中美术鉴赏2.9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认识外国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2、(技能目标)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方法,提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素养。
3、(情感目标)感受建筑科技与艺术新结合的现代艺术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情分析本课是《美术鉴赏》第九课,西方现代建筑的欣赏。
在教学中将以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运用比较法,重点赏析优秀建筑作品,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感受现代建筑的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城市与环境建设,提高对环境与建筑的审美能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学会欣赏现代建筑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建筑的空间感无法切身感受。
4教学过程4.1 一、导入欣赏一组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对比图片,通过欣赏凯旋门,感受传统古典建筑的华丽精巧。
再看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完全不同于传统建筑的设计,以自己的独特性代表着现代建筑的全面推进。
想一想:为什么能这么做?——科技进步,新技术、新材料为什么要这么做?——简洁、造型美,有现代感、实用二、讲授让我们以时间为线,穿越时光开始一段精彩纷呈的现代建筑之旅——出现萌芽、逐渐成熟、风行世界。
代表作品1、德国“包豪斯校舍”2、流水别墅3、悉尼歌剧院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1:重视建筑的空间以及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流水别墅,古根汉姆美术馆)2:建筑形象和建筑风格的多样化。
(悉尼歌剧院,朗香教堂)3: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的应用。
(札幌穹顶体育馆,迪拜帆船酒店)再次强调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现代建筑成就的基础。
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现代建筑线描画速写。
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9课《艺术与科技的新结合》教案1 赣美版
第九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认识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方向,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去欣赏现代建筑,提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人文与科学的素养;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图文并用引导学生综合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学会欣赏现代建筑艺术。
三.教学难点:课本中出现的名词术语和没见过的建筑比较多,学生对此也比较生疏。
四.教法选择:比较法、讨论法、视频观看。
学法选择:解放结合,6-8人为一个小组,收集关于现代建筑的资料;课外阅读资料;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多媒体欣赏现代建筑欣赏、表现:看建筑、了解建筑。
每个小组选一个建筑,用6-8分钟简单、概括地讲述出来,注意抓住主要特征。
学生回答:质疑、讨论、比较、分析、归纳、判断。
请同学阅读教材,各小组分别选出你们认为最喜欢的建筑。
为什么喜欢它?(与众不同、有个性、造型很美)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七.教师扼要总结。
进一步提问,深入思考:设计者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科技进步,新技术、新材料。
)举例说明现代建筑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新结合?请学生介绍悉尼歌剧院,为什么会选中这个方案(因为造型美),为什么会能实现这个方案(科技的水平)。
(简单介绍一下悉尼歌剧院一波三折的建筑过程)八.教师总结、归纳。
九、思考与探究:你认为我国有哪些美的建筑,谈谈它们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讨论。
引出北京鸟巢体育馆的设计,并把它与故宫进行比较。
来讲述传统与现代的差别。
结合例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现代建筑的特点:A、重视功能,简化装饰;B、重视空间,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提升部分主题宴会服务的质量,从菜单的设计打印到配套餐具与调料的准备,特别是上菜的语言服务设计将是整个服务的点缀和装饰,开盘菜的欢迎词导入,餐中重头菜肴的介绍宣传,主食供应时的再次祝福,将时刻突出主人对主宾的尊敬热情,也通过此举服务让客人在心里更加加强对朋友盛情的优美回忆,真正达到客人宴请的物质精神双重享受。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第九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5)教案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现代建筑的艺术特点和科技结合方式。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5)》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2. 辅助材料:准备现代建筑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等案例的相关资料。
七、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现代建筑艺术特点和科技结合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对现代建筑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评估学生对现代建筑历史背景、设计理念、建筑技术和材料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3. 了解现代建筑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如钢铁、混凝土、玻璃等,能够认识到科技与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性。
4. 培养美术鉴赏能力,能够独立鉴赏现代建筑作品,理解其设计理念和建筑技术。
5. 提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结合科技与艺术,提出自己的建筑创作想法,并创作出具有现代建筑特点的美术作品。
