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补虚药

合集下载

中药学-补虚药

中药学-补虚药

补虚药1.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功效的药物是A.补骨脂B.肉苁蓉C.仙茅D.杜仲E.续断答案:D2.鹿茸的内服剂量是A.1~2gB.0.5~1gC.3~6gD.0.01~0.3gE.1.5~3g答案:A3.淫羊藿、巴戟天共同的功效是A.补肾益精,养血益气B.补肾壮阳,祛风除湿C.温肾壮阳,祛寒除湿D.补肾助阳,润肠通便E.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答案:B4.燥湿利水宜生用、补气健脾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的药物是A.白扁豆B.白术C.山药D.甘草E.黄芪答案:B5.白扁豆的功效是A.补脾和中,化湿B.补脾益气,祛痰止咳C.补中益气,养血安神D.补中润燥,止痛解毒E.缓中补虚,生津润燥答案:A6.既可健脾益气燥湿,又可止汗安胎的药物是A.黄芩B.苎麻根C.白术D.桑寄生E.艾叶答案:C7.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功效的药物是A.人参B.西洋参C.党参D.太子参E.山药答案:B8.以下哪组药物可补脾肺气虚证A.当归、阿胶、白芍B.太子参、熟地黄、山萸肉C.党参、黄芪、山药D.鹿茸、紫河车、淫羊藿E.杜仲、续断、西洋参答案:C9.能够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药物是A.石斛B.玉竹C.黄精D.百合E.枸杞子答案:C10.既能滋阴潜阳,又能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的药物是A.龟甲B.天冬C.墨旱莲D.女贞子E.鳖甲答案:E11.具有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功效,治疗痈疽不溃的药物是A.人参B.西洋参C.黄芪D.党参E.山药答案:C12.善于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药物是A.当归B.熟地黄C.阿胶D.白芍E.何首乌答案:D13.龙眼肉的功效是A.补益心脾,养血安神B.补血止血,滋阴润燥C.养血调经,平肝止痛D.补益精血,润肠通便E.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答案:A14.蛤蚧的功效是A.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B.补肺气,助肾阳,养心脾C.补肺气,定喘嗽,和脾胃D.助肾阳,定喘嗽,补脾气E.补肺气,助肾阳,滋肝阴答案:A15.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可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或伤阴动血的药物是A.人参B.鹿茸C.附子D.大黄E.肉桂答案:B16.下列哪味药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的功效A.胡桃肉B.蛤蚧C.冬虫夏草D.紫河车E.黄芪答案:D17.久服较大剂量后,每易引起水肿的药物是A.山药B.甘草C.大枣D.黄精E.玉竹答案:B18.人参入汤剂的用法是A.先煎B.后下C.包煎D.另煎E.泡服答案:D19.山药善治下述哪种泄泻A.湿盛中满,积滞溏泄B.脾虚泄泻C.饮食积滞,腹满泄泻D.湿热内蕴,腹痛泄泻E.五更泄泻答案:B20.患者,女,47岁。

中药学——补虚药

中药学——补虚药

中药学——补虚药1. 定义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又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2.分类、特点及适应范围1)补气药特点:性味多甘温或甘平,主入脾、肺经功效:补气。

适应证:气虚诸证(尤对脾气虚、肺气虚证疗效最为显著,也用于心气虚,元气虚极欲脱)2)补阳药特点:味多甘、辛、咸,性多温热,主入肾经功效:温补肾阳。

适应证:肾阳不足诸证、脾肾阳虚、肺肾两虚等证。

3)补血药特点:多甘温,质润,主入心、肝、脾、肾经。

功效:补血养血。

适应证:各种血虚病证。

4)补阴药 :特点:多甘寒质润,主入肺、胃、肝、肾经。

功效:滋养阴液,兼润燥、清热。

适应证:阴虚诸证 (肺阴虚、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等证) 3. 配伍应用1)根据人体气、血、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配合应用补虚药。

2)适当配伍健脾消食药顾护脾胃。

4. 使用注意1)注意邪正关系,防止“闭门留寇”。

2)不可滥用补益药。

(药皆有偏性、误补益疾)3)注意“虚不受补”的情况,应注意补而兼行,使补而不滞。

4)注意气血阴阳之间关系,配伍应用。

5)补虚药一般气味俱厚,如作汤剂,一般宜适当久煎,使药味尽出。

6)虚弱证一般病程较长,补虚药宜采用蜜丸、煎膏(膏滋)、口服液等便于保存、服用,并可增效的剂型。

5. 各类药功效第一节补气药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涩精止带。

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蜂蜜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外用生肌敛疮。

