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连除应用题
苏教版数学三下《连除应用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下《连除应用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下《连除应用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除的概念,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连除应用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连除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前,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除法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连除的应用题,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除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连除应用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连除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的讲解。
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连除应用题的讲解和练习。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例题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的练习和合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连除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连除应用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投影仪和幻灯片。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引出连除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连除。
2.呈现(10分钟)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除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连除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连除应用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连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提高学生对连除的理解和认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连除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醒学生注意连除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连除应用题》教案(共5篇)
《连除应用题》教案(共5篇)第一篇:《连除应用题》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103页上的内容,练习二十三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连除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及数量关系,通过不同的分析思路进行解答。
同时学习解题的检验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连除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及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通过不同的分析思路进行解答。
教学关键:通过不同数量关系、分析思路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根据条件,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1)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
他们每队有3组,每组有15人,?(3)三年级90个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4)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每队有45人,平均分成3组,?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15人,一共有多少人?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后,把复习中的连乘应用题改变一个条件和问题,使它成为例2导入新课。
二、新授。
l、教学例2。
三年级同学参观农业展览。
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1)读题,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
训练学生离开原题目,看线段图复述题意。
参观农业展览的三年级同学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进行思路分析。
①从条件上分析。
提问:(a)题目中哪些条件可以解诀哪些问题?(b)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应先求什么?学生回答时,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a)根据已知条件,把90人平均分成2队,可以求出每队有多少人。
把求出的每队有(90÷2)人当作条件与已知的每队平均分成3组,就能求出每组有多少人。
因此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必须先求出每队有多少人。
(b)根据已知条件,平均分成2队,每队有3组,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组,把求出的一共有(3×2)组当作条件与总人数90人,就能求出每组有多少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连除应用题_小学三年级教案
连除应用题_学校三班级教案课题:连除应用题教学目标1.使同学把握连除应用题的根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2.培育同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机敏应用所学学问的力量,学会有条理地表达思维过程.3.培育同学主动探究的学习热忱,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教学重点生疏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解答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思路.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激疑诱趣.1.出示【图片“参观农业展览〞】三班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15人,一共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答:一共90人.2.转变复习题的一个条件和问题后,出例如2.例2:三班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老师提问:例题与复习题在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变化老师导入:条件和问题发生了变化,还能用原来的方法解答吗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共同争辩的新学问.〔板书:应用题〕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究.1.学习两种分析、解容许用题的方法.出例如2:三班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1〕自由提问,思考争辩.老师提问: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同学可能提出如下问题,老师可以进行简记:①这道题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用线段图如何表示②要求每组多少人必需先求出什么③分步列式如何解答〔2〕汇报结果,共同探究.①老师提问:谁能答复第①个问题依据同学答复,出示线段图②老师提问:谁能解决第②个问题结合同学争辩,教学两种解法,并列出综合算式.第一种解法: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必需先求出每队多少人〔借助线段图挂念同学理解〕条件中告知我们共有90人,平均分成2队,求每队多少人就是把90人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知道每队45人,又知道每队分3组,就能求出每组有多少人板书:每队多少人综合算式:90÷2÷390÷2=45〔人〕=45÷3每组有多少人=15〔人〕45÷3=15〔人〕其次种解法:〔借助线段图〕要想求每组多少人必需先求出一共多少组知道每队分3组,分成2队,就是求2个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6组对应90人,要求出每组多少人就是把90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板书:一共多少组综合算式:90÷〔2×3〕3×2=6〔组〕=90÷6每组多少人=15〔人〕90÷6=15〔人〕2.