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十 鲁教版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十一. 本周教学内容:《化学实验》专题十二. 教学目的:1、掌握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思路2、熟悉常见物质的重要性质和制法3、了解物质制备和绿色化学的关系三. 教学重点、难点: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原则和思路四. 知识分析:专题十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一)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思路1. 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条件适合,操作简便.(2)原理正确,步骤简单.(3)原料丰富,成本低廉.(4)产物纯净,污染物少.2. 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由实验目的来分析实验原理→选择实验用品(药品和仪器)→拟定实验方案→分析比较,优化实验方案→确定最佳方案.(二)解答制备实验方案设计题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1)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基本操作等实验基础知识(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的性质及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3)烃、烃的各种衍生物(如卤代烃、醇、酚、醛、酮、羧酸、酯等)的基本性质和转化衍生关系,重要有机物的合成方法和原理;(4)典型的化工生成原理(如硫酸工业、合成氨工业、硝酸工业、氯碱工业、钢铁冶炼、硅酸盐工业、化肥工业、石油的综合利用、漂白粉的制取等);(5)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原理,一些重要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制备方法等。
(三)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绿色化学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要遵循绿色化学的要求绿色化学是指设计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小的环境副作用,并且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过程。
它是实现污染预防基本的和重要的科学手段,包括许多化学领域,如合成、催化、工艺、分离和分析检测等。
绿色化学不同于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一种研究污染物的分布、存在形式、运行、迁移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科学。
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在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和零污染。
它研究污染的根源——污染的本质在哪里,它不是去对终端或过程污染进行控制或处理。
绿色化学关注在现今科技手段和条件下能降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负面影响的各个方面和各种类型的化学过程。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五鲁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五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化学实验》专题五二. 教学目的1. 掌握常见物质的提纯原则和方法2. 掌握常见物质分离的操作方法三. 教学重点、难点分离提纯方法四. 知识分析专题五: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提纯就是除杂,它指除去物质中的杂质以提高其纯度的实验操作过程。
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开来的实验操作过程.因此可以把分离看作是提纯在方法上的延伸。
(一)物质的提纯1. 提纯的原理和原则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把杂质转化为气体或不溶物(有时恰好相反)而分离除去(去除法),或把杂质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转化法),但应注意不能因加入试剂又引入新的杂质。
提纯应遵守以下原则:(1)不增加新的杂质(2)不减少主要成分的含量(3)操作方法简单,易于进行分离(4)如果将主要成分进行了转化,最后要能将其还原这几个原则或要求可以归纳为“不增、不减、易分、还原”。
2. 固体或溶液的提纯方法(1)去除法:如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杂质,可以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BaSO4过滤除去。
(2)转化法:如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全部转化为Na2CO3。
除去某种金属离子中的Fe3+,应加入该金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或碳酸盐(遇酸容易分解的盐).如除去CuCl2溶液中含有的FeCl3杂质,可加入CuO或Cu(OH)2或CuCO3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加入适量的HCl。
因为:Fe3+ + 3H2O Fe (OH)3 + 3H+CuCO3 + 2 H+ =Cu2+ + H2O +CO2↑3. 常见气体中杂质的去除方法(1)常见的去除气体中杂质的试剂去除Cl2中的HCl:用少量水或饱和食盐水.去除HCl中的Cl2:用活性碳吸附(Cl2易液化)去除气体中的H2S:用CuSO4溶液.气体除杂装置中如果有蓝色的CuSO4溶液,一定是用来除H2S气体的。
去除酸性气体或卤素:用碱溶液去除下面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CO2(HCl、SO2、Cl2)SO2(HCl)H2S(HCl),一般采用主要成分的酸式盐,这样既增加了主要成分的含量,又把杂质气体除去了.注意不能用正盐,因为正盐会与相应的气体反应生成酸式盐。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实验化学:有机制备实验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 为什么试管要倾斜450 ?
• 为什么导管• 碎瓷片的作用?
•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空 气 冷 凝 管
直 形 冷 凝 管
球 形 冷 凝 管
环 形 冷 凝 管
冷凝回流不同沸点的有机物应如何选择冷凝管?