第二节补阳药鹿茸补肾壮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紫河车温肾补精,益气养血。

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中药学课件 补虚药

中药学课件 补虚药
5、心气不足,惊悸失眠。如归脾汤、天王 补心丹。
用法用量:煎服,3~9克;挽救虚脱可用 15~30克。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为百合科藜芦属 植物,有毒性,善杀虫毒)、五灵脂同用。
别称:红参、别直参、白糖参,为蒸制加 工品。
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主产于美 国、加拿大。我国也栽培。
药性: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阴不足的食少倦怠。 2、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 3、肺燥干咳。 用法用量:煎服9~30克。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夹黄芪的干燥根。
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 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 肌。
应用:
1、气虚乏力,食少便溏,水肿尿少,中气下 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如补中益气汤、 归脾丸。
药性: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应用: 1、脾虚食少,久泻不止,白带过多。如参苓
白术散、完带汤。 2、肺虚喘咳。 3、肾虚遗精,带下,尿频。 4、虚热消渴。
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
药性:甘,微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应用: 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
药性:甘,平。归肺、脾、大肠经。
功效: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外用生肌敛 疮。
应用:
1、脾气虚弱,脘腹挛急疼痛。 2、肺燥干咳。 3、肠燥便秘。用温凉开水冲服。 4、解乌头类药毒。 5、疮疡不敛,水火烫伤。
补阳药味咸入肾,性多温热,以补肾阳为 主。
配伍:温里药;补益脾肺药;滋阴药。
应用:
1、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有与人 参类似的补益脾肺之气作用而药力较弱。 常用党参代替古方中的人参。

中药学丨补虚药(补气药)

中药学丨补虚药(补气药)

中药学丨补虚药(补气药)Medical Liaison officer Club补虚药一、概念:凡以补益正气、增强体质、治疗虚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补虚药,又称补益药或补养药。

二、功用与适应症:补气,用于气虚证;补阳,用于阳虚证;补血,用于血虚证;补阴,用于阴虚证。

三、注意:1.宜久煎(另煎),或做丸散剂;2.注意配伍健脾消食药。

补气药治疗气虚证,见气短、乏力、头晕、脉虚无力、舌淡等。

主治肺脾气虚证。

肺气虚见自汗、恶风、易感冒、语音低怯等;脾气虚见食少、便溏、消瘦、脏器下垂等。

人参甘、微苦,微温。

归肺、脾经。

大补元气——气虚欲脱证。

补脾益肺——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生津止渴——热病津伤的口渴,消渴证。

安神益智——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

【配伍】人参配附子:人参甘温补气,力宏固脱;附子辛热回阳,补火救逆。

两药相合,大补大温,益气回阳,治亡阳气脱效佳。

人参配蛤蚧:人参甘温善补肺气,蛤蚧性平补肺益肾。

两药相合,补肺益肾而定喘嗽,治肺肾两虚,动辄气喘甚效。

人参配麦冬、五味子:人参性温补气,麦冬寒凉滋阴,五味子酸收敛阴。

三药相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为治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以及消渴所常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补元气可用15~30g,文火另煎,与煎好的药液合对,或频频灌之;研粉,一次1g,一日2次;或入丸散。

野生人参功效最佳,多用于挽救虚脱;生晒人参性较平和,适用于气阴不足者;红参药性偏温,多用于气阳两虚者。

【使用注意】为保证人参的补气药效,服用人参时不宜饮茶水和吃白萝卜。

因属补虚之品,邪实而正不虚者忌服。

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皂荚,均忌同用。

党参甘,温。

归脾、肺经。

补中益气——脾气亏虚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肺气亏虚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生津养血——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