6. 增强对现代建筑的兴趣和热爱,提升审美观念,培养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4. 美术作品创作:评价学生创作的现代建筑美术作品,考察学生对现代建筑艺术特点和科技结合的运用能力。
5. 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随堂测试和美术作品创作进行综合评价,给予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评价标准:
1. 课堂表现:积极参与、主动提问、回答问题准确。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积极贡献、合作能力强、分析深入、表达清晰。
艺术与科技的新结合教案
艺术与科技的新结合教案第一章: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意义1.1 介绍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背景和意义1.2 探讨艺术与科技融合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3 分析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趋势和前景第二章:艺术与科技的交叉领域2.1 介绍艺术与科技的交叉领域,如数字艺术、互动艺术等2.2 探讨艺术与科技的交叉领域如何推动创新与发展2.3 分析艺术与科技的交叉领域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三章: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创作方法3.1 介绍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创作方法,如数字绘画、3D打印等3.2 探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创作方法如何丰富艺术表现形式3.3 分析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创作方法对艺术家的影响第四章: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教育应用4.1 介绍艺术与科技融合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如虚拟现实、3D打印等4.2 探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教育应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4.3 分析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教育应用对教育行业的影响第五章: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案例分析5.1 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与科技融合案例,如TeamLab、Google Art Project 等5.2 探讨艺术与科技融合案例的成功因素及对其他领域的启示第六章: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伦理与法律问题6.1 介绍艺术与科技融合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与法律问题,如版权、隐私等6.2 探讨艺术与科技融合如何解决伦理与法律问题6.3 分析艺术与科技融合对伦理与法律体系的影响第七章: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市场与产业7.1 介绍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7.2 探讨艺术与科技融合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如影视、游戏等7.3 分析艺术与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策略第八章: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跨界合作8.1 介绍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跨界合作模式,如艺术家与科技公司合作等8.2 探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跨界合作如何推动创新与发展8.3 分析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跨界合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九章: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9.1 介绍国际上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交流与合作项目9.2 探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9.3 分析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我国艺术与科技发展的影响第十章: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未来展望10.1 预测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10.2 探讨艺术与科技融合对未来人类生活的影响10.3 分析我国在艺术与科技融合领域的发展策略和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意义艺术与科技融合对社会的影响: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不仅改变了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九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
谢谢大家!
古根汉姆美术馆
体形特殊,几何手法抽象,上大下小的螺旋 形。美术作品沿坡道陈列,观众循着坡道边 上边看。一层流入一层,代替了通常的那种 呆板的楼层重叠,处处能看到构思和目的性 的统一。但这些与博物馆的功能性质相违背。
朗香教堂
建筑形象和建筑 风格的多样化
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
悉尼歌剧院
思考与探究
1 通过网络、书籍等形式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2 参观身边的现代建筑,就其形式和功能、价值写一篇小论文。
3 分析永州二中学校建筑的艺术特色和使用功能,也可画些建筑速写。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设计始终是为了人,人在各方面的需 要在建筑里面表现出来,集科学、艺术、 生活为一体,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也 是人类理想的表现。
•
现代建筑派包含两方面内容:
功能主义派: 德国的 格罗皮乌斯——包豪斯校舍 密斯·范·德·罗——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 法国的 勒·柯布西耶——朗香教堂、萨伏伊别墅
有机建筑派:美国的 赖特——流水别墅、纽约古根海姆 美术馆
格罗皮乌斯----- 建筑形式服从于功能的需求
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倡导人之一,包 豪斯的创办者。
