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2016.03.

合集下载

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大纲2016.3

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大纲2016.3

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大纲2016.3《外科护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大纲制定(修订)时间: 2016年2月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护理学专科学生实验(上机)计划学时:12学时开课单位:护理学系一、大纲编写依据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医学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均有密切联系,是现代科学体系中一门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独立学科,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应用性科学。

同时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为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特设了实践课程并配合录像等。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本实验内容以《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等课程内容为基础。

通过实验课程内容的安排,学生从感观、直观的认识和自身的体会,大大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和实践技能的熟悉,为将来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目的、性质和任务本实验内容的安排,目的是学生在掌握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理论和外科专科所需的常用操作技能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和应用电化教学,强化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和理论知识的理解。

要求学生:1.对外科常用仪器能够识别和初步使用;2.掌握外科洗手法和手术衣、无菌手套的穿、戴、脱方法;3.掌握手术中无菌操作原则和术中配合;4.掌握手术室护士的不同职位的职能和素质要求;5.了解手术室的设置、布局和配备、物品准备及消毒灭菌等;6.了解外科常用的护理技能如输血、止血、引流管护理、造口的护理等;7.了解外科专科护理知识,如胃肠减压技术、腹腔灌洗术、体外循环护理、断肢的护理等;8.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判断和护理。

四、实验基本要求实验一胃肠减压技术【实验目的】引流胃内积液及胃肠道内积气,减轻腹胀及缝合口张力,利于伤口的愈合。

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胃肠道积聚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引流胃内积液及胃肠道内积气的一种治疗方法。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供护理专业使用)一.课程任务《外科护理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外科领域病人临床护理、预防保健以及人群健康促进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全面健康为目的”的护理理念,培养和加强严谨的思维方式,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临床和社区整体护理服务工作。

二.课程目标(一)理论教学目标1. 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运用科学护理程序,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协助和指导病人进行自我保健,并进行相关的家庭及社区护理,具备提供健康、促进服务的能力。

2. 具备能够观察外科常见疾病的病情变化、治疗反应的能力,能够初步提出病人的护理诊断,配合对外科病人的检查和治疗工作,对危重病人做出应急处理。

3. 熟悉手术室的基本工作内容,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具有初步管理手术室和配合常见手术的能力。

4. 具备对手术病人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的能力。

(二)实践能力培养1. 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具备按照正规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进行外科护理工作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培养相互尊重、爱岗敬业、热情耐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具备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2.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备良好的人文情怀、社会活动和价值取向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数理论实践合计.绪论教学内容学时数理论实践合计二.体液平衡失调患者的护理505三.外科营养支持患者的护理303四?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303五?麻醉患者的护理505六?外科围术期的护理10414七.外科感染患者的护理808八?损伤患者的护理6410九.肿瘤患者的护理202十.器官移植患者的护理202十^一?颅脑疾病患者的护理606十二?颈部疾病患者的护理404十三?胸部疾病患者的护理808十四?腹部疾病患者的护理20020十五?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404十六?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疾病患者的护理808十七?骨与关节疾病病人的8210总计11010120四.教学内容和要求理论实践2.手术室护士的岗位职熟悉责和配合3.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掌握4.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掌握5.病人的准备掌握理论讲授(四)手术后护理多媒体演示1.护理评估掌握示教2.护理诊断熟悉情景教学3.护理目标熟悉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实训一外科无菌技术掌握技能实践4实训二手术器械的识别、传递掌握技能实践:(一)概述理论讲授81.外科感染的概念、特点掌握案例分析2.外科感染的分类熟悉分组讨论3.发病条件及转归了解多媒体演示4.外科感染的治疗原则熟悉示教(二)常见化脓性感染的护理情景教学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熟悉3.护理目标了解七.外科感染患者4.护理措施掌握的护理 5.护理评价了解(三)特异性感染的护理1.破伤风患者的护理(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熟悉(3 )护理目标了解(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2.气性坏疽患者的护理熟悉(一)概述理论讲授61.损伤概念掌握案例分析2.损伤分类掌握分组讨论(二)创伤患者的护理多媒体演示八.损伤患者的护 1.护理评估掌握示教理 2.护理诊断熟悉情景教学3.护理目标了解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三)烧伤患者的护理理论实践(一)急性乳房炎患者的护理理论讲授81.概述了解案例分析2.护理评估掌握分组讨论3.护理诊断熟悉多媒体演示4.护理目标了解示教5.护理措施掌握情景教学6.护理评价了解(二)乳腺癌患者的护理1.概述了解2.护理评估掌握3.护理诊断熟悉4.护理目标了解5.护理措施掌握6.护理评价了解(三)胸部损伤患者的护理1.肋骨骨折的护理(1)概述了解(2 )护理评估掌握(3 )护理诊断熟悉(4 )护理目标了解十三?胸部疾病患(5 )护理措施掌握者的护理(6 )护理评价了解2.损伤性气胸的护理(1)概述了解(2 )护理评估掌握(3 )护理诊断熟悉(4 )护理目标了解(5 )护理措施掌握(6 )护理评价了解3.损伤性血胸的护理熟悉(四)肺癌患者的护理1.概述了解2.护理评估掌握3.护理诊断了解4.护理目标了解5.护理措施熟悉6.护理评价了解(五)食管癌患者的护理了解1.概述熟悉2.护理评估掌握3.护理诊断了解4.护理目标了解。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2