观看比拟,归纳概括.老师提问:观看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异同引导同学说出:相同点是所求的问题一样.不同点是先求的不一样,第一种解法先求的是每组多少人,其次种解法先求一共多少组,所以第一步的解法也就不一样.3.引发思考,把握检验方法.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两种解法可以相互检验,除了这种方法外,还可以怎么检验应用题〔小组争辩〕引导同学发觉:把已经计算出的结果作为条件,进行逆运算,假如最终算出的结果与题目的条件相同,说明解答正确.15×3×2=45×2=90〔人〕三、分层练习反应矫正.1.独立用两种方法解答,口头检验.〔1〕图书馆买来新书240本,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上放4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订正:答:平均每层放20本.〔2〕商店卖出7箱保温杯,每箱12个,一共收入336元,每个保温杯多少元2.说出分析过程,列综合算式不计算.〔1〕三班级有2个班,每个班有43个同学,一共做纸花258朵,平均每个同学做纸花多少朵〔2〕奶牛场有5个牛棚,每个牛棚里有12头奶牛,一天喂1200千克饲料,平均每头每天喂多少千克饲料3.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比照练习.〔1〕百货商店卖出3箱西裤,每箱20条,每条21元,一共卖了多少元〔2〕百货商店卖出3箱西裤,每箱20条,一共卖了1260元,每条多少元〔引导同学发觉:连除应用题与连乘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正好相反.〕四、全课小结。
小学数学连除应用题的教案
小学数学连除应用题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连除应用题的含义,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简单的除法应用题,那么如果遇到连续除以两个或多个数的应用题,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连除应用题。
2.知识讲解师:我们先来看一道例题。
小华有36个苹果,他第一天吃了6个,剩下的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个苹果?师:我们要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题目说小华有36个苹果,第一天吃了6个,剩下的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所以,我们要先算出剩下的苹果个数。
师:366=30,剩下的苹果有30个。
师:我们要将剩下的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这里我们用除法来表示,即30÷4。
师:30÷4=7余2,所以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7个苹果,还剩下2个。
师: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连除应用题。
我们先减去已知的数量,然后再用除法来平均分配。
3.练习巩固师:现在请大家来做几道连除应用题,巩固一下所学知识。
(1)小明有48颗糖果,他先吃了8颗,剩下的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颗糖果?(2)小红的储蓄罐里有120元,她先花了20元,剩下的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多少元?师:同学们,请将解题过程写在纸上,然后我们一起讨论答案。
师:通过刚刚的练习,我们可以发现,解决连除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先进行减法,然后再用除法来平均分配。
5.拓展延伸师:我们来做一个拓展练习。
小王有72个球,他第一天给了小刚12个,剩下的球要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个球?师:同学们,请尝试用我们刚刚学到的连除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案(推荐五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案(推荐五篇)第一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内容: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利用连乘、连除列出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列式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分步列式或是利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并说出算列算式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调整补充意图课前口算41×20= 61×30= 11×80= 12×40= 50×20= 640÷8= 140÷7= 280÷7= 350÷7= 120÷6=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生态园,在这里,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花,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学生梳理出的数学信息)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1、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2、每个花架摆了多少盆花?3、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你说我讲1、教学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1)师:要解决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出示课件5×8=40(盆)、3×40=120(盆),追问:你能说一下你所列的两个算式的含义吗?学生回答,教师提升:通过分步列式,先求出1组花有多少盆,再求出3组花一共有多少盆。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分布计算的过程,并引导学生两个算式所表达的含义。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除的含义,能够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连除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连除的概念2. 连除的计算方法3. 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连除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尝试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尝试计算,并分享计算过程和结果。
(3)教师总结连除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进行板书。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检查,教师点评。
4.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连除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连除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连除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连除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本节课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2. 教师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教师在讲解连除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时,是否清晰易懂?4. 教师在课堂小结中,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是否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连除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连除应用题》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连除应用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除应用题的结构和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连除应用题的结构,掌握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除法知识,如除法的定义、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等。
(2)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为学习连除应用题打下基础。
