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管理的三大核心要素

合集下载

试述大学生自主管理三层次

试述大学生自主管理三层次

试述大学生自主管理三层次大学生自主管理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自主决策、自主管理的能力。

大学生自主管理的三个层次分别是自我管理、团队管理和社会管理。

下面将逐一进行讨论。

首先是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基础。

大学生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时间,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学习。

大学生还要学会自我约束,克服懒惰和拖延,提高自制力,使自己能够按时按质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生活方面,大学生要注意控制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身体的健康。

大学生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处理压力和挫折,提高自己的抗挫能力。

其次是团队管理。

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要学会在团队中与他人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合理分工,协调各自的工作,取长补短,共同完成任务。

在团队管理中,大学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学会处理团队内部的人际关系,使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大学生还要学会领导团队,学会激励团队成员,调动团队的积极性,确保团队圆满完成任务。

最后是社会管理。

大学生在社会管理方面,首先要学会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掌握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要学会自主就业,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的形势和需求,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进行定位和选择,主动寻找就业机会,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大学生还要学会自主创业,主动探索创业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培养创业精神,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可以看出,大学生自主管理的三个层次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管理为团队管理和社会管理提供了基础,团队管理和社会管理又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

大学生应该不断加强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和对社会的认知,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组织管理制度的核心

组织管理制度的核心

组织管理制度的核心一、组织管理制度的基础1.1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组织管理制度的基础,它规定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设置、职责划分、人员关系等,是企业管理体系的框架。

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使企业更加高效地运作,避免决策的滞后和混乱。

在建立组织结构时,应综合考虑企业规模、业务范围、管理层次等因素,确保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协作。

1.2 职权划分职权划分是组织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它规定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范围,明确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划分。

通过科学合理的职权划分,可以有效避免权力寻租、权力冲突等问题,保证组织内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顺畅进行。

1.3 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组织管理制度中的核心环节,它包括人员招聘、培训、激励、考核、升迁等方面,是组织运作的重要保障。

通过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1.4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组织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它通过设定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实施绩效评价等措施,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绩效管理,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业绩,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1.5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组织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财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等方面,是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和经营稳健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种风险,确保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和健康发展。

1.6 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组织管理制度的灵魂,通过良好的制度文化可以形成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引导员工的行为和决策。

建立积极向上的制度文化,可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二、组织管理制度的创新2.1 制度整合在日常管理实践中,企业应不断完善和创新组织管理制度,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

可以通过整合各项管理制度,构建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实现管理的高效运作和资源的最优配置。

如何实现团队的自组织管理

如何实现团队的自组织管理

Ma n a g e me n t 管 理
鼓励团队合作
肯定了团队成员的想法 后, 效果
去把这件事情做成 , 这时主管应该鼓勋他采用团 在 自组织 管理 中,团 队中的每 位成 员既是 管理
队合 作的方式 。 让 他分享这件事情 , 看看 团队中 者 , 又是执 行者。每位成员管理着 自己擅长并感 是否有同学有兴趣一起做 。 这样不仅能快速地使 兴趣的事情 , 这样事情通常都能很好地完成 。 而 这个想法落地, 而且提高了团队的合作能力。 且 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能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思 考 问题 , 增加 了团队成 员之间彼此的理解 , 工作
自我管理 , 主动思考 , 多担当。 团队成员具有强烈
的 自我驱 动 、自我完 善 、自我 管理 的 意 识 , 不 仅 能
培养团队合作氛 围
因为我们进行 自组织管理的团队事务都倾向于通 过团队合作来完成 , 不提倡单兵 作战 , 所以自组 织团队必须有很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在招聘时,我们倾 向于招聘喜欢 团队合作的成 员 加入团队。在工作 中, 通过一起解决问题来提高 团队合作氛围。比如,如果晚上将发布软件的某 个版本 , 而团队中的某个成员开发的模块有点问 题, 团队成员会一起加班来分析并解决问题。在 工作之外,团队会经常做一些非零和博 弈活动来 培养团队氛围。比如一起吃午餐 、 打桌球、打牌和 唱歌等。
主动支持 团队的公共事务, 并且还能主动发现团 队和业务中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
努 力解 决这 些 问题 。 在工作之余 , 我在翻译国外的并发文献时 , 也 运
可 以作 为团队事务的管理者,组织团队中的所有 己的一份力。团队中经常有一些较积极的成员会 成 员一起完成团队事务。 提 出一些好的建 议和想法 , 比如希望一起做某个 工具 ,来提高工作效 率, 他们希望主管认可其想

管理制度的五个核心内容

管理制度的五个核心内容

管理制度的五个核心内容一、确定目标和规划确定目标和规划是管理制度的第一个核心内容。

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使命,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规划。

