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确认理论文献综述
会计文献综述
西南大学辅修会计课程文献综述题目:《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文献综述》班级:2013级会计三班姓名:***学号:***************序号:110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文献综述摘要:目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经成为财务会计理论的核心内容。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非常重视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并已纷纷建立起各自的概念框架体系。
而我国目前只是加速颁布实施了具体会计准则,但具体会计准则却造成前后准则矛盾重重和会计实务的混乱。
因此,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是必要的和紧迫的。
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我国以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订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国;财务会计概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一、前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76年12月公布的《关于企业财务报表目标的暂行结论》、《财务会计和报告概念结构: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和《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含义》三个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个概念,其解释为概念结构是由互相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可用来引导首尾一致的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作出规定。
也就是说其是目的是为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提供理论依据。
随后,基于客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对一套首尾一贯的理论框架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开始了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
我国与西方相比,我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较晚。
我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引用始于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即基本会计准则)的实施,我国试图把其作为概念,但其缺乏严谨的理论基础,没有明确的会计目标和理论体系,把概念框架和具体会计准则的功能混为一谈,从而不能为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提供依据。
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对企业会计的改革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是仍然出现一些问题,这也加剧了我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迫切需求,从而也决定了对其综述的必要性[1]。
会计专业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会计专业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引言会计专业作为商科领域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关注着财务信息的记录、分析和报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会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也日益增加。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会计专业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趋势,为会计专业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1. 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会计信息质量是管理和决策过程的重要基础,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起着重要作用。
相关研究关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时效性等方面,通过构建信息质量评价模型和方法,为实践提供指导和决策支持。
研究文献1通过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发现了不同国家会计准则对于信息质量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方面,采用国际会计准则(IFRS)的公司表现更好。
研究文献2从会计信息质量对股东权益和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于股东权益和企业价值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引发了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改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视。
2.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近年来会计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关注企业在社会、环境和道德等方面的责任承担和信息披露。
与传统财务会计相比,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更注重企业的长期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试图综合考虑多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研究文献3从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分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与公司的财务绩效和市场表现存在正向关系。
这一研究结果为企业实施社会责任战略和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提供了支持。
研究文献4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分析,关注企业的信息披露特征和质量。
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披露程度和质量对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会计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会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研究者们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会计信息处理、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效率。
财务会计研究方法
财务会计研究方法
财务会计研究方法是指用于研究财务会计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财务会计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和分析已有的相关文献,了解财务会计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研究思路。
2. 实证研究:采用对实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使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财务会计问题进行经验分析和实证研究。
3. 模型构建:通过构建财务会计的理论模型,将财务会计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方法,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获得相应的研究结论。
4. 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企业或机构,收集实际案例和数据,了解企业的财务会计实践和问题,从实践出发,对财务会计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5. 实验研究: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将财务会计问题置于受控的环境中,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通过对比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对财务会计问题的研究结论。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财务会计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目标选
