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及护理措施
育儿知识: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
![育儿知识: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6667532d561252d380eb6ed3.png)
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溢乳新生儿溢乳是常见现象。
新生儿胃呈水平位,胃入口处的喷门括约肌松弛,而出口处的幽门肌肉却相对紧张。
进入胃内的奶汁不易通过紧张的幽门,进入肠道,却容易通过松弛的喷门返流回食道,结果奶汁就溢入口内,并从小嘴里流出来了。
另外,新生儿消化道调节功能尚未完善,这也是造成乳汁返流的原因。
生理性溢乳会随着宝宝生长发育慢慢好起来的,孩子也不难受,也不痛苦。
溢乳后只要宝宝仍然是精神饱满,生长发育也正常,就不用担心。
预防溢乳的方法:1、喂奶前给宝宝换好尿布,喂奶后不管有没有尿湿,都不要再换了,以免由于活动而导致溢奶。
2、喂奶后竖着抱宝宝,轻轻给宝宝拍背,直到打嗝再缓缓放下。
3、如果奶水较冲,妈妈用手指轻轻夹住乳房,以控制奶水流出速度,免得宝宝吃得太急。
4、要让宝宝含住乳晕,以免吸入空气。
还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吸没有奶水的空乳头。
5、用奶瓶喂奶,要让奶汁充满奶嘴,以免宝宝吸入空气。
打嗝新生儿吃的急或吃进了空气,就会持续打嗝,宝宝很不舒服。
抑制打嗝的办法是:用手指击弹宝宝足底,令其啼哭数声,哭声停止后,打嗝也就随之停止。
如果没有停止,可重复上述方法。
有些妈妈给宝宝喂温水或继续喂点奶也可抑制宝宝打嗝。
打嗝的预防方法小宝宝打嗝重在预防,父母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小儿在啼哭气郁之时不宜进食,吃奶时要有正确的姿势体位;2、吃母乳的新生儿,如母乳很充足,进食时,应避免使乳汁流得过快;3、人工喂养的小儿,进食时也要避免急、快、冰、烫,吸吮时要少吞慢咽;4、新生儿在打嗝时可用玩具引逗或放些轻柔的音乐以转移其情致,减少打嗝的频率。
黄疸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黄疸。
这是由于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释放过多,引起皮肤、巩膜甚至手足心发黄,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足月儿出生后一周左右出现暂性黄疸发生率为5 0%左右,早产儿暂时性黄疸发生率在80%左右,出生7-10天后自然消退。
新生儿暂时性黄疸不表现为任何异常。
因此不需要治疗,可适当喂葡萄糖水。
新生儿生理知识点总结
![新生儿生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226825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a.png)
新生儿生理知识点总结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
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发展对于医护人员和家长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将总结新生儿生理知识点,其中包括新生儿的生理特点、适应期、各个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新生儿常见的生理指标、以及新生儿护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
1.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在子宫内的环境有关。
首先,新生儿的皮肤呈现出一种淡红色,这是由于在子宫内的缺氧环境下,胎儿的血色素会呈现出一种淡红色的特点。
此外,新生儿的头围相对于身体来说会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其头部的成骨不完全导致的。
此外,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很差,容易出现低体温。
最后,新生儿出生后的几天内会有一些生理反应,例如湿肺、黄疸等,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 新生儿的适应期新生儿出生后会经历一个适应期,其主要特点包括呼吸系统的适应、循环系统的适应、消化系统的适应等。
在这一适应期内,新生儿需要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和变化,医护人员和家长都需要特别关注新生儿的适应情况,确保其适应期能够顺利度过。
3. 新生儿各个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新生儿的各个系统在出生后都需要逐渐发育和成熟。
首先是呼吸系统,新生儿的肺脏在出生后需要逐渐展开,呼吸功能也需要逐渐成熟。
其次是循环系统,新生儿的心脏需要逐渐适应体外的循环,同时血管的扩张和收缩功能也需要逐渐完善。
再次是消化系统,新生儿的胃肠道功能需要逐渐发育,尤其是新生儿的胃蠕动功能和吸收功能都需要时间去逐渐成熟。
4. 新生儿常见的生理指标新生儿的一些生理指标是评价其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
例如,体重增长速度、身长、头围、胸围等指标都可以反映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此外,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也是评价新生儿生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参数。
5. 新生儿护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新生儿护理中,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例如,保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确保其充分的营养摄取、保持其皮肤的清洁和干燥等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护士儿科知识点总结
![护士儿科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dcb9e0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1.png)
