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史作业答案复杂版本
西方服装发展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简述古代西亚和北非服装的种类与特点,并举例分析它们对古代欧洲服装产了怎样的影响?答1、古代西亚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饰有(1)苏美尔服饰,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纯,男女同质同形,用一种称为卡吾拉凯斯的衣料制成腰衣缠绕身体,由腰部垂下掩饰臀部。
(2)巴比伦服装是缠绕式,衣长至膝下的卷衣。
(3)亚述服饰流苏穗饰以及运用花毯的织法或用刺绣方法做成的花纹图案的装饰成为这一时期服装的主要特征。
(4)波斯服饰一种是坎迪斯长衣,袖子呈现喇叭状,在后肘处做出许多褶裥,形成优美的下垂造型,另一种是合身的齐膝上衣和齐足的长裤。
2、北非服装(1)腰衣罗印克里斯用一块布围裹于腰臂上的简单装束,以长短、褶饰的变化来区分阶段,平民较为简单,贵者复杂,衣前加三角形饰纹,用糨糊把布固定出直线褶。
(2)筒形衣裙合体简单呈筒形紧身,从胸下直到踝骨,用腰带或背带固定,图纹丰富。
(3)褶纹衣式样有两种: 套头式卡拉西里斯,一种套头的简单长袍,短袖,无纽扣;包缠式的多莱帕里是以长布缠绕披挂在身上形成垂褶装束(4)组合装束是上衣和下裙或裙衣和围巾的构成。
欧洲服装的源头来自亚非的文明古国,经数千年演变最后形成西方服装的本土风格.这一文化脉络清晰可见,埃及女子的筒形衣、波斯人的坎迪斯、克里特岛女子的紧身上衣与钟形裙、希腊的希顿和希玛纯、罗马的托加和丘尼卡都是代表性服装,而且彼此之间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希腊的希顿、罗马的托加和埃及的多莱帕里、巴比伦的卷衣可说是一脉相承。
2、举例说明古代希腊的服装样式及其特点,并比较希顿的两种样式的形制与审美特点。
多里克式希顿没有袖子,造型单纯、粗犷。
一般用一块长方形的白色毛织物,长边等于伸平两臂后两肘之间距离的2倍,短边等于从脖口到脚踩的长度再加上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穿着时,先把长方形向外折,折的量等于从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这段折返叫“阿波太革玛”。
然后把两条短边合在一起对折,把身体包在这对折地布中间,在左右肩的位置上从后面提起布,在前面用大约10cm长的别针固定起来。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中国服装史》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多选题】(10分)中国历代服装强调服装与穿着者的()和谐与统一。
A.气质B.社会C.身份D.环境2【多选题】(10分)从中国历代服装发展来看,与成为服装发展变化的两条主线。
A.礼服B.常服C.民服D.官服3【单选题】(10分)中国古代服装讲究平、整、宽,以长、整,宽松为主,轻形体重。
A.神韵B.装饰C.色彩D.款式4【单选题】(10分)历朝历代的冕服及朝服等礼服皆为的形式。
A.上紧下宽B.褒衣博带C.上衣下裳D.上下连属5【单选题】(10分)衣裳连属制也是中国古代流行的另外一种服制,也称。
A.袍制B.上衣下裳制C.衫制D.深衣制6【多选题】(10分)中国传统图案被赋予丰富的含义,有()、(),()等手法。
A.物意谐音B.以物寓意C.象征比喻D.以字表意7【判断题】(10分)中国传统的色彩受到阴阳五行的影响,青、赤、黑、白、黄等五种颜色为正色。
A.错B.对8【判断题】(10分)我国是最早使用苎麻的国家,苎麻又被称为中国草。
A.对B.错9【判断题】(10分)东汉时张骞通使西域,开辟了中国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称为丝绸之路。
A.对B.错10【判断题】(10分)周朝时设有金、玉、皮、工、石五种官吏来管理人民日常生活必需品,还特别设立了“司裘”一职专门负责为王室贵族制作华贵的裘皮礼服。
A.对B.错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服装起源说中的学说认为服装起源于人类为了适应气候环境。
A.审美说B.羞耻说C.身体保护说D.气候适应说2【单选题】(10分)()学说认为服装起源于一种美化自我的愿望一是人类追求情感的表现A.审美说B.身体保护说C.气候适应说D.羞耻说3【单选题】(10分)()学说是源于《圣经》中亚当夏娃的传说来解释服装的起源。
A.羞耻说B.身体保护说C.气候适应说D.审美说4【单选题】(10分)在()的遗址里发现了骨针和大量的饰品。
A.河姆渡文化B.良渚文化C.山顶洞人D.小孤山文化5【单选题】(10分)骨针的发现说明服饰文化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晚期。
中外西洋服装史课后答案
21. 幞头:是隋唐五代时期男子最为普遍的首服。初以以幅罗 帕裹在头上,较为低矮,后在幞头下另加巾子,以保证裹出固定的幞 头外形。幞头两脚,初似带子自然垂下,至领或过肩,后渐短弯曲朝 上插入脑后结内,皆谓之软脚幞头。中唐以后的幞头之脚或圆活阔, 犹如硬翅而且微微上翘,中间似有丝弦,以令其右弹性,谓之硬脚。
-4-
大特点。 25. 襕衫:两宋时期男子常服以襕衫为尚。即是无袖头的长衫,
上为圆领或交领,下摆一横襕,以示上衣下裳之旧制。一般用白色细 布,腰间束带,也有不施横襕者,谓之直身或直缀,居家时穿用取其 舒适轻便,其广泛程度可为仕者燕居、告老还乡或低级吏人服用。
26. 宋朝官员朝服样式基本沿袭汉唐之制,只是颈间多戴方心 曲领。
