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地球公转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周期、方向以及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球的运动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详细内容,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像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周期、方向;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和图像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和周期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演示法:通过图像资料和实例,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像资料和实例,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地球仪等。
2.准备课件,用于课堂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如地球的位置、地球的基本运动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和图像资料,呈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同时,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周期、方向。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图像资料,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022-2023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1-2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20张) (2)
日出
思考:太阳高度日变化有什么规律?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多少?
【小组实验】野外测量烟台正午太阳高度
小组汇报:1.测正午太阳高度需要哪些工具? 2.如何找到正北方向?
【主干精讲】 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H=90°— 纬度差
算一算 夏至日,烟台(37°N)和悉尼(33°S)的 正午太阳高度
❖ 合作探究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山东教育出版社高一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第二节 地球公转的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情境材料】谁夺走了我的阳光?
2021年6月,李先生在烟台买了一 套一楼的住房。 经半年的精心装修, 12月末入住,发现中午时,阳光全被前 排楼房挡住了。他很困惑,看房时,院 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 就被挡住了呢?
1.2 地球公转的意义 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课标呈现】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分布规律(综合思维) 2.认识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特征(区域认知) 3.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解释地理现象(人地协调观)
【主干精讲】
一二、太正阳午高太度阳角高(度h()H):太一阳天光中线最与大地的平太面阳的高夹度角
小组讨论 总结H空间变化规律
❖ 合作探究 正午太阳高度规律
在下图中画出二分二至日 H 的折线图
90° 60° 30°
0°
90°N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90°S
❖ 再探究 正午太阳高度规律
小组讨论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90°
夏至日 春秋分冬至日
日期1 日期2
2 了我的阳光?
2021年6月,李先生在烟台买了一套一 楼的住房。 经半年的精心装修,12月末入 住,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很困 惑,看房时,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
1.2 地球公转的意义-新教材高二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N
分析题意:即求正午太阳高度最
小时甲楼的影子长度
乙
甲
100M
步骤一:计算此地一年中最小的 正午太阳高度
L
步骤二: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影长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 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
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下图),( α代表太阳能热水 器倾角,H代表正午太阳高度角)。又因H=90º-当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间隔,所 以α =当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间隔。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
与地平面的夹角。
H
一天中,同一地方什么时候
太阳高度(角)最大?
12:00
西
地方时为12时,一天中的太阳高度 (角)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南
H
北
东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读“夏至日地球光照示意图”,回答: (1)太阳光线直射哪条纬线? (2)图中的度数表示什么?这些度数有 什么变化规律?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读“冬至日地球光照示意图”,回答: (1)太阳光线直射哪条纬线? (2)图中的度数表示什么?这些度数有 什么变化规律?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读“春分和秋分日地球光照示意图”,回答: (1)太阳光线直射哪条纬线? (2)图中的度数表示什么?这些度数有什 么变化规律?
冬至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1.2地球的运动(共23张PPT)
情境导入 是天转还是地转?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一、地球自转
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
地轴
观察地球的 自转动态模 型图,地球 自转方向是 怎样的?
北
自西转方向东: 自西向东
南
Hale Waihona Puke 动手 我快乐1.分组演示地球自转。 2.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主反馈
合作探究
实例3
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相互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畅畅,上午好!
姨妈,晚上好!
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此时的纽约已位于夜半球,而北京则位于昼半球。
合作探究
讨论
东早西晚
1.谁在晚上谁在早上?体现了什么原则?
2.对于这一时刻图中各地来说,哪里正处正午?哪里正处日出?哪里正处日落?哪
演示地球自转,说出地球的自转特征,并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实验材料:手电筒/蜡烛、地球仪等 2.实验环境:暗室 3.实验要求: (1)自西向东缓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2)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
自主学习
观察:拨动地球仪,结合课本,说出地球自转的特征。 1.拨动你的地球仪,使转动与屏幕上的一致; 2.说出地球自转周期和定义,判断地球转动方向、旋转轴。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 旋转中心:
地轴
• 方向:
自西向东
• 周期:
24小时/一天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主学习 观察:你能从不同角度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吗?
从赤道上空看? 从北极上空看? 从南极上空看?
自西向东
自主反馈
观察:你能从不同角度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吗?
