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地层简介

合集下载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辽东半岛是中国东北的一个狭长半岛,位于辽宁省的最东端,其渤海海岸中段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十分独特。

本文将对该地区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特点和水文条件。

一、地质特征1. 地层构造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地区的地层构造主要由古老的基底岩石和新生代沉积岩组成。

基底岩石主要包括花岗岩、片麻岩、麻粒斑岩等,形成于古元古代至中生代。

而新生代沉积岩主要包括砂岩、泥岩、页岩等,主要沉积于第三纪至第四纪。

这些地层构造的不同组成,使得该地区地质多样,地貌复杂。

2. 地形地貌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地区的地形地貌以丘陵、低山地貌为主,分布广泛。

受海洋侵蚀和陆地沉积作用的影响,地形起伏较大,山地、丘陵、平原等地貌交织在一起。

该地区还有丰富的海岸地貌,长达数百千米的海岸线上有着许多海蚀地貌,形成了壮丽的海蚀地貌景观。

3. 地下水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降雨、地表水和岩层裂隙水。

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河谷、低洼地带和滨海平原,是该地区主要的饮用水源。

地下水在地质作用过程中,也对地下岩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下水地质特征。

二、水文特征1. 水系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地区的水系非常发达,主要河流有大凌河、小凌河、丹东河等,这些河流在不同的季节中有着不同的水量。

由于该地区地势较低,地表水集聚较快,形成了众多的湖泊和水库,如长白湖、抚顺水库等,这些水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的水文地质特征。

2. 水质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地区的水质受到了工业和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

工业废水和农田农药的排放导致了水质的恶化,主要表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

尤其是在沿海地区,海水的盐度也在不断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地质特征。

3. 潮汐渤海是中国四大海湾之一,也是世界上潮汐变化最大的海湾之一,因此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地区的潮汐活动非常频繁。

潮汐活动使得岸线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展示形态,同时也对海岸侵蚀和沉积过程产生了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地质特征。

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盆地
8地层缺失以披覆背斜构造为主的油气藏分布模式图以沾化凹陷为例3地层超覆不整合基岩断块体油气藏为主要类型的复式油气富集区地层超覆不整合基岩断块体油气藏为主要类型的复式油气富集区在前第三系基岩断块隆起的背景上形成了块断岩溶区又被次一级基岩断裂切割改造为堑垒相间排列的地质结构使生油岩直接覆盖或以断层间的形式与岩溶块断体直接接触组成新生古储成油组合形成了以古潜山为主要类型的油气富集区
E始: 区域性沉降为主。 区域拉张应力作用下,于中生代断块体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
列分割的下第三系箕状断陷,形成了一个多凸多凹相间的构造格局。
由47个箕状断块组成,各自形成一独立沉积体系和成油单元。
三、构造单元划分
位于中朝准地台东部,辽冀台向斜内。 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揭示:是以裂陷活动为主的断块构造区。
内部及周围的任 丘、留路、南马庄、 文安及高阳坡等二 级构造带上有10多 个油田分布。
地质储量占80% 多。
廊固凹陷
坝县凹陷 饶阳凹陷 深县凹陷 束鹿凹陷 晋县凹陷
黄骅坳陷内的歧口凹 陷最大,是生油最丰 富的地区。
油气田围绕凹陷呈环 带分布。
有北大港、南大港、 羊二庄、海四井等构 造带上已找到了多个 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
探明储量占60%以上。

大城 青县
天津
汉沽

小站 桥板
凹 陷
北 塘沽



歧歧口口 凹 陷

孔 店

沧起
沧州 东
凹 陷

王徐庄 黄骅


南皮 南

凹 陷
龙黑 村 凸



盐山 山
凹 陷

海兴

如何根据岩屑进行岩性、

如何根据岩屑进行岩性、

一、前言
根据岩屑划分岩性、地层是地质录井 的一项基础工作,是重要的录井手段之一。 现场地质监督每天、每时都要做的工作: 就是分析判断当前钻遇了什么岩性?已到 什么层位?显示如何?下面会出现什么情 况?做出地质预测。而岩屑是地质录井工 作中,用来划分地层、岩性和油气显示最 及时、最重要、最直接的资料之一。是钻 井取心、井壁取心之外唯一的地层实物。
二、渤海区域资料简介
6.渤海第三系对比标准层特点: (1)沙一段“特殊岩性段” )沙一段“特殊岩性段” 岩性特点:以灰色、深灰或褐灰色含灰质泥岩为主, 夹油页岩、灰质页岩、泥灰岩、灰岩、生物灰岩、鲕粒 灰岩及白云岩等,泥灰岩、白云岩等特殊岩性多为薄夹 层,总厚度21-50m。 层,总厚度21-50m。 电性特点:低GR和梳状高阻或高电阻段为特征。 电性特点:低GR和梳状高阻或高电阻段为特征。 (以梳状高阻或高电阻段顶界与上覆东营组分界,以梳 状高阻段底界与下伏沙二段分界。) 古生物化石特点:介形类为惠民小豆介-具刺湖花 介组合,孢粉化石为薄球藻属-棒球藻属组合。
以增阻段顶界与上 覆东营组分界。
二、渤海区域资料简介
JZ25-1S-8井
Es1段特殊岩 性含螺灰岩
Es1段底1565.5m
二、渤海区域资料简介
6.渤海第三系对比标准层特点: (2) “馆陶组底部砾岩” 馆陶组底部砾岩” 岩性特点:以厚层块状灰白色含砾砂 岩或砂砾岩为特征。 电性特点:以自然电位,自然GR曲 电性特点:以自然电位,自然GR曲 线呈箱形为特征。
二、渤海区域资料简介
1.工作思路: 1.工作思路: 工作思路 做为地质工作者,特别是一个现场地质监督, 做为地质工作者,特别是一个现场地质监督,在开 始每口井的录井工作之前, 始每口井的录井工作之前,都应该对该井所在区域的地 岩性、构造以及油气水显示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层、岩性、构造以及油气水显示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在头脑中有一个大的空间概念。然后再对局部的地层、 在头脑中有一个大的空间概念。然后再对局部的地层、 构造以及油气水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 构造以及油气水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尤其是要熟悉邻 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依据岩屑划分岩性、 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依据岩屑划分岩性、 地层也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就是说: 地层也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就是说:掌握区域资 料对描述岩屑有极大的益处。 料对描述岩屑有极大的益处。 根据这个思路,对区域资料的介绍占了较大篇幅。 根据这个思路,对区域资料的介绍占了较大篇幅。

