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体”与“易安体”——寻找艾米莉·狄金森与李清照诗歌创作风格中的共同点

合集下载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119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作者简介:魏文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翻译、国际交流。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魏文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摘要: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分别是中国和美国文坛上名声显赫的女诗人。

由于她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深受各自文化传统的影响,所以,她们的诗词在写作风格和写作技巧上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

笔者通过对她们的诗歌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出她们在写作风格上的异同点,洞悉各自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李清照 迪金森 写作风格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119-02李清照和迪金森分别是中西方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诗人,李清照是中国南宋著名的婉约派女词人,诗词语言清丽,委婉含蓄,以“易安词”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

迪金森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女诗人,被誉为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

作为中西文坛上两颗璀璨耀眼的明星,由于受两种不同文化的影响,在写作风格上除了有共性之外,在表达上却流露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李清照诗词和迪金森诗歌的相同点(1)简洁易懂,意义深刻。

李清照和迪金森的诗词的共性就是简洁。

李清照的简洁主要表现在字词简练、节凑明快、韵律规则及口语表达的运用。

因此,她的诗词表达流畅、流脍人口、久唱不衰。

《如梦令》正是她简洁特色的典型代表作:“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仅仅四个字表达了她对春光一瞬和好花不常的惋惜,体现了她的纯净心灵和高雅情趣,流露出她无限凄婉的含蓄情感。

同时运用像“试问,应是,知否”这些大众化的口语词汇,读起来通顺流畅,朗朗上口。

迪金森的诗歌语言表达简练直白。

江枫曾说:“迪金森的诗歌是对传统诗歌的一种‘不驯的叛逆’”。

她的诗歌存在“缺少题目、文法混乱、语言破碎支离、格律自由、书写怪异、字母随意大写、破折号使用频繁、词语背离常规”等众多与传统诗歌偏离的现象。

李清照与埃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之比较

李清照与埃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之比较

李清照与埃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之比较作者:翁洁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3期摘要:本文就中国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名作《一剪梅》和19世纪美国女诗人埃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如果你能在秋季来到》,这两首描述爱情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管窥两位女诗人写作特点、写作风格的异同。

关键词:李清照;埃米莉·狄金森;艺术风格[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006-01李清照和埃米莉·狄金森分别是中国和美国文坛上名声显赫的女诗人。

她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李清照的词自成一体,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词史上称为“李易安体”。

狄金森被公认为美国现代派诗歌的先驱,她的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富有独创性,与她前代和同代诗歌风格迥然有异。

由于两人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文化中,因此在其作品的表达手法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然而,对于爱情的描写,在内容上又显示出相似之处。

本文通过对两首爱情诗的对比分析,探索其生活经历、写作特点、写作风格的异同。

一、《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本篇抒写的是普通的秋日别情,是李清照为怀念其夫赵明诚所作。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

所以,两人一经离别,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

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

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

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词的开头是:“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

“红藕”,即红色荷花。

“玉簟”,是精美的竹席。

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摘要】李清照与艾米莉迪金森是中国古代诗人和美国现代诗人,二人在诗歌写作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通过比较它们的背景介绍和诗歌写作特点,分析了两位诗人的题材选择、意象运用、语言风格、情感表达以及文化背景。

李清照以婉约词为主,情感纤细而温婉;艾米莉迪金森则追求内心深处的探索和独特的写作风格。

两位诗人的诗歌写作风格各具特色,但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李清照与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风格,以及对后人的启示和文学意义。

在文学史上,二者的作品传承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关键词】关键词:李清照,艾米莉迪金森,诗词写作,题材选择,意象运用,语言风格,情感表达,文化背景,异同比较,文学史意义,启示。

1. 引言1.1 李清照与艾米莉迪金森的背景介绍李清照(1084-1155),北宋中期女词人,号易安居士,与辛弃疾合称“苏门四学士”,是中国古代词坛上的巨匠之一。

李清照出身自文学世家,父亲是北宋宰相李侗,母亲是著名词人卓文君的后人。

李清照继承了家族的文学传统,在诗词创作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她的词作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美国诗人,被誉为“美国的莎士比亚”。

