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正式接触作文的阶段,作文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如何在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该阶段作文教学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需要注重师生互动。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该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互动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增强记忆。
老师也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想法和观点,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作文知识。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要注重情感的引导。
作文是一种表达情感、思想的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快乐、悲伤、遗憾等情感,让学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教学案例、故事情节等形式,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讲述自己的快乐经历或者感人的故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文的表达要求,提升作文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素质。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不断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不同的写作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使他们的作文更加富有创造力。
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要注重实践与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多给学生一些写作机会,不断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老师还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出改进,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通过不断地实践与反馈,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学习动力。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尤其是在三年级起步的阶段,学生们通常在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都还比较薄弱,需要从基础开始,因此作文教学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出发,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三年级起步的作文教学方法和技巧。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需要注重扩大学生的生活阅历,让他们有更多的素材可以使用。
三年级的学生通常还处于幼稚的阶段,对于周围的事物和感受往往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让他们学会用文字去描绘这些事物和感受。
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动物、天空、人物等,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这些事物,激发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年级起步的作文教学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通常喜欢幻想和天马行空的想象,老师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想象力的训练,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校园中的一棵树、一片草地或者一只小鸟,然后让他们想象这些事物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写成小小的故事,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年级起步的作文教学还需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表达。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思考和表达,可以问学生对于某个事件的看法,或者让他们描述一个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从而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老师还可以在写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慢慢掌握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竞赛的形式来激励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可以组织一些班级的作文比赛,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互相学习,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在比赛中,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题目,让他们就特定的话题进行写作,然后评选出优秀的作品,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还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作文。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随着学年的开始,三年级的孩子们需要开始接触作文教学。
对于这个年级阶段的孩子来说,作文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好的作文教学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写作技巧,从而有利于提高语文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就我们来浅谈一下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相关内容。
一、教师的角色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变通,及时根据孩子的反馈和学习状况进行合适的调整。
在写作教学中,有时候孩子们受到文化、社会背景的影响,他们可能会有很多自己的思想和深层次的感受。
教师需要尊重并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因为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孩子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自信、感受快乐和思考提高的乐趣。
二、教学设计的内容和原则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内容有很多,例如写作的思路、写作的规划、写作的组织和写作的表达等。
为此,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每一环节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教授。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原则。
首先是及时反馈,及时指导。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经常对孩子们的作文进行指导和点评,指出写作的短处,提出正确认识的建议,在有效的时间内迅速改进。
因为及时的反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问题,更好地改正和完善自己的作品,从而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是个性化的指导,以孩子为中心。
孩子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时需要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孩子都提供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写作指导。
不要因为个人习惯或其他因素影响,而把自己的方法强加给孩子。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那么我们需要发挥他们的优势、克服他们的劣势。
最后,还要注重观察和总结。
汲取上一次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及时的反省和总结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技能。
每次的教学过程都要有对应的记录和思考,以便更好地指导未来的教学。