血虚萎黄,头晕心慌。

人参与党参的比较人参、党参,均能补气生津,治脾胃气虚倦怠乏力、肺气不足气短喘促,以及气津两伤之口渴等证。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部分)-补虚药(二)_真题-无答案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部分)-补虚药(二)_真题-无答案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部分)-补虚药(二)(总分72,考试时间90分钟)三、多选题1. 指出下列不正确的是A. 补气药主治潮热盗汗,手足心热,眼目干涩B. 补阳药主治畏寒肢冷,阳痿遗精,宫冷不孕,夜尿频多C. 补血药主治咽喉干燥,口干舌燥,干咳少痰,大便干结D. 补阴药主治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心慌E. 收涩药主治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脱肛,少言懒语,易出虚汗2. 人参补气,善治A. 气虚欲脱B. 脾气亏虚C. 肺气亏虚D. 热病津伤E. 风湿痹痛3. 关于人参,指出下列正确的是A. 擅长大补元气而为救脱要药B. 善补脾肺之气而生津、安神、健脑益智C. 既能补气,又能养阴,为平补气阴之品。

并兼收涩之性D. 甘温苦燥,既善补气健脾、燥除脾湿、利水,又能止汗、安胎E. 微温而不热,微苦而不燥4. 关于鹿茸功效。

指出下列正确的是A. 强筋骨B. 补肾阳C. 调冲任D. 托疮毒E. 益精血5. 下列哪项属党参的临床应用A. 脾气亏虚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B. 脾虚水肿,痰饮C. 血虚萎黄,气血双亏D. 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E. 肺气亏虚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6. 阿胶的主治证不包括A. 痈疽疮毒B. 大便溏泻C. 阴虚燥咳D. 吐血衄血E. 阴虚心烦7. 指出下列正确的是A.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B. 刺五加益气健脾,补肾安神C.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D. 大枣缓和峻烈药的药性E. 大枣治疗血虚萎黄,妇女脏燥8. 指出下列错误的是A. 白术养阴收敛助湿,湿盛中满者不宜用B. 山药苦燥伤阴,津亏燥渴、阴虚内热者不宜用C. 甘草味甘,易助湿壅气,故湿盛中满者不宜用D. 甘草忌与大戟、甘遂、芫花、海藻同用E. 山药大剂量服用,易引起浮肿,故用量不宜过大9. 指出下列错误的是A. 甘草治疗热病气阴两伤之烦倦口渴B. 白术治疗阴液不足之口干舌燥C. 刺五加治疗失眠多梦D. 大枣治疗月卑虚乏力、食少便溏E. 刺五加治疗脾肾阳虚的腰膝酸痛10. 关于人参,指出下列错误的是A. 为保证人参的补气药效,服用人参时不宜饮茶B. 为保证人参的补气药效,服用人参时宜吃白萝卜C. 属补益之品,邪实而正不虚者忌用D. 忌同用莱菔子、皂荚、藜芦E. 可以合用五灵脂11. 治疗肝肾虚,视物昏花的药对宜选A. 菊花、枸杞子B. 桑叶、黑芝麻C. 桑叶、麦冬D. 枸杞子、玉竹E. 蝉蜕、桑叶12. 指出下列不正确的是A. 锁阳润肠通便,治肠燥津枯的便秘B. 骨碎补活血、止血、续伤,治跌扑闪挫、筋伤骨折C.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D. 核桃仁止血化痰,治疗肺阴不足的劳嗽痰血E. 紫河车治疗肾虚兼风湿的腰膝疼痛或软弱无力13. 下列哪项不属于人参的功效A. 利水渗湿B. 补脾益肺C. 生津止渴D. 安神益智E. 祛痰止咳14. 下列哪项不属于阿胶的主治A. 水肿、小便不利B. 吐血、衄血、便血、崩漏C. 阴虚燥咳或虚劳喘咳D. 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E. 阴虚心烦、失眠15. 指出下列不正确的是A. 何首乌生用甘补兼涩,不寒不腻不燥,功善补肝肾、益精血,为滋补良药B. 白芍苦酸微寒,入肝脾经,即善养血调经、柔肝缓急止痛C. 阿胶甘平滋润,为血肉有情之品。