择合适的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会计类文献综述选题
会计类文献综述选题摘要:一、引言1.介绍会计类文献综述的背景和意义2.说明文献综述的写作目的和方法二、会计类文献综述的选题方向1.财务会计2.管理会计3.审计与鉴证业务4.税务与会计5.会计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三、选题注意事项1.结合个人兴趣和专业背景2.选择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的选题3.关注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4.确保选题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四、文献查找与阅读1.利用各类数据库和搜索引擎查找相关文献2.筛选文献,确保文献的质量和权威性3.阅读文献,提取关键信息和观点五、写作与修改1.按照撰写文献综述2.注意文献综述的结构和逻辑性3.确保内容准确无误,遵循学术规范4.多次修改,完善文献综述正文:一、引言会计类文献综述是对会计领域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的全面梳理和总结。
通过撰写会计类文献综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会计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本文旨在介绍会计类文献综述的选题方法,以帮助您顺利完成文献综述的写作。
二、会计类文献综述的选题方向会计类文献综述的选题方向十分广泛,涉及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与鉴证业务、税务与会计、会计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等多个领域。
在选题时,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一个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的选题。
同时,关注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确保选题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三、选题注意事项在选择会计类文献综述的选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结合个人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领域,可以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和效率。
2.选择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的选题:确保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以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3.关注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关注会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使文献综述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4.确保选题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确定选题时,要考虑文献资料的获取难度、研究方法的适用性等因素。
四、文献查找与阅读在撰写会计类文献综述时,文献查找与阅读是关键环节。
财务管理的文献综述
.Word 资料财务管理的文献综述篇一:论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文献综述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文献综述一、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西方财务管理的产生、发展是与股份公司的产生发展相伴随的。
17、18世纪,随着资本的原始积累,金融业的兴起,生产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典型的企业组织形态。
尤其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欧美国家产业革命的完成,制造业迅速崛起,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
股份公司得到了迅速发展,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便应运而生。
企业则务管理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企业经营要求,遵循资本营运规律,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组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监督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
其基本特征是价值管理,管理的客体是企业的财务活动,管理的核心是企业财务活动所体现的各种财务关系。
因此,企业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财务活动及其体现的财务关系进行综合性管理工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财务管理应当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因此,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让财务管理的方法和精神贯穿并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对改善企业的生存条件,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推动企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二、国外学者对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研究第一个关于中小企业研究的学术性刊物是1952年在德国创刊的杂志Internationales Gewerbearchiv.Zeitschrift fur Klein und Mittlunternemen代表了中小企业研究工作的开端。
之后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和意大利等欧美国家陆续创刊了一系列专门登载中小企业研究文章的刊物。
此后出现比较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如美国的Bobson 会议,瑞士的小企业周和国际小企业世界年会理事会等。
实证方面的研究有Atherton 和Garson等完成关于零售业中小企业的研究,Taber 和Marberg 等分别以刀具和黄铜制品中小企业为对象的研究,Soltow在1965年对英格兰小规模金属制造企业和机械制造企业研究,最早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小企业能够成长,这是一项在学术界有主要影响的工作,Vatter1970年研究了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及其演进后得出:大企业形成美国工业的垄断核心,而“工业的剩余部分则散布在中小企业部门”的结论。
会计文献综述
会计文献综述会计作为商业活动的记录、分类和摘要,是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会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推进,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综述会计领域的文献研究,探讨其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一、会计准则与规范会计准则和规范是会计领域的基础,其制定与推进对于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
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合作和协调,推动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和普及。
同时,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越来越符合国际化趋势。
会计准则和规范的研究,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具有重要作用。
二、财务报告质量财务报告是公司对外披露财务状况的主要手段,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声誉和投资者的决策。
财务报告质量研究是会计领域的热点话题,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财务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等方面。