三、课堂教学策略在三年级起步的作文教学上,好的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策略:1、帮助学生用简短的方式表达观点,组织文章的框架2、鼓励学生多写、多改,增强写作的灵活性和创造力3、采用小组或团体讨论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4、采取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和可行性的写作任务5、注重表扬和激励,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和进步,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兴趣总之,在三年级起步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起积极的角色,注重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跨过语文学习的第一道难关。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导语: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
下面是店铺为你准备的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希望对你有帮助!新大纲明确指导出:“三年级要求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段,是以后连段成篇的基础。
”由此可见,三年级的作文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作文的发展,科学地进行中段作文训练,对于全面打好作文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积累素材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作战要取得胜利,必须把作战所需的粮食准备好。
同样,作文要成功,必须把材料准备好,只有材料充足,写起来才左右逢源,不会无话可说,素材的积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1、从观察中积累素材。
从中段作文教学中,新大纲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由此可见,观察是作文训练中的重要环节,经常留心周围的事物,能增加见闻,丰富知识,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积累起来,作文就有写不完的材料,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无材料可写,更不会感到空洞。
但由于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作文,还不得指导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
如观察人物时,指导学生分清男、女、老、少,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人的衣着、语言和喜、怒、哀、乐都有不同,应抓住他们最显著的、最能代表他个特征的地方进行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观察动物时,按不同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凶、恶、善、驯进行仔细观察。
观察各类植物时,可按不同的季节,生长过程又有不同的特点来观察,也可按植物的干、枝、叶、来进行观察。
总之,写作的天然材料业源于观察,只有仔观察,认真分析,反复琢磨,才能了解透彻,写作时才会恰当。
学生知道《哪些方面进行观察还不够,还要注意观察的顺序,如按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等。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教学新大纲明确指导出:“三年级要求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段,是以后连段成篇的基础。
”由此可见,三年级的作文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作文的发展,科学地进行中段作文训练,对于全面打好作文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作文自信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
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从方法入手,解决结构问题。
要不要交给学生构段构篇的方法?是让学生随心所欲还是给他们一根拐杖?我认为应该遵循学生的需要。
在从低年级过渡到中年级的过程中,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帮助。
教师的指导、课文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教师正确地导,教给“写”的方法,学生才会写出好的文章来。
1、以读带写,范文引路。
“课文无非是例子。
”叶圣陶先生如此说。
我认为,作文教学也应抓住这个例子不放。
教学时,我充分运用教材自身的特点,指导学生掌握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明白本单元听、说、读、写的任务,抓住范文,重点讲,讲详细,讲精彩。
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精读佳词好句的同时,去模仿一些典型文章,特别是模仿一些优美段落的写法来进行训练。
例如三年级下学期第一组作文要求是介绍家乡的景物。
在教完《珍珠泉》这篇文章后,我要求学生以《龙泉》或者《惠泉》《蒙泉》为题进行模仿:第一自然段写出泉的位置;第二自然段介绍泉的周围环境;第三自然段写泉水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发挥想象,作为一个游客或者一颗从泉底冒出来的水泡抒发对泉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学生通过周末细致的观察,找到了三泉的特点:龙泉水清水绿;惠泉水草密集;蒙泉是荆门学子的愿望泉。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精选3篇)

Diligence is the branch of learning, of course it is bitter, wisdom is the flower of learning, of course it is fragrant.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精选3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1小学作文教学,要在潜移默化中激趣;要在欣赏美文中体会和感悟;要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要与学生转换角色。
读写结合讲练互动想象力“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达真情实感。
”可是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是:很大一部分学生面对作文仍然是恐惧心理,显出为难情绪。
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摆脱这种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无事可议的困境,使他们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真正感受到写作中的乐趣,这已成为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那么,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哪里,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在哪里,激活学生写作激情的载体又在哪里――这可能也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在苦苦追寻的一个问题,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点其实有很多,增加阅读量;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他们的生活环境;在写作训练中教师给予他们的欣赏与鼓励;老师在设计作文题目时是否考虑贴近学生生活,等等,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教学相长,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写作之“趣”前苏联教育家伯拉斯指出:“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地发现相应的命题和法则。
”这对作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怎样使作文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成为自己的精神乐园,使作文变难为易呢。
我认为仅仅靠一篇范文的影响是不够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引导和熏陶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
范文1:
我认为三年级作文教学的方法应该是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写作重点:
1. 介绍启发式教学法。
2. 强调启发式教学法的好处。
用词分析:
1. 启发式教学法:使用了专业术语,表明作者具有专业知识。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用词得当,明确表达授课方法。
3. 乐趣和成就感:用词具有感染力,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这种教学方法的魅力。
4. 激发学生的思维:运用了通俗易懂的词汇,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
范文2:
在我的学习经历中,我认为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技能。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写作基础要求相对简单,注重的是写作的过程和能力。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多模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下锻炼写作技能。
写作重点:
1. 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技能。
2. 阐述教学方法需要侧重写作的过程和能力。
用词分析:
1. 多模式教学模式:用词准确,让读者明确了解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运用了优美的形容词,让读者感受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魅力所在。
3. 写作基础要求相对简单:承接了前文,并使用了语义精准的定语。
4. 锻炼写作技能:用词得当,表达了教学目标和方法。
浅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论文(精选5篇)

浅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浅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论文《九年制小学语文义务教育大纲》明确: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
只要求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
”贯彻这种精神,我教育学生从现实取材,说真话,写实事,做一个诚实的人。
一、排难激趣大多数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写作文是最麻烦的苦差事。
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排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告诉学生写作就像我们平时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那样平常,取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
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肖像描写时,我首先出现一个描写班上有显著外貌特征的同学的片断,如:“他1.30的个子,大约有40斤重。
瓜子脸,眼睛显得格外的小,整天眯着小眼睛,贼头贼脑像老鼠,喜欢惹事生非。
让学生猜是谁,然后现场素描,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显现这个人的外貌,趁学生目瞪口呆之际相机问:谁能再写这么好的片断让我画出来呢?堂下顿时举起双小手。
二、做有心人,从现实中取材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素材,没话可说,无事可写。
我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
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
如指导《课余生活》时,由于学生课间活动时间少,来不及开展什么活动就上课了。
针对这实际,我先不急于让学生写,而是花了好几节课与学生一起搞拔河、猜谜语、老鹰捉小鸡等活动。
学生有了亲身经历,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感受了。
三、采用课堂动态教学在静态的课堂空间利用图象、音响、实物,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视、耳听、鼻闻、舌舔、肤触,心应等六觉功能。
如教写一处景物,学生年纪小,没去过什么地方浏览,有些记忆也淡忘了。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论文优秀4篇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论文优秀4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论文篇一许多年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水平比城市小学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
不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经常叹息农村的生活枯燥,学生知识面狭窄,作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其实,农村并非一概不如城市。
鲁迅先生笔下的少年闺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足可说明农村学生在一些方面自有其优势。
正确认识和发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势,对于提高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很有裨益。
1、认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势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优良,他们住在树木茂盛、五谷丰登的村庄,游玩在广阔的田野,蓝天白云,绿草红花,潺潺流水,十里蛙声,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
农村孩子有无穷无尽的趣事,上树逮鸟,下河摸鱼,爬树摘果,下地干活,月下听老人讲“古”,去田野捉蝈蝈,进树林捉知了……这些饶有情趣的事儿,会给孩子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农村孩子有丰富多彩的劳作实践,拨草喂兔,放牧牛羊,锄草护苗,插秧施肥、灭虫打药……这些劳作会给孩子带来深切的感受。
农村孩子可写的内容是很多的。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风光;2、农村生活习俗;3、农村的人际关系;4、社会改革开放农村新成就;5、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的新人新事;6、农村家庭经济生活的变化;7、农村文化生活的变化;8、农民的农作生活;9、农业科技活动;10、农村各类人物;11、乡镇企业盛况;12、农村城市化的出现;13、学生个人学习、生活及其认识、体会和感想……农村学生“身之所历、止之所见”的客观现实较为丰富、较为真切,头脑中积攒的`表象具有真实性、鲜明性。
这就为学生描述事物的真实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农村学生操作机会较会多,动手能力较强,对事物的理解记忆就显得较为深刻。
熟练于手,了然于心,这为学生的表述带来便利。
总之,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充实了学生,为学生提供了较丰的积蓄——知识、语言、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积蓄。
叶圣陶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深厚的真实的情思来。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作为小学三年级而言,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低年级只需学生用简短的话去写日记,面对三年级的陡转。
作文要求也高出了很多,来自作文和阅读的双重压力,很多学生感觉很茫然。
便对作文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由此感觉无从下手。
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所做所想、所见所问、所说所感用文字系统的表达出来。
教师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把自己最亲近、最熟悉、最喜爱、最感兴趣的事物用文字写下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他们自觉地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从片段练习入手,将阅读和作文教学相结合,写作时能借鉴并运用别人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如在教学《荷花》一文描写荷花姿态一自然段时,根据课后小练笔设计自己喜欢的一种花,关键是引导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在这里学会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如何让句子更生动,通过展示交流让学体会写作的快乐。
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有限,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知识85%以上通过视觉感知而获得,由此而见,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只有细心的有目的地去感知事物、接触事物、观察事物,才能发现生活中的大量写作素材,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就比较真实生动,如:记一次拔河比赛活动时。
我首先教他们观察的方法:由整体到部分,由点到面的细致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有自己的亲身体会后,就能抓住这些展开详细的描写,其次带学生实践观察,老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观察花草树木时,老师引导学生应从根、茎、叶、花四个方面观察并说明他们各具有的特点时,老师也随机指导一些花草、田野、湖泊等景物的观察方法。
通过指导观察,同学们能栩栩如生的描述,我借此机会要求学生以:“我观察了什么”为题。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们备受关注的重点之一。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写作技巧,培养想象力和观察力,提高写作水平。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进行一番浅谈。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小学三年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开始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来进行作文创作。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花草树木、操场上的孩子们的游戏,或是课堂上的老师的形象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想象来描绘出这些场景,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素材和经验,同时也可以在写作中丰富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力,提高作文的质量。
