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正射图制作工艺及应用
卫星遥感数据的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卫星遥感数据的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卫星遥感数据的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卫星遥感数据的正射影像图的制作【1】【摘要】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断发展,影像图的成图精度越来越来高。
卫星遥感技术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遥感信息处理技术,其为城市规划、了解区域环境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
正射影像图是利用DEM对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微分纠正、辐射改正以及镶嵌等,并依据规定对影像数据进行裁切,从而制作成正射影像图。
【关键词】卫星遥感影像图制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步入数字化信息时代。
数字信息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数字正射影像生产过程主要包括:DEM的生成及数字正射影像的生成、内业的空中三角测量加密、外业控制点的测量、航空摄影等,在数字影像处理过程中,其耗时长、成本高,精确度低等特点[1]。
因此,传统的地形图已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求。
数字正摄像图具有信息丰富、直观性强、精确度高的特性,其正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动态监测、道路设计、农田水利建设、防洪抗灾等领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高精确度的正摄影像图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发展现状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及数字正摄影像图生产技术迅猛发展,数字正射影像图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字正射影像图正被城市规划专家广泛认同,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目前,城市在获取基础信息以及更新图像数据库时,大多采用数字正射影像图。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遥感一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遥感是指通过对遥远地方的目标物进行探测,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确定目标物的特有属性,以及目标物之间的关系[2]。
而卫星遥感影像是指运用现代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地球表面的客观实在物,并对物体进行数据分析,然后制作成影像图,最后服务于实际应用。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及有识之士已达成“数字地球”的共识,他们都在为取得信息时代的战略制高点儿付出巨大的努力。
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方法与应用研究

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方法与应用研究作者:孙海晶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9期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通信、信息技术、航空技术和空间定位等高新技术的发展,采用航空摄影手段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平台上用全数字化和自动化方法快速生成DEM,数字正射影像(DOM),并从正射影像上自动或人机交互式地提取各种专题信息,然后将这些结果直接送入GIS数据库,以实现GIS数据库的建立和更新,这将是未来测绘行业的发展方向。
本文阐述了生成数字正射影像的原理及制作正射影像的全过程,以及数字正射影像在国民生产及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正射影像图,遥感影像,数字正射纠正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在通过航空摄影或由卫星传感获取地面影像时,由于摄影瞬间无法保证摄影机的绝对水平,得到的是有一定角度的倾斜的影像,影像各部分的比例尺不一致。
另外,摄影机在成像时为中心投影,地形起伏在像片上会引起投影差。
我们使用的地图都是正射投影,要使影像具有地图的正射投影的特性,需要对影像进行倾斜纠正和投影差的纠正,经改正消除各种变形后得到的影像称为正射影像,数字正射影像就是经过平面纠正以数字形式进行存储的影像地图。
1.1遥感图像的几何纠正遥感图像几何纠正的目的是改正原始影像的几何变形,产生一幅符合某种地图投影或图形表达要求的新图像。
它的基本环节有两个,一是象素坐标变换;二是象素亮度重采样。
1.1.1数字图像纠正的处理过程图1-1 数字图像纠正的处理过程(1)准备工作包括图像数据、地图资料、大地测量成果、航天器轨道参数和传感器参数收集分析以及所需控制点的选择和测量等。
(2)原始图像输入若是卫星图像数据,可按规定的格式用专门的程序读入计算机;若是硬拷贝透明像片,则要利用数字化扫描装置按选定取样间隔对影像数字化扫描后,输入计算机系统。
(3)纠正变换函数的建立纠正变换函数用以建立影像坐标和地面(或地图)坐标间的数字关系,即输入影像和输出影像间的坐标变换关系。
高分卫星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

高分卫星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摘要:通过使用先进的高分卫星遥感技术,我们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取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影像,生产高质量的数字正射影像图,本研究介绍了基于快速特征点匹配的影像几何纠正技术、顾及全局与局部优化的影像匀色拼接技术,并从卫星遥感正射影像图快速制作过程中分析影像精度和色彩的因素,总结出提高成图质量的方法,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分卫星遥感技术;地图制图;应用引言通过对卫星观测获取的光学遥感影像进行处理,我们可以制作出具有准确的几何形状和空间位置的数字正射影像图。
因此,卫星遥感正射影像是建立数字地球空间数据框架的主要影像来源,其作为地理信息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在构建数字城市、“天地图”、地理国情监测三大平台以及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作用。
1.收集卫星原始影像数据近年来,随着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轨国产卫星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每年国产卫星获取的对地遥感影像数据量大幅提升。