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报告的数字化和数据挖掘分析也成为了质量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企业治理和内部控制是公司运营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公司的财务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会计领域的研究关注企业治理和内部控制中的会计职责和作用,探讨如何提高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和监管能力。
同时,与企业治理和内部控制相关的研究领域也包括公司治理、董事会结构、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
四、国际会计和财务管理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际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研究关注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和全球化趋势下的会计规范和标准。
同时,国际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研究也涉及到不同国家会计制度的比较和分析,为跨国公司的财务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会计领域的文献研究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和领域,其发展趋势和重点也在不断变化和演进。
会计研究不仅是理论研究,也是实践探索,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和创新,为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财务分析文献综述 (1)
文献综述题目: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研究综述摘要: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是指分析主体根据上市公司定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等资料,应用专门的分析方法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剖析,其目的在于确定并提供会计报表数字中包含的各种趋势和关系,为各有关方面特别是投资者提供企业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等财务信息,使报表使用者据以判断并做出相关决策,为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提供依据。
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及财务报表分析的改进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方法1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1.1 纵向分析郭宁认为纵向分析就是同一企业采用前后期对比的方式编制比较会计报表,即将企业连续几年的会计报表数据并行排列在一起,设置“绝对金额增减”和“百分率增减”两栏,以揭示各个会计项目在比较期内所发生的绝对金额和百分率的增减变化情况,从而确定企业的长期发展趋势[1]。
1.2 横向分析横向分析实际上是对不同企业的同一年度的会计报表中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分析。
横向分析也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采用“可比性”形式编制财务报表,即将会计报表中的某一重要项目(如资产总额或销售收入)的数据作为100%,然后将会计报表中其他项目的余额都以这个重要项目的百分率的形式作纵向排列,从而揭示出会计报表中各个项目的数据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相对意义[2]。
采用这种形式编制的财务报表使得在几家规模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经营和财务状况的比较成为可能[3]。
1.3 财务比率分析陈宇宁认为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财务比率分析是指动用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数据,并结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其他有关信息,对同一报表内部或不同报表间的相关项目,以比率的形式反映它们的相互关系,据以评价该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方法[4]。
1.3.1 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5]。
国内财务分析研究状态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文献综述摘要: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是根据统一规范编制的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
那要怎样对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呢?就这些问题,过去有不少学者有自己的见地,这里我共参阅文献21篇,其中中文文献19篇,外文文献2篇,归纳在文献综述内。
主要内容首先是财务报表分析含义的理解,之后是对其内容和分析方法的认知,最后是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以及外文文献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解。
本文献综述收集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对财务报表分析的认知,比较全面系统的分解各项财务指标到达以了解公司财务状况的目的;并分类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的观点,包括财务报表的含义;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财务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以国外部分文献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等。
关键字: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上市公司公司财务报表是关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的重要来源。
尤其是作为上市公司,必须遵守财务公开的原则,定期公开自己的财务状况,提供有关财务资料,便于投资者查询。
上市公司公布的一整套财务资料中,主要是一些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分析,就是利用会计报表直接提供的信息,采用专门的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资料归集、加工、分析、比较、评价等,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综合评价,并提出改善财务状况的措施办法。
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新的会计分析信息。
这些会计分析信息,对于企业的主管部门,投资者、经营者及有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说,财务报表分析是会计工作的升华。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含义张丽珍,胡静在《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中认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根据统一规范编制的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
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附表和附注、文字说明等。
财务报表是一组描述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运行情况的画面,其不同部分反映不同的活动,各个部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黄仁佳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新探》中认为财务报表分析就是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使报表中的会计数据、资金流转、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以及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发展趋势转化成投资决策的依据,是了解上市公司表面情况的重要途径。
会计制度文献综述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会计制度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经济活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通过对会计制度相关文献的综述,梳理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我国会计制度发展历程1.建国初期(1949-1978年)建国初期,我国会计制度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以计划经济为主。