22. 大唐三百余年中的女子服饰形象,可主要分为襦群服、男 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
23. 半臂与披帛: 半臂似今短袖衫,因其袖子长度在裲裆与衣衫之间,故称其为半 臂。 披帛:从狭而长的帔子演变而来,后逐渐成为披之于双臂,舞之 于前后的一种飘带。 24. 女着男装,即全身效仿男子装束,成为唐代女子服饰的一
背心:无袖,即裲裆,直领对襟。(区别: 半臂加袖长可成背 子;去袖则为背心。)与某些裲裆肩处加襻有所不同。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服装史试题及答案2课程代码:0067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服装史试题及答案2课程代码:0067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对于古埃及服装除遮羞御寒和装饰等基本功能之外,保护意义更加不容忽视。
2.筒形长裙是埃及历史上流行时间很长,普及面很广的一种服装款式。
3.人类文化学家和心理学家针对人类的着装动机,把人类服装的起源归结为三种自然演化的需要,即:一是保护的需要,二是遮羞的需要,三是装饰_的需要。
4.由于“蛮族”服装冲击和影响,西欧服装开始向复杂结构和窄衣形态方向发展。
5.18世纪欧洲妆饰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假发的流行。
6.巴罗克图案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采用贝壳形曲线与海豚尾巴形曲线。
7.帝政时期出现的科尔塞特紧身胸衣,确切地说是一种补正内衣。
8.20世纪30年代男装特别讲究服饰的整洁_和穿着的标准得体。
9.军服式女装产生于20世纪_40_年代。
10.“夏奈尔套裙”是由衣缘及领、袖镶滚边饰的茄克式上衣、衬衫及直筒裙组合而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1.2世纪,(C)出现了理发师这一专门职业。
A.埃及B.印度C.罗马D.希腊2.(B)人制成了我们迄今所知的第一条与现代样式相仿的裤子和第一件缝有长袖的短外衣。
A.古希腊 B.波斯 C.亚述 D.巴比伦3.( A)中记载的先秦服饰制度是后世封建帝王修订舆服制度时参照的范本。
A.《周礼》B.《诗经》C.《史记》D.《左传》4.( B)是代表埃及统一以前尼罗河上游和下游的两种象征性纹样。
A.火腿纹和莲花B.纸莎草和莲花C.棕榈叶和兰花D.纸莎草和火腿纹5.狭义的( C)是指人类早期出现的用锐器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刻刺出的各种花纹、图形、记号,并涂以颜色使之长期留存在皮肤上的风习。
A.纹饰B.刺纹C.文身D.刺青6.基督教对服饰的制约一直持续到(B )世纪左右。
A.10B.11C.12D.137.元代男女皆以( A )为主。
服装史答题参考汇总审批稿
服装史答题参考汇总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中国服装史答题参考●中国服装历史上经历了哪五次重大的服饰变革每次变革分别以何为特征●答:中国服装历史上有五次重大的服饰变革:(1)发生在战国时期,即历史上赵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举。
当时处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将西北狩猎民族的裤褶(短衣长裤)、带钩、靴等引入中原,最主要是改去下裳而着裤,以紧窄利落的装扮替代了中原人宽衣大带的着装。
(2)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期,南北迁徙,民族错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非常广泛和频繁,对于服饰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中对汉族服饰影响最大,具有典型意义的服装为裤褶与裲裆。
(3)发生在唐代。
这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开放的历史时期,胡服和受西域影响的服饰极大地丰富了唐人的衣裙,这时期服饰的丰富多彩正是与外来文化交流的结果。
是中国服装史上吸纳异族服装的自觉时期。
(4)发生在清代。
满族的服饰形式(长辫、马蹄袖长袍、马褂、凉帽等)大规模地成为中国服装的主流。
(5)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第一次将西方的服饰“拿来”作为中国礼服,从此,西方服饰形态和服饰文化深刻地影响和冲击了中国传统服饰,包括服装审美、着装观念等。
●请对服装起源的“遮羞说”发表自己的见解。
先秦●中国的冠服制度始于秦代,在汉代趋于完备(对错)●纵观五千年中国服饰,在式样上也就归纳为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对错)。
●深衣是上衣下裳制的代表性服饰(对错);●襦裙是“衣裳连属制”的典型服饰(对错)。
●什么是“五行”什么是“五色”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什么是“五方正色”●“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色”——赤、黄、青、黑、白●两者间对应关系:金——白;木——青;水——黑;火——赤;土——黄●“五方正色”——东青,西白,南朱,北玄,中黄●冕服——由冕冠、玄衣、纁裳、蔽膝及舄等组成。
中国服装史答题参考汇总
中国服装史答题参考中国服装历史上经历了哪五次重大的服饰变革?每次变革分别以何为特征?答:中国服装历史上有五次重大的服饰变革:(1)发生在战国时期,即历史上赵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举。