麻醉
1、麻醉前的准备
2、全麻与护理
3、椎管内麻醉与护理
4、局麻与护理
2




复苏
1、概述:复苏概念、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诊断、复苏步骤
2、心肺复苏的护理
3、脑复苏及复苏后的处理
4、实验:心肺复苏操作
2
4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1、手术前护理
2、手术室护理
3、手术后护理
4、实验:器械台管理体位安置等
13、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14、大肠癌
15、大肠癌病人的护理
16、原发性肝癌
17、肝癌病人的护理
18、胆道疾病
19、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20、胰腺癌
21、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2
2
2
2
2
2
2
2
2
2




















周围血管疾病
1、下肢静脉曲张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护理
2



泌尿、男性生殖系疾病





2、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3、脓毒症
4、破伤风
5、一般化脓感染病人的护理
6、全身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7、破伤风病人的护理
6
2







损伤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1》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如何从现代护理观点出发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内容包括外科护理学绪论、外科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外科休克、麻醉、手术病人外科护理、肿瘤病人的护理等。

其总目标是向学生介绍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开发,护士素质和护理道德得到培养,能运用上述知识,以整体的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较熟练的护理技术和优良的工作态度,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把现代护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应用到外科病人的护理中,能根据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需要,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

2.具有较强的临床外科护理思维能力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熟悉其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掌握其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包括观察和识别病情变化、配合临床检查、做好有关诊断和治疗的护理等)。

4.对紧急和危重病人做出恰当的应急处理。

5.对手术治疗病人进行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护理;在指导下与医生合作,完成手术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

6.按操作规程进行规范的常见外科护理操作。

7.具备外科疾病预防保健的基本有关知识与方法,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

8.学会合作,关心他人,爱护病人,并具有认真、严谨、热情和勤快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整体护理思想,坚持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灵活运用地讲授、自学、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护理为教学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动态,反应学科发展水平。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第一章绪论1学时第一节什么是外科护理学 0.5学时知识点:外科护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外科护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外科护理学课程名称〔英文〕Surgical Nursing课程编号 53000040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课教学及实验指导书名称外科护理学学时学分:总学时 154 总学分 7 实验学时 7开出时间:三年级五学期适用专业:护理学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外科护理学》是研究外科领域疾病病人的护理的一门学科,是护理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课程主要由外科总论、普通外科、专科共3大部分教学内容组成。

教学过程由理论教学、临床见习、实验教学3部分。

在实验教学进行技能训练方面,包含绷带包扎,外科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常用器械使用、消毒铺巾3项基本实验内容,分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两个层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病理;熟悉外科常用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外科病人进行护理,熟悉外科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和配合方法;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的训练,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了解外科手术中的常用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2.熟悉卷轴绷带对身体各部位的包扎方法;熟悉外科皮肤缝合以及打结的方法。

3.掌握卷轴绷带的基本原则、基本包扎方法;掌握外科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掌握术中医护人员交换位置的方法;掌握脱手术衣、手套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掌握消毒铺巾的基本原则、基本操作方法。