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盆地

大 吉 辽 华 大 新 长 玉 青 四 延 冀 塔 吐 胜 中 河 江 江 滇 新 庆 林 河 北 港 疆 庆 门 海 川 长 东 里 哈 利 原 南 汉 苏 黔 星 木 桂
渤海湾盆地原油产量已经超过了松辽盆地。
2009年中国盆地油气产量
8000 7000
7435.32
油气当量(万吨)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渤海湾
续5年增加。
2006年中国主要油田石油产量(万吨)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大 庆 油 田 胜 利 油 田 长 庆 油 田 中 海 油 天 津 塔 里 木 油 田 拉 玛 依 油 田 辽 河 油 田 吉 林 油 田 大 港 油 田 青 海 油 田
4341 3000 1700 1600 1533
以上断裂使盆地呈现出 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
中新生代裂陷活动强烈,形成多断、多阶, 垒、堑相间的面貌。
燕山
埕宁
褶皱带
冀中拗陷
沧县隆起
黄骅拗陷
隆起
济阳拗陷
鲁西隆起
东临胶辽隆起,西以山西台 背斜为邻,南靠东濮坳陷 南缘,北接燕山褶皱带, 是中朝准地台经古生代沉 积并在印支、燕山期运动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新 生代断陷盆地。
3. 勘探概况
石油普查始于1956年,1964年全面石油勘探,1966年开始在渤海海域进行石油勘探。 经历了20多年的陆地和海域石油勘探,共钻探井7000多口, 发现了近100个油气田。第三系及其 不整合下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油层。
1089
1214 186
柴达木盆地
16.7
四川盆地
胜利油田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 截至2008年底,共发现75个油气田,累 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29亿吨,累计生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摘要】这篇文章通过对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该地区的地质形态、水文特征、海岸地貌、沉积物以及地下水的特点。

研究发现,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构造特征和岩性特征;水文特征主要受河流入海口流量和潮汐影响;海岸地貌以河口、海蚀地貌为主要特征;沉积物主要以泥质沙质为主;地下水主要受潮汐和地下水位变化影响。

综合分析这些特征可以为该地区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未来可以加强对更细致的地质地貌特征和水文特征的研究,以便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一地区的自然资源。

【关键词】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地质特征、水文特征、海岸地貌、沉积物特征、地下水、综合分析、实用价值、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辽东半岛地处于中国东北地区,位于渤海湾西部,是一个狭长的半岛地带,地处渤海海岸中段。

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震频繁,岩层变化丰富,地下水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沿海地质工程调查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沿海城市的不断扩张,对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这一地区的水文地质特征,不仅可以为沿海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为地质勘探与资源开发提供帮助,同时也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探讨该地区的地质结构、水文情况、海岸地貌、沉积物和地下水特征,为更好地认识这一地区的地质特征提供科学依据,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提供参考,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环境的持续保护。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了解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为该地区的海岸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通过分析该地区的地质特征,探讨其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和地质演化历史,为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和资源勘探提供参考;研究该地区的水文特征,揭示其水文循环规律和水资源分布情况,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和防洪排涝提供科学依据;分析该地区的海岸地貌特征,探讨海岸形态演变规律和海岸动力过程,为海岸管理和自然灾害防治提供理论支持;研究该地区的沉积物特征,探讨沉积作用及沉积环境变化对区域演化的影响;分析该地区的地下水特征,研究地下水资源分布规律及地下水动态变化,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概述

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概述

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概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第四纪地质研究的主要成果。

渤海湾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和海洋生态区,其地质环境复杂多样,特别是第四纪地质特征显著。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包括地层划分、沉积环境、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等方面,对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的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本文将介绍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的地层划分情况,详细阐述不同地层的特点和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通过对沉积环境的分析,探讨渤海湾西岸海岸带在第四纪期间的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等地质事件,揭示这些事件对海岸带地貌和沉积物的影响。

本文还将关注第四纪地质事件对渤海湾地区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海岸带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评估。

通过本文的概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第四纪地质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也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渤海湾地质环境的关注和研究,为推动该地区的地质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二、渤海湾西岸海岸带地质背景渤海湾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华北平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流域的出海口。

其西岸海岸带地质背景复杂,包含了丰富的第四纪地质信息。

这一区域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以及河流、海洋等多种地质作用的影响。

在地质构造上,渤海湾西岸海岸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边缘,受到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断裂和褶皱构造。

这些构造活动不仅控制了海岸带的基本地貌形态,还影响了第四纪沉积物的分布和沉积过程。

在沉积环境方面,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经历了从陆相到海相的多重沉积过程。

在早更新世时期,该区域主要为河流相沉积,形成了广泛的河流冲积平原。

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和河流的改道,中更新世时期开始出现了海岸带特有的海相沉积,包括海滩、沙坝、潮汐平原等沉积体。

晚更新世以来,受冰期气候的影响,海岸带经历了多次海进海退过程,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沉积序列。