当时处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将西北狩猎民族的裤褶(短衣长裤)、带钩、靴等引入中原,最主要是改去下裳而着裤,以紧窄利落的装扮替代了中原人宽衣大带的着装。
(2)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期,南北迁徙,民族错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非常广泛和频繁,对于服饰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中对汉族服饰影响最大,具有典型意义的服装为裤褶与裲裆。
(3)发生在唐代。
这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开放的历史时期,胡服和受西域影响的服饰极大地丰富了唐人的衣裙,这时期服饰的丰富多彩正是与外来文化交流的结果。
是中国服装史上吸纳异族服装的自觉时期。
(4)发生在清代。
满族的服饰形式(长辫、马蹄袖长袍、马褂、凉帽等)大规模地成为中国服装的主流。
(5)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第一次将西方的服饰“拿来”作为中国礼服,从此,西方服饰形态和服饰文化深刻地影响和冲击了中国传统服饰,包括服装审美、着装观念等。
请对服装起源的“遮羞说”发表自己的见解。
先秦中国的冠服制度始于秦代,在汉代趋于完备(对错)纵观五千年中国服饰,在式样上也就归纳为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对错)。
深衣是上衣下裳制的代表性服饰(对错);襦裙是“衣裳连属制”的典型服饰(对错)。
什么是“五行”?什么是“五色”?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什么是“五方正色”?“五行”一一金、木、水、火、土“五色”赤、黄、青、黑、白两者间对应关系:金——白;木——青;水——黑;火——赤;土——黄“五方正色”——东青,西白,南朱,北玄,中黄冕服——由冕冠、玄衣、纁裳、蔽膝及舄等组成。
中国传统服饰首服中,有哪三种基本类型?三者之间存在着怎样大的区别?冠、巾、帽2、深衣——深衣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盛行于战国、西汉时期。
中外服装史复习题答案
中外服装史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古代中国的服装体系以______为代表,其特点是上衣下裳,宽袍大袖。
2. 欧洲中世纪的服装风格以______为典型,强调垂直线条和对称性。
3. 16世纪法国的______是当时欧洲最流行的服装款式之一,其特点是紧身胸衣和宽大的裙摆。
4. 日本和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______时期,其设计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美学。
5. 20世纪初,______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服装的诞生,其特点是简洁、实用和舒适。
二、选择题1.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服装的特点?A. 宽袍大袖B. 垂直线条C. 绣花装饰D. 丝绸材质答案:B2.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服装风格发生了哪些变化?A. 强调人体曲线B. 采用直线剪裁C. 服装颜色单一D. 服装材质粗糙答案:A3. 巴洛克时期的服装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复杂的褶皱B. 明亮的色彩C. 简洁的线条D. 装饰性的蕾丝答案:C4. 以下哪一项不是日本和服的特点?A. 直筒形设计B. 多层布料C. 宽大的袖子D. 紧身胸衣答案:D5. 20世纪60年代,以下哪一项是服装界的创新?A. 迷你裙B. 紧身胸衣C. 宽大裙摆D. 长筒袜答案:A三、简答题1. 简述古代中国服装的主要特点。
答:古代中国服装以汉服为代表,其特点包括上衣下裳的设计,宽袍大袖的剪裁,以及精美的绣花装饰。
服装材质多采用丝绸,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纺织技术和审美观念。
2. 描述欧洲中世纪服装的主要风格。
答:欧洲中世纪的服装风格以哥特式为典型,强调垂直线条和对称性。
服装剪裁多为直线,颜色较为单一,材质以羊毛和亚麻为主,体现了中世纪社会的宗教氛围和保守思想。
3. 说明16世纪法国服装的特点。
答:16世纪法国的服装特点是紧身胸衣和宽大的裙摆,这种设计强调了女性的腰身曲线和优雅姿态。
服装材质多采用丝绸和天鹅绒,装饰性蕾丝和珠宝也是常见的元素。
4. 阐述日本和服的文化意义。
答:日本和服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筒形设计和多层布料体现了日本的审美观念和礼仪规范。
中外西洋服装史课后答案
中国服装史复习整理1、 贯口衫 : 用相当于两个身长得一块衣料对等相折 , 中间挖一圆洞或切一口 , 穿时可将头从中伸出 , 前后两片 , 以带系束成贯口衫。
2、 司服: 专管服制实施 ,安排帝王穿着得官员。
3、 内司服 : 专管王后在仪式上穿着得官员。
4、 冕服 :包括冕冠 ,玄衣纁裳 ,腰间束带 ,前系蔽膝 , 足登舄屦。
玄衣熏裳 (玄:黑; 纁: 绛 红)上以象征未明之天 , 下以表示黄昏之地 , 然后施之以纹。