二、注重写作技巧的培养作文是一门艺术,写作技巧是作文创作的基础。
在小学三年级起步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标题的确定、段落的分明、逻辑的清晰等。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比如写作的开头要引人入胜,写作的结尾要得心应手,写作要有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等。
老师还可以通过示范和操练,让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和作业实践运用这些写作技巧,从而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关注情感的表达和情节的发展作文是对学生情感的表达,也是对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锻炼。
在小学三年级起步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情节的设置和发展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作文创作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作文创作,如描写身边的事物、写人物传记、写读书感受、写节日趣事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创作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和收获,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浅谈三年级作文的教学

浅谈三年级作文的教学【范文1】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每年三年级都会开始有正式的作文教学。
在这里,我想谈一谈我对三年级作文教学的看法。
首先,我觉得三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刚刚学会了写字,很多人对于写作可能还没有什么兴趣和自信心,因此老师应该尝试一些有趣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写作潜力。
其次,三年级作文教学的用词应该尽量简单,语言简明易懂。
孩子们在三年级的时候,词汇量还比较有限,大部分学生对于很多高级词汇并不了解,因此在教学中用词要符合孩子们的语言环境和认知水平,这样才能让他们更轻松地理解和运用。
最后,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内容应该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体验,让他们能够基于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感受进行写作。
同时,在评价作文时,老师也可以考虑孩子们的个性化思考和表达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鼓励和认可。
【范文2】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认为在教学中需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三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对于外界的认知和理解正在逐步丰富,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例如讲故事、进行游戏等等。
其次,三年级作文教学的用词需要在词汇量逐渐增加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生使用更准确、更恰当的词汇。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需要不断进行词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尝试更多的表达方式和说法。
最后,在三年级作文教学中,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写作热情和自信心,让他们不断尝试,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同时,在评价作文时,老师也应该充分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表达特色,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评价。
要点分析:上述两篇作文都重点关注了三年级作文教学的要点,比较接近语文教学实际情况。
两篇作文的重点比较相似,都强调了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在用词、内容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浅谈三年级的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经过一,二年级简单的写话训练,学生正式面对作文。
他们心中夹杂着恐惧和好奇的心理。
面对学生这种矛盾的心理,只要教师适当的引导,便会培养起他们对作文的浓厚兴趣,逐步提高作文水平,切实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
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比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后有一个小练笔,要求学生写上学或放学路上的风景。
当时我想,学生每天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写起来应该是得心应手。
结果却事与愿违,竟然有十几篇作文不合格,有的无话可说、寥寥数笔结尾,有的内容空洞,无美感可言。
已经是入秋时节,有一个孩子竟然写出了“荷花开遍池塘,青蛙呱呱鸣叫”这样的语句,类似的问题都是因为缺少认真的观察造成的。
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
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因此我先让同学们观察操场外面的马路景象,回家路上的诸多店铺等。
鼓励多说多看,写出的作文就好多了,具有文采的同时也显得生动形象了。
二、让学生思维跳出课堂由于“作文来源于生活”,所以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事,写身边的人、事或物,这些人、事或物都是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手所做的,感受深刻,体会真切,这样为写作文积累真实可信的材料,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也会更具真情实感。
我布置写一篇日记。
为了避免孩子们胡编乱造,千篇一律,我提前一周布置了作文题,让孩子们去认真观察感受每一天发生的事,找出自己感觉最后意义值得写的事情。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1)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作文是学生文字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检验语文教学工作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既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特别是小学三年级是小学生从低段进入中段和高段的一个转折点,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抓好这阶段的作文教学对学生以后的文字修养至关重要。
结合近10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就如何抓好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工作谈谈自己肤浅的观点。
一、作文现状在初步入小学中段的三年级学生中,除受教师潜移默化和家长悉心熏导,自身特别喜好文字外,很多学生作文能力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主题模糊。
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通读全文后,看不出小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整篇文章为叙述而叙述,为记事而记事,没有点睛之笔。
(二)层次紊乱。
脉络不清晰,没有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段落之间不衔接、层次不清楚。
(三)描写简单。
写作中采取陈述的手法,语言枯燥,很难有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即使出现一些描写也没有紧扣文章的主题,更不用说进行铺垫和伏笔了。
(四)详略不当。
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进行写作,平均使力,详略不当,导致文章的中心不突出,可读性不强。
(五)语序颠倒。
小作者在写作时随心所欲,想到哪儿就写哪儿,没有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句子。
(六)句子不通。
小作者态度不端正,敷衍了事,对自己的作文不经过认真的阅读和修改,导致习作出现句子不通的情形。
二、原因分析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和我自身的体验,我认为造成初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习作出现以上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教师引导不够深入。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新的教学大纲没有进行深入全面的学习了解,没有站在整个小学甚至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角度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高度,来认真审视确定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一、二年级教学活动独立起来思考和策划,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语言文字重要性的认识,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教学活动前瞻性缺失。