2.探究新知(1)展示连除应用题的例题,如:有2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个小组再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个?(2)引导学生分析例题,理解连除应用题的结构,即先除以一个数,再除以另一个数。
3.练习巩固(1)出示一些连除应用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选取几道题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和心得。
4.拓展提高(1)出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连除应用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物品等。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收集生活中的连除应用题,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通过例题展示和分析,让学生理解连除应用题的结构和特点。
3.通过练习和拓展环节,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连除应用题的含义,如“24个苹果分给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几个苹果?”接着,“每个小组的苹果再分给3个同学,每人有几个苹果?”通过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感知连除应用题的实际意义。
连除应用题数学教案设计
连除应用题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连除应用题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连除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除的概念2. 连除的应用题解题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连除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实物模型(如:一些书,分成若干堆,每堆再平均分给若干个同学),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果每堆有x本书,每个同学可以得到y本书,那么这些书一共有多少本?”3.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连除应用题。
(二)讲授新知1. 定义连除概念:在算式中,连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除号,这样的运算就叫做连除。
2. 引导学生根据实物模型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例如:若每堆5本书,每个同学可以得到2本书,问有多少堆?则算式为:总书数÷每堆书数÷每个同学得到的书数=堆数。
3. 让学生尝试自己列算式并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1. 出示一些简单的连除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核对答案。
2. 提供一些稍微复杂的连除应用题,鼓励学生合作讨论,共同解决。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连除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五、作业布置设计一些连除应用题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小学数学三年级《解决问题(连除应用题)》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解决问题(连除应用题)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除法解决两步应用题。
2. 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探索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用两种解答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索知识1.【视频2——学生表演,教科书P100例题2。
】【课件】同学们,你们喜欢开运动会吗?看,这是一个学校开运动会时的表演项目:团体操。
2.收集数学信息。
(1)提问:仔细观察画面,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这场团体操有60人表演。
(2)提问: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每个小圈有多少人?每个小圈指哪?让学生到前面指一指。
(3)要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还要知道什么信息?一共有几个小圈?(4)根据已知信息和问题,从图中你还能看出哪些信息?①有2个大圈。
②每个大圈有5个小圈。
③一共有10个小圈。
(5)用两步解决的问题,你们选择哪些信息?(同学间交流)(选择①和②)3.学生独立试做。
【课件】展示完整题目:参加团体操表演的有60人,站成2个大圈,每个大圈有5个小圈,每个小圈有多少人?需要的信息找到了,现在你们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好,老师相信你们能行,在草稿本上试着列式计算吧!(教师巡视。
)4.交流反馈。
(1)学生汇报:生1:60÷5生2:60÷(5×2)生3:60÷2÷5(2)哪个算式有道理?每步求的是什么?(3)①【课件】第二个算式:60÷(2×5)根据参加团体操表演的,站成2个大圈,每个大圈有5 个小圈,先求出一共有10个小圈,5×2表示2个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解决问题:连除应用题∣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解决问题:连除应用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除问题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解决连除应用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连除问题的基本概念。
2. 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3. 实际生活中的连除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连除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连除问题。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除法知识。
2. 提问:如果我们需要连续进行多次除法运算,应该怎么做呢?二、讲解连除问题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讲解连除问题的定义:连除问题是指在一个问题中,需要连续进行多次除法运算。
2. 举例说明连除问题的应用。
三、讲解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步骤(10分钟)1. 讲解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步骤:a. 确定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b. 确定除数和被除数。
c. 进行连除运算。
d. 得出最终答案。
2. 举例说明连除应用题的解题过程。
四、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连除问题(10分钟)1. 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连除问题。
2.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连除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讲解练习题的解题过程。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连除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连除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解决连除应用题的能力。
3. 学生运用连除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练习题:配套练习册。
教学建议:1. 在讲解连除问题的基本概念时,可以通过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2. 在讲解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法来讲解。
3. 在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连除问题时,可以让学生举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4. 在练习环节,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教案范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连除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2.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
2.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道简单的除法应用题,如:有18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让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基本概念。