生于马萨诸塞州的一家富裕家庭,但生活极为孤独,几乎不离开家门,几乎所有的诗作都是在家中创作。

狄金森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洁,直观,充满哲理和深刻的内涵。

她的诗作在当时并不为人所重视,直到她去世后才被重新发现并广为传播。

1.2 李清照与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写作特点李清照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诗歌写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李清照的诗歌注重情感表达。

她常常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内心的痛苦和忧伤,展现出女性独特的情感世界。

她的诗作中常常融入了自身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让读者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

李清照擅长运用意象描写。

从艾米莉·迪金森和李清照的诗歌对比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艾米莉·迪金森和李清照的诗歌对比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艾米莉·迪金森和李清照的诗歌对比看中西方文化差异【摘要】艾米莉·迪金森和李清照分别是中西文坛上杰出的女诗人。

由于她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诗歌创作也自然流露出各自独特的风格。

通过对比分析两位女诗人的诗歌创作,能够看出她们各自所代表的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诗歌;女性;文化差异艾米莉·迪金森和李清照分别是中西方杰出的女诗人,一位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与惠特曼齐名的伟大诗人,被推崇为20世纪意象派诗歌的先驱;另一位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诗词清丽明快,委婉含蓄,以“易安体”在我国文坛上独树一帜。

作为中西文坛上两颗耀眼的明星,由于她们生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中,深受各自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她们在情感表达、爱情和婚姻观方面都有所不同,这实质也是中西方在传统文化上的差异。

一、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在爱情的表达上真挚、热烈而又坦诚。

迪金森所处的时代正值美国的镀金时代,受欧洲文化思潮的影响依旧很严重。

西方受中世纪骑士风的影响,强调在爱情中实现人生,再加上女性所受的教育普遍较高,所以,西方女性在对待爱情方面尤为直率和坦诚。

尽管迪金森终身未嫁,但是从她的书信和诗歌中可以看出,她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始终存在,并敢于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

不同于中国文化的含蓄,迪金森在诗歌中大量使用第一人称直抒胸臆。

她的诗有超过150首是以“我”开头的,反映了她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对爱情表达的热烈、真挚。

诗歌《如果你在秋天到来》中,诗人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大胆的述说少女的相思、无奈和期盼心上人到来的热烈情怀。

“如果你在秋天到来,我将轻拂夏日而过,半带微笑,半带弃绝,如家庭主妇把苍蝇扑捉。

…… 如果只是延至数个世纪,我愿扳弄手指度日数数,逐日递减,直到它们全部掉入,塔斯马尼亚岛屿的土地。

如果确定无疑,当今生度完,它应属于你和我,我愿把它,像果壳,扔向遥远,去到来生把你赢得,而目前,日期遥遥,等待无期,天各一方,像妖蜂,使我伤痛不已,无法忍受,就如刺蛰之疼。

