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氰化钾与亚铁离子铜离子的异常反应
离子检验
离子检验一.阴离子1.氢氧根:取夜,加酚酞,变红。
2.碳酸根:取夜加氯化钡或氯化钙,有白色沉淀。
加稀盐酸沉淀溶解,产生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碳酸氢根:取液加氯化钙溶液,没有白色沉淀,加稀盐酸酸化,产生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亚硫酸根:取液加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加稀盐酸酸化,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使品红褪色的气体。
5.亚硫酸氢根:取液加氯化钙溶液,没有白色沉淀,加稀盐酸酸化,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使品红褪色的气体。
6.硫酸根:加入稀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7.二价硫离子:加入稀盐酸酸化,产生有腐蛋气味的气体。
8.硝酸根:浓缩,加铜片浓硫酸加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9.磷酸根:加硝酸银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加硝酸酸化,沉淀溶解。
10.偏铝酸根: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盐酸酸化,白色沉淀溶解。
11.硅酸根:加硝酸出现白色沉淀,加硝酸酸化,白色沉淀不溶解。
12.氯离子:加硝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3.溴离子:加硝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加硝酸银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
14.碘离子:加硝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加硝酸银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15.硫代硫酸根:加入稀盐酸(稀硫酸)酸化有淡黄色沉淀,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二.阳离子1.氢离子: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钠离子:焰色反应,黄色。
3.钾离子:焰色反应,紫色。
4.镁离子:加氢氧化钠溶液,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不溶。
5.铝离子:加氢氧化钠溶液,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白色沉淀溶解。
6.三价铁离子:加硫氰化钾,产生血红色溶液。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7.亚铁离子:加氢氧化钠溶液,沉淀由白色变为灰绿色最后为红褐色。
加硫氰化钾,无现象,加新制氯水,有血红色。
8.银离子:加硝酸酸化,无现象。
加稀盐酸,白色沉淀。
9.钡离子;加硝酸酸化,无现象。
加稀硫酸,白色沉淀。
10.铵根:浓缩,加氢氧化钠浓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高中化学微专题13 亚铁离子、三价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解析版)
微专题13 Fe2+、Fe3+的性质及检验【知识点梳理】1.亚铁盐含有Fe2+的溶液呈浅绿色,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Fe2+的还原性:Fe2+的酸性溶液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
(2)Fe2+的弱氧化性:Fe2+Fe2.铁盐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写出下列转化的离子方程式:(1)Fe3+Fe2+:2Fe3++SO2-3+H2O===2Fe2++SO2-4+2H+(2)Fe3+Fe2+:2Fe3++2I-===2Fe2++I23.Fe2+、Fe3+的检验方法(1)用KSCN溶液和氯水(2)用NaOH溶液检验Fe3+也可用苯酚溶液,在FeCl3溶液中滴加苯酚溶液,溶液变紫色。
(3)含Fe 2+、Fe 3+的混合溶液中Fe 3+、Fe 2+的检验 混合溶液―――――――→滴加KSCN 溶液溶液变血红色,说明含有Fe 3+混合溶液―――――→滴加酸性KMnO 4KMnO 4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含有Fe 2+。
(4)Fe 2+的特征检验方法 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 2+,有关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Fe 2++2[Fe(CN)6]3-===Fe 3[Fe(CN)6]2↓。