二、新课讲解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道连除应用题,如:有36个苹果,先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再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让学生尝试解答,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题思路。
3.引导学生运用除法的基本概念,将问题转化为连除的形式。
4.讲解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即先除以第一个数,再除以第二个数,得到最终结果。
5.让学生跟随讲解,一起解答该题目。
三、课堂练习(1)有24个橘子,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再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有30个葡萄,先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再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解答和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巩固提高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道难度较高的连除应用题,如:有60个糖果,先平均分给10个小朋友,每人再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再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答该题目。
3.各组汇报解答过程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有48个饼干,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再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有42个巧克力,先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再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连除应用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连除应用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关于《连除应用题》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出现在第三章“除法与乘法”的第二节。
在这一节中,我们要学习如何运用连除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分物品、分配任务等。
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连除的概念,理解连除的实际应用,学会如何列出连除算式,并能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连除,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例如分物品。
我会问学生们,如果有12个苹果,我们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会得到几个苹果?这时,我会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我会教他们如何列出连除算式,12÷3=4,所以每个小朋友会得到4个苹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连除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学生们要能够理解连除的概念,掌握连除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学生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能够灵活运用连除,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除,我会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如苹果、橘子等实物,以及一些连除的练习题。
我会通过实物演示和练习题的讲解,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除。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将连除的算式和结果展示给学生。
例如,对于例题24÷4=6,我会将24写在黑板上,下面写上÷4,然后写上=6,让学生们清晰地看到连除的计算过程。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类似的连除练习题,让学生们回家后自己动手计算。
例如,如果有36个橙子,我们要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会得到几个橙子?答案是36÷6=6,每个小朋友会得到6个橙子。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上,我会鼓励学生们思考,连除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灵活运用连除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鼓励他们多做一些连除的练习题,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连除应用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连除应用题》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除法及其基本概念。
2. 能够完成简单的除法运算。
3. 能够在生活中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复习:加法、减法。
2. 引入:除法的基本概念及符号的认识。
3. 讲解:连除的应用题。
4. 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提高对连除应用题的认识。
5. 拓展:在校外环境中,寻找并分析连除应用题。
教学步骤:一、复习老师在班上进行简单的口算题目练习,包括加法和减法,以便帮助学生温习这些基本知识点。
二、引入教师以简单的例子,引入除法的基本概念。
讨论一下,如果有一个类似于3÷2的式子,这意味着什么?教师解释,这有两个基本要素,分子和分母。
提到分母可以表示为“被除数”,而分子可以表示为“除数”。
在理解除法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学习如何用竖式进行除法计算。
三、讲解讲解连除应用题的概念,即对除法的重复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讨论了一些问题,例如如果要知道48÷4÷2的答案,应该如何计算?首先,学生需要完成48÷4,这将产生一个答案12。
接下来,他们需要计算12÷2=6。
但是,这个问题很容易让学生迷失方向,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示范和现实生活示例来澄清这个问题。
四、练习在学习连除应用题之后,学生可以通过完成课本上的题目来巩固和扩展自己的学习。
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创新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以确保学生的相关技能和知识点能够得到巩固。
五、拓展作为扩展性学习的核心环节,学生需要利用校外环境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分析连除应用题。
这些问题可以涵盖任何领域,例如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比问题,或者商业领域中的折扣计算等等。
最终,学生应该能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中应用他们学习的数学技能和知识。
连除应用题教案
连除应用题教案连除应用题教案1教学目标1.巩固分数连除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掌握此类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及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找准单位1,巩固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投影)1.找准单位1,并列式解答。
2.出示准备题。
(1)读题,请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3)老师指导学生画图。
老师先画一条线段表示美术组人数后提问:谁和美术组比?怎么画?(生物组和美术组比,可以画在美术组上面。
)谁和生物组比?(航模组和生物组比,应画在最上面。
)提问:美术组,生物组,航模组三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4)请一名同学列式解答,然后订正。
(二)讲授新课老师把准备题进行改编。
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1.指导学生画图。
提问:这道题中有哪几个量?需用几条线段来表示?(有三个量,用三条线段表示。
)提问:和准备题比,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给了航模组人数,求美术组人数。
)老师按学生的回答,把准备题的图示进行修改。
2.找出含有分率的句子,进行分析。