护士儿科知识点总结一、新生儿护理1. 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新生儿的生理现象主要包括传统的:"两三天黄"、"新生儿皮疹"、"眼结膜水肿"、"溶血性疾病"等。
2. 新生儿的常见疾病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窒息"、"新生儿脑瘫"、"腹腔积液"、"肺炎"、"肺源性心脏病"等。
3. 新生儿护理的常见问题新生儿护理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吸吮困难"、"哭声过弱或过响"、"喂养问题"、"护理温度过高或过低"等。
二、幼儿护理1. 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主要包括:"心肺功能持续增强"、"消化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儿童口腔护理"等。
2. 幼儿的日常护理幼儿的日常护理主要包括:"睡眠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体育锻炼"等。
3. 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幼儿的常见疾病及预防主要包括:"传染病"、"呼吸道疾病"、"伤害事故"等。
三、儿童青少年护理1. 青春期生理变化青春期生理变化主要包括:"细胞增殖增强"、"内分泌系统升级"、"性成熟"、"抵抗力增加"等。
2. 青少年常见疾病及预防青少年常见疾病及预防主要包括:"心理问题"、"饮食问题"、"运动与健康"、"怀孕及性传播疾病预防"等。
3. 青少年精神卫生青少年精神卫生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青少年人际关系建立与维护"等。
婴幼儿常见病护理知识
![婴幼儿常见病护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06cd8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c.png)
婴幼儿常见病护理知识
一、新生儿窒息
1、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有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2、窒息过程中,新生儿会出现晕厥、口周围涎液多、肌肉张力减弱、面容改变、皮肤有紫红色斑点、呼吸变得缓慢而深,但是容易暂停,甚至
无法呼吸,如果一直没有妥善护理,很容易导致死亡。
3、一旦窒息症状出现,婴幼儿护理的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新生儿头位
保持一定的高度,以减少胸部的紧张度,促进吸入空气;然后使用手掌轻
拍新生儿的背部,帮助新生儿完成呼吸;同时要立即对新生儿提供有效的
复苏护理。
4、如果此时还没有完全恢复,可以采用吸入空气的方法,让新生儿
吸入空气,这样也能恢复新生儿的呼吸。
二、腹泻
1、婴幼儿腹泻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儿,是指比正常排便次数多,比正
常排出的粪便量多,或排出的粪便质量发生变化,呈泥状水样或液流状的
病症。
2、腹泻的护理主要包括:给予足够的液体,有助于恢复水分,以防
止脱水;及时给予止泻药,如果有严重的腹泻,那么应采取调理肠系膜通
道的手段来预防细菌滋生;保证婴幼儿维持良好的卫生清洁,以防止寄生
虫的滋生。
三、病毒感染。
月嫂培训:新生儿护理知识讲稿
![月嫂培训:新生儿护理知识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d1c27b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3.png)
喂养与饮食
母乳喂养
新生儿最好的食物是母乳,能够 提供足够的营养和免疫保护。每 次哺乳后,应将宝宝竖直抱一段 时间,轻拍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
气。
人工喂养
如果选择人工喂养,要确保奶瓶、 奶嘴等器具清洁卫生,并按照奶 粉说明正确配制奶液。每次喂奶 后,同样需要竖直抱宝宝并轻拍
背部。
饮食注意
新生儿期尽量避免给宝宝喂食除 母乳或配方奶之外的食品,以免
新生儿生长与发育指标
新生儿的体重、身高等指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化,家长需要定期记录和监 测。
新生儿的头围、胸围等指标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新生儿 的生长发育状况。
新生儿的肌肉张力和姿势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化,家长需要留意宝宝的动 作和姿势是否正常。
02
新生儿日常护理
月嫂培训:新生儿护理知 识讲稿
• 新生儿生理特点 • 新生儿日常护理 • 新生儿常见疾病与预防 • 新生儿安全与急救 • 实践操作与经验分享
01
新生儿生理特点
新生儿发育特点
新生儿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成 熟,需要良好的外界刺激来促 进脑部发育。
新生儿的皮肤较为娇嫩,需要 保持清洁和瘙痒、疼痛、干燥、脱屑 等。
治疗
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 刺激,使用温和的护肤品, 严重时需就医。
新生儿腹泻
病因
感染、过敏、乳糖不耐受等。
症状
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水样便等。
治疗
调整饮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必要时就医。
其他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1 2
新生儿脐炎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定期消毒,避免感染。
03
如果新生儿发生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
新生儿应急预案
![新生儿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1ddac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0.png)
新生儿应急预案一、引言新生儿是生命的起点,然而,由于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他们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
因此,制定新生儿应急预案,对于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预案旨在明确新生儿应急处理的流程、方法和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治工作。
