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教学设计3主要讲述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换,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本知识后,进一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换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本知识,对于本节课的内容,他们需要进一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拓展;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互换的原理和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换方法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互换的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互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互换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巩固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互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内容包括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换实例和练习。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互换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时商品打折,引发学生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互换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换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互换的方法。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4 数学思考》16-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4 数学思考》16-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4 数学思考》16-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掌握“6.4 数学思考”的相关知识点。

–能够运用数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实例演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6.4 数学思考”的相关知识点。

•运用数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入“6.4 数学思考”这一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内容呈现•学生认真听讲,老师介绍“6.4 数学思考”的相关内容,包括定义、性质等。

3. 实例演练•老师给学生举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考的方法进行解答,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并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

5. 总结反思•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关于“6.4 数学思考”的习题。

2.思考并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可以运用数学思考解决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演练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引入实际问题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偏差,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相关训练。

下节课我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做适当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的提高。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6.4数学思考”的知识点。

期待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收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学思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学思考》教案
2.辅助材料:准备与平面几何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如几何图形的变换过程、实际生活中的几何应用实例等,以丰富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感受。
3.实验器材:由于本节课涉及几何图形的推理,准备一些几何模型、量角器、直尺等实验器材,帮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几何性质的理解。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划分为小组讨论区,便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同时,设置实验操作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场所,创造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
2.结合教材内容,我重点讲解以下知识点:
(1)平面几何图形的对称性质。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3)勾股定理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3.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通过举例、画图等方式,使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几何知识。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
1.我给同学们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要求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已有一定的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和简单的推理方法。在知识层面,学生对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能力方面,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待加强。在素质方面,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合作意识和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缺乏主动性,对复杂问题的探究耐心不足。
然而,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部分学生对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较弱,需要我在教学中更加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其次,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环节显得有些仓促。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适当调整教学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2.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消化知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4 数学思考》14-人教版 (1)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4 数学思考》14-人教版 (1)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4 数学思考》14-人教版 (1)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学习数学思考中的第14个知识点,主要内容包括: - 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定理 - 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数学思考中的第14个知识点
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
•掌握数学思考中的第14个知识点
四、教学难点
•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小黑板
•教材
•练习册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内容,为今天的学习做铺垫。

2. 提出问题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或者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兴趣。

3. 学习新知识
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并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定理。

4. 练习
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
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他们进一步思考,拓展知识面。

6. 归纳总结
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学生表现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调整教学方法?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思考中的第14个知识点。

祝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4 数学思考》-人教版 (1)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4 数学思考》-人教版 (1)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4 数学思考》-人教版 (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能够灵活运用小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小数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教会学生小数加减法运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3.小白板和马克笔。

4.教学实例和练习题。

五、教学流程
第一步:导入
1.引入小数加减法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小数的加减运算。

第二步:教学
1.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包括小数点对齐、补零等。

2.演示几个小数加减法的实例,让学生理解运算过程。

第三步:练习
1.学生自行完成若干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老师及时纠正。

2.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小数运算。

第四步:拓展
1.引导学生思考小数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计算等。

2.带领学生探讨小数运算的意义和作用。

第五步:作业
1.布置小数加减法的作业,鼓励学生多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2.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了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小数运算,提高数学素养。

以上就是本节课《6.4 数学思考》的教学内容,希朥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章4 数学思考(1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章4 数学思考(1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章4 数学思考(1课时)(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问题的提出2. 解决问题的策略3. 数学思维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探究新知(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教师点评,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巩固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收获,反思不足。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七、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数学思考2. 板书内容: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思维的应用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4 数学思考》4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4 数学思考》4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4 数学思考》41-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6.4 数学思考》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内容包括鸡兔同笼问题、算式规律、数字问题等。

这一章节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但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一些复杂问题还缺乏解决的信心和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运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发现并总结算式规律,解决数字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发现并总结算式规律,解决数字问题。

2.难点:对复杂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和创新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鸡兔同笼问题、算式规律、数字问题等案例。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鸡兔同笼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鸡兔的总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学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算式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些数字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鸡兔同笼问题和数字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尝试解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 (6)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 (6)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 (6)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如分类、比较、归纳、演绎等。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考的方法和过程。