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组织的使命和价值观,同时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

规划则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具体步骤和行动计划。

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可以指导组织的各项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建立组织结构和职责建立组织结构和明确职责也是管理制度的关键内容之一。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和层级。

通过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可以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实现协同合作和高效运作。

同时,还需要明确各个职责的界限和责任,避免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问题发生。

三、制定工作流程和制度制定工作流程和制度也是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

工作流程是指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制度则是用来规范和约束工作流程的一系列规则和规定。

通过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确保工作的一致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还可以帮助管理者监督和评估工作的进展和成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建立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建立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也是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绩效评估是指对员工工作表现和贡献的评估和考核,激励机制则是为了促使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通过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提高团队的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五、建立反馈和改进机制建立反馈和改进机制也是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反馈机制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反馈信息,及时向相关人员提供反馈意见和建议。

改进机制则是根据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地进行问题识别和解决,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建立有效的反馈和改进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组织的反应能力和适应性。

总结:管理制度的五个核心内容包括确定目标和规划、建立组织结构和职责、制定工作流程和制度、建立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以及建立反馈和改进机制。

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

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

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企业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要素。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企业管理的核心。

本文将从战略、组织、人力资源、文化、流程和信息化等方面阐述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

一、战略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一个好的战略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能力和市场环境,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并不断调整和完善。

同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和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二、组织组织是企业管理的另一个核心要素,它决定了企业的运作方式和效率。

一个好的组织应该具有明确的职责、高效的沟通、灵活的决策机制和良好的激励机制。

企业应该根据战略的需要,合理设计组织结构,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组织效率。

同时,企业应该注重组织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三、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一个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应该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才,留住人才,并激发他们的潜力。

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方面。

同时,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晋升通道和培训机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应该具有创新、协作、诚信、责任等价值观,能够凝聚员工的力量,激发他们的潜力,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企业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如培训、宣传、活动等,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五、流程流程是企业运作的基础,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一个好的流程应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流程的效率和效果。

同时,企业应该注重流程的监督和改进,不断优化和完善流程体系。

六、信息化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试述大学生自主管理三层次

试述大学生自主管理三层次

试述大学生自主管理三层次大学生自主管理三层次可从个人层面、团体层面和社会层面来进行论述。

在个人层面,大学生自主管理主要体现在自我意识、自我规划和自我约束方面。

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是成年人,有责任和义务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负责。

他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并不断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规划。

大学生还需要自我约束,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并在日常生活中按照这些准则进行行动。

个人层面的自主管理还包括自我承诺和自我激励,通过制定目标和奖励机制来激励自己努力向前。

在团体层面,大学生自主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小组、社团和班级等组织的管理上。

大学生作为团体中的一员,应该积极参与和贡献,担当起责任和义务。

他们需要了解和尊重集体的规则和制度,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为团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大学生还应该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协作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和目标。

团体层面的自主管理还包括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通过主动承担任务和有效分配资源,为团体的发展和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社会层面,大学生自主管理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和公共事务方面。

大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们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关注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大学生还需要发挥自己的专业和知识优势,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社会层面的自主管理还包括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通过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保持自身行为的廉洁和道德品质,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表率。

大学生自主管理的三层次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在个人层面,大学生要从意识和行动上自主管理自己;在团体层面,大学生要成为团队的一员并自主管理团队的任务;在社会层面,大学生要主动参与社会事务并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只有在这三个层面上进行自主管理,大学生才能实现自我发展、团队协作和社会贡献的良性循环。

什么才是自组织管理

什么才是自组织管理

什么才是自组织管理作者:彭剑锋来源:《销售与管理》2015年第05期当下,“自组织管理”成为一个受到企业管理界关注的概念,在管理学领域引入自组织,其实也是21世纪的事情,是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互联网经济而产生的。

但是,仅就“自组织”这个概念而言,它的确不是一个新事物。

自组织概念产生于系统科学,而系统科学已经有70、80年的历史了。

自组织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控制论中的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利时的物理学家普利戈金(I.Prigogine)提出的。

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地球上的生命体和组织体都是远离平衡状态下的不平衡的开放系统,它们通过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个系统在远离平衡状态的条件下,它是无序的,但又是在组织之中。

在跟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一些非线性变量一旦发生突变,并且积累到一定程度(临界点)的能量以后就会产生质变,经自组织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

从这个角度来讲,自组织是指组织受内在的、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变量所影响,通过与外部环境信息与能量的不断自我调适从无序结构到有序结构的过程。

而真正把这种自组织的理论知识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是系统科学里面的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认为自组织从无序到有序的这个过程,不仅仅来自于某一个变量的影响,而是组织内各个成员之间、各个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的交互关系的影响,是在交互中找到了一种协同价值,而组织一旦产生协同就变得有序了。