为了更快速高效地制作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图,资源(ZY)、高分(GF)、天绘(TH)、高景(GJ)、北京(BJ)等卫星系列的影像数据都成为了优良选择,它们拥有全天候快速获取影像的能力,大量的文件数据、较高的地面分辨率和易于管理的特点。
根据使用面积、精度要求、更新时相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源类型,能更高效地满足项目的需求。
2.卫星遥感正射影像图的快速生产技术2.1控制点的自动匹配使用先进的卫星遥感影像处理系统(如BSEI Gpro),批量导入卫星遥感原始影像,利用特征点匹配算法进行自动匹配得到大量地面控制点(GCP),从而将卫星遥感影像中的影像点匹配到正确的空间坐标位置上。
地面控制点(GCP)是在原始影像上能够明显识别并知晓其地面坐标的特征点。
GCP来源多种多样,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地面外业测绘点、带有地理坐标的影像、矢量、地形图、控制点库或通过摄影测量的方式来标识影像中的GCP。
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工艺流程

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工艺流程本文介绍了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的工艺流程,包括卫星影像和航空影像的总体生产流程。
资料准备是第一步,需要收集原始影像、DEM数据以及控制资料等。
在进行像控测量时,像控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和高程测量中误差有一定的规定要求。
接下来是外参数解算,需要根据卫星影像提供的RPC参数,结合地面控制点(或基于已有高精度DOM匹配)、DEM数据,采用区域网平差的方法解算外参数。
解算时需要注意控制点的分布和网间公共点平面较差的要求。
完成区域网平差后,进行数字正射纠正处理。
纠正过程中不得对影像的灰度和反差进行拉伸,不改变像素位数。
纠正后的正射影像有效数据范围内没有漏洞区。
全色影像按照有理多项式方程以整景方式纠正,重采样采用双线性插值或卷积立方的方式。
多光谱影像与全色影像配准纠正。
最后是影像融合、匀光匀色、镶嵌裁切、图像精编和分幅数据等处理。
其中影像融合需要注意不同波段之间的配准和融合方法的选择。
匀光匀色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影像的视觉效果。
镶嵌裁切需要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图像精编需要进行边缘平滑和噪声抑制等处理。
最后是分幅数据的生成,要求分幅边缘无重叠,无缝隙,且分幅后的数据质量应与原始数据相同。
总之,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的工艺流程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以保证产生的数据质量和精度符合要求。
为了将多光谱影像与全色影像配准纠正,需要以纠正好的全色影像为控制基础,选取同名点对多光谱影像进行纠正。
纠正模型的选取以及DEM数据选择与对应的全色影像一致,同名点的选取一般每景影像不少于15个,且均匀分布在整景范围内。
同名点的量测精度要求达到多光谱影像的子像素精度。
为了保证融合效果,配准纠正的控制点残差中误差原则上应不超过1个多光谱影像像素。
纠正后应进行多光谱影像和全色影像的套合检查,两景影像之间的配准精度不得大于1个多光谱影像像素,典型地物和地形特征(如山谷、山脊)不能有重影。
如果达不到配准精度要求,应增加控制点重新纠正。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与应用

181GLOBAL CITYGEOGRAPHY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与应用吴 微(黑龙江中海经测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摘要: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流程与技术决定了质量水平以及应用范围,但仍存在着技术的残缺,如影像拼接不自然、色彩不均匀、影像出现扭曲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数字正射影像图的成效,限制了应用的发展。
应该加强技术的创新,不断进行技术的革新与升级,调整色彩的均匀程度、画质的质量,提升影像拼接的融洽程度,通过一系列的整改,实现数字正射影像图现代化制作。
关键词: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与应用前言: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技术快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地质测绘等高端领域。
而目前,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如技术不先进、人才缺失、拼接不自然、影像模糊分辨率不高等问题,阻碍了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发展进程。
要不断培养技术人才,发展技术的创新,提升影像制作的精确程度,加强规范化的操作,打开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广阔前景。
1.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与应用存在的问题1.1数字正射影像图拼接不自然数字正射影像图由于原始的摄影手段不合理、角度不同、仪器的不精确,导致画质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并且色彩渐变率不同步,给数字正射影像图的拼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多张影像图的边缘颜色不相符合,需要适当的剪裁与拼接,对精确度要求较高,但在剪裁时,相关人员难以把握好程度,操作难度较大,导致剪裁过大,整体拼接不上,要重新工作,造成工作效率降低。
同时,影像拼接软件较多,没有选择合适的软件给拼接增加了困难,控制不准确,使得数字正射影像图拼接过于明显、生硬不自然,有拼接缝隙、重叠存在,导致影像图质量不达标,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生产的需求,也不能被广泛的推广,限制了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发展与进步。
1.2数字正射影像图的色彩不均匀在原始的影像图基础上进行色彩的调整,能够加强饱和度与立体感,但普遍存在影像色彩不均匀、模糊的现象,导致影像的精确度不高,无法投入应用。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正射影像图制作.doc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正射影像图制作摘要:以Quick Bird遥感数据为例,本文介绍了从原始卫星图像的收集到在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中进行遥感图像正射图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描述了在正射影像图制作过程中融合、纠正等步骤以及其原理。
遥感卫星数据具有时效性好、覆盖范围大、成本低廉。
因此利用商业化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直接对遥感卫星图像产品进行正射校正,继而制作正射影像图,是一条好的路线,能够取得好的结果。