(5)盐溶液的配制与保存(6)物质的制备4.混合溶液中Fe 3+、Fe 2+除去的实验 (1)除去Mg 2+中混有的Fe 3+的方法向混合溶液中加入MgO 、MgCO 3、Mg(OH)2中之一,与Fe 3+水解产生的H +反应,促进Fe 3+的水解,将Fe 3+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
(2)除去Cu 2+中混有的Fe 3+的方法向混合溶液中加入CuO 、CuCO 3、Cu(OH)2、Cu 2(OH)2CO 3中之一,与Fe 3+水解产生的H +反应,促进Fe 3+的水解,将Fe 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
(3)除去Mg 2+中混有的Fe 2+的方法先加入氧化剂(如H 2O 2)将溶液中的Fe 2+氧化成Fe 3+,然后再按(1)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Fe 3+。
2020年高考化学之《考前抓大题》04 无机定量与探究实验(解析版)
大题04 无机定量与探究实验(二)1.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里对Fe 3+与I ﹣的反应进行探究,实现Fe 3+与Fe 2+相互转化。
(1)甲同学首先进行了如下实验:编号操作 现象 Ⅰ 先向2mL0.1mol•L ﹣1FeCl 2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 先向2mL0.1mol•L ﹣1FeCl 3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再滴加0.1mol•L ﹣1KI 溶液 滴加KSCN 溶液后,溶液变成血红色;滴加0.1mol•L ﹣1KI 溶液后,血红色无明显变化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实验II 的现象与预测不同,为探究可能的原因,甲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编号 操作现象 Ⅲ 向2mL0.1mol•L﹣1KI 溶液中滴加1mL0.1mol•L ﹣1FeCl 3溶液,再滴加KSCN 溶液滴加FeCl 3溶液后,溶液变成黄色;滴加KSCN 溶液后,溶液变成血红色根据实验Ⅲ,该同学认为Fe 3+有可能与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结合实验现象说明得出该结论的理由: 。
(3)乙同学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设计实验才可证明根据实验Ⅲ中现象得出的结论。
请补全下表中的实验方案:编号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 Ⅳ 向2mL0.1mol•L ﹣1KI 溶液中滴加1mL 0.1mol•L ﹣1 FeCl 3,溶液变黄色,取该溶液于两支试管中,试管①中滴加 ,试管②中滴加 。
预期现象① ,② 。
结论 。
(4)上述实验结果表明,Fe 3+有可能与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查阅资料知,参加反应的Fe 3+和I ﹣物质的量相同.该小组同学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分析了实验Ⅲ中加入KSCN 后溶液变血红色的原因,认为Fe 3+与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为: 。
【答案】(1)编号操作 现象 Ⅰ 滴加KSCN 后溶液无明显变化,加入氯水后溶液变成血红色Ⅱ2Fe 2++Cl 2═2Fe 3++2Cl ﹣;Fe 3++3SCN ﹣=Fe (SCN )3;(2)溶液变成黄色,推测生成了I 2;(3)编号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 Ⅳ 滴加淀粉溶液(或CCl 4) 滴加铁氰化钾溶液 预期现象:溶液变蓝(或溶液分层,下层溶液为紫红色)出现特征蓝色沉淀结论:Fe 3+能与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 2和Fe 2+ (4)2Fe 3++2I ﹣2Fe 2++I 2【解析】(1)①亚铁离子和硫氰化钾溶液不反应,所以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后,溶液不呈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氯气把亚铁离子氧化呈铁离子,铁离子和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络合物,导致溶液呈血红色,所以实验I 的现象为滴加KSCN 后溶液无明显变化,加入氯水后溶液变成红色;②氯化亚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 2+ + Cl 2 ═ 2Fe 3+ + 2Cl -,Fe 3+ + 3SCN ﹣= Fe (SCN )3;(2)碘水溶液呈黄色,根据溶液变成黄色,推测生成了I 