这一时期的会计制度主要以反映和监督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为主要任务,会计核算方法简单,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2.改革开放初期(1979-1992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会计制度开始逐步与国际接轨。
198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的法律地位得到确立。
此阶段,会计制度在核算方法、财务报告等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1993-2008年)1993年,我国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计制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此阶段,我国会计制度在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1992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
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4.深化会计制度改革时期(2009年至今)2009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进入深化阶段。
此阶段,我国会计制度在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方面不断完善,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
三、我国会计制度现状1.会计准则体系逐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形成了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核心,包括《小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
2.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
企业财务报告披露内容更加全面、真实、准确,为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3.会计监管体系逐步健全我国会计监管体系逐步健全,包括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多层次、多角度的监管体系。
会计文献综述
高级财务会计定义及内容摘要:高级财务会计问题在我国层出不穷已约二十年, 高级财务会计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出现亦将近十年。
尽管高级财务会计在我国已有一定基础, 但高级财务会计学中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高级财务会计内容设置上不同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甚至是迥然不同的,这在国内外各种不同版本的高级财务会计教材和专业书籍中可见一斑。
关键词:高级财务会计定义内容观点一、高级财务会计概述:对于高级财务会计的定义不同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阎达武认为:“高级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原有的财务会计内容进行补充、延伸、开拓的一种会计,即利用财务会计的固有方法,对现有财务会计未包括的业务,以及随着客观经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些特殊业务以新的会计观念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会计。
”王文彬认为,高等会计学是以讨论财务会计领域中的若干高难问题为主体,辅之阐述诸如资产评估人力资源等问题对财务会计提的新挑战。
常勋对高级财务会计的定义为:“承接《中级财务会计》一书的内容,对一些专门的会计领域、也是比较深奥的会计课题展开讨论。
”耿建新等编著的《高级会计学》中引用了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会计译丛小组1986年翻译的斐内·米勒《会计学原理》的会计假设出现某种程度的松动的观点是值得借鉴的,这种会计假设的松动是由于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然,所以真正的高级财务会计形成的基础以会计假设的松动也是比较合适的。
我认为所谓高级财务会计,指的是处理以原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修正为基础的企业中出现的特殊交易和事项的相关会计理论和方法。
通常,其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丽:第一、财务会计包括高级财务会计,也就是说,高级财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方面;第二、企业所面临的特殊事项是高级财务会计的主要研究对象;第三、修正原有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是高级财务会计主要依据的理论和采用的方法。
二、高级财务会计内容在当前理论界中,对于高级财务会计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国内外还存在巨大的分歧,然而,在界定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内容方面,相关专业人士共同认为合并会计,跨国公司经营会计,破产、清算、重组会计,合伙有分支机构会计是主要组成本分。
财务报表分析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专业:会计专业班级: 08 会计学生:鲜洁学号:************2012年5月3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评价表文献综述:上市公司报表分析文献综述前言进入21世纪以来,资本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其股东、债权人、债务人等相关利益者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就要认真分析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另一方面,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并不是完全真实有效的,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发生了一系列的财务报表造假事件,严重危害了我国资本和货币市场的发展,让广大投资者遭到严重损失,企业的信誉受到严重挑战,所以,如何鉴别上市公司的“数字陷阱”,也需要我们对报表进行认真分析。
本文从财务报表的定义、容、方法为基础,通过一些会计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及相关学者的著作及理论予以解释和阐述。
1 财务报表的定义及报表分析的定义1.1 国外研究成果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教授Water B. Neig S认为财务分析的本质在于搜索与决策有关的财务信息并加以分析与解释的一种判断过程。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的Le. P. ldA. Bernstein认为财务分析是一种判断过程,旨在评估企业现在或者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未来的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最佳预测。
1921年3月吉尔曼(Gilman)出版了名著《财务报表分析》,他指出财务报表也称对外会计报表,是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报告、管理分析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列入财务报告或年度报告的资料。
对外报表即指财务报表。
对报表的对称,是以会计准则为规编制的,向所有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各方及社会公众等外部使用者披露的会计报表。
他也提出了不能高估比率分析的作用,因为财务比率和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关系似乎难以明确。
会计专业的文献综述
会计专业的文献综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主题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的文章。
本文将对会计专业的文献进行综述,探讨会计专业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一、会计专业的研究内容会计专业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等方面。
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领域,主要研究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披露和分析。
管理会计是指在企业内部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会计领域,主要研究成本控制、绩效评估和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审计是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独立审查的过程,主要研究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等方面的问题。