三.适用专业护理学。

四.主要仪器设备卷轴绷带、多头带;外科洗手用品、洗手衣、手术衣、手套;常用的手术器械、手术床、人体模具、消毒用品、治疗巾、中单、剖腹单、塑料薄膜、皮肤缝合包。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过程的每个环节将先由老师示范,然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位学生必须按要求进行操作训练。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DOC)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DOC)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Teaching Syllabus for Surgical Nursing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外科护理学(surgery nursing)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如何从现代护理观点出发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内容包括外科护理学总论及普通外科、周围血管外科、颅脑外科、心胸外科、泌尿男性生殖外科、骨关节外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和病人的护理等。

其总目标是向学生介绍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开发,护士素质和护理道德得到培养,能运用上述知识,以整体的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较熟练的护理技术和优良的工作态度,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整体护理思想,坚持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灵活运用地讲授、自学、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护理为教学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动态,反应学科发展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把现代护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应用到外科病人的护理中,能根据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需要,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

2、具有较强的临床外科护理思维能力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熟悉其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掌握其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包括观察和识别病情变化、配合临床检查、做好有关诊断和治疗的护理等)。

4、对紧急和危重病人做出恰当的应急处理。

5、对手术治疗病人进行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护理;在指导下与医生合作,完成手术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

6、按操作规程进行规范的常见外科护理操作。

7、具备外科疾病预防保健的基本有关知识与方法,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

8、学会合作,关心他人,爱护病人,并具有认真、严谨、热情和勤快的工作作风。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2016.03.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2016.03.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2016.03.第一篇:《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2016.03.《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前言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课程性质:必修考试课学时:140学时授课对象:护理专业(专科考核方式:考试,占70%。

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占30%。

一、目的任务《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大分支,它包含了医学基础理论、外科学基础理论,还包括有护理学基础理论,是针对外科疾患进行整体护理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随着现代外科学的发展,现代护理理念的逐步改变,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对从事外科护理专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掌握本专业的专科知识,还要熟悉人文社科类知识,为病人提供身体、心理及社会的护理,真正地实现“整体护理”。

本课程先修课程为内科护理学,后续课程有小儿科护理学及妇科护理学,本课程有三个章节与内科护理学与内科交叉,外科重点放在手术前后护理上。

二、基本要求1.描述外科护理的任务与范畴。

2.掌握外科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原则与专科护理措施。

3.应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外科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

4.分析外科病人的心理需求,提供恰当的心理护理。

5.对外科手术前、后的病人提供有效的健康指导。

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自学内容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

2.熟悉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各种类型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体液组成及分布、体液平衡及调节、酸碱平衡及调节。

3.了解各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分类、病因和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授课内容】第一节概述一、体液组成及分布二、体液平衡及调节三、酸碱平衡及调节第二节水和钠的代谢紊乱一、分类二、病因三、病理生理四、临床表现五、辅助检查六、处理原则七、护理第三节钾代谢异常一、分类二、病因三、病理生理四、临床表现五、辅助检查六、处理原则七、护理第四节钙、镁和磷代谢异常【自学内容】第五节酸碱平衡失调一、分类二、病因三、病理生理四、临床表现五、辅助检查六、处理原则七、护理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休克的概念;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休克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临床护理实践的基础课程,国家执业护士注册考试的必考课程,涵盖了外科护理领域的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整体护理思想。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运用科学的护理程序方法,对外科各系统疾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为护理对象提供减轻痛苦、预防残疾、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的服务。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学习必须借助各种模拟实践操作训练和临床实践,把掌握的专业实践技能转化为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与卫生保健工作的执业本领,构建外科护理岗位及临床护理岗位群工作任务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所学的《外科护理学》理论知识转化为为护理对象服务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人文好、技术精、高技能、能发展的综合能力,同时具有敬业奉献,勇于担当、生命至上、大爱无疆的志向和精神。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的理念秉承我校“大医精诚”的校训,旨在实现我院“三精”(精心、精湛、精美)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培养要求,以护理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任务引领为课程设计基础,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如灵活运用PBL、sandwich教学法、病案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实践和临床见习等,坚持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各方面,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理念,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应用型护理人才。

2.课程设计思路(1)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以培养外科护理学应用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组合,优化教学结构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立课程目标,以培养外科护理学应用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组合,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必要、够用”的原则,制订出教学大纲。

(3)按照职业资格和职业岗位需要整合教学内容,体现课程的职业性课程内容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情感方面的要求为主线,融入临床执业护理护士资格标准,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以典型案例为裁体,设计学习情境。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Surgical Nursing总学时:120讲授学时:72学时实训、见习:48 学时:学分:6.0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健康评估等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课程简介外科护理学是从现代护理观出发,介绍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专业护理必修课程。