诗歌创作视角下的李清照与迪金森比较

诗歌创作视角下的李清照与迪金森比较


怪 不够 用 时 ,神 仙 们 便 唆使 手 下 人 下界 造 难 ,并 以未严 加看 管 为 借 口推 脱 责 任 。偶 尔 玩 心大 起 ,还 会 联 手 去戏 弄唐 僧 等 人 一把 ,如 四圣 试 禅 心 。所 以说人 类 被 解救 只 不过 是 因为剧 情 需 要 。 四 、隐 形 的最 大 得 利 者 。西 天 取 经 的最 大 得 利者 是 不 易被 察 觉 的 ,他 们一 直 隐 在 幕后 ,却 把握 全 局 ,那 就 是 以 如 来 佛祖 为 首 的 神 仙 团 队 。初 次 看 《 西游记》时, 无 法 想到 这 一 层 面 的 意 思 ,觉 得 唐 僧 一 行 去 西 天 取 经 , 修 成 正 果 便是 圆满 了,跟 佛 祖 有何 关 系 ?但 细 想 想 ,从 最 初 引 导 取 经 ,到 取 经 人 员 的 挑 选 , 到 沿 途 磨 难 的 设 计 , 到最 终 取 得 真经 ,都 逃 出不 如 来 的手 掌 心 ,准 确 的 说 可谓 是 佛派 一 手策 划 的 。
出来 后再 给 你 捣 乱 也 说 不 定 哦 。至 于 猪 八 戒 、 沙和 尚、 小 白龙 ,可 算 是 被观 音 菩 萨送 了顺 水人 情 , 也 是佛 派 的
拉 拢 吧 ,让其 戴罪立 功 ,加入 佛派 , 并且感 恩戴 德 。 ( 三 )弘 扬 佛 法 的历 程 。 取 经 队 伍 每 达 一 国, 必 然 面 见 该 国 的最 高领 导人 一 一 国君 , 向他 换 取 通 经 文 牒 , 每 一次唐长 老必然要解 释 “ 我 是 从 东 土 大 唐 来 ,要 向 西天取经去 ” , 让 国 君及 众 臣知 晓此 事 , 再顺 带 帮他 们 解 决 一 些 难 题 ,如 夫 妻 失 散 、 骨 肉 分 离 、被 妖 篡 位 等 等 。 取经 者 的 大神 通 让 他们 惊 讶 不 已 ,同 时又 对 大 乘佛 法 的 无边 高 上 产 生遐 想 。这 种 深入 基 层 的 宣扬 是 多 么精

浅析迪金森和李清照的诗作异同

浅析迪金森和李清照的诗作异同

浅析迪金森和李清照的诗作异同作者:刘瑶瑶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5期摘要:李清照,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迪金森,美国神奇般的诗人。

两个人的作品不仅有相似之处,更有千秋之处。

本文通过对两位诗人作品在意象选择上的相似点分析,以及对清照诗作的爱国情怀和迪金森对死亡的独到见解进行分析,从而体现出两人的共性和特殊性,启迪读者应该不断取其精华并不断创新其内涵,肩负起时代使命。

关键词:孤独;自然意象;爱国;死亡[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5-0-01一、作品前后期特点李清照作品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前期题材主要是离别相思和自然风光来反映自己的闺中生活和自己的真实情感,这与她的书香门第出身,早期的富裕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父亲丰富的藏书也为她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奠定了她坚实的文学功底。

清照和赵明诚的唯美的爱情滋润着她悠闲作品不断问世。

后期作品主要以恋旧怀乡和爱国作品为主,多表达自己在孤独中的哀愁之情、惆怅之苦和对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

美国传奇诗人迪金森的诗歌同样也主要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在1861年之前,这一时期她的作品主要以传统风格为主,感情主要是自然中的流露。

作品风格同样受到出生于律师家庭,青年时期过着单调而又平静的生活,正宗的宗教教育的影响。

第二个时期便是迪金森最具创造力的阶段,这一阶段更多地展现了她的活力与激情。

她的父亲律师事务所任职的青年牛顿对她也有一定的影响,其间指导她怎么读书读什么样的书,让她认识到了什么是和谐之美以及自然中蕴含的美。

二、孤独中的作者孤独就像催化剂一样激发着她们的创作热情,使她们在孤独中依旧可以傲然绽放。

清照的孤独来自她对家破人亡的感伤,金兵入据中原,朝廷内部激烈的政治斗争,漂泊颠离的境遇,丈夫赵明诚的去世,再嫁匪人和离异入狱的灾难,这无疑是对一个大家闺秀的无情摧残,种种遭遇加深了清照的孤独无奈之感。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摘要】本文对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两位诗人的写作风格进行比较分析。

在分别介绍了李清照诗词的特点和艾米莉迪金森诗歌的特点,比较了二人在意象运用、叙事方式和写作风格上的异同。

接着,结论部分总结了二人的风格差异之处,并分析了二人的共同点,探讨了他们的启示和展望。

通过对两位诗人的作品进行深入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各自独特的创作风格,领悟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表现力和审美追求。

【关键词】关键词:李清照,艾米莉迪金森,诗词,写作风格,比较,意象,叙事方式,风格差异,共同点,启示,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李清照(1084-1155)与艾米莉迪金森(1830-1886)分别是中国宋代和美国19世纪的两位杰出女诗人,她们在各自的时代都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诗人之一,她的诗作以写爱情诗著称,表现出了她细腻而深情的内心世界。

