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塞下曲》
第21课《古诗三首 塞下曲》(课件)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多音字
单于(chán )——匈奴的首领。 单元(dān)
欲将轻骑(qí)逐。 一骑(jì)红尘妃子笑
生字书写
(dùn)
遁
半包围结构,里面的笔画 注意两撇,横撇和竖撇。 里面横画之间距离匀称。
逃遁 遁形远世
(yàn)
雁
半包围结构,里面的笔画较 多,注意写扁一些,四个横 间距均匀,但长短不一。最 后的横最长,中间的两横较 短一些。
塞下曲 卢纶 〔唐代〕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学习任务四 品词析句,感悟情感
品读诗句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①夜:夜晚、黑夜、深夜。 此时的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夜?
月黑燕飞高
仿佛看到了什么什么样的画面?
月黑风高,宿雁惊起,单于趁着夜色惊
恐逃跑。(军队溃败,狼狈不堪)
配乐读
塞下曲
卢纶 〔唐代〕
月 黑 / 雁 / 飞 高 , 交代时间、地点、事件
情
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景
单于/夜/遁逃。
交
欲 将 / 轻 骑 / 逐 , 环境恶劣,表现将士们,
融
保家卫国,英勇顽强的精
大 雪 / 满 / 弓 刀 。 神品质。
学好语文 快乐成
长
品读诗句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满:落满)写出天气严寒 大雪纷飞)
天气严寒,塞外环境恶劣,烘托将士们不 顾严寒,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
满 ——①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②使满。
③满足;满意。④骄傲。⑤达到期限。⑥整个,全。
客满为患 ( ① ) 春色满园( ⑤ )
心满意足 ( ③ ) 骄傲自满 ( ④ )
四年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之《塞下曲(夜黑雁飞高)》人教(部编版)
4.诗歌赏析: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5.创作背景:了解作者卢纶及其创作《塞下曲》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6.课后拓展:鼓励学生收集其他边塞诗人作品,进行对比阅读,深入体会边塞诗的艺术魅力。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诗歌朗读体验,让我看到学生们对古诗的热爱,但也暴露出他们在朗读技巧上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让他们在朗读中更好地感受古诗的魅力。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提高他们在诗意理解、修辞手法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古诗,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习《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提高对古诗意境、韵律、修辞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强化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深入理解边塞文化背景,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奇心与探究欲。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解读诗歌内容,提升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
4.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诗歌中的词汇、句式进行创作和口语表达,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塞下曲》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首描绘边塞将士生活的古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形象。它体现了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深远,是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如“夜黑”、“雁飞”等,理解它们在诗中的作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 古诗三首《塞下曲》 说课课件(共26张PPT)
六、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位著名的将军,他们凭着杰出的的军事才能和技压群 雄的武艺,建立了丰功伟绩,书写了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今天,老师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的大 将军——他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侵犯,被称为 “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
(六)、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同学们,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六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二首。 在剩下的五首古诗中,第三首“月黑雁飞高”也十分有名。老师希望你课下可以读一读。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古诗三首《塞下曲》板书
边塞生活 大雪纷飞 充满智慧 英勇搏杀
不足之处:我认为这一课的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和 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 因。第二是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一课时古诗三首《塞下曲》知识点汇总
2023-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说课稿及知识点汇总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一课时古诗三首《塞下曲》说课稿和知识点汇总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 课时古诗三首《塞下曲》。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 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 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2 古诗三首》塞下曲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2 古诗三首》塞下曲 (教案)教学内容:《22 古诗三首》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登鹳雀楼》、王维创作的《相思》和王昌龄创作的《塞下曲》三首古诗的合集。
本节课主要教学《塞下曲》一首。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塞下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塞下曲》,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诗,欣赏古诗的美,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如“塞下”、“雪”、“月”等。
2. 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22 古诗三首》的课件、教学参考资料、教学录音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22 古诗三首》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齐读《塞下曲》,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美。
二、学习古诗1.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塞下曲》,分析诗句的意义。
2.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诗句中的生僻词汇。
3.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朗读与背诵1. 学生自由朗读《塞下曲》,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 教师挑选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学习。
3. 全班齐读《塞下曲》,感受古诗的韵味。
4. 学生分组背诵《塞下曲》,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学生谈收获,分享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22 古诗三首》之《塞下曲》作者:王昌龄内容:塞下曲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塞下曲》。
2. 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热爱古诗,欣赏古诗的美,陶冶高尚情操。
作业设计:1. 背诵《塞下曲》。
2. 收集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进行阅读欣赏。