本课程包括外科护理学总论,普通外科护理、颅脑、胸部、泌尿、骨关节等系统的护理,以及常用的外科护理操作技术。

在进行理论和技能教学的同时,必须注意态度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外科护理学的总任务是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上述有关知识,以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较熟练地进行外科护理操作和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应用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学会以护理程序的方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协助和指导病人进行自我保健,进行有关的家庭和社区护理。

2.观察外科病人的症状、体征,识别病情变化,配合对外科病人的检查和治疗工作,对危重病人做出应急处理。

3.对手术病人进行常规的手术前后护理,在指导下进行手术室护理工作。

4.按操作规程,正确进行外科护理操作。

5.以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态度学习本课程,在护理工作中对病人尊重、关心、爱护,并具有认真、严谨、热情、勤快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了解外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掌握外科护理学学习的指导思想,懂得外科护士应该具备的素质。

教学要求:识记:了解外科护理学发展简史与外科护理学的范畴理解:学习外科护理学的指导思想应用:掌握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授课方式:讲授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识记各种电解质失衡的概念,并理解各种电解质失衡的病因、临床表现,对体液失衡的病人能够施以正确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开设的外科护理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外科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对外科护理患者的全面护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外科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外科疾病的常见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2.熟悉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能够进行外科护理各项操作。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外科护理团队中有效地协作工作。

4.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护理决策能力,能够进行护理干预和病情评估。

三、教学内容1.外科护理学概述外科护理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外科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因。

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和分类。

2.外科患者的护理外科患者的评估与护理计划编制。

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外科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技术与方法。

3.外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外科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术后疼痛管理。

创面护理与感染预防。

外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

4.外科护理质量管理外科护理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外科手术安全与风险控制。

外科护理团队的协作与沟通。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授、课堂讨论等方式,传授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实践学习:通过临床实习、模拟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进行外科护理操作的能力。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外科护理案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1.主教材:《外科护理学》(第三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2.参考资料:外科护理技术与操作手册》,作者:XXX,出版社:XXX。

外科护理常见问题与解答》,作者:XXX,出版社:XXX。

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

2.实践操作:对学生进行外科护理技能的实际操作考核,占总成绩的40%。

3.考试成绩:包括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30%。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外科护理学概述第二周:外科患者的护理第三周:外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第四周:外科护理质量管理其余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学习目标1、掌握外科护理学的范畴、外科护士的工作范畴和应具备的素质。

2、熟悉如何学习外科护理学。

3、了解外科护理学的发展。

4、熟练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5、具有“以人的健康护理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外科病人提供整体护理的意识;具有临床思维能力和评判思维能力,能对临床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第二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以及静脉补钾原则和补液原则。

2、熟悉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3、了解体液平衡、酸碱平衡及调节,了解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4、学会对三种缺水类型的识别和缺水程度的判断,熟练掌握液体疗法和静脉补钾措施。

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休克的概念、不同程度休克的身体状况和治疗原则。

2、熟悉休克常用的监测指标及意义。

3、了解休克的病因、病理生理。

4、学会对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病人进行护理评估,熟练对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第四章麻醉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麻醉前和全麻病人的护理措施,以及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熟悉各种麻醉方式。

3、了解麻醉常用药品。

4、学会对手术前的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学会运用麻醉前后的护理知识对麻醉病人进行护理。

第五章手术室护理工作学习目标1、掌握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的术中配合。

2、熟悉手术室常用体位及手术中无菌操作原则。

3、了解手术室环境、手术用物及其清洗、消毒、灭菌方法。

4、学会外科洗手法、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手套。

第六章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手术前和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熟悉围术期概念,熟悉手术分类和手术耐受性相关知识。

3、了解手术前适应性锻炼的内容。

4、学会对手术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列出主要护理问题,熟练地对手术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页眉内容《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任务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是研究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外科领域病人临床护理、预防保健以及促进人类健康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培养和强化遵循护理程序的思维方式,利用所掌握的本课程专业知识及技能,开展临床及社区整体护理服务。

二、课程目标1.掌握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的主要内容。

2.掌握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救护原则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具有对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3.熟悉外科常见病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4.熟悉外科常见病病人的处理原则。