所以得出一个结论是:不管是耗散结构理论还是系统结构理论,它都是在研究组织如何做到从无序到有序,如何来界定和重构组织的内在秩序、规则与结构,以不断提高内在活力和效率、提高组织的协同价值,从而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从这一点来讲,其实传统企业跟现代企业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它都是在研究活力、效率及协同价值究竟来自哪里。

为什么今天我们要从管理的方向去研究自组织?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关键点:第一是欲提高组织的自适应性,让组织更开放,吸收更多的物质和能量;第二是要使组织的结构和秩序(不管是规则的结构和不规则的结构;是有序到无序,还是无序到有序)产生效率;第三个,要使得组织更加充满活力,最终提高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实现组织持续发展。

打造自组织团队的“六部曲”

打造自组织团队的“六部曲”

打造自组织团队的“六部曲”项目日常管理工作中,大家所在的团队不知是否有这样的一些症状:1、系统出现问题后,产品、开发、测试互相推诿,互相指责,都想把自己的责任撇清;2、团队成员的工作任务都是由领导安排,领导不安排,就被动等待;3、团队中有的人忙,有的人闲,团队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协作……其实,这是临时组建的项目团队在震荡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那么,如何能让团队尽可能聚焦同一目标协力同心、使命必达呢?长期、持续性的打造拥有自组织思维模式的团队,是我们目前比较推荐的最佳实践。

然而,不同成熟度阶段的自组织团队有着千差万别,较优秀的自组织团队会拥有如下六个共同的特征:1、目标:统一目标,聚焦价值;2、尊重:彼此尊重,相互信任;3、透明:坦诚相待,保持透明;4、承诺:君子之约,一诺千金;5、辅导:相互辅导,共同成长;6、反馈:检视调整,持续改进。

基于以上六个特征,我们结合项目实践,提炼出打造自组织团队的“六部曲”,以帮助大家能够快速组建并渡过团队震荡初期,开启高效驰骋之路。

壹第一曲:组建跨职能团队把目标分在多个部门去完成,容易造成互相推诿,为了更好的统一目标聚焦价值,我们更希望组建跨职能团队,团队可以独立完成目标,并对结果负责,这里有两点需要我们注意:1、团队核心角色选择:产品开发测试等和产品使用体验直接相关的角色建议全职参与;公共资源可以选择阶段性参与,如视觉等,谨防团队组成过于庞杂,造成浪费;2、团队规则建立和职责界定:团队规则由团队成员共同制定,也是团队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明确团队和部门的职责边界,谨防团队不知道听谁的,建议工作上服从团队安排,组织上听从部门的安排。

贰第二曲:明确目标团队确定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团队明确目标,引导团队冲刺一个又一个目标,让团队有一种玩游戏通关的感觉,目标制定需要符合SMART原则,制定目标的传统方法有MBO目标管理法,BSC平衡计分卡,KPI关键绩效指标法等,互联网团队我们建议通过OKR的方法论来识别,制定和对齐目标,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设置目标需要避免犯以下几个错误:1、目标定的太难:压着团队天天加班都无法完成,即使完成也是一堆问题,长期下去,团队失去继续玩下去的意愿;2、目标定的太简单:目标定的很容易就可以达成,长期下去,团队得不到成长,一旦环境变化,团队就不能更好的适应,逐步被淘汰。

学生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原则

学生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原则

学生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原则第一篇:学生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原则安岳县人和九义校袁江龙:浅议学生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原则所谓自我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等表现进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

学生自我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生个体对自身思想、心理、行为的动态管理;二是学生个体对集体社会行为的管理,以及集体作用于学生个体的交互式管理。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是把“我”这个统一体分解成为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主体的我是认识的主体,客体的我是认识的对象,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集二者于一身,通过这个矛盾运动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模式和认识方法,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活动途径与寻求自我的归宿,达到最后的统一。

当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得不到他人的承认时,就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就要进行自我思考,这时,他的自我功能系统就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此刻就需要对自己要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如果他的鉴赏能力与思维力强,便能够通过自己评价,分辩出是非曲直,进行理想、信念、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再认识,经过细致而激烈的思想斗争,正确对待自己的行为和成绩,这就是自我意识的功能。

我班有一位同学行为习惯较差,当然我可以直截了当地批评他,但一个人改正错误的最关键在于自我能意的作用,而不是旁人的强制,所以我与他周围以及同宿舍的学生碰了个头,让他们以自己的言行为榜样,并且不着痕迹地点出他的缺点,慢慢地他意识到了这一错误,并主动找到我表示要在短期内改正这一个缺点。

事实上,在自我意识的作用下,他做到了!现在他在班上与同学们关系很好,成绩也足有长进,并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

自我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班级是学生生活的第二个家,只有让学生在集体中充当合适满意的角色,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学生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班集体才能充满新的生机和活力。

什么是自组织管理,自组织管理的要素有哪些?

