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doc

合集下载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旨在提高农田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本项目的实施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项目的背景、建设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措施等方面对该项目进行详细介绍。

一、项目背景。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耕地利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因此,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水平,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建设目标。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主要建设目标是实现农田的高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生态化。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农田面积和产量;2. 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田灌溉、排水和保护能力;3.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田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4.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内容。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整理、水利设施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和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整理,对农田进行整理,提高土地的平整度和利用率;2. 水利设施建设,修建灌溉渠道、水库和水井,提高农田的灌溉和排水能力;3. 农田基本建设,包括田间道路、田坎、田埂等基础设施建设;4. 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四、实施措施。

为了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实施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制;2. 加大投入力度,筹措项目资金和物资保障;3. 加强技术支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4.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

五、总结。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对于提高农田生产力和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好关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切实扛稳粮食安全重任,顺利完成农田水利建设任务,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根据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总体部署,以提高农业灌溉效率、提升耕地地力、改善农田生态为核心,坚持〃省主导、市统筹、县实施〃原则,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环境生态化要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抓住有利时节,紧紧依靠群众,组织和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持续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创新建管机制,拓宽筹融资渠道,集中连片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助推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粮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以及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2023—2025年,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增加粮食产能10亿公斤以上。

其中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地建设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其它区域建设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和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合理确定投资标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亩均总投资一般不低于4000元。

三、基本原则(-)统一规划,整体推进。

依据土地整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与农业、水利等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整组整村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严格实行计划管控,合理安排建设进度。

(二)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健全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投入保障机制,通过土地出让收益、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等强化本级政府投入,加强资金保障。

鼓励支持各地探索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新模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提高建设标准。

(三)因地制宜,分类整治。

根据各区域自然资源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状况,按照先易后难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合理安排项目建设规模、布局、内容、标准,在保证达到高标准基本农田标准的前提下,对项目内各组成地块进行差别化整治。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

资金使用及管理
资金使用
在资金使用方面和物资、支付人工费用、开展科研与 技术推广等与项目实施相关的支出。
资金管理
为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 制度,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报送财 务报表,接受监督和审计。
社会效益分析
提高粮食产量
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 求。
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提高粮食产量,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促进农村发展
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促进农村的发展,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 水平。
06 组织管理与实施 进度
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能划分
项目管理委员会
资金筹措
通过政府投入、企业捐助、农民自筹等方式筹 措项目资金。
土地流转
与当地政府和农民协商土地流转事宜,确保项目 用地。
物资采购
按照实施方案采购所需物资,如种子、化肥、农药 等。
施工实施
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农田水利、土地整理、植保等 施工工作。
项目验收与总结
项目完成后进行验收,并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项目提 供参考。
07 可行性研究结论 与建议
研究结论
市场需求
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和趋势,确 定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产品 和服务定位,以及营销策略。
技术可行性
评估现有技术和设备能否满足 项目要求,以及技术和设备的 可靠性和稳定性。
经济可行性
分析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利润 水平和财务指标,以确定项目 的经济效益和风险程度。
由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组成,负责项目立项、审批和监督实施等决策 工作。
项目办公室
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包括制定实施方案、分配资金、监 督进度等。

内蒙古《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实施细则》20XX

内蒙古《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实施细则》20XX

目前,内蒙古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实施细则》,以下是yjbys公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实施细则》全文。

各盟市财政局:现将《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如有何问题,请及时与自治区农发办联系。

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实施细则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国农办〔2009〕163 号),参照国家和自治区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有关技术规范和建设规程,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凡国家和自治区立项投资的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均须按照本实施细则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检查验收。

一、综合标准(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应达到田地平整肥沃、生态良好、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解除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着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要达到较高水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项目区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农田林网适宜,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项目区要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着增强;项目区要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取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按灌区或流域进行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进行规模开发治理。

按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进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

开发治理后,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有明显区别,平原地区的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基本实现园田化;丘陵山区的项目区,川地基本实现园田化,坡地基本实现梯田化。

TDT1033-201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docx

TDT1033-201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docx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前言为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大力加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国土资源部制定并负责解释。

1范围1.1 本规范规定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建设条件、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建设程序、公众参与、权属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绩效评价等。

1.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活动。

1.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除应遵循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4各省可按照本规范,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省级细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50288-19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50509-2009灌区规划规范GB/T 50363-2006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3-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32-2011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3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农村土地整治对农村地区低效利用和不合理利用的农用地、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土地,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土地利用活动。

3.2 高标准基本农田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

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

3.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期评估的通知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期评估的通知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期评估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9.19•【文号】国农办[2016]45号•【施行日期】2016.09.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做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期评估的通知国农办[2016]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农业综合开发机构:2013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通过实施《规划》,到2020年,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

为总结“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了解《规划》在各地区的实施进度,研判“十三五”期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将对《规划》作一次中期评估。