浅析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策略研究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小学三年级是孩子们正式接触作文教学的阶段。
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三年级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表达能力,是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三年级作文教学的意义、策略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作文教学的意义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文教学在三年级具有特殊的意义。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作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作文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文是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思维交流和情感抒发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作文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通过作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感悟语文之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作文教学的策略在开展三年级作文教学时,教师应该采用一些科学有效的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兴趣的培养。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愿意表达的动力。
可以通过讲解优秀作文、讲述有趣故事、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写作,增强他们的写作动机和兴趣。
2. 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因为学生的写作经验和阅历有限,所以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题可写。
可以通过开展写作活动、提供多样的写作题材和素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3. 引导学生进行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感性体验获取素材,通过理性思考进行表达。
可以通过开展阅读、旅行、观察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积累写作素材;通过讲解写作技巧、指导写作方法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整合,提升写作表达水平。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小学生作文如何下手?这是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既关心又困惑的问题。
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大部分教师都会这样做:首先,学习审题立意;其次,怎样选取材料;第三,怎样组织材料等。
这样教学,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即使绞尽脑汁仍然觉得写不出什么。
我认为,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写作要求,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半独立性写作实践,引导其摸索作文的一般规律,解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从而引导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
一、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根本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缺乏写作素材。
因而利用多种媒介,提供写作素材,指导培养观察能力,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看图作文,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
如:在讲《翠鸟》一文时,首先指导学生抓住翠鸟的外形特点,通过描写翠鸟的爪子、眼睛、嘴的特点突出翠鸟的外形。
接着指导学生抓住颜色特点观察翠鸟的头、背、腹部羽毛。
最后再对照插图学习本课的具体写法。
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文结合,使学生印象深刻。
学了本课后,可以指导学生写一个小动物,要求他们学习《翠鸟》一文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二、通过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模仿写作模仿写作是三年级作文训练的明显特点,也是小学生练习作文的常用方法,而且是较为重要的方法。
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比如,讲了《赵州桥》一课后,指导学生按照方位顺序写一篇《家乡的黄河大桥》,让学生模仿《赵州桥》第二段的写作方法,观察家乡黄河大桥的正中→两边→下面→河水等,然后再动笔写下来。
学生通过多次模仿写作训练,加深了对状物的写作方法的掌握,不再感到无从下笔,同时也为高年级的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新课标指出:对小学生来说,课内与课外,以课内为主,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堂课,同时还必须重视课外学习。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指导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指导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教学环节。
综观习作教学现状,我们发现,呈现各种问题。
如何有效解决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习作教学有序、高效?笔者结合多年在习作教学中的探索,对三年级作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师公认的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习作教学资源不足,从教师角度来看,虽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学生习作分阶段提出了要求,但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哪些习作知识点,知识点如何分布在各个阶段,根本没有涉及。
其次,具体到单篇习作指导时,也缺乏可供参考和借鉴的资源。
作文教学没有专门的写作教材。
教师进行各单元习作指导时,没有合适的范文。
学生习作技巧的学习只能依附于阅读教学和教师的个人素养。
2、作文指导环节有待完善。
习作教学,其实就是解决学生怎么写与写什么的问题。
一个习作任务提出,孩子们因为各自实际情况不同,所选取的材料也各有不同,实际教学时,教师只就共性问题简单梳理,无法触及孩子们内心真实的需要。
其次,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即指导“怎么写”这一环节,看不到实质性的有效指导。
3、习作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有待加强。
现行的作文教学讲评、作文教学批改,基本上是教师一个人在唱主角,学生在整个习作学习中,处于一个被动参与的状态。
二、三年级学生习作心理情况分析儿童在习作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的心理因素大致有这样几种,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当然还有兴趣、意志、注意力等其他心理因素。
儿童作文的核心能力是思维能力,所以,习作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为核心。
1、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习作动机,让写作文成为他们的一种需要。
2、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窗口,他们通过细致观察,接触、认识世界、获得源源不断的习作素材。
观察时,教给常见的观察顺序,侧重观察方法引导,让学生有序观察。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三年级是小学生正式开始接触作文教学的阶段。
在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同时也要重视写作内容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那么,在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呢?下面就来浅谈一下相关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基本功。
写作基本功包括字的书写规范、句子的表达清晰等方面。
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拿笔写字,每个字都要写工整,字的笔画要规范。