二、新生儿常见紧急情况及处理方法1.新生儿窒息: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
处理方法包括: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监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救治措施。
2.新生儿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各种感染的侵袭。
处理方法包括: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密切监测体温、白细胞等指标,评估感染程度。
3.新生儿黄疸: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但过高的胆红素水平可能对新生儿造成严重伤害。
处理方法包括:评估黄疸程度,监测胆红素水平;给予光照治疗,促进胆红素代谢;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食欲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感染。
处理方法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治疗;使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密切监测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评估病情变化。
三、新生儿应急预案的实施1.培训与演练: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急救水平;定期组织新生儿急救演练,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2.急救设备与药品:确保急救设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和药品(如抗生素、维生素K等)的齐全、完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3.信息沟通与协调:建立新生儿急救信息沟通机制,确保各部门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协同作战;加强与上级医院、120急救中心等外部机构的联系,提高新生儿急救成功率。
4.急救记录与总结:详细记录新生儿急救过程,包括病情、救治措施、用药情况等,以便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急救水平。
四、结论新生儿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有哪些生理现象象有哪些
![新生儿有哪些生理现象象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f9eaaf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3.png)
新生儿有哪些生理现象象有哪些对于新生儿有哪些生理想象呢?新生儿的生理现象有哪些呢?新生儿的殊生理现象有哪些?初为父母的年轻爸爸妈妈认识宝宝的一些生理特点,减少不必要的恐慌,本文是店铺整理的新生儿有哪些生理现象,仅供参考。
新生儿生理现象1.溢乳新生儿胃体呈水平位,胃容量小,胃入口处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出口处幽门肌肉却相对紧张,进入胃内的奶汁,不易通过紧张的幽门进入肠道,却容易通过松弛的贲门,返流回食道,溢入口中,并从小嘴巴里流出来。
另外,新生儿消化道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完善,这也是造成奶汁返流的原因。
生理性溢乳不需要治疗,只要注意护理,一般随着月龄的增加,都会慢慢减轻直至消失。
2.上皮珠、马牙和螳螂嘴有的新生儿口腔硬腭上,可见一些白色小珠,医学上称为上皮珠。
上皮珠是细胞脱落不完全所致,对宝宝没有任何影响,几天后就会自行消失,不必处理。
新生儿齿龈上也可能有白色小珠,看起来像刚刚萌出的牙齿,有的就像小马驹口中的小牙齿,这种现象俗称“马牙”。
新生儿口腔内两颊部,会堆积一小堆脂肪垫,俗称“螳螂嘴”。
和上皮珠一样,马牙、螳螂嘴也不需要处理,它们会自行消失的。
3.乳房增大、乳头凹陷不论男婴还是女婴,出生3~5天后,都会出现乳腺肿胀的生理现象。
触感上有蚕豆或山楂大小的硬结,轻轻挤压,可有乳汁流出。
新生儿乳房增大,是胎儿期母体雌激素影响的结果,一般2~3周内即可自行消退。
新生儿乳房肿胀,千万不要挤压,如果不慎把乳头挤破,会带进细菌,造成乳腺红肿、发炎,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败血症。
如果是女婴,挤压造成乳腺发炎,使部分乳腺管堵塞,成年后会影响乳汁分泌。
4.黄疸也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黄疸。
这是因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殊性引起的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一般不超过12毫克/分升,出生后一周左右出现暂时性黄疸,发生率为50%左右。
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一般不超过15毫克/分升,暂时性黄疸发生率在80%左右,出生7~10天后自然消退。
卫生学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
![卫生学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799c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f.png)
THANKS
感谢观看
卫生学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和护理
•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 新生儿的护理 •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 新生儿的安全与急救
01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外观特点
皮肤
新生儿皮肤薄嫩,易受 损伤和感染,需保持清
洁干燥。
毛发
新生儿头发稀疏柔软, 头皮较薄,易出汗。
眼睛
耳鼻喉
新生儿眼睛清澈明亮, 但调节能力较弱,需避
新生儿的安全防护
预防窒息
新生儿无法控制自己的呼吸道, 应避免使用柔软的被子或枕头, 以防宝宝脸部埋入其中导致窒息。