现就有关工作部署如下:一、认真总结“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十二五”的五年,是实施《规划》的重要五年,也是为规划任务的完成打底子、夯基础的五年。

各地区要认真总结“十二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成效,对2011-2015年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含2011—2013年改造的中低产田,下同)进行摸底调查,核实统计,科学汇总,把已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面积搞清楚,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可信。

要布置县级开展自查自评,把“十二五”期间建设的各个项目地块地点位置、项目区范围、治理面积核实清楚。

对因各种原因造成项目信息不全、位置不清的,要结合自查自纠,抓紧补充完善相关档案材料。

省级要负责汇总本地区“十二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面积。

要把汇总数与历年上报的统计数进行比对,确保口径统一、数据真实、数字无误。

2035年前把基本农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

2035年前把基本农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

2035年前把基本农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以下是一个关于在2035年前将基本农田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的大致框架,包括目标、步骤、时间表和实施策略。

请注意,这是一个通用模板,具体细节需要根据您的地区和资源进行调整。

目标:到2035年,将本地区的基本农田全部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

一、前期准备(XXXX年-XXXX年)1. 资源调查:对现有基本农田进行资源调查,包括土地质量、水源、交通等基础条件,以及农业生产和经营现状。

2. 制定规划:根据资源调查结果,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措施。

3. 资金筹备:筹集建设资金,包括政府投入、社会资本等。

二、建设阶段(XXXX年-XXXX年)1. 土地整治:对基本农田进行土地整治,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提高土地质量。

2. 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和排水能力。

3. 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 科技应用: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三、后期管理(XXXX年-XXXX年)1. 管理制度建设:制定高标准农田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和权益保障。

2. 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

3. 监测与评估:对高标准农田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四、持续改进(XXXX年-XXXX年)1. 经验总结:总结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改进建设和管理措施。

2. 技术创新:鼓励技术创新,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的提高。

3. 动态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高标准农田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其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试行)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试行)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为切实加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工作,实现投资目标,达到预期效益,参照国家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有关技术规范和建设规程,结合农业综合开发自身特点,制定本标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应按本建设标准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备案。

凡国家立项投资的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以下简称“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均须按照本建设标准和报国家农发办备案的实施细则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检查验收。

一、综合标准(一)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应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解除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要达到较高水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项目区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农田林网适宜,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项目区要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项目区要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取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按灌区或流域进行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进行规模开发治理。

按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进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

开发治理后,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有明显区别,平原地区的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基本实现园田化;丘陵山区的项目区,川地基本实现园田化,坡地基本实现梯田化。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
农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障农田质量,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对于我国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和实施。

首先,要科学确定基本农田的范围。

基本农田是指保持农田耕地数量不减少的
最低限度的耕地,应当根据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农作物种植结构等因素科学确定基本农田的范围,确保基本农田的质量和数量。

其次,要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

对于确定的基本农田范围,必须建立健
全的保护机制,加强对基本农田的管理和监测,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对基本农田的侵占,保障基本农田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另外,要优化农田结构,提高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

通过农田整治和土地流转,优化农田结构,提高基本农田的生产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加强基本农田的生态保护。

基本农田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生
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通过生态保护补偿、农田生态环境修复等措施,加强基本农田的生态保护,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最后,要加强基本农田建设规划的统筹和协调。

基本农田建设涉及土地资源、
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需要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推动基本农田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

总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各级政府
和农业部门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切实加强保护和管理,促进农田生产力的提高,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双赢。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
六、科技措施标准
(一)技术推广。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2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鼓励采用经济适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二)技术培训。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受益农户进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2次~3次。要加强对项目区乡村干部、技术员、财务人员和受益农户在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方面的培训,使其熟悉有关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要求,更好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7.推行科学合理的灌溉模式。水稻区推广“薄、浅、湿、晒”模式;蔬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采用节水、丰产灌溉模式;严重缺水地区采用灌关键水等非充分灌溉模式。
8.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宏观上实行总量控制,微观上实行用水定额管理。
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配备必要的量水设施,按用水量和核准的水价收取水费,以管理促节水。
(三)人工造林树种一般应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速生丰产林木,苗木胸径达到5cm以上,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四)平原地区的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要达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防护林网格面积与格田面积一致;防护林网控制面积占宜建林网农田面积的比例,北方地区达到85%以上,南方地区原则上达到75%以上。
(二)土壤改良
1.通过施用农家肥、秸秆还田、深松技术等措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O.1个百分点以上。
2.改造瘠薄地要加厚土层,使耕作层达到20cm以上。改造砂姜黑土或土壤中卵石多的地块,要清除砂姜卵石并掺合粘土。
(三)良种繁育与推广
在有条件而又需要的项目区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基地,修建种子晾晒、仓储设施,配备必要的种子加工检测设备。良种繁育能力设计或区域内已具备的繁育能力,能够满足项目区内优势农产品生产的需要,具备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达到100%水平的基础性条件。