关键词:卫星遥感 QuickBird影像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ENVI1.引言遥感影像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得的地球表面客体或事物的图像,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是指像素空间分辨率在10m以内的遥感影像,正射影象是指消除了由于传感器倾斜、地形起伏及地物等引起的畸变以后的影响。
正射影象图直观、生动,影像所记录的信息量非常丰富,细节表达的也很清楚,同时更新速度非常快。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制作的正射影像精度高,时效性好,生产周期短、更新速度快,能够满足很多行业的要求,可以大大地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DOM的特点数字正射影象图是利用DEM对遥感图像逐像元进行辐射改正、微分纠正和镶嵌,按照规定图幅范围裁剪生产形象数据,同时它带有公里网格、图廓整饰和注记的平面图。
DOM具有地图精度和影响特征,精度高、信息量丰富、直观性好、制作周期短、连续性好。
3.正射影像制作原理:数值微分纠正根据已知影像的参数(内、外方位元素)与数字地面模型,利用相应的构像方程式,或按一定的数学模型用控制点解算,从原始非正射投影的数字影像获取正射影像,这种过程是将影像化为很多微小的区域逐一进行。
通过解求像素的位置,然后进行灰度内插与赋值运算,实现像素与相应地面元素的几何变换。
4.正射影像图制作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photo Map,简称DOM)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经扫描处理的数字化航空影像,经逐像元进行投影差改正、镶嵌,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幅范围裁剪生成的数字正射影像数据集。
卫星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制作与应用

卫星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制作与应用作者:刘迎迎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5年第06期摘要:对卫星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的具体方法与步骤进行讨论,对实际作业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法,分析卫星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图的优势与不足。
关键词:遥感卫星;数字正射影像图;影像融合数字正射影像图是一种数字测绘产品,与传统航空摄影相比,地图几何精度高、影像直观、细节清晰、信息量丰富,因此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特别是在城乡规划管理与工程建设方面。
当前遥感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卫星遥感影像的高分辨率与高清晰率,成为人类获得地球空间信息的重要工具,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种类较多,如GeoEye、SPOT、QuickBird等。
一、QuickBird卫星简介QuickBird卫星由美国数字全球公司发射,是一枚能够提供亚米级分辨率的商业卫星。
QuickBird与以往的遥感小卫星相比,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分辨率达0.61m,多光谱成像且成像幅宽,极大拓展了遥感卫星的应用领域。
QuickBird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四波段实现,分别是近红外、红、绿、蓝,通过特定的软件处理技术,QuickBird采集数据颜色可达真彩色,得到的DOM效果不亚于传统航空摄像。
由于设备限制,传统航空摄像成像较窄,在大面积制作DOM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QuickBird在大面积制作DOM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二、数字正射图像制作原理利用数字元对正射投影形成进行纠正即正射校正,通过对DEM影像进行区域划分,利用构象方程式或控制点对有关参数进行解算,原始非正射影像由数字高程模型纠正,即数字正射图像制作(DOM)。
信息性、实效性、直观性、连续性等是DOM的特点,同时其具有地图几何精度与影像特征,并且制作周期较短、精度高、信息丰富。
DOM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作为评价标准,对其它数据进行评价,如数据精度、现实性与完整性。
还可以用于生产生活中,对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信息进行提取,提供可靠依据促进灾害防治与公共设施建设规划。
正射影像地图的制作及其应用

—
厂a( - q ( -r +c(  ̄ , ) b z-z ) x 2 + ,r D i
为纠正单元 利用反算公式计算该单元 4 “ 个 角点” 的像点坐标 , 再沿 X和 Y方 向 . “ 在 面元素 ” 内线性 内插求得 纠正单元 的坐 制作数 字正射 影像 图通常使用 基于 D M 的纠正方 法基 E 标, 求得像点坐标后 , 再内插其灰度 。其实质仍为线元素纠正 。 于 D M 的纠正又分 为两种方法 : 一是单 片纠正 : E 其 其二 是全 1 制作数字正射影像 图还需要解决的一些技术 问题 . 2 数字摄影测量方法 如果某个测区已经有 D M数据 即可 以 E 1 .参数设定 .1 2 使用单片纠正的方法 但就 目前来看 。 E D M还没有覆盖大部分 影像 扫描分辨率 、 成图分辨率 、 出片分辨率 、 E D M格 网间 区域 , 因此很多生产单位都使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全数字 隔 、 匹配参数等 。 摄影测量方法利用全数字摄影测 量系统 .首先根据影像 纹理 1 . D M 的生 成 .2 E 2 配成立体像对 . 生成数字高程模 型 . 然后对每一个像元根 据其 根据影像纹理 .计算机 自动生成一定密度 的数 字高程模 高程进行数字微分 纠正 . 生成正射影像 图。使用这种方法能保 型 .但为 了保证精度 .必须在立 体下进行粗差检测 和接边检 证成果的质量 . 它的成 图周期 相对较长 . 但 对作业员 的综合 素 测 . 以达到所需的精度要求 。 质要求比较 高。作业员应该对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比较熟悉 . 1 . D M生成等高线 . 3由 E 2 而且应该了解计算机 图形 图像处理方 面的知识 其等高线数 据量过大 . 必须编程解决数据压缩问题 。 11 . 正射影像 图的制作原理 1 . A tC D 4中利用 A S编程生成图廓 、注记等 , . 4在 uo A I 2 D 可以使 用全数字 摄影测量系统制作各 种 比例尺 的数字正 以用于影像 的迭合 射影像 图 , 基本原理是进行数字微分纠正。根据有关 的参数 和 1. . 5矢量图数据导 出. 2 与影像 的迭合 。 1.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解决较大测 区生产 时. 2 影像地 图的拼接边问题 . 包括 数字地面模 型( T , D M)利用相应 的构 像方程式 , 或按一定 的数 几何接边与影像灰度接边 。 学模型用控制点解算 .从原始的非正射投影 的数字影像获取 1 . 3数字正射影像 图的技术流程 正 射影像 . 这种过程是将影像化为很 多微 小的区域逐一进行 . 1 .技 术 流 程 框 .1 3 且使用 的是数字方式处理 .称为数字微分 纠正 具 体原理如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技术及应用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技术及应用数字正射影像图是航空航天遥感、计算机科学等高新技术发展的产物,可自动或人机交互式地从其中提取各种专题信息,并直接进入GIS 数据库以实现其自动建立与更新。