而艾米莉迪金森则是美国文学史上独具一格的诗人,她的诗作充满了幽默和戏剧性,展现了她独特的思维和创作风格。

两位诗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但她们的诗歌创作却有着一些共同之处,比如对内心感情的表达和对自然的感悟。

通过对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她们各自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点,同时也可以窥探出两位女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不同之处,从而拓展对女性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1.2 研究意义研究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的比较对于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作为各自时代的代表性诗人,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比较两位诗人的写作风格,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探讨不同时期的文学风格演变和特点。

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在诗歌创作中都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通过比较两位诗人的作品特点,可以深入探讨不同文学传统下诗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比较两位诗人的叙事方式和写作风格,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们传达的主题和情感,进一步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艾米莉·狄金森和李清照爱情诗比较

艾米莉·狄金森和李清照爱情诗比较


过堂屋一/ 我默默跨出门洞一/ 我张望整个宇宙, 一无所有一 , 只见他的面孔 !狄金森的爱情诗大胆直接,有相当一部分 描述爱情的高潮时刻 , 较为集中的有 “ 盛夏一天的降临” 、 “ 他 们把我们拆散” 、“ 它死后,我能否拥有它”等。在这些诗歌 中,叙事者彻底撕下雏菊式的羞涩面纱,大胆表达出遭受爱 情 “ 饥饿”折磨的女子对 “ 盛宴”的渴求。在她诸多关于爱 情的诗歌中,下面这首被认为是充满了情欲的想象 : 暴风 雨夜 ,暴 风雨夜 ! / 我若 和你 同在 一起 ,, 暴风 雨 夜就是 / 豪奢的喜悦!/ 风,无能为力一/ 心,已在港内一/ 罗盘 ,不必 , / 海 图 ,不 必 !/ 泛舟在 伊甸 园一 / 啊 ,海 ! / 但愿我能,今夜,/ 泊在你的水域! 诗歌以节奏感极强 的扬扬格韵律开头 ,急风骤雨 的景象 令人想起艾米莉 ・ 勃朗特的 《 呼啸山庄 》中的相似场 面以及 画家科尔 ( T h o m a s C o l e ) 作 品中的龙卷风 。漆黑 的夜空 ,波 涛汹涌的海面上飘摇着一艘孤零零的小船。然而,叙事者确 认为那是难得的极乐时刻。或许,这一暴风雨场面正是她汹 涌感情的真实反映。第二诗节中,诗人似乎已经在暴风雨夜 找到了安全的港湾,这样,狂风无法再对其施加淫威 ,而罗 盘和海 图也 已不 为她所用。第三诗节 中,叙事者幸福地泛舟 于伊甸园海面。她对爱情的不懈追求终于战胜了风暴 , 使她 安全 到达天堂 , 舒 坦地 安睡于心上人 的怀 中。狄金森把爱情 的海 洋置 于伊 甸 园中 , 及 大地增 添了其浪 漫色彩和 安全感。 本诗浓墨重彩地勾勒 出诗人对暴风雨般爱情 的渴望 。 与狄金森截然相反,李清照的词显得格外含蓄婉约。她 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婚,情投意合,常在一起探讨诗文,互 比诗艺。这样幸福 、平等的婚姻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极其难 得的, 也 培养 了李 清照对生活 的态度 ,她 的诗词从 而显 得平 静、自 然 ,富有音乐感。两人感情虽好,但赵明诚常因有事 外出, 李 清照则只能以诗歌来排遣 内心 的孤独 ,抒 发相 思之 情。如 《 凤凰台上忆吹箫 》 。 香冷金猊 ,被 翻红 浪 , 起来慵 自梳头。任宝奁 尘满 ,日 上帘 钩。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 、欲说还休 。新来 瘦 ,非干 病酒 , 不是悲秋。休休 , 这回去也, 千万遍阳关, 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 , 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 , 应念我、 终日 凝眸。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是两位在各自时代里具有影响力的女性诗人,她们的诗歌作品各具特色。