什么是自组织管理,自组织管理的要素有哪些?

自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它内在的本质追求,即追求活力与效率并没有变,只是组织的形态、内部的运行机制,以及内部控制方式发生了变化。

所以要强调,首先,自组织不是无组织;其次,要把握企业内部进行自组织式管理的三个最核心要素,即共创、共享、共治。

当下,“自组织管理”成为一个受到企业管理界关注的概念,在管理学领域引入自组织,其实也是21世纪的事情,是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互联网经济而产生的。

但是,仅就“自组织”这个概念而言,它的确不是一个新事物。

自组织概念产生于系统科学,而系统科学已经有70、80年的历史了。

自组织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控制论中的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利时的物理学家普利戈金(I.Prigogine)提出的。

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地球上的生命体和组织体都是远离平衡状态下的不平衡的开放系统,它们通过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个系统在远离平衡状态的条件下,它是无序的,但又是在组织之中。

在跟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一些非线性变量一旦发生突变,并且积累到一定程度(临界点)的能量以后就会产生质变,经自组织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

从这个角度来讲,自组织是指组织受内在的、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变量所影响,通过与外部环境信息与能量的不断自我调适从无序结构到有序结构的过程。

而真正把这种自组织的理论知识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是系统科学里面的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认为自组织从无序到有序的这个过程,不仅仅来自于某一个变量的影响,而是组织内各个成员之间、各个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的交互关系的影响,是在交互中找到了一种协同价值,而组织一旦产生协同就变得有序了。

所以得出一个结论是:不管是耗散结构理论还是系统结构理论,它都是在研究组织如何做到从无序到有序,如何来界定和重构组织的内在秩序、规则与结构,以不断提高内在活力和效率、提高组织的协同价值,从而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从这一点来讲,其实传统企业跟现代企业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它都是在研究活力、效率及协同价值究竟来自哪里。

试述大学生自主管理三层次

试述大学生自主管理三层次

试述大学生自主管理三层次1. 引言1.1 大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性大学生自主管理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个人成长方面,自觉地对自己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能力。

这种能力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自主管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

自主管理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和挑战。

自主管理还能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大学生自主管理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自主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实现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目标。

2. 正文2.1 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涵盖了个人的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自我激励等方面。

一个拥有良好自我管理能力的大学生能够高效地安排时间,合理分配精力和资源,有效应对挑战和压力。

时间管理是自我管理的基础。

大学生需要学会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生活安排,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

他们需要学会设置目标、设定优先级、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件事情都能按时完成。

大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保持乐观的态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

自我激励也是自我管理的重要能力。

大学生需要学会给自己制定目标,激励自己朝着目标努力前行。

他们需要学会自我鼓励、自我激励,保持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和动力,坚定信念,不断提高自我要求,不断挑战自己,不断进步。

2.2 学业管理能力学业管理能力是大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学生活中,学业管理能力包括合理规划学习时间、高效学习方法、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等方面。

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对于大学生的学业管理至关重要。

大学生每天都面临大量的学习任务,如课堂学习、作业和复习等。

自我管理型团队-详解

自我管理型团队-详解

自我管理型团队-详解(重定向自自我管理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Self Managed Work Teams)目录• 1 什么是自我管理型团队• 2 自我管理型团队的背景与发展• 3 自我管理团队的产生• 4 自我管理型团队的特征• 5 自我管理型团队的设计要素• 6 自我管理型团队发展五个阶段•7 建设高效的自我管理型团队九要点•8 在中国企业建立自我管理团队的思考[1]•9 中国企业建立自我管理团队的必要性[2]•10 参考文献什么是自我管理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是新型横向型组织的基本单位。

自我管理型团队是早期团队方式的发展产物。

例如,许多公司都使用跨职能团队以获得跨部门的协作,用任务组来完成临时项目。

还有的公司使用“解决问题团队”,这种团队由自愿临时参加的雇员组成,他们开会探讨一些有关改善质量、效率和工作环境的方式。

自我管理型团队,也称自我指导团队,一般由5到30名员工组成,这些员工拥有不同的技能,轮换工作,生产整个产品或提供整个服务,接管管理的任务,比如工作和假期安排、订购原材料、雇佣新成员等。

到目前为止,数以百计的美国和加拿大公司都曾经设立过自我管理型团。

自我管理型团队,顾名思义它是工作团队的一种,保留了工作团队的基本性质,但运行模式方面增加了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领导的特征。