(完整word)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

(完整word)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区域选择、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管理要求、监测与评价、建后管护与利用等。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活动。

高标准农田建设除应遵循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200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28407-2012 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5-2012 农用地定级规程GB 50265-2010 泵站设计规范NY 525-2012 有机肥料标准TD/T 1032-2011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TD/T 1033-201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NY/T 2148-2012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标准农田well-facilitied farmland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按照规定划定为基本农田的农田。

3.2 高标准农田建设well-facilitied farmland construction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目标,围绕农田主要限制性因素或全面质量提升而开展的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与培肥、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以及其他工程建设,并保障其高效利用的建设活动。

3.3 基本农田capital farmland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耕地是粮食的“命根子”,数量和质量协同发展关乎我国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建设高标准农田,已经连续超过10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

最早在2005年,在此之前,一些产粮大省搞过“沃土工程”。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19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而且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

近期,国务院以“国函【202186号】”批复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紧盯粮食生产目标,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要求、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建设分区和建设任务、建设监管和后续管护、效益分析、实施保障等,为各地科学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期政策梳理与分析,围绕《规划》有关内容进行分析、解读和研判。

01、《规划》主要内容(一)工作原则1、政府主导、多元参与。

切实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加强政府投入保障,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2、科学布局、突出重点。

依据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水资源利用等相关专项规划,科学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

3、建改并举、注重质量。

在保质保量完成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已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

4、绿色生态、土壤健康。

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切实加强水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5、分类施策、综合配套。

统筹推进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实现综合配套。

6、建管并重、良性运行。

完善管护机制,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经费,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为了推动农田建设工作,提高农田生产力和农民收入水平,制定并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总体目标。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到2030年,全国农田建设面积达到2.5亿亩,其中水利设施覆盖率达到85%,耕地整治率达到80%,农田基本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农田生产力和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三、重点任务。

1.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灌溉、排水、水库等基础设施,提高农田抗旱抗涝能力,保障农田灌溉用水供应,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2. 推进耕地整治。

加大耕地整治力度,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耕地面积,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效率。

3. 提高农田基本建设水平。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包括农田道路、排灌设施、田间管理等,提高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农田作业效率,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增加农田建设资金来源,完善农田建设资金保障机制,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需求。

2. 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农田建设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推动农田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3. 加强技术支持。

加强农田建设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提高农田建设技术水平,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结语。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农田生产力和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部门和农业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规划全文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 一、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成效与经验 二、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目标任务 第三章区域布局
内容解读
解读一
解读二
国务院批复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近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发布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的通知》(财发〔2013〕4 号)。财政部要求,各省(区、市)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机构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集中投入,连片 推进,全力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现将《规划》主要内容予 以公布。
二是要求除河北、内蒙古、西藏、青海等生态保护任务较重以外的省份,安排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财政资 金不得低于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的90%。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下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172.43亿 元,其中用于13个粮食主产区119.49亿元。
感谢观看
统计显示,2003年至2012年பைடு நூலகம்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累计在全国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2.7亿亩,累计 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10亿斤,占同期全国增产粮食的25%左右。
中央已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172.43亿
财政部指出,2013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到2020年,农业综合开发要完成4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14年,国家农业综合开 发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要求,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 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 建设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二二〇〇一三年三月一三年三月目录前言前言 3 3 第一章第一章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 4 4一、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成效与经验.4二、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6 第二章第二章总体要求总体要求9 9一、指导思想.9二、基本原则.9三、目标任务11 第三章第三章区域布局区域布局1111一、划分建设区域11二、分区目标任务14 第四章第四章建设标准建设标准1717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17二、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标准21 第五章第五章建设内容建设内容2323一、高标准农田建设23二、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25 第六章第六章效益分析效益分析 2 27 7一、经济效益27二、社会效益27三、生态效益28 第七章第七章水资源供需分析水资源供需分析与与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2929一、水资源供需分析29二、环境影响分析29 第八章第八章保障措施保障措施3131一、多渠道增加投入31二、推进资金整合和统筹32三、完善资金和项目管理机制33四、强化项目实施监督检查34五、加强工程建后管护工作35六、认真组织实施规划35 前言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对于提高耕地生产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大规规模建模建设设旱旱涝涝保收高保收高标标准准农农田田”。

2010 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抓抓紧紧制定制定实实施全国高施全国高标标准准农农田建田建设总设总体体规规划划”,“力争到力争到2020 年新建年新建8 亿亿亩亩高高标标准准农农田田”。

2012 年中央 1 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制定全国制定全国高高标标准准农农田建田建设总设总体体规规划和相关划和相关专项规专项规划划”。