5、 十二章纹饰 :( 上绘下绣 ,上下各六章 )绣日月星辰 ,取其临照 ;绣山形,取其稳重 ;绣 龙形取其应变 ;绣华虫(雌鸟)取其文丽;绣绘宗彝,取其忠孝;绘藻,取其洁净 ;绣火取其光明 ; 绣粉米 (白米 )取其滋养 ;绣黼(斧) 形取其决断 ;绣黻 (双兽相背形 )取其明辨。
6、 蔽膝 : 腰间束带 , 带下佩之为蔽膝。
形式原为遮挡腹与生殖部位 , 后逐渐成为礼服组成部分 , 再以后则纯为保持贵者得尊严了。
冕服中称为“芾” , 祭服中曰“黼”或“黻“。
其 它服装上成韦 bi 。
7、 百家争鸣导致列国服饰异俗 : 儒家提倡“宪章文武”“约之以礼”“文质彬彬” 道家提出“被 (披)褐怀玉”“甘其食 , 美其服” 墨家提倡“节用”“尚用”不必过分奢华 ,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 , 衣必常暖然后求丽 ,居 必常安然后求乐”荀况: 强调“冠弁衣裳 ,黼黻文章 ,雕琢刻镂皆有等差” 法家韩非子则在否定天命得同时提倡服装要“崇尚自然 , 反对修饰”8、 深衣 : 春秋战国特别就是战国时期盛行得一种最有代表性得服式。
“续任钩边”, 开得很低 ,领口露出内衣 ,袍服下摆花饰边缘 , 或打一排密裥或剪成月牙弯曲之状 ,并根据下 摆形状分成曲裾与直裾。
11、 秦汉时期冠有 :冕冠(平天冠 ) 、长冠(多为宦官、 侍者用“高祖冠或刘氏冠” )、()()12、 秦汉冠得诸多样式 :冕冠: “平天冠”长冠: “高祖冠”、“刘氏冠” , 多为宦官、侍者用。
服装简史习题集及答案
服装简史习题集(2016)中国服装史一、单项选择题:第一章先秦服装1.在中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下列哪一件衣服是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均可穿着的款式。
【】A. 深衣B. 揄狄C. 展衣D. 玄端2.在中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女性礼服采用上衣与下裳不分的【】。
3. A. 玄端 B. 袍C. 冕服D. 裘4.在中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下列那个颜色是正色【】。
A. 紫色B.缥色C. 绀色D.黑色5.在旧石器时期的智人阶段,人们已经开始以【】裹身御寒。
A. 麻布B. 袍C. 兽皮D. 葛布6.古代深衣盛行于【】时期。
A. 春秋战国B. 南北朝时期C. 汉代D. 新石器时期7.周代国王的礼服除了六种冕服之外,还有四种弁服,其中兵事用【】。
A. 皮弁B. 韦弁C. 冠弁D. 爵弁第二章秦至唐代服装1、汉代冠是区分阶级地位的基本标志之一,一般先衬帻,后戴冠。
武官在武冠下衬【】A. 平上帻B. 介帻C. 幅巾D. 幞头2、汉代冠是区分阶级地位的基本标志之一,一般先衬帻,后戴冠。
文官在进贤冠下衬【】A. 平上帻B. 介帻C. 幅巾D. 幞头3、曲裾袍流行于【】。
A. 东汉B. 隋代C. 西汉D. 魏晋4、下面那个款式是源于北方少数的服装【】A. 仙裙B. 马面裙C. 半袖衫D. 月华裙5、下图中男子首付款式属于哪个朝代【】A. 唐代B. 宋代C. 汉代D. 清代6、下图中发型属于哪个朝代【】A. 唐代B. 宋代C. 汉代D. 清代7、帝王冕服将日月分列两肩,星辰列于后背,成为后世历代帝王冕服的既定款式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A. 汉代B. 隋代C. 唐代D. 魏晋第三章宋至元代的服装1、下图人物佩戴的领饰名称叫【】A. 方心曲领B. 介帻C. 领约D. 领衣2、下图人物属于哪个朝代【】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清代3、辽代服装(契丹族)以长袍为主,男女相同,上下同制,服装特征为:一般【】,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纽襻,袍带在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膝。
服装史试题与答案
服装史试题一、填空1、中国最早的服装形式(P17)上衣下裳大致形成与夏朝2、中国第一次服饰变革(P4)战国时期即历史上赵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举就是出于政治与军事的需求,将西北狩猎民族的裤褶、带钩、靴等引入中原,最主要就是改去下裳而着裤。
3、什么叫半壁半壁又称半袖,就是从魏晋以来由上襦发展而来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的短外衣通常袖长及肘,衣长及腰,对襟则胸前结带。
(P67-68)4、明代的职官常服团领衫(袍服所用的纹样及颜色因官职级别而异P103)、补子(补子的纹饰有严格规定,以区别文武官职与品级P104)、巾菐头5、清代皇帝的袍服皇帝的袍服以龙为章,皇帝吉服袍用明黄色,织绣五爪金龙。
(P121)6、罗印克罗斯(西P18)罗印克罗斯就是古代埃及男子在整个古代社会中从平民到国王都穿的一种基本衣服品种,样式变化非常丰富,有用一块布缠裹在腰部的围裙,也有兜裆的。
7、古希腊的西顿(西P87)这个名称来自希伯来语 Kethoneth,在古希腊语中意为“麻布的贴身衣”。
就是古希腊男女皆穿的一种衣服。
从着装方式与着装状态上可分为多利亚式与爱奥尼亚式两种。
8、古罗马的丘尼卡(P120)与外衣相对应的主要内衣就是丘尼卡(拉丁语,内衣的意思),相当于希腊的西顿。
就是一种宽大的睡袍一样的袋状贯头衣一般用白色的毛织物做成呈T 字形一般袖长及肘,也有长袖与无袖的最常见的丘尼卡就是半袖的。
男的衣长及膝女的衣长及踝后面较前面上提3cm9、普尔波万与肖斯(西P156-157)14世纪中叶,男子服中出现了来自军服的上衣——普尔波万与肖斯的组合的二部式形式。