目前对其的定义主要有二种,第一种,Hackman将团队中自我管理行为确定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1)每个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2)每个团队成员监控自己的业绩和持续寻求反馈;(3)每个团队成员管理他们自己的业绩并对其进行纠正;(4)每个团队成员积极寻求公司的指导、帮助和资源;(5)每个团队成员积极地帮助他人改善业绩。

第二种,根据Wellinetal所说,一个自我管理型工作团队是由一组具有以下职责的员工构成:(1)自我管理(计划、组织、控制、人员、监控);(2)给成员分配工作(决定成员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做什么工作);(3)计划和安排工作日程(开始和完成,工作速度,目标设定);(4)制定生产相关的决策(存货,质量控制,工作控制);(5)问题的解决(质量问题,客户服务,纪律)。

自我管理的十要素

自我管理的十要素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认为真正要做一点事情,只能来自日复一日的钻研,如"水滴石穿"那样,心无旁骛地持续做下去,才可能成功.可是,这样的生活必然又很枯燥乏味,许多人看来甚至不可理喻--那么,那些既能把事情做成做好,生活又充满趣味的人,他们到底是怎样生活的?除去运气,他们还有怎样神秘的力量?这些问题我想了很久,也实践、反思了很长时间,后来逐渐得到的一个结论:仅仅日复一日的钻研,苦行僧的做法,其实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因素,恐怕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听起来是个大词,细说起来,却并不难.古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意思是,无论形态如何,总是要有一定的规则和模式.任何一个组织:学校、公司、单位、社会,总需要这样或那样,硬性或柔性的规则来约束,才能维系,才不会散架;但是个人的生活,往往在这方面有所缺乏,所谓"自我管理",可以理解为,认识、培养、建立、维护自己生活的规则和模式,然后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成某种样子(恐怕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活是一盘散沙,毫无章法可言).以我的经验来说,"自我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自我认识。

认识自己,需要培养“旁观”能力,建立看待自己的全新视角。

我们都有感觉,自己有时会“莫名其妙”做一些事情。

许多人把这类行为归结为“感性”,但这并不正确。

许多“莫名其妙”的行为,其实是自己的理性未能充分发挥的结果。

我自己就有很多经历:明明可以准备周全再动手的事情,却“稀里糊涂”就开工了,结果多费许多时间精力;再比如,犯困了就认为自己休息太少,而没有认真想过提高休息质量,增加体育锻炼,其实也可以保证精力。

这类事情发生在人家身上,我们可能很容易看出是“不够理性”,但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往往找出各种理由。

可是,自己的情况到底是怎样,自己其实是最有可能认识清楚的,所以,学会旁观自己,加深对自己的认识,生活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而且,即便是“感性”的行为,也可能是有章可循,可以认识的。

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

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

企业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领域,它涉及到组织、规划、领导、控制和协调等诸多方面。

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着一些核心要素,它们是构成企业管理体系的基础。

下面我们来看看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首先,组织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组织是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岗位以及其之间的关系和协调。

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能够使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因此,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完善组织沟通机制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其次,规划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规划是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的长期性、全面性的安排和部署。

在企业管理中,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内部资源的配置情况等因素,以便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提供决策依据。

再次,领导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领导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好的领导能够为企业提供方向、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鼓舞士气,推动企业实现目标。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卓越的决策能力以及协调能力,以便有效地管理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

最后,控制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控制是指对企业内部各项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以确保企业的目标得以实现。

在企业管理中,控制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

综上所述,组织、规划、领导和控制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

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企业管理的基石,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管理者应该注重这些核心要素的建设和完善,以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自组织人员管理制度

自组织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自组织人员的管理,提高自组织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保障自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组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组织内部所有自组织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及协助人员。

第三条自组织人员管理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激励自组织人员积极参与、提高自组织活动质量为目标。

第二章组织结构第四条自组织人员分为以下几类:1. 组织者:负责自组织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2. 参与者:积极参与自组织活动,为活动提供支持;3. 协助人员:协助组织者完成自组织活动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自组织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2. 热爱自组织活动,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3. 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能够为自组织活动提供专业支持。

第三章职责与权限第六条组织者职责:1. 负责自组织活动的策划,包括活动主题、内容、时间、地点、预算等;2. 负责组织自组织活动的宣传、报名、招募等工作;3. 负责协调自组织活动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4. 负责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

第七条参与者职责:1. 积极参与自组织活动,服从组织者的安排;2. 为自组织活动提供支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3. 积极配合组织者完成活动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第八条协助人员职责:1. 协助组织者完成自组织活动的相关工作;2. 负责活动现场的布置、安保、后勤等工作;3. 协助组织者进行活动总结和评估。

第四章管理与考核第九条自组织人员的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分为组织者管理、参与者管理和协助人员管理。