分 水 器
产品的提纯
反 应 混 合 液
乙酸乙酯 乙酸 乙醇 水 硫酸
1.水洗—蒸馏水
—除硫酸、乙酸、乙醇
2.碱洗—饱和碳酸钠溶液 —除少量硫酸、乙酸、乙醇 3.水洗—蒸馏水 4.干燥—无水氯化钙 —除碳酸钠溶液 —除水、乙醇
5.蒸馏—收集? ℃的馏分 —得到乙酸乙酯
洗涤与分液
BACK
抽滤
BACK
冷凝管如何选择?
蒸馏
冷凝管如何选择?
有机制备实验
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 罗德炳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药品名称 冰醋酸 无水乙醇 乙酸乙酯 浓硫酸 其它药品 NEXT1 相对分 子质量 60.05 46.07 88.12 4 饱和碳酸钠溶液 NEXT2 用量 (mL) 4 6 熔点 (℃ ) 16.7 沸点 (℃ ) 118 78.4 77.1 密度 (g/mL) 1.049 0.7893 0.9005 1.84 水溶解度 (g/100ml)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微溶于水 易溶于水
BACK
新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实验
新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实验
——基础化学实验一:分析化学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分析化学中定性和定量实验的
基本技能,以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实验内容:
一、定性分析:通过氯离子色谱法检测给定溶液中离子的种类与浓度,以及用它们的
特性来识别各种离子。
二、定量分析:采用滴定、电位滴定、滤池等方法,测定给定溶液中的离子含量,并
进行相应的结果分析。
三、用普朗克定律来测定溶液中的吸光度,并根据实验结果和曲线关系来确定溶液浓度。
实验要求:
1、实验工作前,在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运用上,要根据实验安全指导原则,佩戴个
人劳动安全防护用具,确保安全合理操作。
2、准备实验所需用品,如实验室仪器、测试试剂、试杯等。
3、实验操作应严格按照执行程序。
4、实验结束后,要妥善处理实验垃圾,如放回质量室、回收原样、清洗实验仪器等。
5、实验过程中,对测试结果不准确的,要可以仔细检查步骤,找出错误的原因。
总的来说,分析化学实验是学习基础化学的重要课题,是了解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
原理和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
以上就是有关基础化学实验一:分析化学实验的介绍内容,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四鲁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四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化学实验》专题四二. 教学目的:1. 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收集方法2. 掌握常见气体的净化、干燥、检验与收集方法三. 重点、难点:气体的制备四. 知识分析:一. 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和装置1. 气体的发生装置一般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来设计气体的发生装置,通常气体的发生装置有如图所示的几种:固态反应物加热产生气体有液体反应物参加反应不加热产生气体有液体反应物参加反应加热产生气体2. 气体的收集方法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稳定性可将气体的收集方法分为三种。
(1)排水集气法:适用于不溶于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
其优点是收集到的气体纯度高,易判断是否收集满。
有些气体虽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或与水微弱反应,但可通过往水中加入电解质,抑制气体与水反应的方法收集。
如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可收集浓度较高的Cl2(如图1中a所示)。
图1(2)向上排空气集气法:适用于不跟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图中b 所示)。
(3)向下排空气集气法:适用于不跟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图中c 所示)。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NO 2能与水反应生成NO :3NO 2+H 2O=2HNO 3+NO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 能与O 2反应生成NO NO O NO 22222:+=,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3.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和装置选择二. 气体的净化、干燥与处理1. 气体的净化和干燥气体的净化、干燥装置一般常用的有洗气瓶、干燥管、U形管和双通加热管几种(如图2所示)。
图2(1)洗气瓶(如图2中e 所示)中一般装入液体除杂试剂。
除杂试剂应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吸收或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制取的气体。
常见除杂试剂有:①强碱溶液:如NaOH 溶液可吸收CO SO H S Cl NO 22222、、、、等气体。
②饱和的酸式盐溶液,可将杂质气体吸收转化:如饱和NaHCO 3溶液能除去CO 2中混有的HCl 、SO 2等气体;饱和NaHSO 4溶液能除去O 2中混有HCl 、SO 3等气体;饱和NaHS 溶液能除去H 2S 中混有的HCl 气体。
鲁科版高一化学实验题必考知识点
鲁科版高一化学实验题必考知识点高一化学实验题是学生们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和观察的重要环节。
为了顺利完成这些实验题,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必考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实验室安全、实验装置、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实验原理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实验室安全在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时,安全第一。
同学们需要牢记实验室的安全常识,如正确佩戴实验服和护目镜,这些都是保证实验过程无危险的基本要求。
鲁科版高中化学实验会涉及一些较为危险的化学品,如硫酸、盐酸等。
在使用这些化学品时,同学们必须戴上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同时保证实验场所通风良好,以及妥善地处理废弃液体和固体。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是进行化学实验时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同学们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实验装置的名称和用途。
例如,鲁科版高一化学实验常用的实验装置包括试管、烧瓶、烧杯、量筒等。