本文将比较分析她们的诗歌写作风格。

李清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她的诗人生活在宋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诗人之一。

她的诗歌作品风格清丽婉约,常常使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表现出对自然、爱情、宗教等话题的感悟。

艾米莉迪金森则是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她的诗歌作品风格独特,常常使用非传统的语言形式,如缩略语、断句、意象等,表达出对生命、自然、人生哲理等话题的思考与感悟。

首先,从诗歌形式上来看,李清照的作品多以四言或五言古诗为主,而艾米莉迪金森则常常使用长短不一的自由诗形式。

李清照的诗体古朴清新,凝练简明,表现出她对传统文学的深厚影响。

而艾米莉迪金森的作品则显得更加跳跃、自由,语言上更具个性化和现代感,体现出她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

其次,从题材上来看,李清照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爱情、历史等话题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悼念和缅怀。

而艾米莉迪金森的作品则更加关注人内在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哲学。

例如《希望是什么》中写到:“希望是羽毛,在灵魂的事情上飞翔,不停的在渴望中听从,以无言的歌声来唤醒我们的心灵。

”展现了她对希望和信仰的思考。

此外,两位诗人的主题和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李清照的作品中常常描绘较具体的事物形象,例如《浣溪沙·漫步菊花台》中写道:“涧底枯松下,幽径晚凄凉。

”表现出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感想。

而艾米莉迪金森的作品则更加关注抒发内心真实的情感和思维。

例如《如果我可以让你走这一程路》中写到:“靴子破了,那没关系,谁嘴皮子更撑呢?走自己的路,就不想有人陪了。

有多少个人是无家可归的?”表达了她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综上所述,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是两位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诗人。

她们的诗歌作品风格不同,但都有着深厚的文学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方式,从中我们可以领会到两位诗人的深刻思想和诗歌风貌。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李清照和艾米莉·狄金森是中国古代和美国现代两位备受赞誉的女诗人。

尽管文化和时代有着很大的差异,然而我们不难发现,两位诗人在创作风格上有着一些相似之处。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从诗歌形式、主题内容和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比较李清照和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写作风格,以期更全面地了解她们各自的创作特点。

我们先来看一下两位诗人在诗歌形式上的不同之处。

李清照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女诗人,她多以词为主,擅长写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

这两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韵律和格律要求,以及严格的字数限制,使得词的表达更加凝练生动。

而艾米莉·狄金森则是以自由诗见长,她不拘泥于传统的格律和韵律,更注重诗句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

李清照以词为主,注重音韵韵律,而艾米莉·狄金森则偏向自由诗,更注重诗句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

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位诗人在主题内容上的异同。

李清照的诗作常以爱情、离别、怀古等为主题,她的诗作多以女子的视角和情感为主,笔下的形象多是凄凉、柔弱、含蓄的。

而艾米莉·狄金森的诗作也常涉及爱情、死亡、自然等主题,然而她更多地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和思考。

她的诗作多以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展现出来,引人深思。

李清照的诗作更多地表现出女性情感和社会处境,而艾米莉·狄金森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思考和感悟。

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位诗人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李清照的诗作常以细腻的笔触和含蓄的情感为主,她善于运用夸张手法和对比手法,通过精心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艾米莉·狄金森则更注重表达方式和语言的创新,她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一种意境深远的感觉。

李清照的诗作更注重情感描写和形象细腻,而艾米莉·狄金森更注重语言的创新和思维的深刻。

李清照和艾米莉·狄金森虽然来自不同的文化和时代,然而她们在诗歌写作风格上有着一些相似之处。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是两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时代的女性诗人,她们的诗歌写
作风格不同,但都是有着鲜明个性和充满表现力的作家。

首先,李清照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咏叹和对生命的追求。

她善于以细腻的笔触、深沉的感情和传统的文化积淀,来表达自己对爱情、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例如《如梦令》
中的“昨夜庭前花开红,今夜庭前月色同;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通
过对秋月和露珠的咏叹,表达了她对生命之美的赞叹;而在《如泣如诉》中的“凤凰台上
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
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则是以对历史的关注的视角,表达了对人
生的抱怨及对未来的担忧。