2022-2023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1-2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29张) (2)
1.2 地球公转的意义
学习目标
1.利用地球公转演示仪,或者地球仪与其他工具,或者地理信息技术软件, 模拟演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说出公转特点与黄赤交角,分析 说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成因和规律,熟练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 培养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2.利用教具、示意图或地理信息技术软件,演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归纳正 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闸释其原因;探究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与物体影 长的变化规律。 3.分析长短变化的纬度分布规律,闸释其变化原因,培养地理实践力与综合 思维。分析五带的划分依据四季更替的纬度差异及其原因,培养综合思维和 区域认知。
秋分 9•23 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冬至 12•22
南北半球 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春分 3•21 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太阳视运动
太阳视运动 下图为“我国北回归线标志塔景观图”和“塔影朝向图”。
图中能反映标志塔正午塔影年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地 球 公 转 — 昼夜长短变化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第一天
7:02 18:58
第二天
7:00 19:00
第三天
6:58 19:02
上表为我国某地某月连续三天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
1.该地此时节气为
A.春分前后 B.夏至前后
C.秋分前后
D.冬至前后
2.该地的经度为
A.100°E
B.105°E
C.110°E
达到一年最大值;北回归线以北地 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最小值; 北极圈出现极夜,南极圈出现极昼
地 球 公 转 - 正 午 太阳高度角
地 球 公 转 - 正 午 太阳高度角
1.2感受地球运动
1.2感受地球运动第二课时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
2.记住地轴倾斜的方向和角度。
3.四季的形成。
4.五带的划分。
学习重、难点: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季节的形成。
2.五带的划分。
自主学习(我能行)5分钟1.地球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沿着_______形轨道围绕______公转。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______,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_.地球公转的方向同自转方向一样,也是____________.3.地球上同纬度地区在一年之中,因太阳照射角度的不同,_______的长短(赤道除外)产生了差异,获的太阳光热得多少发生了变化,人们经历着_______的季节更替。
只不过南北半球季节___________.4.科学家根据各地区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
课堂探索:(25分钟)1.1、冬夏两季教室接受阳光的情况不一样吗?为什么?2、我们这儿的人们为什么喜欢住在北朝南的房屋呢?3、我们学校每年的“五一节”和“国庆节”前后,都要调整作息时间,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巩固练习(10分钟)1、地球的公转轨道面与地轴的夹角是:()A、23、5°B、90°C、66、5 °D、30°2、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全年昼夜等长的地区是:()A、北回归线上B、南回归线上C、南北回归线之间D、赤道上3、地球上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A、高纬地区B、低纬地区C、温带地区D、回归线附近地区4、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A、赤道地区B、极地地区C、中纬地区D、低纬地区5、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交替B、季节变化C、地方时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自我总结:(5分钟)。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共优秀ppt课件
LN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练习
INSERT LOGO
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赤道时,其节气是 春分 和 秋分 。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 长 , 黑夜最 短 。 (3)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2013年6月11日打在三位 航天员飞向太空,当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 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 春分 和 夏至 之间(节气)。
ININSSEERRTT LLOOGGOO
LN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地球的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换
昼 长 夜 短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 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 运动第2 课时地 球公转 的地理 意义共 16张pp t
INSERT LOGO
昼 短 夜 长
LN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LN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2022-2023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1-2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29张)
黄赤交角为0:太阳永远直射赤道,五带消失、季节变化消失。
(二)四季更替
1.依据: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太 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2.天文四季: ①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②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③春季和秋季是冬、夏季节的过渡季节。
• 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 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 球各纬度 昼短夜长 。
• 纬度越高,昼 越短 ,夜 越长 ,至 北极四周有 极夜 现象。
•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 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 地区到处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则 反之。
①空间变化----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 直射 赤道 ,全球各 地 昼夜等长 ,均 为 12时 。
3.气候四季: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温年内变化相符合,
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
春季:3、4、5
夏季:6、7、8
秋季:9、10、11
冬季:12、1、2
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4、四季的形成
昼夜长短变 全 化很大,全 年 年正午太阳 皆 高度很小, 冬 获得的太阳
辐射能很少。
正午太阳高度变 化幅度很大,昼 四 夜长短变化也较 季 大,且同时达到 分 极值,获得的太 明 阳热量变化最大。
无阳光 直射
有阳光 直射
无阳光 直射
目录
一 地球公转 二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三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四 昼夜长短变化
五 五带与四季的形成 六 太阳周日视运动
太阳周日视运动
七年级上册地理1.2地球的运动
核心归纳: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 短。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北半球 越往北昼越长,直至出现极昼,而此时南半球则相反;太阳 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 ,直至出现极昼,而此时北半球相反。②春、秋分日,太阳 直射在赤道上,此时全球昼夜等长。③直射点往哪个半球移 动,哪个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核心归纳:①太阳直射点在哪 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北半球昼长夜短,且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直至出现极昼, 而此时南半球则相反;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 夜短,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直至出现极昼,而此时北半球 相反。②春、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此时全球昼夜等 长。③直射点往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3)时区、日界线
①概念: 时区的划分;区时;地方时;北京时间
②计算:某地时区=已知经度/15 (四舍五入)
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 1小时 两地相隔的区时数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 + 4 两地经度差(东加西减)
时区的划分
全球被划分成24个时区 每个时区为360/24=15度
中时区
西时区(12区)
东时区(12区)
一天中物体影子的长短的变化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试想:若地球不 自转,会不会有 上述现象的发生?