2;(3)如果碘离子和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和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和铁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碘单质遇淀粉溶液变蓝色,碘溶于四氯化碳后溶液呈紫色,所以如果要检验碘单质和亚铁离子,可以用再滴加淀粉溶液(或CCl 4;或铁氰化钾溶液)检验,反应现象是溶液变蓝(或溶液分层,下层溶液为紫色;或生成蓝色沉淀),结论:Fe 3+能与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 2(或Fe 2+);(4)Fe 3+与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参加反应的Fe 3+与I -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3++2I -⇌2Fe 2++I 2。
检验亚铁离子的现象
检验亚铁离子的现象亚铁离子,这家伙,可真是个变色龙!要检验它,那可得好好瞧瞧它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表演”。
咱们就聊聊,怎么跟亚铁离子玩一场“你追我赶”的化学实验小游戏吧!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一瓶亚铁离子的溶液,那颜色,淡淡的绿,就像是春天里刚冒出来的嫩叶,清新又带着点生机。
这时候,你就像个侦探,得找出这家伙的真面目。
于是,你拿出了第一种“魔法试剂”——硫氰化钾溶液。
你小心翼翼地往亚铁离子溶液里滴了几滴硫氰化钾,心里默念着:“变吧,变吧,让我看看你的真面目!”可这家伙,愣是一点反应都没有,溶液还是那副“小清新”的模样。
嘿,亚铁离子,你还真是个沉得住气的家伙!别急,咱们还有第二招呢!这次,你拿出了氢氧化钠溶液,心里想着:“看我不把你揪出来!”你一滴一滴地加着,眼睛紧盯着溶液的变化。
突然,奇迹出现了!溶液里开始冒出一些白色的絮状沉淀,就像是冬天里飘落的雪花,一片片,一层层,美得让人心醉。
但这可不是普通的雪花,这是亚铁离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
可你还没来得及高兴呢,这些“雪花”就开始变魔术了!它们慢慢地变成了灰绿色,就像是秋天里树叶的颜色,带着点萧瑟和落寞。
然后,又变成了红褐色,就像是夕阳下的山峦,温暖而又神秘。
这变化,简直比川剧里的变脸还快!这时候,你心里肯定已经明白了:“这家伙,肯定是亚铁离子没错!”你得意地笑了笑,感觉自己就像是个破解了谜题的侦探。
其实啊,亚铁离子就像是个调皮的孩子,喜欢跟你玩捉迷藏。
但只要你掌握了它的“秘密”,就能轻松地把它找出来。
这场“你追我赶”的化学实验小游戏,不仅让你学到了知识,还让你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所以啊,下次当你再遇到亚铁离子这个“变色龙”的时候,可别被它那些花哨的“表演”给迷惑了哦!要记得,用硫氰化钾试试它的“真功夫”,再用氢氧化钠看看它的“七十二变”。
这样,你就能轻松地把它“揪”出来了!怎么样?这场跟亚铁离子的“较量”,是不是既刺激又有趣呢?科学的世界,就是这么神奇,这么让人着迷!。
趣味化学实验材料解析
趣味化学实验材料解析趣味化学实验材料分组安排表:1【实验原理】钴的⽔合物在加热逐步失⽔时,会呈现不同的颜⾊,因此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呈现的颜⾊变化做成温度计。
【实验步骤及现象】在试管中加⼊半试管95%⼄醇和少量红⾊氯化钴晶体(CoCl2·6H2O),振荡使其溶解,在常温下呈紫红⾊,加热时随温度升⾼颜⾊呈蓝紫⾊⾄纯蓝。
2、滴⽔点⽕(滴⽔点灯)⽔能灭⽕,难道还能点⽕?实验:取⼲燥的蔗糖粉末5克与氯酸钾粉末5克在⽯棉⽹上混合,⽤玻璃棒搅匀,堆成⼩丘,加⼊过氧化钠3克,滴⽔,半分钟后,⼩丘冒出⽩烟,很快起⽕燃烧。
3、魔棒点灯你能不⽤⽕柴,⽽是⽤⼀根玻璃棒将酒精灯点燃么?实验:取少量⾼锰酸钾晶体放在表⾯⽫(或玻璃⽚)上,在⾼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刻就被点着了。
⽤品:玻棒、玻璃⽚、酒精灯。
98%浓硫酸、⾼锰酸钾。
原理:⾼锰酸钾和浓硫酸反应产⽣氧化能⼒极强的棕⾊油状液体七氧化⼆锰。
它⼀碰到酒精⽴即发⽣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酒精达到着⽕点⽽燃烧。
2KMnO4+H2SO4=K2SO4+Mn2O7+H2O2Mn2O7=4MnO2+3O2↑C2H5OH+3O2→2CO2+3H2O操作:⽤药匙的⼩端取少许研细的⾼锰酸钾粉末,放在玻璃⽚上并堆成⼩堆。
将玻棒先蘸⼀下浓硫酸,再粘⼀些⾼锰酸钾粉末。
跟着接触⼀下酒精灯的灯芯,灯芯就⽴即燃烧起来,⼀次可点燃四、五盏酒精灯。
注意事项:七氧化⼆锰很不稳定,在0℃时就可分解为⼆氧化锰和氧⽓。
因此玻棒蘸浓硫酸和⾼锰酸钾后,要⽴即点燃酒精灯。
否则时间⼀长,七氧化⼆锰分解完,就点不着酒精灯了。
4、喷泉实验浓氨⽔、碱⽯灰5、喷雾作画实验原理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显⾎红⾊,遇到亚铁氰化钾〔K4[Fe(CN)6]〕溶液显蓝⾊,遇到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显绿⾊,遇苯酚显紫⾊。
FeCl3溶液喷在⽩纸上显黄⾊。
三价铁和硫氰根离子反应现象