而艾米莉·迪金森则以她的独立思考和直觉,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她的诗歌鲜活、简洁、意味深长,常以生活细节为素材,探索人类的本质、灵魂的深处、死亡的存在等哲
学性的话题。

例如,她在《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中表现了对死亡的追
求和接受,将死亡看做是一个崭新的开始;而在《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中则表达了对希望的信念,将其比喻为有羽毛的小鸟,飞翔自由。

总之,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都是文学史上伟大的女性诗人,她们的诗歌创作激发
了人们的思想和想象力,留下了深远的文化价值。

尽管两人有很大的文化和时代差异,但
她们的写作风格都很独特,以不同形式、不同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她们对人生、爱情、自
然等丰富多彩的感悟。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李清照和艾米莉·狄金森是中国和美国两大文学传统中的代表性诗人,她们分别在宋代和19世纪崭露头角,并以其独特的诗歌写作风格闻名于世。

尽管两人的国家和时代有所差异,但是她们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人生、情感、自然的深刻思考使得她们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本文将从诗歌题材、意象运用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对李清照和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写作风格进行比较。

李清照和艾米莉·狄金森在诗歌题材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李清照的诗作大多涉及到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人文的感悟,她笔下的内容通常表现为对家国、亲情和爱情的思考和感叹。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写到:“常恨人稀,不常见;空封灵酝,扑满尘。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于亲情的思念和对于人世的感慨。

而艾米莉·狄金森的诗作则更多地体现了她对于宗教、死亡和存在的思考。

她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对神、生命和死亡的探索。

她的《太阳每天升起》一诗中写到:“太阳每天升起——是上帝在告诉我们,生命不息。

”这种存在主义的思考在她的诗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李清照和艾米莉·狄金森在意象运用上也有着显著的特点。

李清照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含蓄的感情描写。

她善于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使得诗作更具有张力和感染力。

《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一句,通过描绘细雨飘飞、月色清冷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落花有情人的感怀。

而艾米莉·狄金森的诗作则更多地通过抽象、隐喻的意象来表现她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宇宙生命的观察。

她的诗作中常常出现抽象的意象,如“心灵的大海”、“永恒的死亡”等,这些意象使得她的诗作具有探索性和玄妙感。

李清照和艾米莉·狄金森在表达方式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李清照的诗作一般以词或者曲调形式呈现,她的作品多以音乐的形式传唱,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都是中国和美国历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女诗人。

尽管她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但她们的诗歌写作风格却有一些相似之处。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比较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词写作风格。

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词作品都非常注重情感的表达。

她们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描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感受。

李清照的诗词往往表达了她对爱情、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感受。

她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深情和对别离的痛苦的描绘。

而艾米莉·迪金森则通过她的诗词抒发了对生活和死亡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她的诗词充满了哲理和对生命的深思。

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都倾向于运用简洁和精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她们都能够用简短而有力的语句来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感受。

李清照的诗词以抒情的形式表达情感和思考,并且常常使用自然的比喻来描述复杂的情感状态。

她的诗词中经常使用一些形象的描写和感人的词句。

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则以简短的语言表达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感受,她的诗词具有强烈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都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声音。

她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诗词传递出自己的声音和个性。

李清照的诗词常常体现了她的敏感和柔情。

她的作品中透露出一种温柔和内敛的气质。

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则显现出她的另类和独立思考的个性。

她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奇异的意象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体现了她的独特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是两位非常有影响力的女诗人,她们的诗词写作风格在某些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

她们都通过自己的诗词传达了对生活和情感的思考和表达,并且用简洁、精确的语言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声音和风格。

她们的诗词作品充满了美感和思想性,使读者产生共鸣并且思考。

尽管她们活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但她们的作品依然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都是中国和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女诗人。

李清照生活在中国宋代,而艾米莉·迪金森则是19世纪的美国诗人。

她们的诗歌作品在风格和写作手法上有许多共通之处,同时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本文将从诗歌主题、情感表达、语言风格、创作技巧等方面,对两位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我们来看看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主题。

李清照的诗歌主题以爱情、离别、怀古等为主,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国古代女性的柔情和哀怨。