本文通过实例阐述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技术及应用原理。
标签:数字正射影像航片数字正射影像图简称DOM,是利用航摄底片扫描数据,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利用数字高程摸型DEM,逐单片数字微分纠正影像处理、数字镶嵌及接边检查,生成DOM数据文件,以特有的数字影像景观直观展现各种地表特征.该图数字信息量丰富,比例尺和相关位置准确,精度高,图面美观易读,能满足用图者多种需求,应用领域广泛,具有快速更新特点。
1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基本原理近代航空、航天遥感技术中许多新的传感器出现,产生了不同于框幅式航摄像片的影像,使原有光学纠正仪器难以适应这些影像的纠正任务。
随电子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发展,使用数字影像处理技术,不仅便于影像增强、改变反差等,且可灵活地应用到影像几何变换中。
因此形成了数字微分纠正技术,为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奠定基础。
1.1数字微分纠正据有关参数与数字地面模型,利用相应构像方程式,或按一定数字模型用控制点解算,从原始非正射数字影像获取正射影像,此过程是将影像化为很多微小区域逐一进行,且使用的是数字式处理,这叫做数字微分纠正。
其基本任务是实现原始图像和纠正后图像这两个图像间几何变换。
用很多小区域作为纠正单元,利用该纠正单元地面实际高程控制纠正元素,从而实现从中心投影到正射投影变换。
1.2影像镶嵌影像纠正过程中地面控制点精度或纠正方法本身有局限性,可造成同一地面特征在相邻影像上有几何错开现象;传感器成像时间、地面形状、太阳高度角及大气环境等因素影响,可使相邻影像出现不同幅射特征等情况。
因此镶嵌必须要消除相邻影像几何错开和幅射特征上的差异,以实现影像无缝拼接,使影像色彩平衡、接边区域影像匹配、影像镶嵌等技术。
2数字正射影图制作2012年我们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设备,完成了甘肃河西某地测区1:10000黑白数字正射影像图420幅。
正射影像测绘技术的优势与实际应用案例

正射影像测绘技术的优势与实际应用案例正射影像测绘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高分辨率的卫星或无人机影像,并进行数学投影处理得到与地面坐标一致的影像的测绘方法。
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带来诸多优势。
本文将探讨正射影像测绘技术的优势,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来说明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正射影像测绘技术的首要优势是高分辨率影像的获取。
卫星和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获取高质量的影像成为可能。
利用这些影像进行测绘,可以获得很高精度的地理数据,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来源。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利用正射影像测绘技术可以获取城市地貌、道路、建筑物等信息,为城市规划者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使规划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正射影像测绘技术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
相较于传统的测绘方法,正射影像测绘技术可以实现远程获取地理数据,不需要现场人员进行实地测量,从而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
同时,正射影像测绘技术的快速处理能力,使得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例如,在林业资源调查领域,利用正射影像测绘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的森林分布和树种信息,从而提高调查的速度和准确度。
此外,正射影像测绘技术还具有多源数据的整合能力。
在进行测绘时,可以通过整合多种不同来源的影像数据,如卫星影像、无人机影像、航空影像等,从而得到更全面、更准确的地理信息。
例如,在资源管理中,通过整合不同时间、不同源头的正射影像数据,可以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帮助决策者制定有效的资源管理策略。
实际应用中,正射影像测绘技术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环境保护方面,利用正射影像测绘技术可以实现对污染源的定位和监测,提高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
例如,利用无人机获取的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可以对工业排放口进行精准测算,帮助环保部门实施精细化排污管理。
在农业领域,正射影像测绘技术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精确的土地利用信息和农作物生长状态,从而帮助农民科学管理农田。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技术及应用

何变换中。 因此形成了数字微分纠正技术,为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
奠定基础。
1.1 数字微分纠正
据有关参数与数字地面模型,利用相应构像方程式,或按一定数
字模型用控制点解算,从原始非正射数字影像获取正射影像,此过程
是将影像化为很多微小区域逐一进行,且使用的是数字式处理,这叫
做数字微分纠正。其基本任务是实现原始图像和纠正后图像这两个 图像间几何变换。 用很多小区域作为纠正单元,利用该纠正单元地 面实际高程控制纠正元素,从而实现从中心投影到正射投影变换。
富、可读性强诸多优点,其制作工艺、制作技术、制作流程上的科学
性和先进性,更体现在其产品的多用性和先进性。
地球2 7 3 讂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技术及应用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姬万云, 张永旭 甘肃煤田地质局一三三队 甘肃白银 730913
地球 The Earth 2015(6)
加密成果精度:
间、地面形状、太阳高度角及大气环境等因素影响,可使相邻影像出
现不同幅射特征等情况。因此镶嵌必须要消除相邻影像几何错开和
幅射特征上的差异,以实现影像无缝拼接,使影像色彩平衡、接边区
域影像匹配、影像镶嵌等技术。 2 数字正射影图制作 2012 年我们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设备,完成了甘肃河西某
4 钻探验证结果 经过采用以上勘查方法,对此青海省某矿脉进行确定后,随即 对其开展钻探工作,经钻探结果显示,其隐伏金属矿,为硫化矿,在 矿脉氧化方面,其钻探深度达到 950 米以上,在矿脉的地表附近,可 钻探出 Pb 及 Zn 的金属氧化矿。通过对其矿脉的结构及电性属性的 研究分析可发现, 其与采用综合电法所勘查所预测的结果相同,在 (上接第 242 页)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处理及应用

下 方案 。
1 技 术 方案
1 1 影 像处理 方案 .