3. 写一篇关于《塞下曲》的读后感,字数不限。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说课稿第【1】篇〗《塞下曲》说课稿一、说教材:《塞下曲》唐代乐府名,是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
唐朝很多诗人尤其是边塞诗人用过此题写诗,比较著名的有王昌龄、高适、李白、卢纶、李益、许浑等人的诗歌。
《塞下曲》是唐朝诗人卢纶的代表作品,全名为《和张仆射塞下曲》,共六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该诗取材于《史记.李将军列传》,借西汉飞将军李广以石为虎而射之的故事,赞美唐朝戍边名将的勇武。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写将军巡夜时的情景。
“草惊风”,以拟人的手法烘托出当时紧张的气氛。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则是对李广“中石没镞”故事的夸张和诗化,使戍边将军的形象呼之欲出,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味道醇厚。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目标:1.正确掌握本课2个生字,掌握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即每首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把握《塞下曲》中“将军”的形象,体会《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了解陆游的生活时候的社会背景,理解诗人的处境和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
借助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和故事取材,理解诗句的意思。
在学习《塞下曲》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先对“塞下曲”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知道“塞下曲”是唐代乐府曲名,多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李白、王昌龄等很多诗人都以此为题写过古诗。
教师在学生开始阅读这首古诗之前,可以给学生讲述汉将军李广的相关故事。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阅读课后“我的资料夹”中提供的资料,将培养学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能力和古诗教学结合起来。
有了前面的铺垫,以文带文可以说这首诗学起来就很容易了。
可以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以“这首古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为话题,让学生来讲述通过阅读而了解到的古诗的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塞下曲》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塞下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塞下曲》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的古诗三首之一。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戍卒的艰苦生活和他们对家乡的思念。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边塞戍卒的生活状况,感受到他们的英勇和坚韧,同时也能领略到古诗文的韵味和美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他们对于古诗文的韵律和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边塞戍卒的生活和情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塞下曲》,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文的韵律和节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边塞戍卒的艰苦生活和英勇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塞下曲》,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文的韵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文中的情感,感受边塞戍卒的生活和情感。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文的韵律和节奏,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3.图像展示法:通过图像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边塞戍卒的生活环境,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简单的边塞风光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进入边塞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塞下曲》,感受诗文的韵律和节奏。
3.讲解:对诗文进行逐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边塞戍卒的生活和情感。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5.表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6.总结:对诗文进行总结,强调诗文中的情感和意境。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诗文的标题《塞下曲》和诗文的韵律节奏,同时将用图像展示边塞戍卒的生活环境,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2《塞下曲(夜黑雁飞高)》名师精品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2《塞下曲(夜黑雁飞高)》名师精品教案1一. 教材分析《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雁群飞翔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敬畏。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同时也能了解到中国古代的狩猎文化和鸟类的生态习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阅读能力,对古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古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难点:诗句的翻译和解读,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相关图片、PPT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夜晚雁群飞翔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产生对诗歌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followed by a second reading where students can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onation andexpression.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古人吟诵诗歌的方式,体会诗歌的意境。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关于诗文内容、诗句翻译等方面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
课文结构 塞下曲
敌军溃逃 雪地追敌
奋勇杀敌
课文主旨 《塞下曲》的大意是:敌军溃逃,将士在严寒
环境中奋勇追敌,一逃一追的故事情节,情景交 融的手法,让读者自己想象战事的激烈,突出表 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精神的赞赏。
课堂小结 本诗情景交融。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
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 想象是非常丰富的。表现了战士奋勇杀敌爱国 爱家的精神品格。
四年级下册语文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月黑雁飞高,单. 于夜遁逃。
dān (单独) 单
shàn(单姓)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放学时,王老师说:“请姓单. ( shàn )的同学留下,我想单. ( dān )
独和你谈一谈。”老师话音刚落,同学的目光全都刷向了他。
理解词语
大雪满弓刀。
最后一句写景有什么好处?
对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 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情景交融,一逃一追,虽没有直接写 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 常丰富的。
这是课后第1题哦!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想要率领轻骑兵追赶,纷飞的大雪堆满了弓刀。这句诗 表现了战士奋勇杀敌、爱国爱家的精神品格。
2.背诵课文。 3.学习一组描写人物品格的古诗,感受作者对高尚品格的
赞美之情。 (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认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月黑雁飞高》优质课件
想象当我军将士发现敌军潜 逃会做些什么?