防止烫伤
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应避免 宝宝接触到过热的物品或热水, 洗澡时水温应控制在37-40摄氏
度。
预防意外伤害
确保宝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尖 锐物品、小物件等可能给宝宝带
来伤害的物品。
新生儿红斑
总结词
新生儿红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现象,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片或丘 疹。
详细描述
新生儿红斑通常在出生后1-2周内出现,是由于皮肤娇嫩、外界刺激以及母体激 素水平变化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 间较长,建议就医。
新生儿脱水热
总结词
新生儿脱水热是由于新生儿体内水分不足引起的发热现象, 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日出现。
免强光直射。
新生儿耳道狭窄,鼻道 短,喉部声带发育不全,
哭声柔弱。
消化系统特点
01
02
03
04
口腔
新生儿口腔黏膜娇嫩,唾液分 泌少,容易发生口腔炎。
胃部
新生儿胃部呈水平位置,易发 生溢乳。
肠道
妈妈课堂内容安排(新)
![妈妈课堂内容安排(新)](https://img.taocdn.com/s3/m/973e87df0242a8956bece43f.png)
妈妈课堂内容安排1、新生儿生理现象2、睡姿规范、抱放婴儿的姿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3、人工喂养宝宝的配奶、喂奶及吐奶、溢奶的护理4、母乳喂养指导5、新生儿排泄及臀部护理6、新生儿发热的原因及护理7、婴儿洗澡及抚触8、养护宝宝日常注意事项9、新生儿黄疸及护理第一课新生儿生理现象一、新生儿溢奶及预防护理措施溢奶:新生儿出生头几个星期,在吃完奶后,从口边流出一些奶液的现象叫溢奶。
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且喷门括约肌(食物入口)松弛,而幽门(食物出口)发育良好,所以容易出现溢奶现象。
一般情况良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处理。
预防措施:1、每次吃完奶后都要竖抱婴儿,让其趴在妈妈的一侧肩头,空心掌从宝宝背部下方向上轻轻拍嗝,也可顺时针按摩宝宝背部。
2、奶嘴孔眼大小适宜,喂奶不要过急过快。
3、奶量多少适中,勿过度哺喂。
4、喂完奶拍过嗝后,置宝宝右侧卧位半小时以上(因人的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宝宝吃完奶如取左侧卧位则会使膨胀的胃体受到挤压,奶液则会从松弛的喷门流出),有条件者将床头太高20度左右,然后可变为左侧卧位或俯卧头侧位。
5、每次喂奶前要检查尿布,如已有便迹,应先更换尿布,然后再喂奶。
避免喂奶后短时间内换尿布翻动宝宝,而引起溢奶吐奶。
刚喂完奶不要逗宝宝玩耍,避免让宝宝过渡兴奋活动。
感谢聆听!妈妈课堂第一课宝宝洗澡及抚触:一、环境及用物准备:1、关闭门窗,室温调至26—28°C。
2、卸下戒指、手链,剪短指甲并洗手。
3、备好清洁包被、浴巾、小毛巾、换洗衣服、尿不湿、洗发-沐浴露、抚触油、护臀膏、碘伏棉签及小棉签,大浴盆中盛38°—40°C温水、小面盆等。
二、分段式洗澡法:1、洗面部和头部:给宝宝脱下衣服,可搭在胸腹部暂时保暖;妈妈坐在小凳子上,用左臂将宝宝夹在自己的臂弯和左侧腰腿部,左手托住宝宝的头颈部,使宝宝面朝上躺在妈妈左前臂和手上,拇指和中指分别捂住宝宝双耳孔防止水流入耳。
简述新生儿的几种常见特殊生理状态
![简述新生儿的几种常见特殊生理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e608d99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b.png)
简述新生儿的几种常见特殊生理状态新生儿是指出生后的头30天内的婴儿。
他们的身体正在适应生活在母亲子宫之外的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新生儿可能会经历一些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
本文将简述新生儿的几种常见特殊生理状态,包括新生儿皮肤脱皮、黄疸、呕吐、打嗝以及婴儿痤疮。
首先,新生儿皮肤脱皮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
由于婴儿在子宫内的皮肤与空气接触时间较短,出生后皮肤可能出现轻微的脱皮。
这通常是正常的,不需要特殊处理。
家长可以每天给婴儿擦拭温水,以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
其次,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之一。
它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在排除胆红素方面的功能不完善所导致的。
这种情况在婴儿出生后的头几天内很常见,特别是在早产儿中更为普遍。
黄疸通常从头部开始,然后逐渐向下扩散。
在大多数情况下,黄疸会在婴儿出生后的一两周内自行消退。
然而,对于重度黄疸或持续时间较长的黄疸,应及时咨询医生。
另外,呕吐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之一。
婴儿的胃容量较小,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容易出现呕吐。
呕吐可能是因为婴儿吃得太多、吃得太快或消化系统的问题。
对于呕吐的婴儿,家长应注意喂食的方式和时间,确保婴儿保持适量的进食,并且婴儿的头部保持抬高。
如果呕吐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咨询医生。
此外,打嗝也是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之一。
婴儿打嗝是由于婴儿吞食空气而引起的。
打嗝可能会引起婴儿的不适和哭闹。
家长可以尝试给婴儿拍嗝,即轻轻拍打婴儿的背部,以帮助婴儿排出吞食的空气。
此外,喂食时确保婴儿的头部保持抬高,也可以减少婴儿吞食空气的可能性。
最后,婴儿痤疮也是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之一。
婴儿痤疮是指婴儿面部出现的小红点或小粉刺。
这是由于母体激素在婴儿身体中的残留引起的。
婴儿痤疮通常会在几周或几个月内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家长应注意保持婴儿面部的清洁和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用品。
总结而言,新生儿的几种常见特殊生理状态包括皮肤脱皮、黄疸、呕吐、打嗝以及婴儿痤疮。