同学们需要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装置,并了解它们在实验中的作用,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基本操作技能在进行高一化学实验时,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
首先是如何进行溶液的配制和稀释。
同学们需要了解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如何使用试剂进行配制和稀释。
其次是如何进行物质的加热和燃烧实验。
同学们需要知道合适的加热方式和温度,以及如何进行燃烧反应实验。
最后是如何进行试剂的反应观察。
同学们需要学会如何观察和描述颜色、气味、沉淀等反应现象,并正确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鲁科版高一化学实验题中,同学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实验原理,以便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
例如,在酸碱中和实验中,同学们需要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以及如何使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在气体反应实验中,同学们需要了解气体溶解度、气体扩散速率等气体的基本知识,以及气体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此外,同学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化学反应的特性,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以便合理安排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
总结鲁科版高一化学实验题必考知识点主要包括实验室安全、实验装置、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原理。
高中化学实验目录(鲁科版)
87 自制雪花膏
福安二中化学(鲁科版教材)实验目录及教学进度
福安二中化学教研组
主要实验器材
教材 页码
实验所属章节
钠、酚酞溶液、滤纸、小刀、镊子、培养皿、烧杯
8
§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 程序
钠、镊子、小刀、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铁圈、滤纸
10
§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 程序
氯气制备装置、氢气制备装置、集气瓶、铁丝、燃烧匙、铁架台、试管
第二章: 化学键 化学
26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反应与能量
氯气的制取
27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8
必
甲烷的性质
修
29
2 烷烃的结构
30
31 乙烯的性质
32 苯能与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反应?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
化合物
33 乙醇的化学性质 34 乙酸具有酸性
35 乙酸和乙醇的反应
36 乙酸乙酯的水解
37 葡萄糖的性质
32 §1.3烃
50 §2.1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50 §2.2醇与酚
73 §2.3醛酮 糖类 76 §2.3醛酮 糖类 77 §2.3醛酮 糖类 85 §2.4羟基 氨基酸和蛋白质
溴乙烷 氢氧化钠溶液5% 稀硝酸 硝酸盐2% 试管
100 §3.1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中和热测定仪、温度计、玻璃棒、盐酸1.0mol/L、氢氧化钠溶液1.0mol/L、氢氧化钾溶液 干燥管具支、电源、]导线、石墨棒、铁钉、酚酞、淀粉碘化钾试纸、铁架台、饱和食盐水溶液
9 铁及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必
修
10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1 11 模拟溶洞的“形成”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实验
11.实验名称:溴单质与碘单质的物 理性质(P99) • 实验原理: • 溴碘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四氯 化碳溶液中;碘易升华。
溶剂
水
Br2
黄色→橙色
I2
深黄→褐色
深红棕色液体 紫黑色固体
酒精
CCl4
橙→橙红
橙→橙红
棕→深棕
紫→紫红
碘被加热后变成紫色气体,遇到冷的圆底烧 瓶底部又凝结成固体碘。
12.实验名称:金属铝的还原性—— Al与O2的反应(P116)
4.实验名称:以Zn与硫酸铜的原电 池反应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P49) • 实验原理:用电流计表征 Zn+Cu2+=Zn2++Cu反应过程中的 电子转移,进而了解氧化还原反应 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 实现现象:石墨电极上有单质析出, 且电流计发生偏转
5.实验名称:Fe2+、Fe3+与氢氧化 钠的反应(P53) • 实验原理: Fe2+ + 2 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 Fe3+ + 3 OH-=Fe(OH)3↓ • 实现现象:Fe2+与NaOH反应先生成 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 为红褐色;Fe3+与NaOH生成红褐色 沉淀
(一)重要的演示实验
1.实验名称:观察金属钠及金 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P9)
实验原理: _2Na+2H2O=2NaOH+H2↑____
• • • •
实验现象及结论: 钠浮在水面上 → 钠的密度比水小______ 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 生成了气体 钠熔成一个小球 → 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 比较低 • 发出嘶嘶的响声 → 反应比较剧烈 • 滴加有酚酞的水溶液变红 → 生成碱性物 质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六鲁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六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化学实验》专题六二. 教学目的1、掌握常见单质和化合物的一般制取方法2、掌握常见7种重要物质的制备方法三. 教学重点、难点重要物质的制备四. 知识分析专题六物质的制备(一)常见单质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1. 电解法电解熔融盐。
熔融碱制备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如制备Na、Ca、Mg等;电解熔融的Al2O3制Al;电解饱和的食盐水制H2、Cl2、NaOH;电解精炼铜。
2. 一般氧化还原法①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制备物质,如在800℃时,用Na与熔融态的KCl反应制取K;在高温下用碳和SiO2反应制取Si。
②用H2、Al、C、CO等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卤化物制备W、Cr、Cu、Zn、Si等单质。
3. 复分解法利用复分解法制取HF、HCl、H2S、SO2、CO2、HNO3、H3PO4等物质。
4. 热分解法用热分解法可以制备单质或化合物。