对于句子的表达,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句型,让他们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还要教导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让他们在写作中能够恰当地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以确保语句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要倡导“注重实践、学以致用”。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基本功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事件进行写作实践。
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家庭、学校、班级等,或者写一篇周末的活动,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和感知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要重视写作话题的选择和拓展。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些简单、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找到写作的灵感和动力。
还要引导学生拓展写作话题,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观察和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第四,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要注重写作技巧的传授。
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写作技巧,比如如何提炼写作素材、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进行表达等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效率和质量,让他们的文章更加得体和丰满。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要注重写作批改和分享。
在学生完成作文后,老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认真批改,指出学生的写作问题,并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
还要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作文分享,让学生在分享中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
作文难,难在入门。
如何引导小学生作文入门呢?许多人在教学实践中都做了尝试,都有自己的一套教法。
我从事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多年,在教学实践中得出了一些门道。
一、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孩子们经过小学两年的学习,观察,脑子里积累了不少的材料、优美词句。
可是由于刚进入三年级,习作要求由一、二年级时问答式,改成文章的格式,很不适应,对作文感到头疼,无所适从。
因此作文教学时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材料,对学生作文相当重要。
在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教学时,我就规定了孩子们习作内容,全班同学都写同一个内容和主题,我带领着孩子们一段一段的写作,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就组成了第一次学生作文。
通过这次作文后孩子们对作文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觉得作文不可怕,反而觉得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逐渐改变方法,慢慢的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样的作文,变为学生有独特感受的作文。
二、积累写作材料。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
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
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
我用科学的方法激励,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每次作文教学之前我都会让孩子们去观察体验与这次作文相关的事物和事情,必要时我会亲自给孩子们找材料。
学生的头脑当中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写出这样情真意切的文章。
同时,我让学生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
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三、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
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
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
如指导写“我们学校的花坛真美”片断,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如有个学生这样写:“这个花坛座落在一年级教学楼的前面,一条马赛克铺成的小路直通一年级教室,把花坛分成大小不等的两边。
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儿探出了嫩黄的脑袋,圆球型的小榕树伸展着腰枝,假槟榔露出春的笑脸,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
花草们有的围成圆形,有的围成棱形,有的手
拉着手头挨着头,在窃窃私语。
只要你细细一瞧,还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
”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
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
学生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学生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四、看准作文类型,在选择题材上注意写具体。
虽然三年级只是作文的起步,但各种类型的作文基本上已露出“原形”。
我在指导上很注意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文等五种形态入手,抓住它们最普遍的规律进行归类指导,在选题上注意专一性训练。
如我让学生用总述句写一段话或一件事,先总后分,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把事情写具体。
又如,用总结句“妈妈真是个勤劳善良的人”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让学生根据总结句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条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
在关心与被关心,爱与被爱中找到妈妈的可亲之处。
想象是学生创新的灵魂,想象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极有潜力的作文流派。
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这类作文的指导。
如编写童话故事,展开想象续写结尾等。
我抓住少年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
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捕捉材料,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来编写童话,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他们在童话中受到教育。
五、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
“情以物近,辞以情发”,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及困惑等,然后有针对性的出一些《说说我的心里话》、《我最想说的的话》或《我有一个小秘密》之类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怒哀乐或感想……,使学生产生交流沟通的欲望和需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也可以出一些《一朵小红花》、《我爱祖国》、《我帮妈妈洗衣服》和《我是小雷锋》等题目,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社会、引向家庭、引向普通而平凡的人际关系,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平凡的人和事中,得到写作的好材料,进而使学生乐于作文,精于作文,使作文学习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还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这个特点,经常给学生讲一些生动的故事。
开展每个学生都来讲故事活动,引导学生找故事、编故事、写故事、讲故事。
实践证明,开展这些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激情效果颇佳。
总之,三年级的作文还刚刚是个起步,有时确实是使人感到无头无序,无从下手,但只要我们当老师的多一份心,讲究一下方法,相信会给学生带来一片芳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