5.熟悉手术室基本工作内容,严格掌握无菌技术原则,具有初步管理手术室和配合常见手术的能力。

6.了解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目标、护理评价和有关疾病的概述。

7.能够应用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础护理技术及外科常用专科护理技术,初步解决外科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常见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8.具有运用外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及社区人群提供健康促进服务的能力。

9.培养良好的护士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在外科护理实践中表现出尊重、爱护护理对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热情耐心、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具有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

三、教学时间分配四、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外科护理学的范畴,外科护理学的进展。

如何学习外科护理学。

教学要求:1、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概念、范畴、进展与学习方法。

重点:外科护理学研究对象、外科护理学与外科学的关系、外科护理学的进展。

难点:外科护理学与外科学的关系、外科护理学的进展。

第二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4)教学内容:水和钠的代谢紊乱,钾的代谢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健康史、身心状况、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的外科护理学是医学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外科护理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护理能力,使其能够在外科手术中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外科护理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外科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1.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范围-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2.外科手术前的护理-患者术前准备和心理关怀-手术室准备和消毒-手术器械和设备准备3.外科手术中的护理-手术室团队合作与沟通-不同类型手术的护理要点-外科手术中的急救护理4.外科手术后的护理-患者术后监护和疼痛管理-外科创面和伤口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5.外科护理中的常见技术和操作-静脉输液和药物注射技术-管路引流和护理-大型伤口敷料和换药6.外科护理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外科护理常见的事故和事件分析-外科手术常用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护理团队的安全和职业道德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实习等。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讨论和演示,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评价-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等)占30%-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占20%-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占30%2.期末考试评价-知识理论考试占20%五、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主编:XXX出版社:XXX参考书目:1.《外科护理手册》主编:XXX出版社:XXX2.《外科护理学导论》主编:XXX出版社:XXX六、教学计划1.第一学期-第1-4周: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第5-8周:外科手术前的护理-第9-12周:外科手术中的护理2.第二学期-第1-4周:外科手术后的护理-第5-8周:外科护理中的常见技术和操作-第9-12周:外科护理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以上是《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课程的具体教学进度和辅助教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1~9章)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1~9章)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1~9章)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一、了解外科护理学及其发展史。

二、熟悉如何学习外科护理学和外科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授课学时】1学时【教学内容】一、外科护理学及其发展二、如何学习外科护理学三、外科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一、了解体液的含量、分布、组成及体液平衡。

二、熟悉水和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

三、了解钙、镁、磷代谢紊乱。

四、熟悉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五、了解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六、掌握护理。

【授课学时】3学时【教学内容】一、概述二、体液代谢的失衡三、酸碱平衡失调四、护理【教学方法】一、课堂讲授。

二、到外科病房, 见习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作出护理诊断, 拟定护理措施, 学习护理计划的书写。

在实验室实施护理计划, 写出实验报告。

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一、熟悉休克的病因、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二、熟悉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三、掌握护理。

【授课学时】3学时【教学内容】一、概述二、低血容量性休克三、感染性休克四、护理【教学方法】一、课堂讲授二、到外科病房, 见习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对休克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提出护理诊断, 拟定护理措施。

第四章麻醉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一、了解麻醉学的工作范畴、临床麻醉的分类。

二、了解全身麻醉、静脉麻醉、椎管内麻醉、局部麻醉的方法和常用药物。

三、了解气管插管术、围麻醉期监护和术后镇痛管理。

四、掌握护理。

【教学内容】一、概述二、全身麻醉三、椎管内麻醉四、局部麻醉五、围麻醉期监护六、护理【教学方法】一、课堂讲授二、观看录像, 见习常用麻醉方法。

到外科病房, 见习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后病人的护理。

第五章重症病人的监护【目的要求】一、了解重症监护室的建筑和设施、人员组成及仪器设备、收治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前言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课程性质:必修考试课学时:140学时授课对象:护理专业(专科考核方式:考试,占70%。

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占30%。

一、目的任务《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大分支,它包含了医学基础理论、外科学基础理论,还包括有护理学基础理论,是针对外科疾患进行整体护理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随着现代外科学的发展,现代护理理念的逐步改变,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对从事外科护理专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掌握本专业的专科知识,还要熟悉人文社科类知识,为病人提供身体、心理及社会的护理,真正地实现“整体护理”。

本课程先修课程为内科护理学,后续课程有小儿科护理学及妇科护理学,本课程有三个章节与内科护理学与内科交叉,外科重点放在手术前后护理上。

二、基本要求1.描述外科护理的任务与范畴。

2.掌握外科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原则与专科护理措施。

3.应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外科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