(3)这道题中有几个单位1?美术组、生物组、航模组三量之间有什么关系?(4)根据三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5)这个式子的等号两边相等吗?为什么?人。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提问:根据上面的分析,应设谁为x?(设美术组人数为x。
)老师板书:解设美术组有x人。
答:美术组有30人。
看方程提问:(3)为什么要设美术组人数为x?(因为只有知道美术组的人数,才能求出生物组的人数。
航模组又和生物组比,所以设美术组为x人。
)师小结:对于含有两个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样条件的复合应用题,首先要找准单位1,在两个单位1都是未知的情况下,根据题中条件,准确设定其中一个单位1的量为x。
(三)巩固练习(投影)先讨论以下问题,再动笔做:找出单位1,画图并分析数量关系。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连除应用题的授课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连除应用题的授课方法连除应用题的授课方法连除是小学三年级数学中比较重要并且比较基础的一个知识点,它是解决一些多步骤的数学题目中必须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
连除虽然难度不高,但是掌握不好很容易出错,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种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连除应用题授课方法。
一、教学标1.复习和巩固小学三年级数学中的除法知识点,理解连除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学习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实际运用,并逐渐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连除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熟练掌握多步骤的连除的解题方法。
2.难点:在解题过程中抓住关键步骤,理解并准确运用运算法则。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连除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练习法: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和掌握连除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什么是连除连除顾名思义,就是连续进行除法运算,而且在除法运算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求余数的操作。
比如:“36÷3÷2”,先进行第一个除法运算36÷3=12,再进行第二个除法运算12÷2=6,所以36÷3÷2=6。
2.连除的应用(1)简单数学公式例如:10÷2×5=25(正确)10÷2×5=10(错误)分析:这个应用题属于连除,但是要注意先乘后除,也就是先计算10÷2=5,再将5乘以5=25。
(2)数字游戏例如:海飞的年纪是XX岁,他的父亲年龄是他的年龄的5倍,而母亲年龄比他小10岁,他的妹妹年龄是他的年龄的4分之一,问:海飞的家庭成员总年龄是多少岁?分析:这个应用题也是连除,但是要注意抓住关键步骤,先对应用题中的数字进行简单运算,然后再进行连除,例如:父亲年龄是他的年龄的5倍,所以海飞的年龄÷5=父亲的年龄,母亲年龄比他小10岁,所以海飞的年龄-10=母亲的年龄,他的妹妹年龄是他的年龄的4分之一,所以海飞的年龄×4=妹妹的年龄。
连除应用题课堂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连除应用题课堂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1、知识点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章连除法2、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连除,能够应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连除的运算方法与步骤,能够熟练运用。
(3)通过课堂练习,能够自主思考、独立解决连除应用题。
(4)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连除是小学三年级数学中比较新颖的知识点,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接触过或者掌握不牢固。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连除,以及如何应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对于一些学生已经掌握基本连除运算方法的,应该通过较难的应用题让他们不断加强练习,达到熟练解决连除应用题的水平。
三、教学设计方案1、导入环节(10分钟)导入一个简单的应用例子,如小明要用苹果制作200个鸡尾酒,每个鸡尾酒需要4根吸管,一盒吸管有20根,问他需要买多少盒吸管?引出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学习的方法就是“连除法”。
2、讲解连除法运算方法(20分钟)在教师的讲解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连除,以及连除的运算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问答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计算过程,掌握运算方法与步骤。
3、课堂练习(30分钟)(1)呈现一些应用题,如:一个花坛长1米、宽80厘米,要种100株花,每株要离其他花10厘米,问最多能种多少行?(2)在学生自主思考及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名抽查学生答案,并讲解解题方法。
(3)难度递增,适当增加一些复杂的应用题,进行比较充分的练习。
4、课堂总结(10分钟)通过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梳理重点与难点。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再次理解与掌握方法与技巧。
四、教学手段1、体验式教学通过生动的应用例子,让学生体验学习连除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2、讨论式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3、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与互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兴趣。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连除应用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连除应用题》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找到思路,独立解决连除应用题;2.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连除来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连除的意义,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连除的概念及应用;2.连除与实际问题的联系;3.连除解题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2.2 教学难点1.连除的详细解释和理解;2.连除与实际问题的联系的理解;3.解题思路的培养和运用。
3. 教学过程3.1 导入与热身1.教师出示一道关于连除的应用题:甲扑克店一共有25个扑克牌,小红一次买5个,买了几次?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题,并让学生自己完成。
3.2 讲授与练习1.讲授连除的概念及应用;2.讲授连除与实际问题的联系;3.引导学生运用连除来解决实际问题;4.让学生参与练习,并解答其他应用题;5.老师针对学生练习情况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3.3 总结与拓展1.学生总结所学的连除的概念、应用及解题方法,方便以后复习;2.老师给学生讲解连除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及实际应用;3.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1.教师留下适量的应用题,供学生课后巩固练习;2.教师鼓励同学们在课外拓展更多关于连除的实际问题。
5. 教学评估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学生在连除应用题上表现;2.教师在讲解时引导学生思考,检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题能力;3.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度均视为评估因素,不作为单一评估标准。
6. 参考文献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连除应用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连除应用题
1.使学生掌握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有条理地叙述思维过程.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的两种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疑诱趣.