知识点三 地球的公转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1.概念: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公转。
2.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 (1)公转中心:太阳。 (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同自转 方向一致)。 (3)公转周期:一年(365天)。 (4)公转速度:大约每天1°。 (5)地球公转轨道形状:近似圆形 的椭圆。
1.2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昼夜长短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昼变长、 夜变短
冬至
直
直
射
射
点
点
北
南
移
移
秋分
直射点南移
昼变短、夜变长
昼最短、夜最 长,北极极夜
第一章 第2节②
公 转 的 地理意义
昼最长、 夜最短, 北极极昼
昼变短、 夜变长
全球昼 夜平分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 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23º26´N
夏至
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 直射点往北移,北半球昼变长, 夜变短。
直射纬度:16°N 极昼范围:74°N-90°N
A 1、极昼现象从北极扩大到整个北极圈的时间范围是:
A、从春分到夏至 B、从秋分到冬至 C、从夏至到秋分 D、从冬至到春分
2、当太阳直射在13°N时,极夜的范围是?
77°S——90°S
总结归纳(以北半球为例):
春分
全球昼夜平分
昼变长、夜变短
夏至
直射点北移
D点昼弧度数=240° 昼长=240°/20°/15°=8时
• 问题探究七
思考同一地点的上午时长与下午时长有什么关系? 前半夜时长与后半夜时长有什么关系?
• 问题探究七
1.图中C点的日出地方时?日落地方时?昼长?C点和 D点的日出、 日落地方时以及昼夜长短状况有何关系?
6时17分
4时46分
6时02分
7时32分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
.04
昼夜长短的变化 .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 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的 变化来描述
• 昼夜长短反映日照时间的长短
地理意义
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
1.2 地球的运动 公转 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公转课件(共30张PPT)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共30张PPT)地球的自转(1)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2)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地球的自转12:0024:006:00东西18:00地球的自转N午夜0:00日落18:00正午12:00日出6:00春/秋分日昼夜情况北极俯视图3地球的公转公转:地球绕太阳运行叫作公转,其路径称为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的公转绕日自西向东方向地球的公转如果地球没有倾斜角If the earth has no tilt angle如果地球没有倾斜角If the earth has no tilt angle地球表面每点受到的太阳辐射相同赤道地区终年高温,高纬度地区终年寒冷每天昼夜时长相等,没有四季变化地球的公转23.5°北极星黄赤交角地轴黄道面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赤道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当地球有了倾斜角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之间移动由于地球是倾斜的,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产生了季节的变化春分秋分冬至冬至春分3.21夏至6.22秋分9.23冬至12.22冬至南回归线北回归线赤道23.5°N23.5°S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昼变长昼变短昼变长昼变短思考:6月1日,我国昼夜长短情况以及昼长变化情况?昼长夜短昼变长直射赤道直射南回归线直射赤道直射北回归线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Geographical phenomena caused by the earth revolution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③五带的划分②四季的变化地球的公转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造成各纬度存在热量差异,形成五带。
范围气候特点南、北回归线之间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终年炎热四季变化明显终年寒冷温度带终年寒冷四季变化明显地球的公转气候终年炎热热带地球的公转气候四季分明温带地球的公转气候终年寒冷寒带地球的公转在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地球的公转你的家乡属于五带中的哪一个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吗?4本节课堂作业本节课堂作业【解题思路】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转,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东边地点的时刻比西边地点早看到日出,故倭国时间比中国早,地球自转带来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如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认识地球公转的特点,如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重点与难点】1.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移动引起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朝辉夕照,日月轮回。
你知道为什么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的吗?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运动的一些情况,学习《地球的运动》。
二、新课讲解第一课时(一)地球运动的认识过程1.托勒密与“地心说”2.哥白尼与“日心说”3.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明确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二)地球的自转1.读图1.4 昼与夜(导学):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
(讲解):地球自转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周期:一天(24小时)。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地球自转现象:昼夜更替(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地方,相对位置偏东地点,要比位置偏西地点先看到日出,就出现了时间差异)。
地球公转教学设计
1.2.2 地球的公转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等基本特点。
2、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地球仪演示与AR视频的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绘制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通过演示操作与观察,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与产生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难点:
四季的形成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教法设计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合作和交流的过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教学目标、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有机的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合作与交流。
教学中通过观察、模拟演示,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启发、指导观察、比较、讨论、归纳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
新湘教版1.2地球的公转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作 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90°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
0° 为 365 日 5 时 48 分46 秒,叫作一个回归年。源自南回归线23°26´S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作 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4、太阳直射点: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在地球表面的点(透过地面,指向地心)
5、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秋分日
北回归线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23°26´N
赤道
(9月23日前后) 秋分日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图 1-15 二分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
活动 1. 结合课文关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描述,依据图 1-16、图 1-17 中 的相关数据,在图 1-18 中分别绘出夏至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
2. 简易测量学校所在地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如图 1-19,图中a、b为本章第9页活动第3题的测量数据。 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求出学校所在地当日的正午太 阳高度 H。
Z1.2地球运动1课时gif动画
地球五带的划分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
春分 夏至 (3.21) (6.22)
秋分 (9.23)
冬至 (12.22)
二分二至点以后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
地球的公转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 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 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 23.5°N 纬 线叫北 回 归线 , 23.5°S 纬 线叫南 回 归线 , 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 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 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 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 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 多。
小结:由于地球自转,经度不同的地方, 时刻是不同的,于是便产生了地方时差
• 活动:请同学列举自己所遇见到 的关于时差问题的例子?
归纳: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因此每 相差经度15度,时间上相差1小时。 “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所以当北京已是晚上时,而位于北京西部的 纽约还是当日的早上。)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 向也是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为一年, 公转轨道形状为近 似正圆的椭圆形。 无论是自转或公转, 地轴总是倾斜的, 且方向不变,永远 指向北极星。
地球的公转
讨论: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 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3.填写下表。
日心说
• 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将近40年 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 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 ---日心说。哥白尼认为, 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 由于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而不是 一道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辰每 24 秒,所以,在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地区出 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 现了时间差异。 ►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哥白尼的宇宙体系是有局限的, 但他彻底推翻了千百年来承袭的错误的宇宙观念,第 一次透过表面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地球和其它行星围 绕太阳运转的客观规律,发现了真正的太阳系。 讨论: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长时间?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长时间?
1.2 地球的运动(公转) 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
1、这一天太阳直射( ) A、北回归线B、赤道上C、南回归线D、北极圈 2、这一天的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 3、该日金湖外国语学校旗杆正午的影子与 图所示最 相似。
②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 公转的方向
2、当北半球是冬至日时地 球公转的位置在哪?
0
66.5
0
北寒带
北 极 圈 北 回 归 线 赤
北温带
依据各地 获得的太 阳光热的 多少
0
热 带
南温带
道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南 回 归 线 66.5
0
南 极 圈 南寒带 0 90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90 66.5
0
0
北寒带
北 极 圈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23.5
0
北 回 归 线 赤
北温带 热 带
① ④
③
③
3、当我们过春节时,地球 公转在哪两个位置之间?
③
②
4、当地球从①公转到④时,南半球从什么季节过 渡到什么季节?
冬季到春季
3、4、5月 比冬季多,比夏季少
南半球与北半球正好
相反
!