新生儿护理要点
![新生儿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ba0328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0.png)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脐带护理
新生儿脐带需要保持干燥和清洁 ,避免感染。如果发现脐带有异 常分泌物或出血,应及时就医。
红臀
新生儿红臀是由于尿布不透气或 尿液刺激所致,应选择透气性好 的尿布,并及时更换。如果红臀 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治疗。
睡眠问题
新生儿睡眠不规律是常见的现象 ,家长应尽量保持环境安静,建 立规律的睡眠习惯。如果睡眠问 题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
预和治疗。
02
日常护理要点
新生儿护理要点
汇报人: 2023-12-21
目录
• 新生儿生理特点与需求 • 日常护理要点 • 饮食与营养管理 • 睡眠与环境调整 • 健康检查与疫苗接种计划安排 • 安全防护措施与意外伤害预防
策略部署
01
新生儿生理特点与需求
新生儿生理特点概述
皮肤薄、皮下血管丰富
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
新生儿皮肤较薄,皮下血管丰富,易 受损伤和感染。
新生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对食物 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
体温调节能力差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 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体温波动 。
特殊生理状态及应对措施
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生理现象,一般 无需特殊处理,但如果黄疸持续时间 过长或程度过重,应及时就医。
吐奶
新生儿吐奶也是常见的生理现象,主 要是由于胃部发育不完善所致,一般 无需特殊处理,但如果吐奶频繁或伴 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生儿生理特点及护理
![生儿生理特点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23898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3.png)
头颅骨软
新生儿头颅骨尚未完全骨化,头颅骨 之间有间隙,容易受到外力影响而变 形。
消化系统特点
01
02
03
胃容量小
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需 要少量多餐的喂养。
消化能力较弱
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完 全发育,对食物的消化能 力较弱,需要选择适当的 奶粉和护理方法。
无牙齿
新生儿没有牙齿,咀嚼和 吞咽能力有限,需要注意 食物的质地和大小。
喂奶时要保持宝宝的头和身体呈 一条直线,喂奶后要竖抱拍嗝,
以防溢奶。
人工喂养时要注意奶量和奶瓶的 消毒,避免宝宝摄入过多空气和
感染病菌。
睡眠指导
新生儿的睡眠时间较长,每天 大约需要18-20小时的睡眠, 要为宝宝创造一个安静、舒适 的睡眠环境。
宝宝的睡姿以侧卧或仰卧为主, 避免俯卧以防窒息。
注意观察宝宝的睡眠质量,如 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较高
新生儿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较高,有助于氧气的运输。
神经系统特点
睡眠时间长
新生儿需要长时间的睡眠来促进身体发育和成长。
对外界刺激反应较弱
新生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弱,需要温和的护理和安抚。
感知能力发展迅速
新生儿对声音、光线、触觉等刺激的感知能力发展迅速,需要给 予丰富的刺激以促进感知能力的发育。
02 新生儿护理要点
日常护理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新生儿 适宜的室内温度在22-26℃,湿度在 50-60%。
每天给新生儿洗澡,清洁皮肤,并检 查全身有无异常。
定期更换尿布,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 干燥,每次更换尿布后要用温水清洗 臀部,并涂抹护臀霜,以防尿布疹。
喂养指导
新生儿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含有 丰富的营养和免疫物质,有助于 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提升。
新生儿护理讲解
![新生儿护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469590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2.png)
新生儿护理讲解一、新生儿定义新生儿是指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之前的婴儿。
此阶段婴儿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需要特别关注和护理。
二、新生儿生理特点1. 呼吸系统:新生儿呼吸频率快,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和呼吸暂停。
2. 心血管系统:新生儿心脏功能尚未完善,血压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低血压和循环衰竭。
3. 消化系统:新生儿消化系统功能不成熟,易发生消化不适、腹泻和呕吐。
4. 泌尿系统:新生儿尿路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尿路感染和肾结石。
5. 免疫系统:新生儿免疫力较低,易感染各种病原体。
6. 体温调节: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发生发热和低温。
7. 骨骼系统:新生儿骨骼柔软,易发生骨折和变形。
三、新生儿护理要点1. 清洁: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定期洗澡,避免摩擦和损伤。
2. 喂养:合理安排喂养时间,观察新生儿吮吸、吞咽动作,确保营养充足。
3. 睡眠:保证新生儿充足睡眠,采取适当的睡姿,预防畸形。