二、会计专业的研究方法会计专业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种。
实证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验证某种假设或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统计分析和实证模型等工具。
理论研究是通过对已有理论和假设的分析和归纳,来提出新的理论或改进现有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综述和逻辑推理等工具。
三、会计专业的研究成果会计专业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专著等形式上。
学术论文是会计专业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通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来传播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是会计专业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通过向企业或政府等机构提供研究报告来解决实际问题。
专著是会计专业研究成果的综合总结,通过出版专著来系统地介绍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会计专业的文献综述主要围绕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展开。
在会计专业的研究内容方面,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是其核心领域;在研究方法方面,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是常用的方法;在研究成果方面,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专著是主要的形式。
通过对会计专业的文献综述,可以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和认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献综述范本。。。。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3黑,加粗,居中】文献综述【1黑,加粗,居中,文字间加2空格】班级: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以上四行均为4宋,加黑,居中】201×年×月×日【4宋,加黑,居中,用阿拉伯数字】指导教师评定意见【小2黑,加粗,居中】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研究文献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会计国际化是指会计实务从一国的范围内跨越国界而走向世界(常勋,2003),它包括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和会计实务的国际化两个方面。
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就是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中对各利益主体产生的经济影响以及各利益主体为获取最大利益而采取的一切行为。
以下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1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从巴其阿勒的《簿记论》中关于物品计价“宁高勿低”的论述,到英国《公司法》中规定资产负债表必须“真实与公允”的思想,再到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经济后果的直接阐述,都无一例外地表明会计准则是具有经济后果的,而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便是影响经济资源配置,从而直接导致国际间财富的转移(迈克尔·查特菲尔德,1989)。
20世纪70年代,Stephen A.Zeff(1978)最早正式提出财务报告经济后果的概念,他指出,经济后果指财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也就是说,会计报告会影响管理者和其他人的决策,而不仅仅是反映这些决策的结果。
Watts和Zimmerman(1990)引入经济学的契约理论,指出会计准则之所以有经济后果,主要是存在报酬契约、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因为无论是报酬契约、债务契约还是政治成本,通常都以公司盈利为考察的主要依据,而在同一会计准则下不同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净利润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对公司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也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价值。
会计学术论文文献综述
会计学术论文文献综述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为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会计学术论文文献综述,谢谢你的阅读。
会计学术论文文献综述篇一围绕国际会计准则前景的较量与对策1995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IASC) 与证券监管机构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IOSCO)订立协议,规定:如果IASC能在1998年完成制定一套核心国际会计准则的任务,并得到IOSCO技术委员会的批准,该组织将把这套准则作为跨国上市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准则。
时至今日,IASC的任务已基本完成,IOSCO尚未决定是否接受IASC制定的核心准则,而有关制定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的讨论已演化为一场改组IASC的较量。
这场较量的背景是什么?围绕这场较量有哪些动向?这场较量涉及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希望引起会计学术、实务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广泛重视。
一、动力什么是国际会计?崔和默勒(Choi and Mueller,1992)认为,可有四种定义:(1)国际比较会计;(2)跨国公司及跨国交易的会计;(3)国际金融市场的会计需求和(4)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如果将国际金融市场的会计需求也并入跨国公司和跨国交易会计的话,实际上只有三种定义。
有人认为,国际会计协调的目的是形成一个世界会计(World Accounting),特别是制定出一套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
为何要进行国际会计的协调,并制定出一套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呢?一般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
近年来,建立国际通行会计准则的势头为何这么足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 跨国上市最近几年,公司跨国上市、跨国发行债券成为一种潮流,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特殊形式。
会计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浅析新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文献综述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主要概念,在会计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国内外学者都进行过研究。
(一)本课题国外研究状况由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是近期才出现的一个概念,就笔者通过检索所知,国外还没有进行过相关研究。
国外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公允价值进行研究。
1967年12月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s)发布的1967年总括意见中“要求企业对应付债务使用现值法进行摊销”。
这可能是美国现有会计文稿中应用公允价值的最早记录。
威廉姆R•司可脱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分析了美国现行以公允价值为导向的准则,并指出:财务报告中有很多项目在用公允价值,而且还在增加。
许多传统项目只是部分应用了计量观,如成本与市价孰低、长期负债、最高价值测试。
在成本与市价孰低和最高价值测试中,减值的资产在价格上涨时不会再转回。
2000年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经过长达15年的研究之后,发布了第7号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
公告为使用未来现金流量贴现计算公允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