(1)普尔波万这个名称来自法国古语pourpoindre,原意指“布纳起来的、绗缝的衣服”最初衣长及膝到14世纪衣长变短到腰或臀一般无领,后来出现立领特点:(a)绗缝 (b)前开 ,以扣子固定(2)肖斯:与普尔多万组合穿用的下半身服,在中世纪就是男女皆用的袜子,随着男子上衣的缩短向上伸长到腰部,依然左右分开,无裆,各自用绳子与普尔波万的下摆或内衣的下摆连接。
中国服装史答题参考汇总
中国服装史答题参考●中国服装历史上经历了哪五次重大的服饰变革每次变革分别以何为特征答:中国服装历史上有五次重大的服饰变革:(1)发生在战国时期,即历史上赵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举。
当时处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将西北狩猎民族的裤褶(短衣长裤)、带钩、靴等引入中原,最主要是改去下裳而着裤,以紧窄利落的装扮替代了中原人宽衣大带的着装。
(2)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期,南北迁徙,民族错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非常广泛和频繁,对于服饰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中对汉族服饰影响最大,具有典型意义的服装为裤褶与裲裆。
(3)发生在唐代。
这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开放的历史时期,胡服和受西域影响的服饰极大地丰富了唐人的衣裙,这时期服饰的丰富多彩正是与外来文化交流的结果。
是中国服装史上吸纳异族服装的自觉时期。
(4)发生在清代。
满族的服饰形式(长辫、马蹄袖长袍、马褂、凉帽等)大规模地成为中国服装的主流。
(5)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第一次将西方的服饰“拿来”作为中国礼服,从此,西方服饰形态和服饰文化深刻地影响和冲击了中国传统服饰,包括服装审美、着装观念等。
●请对服装起源的“遮羞说”发表自己的见解。
先秦●中国的冠服制度始于秦代,在汉代趋于完备(对错)●纵观五千年中国服饰,在式样上也就归纳为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对错)。
●深衣是上衣下裳制的代表性服饰(对错);●襦裙是“衣裳连属制”的典型服饰(对错)。
●什么是“五行”什么是“五色”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什么是“五方正色”●“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色”——赤、黄、青、黑、白●两者间对应关系:金——白;木——青;水——黑;火——赤;土——黄●“五方正色”——东青,西白,南朱,北玄,中黄●冕服——由冕冠、玄衣、纁裳、蔽膝及舄等组成。
●中国传统服饰首服中,有哪三种基本类型三者之间存在着怎样大的区别冠、巾、帽●2、深衣——深衣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盛行于战国、西汉时期。
外国服装史试卷及答案
1.在拜占庭时期的服装中,罗鲁姆和帕留姆这些带有鲜明的战服时尚的衣饰,充分体现了那个时期男子的英武之气。
2.罗马式时代的服装特征是除了男子穿裤子外,男女同形,几乎没有性差。
品种有:内衣(鲜兹)、外衣(布里奥)、斗篷(曼特)。
3.20世纪纪50年代时,裙撑再度流行。
这一时期,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裙撑采用的发条(或者填钢丝也行)原料。
4.纵观巴洛克时期的男装,主要有两个最为明显的特点,一是文艺复兴时期极尽追求华丽,二是男装女性化5.波尔波阿莱本世纪第一位被称为“革命家”的设计大师。
不随波逐流抓住新的时代潮流确立自己的风格。
1、古罗马的男子服装主要为( C )。
A.阿比B.鸠斯特科尔C. 托加D.斗篷2、在古罗马,只有帝王才有权穿用这种(C)的宽松长袍。
A.红色B.黄色C. 紫色D.绿色3、文艺复兴时期贵族男鞋名称为( B)。
A.平底靴B.乔品C.桑达尔D.波兰那4、17世纪巴洛克男裤看上去像长短不一的褶裙,短的到膝盖以上,长的到小腿肚,上面布满( A)装饰。
A.缎带B.纽扣C.蝴蝶结D.刺马针5、因杰出的艺术成就,在1977、1979和1982年三次获得时装界金顶针奖的设计大师是:(A )A.皮尔.卡丹B.纪梵希C.瓦伦蒂诺.加拉班尼D.乔治阿玛尼三、名词解释:1、拉夫领答:①拉夫领是独立于衣服之外的一种褶饰花边的领饰,是文艺复兴时期又一个独具特色的服饰部件。
②拉夫呈车轮状,又厚又硬,脖子围上后头无法自由活动,人们强制性表现出高傲、尊大、不可一世的姿态。
后来下颌处空出一个三角形的拉夫。
2、庞塔龙庞塔龙长裤,原是17世纪意大利喜剧演员在舞台上穿的一种不扎裤脚的细筒裤,又叫“桑?克尤罗特”是对贵族穿的半截裤克尤罗特的革命来穿用。
红、白、蓝三色条纹毛织物象征革命。
与庞塔龙组合穿的有双排扣背心和红色无檐帽。
3、、新艺术运动答:①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和内容很广泛的“装饰艺术”运动。
中外服装史第一二章做业及答案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人类服装的起源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距今300万年前—公元前2100思考:原始社会的人穿什么?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分三个时期:☆“裸”态生活期;☆兽皮叶草与装饰期;☆纤维织物期。
1、裸态生活期(距今300万年前—20万年前左右)属旧石器时代早期①人类进入猿人即直立人阶段。
