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复习——拉丁美洲和巴西教学文稿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教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大海————————南亚与印度1.认识巴西的地理地点,掌握其地形特色及对天气、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的影响2.理解巴西与其余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以及巴西的自然与环境对风俗的教课目的影响3.能以热带雨林为例说明巴西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4.经过认识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对世界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的知识要点 1. 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难点 2. 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色在讲解巴西的自然环境特色时,先展现一系列的图片,指引学生读图,找出并描绘巴导学西的地点、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天气种类、主要河流及散布,剖析总结该地域的地理建议教课地点的特色和地形、天气、河流特色;在剖析巴西人文特色时,相同注意从图下手,以图建议带出知识。
展现亚马孙地域的开发图或播放亚马孙地域开发的视频,剖析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原由及解决举措。
教师准备:1.《导教案》《预教案》《固教案》2.准备与巴西有关的图片和视频,以及与巴西热带雨林开发有关的图片和视频,查找有关巴西工农业的图片或视频,以及有关巴西地形、天气的图片或视频,制作思想导图,编写课程设计,制课前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准备:1.在图书室或上网查阅巴西有关资料,检查巴西工农业的有关状况,认识巴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色、巴西热带雨林开发等状况2.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供在讲堂上和同学议论或讨教老师导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学习内容创建情境新课新课导入导入预习第一状况检查层级环节一第二巴西的自然环境层级特色教师行为上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请学生观看,引出本课时的内容分小组让学生对预习部分中的教材知识回首及自主预习检测进行检查;走下讲台,查察各小组达成状况,并进行评论分小组合作研究,最好是前后两组交错合作,指导、监察学生合作研究媒体学生行为(预设)运用认真观看,踊跃思虑问经过多媒体播放题。
拉丁美洲和巴西教学设计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拉丁美洲和巴西》教学设计课题:《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十节《拉丁美洲和巴西》第二课时一巴西1.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唐宋或更早之 前,针对“经学”“律 学” “算学” 和“书学”各 科目,其相应 传授者称为 “博士”,这 与当今“博 士”含义已经者,又称“讲 师”。
“教授”和“助 教”均原为学始于宋,乃 “宗学”“律学”“医 学”“武学” 等科目的讲授授课人 课标解读2.巴西农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教 学 目 标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1.读图说出巴西的位置以及地形、气候、河湖、资源等自然地理 特征;2.读图描述巴西人口、城市和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授课地点授课班级者;而后者则 于西晋武帝时 养生徒。
“助 教”在古代不 仅要作入流的 学问,其教书 育人的职责也 十分明晰。
唐 代国子学、太 “助教”席,也是当朝 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 (国子学)教”,其身价 不谓显赫,也 称得上朝廷要 员。
至此,无 “教授” 教”,其今日 教师应具有的代即已设立 了,主要协助 国子、博士培 学等所设之 只设国子监 科的“助 论是“博 师”,还是 “助 士”“讲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知识与技能1.对比巴西地形图和气候类型图,分析巴西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读图分析巴西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巴西高原和东南部沿海的主要原因。
树立联系地、发展地看待事物的观念;培养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巴西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展示材料:一位被热带雨林风 1.认真阅读课件展示展示阅读材料,吸引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材料;学生注意力,激发学沿内格罗河(右图)溯源而上,见 2.思考: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2024年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案17.拉丁美洲与巴西

17.拉丁美洲与巴西【教学目标】1.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及矿产等自然地理特征。
2.巴西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考点解读】1.结合区域材料,分析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说明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性;2.利用地图识记巴西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3.能够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基础知识】一、拉丁美洲概况1.位置和范围: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因当地居民所用语言主要是属于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故称之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包括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在内的北美洲南部部分,南部是南美洲。
2.地形:(1)西部山地纵列分布:拉丁美洲的北部是墨西哥高原,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纵贯南美大陆。
安第斯山脉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2)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东从北向南高原、平原相间分布,主要有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地势起伏和缓,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等。
3.湿热为主要气候:(1)气候湿热:拉丁美洲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也有面积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受地形的影响比较显著,热带平原低地气候湿热(不宜居),高原地区气候比较凉爽(宜居)。
南美洲降水丰沛,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2)湿热气候的成因①纬度:赤道穿过南美大陆,大部分位于热带。
年凉爽,多见②海陆、洋流:南美洲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受海洋影响大;巴西暖流和赤道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③气压带、风带: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沛;东北、东南信风均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降水。
高中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说课稿

高中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说课稿
本次说课将介绍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拉丁美洲和巴西教学内容。
拉丁美洲是一个多元化的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而巴西作为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
在本次教学中,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拉丁美洲的自然环境
拉丁美洲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自然资源,如亚马逊雨林、安第斯山脉、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等,这些自然环境对该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这些自然环境的特点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的自然环境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经济有何影响。
二、巴西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特点
作为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巴西拥有广阔的领土和多样化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全球农业和矿业大国。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图表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特点,以及巴西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地理意识。
三、拉丁美洲的文化和社会
拉丁美洲是一个多元化的地区,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讲解拉丁美洲的历史、民族、语言、宗教等方面,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的文化和社会,并探讨这些文化和社会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经济有何影响,以及这些文化和社会与全球化
的关系。
以上是本次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拉丁美洲和巴西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和讲解,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多元化的地区,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
(最新整理)地理:区域地理复习《拉丁美洲——巴西》课件

2021/7/26
28
雨林的破坏
2021/7/26
29
分组讨论
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会产生的环境问题?