如2HgO △2Hg +O2↑,MgCO3△MgO+CO2↑,实验室制取氧气等。
(二)部分重要物质的制备要点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原理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存在,实验室最常见的氯的化合物是HCl(盐酸)和盐酸盐(NaCl。
KCl等),盐酸容易获得且比盐酸盐容易转化为Cl2。
盐酸中的Cl-转化为Cl2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因此制备Cl2需要使用氧化剂,课本实验中使用的氧化剂是MnO2:MnO2+4 HCl(浓)△=MnCl2+Cl2↑+2H2O若无浓盐酸,可以使用食盐和浓硫酸来代替:MnO2+4 NaCl+4 H2SO4(浓)△=MnCl2+4NaHSO4+Cl2↑+2H2O若无MnO2,可用K2Cr2O7。
KMnO4。
KClO3。
Ca(ClO)2等氧化剂来代替,并且反应时一般不需要加热或只需要微热。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16 HCl(浓)+2 KMnO4=2KCl+2 MnCl2+5Cl2↑+8H2O14 HCl(浓)+K2Cr2O7=2KCl+2 CrCl3+3Cl2↑+7H2O6 HCl(浓)+KClO3=KCl+3Cl2↑+3H2O4 HCl(浓)+Ca(ClO)2=CaCl2+2Cl2↑+2H2O在以上反应中,盐酸既表现了还原性,又表现了酸性。
鲁教版高一必修一第一章新增化学实验探究
鲁教版高一必修一第一章新增化学实验探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质的化学性质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最近几年高中化学课本的改革,使得高中化学新增了许多实验,新增的实验不仅使高中化学内容更加完善,同时也帮助了同学们对于掌握各个本部分的知识更加深刻,使同学们对某些物质的化学性质更加了解,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把高一鲁教版新增的化学实验整理一下,并增加了改进的试验方法。
标签:化学教学实验教学实验技能创新能力1.1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氯气与铁反应1.1.1实验目的(1)让学生认识氯气与铁反应的现象和条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认识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铁。
1.1.2实验原理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把变价金属氧化成最高价态2Fe + 3Cl2点燃2FeCl31.1.3实验步骤(1)用拍饱和食盐水法收集一瓶氯气(瓶内保存少量饱和食盐水)。
(2)用坩埚钳夹住一束铁丝,先放在酒精灯上灼烧。
再把烧得红热的一束铁丝伸入充满氯气的及集气瓶中。
观察实验现象。
(3)待反应完毕后,把少量水注入集气瓶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振荡。
观察溶液颜色。
1.1.4实验现象(1)红热的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使集气瓶里从满红棕色的烟。
(2)溶液为黄色1.1.5注意事项及成败关键(1)不能用铁粉代替铁丝,防止反应物过热炸裂集气瓶。
(2)瓶内保存少量的饱和食盐水或在集气瓶的底部铺上一点沙子,防止反应剧烈炸裂集气(3)铁丝要成束。
(4)铁丝灼热后,伸入集气瓶要快。
(5)做实验时,应用玻璃片将及其瓶口盖住一些,以减少氯气散到空气的量。
1.1.6实验改进(1)集气瓶中收集干燥的氯气,双孔胶塞一孔固定的是内热电烙铁发热芯,上面缠有细铁丝,另一孔由带止水夹的导管伸入氢氧化钠稀溶液。
(2)接上电源通电约1分钟后,看到铁丝红热,有棕色烟生成,马上断开电源,利用余热继续反应,集气瓶中逐渐有大量棕褐色烟生成。
(3)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氢氧化钠溶液进入集气瓶,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同时氢氧化钠溶液。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七鲁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七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化学实验》专题七二教学目的1、掌握物质检验、鉴别的一般方法2、掌握常见阴阳离子的具体鉴别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物质检验方法归纳四知识分析专题七物质的检验(一)物质的检验及类型1、物质的检验定义:根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恰当的试剂和方法,采用合理的步骤,准确的观察实验中的明显现象比如颜色的变化,物质的溶解,沉淀,气体的生成,气体的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综合判断和严密推论而得出正确的结果和结论2、物质检验的类型:中学阶段有三类:鉴定、鉴别、推断。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根据物质特有的性质和特征反应或现象,选择恰当的试剂方法和步骤,通过实验进行综合的推理判断,得出结果和结论,必要时写出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
不同的是:鉴定通常是指对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是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分别检出阳离子、阴离子。
鉴别通常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辨认,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性区别于另一种;也可根据几种物质在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一般性质上的不同加以区别。
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分析推理出被检验物质的组成或名称。
(二)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1、常见气体的检验(包括检验纯度)检验的依据是:由气体的特征性质(化学和物理的)所表现的现象。
但要注意某几种气体共有的现象:①如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不少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燃烧火焰都是淡蓝色,当它们中混有一定空气时都会爆炸;③溴蒸汽、氯气、二氧化氮都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等等,遇到这些情况不要急于下结论,要综合考虑物质的性质和实验的现象。