地球公转
公
方
周
转
向
期
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 1年(365.2422天) 太 阳 四季变化 五带划分
围绕中心 产生的地理现象
我们知道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前文也提到了五带的划分,地球表面可
划分为哪五带?它们是以什么为划
分依据的?
90
0
五 带 23.5 的 0 划 23.5 分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1.2地球公转(共27张PPT)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产生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二 、地球的公转(自主预习,重点突破)
1.地球公转的中心是什么?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 3.地球公转轨道形状? 4.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什么? 5.地球公转时,有何特点?(地轴姿态及空间指向)
日期
太阳
直射点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 道
夏至 6月22日前后 秋分 9月23日前后
北回归线 23.5⁰N 赤道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23.5⁰S
北半球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南半球季 节
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
二 、地球的公转(课堂讨论,重点探索) 地球公转动态演示
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 位置及其前后变化图
达标检测
1、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引起的现象是( C )
A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 各地的昼夜交替现象
C 一年中,操场上旗杆的影子长短和方向随季节发生变化
D 济南球迷上午9:00观看美国当地时间20:00的NBA直播
2、一年中的6、7、8月这三个月是( C )
A 南半球的春季
B 北半球的冬季
C 南半球的冬季
夏至
冬至
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北京
77°10′
夏至日
30°18′
北京
正午太阳高度最低
冬至日
二 、地球的公转(课堂讨论,重点探索)
★★五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地方,在同一时间里,受到的太阳照射也不相 同,冷热也有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人们将其划分为五带。
1.2 地球的公转 课件(86页)
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3.如图1-20,图中4点为太 阳直射点,其纬度为δ,B 点的纬度为φ,H为B点的 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 成相关任务。
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该活动无时间限制;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最好在秋分日至春 分日的时段内开展。所测量的数据 a、b 供本章后面的活动使用。
•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方位始终 在南方,因此该活动无时间限制。
•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秋分日至春分日 正午太阳方位在南方,其他时间正午太 阳方位会有在北方的时候。
• 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最北到北纬23.5°,最难到达南纬23.5°。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N
N
春夏秋冬分至至日日
S 以北半球为例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观察下图,说出地球在四个位
置时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
A
B
D
春夏秋冬分至(ABCD):6391月2月2213日2日前前后后,,此此
C
时阳光直射点在赤北南道回。归线。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地球公转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作地球的公转。
北极俯视 逆时针
• 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南极俯视 顺时针
2、地球公转周期
地球公转
•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年。 ① 回归年:以太阳作为参照物,1年的时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 ② 恒星年:以其他恒星作为参照物,1年的时间长度为365日6时9分10秒。这是
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A. 确定地方时 B. 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 C. 确定房屋的朝向 D. 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E. 计算楼间距、楼高 F. 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G. 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日点
太阳 地球
近日点
地球公转的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 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的公转(侧视)
夏至 远日点
春分 秋分
近日点 冬至
2
地球的公转(俯视)
7月初,最慢 远日点
1月初,最快 近日点
北半球二分二至日
近日点 1月初
远日点 7月初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
地球
太阳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 看是逆时针)
恒星日:23时56分4 秒(转360°)
太阳日:24时自西向东(Fra bibliotek北极看 是逆时针)
恒星年:365日6时9 分10秒
各地相等,每小时 15°(两极点为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两极点为0)
平均1°/日,近日 点快,远日点慢
平均30千米/秒, 近日点快
黄赤交角
周期
太阳直射点的 回归运动
规律(南北)
春分 (3.21)
23 。26 ' N
●秋分 (9.23)
春分 ●(3.21)
0。
●
冬至 (12.22)
23 。26 ' S
思考讨论: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将发 生怎样的变化??
课堂小结
1地球公转的特征 – 轨道 – 方向 – 周期 – 速度
2公转与自转的关系
黄赤交角(基本不变) (“一轴两面三角度”)
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一轴两面 三角度
黄赤交角: 23°26´ 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冬至 12月22日
夏至 6月22日
春分 3月21日
秋分 9月23日
冬至 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 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26´N
夏至
北回归线
0º 春分
赤道 秋分
春分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
太阳直射点
纬度: 23°26´S——23°26´N 经度:地方时为正午12点所在的 经线。
你画对了吗?
夏至(6.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