2.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和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如分数、小数、整数等。

2. 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理解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分类、比较、归纳、演绎等。

第二部分:数学思维方法的运用1. 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

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科学实验中的数学问题等。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部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烹饪、旅行等。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采用实际操作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力。

3. 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4 数学思考》3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4 数学思考》3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4 数学思考》3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数学思考的重要性。

2.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3.能够合理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并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四、教学准备1.准备黑板、粉笔及教材。

2.熟悉本课内容,准备案例分析。

3.确保学生虚拟学习环境正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题目引入,让学生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

2. 模块教学1.学生针对某道难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引导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2.教师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模式,培养他们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 练习及巩固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正确解题方法。

4.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关于数学思考,通过一道道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题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探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七、板书设计数学思考重要性逻辑思维合理推理解决实际问题八、课堂效果评价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能够理解数学思考的概念,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于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存在困惑,需要在后续课程中继续引导。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希望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4.数学思考 第1课时 数学思考(1)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4.数学思考 第1课时 数学思考(1)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数学思考第1课时数学思考(1)》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 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推理; 2. 能够理解并运用数学概念和定理来解决问题; 3. 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数学思考的案例和练习题;2.黑板、粉笔:用于讲解和板书;3.教辅材料:辅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4.班级布置: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喜好进行分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解决方法,引导他们进入数学思考的状态。

2. 概念讲解讲解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包括问题分析、找出规律、推理和验证等步骤,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展开讨论,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比较。

4. 整合总结引导学生结合小组讨论的结果,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强化他们对数学思考的认识和掌握。

5.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互动讨论和实际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自主思考能力。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探讨数学思考的方法和技巧。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考能力,欢迎家长和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共同促进学习的进步。

希望本节课程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 (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 (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 (3)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思考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推理等。

2. 数学思考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数学思考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观察:让学生观察一组数据或图形,找出其中的规律。

(2)分析: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规律进行分析,找出原因。

(3)归纳:让学生总结出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分析、归纳等。

(4)类比: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类似问题。

(5)推理: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解决数学问题。

3. 实践应用(1)解决实际问题:给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思考方法解决。

(2)提高数学素养:让学生运用数学思考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提高数学素养。

4. 总结反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思考方法解决,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实践应用”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关键步骤,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将数学思考方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6.4 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6.4 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6.4 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数学思考的含义,掌握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

2. 能够运用数学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学思考的含义和方法2. 数学思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学思考的含义和方法,数学思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对数学思考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数学思考的理解和经验。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数学思考的含义和方法,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数学思考的过程。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数学思考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思考的方法解决。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复习数学思考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思考的经验。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数学思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数学思考的过程。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数学思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思考的方法解决。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数学思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表现。

3.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教案) 数学六年级下册

《数学思考》(教案) 数学六年级下册

《数学思考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课程的三个总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目标是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需要在丰高多彩的数学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

因此,人教版教材在每册都安排了找规律或数学广角的内容,让学生探索规律,透排列、组合、等量代换等方面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整理和复习》这一单元当中,同样安排了《数学思考》这部分内容,通过3个例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生找规律,分部枚举组合以及列表推理的能力。

数材尝试把这些重要的思想方法以学生容易理解的直观的形式,借助生动有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和作用,锻炼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技能:(教学重点)1.使学生理解点与点之间连线段的内在规律,掌握正确计算线段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教学难点)2.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间題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的魅力,増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导学案、三角板四、教学过程(一)回顾数学思想方法、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数学趣题,你还记得吗?预设:1.鸡兔同笼,2.烙饼问题,3.抽屉原理,4.数与形……师:你还记得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些数学问题的吗?预设:1数形结合,2列举,3假设,4化繁为简……总结: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有条理的思考,简捷地去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一些有趣的题目。

板书:数学思考1.(二)探究学习1、直接导入、发现问题。

(1)呈现问题师:请大家在纸上任意点上6个点,每两个点可以连成一条线段,6个点一共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呢?(2)初次探究。