4.分析外科病人的心理需求,提供恰当的心理护理。

5.对外科手术前、后的病人提供有效的健康指导。

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自学内容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

2.熟悉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各种类型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体液组成及分布、体液平衡及调节、酸碱平衡及调节。

3.了解各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分类、病因和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授课内容】第一节概述一、体液组成及分布二、体液平衡及调节三、酸碱平衡及调节第二节水和钠的代谢紊乱一、分类二、病因三、病理生理四、临床表现五、辅助检查六、处理原则七、护理第三节钾代谢异常一、分类二、病因三、病理生理四、临床表现五、辅助检查六、处理原则七、护理第四节钙、镁和磷代谢异常【自学内容】第五节酸碱平衡失调一、分类二、病因三、病理生理四、临床表现五、辅助检查六、处理原则七、护理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休克的概念;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休克病人的护理。

2.熟悉休克病人辅助检查与处理原则。

3.了解休克的病因与分类、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授课内容】一、病因和分类二、临床表现三、处理原则四、护理【自学内容】病理生理、辅助检查第四章麻醉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局部麻醉的护理措施。

2.熟悉麻醉的实施方法;气管内插管的拔管条件。

3.了解麻醉的定义、分类。

教学内容【授课内容】第一节全身麻醉一、全身麻醉的分类二、全身麻醉的用药和实施三、护理评估四、常见护理诊断五、护理目标六、护理措施第二节椎管内麻醉一、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基础二、椎管内生理与麻醉的机制三、护理评估四、常见护理诊断五、护理目标六、护理措施【自学内容】第三节局部麻醉一、局部麻醉的分类二、常用的局麻药三、局部麻醉方法四、常见护理诊断五、护理措施第五章手术室管理和工作目的要求1.掌握手术人员的准备、病人的准备、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技术。

掌握人员的配备和职能。

2.熟悉手术室物品管理及无菌处理;手术体位的摆放及适用范围。

3.了解手术室的设置、布局和配置。

教学内容【授课内容】第一节手术室布局和人员配备一、布局与环境二、人员配备和职能第二节手术室物品管理及无菌处理一、布类物品二、敷料类三、器械类四、缝线及缝针【自学内容】第三节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技术一、手术中的无菌原则二、无菌桌的准备三、手术区铺单法第四节病人的准备一、一般准备二、手术体位三、手术区皮肤的消毒第五节手术人员的准备一、术前一般性的准备二、手臂的洗刷与消毒三、穿无菌手术衣四、戴无菌手套五、穿全遮盖式手术衣及戴手套六、连台手术更换手术衣及手套第六章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手术后病人的护理评估与护理措施。

2.熟悉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3.了解手术切口的观察教学内容【自学内容】第一节手术前病人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常见护理诊断/问题三、护理目标四、护理措施五、护理评价六、健康教育【授课内容】第二节手术后病人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常见护理诊断/问题三、护理目标四、护理措施五、护理评价六、健康教育第七章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概念及适应症;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

肠外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

2.熟悉营养不良的类型和临床表现;熟悉营养评价;指标营养支持的基本指征。

3.了解手术创伤后三大营养素的代谢特点。

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应用。

教学内容【授课内容】第一节概述一、手术、创伤后三大营养素的代谢特点。

二、营养评价指标。

三、营养不良的类型和临床表现四、营养支持的基本指标五、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

第二节肠内营养一、肠内营养适应证二、禁忌证三、肠内营养的应用。

四、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自学内容】第三节肠外营养一、肠外营养的适应证二、禁忌证三、肠外营养的应用。

四、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全身性感染病人的护理;破伤风病人的护理。

2.熟悉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特点及处治原则;熟悉破伤风的预防和处理原则。

3.了解外科感染的特点与分类。

教学内容【授课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分类二、病因三、病理生理四、临床表现五、辅助检查六、处理原则第二节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一、疖二、痈三、急性蜂窝织炎四、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第三节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自学内容一、概述二、甲沟炎和指头炎三、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滑囊炎和手掌深部间隙感染第四节全身性感染一、分类二、病因三、病理生理四、临床表现五、辅助检查六、处理原则七、护理【自学内容】第五节特异性感染一、破伤风二、气性坏疽(自学内容第九章创伤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烧伤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