a.涵养水源的动能下降。 b.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全球气候变暖。 e.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2021/7/26
30
主要城市
1.首都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它屹立在距海 1000千米的巴西高原上,面积5771平方千 米,人口160万。巴西利亚是世界上第一
•伊泰普(Itaipú)在印地安语 中意为“会唱歌的石头”。 整个水电站坝身长7.7公里, 坝高196米。坝内蓄满水后, 形成了面积达1350平方公 里、深度为250米、总蓄水 量为290亿立方米的伊泰普 人工湖。湖的大半在巴西, 小半在巴拉圭境内。工程的 兴建带动了巴西、巴拉圭经 济的发展。
2021/7/26
13
2021/7/26
想思一考想
1. 观察该图巴西有哪些主要农
产品?且集中分布在哪一地带?
1. 咖啡、香蕉、甘蔗、柑橘、 剑麻、大豆、可可
2. 说明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农 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产量 居世界首位的作物。
2. 这里地处低纬,大多与热带,光热 水充足,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 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沿海多港 口,海运便利;这里城市密集,人 口众多,便于就地消费。
a. 利用水能,与巴拉圭合作修建了世界上第二大的水电站—伊 泰普水电站。
b. 进口能源—石油、天然气、优质煤。
c. 大力发展生物能源。
d. 研究利用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水能等。
e. 加强对海底石油的开采。 f.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2021/7/26
[精品]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教案
![[精品]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d801a902d276a201292e16.png)
总结概括提升
创设
总结
情境
【旁白】同学们,本课时我们探究了巴西的有关知识,重点记忆巴西的地形、气候特征,热带雨林的保护和开发,应对热带雨林减少的措施
学生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
多媒体播放轻松的轻音乐
板
书
设
计
第15课时西半球的国家——巴西
巴西
1.概况
位置、地形、气候、河流
学生准备:
1.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巴西相关资料,调查巴西工农业的有关情况,了解巴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巴西热带雨林开发等情况
2.把在预习中碰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供在课堂上和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
导学过程设计
程序
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预设)
媒体
运用
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
新课
导入
上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请学生观看,引出本课时的内容
认真观看,积极思考问题。
通过多媒体播放与巴西有关的视频或图片,如桑巴舞、热带雨林等
第一层级
预习
情况
检查
分小组让学生对预习部分中的教材知识回顾及自主预习检测进行检查;走下讲台,查看各小组完成情况,并进行评价
学生交叉检查预学部分的情况,并进行得分统计,供教师评价参考
PPT展示预习答案
第二层级
环节一巴西的ຫໍສະໝຸດ 然环境特征1.巴西的农业类型是什么?
2.拉动巴西经济的主要产业是什么?