②“裸”态一意指原始人类利用自身体毛生活的状态。
当时的人类赤裸身体靠自身体毛和火抵御寒冷,以果实根茎为食。
2、兽皮叶草与装饰期(距今约25万年前-1万年前)属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1)人类进入智人阶段。
(2)御寒衣物:兽皮、羽毛、树叶、茅草(3)晚期智人能制造石器、骨针、骨锥,能用兽牙、贝壳、石子整理项链等饰物。
(4)原始社会的人体装饰现象①皮肤着色②文身(刺痕、瘢痕等)③人为变形(穿鼻、穿唇等)。
刺痕文身用于肤色较浅的人群,瘢痕文身用于肤色较深的人群。
3、纤维织物期(1)约从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人类进入野蛮时代,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2)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用麻、蚕丝、毛和棉等纤维织布做衣。
进入纤维织物阶段,开始了真正意义的衣服发展历程。
①人类最早的羊毛织物出现在欧洲及北美大陆;②在印度发明了最早的棉织物;③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亚麻织物是在瑞士发现的约1万年前的亚麻残片。
④中国发明了最早的丝织物(蚕丝织物)。
蚕丝的利用是我国为首。
距今5000年至1.5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利用野蚕。
⑤苎麻的发源地是中国。
苎麻发现是在距今6000年前。
世界上80%的苎麻产在中国,因此,苎麻也称“中国草”。
第二节原始人类的着装动机(服装起源的诸种理论)思考:人为什么要穿衣和装饰?一、生理需求论1、气候适应说气候适应说:为抵御寒冷、酷热、干燥而创造了服装。
2、身体保护说身体保护说:认为穿衣可保护肌体不受损伤。
保护说:当人类直立行走时,原来处于安全的性部从身体的末端位移至中央,男性尤为敏感,最易受伤,因此,为了保护这个部位就需要腰布。
中外服装史试卷B答案
《服装设计概论》试卷参考答案B卷一、填空题1、省2、宗教3、蜡染4、和领对襟大袖、直领对襟小袖二、选择题1、A2、B3、A4、C5、B6、D7、B8、C9、C 10、B三、判断题1、×2、√3、×4、√5、×四、名词解释1、在壁画和浮雕作品中,人物头部、两腿和双足呈侧面像,眼睛、上半身呈正面像。
2、希顿是希腊人最典型的服饰,也是人类服装史上最原始的形态,即不裁剪不缝合货极少缝合的服装样式。
3、意大利语, 原意为大客厅,进入法国后引申为贵妇人在客厅接待名流或学者的聚会。
4、朋克风格主张DIY,把廉价服装和布料进行再造加工,使服装呈现出一种新的粗糙的风格。
狗链、鱼网袜是朋克风格饰品的代表。
五、简答题(言之有理即可)1、巴比伦服饰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苏美尔人披挂式的着装特点,并且在外来民族的影响下,出现了裁剪和缝制的衣服,两者相结合,形成了形式简单,既美观又方便,且能满足气候条件需求的巴比伦服装风格,最常见的款式有裙子、连身衣、披肩和斗篷。
男女装区别不大。
2、(1)新古典主义和帝政时期(2)浪漫主义时期(3)克里诺林裙撑时期(4)巴斯尔臀垫时期3、(1)对唐代绣服的继承发扬使汉族官服出现了符号化因素。
(2)补子表现了官服制作和管理的先进思想。
(3)补子是明代社会服饰中吉祥图案在宫廷中的反映六、论述题(言之有理即可)一、中国的服装是宽衣文化1、追求精神功能。
注重、强调表现人的精神、气质、神韵之美,不强调服装与形体的关系。
通常只有前后两片,因为要利于活动和遮蔽人的身体,其造型线就像中国话的“笔情墨趣”,取宽松随意式,做的十分宽大,顺应“形残而神全”的中国服饰写意体系,再赋予服饰各个部分以特定的含义。
如中国古代服饰中的云肩、霞帔,从它的命名上就可以体会到一中飘然若仙的感觉。
这反映出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设计中的美学观念和强烈的东方风格。
2、中国服装文化属于一元文化的范畴,具有大一统观念。
《中国服装史》部分习题答案整理PINK铅墨
《中国服装史》部分习题答案整理PINK铅墨《中国服装史》部分习题答案整理!000名词解释部分 1、4、5、题有明确答案,简答及论述题部分 1、 2、 5、 7、题有明确答案,一、名词解释部分(共6题)1、皮弁: 冠帽用白鹿皮做成,上为白布衣,下为素裳,没有装饰,腰部打有劈积。
2、顾姑冠:3、方心曲领:从汉代开始,官员为了使朝服更加熨贴,在外衣领内衬上一个圆形护领,名为“曲领”,也称“拘领”.4、补服: 直接刺绣于服装之上,圆形补子为皇室家族所用,方形补子为一般官员所用。
5、水田衣: 是明代妇女的典型服装,用各色布拼接而成,又称“百家衣”或“百衲衣”,出自民间劳动妇女之手。
6、獬豸冠: 獬豸,是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后来被战国时的楚王所捕获,照其形象制成衣冠。
秦灭楚国后,将该冠赐给御史佩戴,遂称为“獬豸冠”,成了法官的代名词.二、填空题(略)三、简答题和论述题部分(共10题)1、宋代理学的特点是什么,对服装风格有什么影响?特点: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又渗透着道家和佛家学说,以“天理”控制情欲,即“存天理、灭人欲”。
服装风格的影响:这些思想影响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态度:绘画上大兴“文人画”(山水和花鸟画);建筑上更加朴素,不施雕琢;服装上没有了大唐的雍容华丽,变得自然、洁净、清秀,拘谨而保守。
受这种淡薄凄凉境界的影响,缠足由此盛行。
2、辽金元三个朝代服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三者服装都属于北方游牧民族风格,款式都是以长袍为主:圆领、左衽、窄袖,长度至膝。