欲将轻骑逐
将:率领。 轻骑:轻装快速的 骑兵。 逐:追赶。
句意:将军率领轻 骑兵一路追杀。
大雪满弓刀
这句诗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句意:漫天的大 雪已落满弓和刀。
“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 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 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 逐敌的精神。
诗文悟情
学了这首古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描写守关将士夜追逃兵的诗。月黑之夜,敌军首领 带领着残兵败将,趁着风高月黑的夜晚慌乱溃逃,惊起了大雁嘶 鸣高飞。此情此景惊动了唐军,将军号令轻骑列队而出,准备乘 胜追击。虽然天寒地冻,大雪掩盖了刀箭的锋芒,但将士们却不 惧严寒,个个斗志昂扬,信心十足。全诗语言简洁,作者以雪的 寒冷更加衬托出将士们杀敌的热情。诗文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1课
塞下曲
难点名称: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诗文初探 诗文朗读 诗文释义 诗文悟情
诗文初探
你了解大漠的风雪吗? 你能想象在漫天风雪里将军 率领大军追逐敌军的场景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唐代诗人 卢纶笔下的塞外,一起来感 受气势雄宏的《塞下曲》。
诗文朗读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 /雁 /飞高, 单于 /夜 /遁逃。 欲将 /轻骑 /逐, 大雪 /满 /弓刀。
诗文释义
月黑雁飞高
月黑:没有月光。
句意:暗淡的月夜里, 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 而起。
单chán于夜遁逃
想一想这一句跟上一句有 什么关系?
单于(chán yú ):匈奴 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 最高统帅。 遁:逃走。
句意:单于的军队想要 趁夜色潜逃。
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2《塞下曲(夜黑雁飞高)》优秀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2《塞下曲(夜黑雁飞高)》优秀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首诗歌。
这首诗歌描绘了夜晚雁群飞翔的壮观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他们对于自然景物和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音乐资料,用于营造情境。
2.准备诗歌的注释和翻译,方便学生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营造一个夜晚大自然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诗歌,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然后教师呈现诗歌的注释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朗读诗歌,并尝试背诵。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歌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还能想到其他的夜晚景象吗?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译文翻译
《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译文翻译
《芙蓉楼送辛渐》
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塞下曲》
译文:
林密草深树高,野兽出没其中。
夜静时,能听到它们的叫声,但它们身形狡猾,难以被发现。
将军发现一只狐狸高高地趴在密集的草丛中,正准备张弓搭箭去射它。
但狐狸似乎有所警觉,突然逃走。
将军手疾眼快,迅速发射一支箭,一下就射中了目标。
他深为自己的好箭法而自得。
《墨梅》
译文:
洗砚池边有一棵梅花树,淡淡的墨迹和泪迹斑斑点点是她亲吻印迹。
不要在画梅花时标上圈圈点点,不要给人落下话柄。
愿我的一生淡泊名利就像这梅花一样。
以上是对《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的译文翻译。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说课第【1】篇〗一,教学目标二,重点、难点已混点三,教学准备六、课时安排七、方式、手段知识与技能: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把握《塞下曲》中将军的形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解释诗句和部分字词的意思。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诗歌。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已混点:《塞下曲》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当时的心境。
教师:课件学生预习课文,课前查找资料。
1 课时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激情引入,解题质疑. 一、激情引入,解题质疑. (预设 5 分) 1、在中国古代,有许多位著名的将军,他们都凭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和高超武艺,建立了丰功伟绩。
那么,你知道古代的那位将军,给大家介绍一下! 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将军,他就是西汉名将李广。
李广驻守边疆的时候,让敌人闻风丧胆,号称飞将军。
这节课,我们就可以从唐代诗人卢纶笔下的古诗《塞下曲》中,领略这位飞将军的风采! 2、课前交流搜集的有关西汉名将李广的资料。
初读古诗,识字正音。
( 。
(10 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
(10 分) 1、板书课题。
指名学生解题,简介作者及背景。