三价铁和硫氰根离子反应现象1. 简介在化学中,三价铁(Fe3+)和硫氰根离子(SCN-)之间的反应是一种常见的配位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产生出一种红色的配合物,称为亚硝基亚铁氰化物(Fe(SCN)2+)。
本文将对该反应的现象、机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2. 反应现象三价铁和硫氰根离子之间的反应可以通过以下方程式表示:Fe3+ + SCN- → Fe(SCN)2+该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通常会观察到以下几个现象:2.1 颜色变化当三价铁和硫氰根离子混合时,溶液从无色或浅黄色逐渐变为红色。
这是由于产生了红色的亚硝基亚铁氰化物配合物。
2.2 溶解度变化在该反应中,产生的亚硝基亚铁氰化物配合物具有较低的溶解度。
因此,在加入足够多的硫氰根离子后,会观察到沉淀的形成。
这是因为配合物的溶解度限制了其在溶液中的存在。
2.3 光谱变化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可以观察到该反应的光谱变化。
三价铁和硫氰根离子反应后,产生的亚硝基亚铁氰化物配合物在可见光区域吸收较强的红色光线。
这可以通过测量溶液吸光度随波长的变化来确定。
3. 反应机理三价铁和硫氰根离子反应的机理主要涉及到配位化学和电荷转移过程。
首先,Fe3+离子与SCN-离子发生配位作用,形成Fe(SCN)2+配合物。
这种配合物中,硫氰根离子通过其硫原子与铁离子形成配位键。
同时,在该反应过程中还发生了电荷转移过程。
三价铁离子从高自旋态向低自旋态转变,并将电荷转移到硫氰根离子上。
这种电荷转移导致了产生亚硝基亚铁氰化物配合物的红色。
4. 应用意义三价铁和硫氰根离子反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4.1 分析化学亚硝基亚铁氰化物配合物具有较强的红色吸收特性,因此可以用作分析化学中的指示剂。
通过测量其吸光度,可以确定溶液中三价铁的浓度。
4.2 生物医学研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三价铁和硫氰根离子反应可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的铁含量。
这对于了解人体内铁元素的代谢和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亚铁离子与硫氰根反应
亚铁离子与硫氰根反应
亚铁离子(Fe2+)和硫氰根离子(SCN-)反应会形成一种红色的离子配合物(Fe(SCN)2+),反应方程式为:
Fe2+ + SCN- →Fe(SCN)2+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配位化学反应,称为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的配合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用于检测铁离子。
当加入硫氰酸钾(KSCN)到一个含铁离子的溶液中时,红色配合物会形成,并且其颜色强度与铁离子浓度成正比。
此外,这种反应也可以用来分离和定量分析铁离子。
例如,可以通过比较标准溶液和含未知铁离子浓度的溶液的红色配合物的颜色强度来测定其浓度。
亚铁离子与铁氰根离子反应
亚铁离子与铁氰根离子反应
利用硫氰酸根离子可检验铁离子的存在:FeCl3溶液加入KSCN 溶液变红,铁离子与硫氰酸根离子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硫氰化铁络合物。
该反应是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反应生成带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
亚铁离子一般呈浅绿色,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许多氧化剂反应,如氯气,氧气等。
因此亚铁离子溶液最好现配现用,储存时向其中加入一些铁粉。
亚铁离子也有氧化性,但是氧化性比较弱,能与镁、铝、锌等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铁氰化钾是深红色晶体,水溶液呈黄色。
其水溶液在存放过程中逐渐分解。
遇阳光或溶于水都不稳定,能被酸分解。
遇亚铁离子生成深蓝色沉淀。
kscn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现象
kscn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现象
反应现象是察到溶液呈血红色。
是铁离子的常用指示剂,加入后产生血红色絮状络合物。
铁离子与KSCN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Fe3++3SCN-=Fe(SCN)3。
KSCN溶液和二价铁离子不发生反应,但我们看到血红色的现象是2价铁被氧化成3价后的现象。
硫氰化钾(potassium thiocyanate),化学式KSCN。
俗称玫瑰红酸钾;玫棕酸钾。
是一种化学药品,主要用于合成树脂、杀虫杀菌剂、芥子油、硫脲类和药物等。