渤海地层划分

渤海地层划分

二、渤海区域资料简介
5.渤海第三系沉积旋回特点: (1)孔店-沙四期旋回:
构造活动主要继承中生代NE向断裂 和早期近EW向断裂,形成一些断陷式孤 立小盆地。在歧口、黄河口、莱州湾、渤 东、渤中等分隔性断陷中发育了一套厚 1000m以上的充填式沉积,为一套干旱气 候环境下的陆相红色粗碎屑沉积。
二、渤海区域资料简介
二、渤海区域资料简介
7.渤海第三系地层岩性特征: 第三系组、段的划分是以古生物组合
特征为基础,根据渤海湾油区下第三系分 层方案,结合岩性、电性、沉积旋回和构 造运动等特点,综合确定和划分组、段界 限的。第三系共分五个组十一个段。
二、渤海区域资料简介
7.渤海第三系地层岩性特征: (1)孔店组:岩性特征自上而下以红黑红和
力油层之一, d 沙一段因水域再次扩大,分布较广,边缘地
区超复在前第三系之上。海域的沙一段特殊岩性段,以灰,
深灰色泥岩集中的夹有油页岩,灰岩,白云岩,生物灰岩,
鲕粒灰岩薄层为特征。(沙四段以火红美星介为标志化石;
沙三脊刺华北介,大量渤海藻属为特点;沙二以椭圆拱星介
为标志化石;沙一段以惠民小豆介具刺湖花介组合为主。孢
二、渤海区域资料简介
(4)馆陶组:为一套块状砂砾岩夹泥岩组成的粗 碎屑沉积。砂岩百分比占90%左右。(孢粉化石为粗 肋孢属-山核桃粉属-菱粉属组合以粗肋孢属或菱 粉属含量高为特征。)
(5)明化镇组:上部为灰绿色棕红色泥岩与灰绿 色砂岩互层,下部灰绿色,棕红色为主夹砂层,上 粗下细特征明显。 (孢粉化石为粗肋孢属-蓼科- 藜科孢粉组合以草本花粉属含量高为特征。)
准层有两个:“沙一特殊岩性段”和“上 第三系馆陶组底部砂砾岩段”;可作为海 域内部对比的标准层有一个:“东下段顶 部泥岩段”,也叫“凹形泥岩”。

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盆地

郯 庐 断 裂 带 晚 侏 罗 世 区 域 挤 压 应 力 场
郯庐 断裂 带及 邻区 晚白 垩世 王氏 期与 古近 纪拉 伸应 力状 态图
渤 海 湾 盆 地 及 其 周 缘 构 造 体 系 分 布 示 意 图
北京—塘沽—蓬莱走滑断裂带,
济源—黄口走滑断裂带
华北油田
胜利油田
• 新生代是 渤海湾盆地的成盆期,渤海湾 盆地的沉降带是按一定规律变迁。 在整个大的区域构造背景下,沉降带 表现为由早到晚从周边向中心迁移,由 西向东,由南向北迁移,最后集中到渤 海海域 • 烃源岩表现为西南老,东北新
(三)区域地质构造
(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 (五)油气显示和主要的生储油岩特征 (六)油气田形成特点
(五)油气显示和主要的生储油岩特征
华北油田
胜利油田
烃源岩类型
烃源岩西南老东北新 根据湖盆古气候、水介质条件及沉积环境等条件,可将渤 海湾盆地的生油凹陷分为: • 以富腐泥型为主的生油凹陷,如辽河西部凹陷; • 含腐殖质的腐泥型的生油凹陷,如东营、饶阳、歧口、 沾化凹陷; • 含腐泥质的腐殖型的生油凹陷,如廊固、板桥、南堡凹 陷; • 富腐殖型的生油凹陷,如东濮凹陷。
大港油田
辽河油田
• 辽河油田。在辽宁省辽河下游的大型油气 田。面积174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三大油田, 1995年年产原油1552万吨,天然气17.51亿 立方米。供应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工业区
中原油田
(赵文智,2000年)
•泥质岩层:泥岩、页岩。渤海湾盆地的主力产油层沙 二-沙四段Es2-4,盖层为Es1中部和Es3上部的暗色泥岩、 页岩(自上而下,依次是Es1→Es4)。
渤海湾盆地各坳陷的盖层与气层分布示意图
渤海湾盆地火山岩油气藏主要有3 种类型: 潜 山型火山岩油气藏、断块型火山岩油气藏、 地层- 岩性油气藏

渤海地层简介PPT课件

渤海地层简介PPT课件
典型剖面:埕北低凸起上海20井 矿产:
含煤性好,煤层稳定,是华北主要的含煤地层之一。 不是油气勘探主要目的层,石臼坨上见一二叠系出 油点,为致密砂岩裂缝储油。
16
渤海中生界岩性特征及其含油性
典型岩性: 侏罗系:郯庐断裂带以西以低成熟度砂岩、砂砾 岩夹煤层为主,郯庐断裂带以东以火山岩、火山 碎屑岩为主
5
6
渤海湾盆地地壳等厚图
7
胜利油区L4深反射/折射地震剖面 (据杨凤丽,2000)
环太平洋的一部分,郯庐断裂带北东向穿过渤海湾,地幔上涌隆升 造成地壳拉张裂陷是渤海湾断陷盆地形成且本区地震多发的根本原因。
8
渤海地层划分对比依据与手段
时间类依据与手段(主要)
指示化石
如华北介—沙三段
化石组合带
白垩系: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的频繁交互。 本区普遍缺失三叠系 油田实例:歧口17-9油田为侏罗系河流相砂岩油
田。石臼坨上有白垩系火山岩出油点。
17
渤 海 第 三 系 综 合 地 层 序 列
组 段 (Ma)
渤海地层柱状剖面
岩性特征
古生物组合
沉积体系 古气候 构造演化
平原组 1.64
Qp
泥岩夹粉砂岩、砂岩。顶部为 现代海水覆盖。
岩石组合一般为:表层强烈风化带-次生溶蚀带-裂缝 发育带-基岩本体,岩石致密程度逐渐加深,基岩本体 致密坚硬
储油空间以裂缝和溶蚀孔洞为主,油藏特征为初期产 能高,生产期短,见水快
已发现油田:如CFD1-6油田
12
渤海震旦亚界
为一套轻变质的地台型海相沉积。含硅质 碳酸盐岩为主夹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黏 土岩。富含叠层石。
基本不含油气,但其它矿产丰富,如铁、 锰、铅、锌等,是首钢的主要原料来源。 建筑材料,如井儿峪板岩等