1.出示【图片“参观农业展览”】
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15人,一共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
答:一共90人. 2.改变复习题的一个条件和问题后,出示例2.例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例题与复习题在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变化?
教师导入:已知条件和问题发生了变化,还能用原来的方法解答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究的新知识.(板书:应用题)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索.
1.学习两种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出示例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1)自由提问,思考讨论.
教师提问: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简记: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②要求每组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什么?
③分步列式如何解答?
(2)汇报结果,共同探索.
①教师提问:谁能回答第①个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线段图
②教师提问:谁能解决第②个问题?
结合学生讨论,教学两种解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第一种解法: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必须先求出每队多少人?(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已知条件中告诉我们共有90人,平均分成2队,求每队多少人?就是把90人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知道每队45人,又知道每队分3组,就能求出每组有多少人?
板书:
每队多少人?综合算式:90÷2÷3
90÷2=45(人)=45÷3
每组有多少人?=15(人)
45÷3=15(人)
第二种解法:(借助线段图)要想求每组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一共多少组?知道每队分3组,分成2队,就是求2个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6组对应90人,要求出每组多少人?就是把90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
板书:
一共多少组?综合算式:90÷(2×3)
3×2=6(组)=90÷6
每组多少人?=15(人)
90÷6=15(人)
2.观察比较,归纳概括.
教师提问:观察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点是所求的问题一样.不同点是先求的不一样,第一种解法先求的是每组多少人,第二种解法先求一共多少组,所以第一步的解法也就不一样.
3.引发思考,掌握检验方法.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两种解法可以互相检验,除了这种方法外,还可以怎么检验应用题?(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发现:把已经计算出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进行逆运算,如果最后算出的结果与题目的已知条件相同,说明解答正确.
15×3×2
=45×2
=90(人)
三、分层练习反馈矫正.
1.独立用两种方法解答,口头检验.
(1)图书馆买来新书240本,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上放4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订正:
答:平均每层放20本.
(2)商店卖出7箱保温杯,每箱12个,一共收入336元,每个保温杯多少元?
2.说出分析过程,列综合算式不计算.
(1)三年级有2个班,每个班有43个学生,一共做纸花258朵,平均每个学生做纸花多少朵?
(2)奶牛场有5个牛棚,每个牛棚里有12头奶牛,一天喂1200千克饲料,平均每头每天喂多少千克饲料?
3.连乘应用题与对比练习.
(1)百货商店卖出3箱西裤,每箱20条,每条21元,一共卖了多少元?
(2)百货商店卖出3箱西裤,每箱20条,一共卖了1260元,每条多少元?
(引导学生发现:与连乘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正好相反.)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知识?(板书:)
教师:对,今天我们学习了的不同解答方法及验算,与上两节学习的连乘应用题是有一定联系的.同学们今后解答应用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运用合适的方法正确解答.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的第6题
电池厂生产了7200节电池,每12节装一盒,6盒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练习二十三的第9题
学校给三好学生买奖品,买了2盒钢笔,每盒10枝,一共用去160元.每枝钢笔多少元?
练习二十三的第10题
两个缝纫组做同样的衣服,第一组做34件,第二组做42件,一共用布228米.平均每件衣服用多少米布?
板书
探究活动
分糖游戏
活动目的
使学生在动手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的数量关系.
活动内容
1.布置任务.
某食品公司为宣传产品,给学校送来一批糖果.三年级每班分到150块,想想:先按小组平均分配,再从小组平均分给个人,每人能得到几块?有无剩余?每人是否得到的数量一样?和同学一起议一议.先调查、再计算.如果这150块中有2个品种,又该怎样分配?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做好记录.
3.汇报、反思,通过活动谈谈有什么收获.
活动建议
教师为学生准备150块糖或学具,讨论交流后真正让学生分一分,以验证他们开始的设想是否合理.给学生的提示越少越好,为学生提供开放的、“结构不良”的问题环境(如:平均分后有剩余,剩下的怎么办),更能便于孩子们进行深层思考,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