她的诗歌以实际生活中的情感和体验为创作素材,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感情色彩。

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主题则更加广泛,涵盖了自然、宗教、生死等诸多方面。

她的诗作常常表达她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具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和哲学的深度,展现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抽象情感。

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李清照的诗歌情感直接、真挚,她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而艾米莉·迪金森的情感表达则更加内敛和含蓄,她常常运用象征和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给人一种神秘而深沉的感觉,读者需要通过细细品味才能领会她的情感世界。

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也反映出了东西方文化中情感表达的差异。

从语言风格上来看,李清照的诗歌语言清丽、流畅,她善于运用对偶、睿智的比喻和对仗,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而艾米莉·迪金森的语言则更加简洁、犀利,她善于用意味深长的词语和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诗作常常充满了哲学性的思考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深远的启示。

两位诗人在创作技巧上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李清照的诗歌多以词为主,她在词牌和音律的运用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往往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作则更加注重诗歌的结构和形式,她善于运用不规则的韵律和排比的手法来表现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艾米莉.迪金森与李清照诗作对比分析

艾米莉.迪金森与李清照诗作对比分析

摘要: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

她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作品流露出各自的不同特点。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李清照的词和美国意象派诗人狄金森的诗歌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出两者之间在创作中的“不同点”和“共同点”,以期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各自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迪金森;李清照;诗作对比艾米莉.迪金森,美国19世纪杰出的女诗人,20世纪意象派诗人崇拜的先驱者,她打破了五音部抑扬格的传统,主张描写自己熟悉的尤其是内心世界的活动。

迪金森一生创作了1775多首诗作,因其在爱情、自然、宗教和伦理等方面独特的思维和真挚的感情而被人们称为灵魂的风景图。

李清照,中国南宋具有独特人格魅力和才气的词人。

其作品清新自然,感情真挚,风格含蓄,委婉。

迪金森和李清照在诗歌创作上都有着一丝不苟、不入俗流、大胆创新的作风。

一、爱情诗中女性意识的对比迪金森和李清照的爱情诗中都充分地流露出女性自我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

在自我意识方面,迪金森以女性的身份在《有人说,有一个字》中通过有人说和我说的对比,明确无误地表达了女性对爱独立的认识和宣言:爱是生命的起点、是自我意识的彰显;与艾米莉在时空上完全不能重叠的李清照在《醉花阴》中通过佳节重阳来表达离别相思愁苦的同时,更是用女性细腻的笔法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相依的向往:女性不再是一个没有思想没有情欲的角色。

在平等意识方面,生活在19世纪的狄金森和中国宋代的李清照却以她们直率,叛逆的个性在其爱情诗中以反传统的姿态,流露出了女性爱情观中的平等意识。

李清照在《一剪梅》中表达对远行丈夫的思恋、爱慕与眷恋,希望丈夫平等地给予,而不仅仅是闺楼深妇打发岁月的方式。

可见,二、诗作表现手法的对比李清照和艾米莉善于通过无限意象和有限诗行、抽象情感的融合,表达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悲伤。

更有缘分的是,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选取“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思,通过在诗末尾出现的花的意象来表达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1. 引言1.1 简介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是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女诗人,分别活跃于中国宋代和美国19世纪。

两位诗人在各自时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风格进行比较,探讨二者在主题和意象、表达手法、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通过对两位诗人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各自独特的艺术特点,同时也有助于拓展我们对文学创作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探讨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从而为我们对两位诗人的诗歌创作风格和价值提供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简介完】1.2 研究意义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是中国古代诗人和美国现代诗人,虽然时代和文化背景不同,但两位诗人的创作风格却有许多共通之处。

通过比较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可以深入挖掘两位诗人在表达主题、运用意象和表达情感方面的独特之处,进一步理解他们的文学成就及对世界的独特认识。

这种跨文化诗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和启发意义,有助于拓展文学研究的视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

通过对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诗歌风格及创作技巧进行比较,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文学价值和影响,为跨文化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2. 正文2.1 李清照的诗歌风格李清照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抒情婉约:李清照的诗歌充满了抒情的情感和婉约的风格,常常表现出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和表达。