199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高级项目主管黛安娜在题为“金融资产和负债一一公允价值还是历史成本”的文章中指出,事实上没有人怀疑市价基础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的矛盾只在会计计量应当以哪一天的市价为基础。
而历史成本信息以资产取得和负债发生时的市价为基础,公允价值则建立在当前的市价基础上。
艾哈默德和塔克达选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股票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上市的152家银行控股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市场反应。
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净资产中其他项目的利率敏感性之后,未实现损益的变化对银行的股票报酬的影响为正并且显著。
在正常情况下,已实现损益对商业银行股票回报的影响也为正且显著;但在资本充足率比较低或资产报酬率比较低时,已实现损益对商业银行股票回报的影响显著性比较低。
两种类型的优质文献综述案例
两种类型的优质文献综述案例一、罗列式的文献综述顾名思义,罗列式的文献综述就是把所有自己收集到的文献,一一罗列出来。
举个例子,一篇关于马克思宗教思想的文献综述是这样写的:“近年来关于马克思宗教思想的研究不断增多,如陈荣富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硏究》(2008),魏琪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与变迁》(2008),刘丽的《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2009),王志军的《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2006),袁芳的《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与现代性批判》(2014),卓新平、唐晓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宗教观研究》(2007)。
”二、总结式的文献综述总结式的文献综述就是将每一篇论文的中心观点提炼出来,附在论文题目之后。
与罗列式的文献综述相比,总结式的文献综述对于读者而言显然更有用处。
但是大多数总结式的文献综述依然学术价值不大,往往沦于无用的废话堆积。
因为用言简意赅的语句,准确清楚的表达原作者的意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多总结式的文献综述,无非是对作者摘要的再次摘要而已,而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错判或未能表露原作者的意图。
举个例子,20世70年代,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研究现金流方面的管理内容,特别在美国W.T.Grant公司破产后,越发频繁。
作为美国知名连锁企业,其破产原因引人深思,企业过于看重营业利润却忽视了现金流的流动性而破产。
类似的现象也在频繁出现,这也引起了众多企业对于现金流的重视,也让许多学者对现金流量管理的学术研究变得日益频繁。
1987年11月,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发布了SFAC NO.95《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计量》,确定了现金流量表及其会计指南,由此奠定了现金流量表在财务报表体系中的“第三报表”地位,现金流量表逐渐被各大企业所采用。
在此之前,众多企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现金流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现金流量管理也逐渐演变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
Ku和Myer(1957)认为企业获取经营生产所需资金不应过分依赖于资本市场,企业应做好现金储备并制定相应的约束政策,防范现金流断裂风险。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文献综述本篇论文旨在综述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并从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和XXX分析三个层面来阐述财务报表分析理论的发展与研究。
通过总结各个文献理论研究成果,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并采用以传统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比率相结合的方法对上市公司个案进行分析和评价。
在分析时,需要关注上市公司的历史、会计处理方法对利润的影响、子公司和关联方对利润的影响、会计主要项目的详细资料,并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被分析对象所处行业的发展水平。
财务报表分析是会计工作的升华,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资料归集、加工、分析、比较、评价等,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新的会计分析信息。
这些会计分析信息,对于企业的主管部门、投资者、经营者及有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财务分析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角度对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判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为弥补财务分析的不足,有必要在财务能力单项分析的基础上,将有关指标按其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体系。
在国外,财务报表分析研究已经相对较为成熟。
有关文献主要涉及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等方面。
例如,美国的XXX提出了杜邦分析法,它是将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组合分析,从而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另外,英国的财务分析师学会(CFA)也提出了一系列财务分析方法,如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现金流量分析等。
这些方法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财务报表分析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有关文献主要涉及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等方面。
例如,国内学者XXX提出了基于杜邦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将杜邦分析法与财务比率分析法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另外,国内的财务分析师学会(CFA)也提出了一系列财务分析方法,如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现金流量分析等。
财务会计发展的文献综述
财务会计国际化的文献综述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国际化问题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
本文从会计国际化的含义入手,首先,阐述我国实行会计国际化的原因。
其次,分析我国会计国际化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建议和发展战略,以促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顺利进行,推动会计规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财务会计;国际化;发展战略一、会计国际化的含义虽然会计国际化已成为国际会计理论界、职业界及金融界的共识,但对会计国际化的含义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会计国际化存在三种不同的含义:(一)会计国际化表述为沟通,就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找出差异之所在目的是介绍各国会计实务与惯例,比较相互之间的异同之处,促进相互理解。
当各国经济交往不是很密切,经济一体化程度很低时,会计国际化只能理解为沟通。
(二)会计国际化表述为协调,就是在可能的围,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目的是寻求各国会计的共性和一致之处,消除不必要的分歧,以达到各国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同质性。
当各国经济交往比较密切,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计协调就成为必要。
(三)会计国际化表述为全球会计一体化、统一化目的在于全球围实行统一的会计账户、共同的会计准则、结构容完全相同的会计报表。
当各国的经济相互高度依存,全球经济高度一体化时,全球会计一体化也就成为必然。
可见,对会计国际化的理解,会随着会计国际化的发展情况而变化。
毕庆华(2009)表示了对第三种观点的支持。