o/L的、NaHSO4(较强酸性)三种溶液,用o/L 盐酸、L 硫氰化钾溶液、L 氯化钠溶液、L 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试剂,请选用中学化学常用仪器,设计一个实验,用最简捷的方法验证红砖中含有三价铁(简述实验步骤、所用仪器、产生现象、所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十鲁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十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化学实验》专题十二. 教学目的:1、掌握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思路2、熟悉常见物质的重要性质和制法3、了解物质制备和绿色化学的关系三. 教学重点、难点: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原则和思路四. 知识分析:专题十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一)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思路1. 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条件适合,操作简便.(2)原理正确,步骤简单.(3)原料丰富,成本低廉.(4)产物纯净,污染物少.2. 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由实验目的来分析实验原理→选择实验用品(药品和仪器)→拟定实验方案→分析比较,优化实验方案→确定最佳方案.(二)解答制备实验方案设计题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1)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基本操作等实验基础知识(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的性质及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3)烃、烃的各种衍生物(如卤代烃、醇、酚、醛、酮、羧酸、酯等)的基本性质和转化衍生关系,重要有机物的合成方法和原理;(4)典型的化工生成原理(如硫酸工业、合成氨工业、硝酸工业、氯碱工业、钢铁冶炼、硅酸盐工业、化肥工业、石油的综合利用、漂白粉的制取等);(5)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原理,一些重要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制备方法等。
(三)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绿色化学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要遵循绿色化学的要求绿色化学是指设计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小的环境副作用,并且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过程。
它是实现污染预防基本的和重要的科学手段,包括许多化学领域,如合成、催化、工艺、分离和分析检测等。
绿色化学不同于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一种研究污染物的分布、存在形式、运行、迁移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科学。
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在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和零污染。
它研究污染的根源——污染的本质在哪里,它不是去对终端或过程污染进行控制或处理。
鲁教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高中化学实验汇总考点一基本仪器与基本操作1.识别四类仪器(1)用作容器或反应器的仪器①试管②蒸发皿③坩埚④圆底烧瓶⑤平底烧瓶⑥烧杯⑦蒸馏烧瓶⑧锥形瓶⑨集气瓶⑩广口瓶⑪燃烧匙(2)用于提纯、分离和干燥的仪器①漏斗②分液漏斗③球形干燥管(3)常用计量仪器①量筒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温度计⑤托盘天平(4)其他仪器①冷凝管②表面皿③滴瓶④胶头滴管2.熟记十大基本操作下面10个基本操作在高考中经常考到,要熟练记忆。
(1)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央,待变色稳定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①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②静置,取上层清液适量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3)洗涤沉淀操作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
(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5)装置气密性检查①简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捂热试管,观察现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稳定的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有长颈漏斗的装置如下图:用止水夹关闭烧瓶右侧的导气管,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过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液柱无变化,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答题模板]形成密闭体系―→操作―→描述现象―→得出结论(6)气体验满和检验操作①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收集的氧气已满。
②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将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放开手指,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若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纯净。
鲁教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分别酒精和水
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 防止液体暴沸
蒸馏装置
化学试验基础学问点
1.物质分别和提纯时,一般遵循“四原则”和“三必需”: “四原则”:一不增,不得引入新杂质;二不减,尽量不削减被提纯和分别的物质; 三易分,使被提纯或分别的物质与其他物质易分别;四复原,被提纯物质要易被复 原。 “三必需”:①除杂试剂必需过量;②过量试剂必需除尽(去除过量试剂带入的新 杂质,同时应留意加入试剂的依次);③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4)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 I-: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蓝色(或加入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呈紫红色)。
2.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H+―→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
3.离子检验试验操作的答题模板
操作
⇒ 现象
⇒ 结论
取样,加入…… ⇒ 有……生成 ⇒ ……的是……
例如:检验某溶液中含有 Fe2+而不含 Fe3+的方法是取适量溶液于干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 KSCN
中学化学试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总
考点一 基本仪器与基本操作
1.识别四类仪器 (1)用作容器或反应器的仪器
①试管 ②蒸发皿 ③坩埚 ④圆底烧瓶 ⑤平底烧瓶 ⑥烧杯 ⑦蒸馏烧瓶 ⑧锥形瓶 ⑨集气瓶 ⑩广口瓶 ⑪燃烧匙 (2)用于提纯、分别和干燥的仪器
①漏斗 ②分液漏斗 ③球形干燥管 (3)常用计量仪器