下配长裤和革靴,便于日常活动。
2、由于地理气候的关系,三者服装的主要材料都是皮毛。
3、男子的发式都以髡发为主。
4、后来三者在与汉族交往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接受了汉族服饰文化,并根据其制定了自己的服饰。
等级观念的成份逐渐增加,服装的标识象征性逐渐大于其功能性。
3、清代男女(满族)服装的特点是什么?它与明代服装风格有哪些不同,原因是什么?4、简要说明裲裆、半臂、比甲、马甲的特点及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深衣在不同时期的特点:深衣:上衣下裳连成一体的衣服。
1)春秋时期深衣的特点,方形领、圆形袖、下摆不开衩,将右面衣襟接长,接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以丝带系扎。
上下合体下部宽广,长至踝间。
领、袖和下摆的边缘都是有素色或绣绘滚边。
2)秦汉时期的深衣特点:深衣是汉代妇女的礼服。
在形制上多为单层,下裳裁成十二片以应十二月;在外观上通身紧窄,长可曳地,缠绕层数更多,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
腰身通常紧裹一,以防松散,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
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
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3)魏晋南北时期:深衣的总体特点是“上俭下丰”式,衣身简单,右衽,领袖具施边缘,袖子宽敞肥大。
下摆部位特点突出,通常将下摆制成的三角,上宽下尖,层层相叠,即所谓“”,“”指的是从围裳中伸出的飘带。
由于飘带拖得较长,走起路来牵动着下摆的尖角如燕子飞舞,故有“华带飞”的形容。
2、民国时期男子服装的主要类型:A传统型服装:风格简化,主要类型:长袍、马褂、背心、短衫、裤、套裤、围裙,主要款式有程式时传统和裁剪,对襟短衣、斜襟长袍、一字襟和琵琶襟马褂背心。
B西式服装:主要有西装衬衫、大衣、西式裤、西式便装、工装、毛衫、军装制服。
随着西风渐烈将传统装扮形式视同于中国改良富强之阻碍的改革欢呼声中渐高对西式服装的使用也日趋增加。
受西方影响较深的上海男性,如:洋买办、洋学堂的学生以及西洋留学生等式中国最先接受采用西式服装的群体。
西装受欢迎的原因是1)当时的西学东进社会气氛,2)与传统的中式服装相比西式服装样式简单装饰较少配伍固定,3)当时上海的功利习俗是西装的以使用的土壤,4)根据场合需要常穿西服者有时也会用中式服饰。
C中西风格的结合—新中装:1)中式服装的配伍:晚清后期时髦,如中式对襟陪西式长裤和礼帽等,典型---长袍西裤,礼帽皮鞋,2)新型服装—中西式大衣=西式衣领+中式通袖,3)中山装是当时中国思想对外来服装的改造式样形成,最早的中山装领口呈关闭式八字形,前门襟七粒扣,后背有中缝,在衣服正面,各有上下左右四个贴袋,胸前两个明袋还制成可以涨缩的“琴袋”式样,上袋盖作成倒山形笔架式,与中山装配套的裤子为西裤,它是由前后分片组成,腰围有褶裥,有侧袋和后袋,裤脚带折边。
(中山装此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见自己的笔记。
)3、唐代女子服装的主要类型:襦裙服——是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袍,下着长裙及回鹘服,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的传统装束。
A襦服:主要为短襦或衫,下着长裙,要系带,肩披巾,领型多以圆形、方形为主,上襦较短,足着高头鞋。
衫襦有对襟和斜襟两种均为窄袖,袖长至腕,为唐代女子常用服,年轻女子着其颜色多以红、紫最为流行。
B衫:是以中国无袖的单衣,领为对襟,腰束长带、袖为上窄下宽的样式。
C袍在唐代是大袖翩翩,造型十分优美,在北方出现了盘扣、窄袖、腰身略收。
D回鹘服—圆领V 领青果领,外着翻窄袖红色齐脚长袍头后拖一红色娟带,在臀部处打花结垂至地面,足登跷头软鞋。
女着男装——俗称女扮男装;女子着男装上身多为圆领窄袖的长袍,腰束革带,足着黑皮靴,头戴软脚襆头。
胡服——女子着胡服的装束为头戴盖顶毡帽,身着窄袖紧身翻领长袍,腰束皮带,下着窄口裤子,足着绣花鞋或半高软靴。
4、民国时期女子服装的主要类型:中式服装:基本形制:汉装和旗装,袍褂、衫袄、马甲、裤和套裤、裙、披风,除裙外基本样式裁剪与男装相似只是对较小且装饰也更丰富和复杂。
披风红:马面裙是相随正规的服装穿于褂袄之下内配长裤或套裤,裙长及站立时正好掩鞋,行走是随着裙的波动鞋帮上的绣花若隐若现,有时还将数件裙叠穿外短内长互为呼应。
裤装的流行:自19世纪70年代起上衣下裤流行,西式服装:喜事的套穿裙在19世纪后期已经在上海好多场所接受与中式上装构成时髦组合,式样:时装西式外套、西式套裙、西式连衣裙、衬衫、工装裤长裤、美式军装衬衫夹克、运动装、内衣、泳装。
中西结合的装饰—新中装,1)配伍上的结合,肩部的结合:A中西式袄-中式衣身+西式袖。
B礼服—旗袍由于男装袍的广泛使用为背景,旗袍马甲为衣身文明新装的袖型西式连衣裙衣袖的配伍组合,旗袍的典型中式表现特征为a、衣裳连属的直身廓形,b、右衽大襟等的开禁形式,c、立领盘钮摆侧开衩的细节布置,d、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
旗袍的结构:西式服装的肩缝,胸腰直半开衩,揿钮等局部构造,样式:廓型与西方同步下摆高低位置为曲线。
5、16世纪服装特点:总特特征是面料上和装饰上更加华丽,人体的造型之美和曲线之美得以充分的展现。
男装强调上体的宽大魁伟下体的瘦劲,构成V形造型;女装强调细腰丰臀,上身多成V形,下身为A形,构成了X造型。