4. 观察:密切关注新生儿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体温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 消毒:对新生儿用品进行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6. 预防接种:按照我国疫苗接种计划,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7. 早期教育:进行适当的早期教育,促进新生儿智力发育。
四、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 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较常见,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通过晒太阳、喂糖水等方法缓解。
2. 乳腺肿大:新生儿乳腺肿大属于正常现象,一般出生后2-3周内消退。
3. 粟粒疹:新生儿面部、头皮等部位可能出现粟粒疹,可用生理盐水擦拭,避免用手挤压。
4. 腹泻:新生儿腹泻可能由喂养不当、感染等原因引起,需针对原因进行处理,必要时就医。
5. 发热:新生儿发热可能由感染、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
五、新生儿护理注意事项1. 避免过度刺激:新生儿对刺激较为敏感,应避免强光、噪音等刺激。
2. 合理保暖: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较弱,应根据气温适时增减衣物。
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068d92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e.png)
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发布时间:2021-09-02T11:09:32.01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3期作者:陈蓓[导读] 新生儿一般是指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陈蓓成都西区安琪儿妇产医院新生儿科四川成都 610031新生儿一般是指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未满28天的婴儿。
在出生之后,环境的变化,身体各器官在生理和解剖等方面均发生一系列变化,例如,新生儿建立了自己的呼吸,血循环改变,消化和排泄功能的开始,对外界较低温度的适应等,这些均为新生儿心理特点。
除此之外,出生之后还将出现各种生理现象,但其均为正常表现。
1.生理性黄疸出生后新生儿皮肤为粉红色,在2~3天后有些小儿表现出皮肤发黄,眼睛巩膜也存在发黄,第4~5天较为明显,8~12天则将自然消退,除去皮肤发黄之外,全身情况良好,未有病态,以及精神和食纳佳,从而称为生理性黄疸[1]。
通常对黄疸的的观察要在自然的光线下展开,房间明亮,家长一般均能够发现。
如若光线暗或是不清晰,家长也要及时观察这点。
一般足月儿检查胆红素在20~120mmol/L,而低体重儿和早产儿出现较晚,通常是在3~5天内在出现,而6~8天则达到高峰,并且黄疸的程度也要比足月儿严重,同时,消退的的时间也比较晚,7~9天后则开始消退,直至2~3周后才能够退净。
而为什么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息息相关,例如胆红素产生量较大;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较差;肝细胞的摄取能力不足;对机体胆红素的排泄能力不高。
新生儿为何胆红素升高,则因新生儿刚出生时红细胞较多,而出生后血液中多余的红细胞随之破坏,故产生过多的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堆积[2]出现黄疸。
若黄疸出现过早或是过重,则要考虑病理性黄疸。
此外,刚出生小儿肠道细菌少,不能将肝脏胆红素全部处理则是造成生理性黄疸又一原因。
再则是肝脏本身发育不全,肝酶活力差,因此,不能有效处理胆红素。
2.马牙和螳螂嘴通常出现在新生儿齿龈边缘上常有灰色小隆起,或呈白色小圆点,高出牙龈,芝麻大小,一般在医学上称为皮珠,故俗称马牙或是板牙。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0b091c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9.png)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新生儿出生时,由于体内有来自母亲的抗体,一般不容易生病,但还是有一些常见的情况需要加以注意。
一、脐炎新生儿出生结扎后的脐带残端一般3~7天脱落,有的需要10 余天或20余天(根据结扎手法不同)才能干燥脱落。
1、原因局部细菌感染。
当新生儿出生后切断脐带是,其根部为新鲜伤口,脐带内的血管没有完全闭合。
若护理不当,病菌进入时,可引发脐炎。
如果治疗不及时,病菌进入血液可能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2、临床表现脐轮与脐周皮肤发红,其根部有少量分泌物为脐炎的典型症状。
轻者:新生儿没有全身症状。
较重者:脐部周围皮肤红肿,脐根部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并伴有臭味。
重者:新生儿伴有发烧、食欲不佳、精神状态不好等症状。
3、护理方法治疗脐炎的根本措施是预防,尤其是脐带脱落前的护理。
应保持脐部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
一旦发生脐炎,应及时就医。
黄疸是指新生儿的血液、粘膜和皮肤出现变黄的现象,脸上最先变黄,然后是躯干,最后才是手脚。
1、原因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在老化之后,经过代谢会产生一些废物(胆红素),最后经肝脏排除体外。
而新生儿肝酶活动力低,无法清除过多的胆红素,因而发生黄疸。
新生儿黄疸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乳性黄疸)。
2、观察轻度黄疸主要显现在巩膜、面部、躯干等部位,中度以上黄疸除此部位明显外,手心、足心亦有感染。
溶血性黄疸出现早,进展快,并常伴有贫血;肝脾大或水肿感染性黄疸常伴有发热,并克发生感染;梗阻性黄疸大便色浅或呈陶土色;产伤所致黄疸可有头颅血肿或其他部位损伤原因,红细胞破坏增多,长因母乳血型不合引起。
另外,红细胞增多症、窒息、缺氧、酸中毒等也会引发黄疸。
3、类型(1)生理性黄疸:正常足月儿60%在出生后的2~3 天出现黄疸,在第4~5 天达到高峰,在1~2 周内消失。
早产儿、低体重儿有80%会出现黄疸,且出现时间较早(24 消失内),黄疸程度重,消退时间长,一般长于3 周,黄疸指数平均在11-12 毫克每100 毫升。