第十条组织者管理:1. 组织者应定期参加组织者培训,提高自身组织协调能力;2. 组织者应根据活动需要,选拔具备相应条件的参与者;3. 组织者应加强对自组织活动的监督,确保活动质量。

第十一条参与者管理:1. 参与者应积极参与自组织活动,服从组织者的安排;2. 参与者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自组织活动提供支持;3. 参与者应按时参加活动,不得无故缺席。

年终总结掌握自我管理的关键

年终总结掌握自我管理的关键

年终总结掌握自我管理的关键自我管理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时间和资源进行有效规划和控制的能力。

年终总结是对过去一年工作和生活的总结和回顾,同时也是对自我管理能力的检视和提升。

本文将探讨年终总结中掌握自我管理的关键要素,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提升个人发展和成长。

一、设定明确的目标自我管理的第一步是设定明确的目标。

年终总结是一个回顾过去、规划未来的过程,而设定明确的目标是实现个人发展的基石。

在年终总结中,我们需要明确个人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将其细化为可操作的行动计划。

比如,如果长期目标是提升专业技能,那么可以设定短期目标为每个月参加一个专业培训或阅读一本相关书籍。

目标的设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资源,并将精力集中在对个人发展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二、制定合理的计划合理的计划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年终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找出有效的时间管理和资源分配方法,从而制定合理的计划。

计划可以分为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每个计划都应包含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设立合理的时间节点。

在制定计划时,我们需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合理安排任务的优先级和时长,从而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三、保持持续的学习和成长自我管理的关键要素之一是持续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学习和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我们可以适应环境变化,增强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

在年终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自己过去一年的学习和成长情况,找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个人成长规划。

同时,我们可以设定新的学习目标,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方式,如参加培训课程、读书、参与社区活动等。

持续的学习和成长将助力于我们在个人发展中掌握自我管理的关键。

四、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是自我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年终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自己一年来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找出有益健康的习惯,并加以巩固和完善。

例如,良好的作息规律、科学的饮食搭配、适量的运动等,都是提升个人身心健康和工作效能的关键。

自组织管理中的规则和效率

自组织管理中的规则和效率

自组织管理中的规则和效率自组织管理中的规则是如何形成的?一、自组织不是无组织。

自组织是在应对及适应不确定性外部环境下自发形成的一种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组织形态,二、自组织是动态的、多元的、网状结构的组织, 它颠覆了原先单一的、稳定的、确定的组织结构,而且它总是在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有序到相对无序的动态良性循环,而且往往是整体有序和局部无序、宏观无序和微观有序并存。

三、自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其内在的、本质的追求与传统组织一样要追求效率、活力与适应性。

四、自组织与管理的关系是,它更强调组织内部的共创、共治、共享,对传统管理的权威来源、控制方式和流程、角色定位与分工等构成了冲击。

众筹的本质就是众筹、众治、众享,大家不但出钱出力共同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自我管理的规则。

大家目标是一致的,平等参与,在过程中谁在某件事情上有能力,谁就是中心,最终成果由大家共享,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

按道理来说,自组织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但是在中国搞自组织,我们还是要强调基本规则和评价体系。

为什么众筹现在成功率也不是很高?就是因为它没法去衡量每个人的贡献,搭便车的人非常多、占着位子不作为的人、偷懒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就导致整个组织没有效率。

当形成组织的时候,就有一个进入和退出机制问题,这是非常核心的问题,如果与组织文化基因不合、不认同组织目标的人都进来了,那自组织就无法进行。

组织选人比评价人更重要。

首先是要选符合组织价值观的人,选能够志同道合的人, 在自组织里更要强调价值观认同和志同道合。

自组织为什么还要设计机制?我的回答是:首先,企业组织不是完全的自组织,它同时具有非自组织(纵向控制型组织)的属性,只不过不同企业两者的比重、成色不同,因此控制方式是立体、多样、融合的。

其次,为了使自组织正常运行、产生功能,控制中心有必要进行管理,如制定规则、维护秩序、整合资源以及提供保障。

再次,既便组织是完全的自组织,为了特定的目的,为了使其生成所需功能,也是可以对其干预的。

管理制度设计的核心要素

管理制度设计的核心要素

管理制度设计的核心要素在任何组织中,管理制度的设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组织提供了结构和秩序,实现了目标的达成。

管理制度的设计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流程规定,它是组织文化的体现,能够激发员工的潜能并确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管理制度设计的核心要素。

一、目标明确管理制度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明确的目标。

管理制度需要明确定义组织的目标和愿景,使员工知道他们的工作如何与组织的整体战略相一致,并为其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目标的明确性有助于员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角色和期望,激励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职责清晰管理制度的另一个核心要素是职责的清晰。