朗香教堂译为洪尚教堂位落于一座小山顶上19501953西耶设计建造1955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表现力的建筑悉尼歌剧院是世界著名的建筑之一虽然它于1973年才建成但它已作为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而与印度泰姬陵和埃及金字塔齐名
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
授课人:王曾
现代建筑一般指20世纪以来在西方建筑界 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 代表人物主张: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 大胆创造适用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 的崭新建筑,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 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高中美术_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外国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向。
2、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基本方法,能对现代建筑作出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学会欣赏现代建筑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现代建筑常用的一些名词术语比较生疏,又不可能对所例举的建筑进行实地参观,对建筑的空间无法切身感受。
设计思路:根据新课标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层层设疑;学生在自然的课堂气氛下上积极主动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这种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自觉的迁移运用,达到提高学生鉴赏水平的目的。
教学过程通过视频导入课题——科技和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对比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1、建筑材料:传统建筑――木头或石头;现代建筑――玻璃和钢铁2、造型和装饰:传统建筑――精雕细刻;现代建筑――简洁(一)、现代建筑的定义(二)、现代建筑产生的原因(三)、现代建筑的类型(四)、现代建筑的特点(1)、重视建筑的功能,强调形式服从功能的需要(2)、重视建筑的空间以及与环境的有机结合(3)、建筑形象和风格的多样化(4)、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的应用小结:三、知识巩固四、结束语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现代建筑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留意身边的建筑,发现它们的美,欣赏它们的美。
《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学情分析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小学初中学校、教师对美术课的不重视,学生严重缺乏美术的基本理论知识,缺乏鉴赏分析的能力,讲授《科技和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这一课,学生可能对建筑的感性认识不多,教学中注意多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
如当地有这类建筑,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实地考察,但还应在课上大量欣赏经典图片的基础上启发诱导学生来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只是讲授,教师和学生就像“导演”与“演员”,教师应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对艺术作品充满了好奇,对艺术作品有自己的艺术见解,如果教师善于启发诱导,课堂就会成为学生个性飞扬、自主探究的天地。
美术高中人教新课标《科技与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说课稿资料
科技与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说课教案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科技与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美术鉴赏外国部分第九课。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教学程序五个步骤加以阐述:一、教材分析1. 内容、地位、作用本课内容是外国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根据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重视建筑的功能”、“重视建筑的空间以及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建筑形象和建筑风格的多样化”;以体现现代建筑思想的包豪斯校舍、与自然相亲和的流水别墅、最富有创造性的古根汉姆美术馆、怪诞的宗教建筑朗香教堂、造型别致的悉尼歌剧院、远离自然的摩天大楼吉隆坡佩重纳斯大厦等建筑为例,展现外国现代建筑丰富性。
每个部分都选择一些典型实例加以分析与评价,便使学生能够了解并认识外国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向,并初步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基本方法,同时体会现代人对美的多元化追求,强调个性,强调简洁、实用、大方。
本课的“相关链接”,作为课程内容的扩充,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对外国现代建筑有更进步的了解与认识。
2. 教学目标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本着《美术鉴赏》课程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去欣赏评价现代建筑,提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人文、科学的素养。
情感目标: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学会欣赏现代建筑。
2).难点是课本中出现的名词术语比较多,学生对此也比较生疏,结合具体的现代建筑加以解释,学会用美术语言去欣赏与评价现代建筑。
《科技及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学习教学学习设计
《科技和艺术的新联合──现代建筑》教课方案《科技和艺术的新联合──现代建筑》教课方案【教材剖析】:本课是《美术鉴赏》中外国美术鉴赏部分,主假如西方现代建筑的赏识。
高中学生经过一学期中西方美术赏识课的学习,具备了必定的剖析、概括、判断的能力和自学能力,所以在教课中要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主,运用比较法,要点赏析优异建筑作品,指引、启迪学生进行深入思虑和议论,学会赏识的方法,感觉现代建筑的科技与艺术的完满联合。