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如何解决的。

a.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收集素材,b.学生汇报自己的思路。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思考》教案6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思考》教案6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思考》教案6篇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思考》教案 1一、教材内容分析这节课是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中“数与代数”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本节课教材呈现的规律的一般化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通过相互连接得到多少条线段。

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动手画图,由简单到繁杂最后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观测和探索,学生能过找到数线段的方法。

2、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化难为易”的数学思考地方法灌输其中。

通过规律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3、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探索规律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班有学生62人,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他们好奇心强,具有创新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在探讨总线段数的`算法时,同样延用从简到繁的思考方法,先探究3个点时总线段数怎么计算,之后列出4个点和5个点时总线段数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些算式的共有特征:都是从1依次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从而让学生明白总线段数其实就是从1依次连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的自然数数列之和。

接着让学生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去推算6个点,8个点时一共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

这样既巩固算法,同时还回应了课前游戏的设疑。

最后拓展提升,还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整个过程都在逐步地让学生去体会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懂得运用一定的规律去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学生准备:直尺、铅笔、数字卡片、扑克一副教师准备:小黑板、直尺、彩笔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师生合作、探究规律三、课内活动、加深理解四、拓展延伸,巩固提高五、课后练习、巩固提高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思考》教案 2教学内容:例5体现了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这里的规律的一般化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 (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  (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问题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

2. 数学方法:介绍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如画图、列表、方程等。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三、教学过程1. 问题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安排时间最合理?如何分配资源最公平?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2. 数学方法(10分钟)针对引入的问题,教师介绍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如画图、列表、方程等。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这些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实践活动(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方法进行解决。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总结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2. 终结性评价:检查学生完成实践活动的成果,评价学生对数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4 数学思考》20-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4 数学思考》20-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4 数学思考》20-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

2.能够分析和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准备
1.课本《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2.教学投影仪和计算器。

3.练习题和作业布置。

三、教学内容
1. 基本概念
•了解数学思考的基本概念。

•分析思考方法的重要性。

2. 数学思维
•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整合信息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 实际应用
•通过实际案例,指导学生将数学思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数学谜题或趣味问题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和示范
•老师讲解数学思考的重要性和方法,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示范。

3. 练习和讨论
•学生进行练习题,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4. 拓展应用
•老师指导学生将数学思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

5. 总结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和思考。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目。

2.提出自己的数学思考问题,并在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馈
1.收集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和反馈。

2.对学生表现优异者给予表扬奖励,对有待提高者进行个别指导。

以上是本课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加强练习和思考,提高数学思考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4 数学思考》4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4 数学思考》4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4 数学思考》41-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6.4 数学思考》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鸡兔同笼问题、烙饼问题、统筹方法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和概念有了了解。

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数学思考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数学思考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烙饼问题、统筹方法等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烙饼问题、统筹方法等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考方法解决问题。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分析、讨论,总结数学思考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素材。

2.制作PPT,展示教学内容。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一家酒店有鸡和兔子共计30只,它们的腿一共有74条。

请问这家酒店有多少只鸡和多少只兔子?”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展示解题思路。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类似的鸡兔同笼问题,如“一只鸡和一只兔子共计32只,它们的腿一共有76条。

请问有多少只鸡和多少只兔子?”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 (10)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  (10)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学思考的意义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让学生掌握数学思考的基本步骤,包括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和反思。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数学思考的意义和方法2. 数学思考的基本步骤3. 数学思考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学思考的意义和方法,数学思考的基本步骤。

2. 教学难点:数学思考的应用,如何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教学案例3. 教学工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引导学生回顾数学学习的经历,让学生谈谈数学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

1.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数学思考吗?数学思考有什么意义和方法?2. 讲解数学思考的意义和方法2.1 解释数学思考的意义,让学生明白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2.2 讲解数学思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数学思考的基本步骤。

3. 讲解数学思考的基本步骤3.1 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2 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和难点。

3.3 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4 问题的反思:引导学生反思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4. 数学思考的应用4.1 提供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4.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 总结和作业5.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数学思考的意义和方法。