2、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
3、小组内互读。
纠正字音,将诗歌读正确,读通顺。
小队长检查词语。
(1).指读生字词,分析字词,理解词义。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课文朗读、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三⾸》课⽂朗读、知识点、图⽂解读电⼦教材▼▼▼▼《塞下曲》塞下曲[唐]卢纶⽉⿊/雁/飞⾼,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雪/满/⼸⼑。
作者介绍:卢纶(约742—约799)字允⾔,唐代诗⼈,⼤历⼗才⼦之⼀。
从军多年,他所做的边塞诗富有战⽃⽣活⽓息,雄壮感⼈。
主要作品:《塞下曲》《长安春望》《逢病军⼈》等。
主题:《塞下曲》的⼤意是:敌军溃逃,将⼠在严寒环境中奋勇追敌,⼀逃⼀追的故事情节,情景交融的⼿法,让读者⾃⼰想象战事的激烈,突出表达了战⽃的艰苦性和将⼠们奋勇精神的赞赏。
译⽂:没有⽉亮的晚上,⼤雁⾼飞,单于趁着⿊夜逃跑。
想要率领轻骑兵追赶,纷飞的⼤雪堆满了⼸⼑。
注解:【⽉⿊】没有⽉光。
【单于】匈奴的⾸领,这⾥指侵扰唐朝的契丹等贵族⾸领。
【遁】逃⾛。
【将】率领,这⾥读jiàng。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鉴赏:本诗情景交融。
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场⾯,但留给⼈们的想象是⾮常丰富的。
表现了战⼠奋勇杀敌爱国爱家的精神品格。
第⼀、⼆句,写敌军的溃退。
趁着漆⿊寂静的夜晚,敌⼈悄悄地逃跑了。
“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尽管有夜⾊掩护,敌⼈的⾏动还是被我军觉察了。
第三、四句,写我军准备追击的场⾯,表现了将⼠们威武的⽓概。
最后⼀句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的艰苦性和将⼠们奋勇的精神。
情景交融,⼀逃⼀追,虽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场⾯,但留给⼈们的想象是⾮常丰富的。
《墨梅》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夸/好颜⾊。
只留/清⽓/满乾坤。
作者介绍: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农,亦号 “⾷中翁”“梅花屋主”等,元朝著名画家、诗⼈、篆刻家。
⼀⽣爱好梅花,种梅、咏梅,擅长画梅。
主要作品:《⽩梅》《梅花》《读史》等。
主题:《墨梅》这⾸诗表⾯是诗⼈赞美墨梅不求⼈夸,只愿给⼈间留下清⾹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喻,表达⾃⼰对⼈⽣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尚情操。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简介】《塞下曲》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其中的第二首。
本单元以“人物品质”为主题,呈现出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习作要求是“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塞下曲》是一首边塞诗,诗人描述了一个精彩的边塞战斗场景,赞扬了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
作者在塑造戍边战士的威武形象时,并没有进行直接描写,而是运用细腻的笔法,详细描写了战前沙场的景物,利用“月黑”“雁飞高”“遁逃”“大雪”“弓刀”等景象,烘托出了一个大战将起,战场之上紧张的肃杀之气。
【设计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设计出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的学习活动。
重视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与学习方法。
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完全用意志力约束和管理自己,感性学习的要求远远大于理性学习的需求。
其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借助直观的、具体的内容调动其感性认识,促进思维发展。
四年级的学生,其情感和情绪都比较强烈,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想方设法使课堂上教与学充满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学习。
同时,四年级的学生思维开始从模仿向半独立和独立转变,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发散性,继而形成创造性,在四年级尤其关键。
【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判断多音字的读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认识生词“单于”并理解其代表意义,会写“雁”字。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想象古诗描写的画面,感受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体会借助场景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判断多音字的读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会写“雁”字。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塞下曲
事件
单于的军队准备乘夜 色逃跑,惊起了栖息
的大雁飞向高空。
欲
大 说说诗句后两句的意思,再想想诗句
将
雪 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
轻
满
骑
弓 欲:想要
逐
刀 将:率领
,
。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满:落满
诗意: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
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思考问题 “满”字用在这里,写出了什么?