一个良好的管理制度需要确保每个员工都明确了解自己的职责和责任范围。

通过明确职责,可以避免职责重叠或责任不清的情况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此外,清晰的职责也有助于建立透明和负责任的工作文化。

三、流程规范流程规范作为管理制度设计的核心要素,帮助组织建立了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使工作流畅而高效。

通过规范流程,可以形成统一的工作方式和标准,减少决策失误和资源浪费。

流程规范还能帮助组织捕捉和改进瓶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信息共享管理制度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信息共享。

一个良好的管理制度需要促进信息的共享和沟通。

员工应该有机会了解组织的最新动态、决策和策略。

通过有效的信息共享,可以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团队合作力。

五、奖励与考核奖励与考核是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要素。

通过明确的奖励和考核制度,组织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绩效。

奖励和考核需要基于客观的评价标准,公正透明地进行,以确保公平和合理。

同时,奖励和考核也应与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相一致。

六、培训与发展管理制度设计还需要关注培训与发展的要素。

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市场需求,组织需要提供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培训和发展不仅仅是提供技能和知识,还包括培养员工的领导能力和创新思维,以适应未来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组织管理的三大核心要素
“自组织”专题
- “没有成功企业,只有时代企业,企业要做时代的企业”,面对时代变化,华夏基石一直这样提倡。

“做时代的企业”,即是要敏锐的感知这个时代,把握这个时代的特点,并能适应这个时代。

我们试图把零星的企业实践提炼、整合起来,将其和自组织的理论联系起来,以寻找到实践背后的规律和逻辑,帮助正在转型突破的企业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语言”。

核心观点:自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它内在的本质追求,即追求活力与效率并没有变,只是组织的形态、内部的运行机制,以及内部控制方式发生了变化。

所以要强调,首先,自组织不是无组织;其次,要把握企业内部进行自组织式管理的三个最核心要素,即共创、共享、共治。

当下,“自组织管理”成为一个受到企业管理界关注的概念,在管理学领域引入自组织,其实也是21世纪的事情,是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互联网经济而产生的。

但是,仅就“自组织”这个概念而言,它的确不是一个新事物。

自组织概念产生于系统科学,而系统科学已经有70、80年的历史了。

自组织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控制论中的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利时的物理学家普利戈金(I.Prigogine)提出的。

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地球上的生命体和组织体都是远离平衡状态下的不平衡的开放系统,它们通过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个系统在远离平衡状态的条件下,它是无序的,但又是在组织之中。

在跟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一些非线性变量一旦发生突变,并且积累到一定程度(临界点)的能量以后就会产生质变,经自组织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

从这个角度来讲,自组织是指组织受内在的、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变量所影响,通过与外部环境信息与能量的不断自我调适从无序结构到有序结构的过程。

而真正把这种自组织的理论知识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是系统科学里面的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认为自组织从无序到有序的这个过程,不仅仅来自于某一个变量的影响,而是组织内各个成员之间、各个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的交互关系的影响,是在交互中找到了一种协同价值,而组织一旦产生协同就变得有序了。

所以得出一个结论是:不管是耗散结构理论还是系统结构理论,它都是在研究组织如何做到从无序到有序,如何来界定和重构组织的内在秩序、规则与结构,以不断提高内在活力和效率、提高组织的协同价值,从而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从这一点来讲,其实传统企业跟现代企业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它都是在研究活力、效率及协同价值究竟来自哪里。

为什么今天我们要从管理的方向去研究自组织?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关键点:第一是欲提高组织的自适应性,让组织更开放,吸收更多的物质和能量;第二是要使组织的结构和秩序(不管是规则的结构和不规则的结构;是有序到无序,还是无序到有序)产生效率;第三个,要使得组织更加充满活力,最终提高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实现组织持续发展。

虽然目前关于自组织还没有成体系的理论,但在知识经济和互联网背景下,很多时候可能已经无意识的在实践了,像我创办华夏基石公司,其实从一开始就可以说是一种自组织结构,强调自动自发的自我管理。

当然这一方面可能跟我个人的管理风格有关,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的是一群知识型员工。

对待知识型群体,如果采用传统的垂直控制型的管理方式或权威性领导方式,组织的活力就没办法激发出来,而要发挥知识型员工的作用,就必须去激发他的价值创造活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环境完全是一个质变的混沌时代,完全是一个颠覆创新的时代,完全是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

一个企业组织要应对这种混沌的外部环境,要在高度不确性下跟客户、市场进行有效的能量交换,是无法依靠过去那种预先所确定的组织秩序和组织规则的,而是要依靠自组织,即在自发状态之中,敏锐感知非线性变量的规律,创造触发点或引爆点,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结构。

华夏基石提出的“没有成功企业,只有时代企业,企业要做时代的企业”,即是在提倡:企业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就必须要有一种自我的调节能力、自我适应能力,以及自我修复能力。