①量筒 ②容量瓶 ③滴定管 ④温度计 ⑤托盘天平 (4)其他仪器
(4)浓碱撒在试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 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快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别和提纯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五鲁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五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化学实验》专题五二教学目的1 掌握常见物质的提纯原则和方法2 掌握常见物质分离的操作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分离提纯方法四知识分析专题五: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提纯就是除杂,它指除去物质中的杂质以提高其纯度的实验操作过程。
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开来的实验操作过程因此可以把分离看作是提纯在方法上的延伸。
(一)物质的提纯1 提纯的原理和原则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把杂质转化为气体或不溶物(有时恰好相反)而分离除去(去除法),或把杂质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转化法),但应注意不能因加入试剂又引入新的杂质。
提纯应遵守以下原则:(1)不增加新的杂质(2)不减少主要成分的含量(3)操作方法简单,易于进行分离(4)如果将主要成分进行了转化,最后要能将其还原这几个原则或要求可以归纳为“不增、不减、易分、还原”。
2 固体或溶液的提纯方法(1)去除法:如NaC溶液中混有Na2SO4杂质,可以向溶液中滴加BaC2溶液,生成BaSO4过滤除去。
(2)转化法:如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全部转化为Na2CO3。
除去某种金属离子中的Fe3,应加入该金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或碳酸盐(遇酸容易分解的盐)如除去CuC2溶液中含有的FeC3杂质,可加入CuO或Cu(OH)2或CuCO3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加入适量的HC。
因为:Fe33H2O Fe (OH)33HCuCO3 2 H=Cu2H2O CO2↑3 常见气体中杂质的去除方法(1)常见的去除气体中杂质的试剂去除C2中的HC:用少量水或饱和食盐水去除HC中的C2:用活性碳吸附(C2易液化)去除气体中的H2S:4溶液,一定是用来除H2S气体的。
去除酸性气体或卤素:用碱溶液去除下面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CO2(HC、SO2、C2)SO2(HC)H2S(HC),一般采用主要成分的酸式盐,这样既增加了主要成分的含量,又把杂质气体除去了注意不能用正盐,因为正盐会与相应的气体反应生成酸式盐。
高二化学复习化学实验专题九 鲁教版
高二化学复习化学实验专题九一. 本周教学内容《化学实验》专题九二. 教学目的1. 了解物质性质实验设计的程序2. 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规律和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三. 教学重点、难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四. 知识分析专题九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一)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1. 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程序先预测性质,设计实验探究,实施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分析比较概括,得出实验结论。
2. 解答实验方案设计题必备的实验知识在解答实验方案设计题时实验意识能起到指明解题方向,明示解题思路,确定解题方法等作用,在解答化学实验设计题时,应具有以下意识:(1)分析题给信息,确定实验目的.原理的意识(2)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确定实验方法的意识(3)根据实验方法,确定实验步骤的意识(4)根据实验步骤,确定实验装置和实验仪器的意识.若题中已给出装置或仪器,则要根据实验步骤,确定装置中各仪器的作用或各仪器的连接顺序的意识.若有气体生成或用气体进行反应的实验,则要根据实验步骤来确定气体流向的意识。
(5)实验规范操作的意识(6)环保、经济、安全的绿色化学意识(7)实验废品处理的意识(8)分析实验误差以及实验成败因素的意识3. 常见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1)证明酸性①pH试纸或酸碱指示剂②与Na2CO3溶液反应③与Zn等金属反应(2)证明是弱电解质①通过导电性实验判断:在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溶液强.例如:要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可以配制0.1mol/L的醋酸溶液,把它与0.1mol/L的盐酸的导电性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相同条件下,醋酸的导电能力比盐酸溶液弱,即可以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②通过测定溶液的pH判断:在一定浓度的酸或碱的溶液中,溶液pH的大小,可以反映酸或碱的电离能力的强弱.例如:测定1mol/L的HNO2在常温下的pH,结果测出溶液的pH约为2,由此说明HNO2在该条件下是没有完全电离的,HNO2是弱电解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实验教学总结新版全册精选考试测试习题
【鲁科版】高中化学重点知识精选高中更注重自学的能力,到大学之后这一能力会得到升华。
在开学之前就自己学习,不仅能纠正初中的学习方式,也能做到先人一步,做到温故而知新。
而对于升高二的同学,如果已经偏科了,那么可以利用假期把知识点巩固复习,不然后期就更难学习了!今天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学全册笔记》每一章的基础知识点都有。
化学基础打好,内容知识熟记,肯定可以拿高分哟!鲁科版高中化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TB:小初高题库2015-2016年下学期高二化学实验教学总结本学期在教务处、化学实验室的统一安排下,在高二全体化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按照教学计划和新课标的要求,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出发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为目的,出色的完成了高一本期的化学实验教学任务。
本期的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
现将本期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了认识,落实了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学生理解掌握化学基本概念、理论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需要。
因此,我们认真落实了实验的教学。
1、认真备好了课。