也可用作化学试剂,是铁离子(Fe3+)的常用指示剂,加入后产生血红色絮状络合物;也用于配制硫氰酸盐(硫氰化物)溶液,检定铁离子、铜和银,尿液检验,钨显色剂,容量法定钛的指示剂;可用做致冷剂、照相增厚剂。
合成方法:采用硫氰酸铵转化法。
将二氧化硫与氨水进行加压合成,生成硫氰酸铵及副产物硫氰化铵,再经脱硫蒸发使硫氰化铵分解成硫化氢除去,在液温105℃时缓慢加入碳酸钾溶液,即生成硫氰酸钾。
fe3+和k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和k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K2Fe3+(aq)+ SCN–(aq)= KSCN(aq)+ Fe2(SCN)3(aq)K2Fe3+与SCN-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形成反应物KSCN和Fe2(SCN)3,这是一种水解反应,也被称为Fehling反应。
K2Fe3+是一种氢氧化铁配合物,它含有两个铁原子结合在一起,每个铁原子都有两个氢原子和三个氧原子,可以用式子Fe2(H2O)3表示。
SCN-是一种叫做硫酸根的阴离子,它由一个硫原子,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组成,可以用式子SCN-表示。
这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反应,形成的产物是KSCN和Fe2(SCN)KSCN是一种钾硫酰盐,它分子中含有一个硫原子,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可以用式子KSCN表示。
Fe2(SCN)3是一种铁硫酰盐,它分子中含有两个铁原子,三个硫原子,六个氮原子和三个氧原子,可以用式子Fe2(SCN)3表示。
K2Fe3+与SCN-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反应机理如下:K2Fe3+中的铁原子通过氧原子与SCN-中的硫原子结合,形成Fe2(SCN)3,同时K+离子与SCN-中的硫原子结合,形成KSCN。
K2Fe3+与SCN-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可以用下面的离子方程式表示:K2Fe3+(aq)+ SCN–(aq)= KSCN(aq)+Fe2(SCN)3(aq)。
这个反应是一种水解反应,也被称为Fehling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用于分析含有糖的物质。
在实验室中,K2Fe3+与SCN-的反应可以用来分析样品中的糖,只需要将样品中的糖和K2Fe3+和SCN-混合,反应后可以观察到糖的存在,这是因为反应生成的Fe2(SCN)3有着特殊的红褐色,所以可以用色谱分析确定糖的存在,从而完成对样品中糖含量的分析。
总之,K2Fe3+与SCN-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可以生成KSCN和Fe2(SCN)3,这是一种水解反应,也被称为Fehling反应,可以用来分析样品中的糖。
显色反应的知识点总结
显色反应的知识点总结1. 酸碱指示剂反应酸碱指示剂是一类化学物质,能够根据反应环境的酸碱程度发生颜色变化,常用于酸碱中和点的测定。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包括酚酞、溴甲酚绿、酸碱紫等,它们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下呈现不同的颜色。
例如,当环境偏酸性时,酚酞会呈现出粉红色;当环境偏碱性时,酚酞会呈现出紫色。
通过观察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出反应环境的酸碱性质,从而推断反应发生的情况。
2.络合物形成反应络合物形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由于化学物质的加入或者改变条件,使得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络合物,从而引起颜色变化。
络合物形成反应在分析化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常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和分离。
例如,当铁离子和硫氰化钾反应时,会生成血红色的亚铁氰化钾络合物,这种性质可以用于分离和检测铁离子。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物质在反应中发生氧化和还原过程,常常伴随着电子的转移和能量的释放。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部分物质的颜色会发生显著变化。
例如,在硫酸铁铵和硫代硫酸钠反应中,硫酸铁铵的铁离子从亚铁(II)氧化为三价铁(III),产生深红色的硫酸铁络合物,这种反应是常用的还原剂氧化指示法。
4. 其他显色反应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显色反应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显色反应。