中药学-补虚药

中药学-补虚药

Company Name
【人参的用名】
LOGO
❖ “人参”系各种规格人参入药饮片的通用名,一 般不以这个笼统的名字作为处方用名。
❖ 1.根据生长情况命名: ❖ 野山参——系野生者,质量最好,货源少,价格
贵,少用。 ❖ 移山参——系人工移植栽培者,又名“园参”。
Company Name
【人参的用名】
血虚+脾虚 (体倦乏力)
血虚+心虚 (健忘失眠多梦)
治法 补益肺气 健脾益气 补血养肝
补脾养血
养血宁心
LOGO
Company Name
证类 肾阴虚 肺阴虚 肾阳虚
脾阳虚
分型论治
症状
治法
阴虚+肾虚
滋补肾阴
(耳鸣足痿遗精)
阴虚+肺虚
滋阴润肺
(干咳失音)
阳虚+肾虚
温补肾阳
(阳萎,多尿或失禁
下利清谷,五更泻)
❖ 4.正确选择剂型。如作汤剂,应久煎,使药味尽出。因虚 证一般病程较长,宜采用丸剂、膏剂、口服液等,便于服 用,慢病缓治。
Company Name
【名词解释】
❖ 虚不受补 ❖ 不老延年 ❖ 托毒生肌 ❖ 补命门火 ❖ 补精益髓 ❖ 固冲摄血 ❖ 养血养肝 ❖ 益精气、益精血
LOGO
Company Name
【主治】
LOGO
❖ 阳虚 以肾为主 肾阳虚证:畏寒肢冷、阳痿、滑精、不孕不育、耳 鸣、腰膝酸软、筋骨软弱、痿弊、半身不遂、五 更泄、肾不纳气之久咳久喘
Company Name
【主治】
LOGO
❖ 血虚: 以心、肝、脾为主 血虚证:面色萎黄、唇甲苍白、眩晕耳明、心悸失 眠、经少经闭、脉细弱