渤海地貌类型及分布特征

渤海地貌类型及分布特征

2014年12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ol.34,No.6第34卷第6期 MARINE GEOLOGY &QUATERNARY GEOLOGY Dec.,2014DOI:10.3724/SP.J.1140.2014.06171渤海地貌类型及分布特征徐晓达1,2,曹志敏1,张志珣2,王中波2(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266100;2.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摘要:渤海属于中国封闭的陆架浅海,主要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渤中洼地以及渤海海峡组成,总称“三湾一峡一盆地”,通过对相关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所获取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同时结合前人的工作成果,对渤海的地貌类型进行了重新的厘定和分类,将渤海分为三级地貌类型8种,四级地貌形态4种。

同时根据表层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并且结合渤海沿岸河流的输沙、沿岸流的作用及波浪对海岸带的影响,对于渤海不同地貌类型分布特征进行了圈定。

关键词:地貌类型;分布特征;渤海中图分类号:P73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6-1492(2014)06-0171-091 区域地质背景渤海是一个封闭的陆架浅海,其东面有渤海海峡与北黄海连通,其余三面被我国的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包围,面积约为7.8万km2,渤海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为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湾围绕着渤中洼地以及渤海海峡。

总体呈“三湾一峡一盆地”的地貌格局。

辽东湾位于渤海的北部,呈NNE向延展,湾口以河北的大清河口与辽宁的老铁山岬连线为其南界,湾顶东起盖县,西至小凌河口,为淤泥质海岸,地形整体从湾顶及两岸向中央倾斜,等深线基本平行于岸线,但坡度极缓(图1)。

在辽东湾的东南部发育有7条等深线呈指状排列的地形,就是著名的辽东浅滩。

渤海湾位于渤海西部,东部以河北的大清河口与山东半岛北岸的老黄河口连线为界,渤海湾内的海底地形由湾顶向渤海中央倾斜,湾内水深较浅,通常小于20m。

渤海海域石油地质条件与油气田分布特征

渤海海域石油地质条件与油气田分布特征

东营组则是渤海海域所独有的主力烃源岩。

在东营组,发育出了我国渤海海域的主力烃源岩的主要原因是其优越的沉积环境和恶劣的气候条件,加上我国在渤海海域的东营期沉降速度大约是全世界大陆地区的2~3倍,以及作为整个渤海湾的沉积与平均沉降量的中心。

砂三段的主要成因是由于盆源断裂的长期连续性活动,在盆源断裂后的低层下降盘内已经发育出接近物源的扇三角洲、湖底扇,与良好的浅层、深湖之间可以相生的油泥岩交互,凹陷的沉降和石灰岩位置相对更加平静,以及沉积中心相对更加稳定。

因而在海洋底部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砂三段,砂三段被广泛认为是我国渤海海域和大陆架盆地的第一套主力烃源岩。

在古新世中期,整个渤海湾盆地都已经是在海湾裂陷的作用下,原本孤立、分散的古代湖泊逐渐相互连通,形成若干较大的湖泊。

但是由于在渤海海域的孔店组-砂四期时,以孔店组为代表的古代湖泊水系占据的面积相对较小,从而导致了烃源岩的分布相对有限,所以今天的孔店组-砂四段仅仅只是形成了一套次要的烃源岩。

而砂一、二段由于受到了砂三段末期的区域性构造抬升,导致其降低了沉积速率,造成烃源岩厚度不够;尽管如此,砂一、二段品质相对较高,且分布广泛,是该区域内的次要烃源岩。

1.2 沉积体系由扇形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湖泊、滩坝、湖相碳酸盐岩、湖底扇等结构,共同构成了渤海海域的盆地古近系发育沉积体系。

因为这些大量的沉积物体系存在,才给渤海海域的油气资源丰富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储藏空间。

扇形三角洲的沉积大多在主厅层体系内部;在存放方面具有层级垂向厚0 引言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对于满足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对于油气资源进行了广泛的开采。

渤海海域面积总共7.3万km 2,是我国最北的海域。

渤海海域在东西向上大约相距346 km ,在南北向上相距大约550 km [1]。

渤海海域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油气和天然资源的沉积性盆地,渤海的海上油田以及战略性的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共同组合构成了我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区[2]。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潜山演化历程及展布规律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潜山演化历程及展布规律

矿产资源潜力
黄骅坳陷的矿产资源潜力较小,但仍然存在一些有价值 的矿床和矿点,如金、铜、铁等。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 利用有助于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发展。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与成果
01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潜山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生代至中生代早 期,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
02
潜山主要受控于板块构造运动和地壳隆升,具有明显的分区性
要点二
水质状况
黄骅坳陷的地下水质状况总体较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 污染。其中,平原地区的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而丘陵 地区的地下水污染较轻。针对不同地区的水质状况,需 要采取相应的水处理措施,以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利 用。
其他资源潜力评价
地热资源潜力
黄骅坳陷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潜力,主要分布在多个构 造单元和沉积盆地中。这些地热田具有良好的热储条件 和开发利用前景,为该区域的能源利用提供了新的选择 。
潜山形成时期与背景
形成时期
黄骅坳陷潜山形成时期主要集中在晚第三 纪和第四纪,特别是新构造运动期间。
VS
背景
在地质历史长期演化过程中,渤海湾盆地 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沉积作用,形成了 复杂的构造形迹和地层序列。
潜山演化过程与机制
演化过程
黄骅坳陷潜山的演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阶段:原形形成、坳陷沉降、构造抬升 和外力侵蚀。
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是影响潜山展布的主 要因素之一,包括板块运动、
断裂活动等。
地层岩性
地层岩性对潜山展布也有重要 影响,不同地层岩石的力学性 质和热学性质等会影响潜山的
形成和分布。
气候与环境
气候和环境因素也会对潜山展 布产生影响,如气候变化引起 的海平面升降、河流冲刷等。

3.渤海湾含油气盆地[总]

3.渤海湾含油气盆地[总]