本规划所述的高标准农田,是指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田地平整肥沃、水利利设设施配套、田施配套、田间间道路通道路通畅畅、林网建、林网建设设适宜、科技先适宜、科技先进进适用、适用、优质优质高高产产高效高效”标准,即“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本规划是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规划之一,对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及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按照粮食主产区、非粮食主产区进行规划,规划期限为2011-2020 年。

第一章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一、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成效与经验为解决农业生产徘徊不前、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停留在8000 亿斤左右的问题,在总结以往商品粮棉油基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自1988 年开始设立土地开发建设基金,专项用于农业综合开发。

20 多年来,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同时,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实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了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耕作、科学化种田和产业化发展水平,为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改善(一)改善农业农业生生产产条件,增条件,增强农业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1988-2010 年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资金4548.0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482.7 亿元(含利用外资),地方财政投入1067.7 亿元,银行贷款、农民筹资投劳及其他资金投入1997.6 亿元(不包括财政贴息“撬动”的银行贷款)。

投入资金70以上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 6.05 亿亩,其中改造中低产田 6.0 亿亩,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531.6 万亩;开展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433 处。

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 5.6 亿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2.4 亿亩,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

(二)提高(二)提高农业综农业综合生合生产产能力,能力,为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农产产品有效供品有效供给给做出重要做出重要贡贡献献。

1988-2010 年,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新增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为粮食1970 亿斤,棉花37 亿斤,油料100 亿斤,糖料560 亿斤。

农业生产能力的显著提高,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迈上9000 亿斤、10000 亿斤、11000 亿斤大关,实现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历史性转变,最近连续9 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项目区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三)保(三)保护护改善生改善生态环态环境,有力地促境,有力地促进进了了农业农业可持可持续发续发展展。

1988-2010 年,农业综合开发结合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林网建设,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 3.6 亿亩。

同时,改良草原(场)5863 万亩,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40 万亩,支持丘陵山区开展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663 万亩。

积极支持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太行山绿化工程,长江上中游、黄河上中游、陕甘宁地区和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工程,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示范工程,土地复垦等生态建设,有效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开(四)提高开发发科技含量,有效推科技含量,有效推动动了了农业农业科技科技进进步步。

在项目区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集成适用的农业技术,尤其是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

积极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1.6 亿人次,提高了广大农民科技种田水平。

同时,认真组织实施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和现代化示范项目。

这些“点面结合”措施,既促进了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又为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奠定了基础。

同时,农业综合开发在长期的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

一是坚持以田间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进行综合治理;二是坚持集中连片开发;三是坚持多元化投入机制;四是坚持严格的资金和项目管理;五是坚持合力开发的管理体制。

这些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既是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也为更大规模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

二、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是公共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历史使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建(一)建设设高高标标准准农农田是提高田是提高农业综农业综合生合生产产能力、保障粮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食安全的现实现实需求需求。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需求压力日益增加。

而我国耕地正呈数量减少、质量下降趋势,中低产田比重较大、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对农业影响不断加大。

要实现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迫切需要下大力气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二)建(二)建设设高高标标准准农农田是田是发发展展现现代代农业农业、增加、增加农农民收入的民收入的迫切需要迫切需要。

中央提出要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高标准农田就是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化农业基础的重大战略工程。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现有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高现有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率,同时促进农民增收。

(三)建(三)建设设高高标标准准农农田是促田是促进农业进农业可持可持续发续发展、推展、推进进新新农农村建村建设设的需要的需要。

我国人多地少,必须立足于集约化经营,着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提高现有耕地的产出率和水资源利用率,走以内涵开发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设高标准农田,合理利用农田,保护耕地,加强土壤改良和农田整治,推广节水增效技术,防止土壤退化、肥力下降,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平田整地、沟塘清淤、配套路桥涵闸灌排设施、建设农田林网,可以改善农村面貌,提高新农村形象。

(四)建(四)建设设高高标标准准农农田是新田是新时时期期农业综农业综合开合开发发的重要的重要历历史使命史使命。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综合开发立足于深入总结中低产田改造经验,在建设标准、内涵和思路上的提升,是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大力改造中低产田的目标取向。

国务院领导指出,“农业综合开发最重要的任务是建设高标准农田,这是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当务之急”,强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向高标准农田聚焦”,要求“农业综合开发要继续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集中力量予以支持”。

近几年,农业综合开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要求,在财政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探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综合开发要继续将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工作的“中心”和投入的“重心”,继续集中资金,集中力量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第二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的决策部署,坚持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项目布局向粮食主产区聚焦,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显著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支撑,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奠定基础,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搭建平台。

二、基本原则(一)(一)坚坚持持统统筹筹协调协调。

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 年)、全国新增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 年)(以下简称新增千亿斤规划)和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的有关要求,结合各地区自然资源条件,科学制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长期规划,并注重与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相衔接,形成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合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