中药学快速记忆口诀

中药学快速记忆口诀

中药学快速记忆口诀中药学记忆口诀—补虚药一、补气药补气甘温肺脾归,四参芪术药扁甘。

饴蜜枣绞红景加,壅中助湿理气辅。

元气虚脱吉林参,生津增智补肺脾。

性味甘温高丽参,温补力强阳虚好。

党参补中养血强,生津力缓慢病施。

太子参用补心气,洋参性寒养阴行。

脾肺气虚用术芪,止汗固表利水同。

黄芪升阳托疮毒,白术安胎养胎宜。

山药平补脾肺肾,肾气不固遗带消。

和中化湿白扁豆,脾虚暑湿吐泻清。

甘草和药补中气,祛痰缓急解毒疗.二、补阳药补阳咸甘温脾肾,巴羊鹿沙菟智仁。

补骨锁杜苁蓉紫,阳萎不举或虚喘。

鹿茸益精强筋骨,调冲托疮散虚寒。

阳虚崩漏鹿角胶,补血止血助阳雄。

温补不腻鹿角霜,血弱精寒带遗崩。

巴戟羊藿补肾阳,祛风强筋关节通。

沙菟补肾养肝用,丝子止泻安胎行。

助阳润肠苁蓉锁,补阳益精便秘动。

温肾壮阳补骨脂,阳萎遗精泻五更。

杜续安胎强筋骨,续断止血疗伤取。

补骨益智温脾肾,益智摄唾骨止泻。

温肾纳气强腰膝,腰酸虚喘蚧桃供。

葫芦巴散下焦寒,寒疝冷痛温命门。

仙茅温肾又壮阳,腰膝冷痛祛寒松。

虫草气血阴阳补,河车也有一样功。

海马海狗蛤蟆油,红膻温肾各不同三、补血药补血甘温心肝归,滋腻助湿消食助。

归地芍胶首乌眼,血少面白补血回。

补血活血配当归,血虚便秘润肠搜。

填精益髓肝肾虚,补血养阴熟地谋。

白芍养血性寒凉,柔肝平肝止痛优。

阿胶止血能滋阴,虚劳咳嗽咯血救。

补血可用制牛膝,生用破血下肢走。

首乌制用补精血,生用润肠截疟投。

眼肉安神补心脾,劳伤心脾用不同。

四、补阴药补阴甘寒归五脏,沙麦龟鳖旱莲女。

百合天冬杞斛玉,黄精桑葚黑芝麻。

养血补心止崩漏,肾虚阳亢龟板医。

鳖甲滋阴软坚功,退热除蒸效力雄。

二冬沙竹养肺胃。

麦冬清心天清肾。

百合润肺能止咳,清心安神虚烦息。

石斛滋养肾胃阴,养胃生津消渴离。

滋补肝肾女贞子,乌发明目眩晕医。

凉血止血旱莲草,虚热出血肝肾悦。

养肺润肠蜂蜜用,干咳咽痛便秘泄。

桑椹滋阴养血功,明目润肠消渴宜。

滋补肝肾枸杞子,益精明目最相益。

中药学记忆口诀—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药,苦甘二路煎,苦寒清热强,甘寒养阴恋。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药学-第二十二单元补虚药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药学-第二十二单元补虚药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药学-第二十二单元补虚药[单选题]1.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补气药是A.甘草B.大枣C.白术D.饴糖E.蜂蜜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江南博哥):大枣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掌握“补虚药概述、补气药”知识点。

[单选题]2.人参入汤剂的用法是A.先煎B.后下C.包煎D.另煎E.泡服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人参用法用量:煎服,3~9g;挽救虚脱可用15~30g。

宜文火另煎分次兑服。

掌握“补虚药概述、补气药”知识点。

[单选题]3.治疗气虚欲脱,脉微欲绝证的首选药物是A.人参B.党参C.西洋参D.怀山药E.太子参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人参:元气虚脱证。

本品为拯危救脱的要药。

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

掌握“补虚药概述、补气药”知识点。

[单选题]4.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作用的药物是A.玄参B.苦参C.丹参D.太子参E.西洋参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西洋参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玄参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苦参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丹参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太子参功效: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掌握“补虚药概述、补气药”知识点。

[单选题]5.既能补脾肺气,又能补血、生津的药物是A.当归B.枸杞子C.党参D.鸡血藤E.苍术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党参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当归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枸杞子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鸡血藤功效: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苍术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掌握“补虚药概述、补气药”知识点。