他认为,会计国际化具体是指为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关国家和地区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过程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和准则,以逐步实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协调和统一。
就其容来讲,主要包括会计政策国际化、会计管理体制国际化、会计教育国际化、执业管理国际化、会计信息披露国际化等若干容,其实质和核心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可见,就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状况而言,会计国际化就是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就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哈佛分析框架下的企业财务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3500字》
哈佛分析框架下的企业财务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二)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1.国内研究成果与国际比较,我们国内财务分析研究开始得晚,财务报表分析的水平也有些滞后。
但是后来由于我国学者不断得深入研究,逐渐丰富了我国财务分析方法。
张先治教授在上个世纪90年代,通过对我国的财务分析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研究,于1995年完成了对我国的财务分析理论的分类与定位。
在他的观点中,会计与基于会计的财务分析并不是一样的,虽然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本质上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并且张教授对这些差异一一做出了解释以及区分。
2001年教授通过对美国财务分析情况的研究与探索,对我过的财务分析体系做出了重建。
1樊行健(2005)提出,我国的会计分析一直都不怎么被大家所重视,与西方国家相比,明显存在较大的差距。
会计工作只能反映公司经济活动的原始数据信息。
因此,重点要将财务跟经济活动结合起来,并要考虑到成本分析在里面所起到的作用。
2陈如意(2006)撰写了一篇有关现行财务报表分析的文章。
文中的观点为,我国的当前基于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有着很多弱项和空缺,其中也包括了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限制和信息披露方面的漏洞。
3黄世忠(2007)进行了案例研究。
他经过案例研究,探索出对财务分析有着重要的关键因素,分别为资产质量、现金流量情况和盈利质量这几个关键要素。
并对西方学着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
本书就财务表要素与现金流量的关系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结合实践。
4胡玉明(2007) 提出传统财务报表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企业财务报表只是记载一些企业过去实际发生过的事情,这就使得企业财务报表会以结果导向作为起点。
就其本身而言,大家没办法明白“之所以产生这样结果”的来龙去脉,分析和使用企业财务报表的人只能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他认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思维一定要从企业经营的环境和经营策略出发,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反观企业财务报表,在公司财务报表中分析企业经营活动,然后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框架进行构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会计确认理论文献综述摘要:会计确认是会计基本程序的首要环节,没有会计确认,会计其他流程的工作就无法展开。
会计确认基础理论决定了会计核算主体何时将本单位具体的经济业务记录为何种要素,从而准确、及时、有效的将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这一基本目标。
本文通过对会计确认的定义、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比较及其局限性的分析,提出对我国现行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改进。
关键词: 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一、会计确认的概念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首次对会计确认做出权威性定义,在其1984年发表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认为,“确认是将某一项目, 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等之类正式地记入或列入某一个财务报表的过程,它包括同时用文字和数字描述某一项目,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之中。
对于一笔资产或负债,确认不仅要记录该项目的取得或发生,还要记录其后发生的变动,包括从财务报表中予以消除的变动。
”同时提出了会计确认的四个标准,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89年发布的文告《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也对会计确认进行了定义,认为“确认是指将符合要素定义和确认标准的某一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或收益表的过程,它涉及到以文字和金额表示一个项目并将该金额计入资产负债表或收益表的总额。
”一个符合定义的项目应满足:(1)与该项目有关的任何未来经济利益极有可能流入或流出该企业;(2)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的被计量。
我国对会计确认的研究始于20世纪 80年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葛家澍教授所提出的观点。
他认为“所谓会计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辨认应予输人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数据,确定这些数据应加以记录的会计对象的要素,进一步还要确定已记录和加工的信息是否全部列人会计报表和如何列人会计报表”。
同时还指出,“会计确认实际上要进行两次,第一次解决会计的记录问题,第二次解决报表的揭示问题”。
葛家澎(1998)明确提出会计确认包括初始确认和再次确认马曙光和吴联生(2002)对会计确认进一步解释为:(l)会计确认是以一定的标准为依据;(2)会计确认是针对一定的会计对象而进行的;(3)会计确认的最终目标是要进人财务报表。
盖地和罗斌元(2011)以认知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作为认知工具,对会计确认的定义和涵义进行了再认识。
认知结果表明:会计确认是一个包含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细分为事实判断阶段!评价性价值判断阶段和规范性价值判断阶段,事实判断阶段决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评价性价值判断阶段决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规范性价值判断对前面的事实判断有着重要的影响。
盖地(2012)提出“确认”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确认是将某一交易事项,从审核(辨识)其原始记录(发票)开始,中间经过用会计要素定义衡量分析,凡符合要素定义者,按复式簿记的要求,填制会计凭证(会计分录),并据以记入有关总账、明细账,月末结账后,再按会计准则、制度要求,将账簿记录中的数据直接和(或)间接(加工处理)计入财务会计报表内的全过程。
狭义的确认应该是将经过会计记录的数据,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确认标准),经过“辨识”后,在财务报表中予以列报,并保证其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信息符合会计目标、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确认是为了保证财务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符合会计目标、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即为了保证提供一份高质量的财务报表。
二、会计确认基础目前,无论从财务会计的理论还是实务来看,可选择的会计确认基础一般只有两个,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所谓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收实付为计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凡是本期收入的收益款项和付出的费用款项,不沦是否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期末不需要对收益和费用进行调整。
而权责发生制是以收益和费用是否发生为标准来确定收益和费用,凡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