采用 Qi Br(.1m) u ki 06 全色和多光谱 (.4m c d 24 ) 数据 , 了使不 同光 谱 特性 的数据 达 到 较好 的融 为
收稿 日期 :0 8 0 2 ; 2 0 — 9— 5 修订 日期 :0 8—1 6 20 0—2
通过 该方法 变换 后 的影像 不 仅 把 1 1比特 的 图像转 换 为 8bt i的图像 , 而且 针 对 Q i Br uc i k d影
像直方图中高端 和低端分别进行处理 , 较好 地保 留了高端和低端的信息 。 ¨
作者简介 : 许有 田( 92一) 男 , i6 , 陕西西安人 , 教授级高工 , 主要从事遥感和 G S I 应用研究工作。
第 6期
许 有 田等 : 高分辨率 卫 星影像 处理 及应 用
・5 95・
在多光谱 图像及高分辨率全色图像的数据融 合 中 , 了保 持多 光 谱 特 征及 高分 辨 率 全 色 图 像 为
许有 田 , 任 琦 刘 杨 ,
( 西安市勘察测绘 院, 陕西 西安 7 05 ) 104
摘 要 : 文 简要 介 绍 了西 安 市 Q i Br 卫 星影 像 处 理及 应 用 项 目的 实施 过 程 , 讨 了 Q i Br 星影 像 数 本 ue i k d 探 uki e d卫 据 处理 方 法和 基 于 该影 像 的地 形 图更 新 方 法 。
X o —a R N Q LU Y n U Y ut n , E i,I ag i
遥感卫星影像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总结

遥感卫星影像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总结遥感卫星影像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总结二〇一八年九月十二日目录1. 项目概述 (1)1.1 目的 (1)1.2 范围和任务量 (1)2. 技术路线 (2)3. 影像处理 (4)3.1 基础资料检查及处理 (4)3.2 影像融合 (4)3.2.1融合方法 (4)3.2.2融合效果 (4)3.3 正射纠正 (6)3.3.1控制点情况 (6)3.3.2纠正模型 (6)3.3.3纠正方法 (6)4.正射影像图制作 (7)4.1 影像色调调整 (7)4.2 影像镶嵌.......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成果整理. (9)1. 项目概述1.1 目的唐山部分地区遥感正射影像图制图项目生产,其主要工作内容为以外业实测控制点和1:5万比例尺数据高程模型为基础,利用Pleiades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使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正射纠正、配准、融合、镶嵌,制作全区遥感正射影像图。
1.2 范围和任务量作业区为河北省唐山是曹妃甸区沿海地区某海岛,工作区包含1景Pleiades遥感卫星数据源,总面积约88平方公里。
作业区具体情况如下:图1-1 作业区图1-2 卫星数据分布图本项目的起止时间为:2018年9月7日至2018年9月8日。
为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安排专人负责,实施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探求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来提高生产效率。
共投入作业人员一名,DELL T5500工作站1台,Erdas 2014软件1套,PCI Geomatics 2014软件1套, PhotoShop CS6软件1套, ArcMap 10软件1套,Microsoft Office 2007软件1套。
2. 技术路线依据合同及相关生产技术规定,采用甲方提供的外业实测控制点及1:50000数字高程模型为控制、纠正基础,对作业区的卫星影像进行融合,并对融合后的影像进行正射纠正、镶嵌、调色等,完成遥感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其流程为:否 坐标系转换 融合后数控制点残差物理模型纠数字正射影是 纠正控制点影像色阶调纠正精度满是 精度检色调检查是 控制资影像镶嵌 DEM 否 成果质量检查、多光谱 全色数据3. 影像处理3.1 基础资料检查及处理主要对影像数据、外业实测控制点、DEM等基础资料做相应的检查和处理,为正射影像图制作生产提供完整的基础资料。
数字正射影像(DOM)的制作及精度分析

数字正射影像(DOM)的制作及精度分析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数字正射影像的制作方法,对正射影像图的制作特点和精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正射影像的发展趋势和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DOM,DEM,制作,精度1正射影像图的制作1.1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摄影测量已由模拟摄影测量发展到当今的数字摄影测量。
在数字摄影测量中,计算机不但能完成大多数摄影测量工作,而且借助模式识别理论,实现目标的自动或半自动识别(如识别框标和识别同名点等)和提取,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摄影测量的自动化能力。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普及,为以摄影测量为主要手段的我国测绘业带来了一场革命性变化。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则是数字摄影测量的主要成果之一。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数字化航空摄影影像,经逐像元进行投影差改正、镶嵌,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幅范围裁切生成的数字正射影像数据集。
它是同时具有地图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的图像,具有精度高、信息丰富、直观真实等优点。
在现阶段,生产正射影像图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和单片微分纠正,但它们的基本原理都很相似,都是通过DEM和原始扫描影像来生成正射影像,在生产中,通常根据设备情况,地形情况,影像情况,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同时,根据制作正射影像的基本原理,在利用解析摄影测量系统进行DOM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另外一种方法,即利用扫描矢量化所得的DEM和扫描的TIF文件结合,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生成DOM。
1.2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一般是通过在像片上选取一些地面控制点,并利用原来已经获取的该像片范围内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对影像同时进行倾斜改正和投影差改正,将影像重采样成正射影像。