学生分组实验先在课堂上认真地把将要做的实验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告诉学生,让其理论上有充分的准备。
2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科任老师积极配合实验员,给予学生当场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使学生获益非浅3、本期我们着重抓了对学生的化学实验重要性的教育,并且努力培养他们动手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使一部分对化学实验不感兴趣的同学也参与到实验中来了。
二、存在的问题问题是存在的。
主要还是体现在学生的基础素质差,高二全体化学教师通过一期的努力,不愿动手或害怕动手的学生减少,但依然大有人在。
因此设法使学生认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培养他们动手的积极性,将是以后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也是我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须长期注意的问题。
总之,实验课的开设是必须的、必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实验汇总考点一基本仪器与基本操作1.识别四类仪器(1)用作容器或反应器的仪器①试管②蒸发皿③坩埚④圆底烧瓶⑤平底烧瓶⑥烧杯⑦蒸馏烧瓶⑧锥形瓶⑨集气瓶⑩广口瓶⑪燃烧匙(2)用于提纯、分离和干燥的仪器①漏斗②分液漏斗③球形干燥管(3)常用计量仪器①量筒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温度计⑤托盘天平(4)其他仪器①冷凝管②表面皿③滴瓶④胶头滴管2.熟记十大基本操作下面10个基本操作在高考中经常考到,要熟练记忆。
(1)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央,待变色稳定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①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②静置,取上层清液适量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3)洗涤沉淀操作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
(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5)装置气密性检查①简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捂热试管,观察现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稳定的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有长颈漏斗的装置如下图:用止水夹关闭烧瓶右侧的导气管,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过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液柱无变化,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答题模板]形成密闭体系―→操作―→描述现象―→得出结论(6)气体验满和检验操作①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收集的氧气已满。
②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将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放开手指,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若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纯净。
③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气体已满。
④氨气验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
⑤氯气验满: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
(7)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塞上塞子,用右手心顶住塞子,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将分液漏斗倒置,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先打开上口塞子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8)浓H2SO4稀释操作将浓H2SO4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9)粗盐的提纯①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烘干。
②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出滤纸边缘、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一边弄破滤纸。
(10)从某物质稀溶液中结晶的实验操作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蒸发→结晶→过滤。
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的: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3.化学实验中的几个数据4.几种操作的“第一步”(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气体、验证气体的性质等与气体有关的实验操作。
(2)检查是否漏水——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等的使用。
(3)调“0”点——天平等的使用。
(4)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
(5)分别取少量溶液——未知溶液的鉴别。
(6)润湿——用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或验证某些气体时考点二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物质鉴别1.常见阴离子的检验(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2)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CO2-3:加入BaCl2或C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
SO2-4: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沉淀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SO2-3: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3)利用AgNO3(HNO3酸化)溶液检验(4)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I-: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蓝色(或加入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呈紫红色)。