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圈闭类型共有四类八种型式(图13)
1.构造圈闭油气藏
①穹隆型圈闭。位于二级构造带轴部。有时呈披覆构造,有 时呈挤压背斜。
油气层在构造顶部厚、边部薄,有统一的油水界面。如王徐庄 油田和濮城油田等。
②逆牵引型圈闭(滚动背斜)。位于凹陷或二级构造带主断层 下降盘。圈闭由同生断层下降时的重力塌扭作用所形成。常沿 着主断层下降盘成串分布。油气藏受构造高点控制,深部高点 依次向断层面下倾方向偏移。上下油藏各有独立的油水界面。 如胜坨油田和港东油田等。 ③断块型圈闭。构造被一系列断层所复杂化。油藏分布在断 层两侧,靠断层愈近,油藏厚度愈大。油水界面比较复杂。各 断块之间,含油层位不同,油层厚度不等,油水界面不一致, 甚至原油性质也有差异。如东辛油田和临盘油田等。
6.太行山东麓深断裂带,由三条大断裂呈羽状排列, 走向北北东,构成渤海湾盆地 区的西部边界。 7.黄河深断裂带,走向北西西,延伸200km,为内黄 隆起与开封拗陷的分界断层,是盆地的南界,
上述断裂带控制了盆地的边界及盆地内大型沉 积拗陷区和隆区,使盆地内构造呈 现东西分带 南北成块的格局.
1.郯庐断裂带
2.齐河_广绕深断裂带 3.聊兰_埕西深断裂带 4.沧东深断裂带 5.宝坻_昌黎深断裂带 6.太行山东麓深断裂带 7.黄河深断裂带
凹陷是拗陷内次一级的负向构造单元,接受了较厚的 下第三系沉积。全区共划分了50 多个凹陷。这些凹陷在 拗陷内多呈雁行排列。如冀中拗陷内就有四排呈北北东 雁行排列的 凹陷, 下第三纪凹陷的基本型式有两种,即单断型凹陷和双断 型凹型(图3—5)。 1.单断型凹陷:块体张裂时一侧产生主断裂,形成一侧 下掉另一侧台升的箕状凹陷. 它们一般分布在拗陷腰部。 单断式凹陷是常见的凹陷形式。 2.双断型凹陷:块体张裂时在两侧产生断裂,其中一侧 断裂发育稍晚。两侧断裂之间,块体下掉形成地堑式凹 陷,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如辽河东部凹陷。 上第三纪形成的凹陷,断裂活动一般较弱,在凹陷中 心部位沉积厚度最大,如渤中凹 陷。

渤海湾盆地分析报告

渤海湾盆地分析报告

盆地分析读书报告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序号:时间:渤海湾盆地分析报告引言:渤海湾盆地为我国东部的一大型重要产油区,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由于受多期构造运动和力学机制演变的影响,渤海湾盆地产生了众多类型的断裂构造样式和被切割的大小断块,而不同的构造圈闭样式和断块体系形成了该盆地内主要的油气聚集单元,如济阳坳陷、东濮坳陷、黄骅坳陷、辽河坳陷和临清坳陷等。

本文将从盆地的形成机制、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热演化历史等方面对新生代时期渤海湾盆地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

一、构造背景:在古生代结晶基底之上,中国东部大陆经历了中、新生代两个裂陷作用旋回。

渤海湾盆地在中生代末由于区域抬升剥蚀而经历了准平原化作用,其新生代盆地为典型断陷一凹陷盆地。

渤海湾盆地是在太古界、下元古界褶皱变质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多层结构含油气盆地。

从早元古代末起到晚第三纪大致经历了五个地质历史演化阶段:(1)地台发育期。

根据沉积发育和构造运动背景又可将该期分为三个亚期即中、晚元古代箕状断陷期、早古生代海侵期、晚古生代海陆交互发育期;(2)三叠纪持续沉积期、(3)侏罗-白垩纪褶皱充填期;(4)早第三纪拉张倾翘期;(5)晚第三纪挤压坳陷期。

中生代华北地台进入地质活动强烈的时期,位于华北地台东部的渤海湾盆地也进入了相对活跃的地质时期。

中生代早期三叠纪—中侏罗世,渤海湾盆地基本发育北东向和东西向的褶皱和逆冲断层,这与北部的西伯利亚板块向南挤压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向北推挤华北板块及郯庐断裂左行走滑作用的剪压构造机制是相吻合的。

根据中生界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的分布和控盆断裂分布分析,中生代晚期晚侏罗—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带的左旋走滑平移导致郯庐断裂带以西自北向南发育了三个北西向断堑系,即北部的渤海断堑系、中部的济阳断堑系和南部的鲁西南断堑系。

同时,郯庐断裂带本身在中生代晚期就是一个剪张性的“两堑一垒”的断堑盆地。

根据中生界和控盆断裂分布分析,渤海坳陷中生代盆地范围较大,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范围也较广;而鲁西南断堑系是由五个雁列的北西向狭窄断堑组成,即益都、沂源、莱芜、蒙阴和平邑五个断堑(自北向南雁列),指示中生代郯庐断裂带是左旋走滑平移运动。

地质背景

地质背景

渤海湾区位于秦皇岛金山咀(39°48.8’N,119°31.7’E)和老黄河口(38°08.5’N,118°52’E)连线为界以西海域,被河北省秦皇岛市、天津塘沽、河北省黄骅县、山东省沾化县等沿岸所环绕,其面积约为1万5千余平方公里(渤海湾全图)。

1基础地质背景1海底地形与地貌渤海湾区内,除东北部(曹妃甸浅滩外)有一较深的凹槽和湾顶及老黄河口区地形较高外,其他海域海底地形平缓的呈现自海域西南部向东北方向倾斜,其坡度不大于0.2‰。