对于先进的数码航摄仪获取的数字航摄成果,采用先进IMU/DGPS辅助航测技术,可以免去野外控制测量和空中三角测量过程,直接采集DEM后生产DOM。
数字正射影像技术方案

数字正射影像技术方案1. 引言数字正射影像技术是一种将航空遥感影像或卫星遥感影像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将地面三维点的像素位置精确地投影到平面地图上的处理方法。
该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领域应用广泛,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地理数据,支持各种地理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应用。
本文将介绍数字正射影像技术的原理、流程以及相关应用,并针对数字正射影像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2. 数字正射影像技术原理数字正射影像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和投影变换,将影像上的像素点与地面上的实际地理坐标点相对应,从而实现影像的投影与地图的精确定位。
主要的步骤包括:•若干个DSP节点(Digital Signal Processer)进行数据采集和定位•数据预处理:包括图像辐射校正、大气校正等•影像几何纠正:包括内方位元素的精确计算、外方位元素的确定等•影像几何校正:根据内外方位元素计算校正后的影像位置•输出正射影像:输出具有地理坐标的正射影像3. 数字正射影像技术流程数字正射影像技术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数据采集和预处理在开始数字正射影像技术前,首先需要进行航空或卫星遥感的数据采集。
采集的数据需要经过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大气校正等。
步骤二:影像几何纠正影像几何纠正是将航空或卫星遥感影像的位置、姿态信息转换为内外方位元素的过程。
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计算出高精度的内外方位元素。
步骤三:影像几何校正影像几何校正是利用内外方位元素对影像进行校正,将影像上的像素点转换为地面上的实际地理坐标点。
这一步骤需要对影像中的每一个像素进行计算,将其投影到地图上的相应位置。
步骤四:输出正射影像经过几何校正后,就可以得到具有地理坐标的正射影像。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输出不同空间分辨率和格式的正射影像。
4. 数字正射影像技术方案应用数字正射影像技术在以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4.1 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正射影像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理数据,用于构建地理信息系统(GIS)。
如何进行大规模测量和绘制正射影像图

如何进行大规模测量和绘制正射影像图正射影像图是一种利用航空摄影或遥感图像对地面进行测量、绘制的工具。
它采用垂直拍摄的方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无畸变的影像,非常适合进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制图工作。
在现代社会中,正射影像图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大规模测量和绘制正射影像图,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首先,进行大规模测量和绘制正射影像图的前提是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数据。
现代卫星和航空摄影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轻松获得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
卫星遥感图像是通过卫星搭载的相机对地面进行拍摄,具有覆盖范围广、数据量大的特点。
而航空摄影则利用低空飞行的飞机或无人机进行图像采集,具有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的优势。
选择适合的遥感图像数据是进行大规模测量和绘制正射影像图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地面控制点的收集和标定。
地面控制点是用于定位和减小地面特征在遥感图像中的位置误差的点。
收集地面控制点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实现,这样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坐标信息。
标定地面控制点是指通过测量控制点在遥感图像中的位置,建立地面坐标与图像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地面控制点的收集和标定,我们可以在遥感图像上进行地理坐标的定位,从而实现大规模测量和绘制正射影像图的准确性。
在控制点收集和标定完成后,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和空间几何校正的方法进行正射投影。
数字图像处理主要是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增强、过滤和融合等操作,提高正射影像图的质量。
空间几何校正则是调整遥感图像的几何形状,使之与地球真实的地理坐标一致。
这一步骤需要借助地理配准算法来实现,包括尺度变换、旋转、平移等操作。
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空间几何校正,我们可以得到高质量、无畸变的正射影像图,为后续的测量和制图工作奠定基础。
最后,进行大规模测量和绘制正射影像图的关键在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整合、存储和分析的工具。
高质量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浅谈高质量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何珍珍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广州摘要:数字正射影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国民经济建设和各行各业,而对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作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对DEM和正射影像制作方法和技巧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了提高正射影像质量的行之有效方法。