5.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数学思考的意义和方法,让学生明白了数学思考的重要性。

通过讲解数学思考的基本步骤,让学生掌握了数学思考的方法。

通过数学思考的应用,让学生学会了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于数学思考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数学思考(16)-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数学思考(16)-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数学思考(16)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这个教案,确保内容的完整性。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的6.4节——数学思考(16)。

我们将深入研究“鸡兔同笼”问题,这是一个典型的数学思考题,也是中国古代数学的名题。

学生们将通过这个问题学习如何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鸡兔同笼”问题,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难点是理解并建立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例子,以及练习题,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以一个实际例子引入,比如一个笼子里有鸡和兔子,学生们需要估计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

2. 讲解:我会详细讲解“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方程。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清晰地展示“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方程的建立。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一些类似“鸡兔同笼”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我将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选择了实际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个例子能够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实际意义,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在引入过程中,我会注重让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指导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 (4)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 (4)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数学思考的含义,并能运用数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 使学生掌握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推理等。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思考的方法。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让学生理解数学思考的含义,掌握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 难点- 让学生掌握数学思考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案例教学法-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思考的方法。

- 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实例导入,让学生了解数学思考的含义。

2. 学习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推理等。

3. 实践数学思考-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思考的方法解决。

4. 小组合作- 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总结与反思-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 结果评价- 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建议- 注重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注重实践- 让学生多参与数学活动,在实践中掌握数学思考的方法。

- 注重团队合作-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思考》
方正县会发中心小学徐忠忱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2.使同学们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回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提高对数学思想价值的认识。

教学重点:
在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接线段的规律。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设疑: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咱们先来做个游戏,挑战一下自己,敢不敢,……请听清楚要求:练习纸上有8个点,每两个点连成一条线段,一共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呢?请同学们动笔连一连,再数一数,时间2分钟,看谁最先得出答案!
2、学生动手操作。

3、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有结果了吗?
(学生汇报结果)
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可正确的答案只有1个!到底谁的答案才是正确的呢?看来这个问题可能有点难度! 没关系! 我们暂且把它放在一边,待会儿再去评判,下面我们先开始今天的学习与研究,看看大家能不能从中得到启示。

[设计意图说明:设计连线游戏,既紧扣教材例题,同时又让数学课饶有生趣。

任意点8个点,再将每两点连成一条线,看似简单,连线时却很容易出错。

这样在课前制造一个悬疑,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同时又为探究“化难为简”的数学方法埋下伏笔。

]
二、新授
探究一:从简到繁,感知算理
师:同学们,用8个点来连线,我们觉得很困难,如果把点数减少一些,是不是会容易一些呢?下面我们就先从2个点开始,逐步增加点数,找找其中的规律。

师:两个点可以连成几条线段?
(学生可能回答:两点只能连成1条线段。

(课件出示))
点数
增加条数
总条数 1
师:在两个点的基础上增加1个点(课件出示),这时候一共可以连成几条线段?
(学生猜想,动笔,得出答案。


师:只增加了一个点,为什么却增加了2条线段呢?
(引导学生明确:增加的一个点可以和原有的两个点分别连成一条线段,所以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两条线段。


师:你说得很好!为了便于观察,我们把这次连线情况记录在表格里。

(课件动态演示,如下图)
点数
增加条数 2
总条数 1 3
师:在3个点的基础上又增加1个点,你猜可能会增加几条线段?
(学生可能回答:可能会增加3条线段。


师:怎么会是3条呢?刚才两个点时,增加一个点,只增加了2条线段啊!
(学生可能回答:增加的一个点与原来的3个点都可以连接1条线段,所以会增加3条线段。


(媒体出示:)
点数
增加条数 2 3
总条数 1 3 6
师:请大家想一想:5个点一共可以连成多少线段呢?
师:谁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回答:6+4=10(条))
(引导学生明白:4个点连了6条线段,再增加1个点后,又会增加4条线段,所以5个点时可以连出10条线段。