在教课中联系实质,指引学生关注城市与环境建设,提升对环境与建筑的审美能力。
【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认识和认识外国现代建筑的主要特色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掌握赏识现代建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去赏识现代建筑,提升形象思想与逻辑思想能力,促使学生形成人文、科学的修养。
3、. 感情态度及价值观:感觉建筑科技与艺术新联合的现代艺术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课要点】: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主要特色,学会赏识现代建筑的基本方法。
【教课难点】:学习建筑的赏识方法以及对现代建筑中名词术语的认识,可联合详细的现代建筑加以解说。
【教课过程设计:一、引入阶段赏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外建筑,中外传统建筑不论是中国的故宫仍是西方的凡尔赛宫由于有其历史、艺术和科学的价值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能感觉到传统古典建筑的精巧式样及装修,同时这些建筑于历史积淀的文化内涵而给现代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那么再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包豪斯校舍,我们看出完整不一样于传统建筑的设计,没有繁琐的装修和外形,它以自己的独到性揭开了现代建筑的序幕。
【设计企图】经过对照赏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初步感觉现代建筑的特色,为认识和赏识现代建筑打下基础,存心识指引学生的研究思想,提升对现代建筑的兴趣。
二、发展阶段活动一:赏识现代建筑德国“包豪斯校舍” 。
问题:包豪斯校舍表现了什么审雅看法? ( 学生议论剖析 )教师总结:我们赏识过古典建筑,东西方建筑在形式、构造、审雅看法上都有很大差异,而现代建筑就罕有这类感觉了,从包豪斯校舍能够看出,现代建筑东西方都趋于一致,更着重修筑的功能,简化妆饰,造型渐渐显得单调,这也正是现代建筑的主要特色之一。
第九课 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九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建筑的特点和发展;2.掌握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3.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准备1.现代建筑的图片、视频等教具;2.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设备。
三、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师生互动问答:什么是建筑?建筑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2 导入新课1.引出现代建筑的特点和发展。
2.介绍现代建筑的历史背景,阐述科技进步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3.3 正文教学1.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1)环保概念:介绍现代建筑的环保特点,如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等;(2)人性化设计:介绍现代建筑为人们创造更好生活的特点,如公共空间的设计、通风采光等;(3)创新原则:介绍现代建筑勇于尝试创新技术手段的特点,如借鉴数码技术、新型建筑材料等。
2.现代建筑的技术手段:(1)钢筋混凝土结构:介绍现代建筑采用的主要结构技术;(2)玻璃幕墙技术:介绍现代建筑采用的主要外观技术;(3)高科技设备:介绍现代建筑中运用的特殊材料和高科技设备。
3.现代建筑的实例解析:(1)荷兰建筑师伊恩·拉曼设计的“自然历史博物馆”;(2)上海中心大厦:介绍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理念、特色和建设过程;(3)迪拜塔:介绍世界上最高建筑的设计理念、建造过程和建筑特点。
3.4 拓展延伸1.观察身边的现代建筑,如公共建筑、商业建筑等,分析其设计理念和特色;2.结合自身情况,设计一个具有现代建筑特点的建筑模型或图纸。
3.5 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总结现代建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的知识和相关技能;2.观察学生在完成拓展延伸内容时的表现和成果,评估其实际应用能力;3.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评价。
9艺术与科技的新结合精品优质课教案
第九课科技和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2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的① 了解和认识外国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向。
② 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基本方法,能对现代建筑作出分析和评价。
2.内容结构根据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本课分成“形式服从功能”、“重视建筑的空间以及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建筑形象和建筑风格的多样化”三部分,分别欣赏一些典型实例。
另有“相关链接”,作为课程内容的扩充,供学生自主学习之用。
3.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学会欣赏现代建筑的基本方法。
本课的难点,是学生对现代建筑常用的一些名词术语比较生疏,又不可能对所例举的建筑进行实地参观,对建筑的空间无法切身感受。
二、教学资料1.关键词语解释建筑类型建筑可以按不同的使用要求,分为居住、行政办公、文教卫生、商业、交通通信、工业、农业等许多大的类型。
这些大的类型建筑,每种类型还可分成多种建筑类型,如居住建筑可分为独户住宅、多户住宅等;文教卫生建筑可分为学校、幼儿园、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剧场、音乐厅、电影厅、体育馆、体育场等。
薄壳结构又称壳体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空间薄壁结构。
这是由于人们注意到自然界某些动植物,如贝壳、鸟类的卵、核桃等具有合理的外形,可用较薄的外壳而获得较大的强度,因此得到启发,努力寻求合理的建筑结构的外形,以充分发挥建筑材料的潜力所致。
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各种形式的壳体结构应运而生,并在建筑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悬索结构这是一种新型的大跨度建筑结构。
它的基本原理是钢作为一种建筑结构材料,受压后易于弯曲,但受拉时却可以承受极大的张力。
悬索结构正是利用这一特点充分发挥钢的极高的抗拉能力而成,它可以较大幅度地节省材料、减轻结构自重,并加大结构的跨度。