例如,各种有机物的反应常常伴随着颜色的变化,例如酚酞的水解反应、溴酚蓝与蔗糖的反应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显色反应,例如芳香族化合物的发色反应、酶催化反应的显色等,这些反应都在化学实验和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总之,显色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反应类型,通过观察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可以推断反应发生与否或者反应结果。
显色反应包括酸碱指示剂反应、络合物形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多种类型,这些反应不仅在实验和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生活、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显色反应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提高化学实验和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
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最新版】目录1.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2.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的产物4.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的影响因素5.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的应用领域正文一、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是指铜离子(Cu2+)与硫离子(S2-)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铜离子和硫离子会生成硫化铜(CuS)等物质。
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广泛应用于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二、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u2+(aq)+ S2-(aq)→ CuS(s)其中,Cu2+表示铜离子,S2-表示硫离子,CuS 表示硫化铜。
三、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的产物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的主要产物是硫化铜(CuS)。
硫化铜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自然界中,硫化铜广泛分布于矿石中,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矿物资源之一。
四、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的影响因素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
在一定范围内,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也越快。
反应时间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小,但过长的反应时间可能导致反应物的损耗和产物的降解。
五、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的应用领域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1.化学研究: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作为基本的化学反应类型,对于研究化学反应原理和反应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2.工业生产: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在金属矿物的提取和加工、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例如,在金属矿物的提取过程中,可以通过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生成硫化铜,进而实现金属的提炼和回收。
3.环境保护: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可用于废水处理,通过生成硫化铜等物质,实现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总之,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是一种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硫酸亚铁溶液缓慢变质过程