最大水深为30.6m,平均约为19.4m。

渤海湾区地貌形态与类型均比较简单,以平坦开阔的堆积地貌为主,分为渤海湾海湾堆积平原、渤海西北部水下堆积岸坡、渤中浅海堆积平原和黄河废弃河口三角洲等。

2现代沉积作用黄河每年输入的大量泥沙(6-10×108t/a)是区内沉积作用的主要物源。

入海的粗粒级泥沙,在现代河口附近粉砂急速堆积,局部地段年淤厚可达6m,边缘地带粉砂质粘土和粘土质粉砂聚集。

入海的细粒悬浮泥沙,在海流搬运与扩散下,在渤海湾区中央及其湾口地带,淤积厚达4-6m松软的粉砂质粘土和粘土质粉砂,现代沉积速率0.18-0.19cm/a。

黄河废弃河口三角洲沿岸在冲刷改造过程中沉积物粗化,表层常淤积形成粉砂“壳”层,覆于泥质沉积物表面。

滦河口至曹妃甸沿岸水下岸坡,受沿岸河流和沿岸流的影响,沉积物比较复杂,沉积了砂-粉砂-粘土和粘土质砂,从沉积层厚度(2-3m)分析,沉积速率低于其他区域。

3海底泥沙运移状况根据不同尺度波浪作用下海底泥沙产生净推移的范围和中子活化分析示踪海底运移趋势的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3.1渤海湾区中部及其湾口,表层沉积物以细粒组份为主,是表层松软泥沙的运移扩散区,但在不同重现期波浪作用下则是不活跃地区,这是由于细粒沉积物粘性较大,抗剪强度增高,泥沙起动流速较大,风浪作用不容易产生净推移所致。

曹妃甸及其东北近岸和渤海湾南部近岸区,沉积物组成较粗,因所处位置、地形和水动力条件不同,表层松软泥沙在波浪作用下沿岸和横向运动比较显著,余流定向搬运亦明显,由于波浪作用下泥沙运移较强,泥沙活动层相应较厚,同时也预示这些地区泥沙产生液化的可能性较大。

渤海地层简介

渤海地层简介
类型2见于莱洲湾,类型1见于其它地区 •含油性
在济阳凹陷、东濮凹陷有油田发现。
LD16-3-1 E2s3 沙三段
沙三段岩性特征及含油性
典型岩性: 上部:灰白色砂岩与深灰色泥岩的不等厚互层 中部:巨厚层深灰色泥岩夹薄层灰岩、砂岩、油
页岩 下部:砂岩砂砾岩与紫红褐灰色泥岩交互 •分布范围:除凸起低凸起顶部缺失外,全区广泛
渤海湾盆地地壳等厚图
胜利油区L4深反射/折射地震剖面 (据杨凤丽,2000)
环太平洋的一部分,郯庐断裂带北东向穿过渤海湾,地幔上涌隆升 造成地壳拉张裂陷是渤海湾断陷盆地形成且本区地震多发的根本原因。
渤海地层划分对比依据与手段
时间类依据与手段(主要)
指示化石
如华北介—沙三段
化石组合带
渤海早第三纪地层层序
渐新统东营组一、二、三段 渐新统沙河街组一、二、段 始新统沙河街组三、四段 古新统-始新统孔店组 古新统候镇组(目前仅在胜利油区昌潍凹陷发现)
孔店组岩性特征及含油性
LD17-1-1Z E1-2k 孔店组
•典型岩性:俗称“红-黑-红” 上部:以紫红色低成熟度砂岩、砂砾岩为主 中部:以黑灰色泥岩为主,代表局限湖泊沉 积,还原环境 下部:以紫红色低成熟度砂岩、砂砾岩为主 ,磁铁矿、绿帘石等等不稳定矿物含 量高
深水湖泊
亚热带 湿润型
裂陷 Ⅱ幕
前 第 三 系 综 合 地 层 序 列

深灰色泥岩为主,夹凝灰质砂

k 砾岩、灰质泥岩、玄武岩、安

山岩。
侏 罗 系
凝灰质砂岩、砂砾岩为主,夹 泥岩、煤层。 J 另一种剖面类型:以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为主。


T 普遍缺失该套地层。

渤海海域西部馆陶组沉积环境及其地质意义

渤海海域西部馆陶组沉积环境及其地质意义

一、概述渤海海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海湾之一,其西部地区主要由馆陶组沉积构成。

馆陶组是我国古生代地层中的重要地层,对于研究渤海海域的古地理环境、古海洋环境以及古生物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沉积环境及其地质意义两个方面对渤海海域西部馆陶组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渤海海域西部馆陶组沉积环境1. 沉积岩石类型馆陶组主要由页岩、泥岩、砂岩和灰岩组成,其中以页岩和泥岩为主。

这些岩石的沉积环境可以反映出古地理环境和古海洋环境的信息。

2. 沉积构造在渤海海域西部,馆陶组呈现出平行的层状组织,这种沉积构造表明了当时古海底环境的稳定和连续性。

3. 沉积环境特点根据岩性特征和岩石构造,馆陶组的沉积环境可以划分为浅海相沉积和海陆过渡相沉积。

这表明当时渤海地区处于浅海环境,并且陆地和海洋之间的交互作用较为频繁。

三、渤海海域西部馆陶组的地质意义1. 古地理环境重建通过对馆陶组沉积环境的研究,可以重建古地理环境,揭示当时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地貌特征。

这对于理解古地球的构造演变和地球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2. 古海洋环境研究馆陶组沉积环境的特点可以为古海洋环境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帮助人们了解古海洋的结构、循环和演化过程,对于今后预测海洋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3. 古生物演化研究古生物学家可以通过对馆陶组中化石的研究,探讨古生物的演化和分布规律,为生物地层学、生物进化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重要资料和参考。

四、总结渤海海域西部馆陶组是一个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沉积地层,其沉积环境独特,对于古地理环境、古海洋环境和古生物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可以继续开展对馆陶组的系统研究,深入探讨其地质意义,推动渤海地区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