因而在现代建筑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大跨度公共建筑,如大型体育馆的屋顶结构。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各国对高层建筑的概念并不一致,过去一般是指七层以上的建筑。
根据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的规定,按照建筑的层数分成四类:9~16层为第一类,最高的高度是50米;17~25层是第二类,最高的高度是75米;26~40层是第三类,最高的高度是100米;40层以上是第四类,称为“超高层建筑”,最高的高度在100米以上。
第9课 艺术与科技的新结合-赣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9课艺术与科技的新结合-赣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1 教学主题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为艺术与科技的新结合,旨在让学生了解数字艺术和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深入了解它们如何在艺术创作中发挥作用。
1.2 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艺术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技术;2.掌握数字艺术和设计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3.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4.培养学生探究和发现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掌握数字艺术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技术;2.学生了解数字艺术和设计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3.学生提高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1.教师出示数字艺术和设计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尝试猜测图片所表达的意义和信息;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猜测和观点,并指导学生从中获取数字艺术和设计的相关知识。
2.2 学习环节1.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字艺术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包括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2.教师向学生展示数字艺术和设计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数字艺术和设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和优势;3.教师为学生提供艺术创作的思路和创作要求,让学生上机进行艺术创作。
2.3 辅助环节1.教师在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时提供指导和帮助;2.教师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2.4 总结环节1.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创作成果,并向全班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2.教师对学生的艺术创作进行点评,并指导学生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和技能;3.教师总结课堂内容,让学生对数字艺术和设计的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方法3.1 演示法引导学生了解数字艺术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展示数字艺术和设计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3.2 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提高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并加深对数字艺术和设计的理解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认识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方向,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去欣赏现代建筑,提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人文、科学的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引导学生综合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学会欣赏现代建筑。
教学难点:课本中出现的名词术语比较多,学生对此也比较生疏。
教法选择:比较法、讨论法
学法选择:自由结合,6-8人为一个小组,课前预习,收集关于现代建筑的资料;课外阅读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通过多媒体欣赏现代建筑
欣赏、表现:看建筑、画建筑。
每个小组选一个建筑,用6-8分钟简单、概括地描绘,注意抓住主要特征。
作品展示。
学生回答:质疑、讨论、比较、分析、归纳、判断。
请同学阅读教材,各小组分别选出你们认为最喜欢的建筑。
为什么喜欢它?(与众不同、有个性、造型很美)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教师简要总结。
二、进一步提问,深入思考:
设计者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科技进步,新技术、新材料。
)举例说明现代建筑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新结合?
请学生介绍悉尼歌剧院,为什么会选中这个方案(因为造型美),为什么会能实现这个方案(科技水平)。
(简单介绍一下悉尼歌剧院一波三折的建筑过程)
教师总结、归纳。
三、思考与探究:
你认为我国有哪些美的建筑,谈谈它们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讨论。
引出北京鸟巢体育馆的设计,并把它与故宫进行比较。
来讲述传统与现代的差别。
结合例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现代建筑的特点:
A、重视功能,简化装饰;
B、重视空间,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
C、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
学生经过上述赏析活动,对现代建筑的特点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
四、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维。
五、课堂延伸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参观身边的现代建筑,就其形式和功能、价值写一篇小论文。
用心爱心专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