2.熟悉蛇咬伤、犬咬伤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3.了解损伤的概念、分类、病理生理、损伤修复及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授课内容】第一节损伤一、病因和分类二、病理生理三、临床表现四、处理原则五、护理评估六、常见护理诊断七、护理目标八、护理措施第二节烧伤一、病因二、分类及计算面积三、病理和生理四、临床表现五、处理原则六、护理评估七、常见护理诊断八、护理目标九、护理措施十、护理评价十一、健康教育【自学内容】第三节咬伤一、蛇咬伤1、病因和病理2、临床表现3、处理原则4、常见护理诊断5、护理措施6、健康教育二、犬咬伤1、病因和病理2、临床表现3、处理原则4、常见护理诊断5、护理措施6、健康教育第十章器官移植病人的护理(自学内容第十一章肿瘤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的区别;恶性肿瘤病人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掌握化学治疗的禁忌证;放疗的禁忌证。

2.熟悉恶性肿瘤的病因、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授课内容】第一节概述一、病理分类第二节恶性肿瘤一、病因、病理生理二、临床表现三、辅助检查四、处理原则五、预防六、护理评估七、常见护理诊断八、护理目标九、护理措施【自学内容】十、护理评价十一、健康教育第十二章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甲状腺癌病人的护理措施。

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及处理;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手术前护理。

2.熟悉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处理原则。

3.了解甲状腺解剖生理。

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处理原则。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分类、病因和病理。

教学内容【授课内容】第一节解剖和生理概要一、解剖第二节甲状腺癌一、病理生理二、临床表现三、辅助检查四、处理原则五、护理第三节甲状腺良性疾病一、甲状腺腺瘤二、甲状腺功能亢进【自学内容】第四节颈部常见肿块(自学内容第十三章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急性乳房炎的病因、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乳房癌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乳癌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内容。

2.熟悉急性乳房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处理原则。

乳房癌的病因、病理生理、辅助检查和临床分期。

3.了解乳房的解剖和生理概要。

急性乳房炎的病理生理。

乳房囊性增生及常见的乳房良性肿瘤。

教学内容【授课内容】第一节解剖和生理概要第二节急性乳房炎一、病因二、病理生理三、临床表现四、辅助检查六、护理【自学内容】第三节乳腺囊性增生第四节乳房良性肿瘤第五节乳房癌一、病因二、病理生理三、临床表现四、辅助检查五、处理原则六、护理第十四章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2.熟悉化脓性腹膜炎的辅助检查、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3.了解腹膜的解剖生理概要、腹腔脓肿、膈下脓肿、盆腔脓肿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以及化脓性腹膜炎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评价。

教学内容【授课内容】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第二节急性化脓性腹膜炎1.病因2.病理生理3.临床表现及诊断4.辅助检查5.处理原则【自学内容】第三节腹腔脓肿1.隔下脓肿2.盆腔脓肿第四节护理1.护理评估2.护理诊断3.护理措施第十五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腹外疝的护理。

2.熟悉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处理原则。

3.了解腹外疝的概述、股疝和其它腹外疝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及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授课内容】第一节概述一、病因二、病理解剖三、临床分期【自学内容】第二节腹股沟疝一、腹股沟斜疝二、腹股沟直疝第三节股疝第四节腹外疝第五节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三、护理措施四、健康教育第十六章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腹部损伤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2.熟悉腹部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

3.了解腹部损伤的分类、病因、辅助检查,常见腹腔实质性脏器、空腔脏器损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以及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评价。

教学内容【授课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分类二、病因三、临床表现四、辅助检查五、诊断要点六、处理原则第二节常见实质性脏器损伤一、脾破裂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二、肝破裂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三、胰腺损伤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自学内容】第三节常见空腔脏器损伤一、十二指肠损伤二、小肠破裂三、结肠破裂第四节腹部损伤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三、护理措施第十七章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手术前后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大出血、幽门梗阻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及处理原则。

胃十二指肠疾病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和胃癌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2.熟悉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评价。

3.了解胃癌的病因、病理、辅助检查及诊断要点。

胃十二指肠疾病治疗及护理新进展教学内容【自学内容】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一、胃的解剖二、胃的生理三、十二指肠的解剖和生理第二节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一、概述: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二、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三、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断、处理原则四、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断、处理原则一、病因二、病理三、临床表现四、辅助检查五、诊断要点第四节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三、护理措施第十八章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肠梗阻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