硫酸亚铁溶液缓慢变质过程
硫酸亚铁变有很强的氧化还原性,在空气中放置久了会与空气发生反应,在空气中水解,缓慢氧化成硫酸铁或氧氧硫酸亚铁变质化铁,其亚铁离子二价铁会被慢慢氧化成3价铁(Fe3+)。
颜色会由最初的淡绿色转变成黄褐色,如果采用硫酸亚铁配置溶液浇花,其变质后的亚铁溶液也会呈黄色,且带有沉淀物出现。
固体亚铁变质后还会出现结成黄色块状,且变质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效果大大降低。
如果在使用时无法从颜色上判断硫酸亚铁是否变质,比如说采用亚铁溶液做为花肥时,许多人无法判断其是否变质。
那么可以通过对溶液中投加KSCN(硫氰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如果其反应生成了血红色,说明亚铁离子已经反应成了3价铁离子,该溶液已变质氧化了Fe2(SO4)3+ 6KSCN=2Fe(SCN)3+3K2SO4。
硫氰化钾与亚铁离子铜离子的异常反应
硫氰化钾与亚铁离子铜离子的异常反应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探究亚铁离子与铜离子在硫氰化钾溶液中的反应(陈孝娜1*鄞江中学浙江宁波 315151;邬兆宇2鄞州高级中学浙江宁波 315194)摘要为了验证某次化学作业中出现的亚铁离子与铜离子混合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检验方案的真实性进行实验探究,发现铜离子和亚铁离子在硫氰根离子存在的条件下无需加入氧化剂,溶液即可变为血红色,同时还生成白色沉淀硫氰化亚铜。
关键词实验探究;亚铁离子;铜离子;硫氰根离子;硫氰化亚铜一、问题的提出某次作业中出现如下实验题:(2014年安徽合肥质检节选)某校化学实验活动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一包黑色粉末是否是氧化铜、氧化亚铁或是二者的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1)提出假设假设1:黑色粉末是FeO假设2:黑色粉末是CuO假设3:黑色粉末是FeO和CuO的混合物(2)设计实验探究实验小组选用稀硫酸、氯水、KSCN溶液进行实验,将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填入下表,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根据以上参考答案,笔者为验证该实验方案的真实性,对假设3进行实验探究。
二、实验探究1. 实验药品铁粉、 mol·L-1硫酸溶液、 mol·L-1硫酸铜溶液、 mol·L-1硫氰化钾溶液。
2. 实验步骤及现象(1)取过量铁粉于小烧杯中,加入30 mL稀硫酸溶液,铁粉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搅拌反应一段时间,静置,至不再有明显气泡产生,用倾析法分别取2 mL 、2 mL 、4 mL FeSO4溶液于3支试管中,分别标记为A、B、C。
(2)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如表2所示。
表2 探究实验的步骤及现象(3)另取两支试管标记为D、E,进行对比实验,如表3所示。
表3 对比实验3.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验证,原题实验现象描述有误,在铜离子和亚铁离子共存的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无需加入氧化剂,溶液即可变为血红色,同时还生成白色沉淀。
三价铁离子与KSCN反应
三价铁离子与KSCN反应
三价铁离子与KSCN反应:
SCN-与三价铁离子的反应是络合反应,生成的络合物是血红色,颜色变化十分明显。
硫氰化钾和三价铁离子反应方程式:Fe³⁺+nSCN⁻=(3-n)
KSCN
KSCN常温下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易潮解并大量吸热而降温。
在-29.5—6.8℃时化学性质稳定,低温下可得半水物结晶。
灼热至约430℃时变蓝,冷却后又重新变为无色。
三价铁离子
铁的+3价化合物较为稳定。
铁离子是指+3价离子,是铁失去外层电子所得到的离子。
除此之外,铁原子还可以失去两个电子得到亚铁离子。
当铁与单质硫、硫酸铜溶液、盐酸、稀硫酸等反应时失去两个电子,成为+2价,而与Cl2、Br2、硝酸及热浓硫酸反应时,则被氧化成Fe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氰化钾与亚铁离子铜离
子的异常反应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探究亚铁离子与铜离子在硫氰化钾溶液中的反应
(陈孝娜1*鄞江中学浙江宁波 315151;邬兆宇2鄞州高级中学
浙江宁波 315194)
摘要为了验证某次化学作业中出现的亚铁离子与铜离子混合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检验方案的真实性进行实验探究,发现铜离子和亚铁离子在硫氰根离子存在的条件下无需加入氧化剂,溶液即可变为血红色,同时还生成白色沉淀硫氰化亚铜。
关键词实验探究;亚铁离子;铜离子;硫氰根离子;硫氰化亚铜
一、问题的提出
某次作业中出现如下实验题:(2014年安徽合肥质检节选)某校化学实验活动小组通