新生儿常见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常见特殊生理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f70581a2d4d8d15abe234e2c.png)
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
为了适应母体外的独立生活,新生儿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1、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肝脏清除胆红素能力差,在出生后2-3天会出现皮肤及巩膜发黄,这属于生理范畴的黄疸,一般7-10天会逐渐消退。
早产儿可能到3-4周才会消退。
这都是正常的。
2、体重下降:在宝宝出生几天内,由于进奶量较少,排出胎粪,皮肤及呼吸时蒸发水分较多,在出生后2-4天体重不升反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3、吐奶:新生宝宝的胃是呈水平位的,就像两头扎住的口袋,胃的上端是贲门,肌肉发育尚未成熟,比较松弛; 胃的下端是幽门,肌肉比较紧张,容易痉挛。
新生宝宝的胃容量很小,呕吐反射中枢控制能力弱,若吮奶过急、过多,就很容易吐奶。
在新生儿中,比较常见。
4、乳腺大:有些新生宝宝在出生后3-5天会出现乳腺肿大,约有蚕豆到核桃大小,部分甚至还有乳汁分泌。
这是由于母体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胎盘进入宝宝体内所致,雌激素会使乳腺增大,孕激素使乳汁分泌,一般在2-3周后,逐渐消退。
5、阴道流血:少数女婴在出生后1周左右,阴道内有少许血性分泌物或灰白色粘液分泌物流出。
这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受到母体的激素影响,出生后激素影响中断,造成类似月经的出血,一般数天内可消失。
6、鼻塞:宝宝的鼻黏膜的毛细血管很丰富,且鼻腔很狭窄。
当有分泌物时,鼻腔很容易被塞住,不一定是感冒。
7、尿色红:出生后2-5天,由于宝宝尿少,加之白细胞分解较多,使尿酸盐分泌增加,可使尿染成红色,并伴有排尿时啼哭,在尿布上也可呈红色,一般持续几天后消失。
正常新生儿护理-
![正常新生儿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970ad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5.png)
(3)肌张力及活动情况 正常新生儿反应灵敏,肌张力正常, 四肢活动自如,呈屈曲状。(4)皮肤、黏膜 1)颜色:皮肤呈粉红色,面色苍白或青紫 提示呼吸不畅或心功能不全。 2)观察:皮肤、黏膜有无黄疸、感染或 红臀发生,口腔黏膜有无感染。
<编号>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主要内容〕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三、护理措施
<编号>
一、护理评估
入母婴同室时评估一次,日常评估每日1次 . 1.健康史及出生情况评估 (1)母亲情况:妊娠、分娩过程和分娩方式。 (2)新生儿情况:Apgar评分,新生儿标记, 有无损伤及畸形。 可能发生的潜在性问题。
<编号>
3)乳腺肿大及假月经:注意出现及消失时间.4)脱水热: 新生儿出生后2~3天体温突然升高,应 考虑脱水热。 如通风、喂水后体温不下降,注意感染。
<编号>
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
新生儿能对母亲给予的爱做出回应。 注意新生儿的啼哭、表情等情绪反应, 判断新生儿是否有饥饿、不适、疼痛等 异常。
<编号>
2.保持呼吸道通畅 (1)胎儿娩出后,首先清理呼吸道. (2)密切观察呼吸和面色. (3)防窒息:取侧卧位,避免溢乳或 呕吐物误入呼吸道。
<编号>
3.预防感染
(1)清洁、卫生与消毒 1)环境 2)工作人员 3)新生儿: 体温稳定后,于出生后 24小时内即可沐浴。(2)眼耳口鼻护理
<编号>
(7)新生儿行为特征的评估 1)睡眠:注意睡眠及觉醒时间; 2)感觉:视觉、听觉、味觉、 触觉是否正常; 3)反射:吸吮、吞咽、觅食、握持及 拥抱反射是否存在。
<编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正常新生儿护理
(2)喂养:正常足月儿生后半小时即可抱至 母亲处哺乳,以促进乳汁分泌,提倡按需 哺乳。
无母乳者可给配方乳,每3小时1次,每日 7~8次。
奶量根据所需热量及婴儿耐受情况计算, 遵循从小量渐增的原则,以奶后安静、无 腹胀和理想的体重增长(15~30g/d,生理 性体重下降期除外)为标准。
这时不可强力进行挤压以防继发感染,约 在生后2~3周消退。
2020/5/23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17
新生儿阴道出血(假月经):
假月经:有少数女婴生后5~7天可从阴道流 出少量血液,似月经,持续1~3天自止。
引起假月经 的新生儿一般不需处理。
因为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母亲孕期雌性激 素所致,如果出血增多或时间延长,则应按 新生儿出血症处理,给予维生素K、C和安 络血、止血敏等治疗。
2020/5/23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8
胎脂
指的是 新生儿初生时皮肤上覆盖一层白色的脂样 物,这种物质具有保护新生儿皮肤的作用,于孩 子生后数小时逐渐吸收,不必洗去。
但如果耳后、头皮、腋下及其他皱褶处遗留的胎 脂过厚或粘有血迹时,应用湿毛巾轻轻除去,然 后涂以少许消过毒的植物油就可以了。
2020/5/23
污染,杜绝乳制品污染。 避免患病人员探视。
2020/5/23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6
正常新生儿护理
(5)皮肤粘膜护理: ①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②保持脐带残端清洁和干燥。 ③口腔粘膜不宜擦洗。 ④衣服宜宽大,质软,不用钮扣。应选用
柔软、吸水性强的尿布。
2020/5/23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7
初生新生儿常见的 一些生理现象
12
脱水热 :
脱水热 :指的是在新生儿时期由于皮下脂肪 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如果 此时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易发生脱 水热。
2020/5/23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13
正常情况下的新生儿脱水热热度一般不超 过38℃。及时补液后可很快降至正常。
若是包过紧时也可以出现这种现象,特别是 在夏季更为多见.