3.巴西热带雨林的作用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种植园农业观的图片或视频,巴西足球和桑巴舞的图片或视频
2.热带雨林可以调节全球的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等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拉丁美洲和巴西教案 新新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第十六讲拉丁美洲和巴西【高考要求】1.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古巴岛、火地岛、麦哲伦海峡的位置。
2.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的位置3.拉丁美洲东西地形的差异。
4.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5.拉丁美洲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6.居民和经济【教学目的】知识与才能:1、熟悉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的位置。
2、拉丁美洲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地形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
3.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
4.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5.说出巴西工农业消费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2、西高东低,交织分布的多种地形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课前预习】1、读图识记在以下图中标出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1〕用红笔画出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60°S、40°W、80°W等几条经纬线。
〔2〕填出太平洋、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和火地岛。
〔3〕填出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委内瑞拉、智利、古巴国家。
2、查图找出拉丁美洲的主要地形区;3.找出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4.找出主要河流、水电站;5.在右图中填写上上气候类型的名称。
6.读图识记巴西南北两大地形,亚马孙河、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经度西经30—75,赤道、南回归线与巴西的关系。
Ⅰ、学法推荐:掌握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并要学会总结如何解答同一类型的问题。
学会把环境要素相似的地区进展比照。
Ⅱ、阅读考虑: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非地带性在南美洲的表达;【教学内容】一、位置和范围。
1、范围。
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局部,北部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首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
2、位置。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拉丁美洲和巴西学生版【激励推荐,可能是百度文库中最好的版本】

拉丁美洲和巴西【高考要求】1。
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古巴岛、火地岛、麦哲伦海峡的位置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的位置3.拉丁美洲东西地形的差异。
4。
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及成因。
5。
拉丁美洲主要国家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特点。
一、位置与范围1、范围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包括美国以南的墨西哥、中美地峡(中美7国)、西印度群岛(12个地区和13个国家)和整个的南美洲((35°W--—80°W,5°N-—-55°S)12个国家和1个地区)。
由于多数国家的语言属于拉丁语系,所以泛称拉丁美洲。
2、位置(1)经纬度位置:位于35ºW-115 ºW之间,55ºS-32 ºN之间.赤道横穿北部,大部分为热带,温带面积较小,没有寒带.墨西哥高原(160N ——-320N,900W---1150W;1000W和北回归线穿过中部西印度群岛(600W-——900W;200N穿过中部; 800W穿过古巴岛)南美洲( 400W-—-800W,100N-—-550S; 600W穿过中部,赤道穿过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南部)(2)海陆位置:拉丁美洲东邻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部为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南部以德雷克海峡为界与南极洲相望,是各大洲中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
二. 地形1、南北多岛屿北部:以西印度群岛为主,广泛散布于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之间.其中最大的岛屿为古巴岛,岛上盛产甘蔗。
其次为海地岛。
第三大岛牙买加岛,牙买加也是世界上第三大铝土矿出产国。
西印度群岛:分为三组(不同成因)类型:大安的列斯群岛多属大陆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多属火山岛;巴哈马群岛由一些小岛和众多的珊瑚礁组成。
西印度群岛种植甘蔗条件优越:位于低纬,属热带气候.每年6月一10月为湿季,11月至次年5月为干季。
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
岛上广泛种植甘蔗、咖啡、可可、烟草、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特别以生产甘蔗著名.①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保水性和通气性良好,下层是肥沃的火山土。
高中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说课稿

高中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一名地理教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拉丁美洲和巴西。
拉丁美洲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地区,拥有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探究拉丁美洲的地理特点和人文现象,重点介绍巴西这一经济实力和文化中心。
首先,我们来了解拉丁美洲的地理特点。
它横跨南北半球,包括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等。
这里地形复杂多样,有着高山、河流、热带雨林等多种自然景观,同时还受到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在拉丁美洲的人文现象方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巴西。
作为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巴西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亚马逊河流域、伊瓜苏瀑布等。
同时,巴西也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这些不同的文化和民族相互融合,创造出了独特的文化和艺术。
在经济方面,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主要以农业、矿业和制造业为支柱。
其中,巴西的农业发展十分突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先进的种植技术。
巴西的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如铁矿、锰矿等,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
最后,我们还将重点介绍巴西的城市化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巴西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并且还不断增长。
这种快速的城市化对巴西的环境和社会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这也是巴西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以上就是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谢谢大家的聆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丁美洲的范围
组成
墨西哥 西印度群岛 中美地峡 南美洲
思考
1.为什么将该区域称为拉丁美洲 ? 2.拉丁美洲和南美洲有何区别?