2.常见阳离子的检验H+―→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3.离子检验实验操作的答题模板操作⇒现象⇒结论取样,加入……⇒有……生成⇒……的是……例如:检验某溶液中含有Fe2+而不含Fe3+的方法是取适量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加几滴H2O2(或新制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2+而不含Fe3+。
4.物质鉴别遵循的原则(1)选择的方法或试剂要简单,实验现象要明显。
(2)用物理方法时,一般可按观察法→嗅试法→水溶法的顺序进行。
(3)用化学方法时,对固体可按加热法、水溶法、指示剂测试法、指定试剂法等进行;对液体可按照指示剂测试法、指定试剂法等进行;对气体可用点燃法、通入指定试剂法等进行。
考点三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基本原理(1)“四原则”①不增,不得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尽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③易分,使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跟其他物质易分离;④复原,被提纯的物质要易被还原。
(2)“三必须”①除杂试剂必须过量;②过量试剂必须除尽(除去过量试剂带入的新杂质,同时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③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2.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1)升华法;(2)过滤法;(3)蒸馏法;(4)萃取分液法;(5)洗气法;(6)燃烧法。
3.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常见类型(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4)“气+气”混合物的分离(提纯)考点四评价型实验题评价型实验题包括的题型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物质性质探究型、组成成分探究型、物质制备和应用探究型等,该类试题一般以实验装置图的形式给出实验的流程,其实验流程与考查容一般为1.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2.常见的净化装置——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3.常见的气体收集装置4.常见的量气装置——通过排液法测量气体的体积5.有毒气体的处理装置6.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方法适用条件实例说明萃取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CCl4和水等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蒸馏两种或两种以上互溶的液体,沸点相差较大分离酒精和水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蒸馏装置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点1.物质分离和提纯时,一般遵循“四原则”和“三必须”:“四原则”:一不增,不得引入新杂质;二不减,尽量不减少被提纯和分离的物质;三易分,使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与其他物质易分离;四复原,被提纯物质要易被复原。
“三必须”:①除杂试剂必须过量;②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去除过量试剂带入的新杂质,同时应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③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2.“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3.“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固+液⎩⎪⎪⎪⎨⎪⎪⎪⎧互溶⎩⎪⎨⎪⎧萃取法例如: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蒸发例如:从食盐水中制得食盐蒸馏法例如:用自来水制蒸馏水不互溶——过滤法例如:将NaCl晶体从其饱和溶液中分离出来4.“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液+液⎩⎪⎨⎪⎧互溶——蒸馏法例如:酒精和水、苯和硝基苯、汽油和煤油等的分离不互溶——分液法例如:CCl4和水的分离5.“气+气”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气+气⎩⎪⎨⎪⎧洗气法 例如:除去Cl 2中的HCl ,可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其他法 例如:除去CO 2中的CO ,可通过灼热的CuO6.必记的20个特征实验现象(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粉末生成。
(2)硫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大量白雾生成。
(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6)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黄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7)新制氯水中加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8)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9)湿润的淀粉-KI 试纸遇氯气:试纸变蓝。
(10)氯气遇到润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11)溴(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接近橙(紫)色。
(12)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13)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14)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的试管,放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15)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6)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白烟产生。
(17)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剧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18)铜片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19)向含Fe 2+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有白色沉淀出现,立即转变为灰绿色,最终转变成红褐色沉淀。
(20)向含Fe3+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
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 不能在容量瓶直接溶解.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 -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