五、渤海海域西部馆陶组沉积环境对古地理环境的重建根据馆陶组的沉积特征和岩性组合,可以推断出当时渤海海域西部地区处于浅海环境。

浅海相沉积主要由泥岩、页岩和砂岩组成,这些岩石的沉积特点表明了当时海水深度较浅,环境相对稳定,适宜生物生存和繁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 段 (Ma) 平原组 1.64 明 上 段 明 下 段 1.63 岩性特征 泥岩夹粉砂岩、砂岩。顶部为 现代海水覆盖。 绿灰色、褐灰色、浅棕红色、 棕黄色泥岩与灰白色、浅灰色 中、细砂岩呈不等厚互层。 棕红色、紫红色、灰绿色、褐 色泥岩,夹浅灰色粉、细砂 岩,底部灰白色含砾砂岩。 上、下部灰白色厚层含砾砂岩 、砂砾岩与薄层灰色泥岩互 层;中部灰色泥岩与砂岩不等 厚互层;底部有一套“底砾岩 ”。 浅灰、绿灰色、紫红色泥岩、 粉砂质泥岩与灰白色砂岩、含 砾砂岩互层,夹炭质泥岩,富 含植物碎片。 上、下部浅灰色、灰白色砂岩 、粉砂岩与深灰色、灰绿色泥 岩、粉砂质泥岩互层;中部纯 泥岩段。 凹形低电阻泥岩段是重要对比 标志。 厚层深灰色泥岩夹浅灰色、灰 白色砂岩、粉砂岩。 “稳定泥岩段” 古生物组合 沉积体系 古气候 构造演化
BEITANG SAG QIKOU SAG CHENGZIKOU UPLIFT NANPU SAG SHALEITIAN UPLIFT SHANAN SAG CHENGBEI UPLIFT CHENGBEI SAG QINNAN UPLIFT SHIJIUTUO SAG SHIJIUTUO UPLIFT QINNAN SAG BOZHONG SAG BODONG UPLIFT BODONG SAG MIAOXI UPLIFT BONAN UPLIFT MIAOXI SAG HUANGHEKOU SAG LAIBEI UPLIFT KENDONG UPLIFT LAIZHOUWAN SAG WEIBEI UPLIFT LIAOXI SAG LIAOXI UPLIFT LIAOZHONG SAG LIAODONG UPLIFT LIAODOBG SAG



典型岩性 下寒武:富含云母的杂色泥页岩,如紫红灰绿 灰等 中寒武:鲕状灰岩,郯庐断裂以东为条纹灰岩 上寒武:竹叶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 中下奥陶:豹皮灰岩(不均匀白云岩化所致)、 刀砍状灰岩(固结收缩造成)、巨厚层灰岩 本区普遍缺失上奥陶、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 油气主要储存于大型溶蚀孔洞、溶蚀缝、构造缝中 (Karst),产能高、生产期短 油田实例:渤中28-1、任丘油田
深水湖泊
亚热带 湿润型
裂陷 Ⅱ幕
蓝灰、绿灰、灰色泥岩与砖红 E 3S 4 色泥岩互层,夹碳酸盐岩薄层 。 E 3k 1 E 3k 2 E 3k 3 以紫红色砂岩、砂砾岩为主。 黑灰色泥岩为主。 以紫红色砂岩、砂砾岩为主。 孔店组俗称“红-黑-红”
孔 店 组
白 垩 系 侏 罗 系
k
J
深灰色泥岩为主,夹凝灰质砂 砾岩、灰质泥岩、玄武岩、安 山岩。 凝灰质砂岩、砂砾岩为主,夹 泥岩、煤层。 另一种剖面类型:以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为主。
沙 河 街 组
沙二 段 35.4
E 3S 2
浅水湖泊 惠民小豆介-椭圆 拱星介组合;栎粉 高含量孢粉组合; 薄球藻、菱球藻组 冲击体系小 合。 型湖泊
亚热带 湿润- 干旱型
裂陷 期
裂陷 Ⅲ幕
沙 三 段 42.1 沙 四 段 孔一 段 孔二 段 孔三 段
E 3S 3
标准化石:中国华 北介; 小亨氏栎粉-小栎 粉属孢粉组合;渤 海藻、副渤海藻属 组合。
渤海前第三纪地层



中生界 上古生界 下古生界 震旦亚界 早中元古界-太古界
早中元古界-太古界 岩性特征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如变质花岗岩、花岗片麻岩、 角闪片麻岩、斜长片麻岩、混合花岗岩、浅粒岩、变 粒岩、石英岩等 岩石组合一般为:表层强烈风化带-次生溶蚀带-裂缝 发育带-基岩本体,岩石致密程度逐渐加深,基岩本体 致密坚硬 储油空间以裂缝和溶蚀孔洞为主,油藏特征为初期产 能高,生产期短,见水快 已发现油田:如CFD1-6油田
渤海中生界岩性特征及其含油性


典型岩性: 侏罗系:郯庐断裂带以西以低成熟度砂岩、砂砾 岩夹煤层为主,郯庐断裂带以东以火山岩、火山 碎屑岩为主 白垩系: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的频繁交互。 本区普遍缺失三叠系 油田实例:歧口17-9油田为侏罗系河流相砂岩油 田。石臼坨上有白垩系火山岩出油点。
渤海地层柱状剖面
Qp
藜粉属-篙粉属- 浅海沉积体 水龙骨单粉孢 温暖带
明 化 镇 组
Nmu
河流体系 粗肋孢属-蓼科- 蓼科孢粉组合 裂后 沉降 期 北亚热 带 粗肋孢属-山核桃 辫状三角洲 粉属-菱粉属孢粉 体系 组合
裂后 构造 再沉 降
பைடு நூலகம்
NmL
河流三角洲 体系
渤 海 第 三 系 综 合 地 层 序 列
馆 陶 组
稳定 热沉 降
渤海上古生界岩性特征及其含油性