关键词:DEM;DOM;影像纠正;影像镶嵌1.引言DOM(数字正射影像图)是利用DEM或TIN模型,将经过扫描处理后的数字化航空相片或遥感影像逐像元进行改正、微分纠正并在一定的范围内镶嵌、裁切(其生产流程见下图)。
由于具有良好的可判断性和可量测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各行各业。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对正射影像图DOM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下面通过本人的生产实践浅谈下制作DOM 的方法和技巧。
工作流程图2.数据采集基于JX4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日益完善。
目前既能用DEM制作正射影像,又能用特征线构TIN制作正射影像。
正射影像的平面位置只有与数字高程模型(DEM)同高的点才是正确的,但是数字高程模型(DEM)的间隔不可能细到与正射影像分解力一样,所以总是有变形,特征线的作用就是构TIN来插出每一个象元的高程值,只有测过特征线的地方才能确保其正射影像精度,1尽管用构TIN的形式制作正射影像精度高,变形小,但是需要测大量的特征线,费时费力,在能保证数字精度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单纯采用特征线构TIN制作正射影像的方法。
在实际的生产中,一般采用数字高程模型(DEM)为主,在道路、桥梁以及重要线状地物上测量特征线参与构TIN的方法。
在特征线和数字高程模型(DEM)获取过程中,为提高正射影像的质量和精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测量必要的特征线在影像匹配数字高程模型(DEM)前,先测量一些特征线,如道路、桥梁、山脊、山谷等,这样既能控制影像的数字精度,防止道路、桥梁等重要的地物变形,又能参与正射影像制作。
2)桥梁的DEM制作和特征线采集对于立交桥的处理相对较复杂,需要在数据采集时,把立交桥和道路的边线按照特征线来采集,并保证它们的特征线不能相交,如果这样效果不理想,需要对立交桥进行两次纠正:第一次是删除道路的特征线数据,只对立交桥的特征线数据进行计算生成DEM,这样纠正影像保证立交桥不变形;第二次删除立交桥的特征线数据,对保留道路的特征线数据进行计算生成DEM,这样纠正出来的影像保证道路不变形,再用photoshop合并各个层的正射影像,这样出来的影像既能保证效果又能保证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正射图制作工艺及应用朱继东程晓阳刘宏陈绍光(北京天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8)摘要:本文阐述了应用高分辨率卫星获取地球表面影像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的工艺及在抗震救灾、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针对卫星影像数据的相关应用处理技术将成为我国地理信息相关产业空间信息获取和保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卫星;数据;正射影像图应用卫星获取地球表面影像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可以为地理信息系统及时提供可靠的地形信息,测地卫星能不断地对地球拍摄,提供新的地表信息,卫星影像数据全部采用通用的电子计算机处理,工艺简便,生产效率高。
所以,应用卫星影像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具有很大优势。
目前,美国QuickBird(快鸟)和World View-1(视界-1)影像分辨率分别达到0.61米和0.47米像素,为制作大、中比例尺正射影像图创造了必要条件。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卫星影像数据制作大、中比例尺正射影像图将会成为重要的技术途径。
一、基于卫星影像数据的地表正射影像图基本制作工艺应用卫星影像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的整个工艺流程,都是在通用的电子计算机中进行,采用专门遥感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1.1控制资料●导航矢量数据针对成果的精度要求,利用少量精度相对较高的矢量资料作为控制资料。
●已有地形图利用现有的1:10000或1:5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作为控制资料。
●实测控制点利用外业GPS实测控制点作为控制资料,适合高精度成果。
1.2 处理软件PCI Geomatica10.1专业遥感影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其它辅助软件。
1.3正射影像制作流程针对通用的快鸟捆绑数据正射影像图制作流程见图1。
●影像数据配准融合影像数据配准融合是通过高级影像处理技术来复合多源遥感影像,以达到全色和多光谱数据优势互补,增强空间细节,减少颜色失真,形成对地面目标较完整的信息描述。
融合方法多采用PCA主成分变换或Pansharp融合算法。
目前后者融合效果较优,建议采用Pansharp算法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
●影像数据调色影像数据调色的目的是统一各景融合后的原始影像色调,还原地物真实色彩或根据不同应用对象的需求,达到预期的地物色彩。
使用软件PCI 10.1和Photoshop CS结合。
●影像数据纠正影像数据纠正是纠正原始影像产生的辐射畸变和几何畸变,以获取地表正射影像。
影像数据纠正必须有控制资料,如:合理分布的纠正控制点。
这些点可以从已有控制资料通过内业转点方法选取、也可以用野外实测获得。
对于大、中比例尺正射影像图制作,野外实测一般采用GPS定位测量方法完成。
影像数据拼接影像数据拼接是通过对相邻影像的无缝拼接处理,保持地物连续一致性的基础上,取出重叠区多余影像,从而形成整景影像。
二、快速获取震区大面积的正射影像今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8.0级大地震。
我公司作为美国高分辩率卫星“快鸟”和“视界-1”的中国总代理,同时又是获得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意识到这场抗震救灾应急保障工作中,快速获取并提供震后卫星影像数据对“紧急救援”行动意义重大。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立即行动起来,连夜与美方取得联系。
从5月13日开始连续一周对震中地区汶川、绵阳等地进行紧急编程拍摄,快速获取了震后的高分辩率卫星影像数据。
公司领导与员工,争分夺秒进行震区卫星影像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利用“视界-1”(worldview-1)优良的定位精度,利用少量控制资料,连续加班,赶制出地震地区在震前和震后的实地影像(1:2000至1:10000比例尺),总面积约五千平方公里。
全部无偿提供给国家测绘局、民政部、武警总队司令部,为抗震救灾取得急需的地理信息(见图1—图10)。