男子上重下轻,女子上轻下重,两性服装截然不同的特征,一直应详细仿佛是发展近500年。
具体特点:1)切口装饰,也称开缝装饰或剪口装饰。
切口形势变化很多,或平行切口,或切成各种花样图案。
2)轮状皱领,即为“拉夫领”是文艺复兴时期特色鲜明的服饰部件,可以独立制作。
这种领子呈环状套在脖子上其波浪形折皱呈8字形。
3)填充衬垫:A填充衣身男子服装的肩部、胸部、臀部和短裤内皆有不同程度的衬垫。
B填充袖子—有三种基本造型a羊腿袖b泡泡袖c藕节袖4)紧身胸衣和裙撑——有两种紧身胸衣:硬质紧身胸衣:由钢制成,由前后左右四片构成四片之间用合项连接,用钩扣或螺栓固定。
软质紧身胸衣:用双层麻布加衬衲成既坚实又挺括,有时在前、侧、后的主要部位嵌入鲸须。
裙撑:a西班牙式—吊钟裙撑。
b法国式—像救生圈一样的环状填充物。
c英国式—与西班牙式结构相似但造型是左右宽、前后扁的椭圆形,从腰部向左右扩展。
5)短裤和股袋:短裤:男子下身一律都穿短裤,长短由大腿上部至膝下不一,并常带切口。
股袋:在男子前裤裆处常见有一块三角形带状物成为股袋6、洛可可时期的女装特点:十八世纪洛可可风格的服饰以女性为中心,色彩柔和淡雅,造型夸张妩媚,装饰精致繁缛,风格浮华矫饰。
主要表现为18世纪的女装风格更加女性化,裙撑与高髻是代表。
洛可可时期其发展过程上又可分为三个时间段:洛可可黎明期,也就是巴洛克向洛可可的过渡期,服装上一面残留着巴罗克的影子,一面向纤弱柔和的女性趣味发展。
其特点是前领口很低,紧瘦的袖式至肘部开始加褶,从后领窝处乡下做出一排整齐规律的褶裥向长垂地的裙摆处敞开,背后的裙裾蓬松,走路时徐徐飘动,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美感。
洛可可黄金时期,蓬巴杜夫人的着装左右了18世纪的服装风格,是洛可可可风格的典范其特点是全身装饰各种皱褶、花边、蕾丝、缎带蝴蝶结、鲜花或人造花被称为“行走花园”洛可可衰落期,田园风格和新古典主义的兴起使洛可可风格走向末路,田园风格的特点是裙边用宽大的百褶边,去掉了裙撑,对衬裙为多层形制,宽大而多褶的外裙,腰线较高,并用宽带束腰,上衣长直齐腰,袖子瘦长合体。
新古典主义风格特点是白色细棉布制成的宽松的衬裙式连衣裙,这一风格的服装卸掉了胸衣和笨重的裙撑,甚至连内衣也不穿呈明显“H”形轮廓。
7、巴洛克风格时期男装特点:总体特征:男装的奢华和造作达到顶峰,粉饰过重趋向女性化。
1、去除了违反自然的衬垫、裙撑;2、男子服装受军人风格影响;3、领饰、袖饰多采用花边、缎带;4、衣服上有众多的排扣和蝴蝶结;5、服装造型以曲线为主;6、流行留长发7、从袖口楼出游漂亮花边的衬衫袖子,前胸里面宽大的、面料柔软且图案精美的衬衫,款式有紧有松,富有建筑感的华美的褶裥,充分显示了巴洛克服装的特点。
主要有:裙式马裤—在裤腰、前腹部裤腿两侧和裤脚边缘,都镶有用绸缎做的花结或饰带圈,富有华丽感、立体感。
捷斯托考卢—在衣身两侧出有许多集中地褶裥,上饰一个大扣子,腰身的剪裁非常合身,下摆非常肥大呈喇叭状。
衣身后背下摆中部仍有开衩。
大衣前身在衣襟的两边,左右各有一个大口袋便于放入东西。
整体的长外衣下露长筒袜非常干净利落。
趋向女性化打扮。
丘娄特—短小精干的小马甲下襟左右各有一个小口袋有的有兜盖。
长外衣或马甲的精致、合身同衬衫在质感上形成对比,色彩的深浅形成对比,造型繁简亦性形成对比,露出了其本身应有的那子气概。
8、19世纪各个时期女装特点:前十年:以古典主义为主,其特征为外观直长、柔软、高高的腰围以及轻薄、结实而拥有的布料。
这个时期的女装是18世纪末新古典主义的延续和发展,在保留了主体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许多新内容,主要表现在1800年前后,因为采用不同衣料、不同颜色,有统一对比的、简单、素雅的双重裙并把前中或后身敞开,露出内裙。
19世纪20年代整体服装款式成“X”造型;复古情调的女装最大变在于袖子常用填充物;20年代后期裙撑再次出现。
19世纪30—40年代:浪漫主义反对新古典主义的法则,追求幻想的主观性感的东西,在服装上力图创造风韵独具而又柔情万种;(这句了解)浪漫主义时期女装的特点是腰线下降回自然的位置;紧身胸衣重新出现,裙摆扩大,裙长下移,裙子提及不断增大,衬裙数量长达五六层之多;袖子变得越来愈大,向横宽方面扩张,袖根部极度扩张;外群的膨起设计师依靠内裙的硬处理以及穿多层衬裙;袖子依然是装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50-60年代:女性美标准的改变,是女装向束缚行动自由的方向发展;女装上衣两种形式:A是沿袭以往的衣式小溜肩,前面平直,呈三角形与裙相连;B则明显不同,衣下摆有逐渐加长的趋势,有时可达膝部,成为一种长外套上衣;衣袖:袖肩部位紧小,袖子下顿膨大;衣领:样式多种多样,不论那种样式领口处都有饰边滚边或抽褶装饰等;裙子:由于裙撑的使用,大大扩展了裙子膨起程度,裙子上的装饰以多样化;发型的最大特点是染发19世纪70-80年代:70、80年代服装出现轮廓,从整体外观看,前胸隆起,后腰深陷,臀部高翘,使侧面呈现优美的“S”型曲线。
衣袖比较简洁,显得平滑合身;裙撑的作用是为了突出臀部;80年代后女装的剪裁转向简洁,女装的改革目标是减轻其重量裙撑在80年代末结束了其历史使命;发式一改前期强调左右横向梳的特点,多为向上和向后梳;女鞋再次流行高跟、高筒靴。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九十年代是细腰的时代;女装抛弃了裙撑,在细腰自然下垂,臀部的起伏主要以自然的体型线条;这个时期的女装最有特点的部位是袖子,1890年后,袖子很窄,袖肩部形成小的泡状,1892年袖子有了相当尺寸圆而松的褶裥并逐渐变大,1895——1896年袖子用料达到2.7米,1897以后,再度时髦小泡泡袖和合身的袖子,70年代以后无论男女体育运动的种类都不断增加,为了适应运动的需要,女装出现了新的尝试。
这是复杂版本还有一个是春霞同学简化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