用互联网最时髦的词来形容就是“迭代”,组织是在一种无序到有一些“序”,再到有序的过程中不断被反馈,从而修复、完善,重构新秩序。

为什么现在我们要强调自组织?就是因为外部环境变化了,组织要有自动的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这就需要组织进行结构化创新、颠覆式创新来建构这种能力。

回过头来再说,什么叫自组织?自组织有什么特点?我觉得可以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自组织必须要有共享的愿景、目标。

从战略上讲,自组织需要愿景引领,在混沌与迷惘之中找到方向与明灯。

因此,自组织的战略是一种方向、一种状态,所以自组织绝对没有什么五年规划、十年规划。

这是它一个很典型的特点,即它没有非常确定的战略目标,它是一种战略发展方向,并且使它的组织进入到一种战略状态。

第二,自组织是分布式、多中心的控制手段。

在自组织状态下,就会出现去权威、去中心化,人人都可能成为中心,人人都可能成为CEO。

但是,人人能成为中心,并不等于人人都是中心,只是可能。

也就是说,现在大家所说的“去中心化”,并不是完全不要中心,其实它只是改变了原来的中央集权中心,变为多个控制中心。

第三,自组织的权威来自分布式、多层次的权威。

过去企业的权威是自上而下的权威,现在是一种自下往上的权威,是流程权威和专家权威。

我一直讲组织的权威现在有三个:行政命令权威,流程权威和专家权威。

所以现在并不是说不要权威,企业内部一定需要权威的,只是由过去单一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权威转变为多元的、纵横交错的权威体系。

第四,自组织没有非常明确的角色分工,它的角色有时候是自动生成的,有时候是扮演多重角色。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组织中不再是传统组织中基于分工体系而固定在一个岗位上扮演一个固定的角色,就是一个螺丝钉、一块砖。

在自组织中,一个人的角色可能是多重的,相联系的就是多种技能,可能某种时刻需要你有领导和组织协调才能,另一种时刻又需要你有一线工人的操作技能,当你具备这些能力时,你就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中心,可以调动公司很多资源去完成一个目标。

第五,自组织内部是高度信任授权体系。

在自组织里,一定是高度授权的,要使每个人都是自动去负责、自动去追求协同。

自组织强调的是员工自主的进行价值创造。

第六,自组织是网状结构形态。

它不再是过去那种矩阵式或者是直线式的结构,而是一种基于价值的网状结构形态。

在非线性、网状的结构中,任何一个变量或要素都有可能带来颠覆性的创新。

第七,自组织强调利益分享而不是独享,认为信任和授权是最大压力,分享是最好的管控。

第八,自组织具有自我变革与学习力。

不断自我变革与创新是永恒主题。

在网状的结构形态下,我们强调要找到自组织的引爆点。

现在互联网企业特别强调引爆点,因为你不知道引爆点在哪里,就只能通过试错战略,不断的去寻找引爆点,然后把这种引爆点变成实实在在的颠覆式创新。

微信就是腾讯的引爆点,微信颠覆了人们使用手机的方式,对于腾讯来讲,它创新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自组织的这些特点确确实实对传统的组织形态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最近很多企业在咨询过程中就问我一个问题:究竟怎么来强调自组织,发挥自组织管理的作用?
我认为,首先要强调的是,自组织并不是等于无组织,它只是说这种组织的秩序不是预先设计,而是自发所形成的,自发从无序到有序,最终的目标是有序、是提高效率、是激发员工的活力,使得组织能够协同产生价值。

也就是说,自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它内在的本质追求并没有变,只是说组织的形态、内部的运行机制,以及内部控制方式发生了变化。

其次,要把握企业内部进行自组织式管理的三个最核心要素,我概括为共创、共享、共治。

共创,就是人人都是价值创造者,人人都可能变成价值创造的中心。

共享,就是自组织更强调利益共享,更强调构建利益共同体。

共享包括资源信息的共享及利益的共享。

代表未来人力资源发展方向的人力资本合伙人制度,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组织,自主经营、利益共享。

共治,就是指在组织内部是有一定的民主价值诉求表达的,它更强调群体制度、强调由大家一起来制定规则,强调员工的参与及达成共识。

也可以说,自组织在某种意义上,更体现民主和公平,更强调组织的自由、平等、参与、公开透明、开放、妥协,以及交互、互动、协同等。

但不得不说,在中国推行自组织还存在着诸多障碍。

比如我们整个社会还是缺少信仰,缺乏自我的价值判
断,也就缺乏自动形成秩序的内在驱动力。

还有法制规则意识淡薄的障碍,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践踏法律,个人利益至上而不是组织和国家的利益至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