典型岩性: 石炭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砂泥岩为主夹海相 灰岩和煤层,底部常见铝土岩。 二叠系:属内陆盆地沉积,以河湖沼泽相含煤碎屑 岩和内陆红色杂色碎屑岩为主,常见岩性有:黄绿色、 紫红色致密砂岩、黄灰色泥岩、夹煤层、铝土岩。 典型剖面:埕北低凸起上海20井 矿产: 含煤性好,煤层稳定,是华北主要的含煤地层之一。 不是油气勘探主要目的层,石臼坨上见一二叠系出 油点,为致密砂岩裂缝储油。
23.5
Ng
东 一 段
E 3d1
三角洲体系 榆粉-水龙骨单缝 孢属孢粉组合;微 刺藻、角凸藻、光 面球藻组合。
东 营 组
东 二 段
E 3d2
湖泊体系
北亚热 带型温 凉性气 候
裂陷 Ⅳ幕
东三 段 29.3
E 3d3
细弯脊东营介、光 亮西营介组合;榆 粉高含量组合;皱 面球藻、网面球藻 、角凸藻组合。
深水湖泊
渤海地层简介
天津分公司开发部 July.3.2003
汇报内容

区域地质背景简介 渤海地层划分对比依据与手段 各时代地层特征简述及其与油 气聚集的关系
区域地质背景简介
渤海位于华北盆地东部,华北盆地在太古代至早 元古代为变质基底形成及固结演化时期,岩性主要为混 合岩、花岗岩系。中、晚元古代是地台南北边缘裂陷带 活动期,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古生代开始 进入地台演化时期,由于洋壳在地台南北两侧的俯冲、 挤压,造成地台的升降活动并形成了一系列近东西向的 隆起和拗陷带,沉积了海陆交互相及陆相含碳酸盐和煤 系的红色碎屑岩系。中生代中晚期,太平洋板块向北西 向俯冲,本区处于左旋剪切应力场,改变了前期以东西 向为主的构造格局,出现了北东 - 北北东向的构造,发 育了陆相含煤红色碎屑岩及火山岩系。进入新生代,华 北盆地相对稳定沉降,渤海成为盆地沉降中心,发育了 陆相含油岩系及第四系海陆过渡淤泥、粉沙和砾。
渤海早第三纪地层层序



渐新统东营组一、二、三段 渐新统沙河街组一、二、段 始新统沙河街组三、四段 古新统-始新统孔店组 古新统候镇组(目前仅在胜利油区昌潍凹陷发现)
LD17-1-1Z E1-2k 孔店组
孔店组岩性特征及含油性
•典型岩性:俗称“红-黑-红” 上部:以紫红色低成熟度砂岩、砂砾岩为主 中部:以黑灰色泥岩为主,代表局限湖泊沉
分布
•含油性:沙三上是油气勘探主要目的层,如歧口 18-1油田
沙二段岩性特征及含油性


典型岩性:两种类型 类型1 厚层灰白色砂岩、砂砾岩夹灰绿色灰色 泥岩,以灰绿色泥岩为典型岩性,为滨浅湖沉积。 不同与陆上的河流相沉积,如高粱米砂岩、胖砂 岩、紫红色泥岩等。 类型2 砂砾岩夹生物碎屑灰岩 与下伏沙三段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油田实例:沙二段为渤海最重要的勘探目的层之 一。类型1油田如渤中34地区油田和含油构造; 类型2油田如锦州20-2气田。
积,还原环境
下部:以紫红色低成熟度砂岩、砂砾岩为主 ,磁铁矿、绿帘石等等不稳定矿物含
量高
•分布范围:凹陷斜坡及中部普遍分布 •含油性:大港油区孔店油田
LD17-1-1Z E2s4 沙四段
沙四段岩性特征及含油性
•典型岩性:两种类型 类型1 蓝灰、绿灰、灰色泥岩与砖红色砂 岩的互层,夹碳酸岩盐薄层。代表滨浅湖类 型,弱氧化环境产物,如右图。 类型2 膏盐、碳酸岩盐、灰色、深灰色泥 岩的互层。代表干盐湖沉积。
前裂 陷期
前 第 三 系 综 合 地 层 序 列
三 T 普遍缺失该套地层。 叠 系 二 黄绿色、紫红色致密砂岩、黄 P 迭 灰色泥岩、夹煤层、铝土岩。 系 石 砂泥岩为主,夹海相灰岩和煤 C 炭 层,底部常见铝土岩。 系 本区普遍缺失上奥陶O3 、志留系S、泥盆系D、下石炭C1 奥 中下 豹皮灰岩(不均匀白云岩化所 陶 奥陶 O1-2 致)、刀砍状灰岩(固结收缩 系 系 造成)、巨厚层灰岩。 上寒 武系 ∈3 ∈2 ∈1 竹叶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 鲕状灰岩,郯庐断裂以东为条 纹灰岩。 富含云母的杂色泥页岩,如紫 红、灰绿、灰等。 为一套轻变质的地台型海相沉 积。含硅质碳酸盐岩为主,夹 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粘土 岩;富含叠层石。基本不含油 气。 为一套中、深度变质岩系,如 变质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角 闪片麻岩、斜长片麻岩、混合 花岗岩、浅粒岩、变粒岩、石 英岩等。 岩石组合一般为:表层强烈风 化带-次生溶蚀带-裂缝发育 带-基岩本体,岩石致密程度 逐渐加深,基岩本体致密坚硬
•分布地区
类型2见于莱洲湾,类型1见于其它地区 •含油性
在济阳凹陷、东濮凹陷有油田发现。
LD16-3-1 E2s3 沙三段
沙三段岩性特征及含油性
典型岩性: 上部:灰白色砂岩与深灰色泥岩的不等厚互层 中部:巨厚层深灰色泥岩夹薄层灰岩、砂岩、油
页岩
下部:砂岩砂砾岩与紫红褐灰色泥岩交互 •分布范围:除凸起低凸起顶部缺失外,全区广泛
渤海湾盆地地壳等厚图
胜利油区L4深反射/折射地震剖面
(据杨凤丽,2000)
环太平洋的一部分,郯庐断裂带北东向穿过渤海湾,地幔上涌隆升 造成地壳拉张裂陷是渤海湾断陷盆地形成且本区地震多发的根本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