课件根据学生回答同步演示。


点数
增加条数 2 3 4
总条数 1 3 6 10
师:5个点时连成线段的总数,这位同学是用计算的方法得出的,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中的几组数据:3个点时连成线段的总条数,可不可以也用计算的方法得出?
(学生观察表格,依次得出:
3个点时连成线段的总条数:1+2=3(条)
4个点时连成线段的总条数:1+2+3=6(条)
5个点时连成线段的总条数:1+2+3+4=10(条))
师:仔细观察这张表格,在这张表格里有哪些信息呢?
师:现在大家再想想,6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呢?就请同学们翻到书第91页,看表格的第6列,自己动手连一连,再把相应的数据填写好。

(学生动手操作,指名一学生展示作品并介绍连线情况,课件演示:完整表格中6个点的图与数据)
点数
增加条数 2 3 4 5
总条数 1 3 6 10 15
[设计意图说明:让学生从2个点开始连线,逐步经历连线过程,随着点数的增多,得出每次增加的线段数和总线段数,初步感知点数、增加的线段数和总线段数之间的联系。

]
探究二:观察算式,感知规律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从算法、加数的特点、加数的个数等方面去观察发现……)
[设计意图说明:在经历了丰富的连线过程之后,整体观察和对比表格中的数据,从而进一步发现每次增加条数就是点数-1,为后面推导总线段数的算法做好铺垫。

]
师:这里每一道算式都是一组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之和。

到底几个连续自然数相加呢?你还有什么发现?
(得出加数的个数与点数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能回答:计算总线段数其实就是从1开始加2,加3,加4,一直加到比点数少1的数。


师:不错。

通过观察、思考,我们发现:总线段数其实就是从1依次连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的和。

所以,我们只要知道点数是几,就从1开始,依次加到几减1,所得的和就是总线段数。

你们都明白了吗?
师:想一想,计算n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相互补充得出:1+2+3+…(n-1))(师生共同理解算式的含义:从1开始(n-1)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即1+2+3+……n=(n-1)n÷2
师:下面我们运用这条规律去计算一下6个点和8个点时一共可以连多少条线段,请看课本第91页,把算式写在书上相应的横线上!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再集体讲评。


探究三:回应课前设疑,进一步提升
(1)师:现在我们就知道了课前游戏的答案,在纸上任意点上8个点,每两点连成一条线,可以连成28条线段。

有这么多条,难怪同学们在数线段有多少条时这么麻烦呢!看来利用这个规律可以非常方便的帮助我们计算点数较多时的总线段数。

下面你们能根据这个规律,计算出12个点、20个点能连多少条线段吗?请写出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
师:我们来看看答案吧!
(课件出示:12个点共连了1+2+3+4+5+6+7+8+9+10+11=66(条)
师:20个点共连的线段数为:1+2+3+4+5一直加到19,为了书写方便,这些算式还可以省略不写中间的一些加数,算式可以写成:1+2+3+……+19=190(条)(课件出示)
三、练习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精灵聪聪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题目!
(课件出示:
1、(课本P94/练习十八
2、)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找找其中的规律。

(学生独立完成,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样化的解决方法。


(学生可能回答:第几个图形就由几个三角形组成,其中第②、④、⑥、……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第③、⑤、⑦……个图形是梯形。

从第②个图形起,每个图形比前一个图形多用2根小棒。

也就是所用小棒的根数为:
①②③④⑤⑥⑦
3, 5, 7, 9, 11, 13, 15,……
(1)第6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摆第7个图形需要用15根小棒。


2、(课本P94/练习十八
3、)
师:仔细观察表格,你能找出规律吗?请大家想想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它的边数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交流,反馈。


(引导学生发现:多边形里分成的三角形个数正好是这个多边形的边数-2,所以,多边形内角和就等于边数减2的差去乘180°。


(九边形的内角和是180°×(9-2)=1260°)
四、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找规律,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师:我们通过眼睛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规律。

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入手。

推理发现规律,合理运用规律,创造性地使用规律,让规律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我们要善于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学习新的知识。

五、作业
附板书设计:
数学思考
3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条)
4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6(条)
5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10(条)
6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15(条)
……
n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n=(n-1)n÷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