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及护理 措施
正常新生儿护理
(1)保暖:生后应立即用预热的毛巾擦干 新生儿,并采取各种保暖措施,使婴儿处 于中性温度中。
因新生儿头部表面积大,散热量多,寒冷 季节可戴绒布帽。
保暖过度可致发热甚至捂热综合征。
2020/5/23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2
适当保暖
2020/5/23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不必过于的担心.
2020/5/23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18
新生儿啼哭
啼哭是新生儿的一种本能 反应,也是一种运动,可以 促进肺的发育,所以新生 儿啼哭不一定是病态。
由于出生后对环境不适应, 新生儿不分黑夜和白天, 往往白天安睡,夜间啼哭, 出现夜啼的特殊症状,俗 称“夜啼郎”。
2020/5/23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21
尿
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应排第一次尿。如生后 48小时仍无尿应去医院检查。
新生儿排尿次数频繁,一天10-20次左右。
的黄胆加重,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2020/5/23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10
马牙或板牙:
马牙或板牙:是 新生 儿的上腭中线和齿龈 切缘上常有黄色小班 点,它是系上皮细胞 堆积和粘液腺分泌物 堆积所致,于生后数 周至数月自行消失。
不可胡乱用针去挑或 毛巾去擦,以防引起 感染。导致新生儿破 伤风.
2020/5
特别提示:如果妈妈是O型或RH阴性血型, 新生儿出生后最好立即检测血型,如果出
生后黄疸出现很早且进展快,需要立即就 诊,警惕溶血病的发生。
2020/5/23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16
生理性乳腺肿大:
生理性乳腺肿大:这种情况多数的原因是属 于正常的范围,通常 男女新生儿均可发生, 在生后3~5天出现,乳房肿大如蚕豆鸽蛋大 小,甚至可挤出少量乳汁。
2020/5/23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4
正常新生儿护理
(3)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仰 卧时可在肩下放置软垫,避免颈部弯曲。 一般不需要枕枕头。
侧卧位可避免呕吐窒息。
2020/5/23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5
正常新生儿护理
(4)预防感染: 接触新生儿前应严格洗手;护理和操作时
应注意无菌; 避免过分拥挤,室内要经常通风防止空气
2020/5/23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14
生理性黄疸:
一般于生后2~3天出现,4~5天最明显, 7~14天消退。
具有自限性,不需治疗,预后良好。
若是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正常的生理 性黄疸消失后再次出现黄疸,或黄疸时间延 长,就有可能是病理性的黄疸,这时就要引起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的高度重视.
症状是婴儿大便干燥,每次排便都非常费 力。排便时哭闹不安,有时肛门破裂。便 秘在吃牛奶的孩子中常见。
防治方法:在奶中增加糖量,100毫升加10 毫升白糖。(目前各种品牌的配方奶成分 均力求接近母乳,故多添加多聚乳糖和多 聚半乳糖软化大便,便秘发生率低)
用开塞露或温盐水灌肠。
2020/5/23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9
胎粪
胎粪指的 是新生儿生后最初的大便,是由胎儿期的肠黏膜分泌物、胆汁及咽下 的羊水组成,呈墨绿色。
一般于出生后2~3天开始排泄,约2~3天内排完,粪便转为正常的淡黄色。 由于胎粪对新生儿肛周皮肤有刺激性,故在每次排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臀部,
擦干后敷以薄层植物油,以预防红臀发生。 若是脂粪排出时间超过正常的时间,就有可能出现胎粪排出延迟,因此使新生儿
19
那么怎么办?
只要婴儿吃奶正常,体重增加,没有其他病症, 就不必治疗。
可以在白天适当逗醒小儿,不要抱不离手,夜 间睡前喂饱,环境安静,即能随着新生儿日龄 的增长,啼哭症状会日渐好转。
当然,如果一直哭啼不止,或伴有其他异常时, 就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2020/5/23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20
便秘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11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体重下降 :主要是由于出生后最初几 天进食较少,但同时有不显性失水和大小 便排出,故在生后的2~4天内体重有所下降, 较刚出生时减低约6%~9%。
随着奶量的增大,进食增加,约在10天左右 恢复正常。
无需特殊处理,加强观察即可。
2020/5/23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