三、应用卫星影像数据制作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用1:10000比例尺底图今年我国全面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需要新的1:10000比例尺正射影像图作为调查底图。
由于测图面积庞大,调查底图覆盖全国。
不少地区测绘条件差,难度大,而且时间紧迫,完全采用传统测绘方法是难以完成任务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决定采用航测和航天技术,开展大面积测制工作。
快鸟/视界-1卫星影像承担底图任务涉及河北、内蒙、新疆、宁夏、甘肃等12个省,120万平方公里,图幅数48178幅。
共计项目协作单位17家,其中内业(含内外业承包)协作单位11家。
平均承担底图生产任务约7.5万平方公里/单位。
3.1 项目特殊生产工艺及技术3.1.1 基于光谱特性的半自动彩色补偿技术(已建立自动化处理模型)a)基本原理:由于地物波谱反射特性的差异,使得不同地物在传感器上反映的色调各不相同。
习惯上地物在可见光成像的卫星影像上的色调要求应与人眼观察到的地物一致。
但由于地球大气对不同波段的透过率有所不同,使得星载传感器对植被的成像会产生一定的偏色。
利用基于光谱特性的半自动色彩补偿技术,根据光谱原理,按照人眼习惯色调,通过各种手段,如近红外波段影像数据掩模、NDVI图层掩模等,可以有效提高影像色调与人眼习惯地物色调的相似性,提高影像的真实感。
b)实施经验:卫星影像数据有的是夏季的影像,有的是冬季的影像数据,季节的不一致,导致地物色调存在巨大差异。
针对此种情况,制定出色调调整方案,经小范围实验效果非常好,后实施于项目中。
先将色调调整方案介绍如下:i.对于全部影像,为了减弱大气影响,降低蓝色波段的亮度;ii.对于初夏季节的影像,其植物生长状况好,将单波段的近红外影像经过拉伸及阈值处理后,获得明显的植被范围(DN值普遍偏高),掩模到绿色波段上;同时可以获得水体的范围(DN值很低),掩模水体。
iii.对于冬季的影像,需要首先进行NDVI(植被指数)层的提取,可以获得较好的植被覆盖情况,然后掩模绿色波段;水体的掩模同上。
3.1.2 拼接工艺●影像样本贴边快鸟卫星影像数据通常每扫描带像幅不超过16公里,考虑到条带重叠,对于大面积处理,通常需要多条带拼接。
在对单独像幅影像进行完调色处理后,拼接时,为保证地物纹理连续一致,需要进行拼接处理。
具体处理如下:选取一幅影像为色调样本,裁切重叠区,覆盖在另一幅影像上,着重调整拼接处,达到色调连续一致为止。
●隐藏拼接线将裁切样本区上的拼接线边界,将拼接线隐藏在树林、马路中线、山脊山谷、河流等地物中。
3.1.3 加快纠正速度的手段●输出低分辨率预览图纠正控制点刺点完成后,需要重采样生成处理结果,快鸟卫星影像一景数据波段融合后约8GB,重采样一景最少半个小时,非常耽误时间,在处理中,一般先输出2.5米分辨率的小样,自检无误后,再输出最终结果。
经过实践,节约了大量处理过程时间,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利用中间结果作为控制资料过渡在新疆的部分沙漠戈壁、山地等特别地形地貌地区,外业控制稀少,分布不均匀,利用经过控制点改正后ETM等低分辨率控制资料,刺点精度无法控制,容易产生问题。
由此,利用输出的2.5米中间结果(小样)作为控制传递手段。
具体的,利用经过控制点改正后ETM对2.5米分辨率的中间结果进行控制,然后将中间结果拼接成图,作为0.5米分辨率底图成果的直接控制资料。
能够很好的保证刺点误差的一致性,对成果质量保障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提高了成果生产效率。
3.1.4 黑白影像底图伪彩色处理按照本次底图生产成果要求,全部底图成果需彩色,由于原始影像资料部分是由视界0.5米分辨率黑白立体测图卫星采集,通过实验发现,部分地区影像可以直接进行伪彩色处理。
前期我单位及美国卫星公司实验了多种模式,包括与ALOS10米多光谱数据融合、自动伪彩色等方法,均无法达到所有区域都比较理想效果。
对于地物比较单一、地块较大、形状简单的区域,如农田、荒漠等,可以利用地物在全色影像上反射的波谱特性,人工指定全色波段上的不同的阈值作为特定的波段,最后波段叠加形成伪彩色。
此方法有可操作性,实验结果较好。
但是目前是小范围应用,未创建批处理推广生产。
3.2 问题和解决方案由于项目涉及范围广,面积大,具体项目实施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现选列如下:3.2.1 利用多种辅助控制资料结合稀少实测控制点实施底图生产控制解决方案对于外业困难地区,外业控制点的获取速度慢,控制点分布不均,在前期内业生产中,对底图生产精度、进度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多次实验、尝试不同技术手段后,逐渐清晰了技术思路,形成“利用有限或稀少控制点,及多种辅助控制资料,优化底图控制,达到或接近1:1万底图生产技术规定”的技术思路。
新疆民丰且末地区外业实测控制点分布图✓辅助控制资料✧1:1万DLG基础测绘数据。
一般在当地的测绘部门,覆盖范围与较容易开展外业实测控制的区域基本重叠。
外业控制点很难开展的地区,也大都没有1:1万的基础测绘资料。
✧1:5万DRG和1:10万DRG基础测绘数据。
此类资料可以用于外业工作中辅助外业人员判断地形、确定位置。
✧15米ETM卫星影像数据。
ETM卫星影像数据,是美国Landsat7卫星影像经过辐射校正、系统几何校正后的产品。
数据说明中指出,此数据的几何精度依赖于地面控制点的精度和DEM的精度。
控制资料综合应用解决方案✓1:1万DLG控制资料对于利用实测控制点进行底图纠正控制的时候,引入1:1万DLG作为辅助控制资料,利用其中的典型特征地物、线状地物作为辅助纠正控制资料,减少或减弱由于外业控制点的偶然错误、或DEM的问题导致的误差不合限等问题。
在四川某任务区,由于任务区大部分平坦,但西侧少部分覆盖狭长山地,利用实测外业控制点和1:5万DEM重复生产多次,外业补测数次,均未达到很好的效果,后期协调当地的1:1万基础测绘资料若干幅,在超限的区域辅助控制,最终达到底图精度限差要求。
✓外业实测控制点或1:1万DLG改正15米分辨率ETM卫星DOM进行控制由于ETM卫星影像数据覆盖范围大,数据刚性强,误差一致性好,利用ETM 数据覆盖范围广的特点,一景数据3万多平方公里,少量的ETM数据,就能够将快鸟任务区内的实测控制点区域、1:1万DLG控制区域、高山荒漠区域,全部覆盖。
利用平地实际测得的外业控制点资料,或1:1万DLG上的线状地物、典型地物作为参照目标,对ETM数据进行简单坐标改正,以进一步优化ETM卫星影像的平面精度,达到亚像元级别。
在实际生产作业中,综合利用上述控制资料,可以有效地解决荒漠高山等外业困难区的控制问题,保持地物连续一致性的前提下,平面精度尽量接近1:1万控制精度,能够确保大大优于1:5万控制资料的精度。
3.2.2 特别困难区区域重心法控制作业方案验证一、特别困难地区的地域情况特别困难地区相对海拔高,一般均在3000米以上,人口密度较低、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可耕地面积较少、外业布点相对困难的区域。
二、区域重心法的基本思路区域重心法的基本思路,是利用有理函数模型参数,采用多景影像联合平差的思想,在区域内比较平坦的地区,选取不同轨道但相互间有部分重叠的影像(因为同轨影像资料的误差大小方向基本一致),每个轨道一张,进行多景影像联合平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