反之,不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
对于权责发生制的具体表述,各国学者均有不同见解,在这里列示一些对权责发生制的代表性的界定:(1)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FASB)在第4号公告中认为, “交易的其他事项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影响,在其直接相关的时间内确认与报告,而非在现金收、付发生时确认与记录”。
“每期收益和财务状况的确定,取决于在变动发生时的经济资源和义务及变动的计量,而非货币收支的简单记录。
”(2)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认为,“收入和费用在其被认为已赚取或已发生时予以确认,相应地,对其是否已收到或付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则不予考虑。
”(3)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按照权责发生制,要在交易和其它事项发生时(并不是在现金或其等价物收到或支付时)确认其影响,并且要将其记入与其相关联期间的会计记录,并在该期间的财务报表中予以报告。
”(4)我国现行会计模式确认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辅之于收付实现制。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章第九条: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局限(一)权责发生制的局限1、与配比、稳健性原则的矛盾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收入与费用相配比。
以便正确计算企业的利润。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分期确认、计算和分配收入及费用。
但是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方法太多,使得会计人员在存货计价、计提折旧等方面要采用一系列主观估计和判断的方法,造成损益计算的随意性极大,使得损益信息严重失真。
2、与相关性的矛盾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和用途有关。
相关的会计信息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还应能够用来评价企业业绩的优势。
最重要的是会计信息要成为企业外部和内部决策的依据。
其中的现金流动信息尤其具有重要的理财价值。
而权责发生制恰恰是不考虑现金实际收付,因而不能提供现金流动的信息。
3、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的矛盾权责发生制反映的是交易观,在会计核算只处理与反映对企业的经济利益确实产生了影响的交易或事项,而对非交易事项则不予处理与反映。
如衍生金融工具以高风险、高报酬的特点对企业报酬产生极大的影响。
由于并没有明确的市场交易行为发生,对这种市场风险与报酬的变化不予处理与反映,这显然是导致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又一个方面。
二、收付实现制的局限1、缺少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与反映事业单位购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相关费用在发生时一次性列入相应的支出科目,而没有进行资本化,没有在使用期限内分期计入有关支出和费用。
加大了固定资产购入当期的支出,造成各个会计期间支出的不平衡。
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不能准确反映已经发生的债务在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下,不能反映当期已发生但尚未以货币资金支付的债务。
如:银行贷款所应付的利息,不在当期计提列支反映,而是在实际支付时列支。
这种会计处理,造成了各个会计期间支出的不均衡。
3、不利于防范财务风险收付实现制只能反映实际支付的部分,不反映那些当期虽然已经发生,但尚未用货币资金支付的部分,导致隐性负债的存在。
财务报告中不能及时反映隐性负债,容易导致决策考虑不周,不利于防范财务风险。
4、不利于进行成本和费用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制度成本核算内容很简单,不能提供合理的、完整的成本数据,无法为制定决策、实施监管以及预算编制与审批提供依据,不利于教育成本的核算与管理。
四、现行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改进在财务会计确认的界定问题方面,现行财务会计确认主要是针对表内事项,不包括表外事项,但随着信息使用者要求的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载体已由财务报表扩大为财务报告。
而表外事项多采用披露的手段,在理论研究中,需要对现有披露的内容不断完善其定义和计量。
在“交易观”还是“事项观”问题上,传统会计确认以交易观为基础,现行会计确认是交易观和事项观的结合,但以事项观确认的事项较少,但随着会计的发展,事项观必然是会计确认的唯一准则。
在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方面,会计确认不能仅仅考虑是否符合定义,还应当在信息质量特征方面予以权衡。
五、会计确认的再认识: 一个职业判断过程会计的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依据现有会计法律和规范,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中,,结合企业自身经济活动的特点,做出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会计估计,处理会计业务过程。
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不再对某项交易或事项规定具体的会计处理过程,而是给出确认和计量的判断标准,从而留给会计人员越来越大的会计职业判断空间,会计职业判断也贯穿于会计系统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全过程。
在新经济时代,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问题,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会计确认标准、基础和计量的革新,因为不管这些技术方面如何改革,最后形成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终归是会计人员。
因此,会计人员自身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增强职业判断;企业应建立继续教育体制,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培训。
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规范,防止会计人员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职业之便,蓄意做出错误的会计判断,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
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尽量避免风险和损失,使企业的经营步入良性循环,保证企业顺利、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 葛家澎.《会计学导论》. 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8[2]马曙光吴联生. 会计确认若干基本问题探讨. 财会通讯. 2002[3]盖地罗斌元. 会计确认的再认识及应用. 会计研究. 2011[4]盖地. 论会计确认. 会计之友. 2012相关文献综述的摘要[1] 马曙光吴联生. 会计确认若干基本问题探讨摘要:会计确认的含义对会计确认首次作出权威性定义的当属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它在1984年发表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认为,“确认是将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等之类正式地记入或列入某一个财务报表的过程,它包括同时用文字和数字描述某一项目,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之中。
对于一笔资产或负债,确认不仅要记录该项目的取得或发生,还要记录其后发生的变动,包括从财务报表中予以消除的变动。
”[2]盖地罗斌元. 会计确认的再认识及应用摘要:本文以认知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作为认知工具,对会计确认的定义和涵义进行了再认识。
认知结果表明:会计确认是一个包含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细分为事实判断阶段、评价性价值判断阶段和规范性价值判断阶段,事实判断阶段决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评价性价值判断阶段决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规范性价值判断对前面的事实判断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概念框架中的一些基础概念(如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有用性)给出了新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