[单选题]6.下列药物中哪一味药具有补气生津的功效A.黄芪B.白术C.白扁豆D.太子参E.蜂蜜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太子参功效: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黄芪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白术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白扁豆功效:补脾和中,化湿消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 [性能特点]:本品甘微苦微温,入心、肺、脾经。 元气起于肾,上及于肺,为人体生化动力之源泉。 本品功擅大补元气,故用于挽救元气虚衰、脉微欲 绝之脱证,无论因于大失血、大吐泻或久病、大病 所致者,单用即有显效。脾为生化之源,肺乃主气 之脏,元气旺盛则脾肺之气自足,故又能补脾益肺, 为治脾肺气虚诸证之主药。元气充沛,则血旺津生, 神安智增,故又可用于气血亏虚之心悸、失眠、健 忘等心神不宁证,以及热病气津两伤、身热口渴或 消渴等证。既为救脱扶危之良剂,亦为疗虚劳内伤 之第一要药。凡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皆可 应用
实用文档
西洋参
来源:为五加科多年生 草本西洋参的干燥根。 原产于美国、加拿大及 法国,我国东北、华北、 西北等地区亦有栽培。 秋季采挖。晒干或低温 干燥。切片入药或用时 捣碎。
药材
实用文档
[性味归经]:甘、微苦,寒。归心、肺、胃经。
[功
效]: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临床应用]:
1 . 用于阴虚火旺、肺失清肃的喘咳痰血 证。
6 . 用于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崩漏等。
7 . 用于气虚血滞不行的关节痹痛、肢体麻木或半身不 遂等。
实用文档
太子参
来源:为石竹科多年 生草本孩儿参的干燥 块根。主产于江苏、 安徽、山东等地。夏 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 采挖,置沸水中略烫 后晒干或直接晒干。 生用。
实用文档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脾、肺经。
[功
效]:补气生津。
[临床应用]:
1 . 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
2 . 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 虚热汗多。
[功
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
止渴,安神益智。
[临床应用]:
1 . 用于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证 候。
2 . 用于肺气虚弱的短气喘促,懒言声 微,脉虚自汗等证。
实用文档
3 . 用于脾气不足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 等证。
4 . 用于热病气津两伤之身热口渴及消渴 等证。
5 . 用于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 证。
第十七章 补虚药
教学目的: 1. 掌握补虚药的含义,补气、补血、补
阳、补阴四类药物的性味、功效、适应 范围、配伍方法。 2. 掌握或熟悉本章药物的重点药物的功 效、应用及功效相似药物的异同点。 3. 了解本章药物的功效及应用,人参、 甘草、阿胶、鹿茸、蛤蚧的用量用法。
实用文档
概述
1.含义: 凡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 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 能力,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虚 药,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2 . 用于热病气阴两伤之烦倦,口渴。
[用法用量]:另煎对服,3 ~ 6g。
[使用注意]: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服。忌用 铁器炒。
[性能特点]:本品苦微甘寒,入心、肺、胃经。
功擅补气养阴、清火生津,为治气阴不足而火
盛者之佳品,单用本品煎服,即有良效,每配
补气养阴生津之品以增效。并能清肠止血,治
肠热便血。
[用法用量]:煎服,10 ~ 30g。
[使用注意]:邪实正不虚者慎用。
[性能特点]:本品甘微苦平,入脾、肺经。既能 益气,又能养阴,性偏凉,补中兼清,为清补 之品,适用于脾肺亏虚、气阴不足之轻证。尤 宜于热病后气阴不足,热势已平,证情较轻微 的病人。
实用文档
黄芪
来源:为豆科多年 生草本蒙古黄芪或 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主产于内蒙古、山 西、黑龙江、甘肃 等地。春、秋二季 采挖。晒干。生用 或蜜炙用。
来源:为五加科多年生 草本人参的干燥根。主 产吉林、辽宁、黑龙江。 野生者名“山参”;栽 培者称“园参”。于秋 季采挖。园参一般栽培 5~6年后收获。园参经晒 干或烘干,称“生晒 参”;园参经蒸制后的 干燥品,称“红参”; 山参经晒干,称“生晒 山参”。切片或研粉用。
实用文档
野山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心、肺、 脾经。
实用文档
[用法用量]:煎服,5 ~ 10g;用于急重证,剂 量可酌增为15~30g。宜文火另煎对服。研末 吞服,每次1.5~2g。
[使用注意]:反藜芦。畏五灵脂。不宜与莱菔 子同用,不宜同时吃白萝卜或喝茶,以免影 响补力。和利尿药同用会引起胃出血。
药理作用;主要药效成分为人参皂甙和多糖, 本品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能调节中枢神经 系统的 兴奋和抑制过程。
2 、应用时,除应随不同的气虚证而选择相宜 的补气药外,还须根据兼证的情配伍,如果见 阳虚者配补阳药,兼见阴虚者配补阴药等。另 外气能统摄血液,气旺可以生血和生津,故临 床能治疗气虚不摄的失血、出汗、小便不禁和 血虚津亏等证。
3、补气药性多壅滞,易致中满,应用时须适当 辅以理气药。
实用文档
人 参 园参
实用文档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
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临床应用]:
1 . 用于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
2 . 用于肺气虚及表虚及表虚自汗,气虚外感诸证。
3 . 用于气虚水湿失运的浮肿,小便不利。
4 . 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的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
5 . 用于气虚血亏的面色萎黄、神倦脉虚等。
实用文档
党参
来源:为桔梗科多年 生草本党参、素花党参 或川党参的干燥根。主 产于山西、四川、陕西、 甘肃等省。秋季采挖, 晒干。切厚片,生用。
实用文档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
效]: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临床应用]:
1 . 用于中气不足的食少便溏、四肢倦怠等证。
2 . 用于肺气亏虚的气短咳喘、言语无力、声音低 弱等证。
3 . 用于热伤气津,气短口渴之证。
4 . 用于气血两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10 ~ 30g。
[使用注意]:气滞、肝火盛者忌用。
[性能特点]:本品甘平,力较平和,不腻不燥,入脾肺 经。既擅补中气,又善益肺气,为治脾肺气虚证最常 用之品。气能生血,气旺津生,故又具养血、生津之 效,亦治血虚、津亏之证。
2.性能特点:多甘温或甘平,归肺脾肾经 3.分类: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
药。
实用文档
4.注意事项 (1)顾护脾胃 ( 2)适当剂型 (3)有表邪者不宜用 (4)不宜滥用。
实用文档
第一节 补气药
1、本类药物性味甘温或甘平,能补益脏腑之气, 增强机体的活动能力,尤其脾、肺二脏的功能, 故最适应于脾气虚或肺气虚的病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