她的诗作中常常描绘春秋之景,情感内敛而细腻。

2. 柔媚细腻:李清照的诗歌常常运用细腻的笔触和柔媚的情感表达,如“凄凄别后三冬暮”,“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展现出其细腻和深情之处。

3. 语言优美:李清照的诗歌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善用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诗作更加生动有力。

4. 浅显易懂:李清照的诗歌通俗易懂,不过多使用复杂的词藻和句式,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

李清照诗词与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写作风格之比较李清照(1084-约1151年)是中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作品表达了对爱情、家国、时光流转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细腻感悟。

而艾米莉·迪金森(1830-1886年)则是美国著名诗人,她的作品以独特的形式和深邃的意境著称,主题涉及死亡、孤独、自然等。

李清照的诗词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

她的作品常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的细腻之处来抒发自己的思念和离愁。

李清照的词体写意,语言简练而深情,将丰富的情感融入到绚丽的词藻中。

例如《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表达了对离别时光的留恋之情。

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则更加内敛和短小。

她的作品多采用四行节构,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

她的诗歌主题通常涉及到人类的孤独和死亡,通过独特的符号形式来表达她自己的存在感和对世界的思考。

例如《因为我不能停歇》中的“因为我不可能死,所以我住在墓碑上”,表达了对死亡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探索。

李清照的作品多以爱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爱情的热切追求和对爱情的种种痴缠之情。

她的作品常常描述故事情节,塑造爱情角色,同时将自身的情感投射在其中。

她的作品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给人以真挚而动人的感觉。

例如《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表达了对爱情的留恋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

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则更加内敛和非线性。

她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和对亲密关系的追求,同时又带有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宇宙触角。

她的作品常常以神秘和象征的手法,探索爱情的本质和人类存在的意义。

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在作品的形式和语言上也存在一些区别。

李清照的词体语言流畅、优美,在韵律上有一定的规律性。

她的词藻华丽而细腻,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比喻,给人以丰富多彩的美感。

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则更加短小而内敛,在形式上不拘一格。

她的作品通常没有规定的节奏和韵律,语言干练而富有节奏感。

“电报体”与“易安体”——寻找艾米莉·狄金森与李清照诗歌创作风格中的共同点

“电报体”与“易安体”——寻找艾米莉·狄金森与李清照诗歌创作风格中的共同点

作者: 郑芷芳;黄诗海
作者机构: 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出版物刊名: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页码: 89-90页
主题词: 艾米莉·狄金森;李清照;诗歌创作风格;共同点
摘要:艾米莉·狄金森和李清照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她们的诗词历经数代仍然广为传诵。

虽相距甚远,各自为诗,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她们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

本文拟就这两位杰出诗人的诗歌创作风格进行比较探讨,在互为参照系的比较中,研究她们诗歌创作风格中的共同点。

一样痛苦 两种风格——李清照词与狄金森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一样痛苦  两种风格——李清照词与狄金森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一样痛苦两种风格——李清照词与狄金森诗的不同表现手法谭大立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
【年(卷),期】1986(000)007
【摘要】<正> 在诗歌女神统治的领域中,虽然既有歌颂幸福快乐之诗,也有咏叹悲哀惆怅之诗,然而,经过时间洪流无情淘汰后而流传至今的“真金”般的诗则多为后一种。

虽说女诗人们也不乏轻松欢快之作,但她们创作的一般趋势却是在于抒发无尽的痛苦和描绘“寸断”的愁肠。

我国宋代女词人李清照(1084——约1151)和美国十九世纪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
【总页数】3页(P48-50)
【作者】谭大立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外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欢笑是痛苦的面具"——浅谈狄金森诗中的黑色幽默 [J], 陈彦华
2.痛苦中的真情呐喊——艾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歌解读 [J], 肖之芳
3.忠贞的爱情独特的风格——解读狄金森第275首诗 [J], 丁亚丽
4.谈狄金森余光中诗不同的情感类型 [J], 李丹
5.蕴含在痛苦、奇想中的真情──论艾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 [J], 董洪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