过实验探究一包黑色粉末是否是氧化铜、氧化亚铁或是二者的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
假设1:黑色粉末是FeO
假设2:黑色粉末是CuO
假设3:黑色粉末是FeO和CuO的混合物
(2)设计实验探究
实验小组选用稀硫酸、氯水、KSCN溶液进行实验,将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填入下表,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根据以上参考答案,笔者为验证该实验方案的真实性,对假设3进行实验探究。
二、实验探究
1. 实验药品
铁粉、 mol·L-1硫酸溶液、 mol·L-1硫酸铜溶液、 mol·L-1硫氰化钾溶液。
2. 实验步骤及现象
(1)取过量铁粉于小烧杯中,加入30 mL稀硫酸溶液,铁粉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搅拌反应一段时间,静置,至不再有明显气泡产生,用倾析法分别取2 mL 、2 mL 、4 mL FeSO4溶液于3支试管中,分别标记为A、B、C。
(2)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如表2所示。
表2 探究实验的步骤及现象
(3)另取两支试管标记为D、E,进行对比实验,如表3所示。
表3 对比实验
3.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验证,原题实验现象描述有误,在铜离子和亚铁离子共存的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无需加入氧化剂,溶液即可变为血红色,同时还生成白色沉淀。
三、类比推测
(SCN)2又称拟卤素,性质介于Br2与I2之间,而CuI为白色沉淀,因此,猜测白色沉淀可能为CuSCN。
根据实验现象,推测有反应
Cu2++Fe2+=Cu++Fe3+发生,根据Fe3+氧化性强于Cu2+判断,该反应应逆向进行,但由于SCN-与Cu+形成沉淀以及SCN-与Fe2+、Fe3+、Cu+形成配合物,大大降低了产物中Cu+和Fe3+的浓度,使得该反应平衡得以正向移动。
四、理论分析
查表得Fe3+/Fe2+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EΘ= ,Cu2+/ Cu+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EΘ= ,可见反应Cu2++Fe2+=Cu++Fe3+理论上确实应该逆向进行。
查表得配合物Fe(SCN)n 2-n (n=1~5)的lg β1=,lg β2=,lg β3=,lg β4=,lg β5=;Fe(SCN)n 3-n 的(n=1~6)lg β1=,lg β2=,lg β3=,lg β4=,lg β5=,lg β6=;配合物Cu(SCN)n 1-n (n=1~2)的lg β1=,lg β2=;K sp(CuSCN)= ×10-15[1]。
设该主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
主反应 223Fe Cu Fe Cu +++++=+ K '
22/[]0.0592lg []Cu Cu Cu E Cu E +++Θ+=+;
考虑Fe 2+、Fe 3+、Cu +与SCN -形成配合物以及Cu +与SCN -形成沉淀等副反应,引入副反应系数(其中[L ]表示SCN -的浓度,经过溶液混合稀释与反应后近似为 mol·L -1):
则:
[2]
显然,由于SCN -的存在,与Fe 2+、Fe 3+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增大了Fe 3+/Fe 2+ 电对的电极电势,同时SCN -与生成的Cu + 结合成CuSCN 沉淀及配合物,也增大了Cu 2+/Cu +电对的电极电势,最终使得,促进了主反应的发生。
由此得出结论:反应Cu 2++Fe 2+=Cu ++Fe 3+在SCN -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程度较大。
五、沉淀成分分析
离心分离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后再次进行离心、倾析操作,重复多次后最终加入蒸馏水液封。
离心分离白色沉淀,洗涤……为确定白色沉淀是否是CuSCN,经查阅相关文献,设计验证实验,并进行红外光谱表征。
图1 红外光谱表征
FTIR在2180 cm-1出现了SCN-的特征吸收峰,可以确定白色沉淀中含有SCN-。
六、结束语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命题者在设计题目的时候切不可想当然,特别是对于复杂环
境下的离子检验,实验现象往往不只是对每个离子检验时现象的简单加和,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离子间的相互反应和相互影响,故需要亲自实践检验过后方能下定论。
参考文献
[1] 贾之慎,等.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04-409
[2] 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
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