1、经纬度位置
120oW
80oW
23.5oN ★32º经N ~纬度55º位S 置
热带为主 0o 少部分在温带
没有寒带
23.5oS115ºW ~ 35ºW 南美40ºW ~ 80ºW
克港、基
尔港
太平洋与大西洋 (加勒比海)
中美地峡(巴拿 马陷落带)
大西洋(地中海)与 印度洋(红海)
苏伊士地峡
北海与波罗的海 日德兰半岛南部
麦哲伦海峡 火地岛 德雷克海峡
60
80
60
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最南 端和南极半岛之间,紧邻智 利和阿根廷两国,在巴拿马 运河开凿之前,德雷克海峡 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 要海上通道之一。海峡内聚 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 飓风狂浪,一年365天,风力 都在八级以上。即便是万吨 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 也被震颤得像一片树叶。这 片终年狂风怒号的海峡,历 史上曾让无数船只在此倾覆 海底。于是,德雷克海峡被 人称之为“杀人的西风带”、 “暴风走廊”、“魔鬼海 峡”,是一条名符其实的 “死亡走廊”。
4、重要地理位拉置丁美洲的岛屿
西印度群岛
麦哲伦海峡
火地岛
200N
900
600
巴拿马运河
在墨西哥与南美大陆间 有狭长的中美地峡,连 接了北美和南美大陆, 有“美洲大陆桥梁”之 称。巴拿马运河位于中 美地峡最窄处,仅宽70 千米,运河全长81.3千 米,可通航5—10万吨级 轮船。
巴拿马运河缩短了太平 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 如纽约到旧金山之间的 航程可缩短14500多千
(2)两地全年最低气温都为 7 月,最高气温却为 1 月,
原因是 两地都位于南半球
地形因素影响显著:
A、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海拔低)
B、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海拔较高) C、400S以南的安第斯山西侧多雨 (属西风带,迎风坡), 东侧干燥少雨(背风坡)
D、太平洋沿岸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 E、高山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40oW
科
中美地峡
迪
太
巴拿马运河 平
墨西哥湾
西印度群岛
大
加勒比海
勒
拉
山
西
火地洋
德雷克海峡
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23.5o ★2、海海陆陆位位置置
N
◆东临大西洋 0o ◆西靠太平洋
◆北接加勒比海、 23.5oS 墨西哥湾
◆南隔德雷克海 峡与南极洲相望
120oW
80oW德雷克海峡40oW
秘鲁寒流 东南信风 副热带高压
热带雨林形成 的原因?
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暖流经过
安第斯山脉东侧, 西风的背风坡,产生 下沉气流,降水少
特别要点:拉丁美洲气候、自然带的非地带性现象
1、巴西高原东南部、墨西哥高原东部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地形和暖流
2、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 洋性气候),东侧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沙漠)——地形因素
3、拉丁美洲的国家
• 拉丁美洲面积最 大的国家: 巴西
• 拉丁美洲最狭长 的国家: 智利
• 拉丁美洲南部的 国家: 阿根廷
• 拉丁美洲纬度最 北的国家:
墨西哥
一、位置和范围 (一)位置 1、经纬度位置: 热带为主,少部分在温带(30ºN-55ºS) 40ºW-115ºW(南美洲40ºW-80ºW) 2、海陆位置: 美洲中部和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 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 (二)范围 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部; 南部:南美洲 重要地理事物:西印度群岛和火地岛、巴拿马运河
二、自然地理概况 ---气候
以热带气候为主,具有“湿热”特征。干旱区面积较小, 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1、特征:温暖、湿润(与其他各洲比) ,号称“湿热大陆” 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干 旱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1.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巴西东部沿海
二、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
墨西哥高原
奥里诺科平原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安
第
斯
巴西高原
山
脉拉
普 巴拉 塔塔 哥平 尼原 亚
高
原
北部:墨西哥 高原 东部:高原、 平原相间排列。 西部:安第斯 山脉,是科迪 勒拉山系的南 端,山间有盆 地高原,并多 火山和地震。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思 考
拉丁美洲西部为什么会形成高大山系 ?
【探究】
A.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 响,降水丰富
(1)试从纬度位置、大 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 面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 面积广大的原因 。
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
二、自然地理概况
1. 地形: 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
北部:
墨西哥高原;
南美西部: 安第斯山脉;
南美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从北到南:奥里
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地形总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3、安第斯山西侧自然带南北狭长,热带荒漠带向赤道延伸 ——地形和寒流
4、南美洲缺失亚寒带、寒带气候、自然带——海陆分布 (陆地缺失)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地年降水量 多(或丰富),B地年降水量 少 ,
两地年降水量不同的原因是 位于山脉的东西两侧
,
说明拉丁美洲南部的气候受 地形 影响较大。
• 世界三大运河比较
大洲分界线 所属国家 避免绕行航线 缩短航程 两端港口
沟通的海洋
凿通的地峡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基尔运河
南、北美洲
亚洲、非洲
欧洲内部
巴拿马
埃及
德国
麦哲伦海峡
好望角
14500千米。
8000-10000千米 370~650千米
科隆、巴拿马城 塞得港、苏伊士(陶 布伦斯比特尔科
菲克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