由“满”感受到突如其来的雪很大,天气严 寒,塞外环境恶劣,将士们不顾严寒,英勇 无畏的精神品质。
月
单 读古诗前两句,说说诗句的意思。
黑
于
雁
夜
月黑:没有月光
飞
遁 单于:贵族首领
高
逃 遁逃:逃走
,
。
诗意:没有月光的夜晚,雁群飞得很高,
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跑。
从这两句诗中不难看出,单于的溃败与逃 跑时的狼狈,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结合图片说一说前两句诗介绍的环境和事件 分别是什么。
1
2
环境
一个没有月光的 夜晚。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四年级下册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
四年级下册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
1、四年级下册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2、原文: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
“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
“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该诗情景交融。
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
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
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第【1】篇〗壹教材解读-组诗线索教材解读:统编教材四上、四下、五下、六下都有“人物”单元。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古诗三首》一课编排了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卢纶的《塞下曲》和王冕的《墨梅》,教参指导2课时完成,笔者选择尝试组诗教学《塞下曲》和《墨梅》。
《塞下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这两首诗语言风格不同、表达内容不同,但是他们都通过描写事或物,来展现诗人自己的精神和品质。
组诗线索:这两首诗歌组在一课时教学,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这两首诗歌无论是从诗歌题材、语言风格、写作方法上都大相径庭。
要将这两首诗放在一起教学,首先要找到共同点,那就是同为赞美人物品格。
第一首诗重画面,把一幅画读成一首诗,从丰富的画面中看到了人物品格;第二首诗重诗中词,把一首诗读成一幅画,从寻“墨梅”品“清气”中体会到人物品格。
在尾声处唱响“人生如画,人品如诗”,诗画交融的清新隽永将两首诗紧紧融合在了一起。
你看,抓住“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个角度,就可以将两首诗歌进行合理串联。
人生如画,画中之景就是我们向往的样子;人品如诗,清淡隽永却源远流长。
贰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四年级的学生,自己已经基本可以做到字词认读和书写,初步把诗歌读准确读出节奏,所以可以将读和写放在预习环节自主学习,但可能还会读错一些难读的字词,如多音字,通假字等,需要教师稍做点拨。
学生也已经学过借助注释、查找资料等方式理解诗句的大意。
四年级上册已经学过一组边塞诗,学生对于边塞诗歌的特点已经不陌生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重点难点】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1、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
2、揭示课题,板书:《从军行》《塞下曲》3、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1、教师范读,激发热情。
2、自读,扫清障碍: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首古诗的理解。
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四、认认写写,正确识字1、交流记住生字的好办法,准确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熟读古诗第二课时一、复习1、指名读古诗,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
2、分别说说两首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二、细读古诗,感悟意境(一)学习《从军行》1、出示课文挂图,教师感情朗读。
2、出示问题,引导读、悟:(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3、指名读,体会诗情: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龄,你该怎样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4、指导背诵。
(二)学习《塞下曲》1、指名读,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夜、平明)2、自读思考:(1)结合插图,说说在“夜”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结合诗句想象:“平明”来到现场,将士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想?3、汇报交流,师相机把学生的理解、感悟引向深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与反思第1篇】《塞下曲》精品教案课时目标1.读准多音字“单”;会写“雁”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塞下曲》,背诵古诗。
3.读懂《塞下曲》,读出画面,读懂诗意。
了解诗中所描写的将士雪夜追敌的情景,感受诗人对将士不畏艰辛、英勇无畏的气概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1.复习导入。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谁来背一背?(师指名背诵)(2)你觉得这首送别诗与你熟悉的其他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一样吗?(生交流)(3)师引导:在学习《芙蓉楼送辛渐》时,我们了解到王昌龄是边塞诗人。
其实,唐诗按照内容进行分类,有:送别诗、田园诗、思乡诗、边塞诗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边塞诗。
(板书:边塞诗)(4)初步了解边塞诗。
①课件出示资料。
②师:快速浏览资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生自由交流)2.板题读题。
(1)课件出示诗题。
(2)师指名读诗题。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是学生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
由复习旧知识来引入新课,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进行牵引联想。
板块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初读古诗。
(1)课件出示古诗。
(2)生自由朗读,读通、读顺古诗,读的时候注意字的读音,反复多读几遍,读正确,读熟。
(3)师检查生读书情况,适时引导读;小组竞读,读通、读顺每句诗;同桌互读,互相指正;师指名读出诗的节奏。
2.学习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1)课件出示要求认识的字。
①师指名读词语,强调:“单”是多音字,单于的“单”读“chán ”。
②师指名读文中“单于”的注释,全班齐读词语。
(2)指导书写。
师重点指导“雁”字的书写。
①生小声认读,师引导:从字形的角度观察,要记住这个字,难吗?你有什么好方法?②生交流。
,雁,一种候鸟。
= (“人”字形)+ (鸟),表示以“人”字队形飞行的鸟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词语解析: 暗:昏暗。 引:拉。 平明:清早。 白羽:本指箭杆上的羽毛 ,这里借指箭。 没:陷入。指箭射入很深 。
林暗草惊风 夜幕降临,昏暗的树林中有 风吹草动。 , 将军夜引弓 将军夜巡,误把草中巨石 当作猛虎,立刻拉弓。 。 平明寻白羽 天亮时去寻找射出去的箭, , 没在石棱中 却发现,箭头已射入了石头 。 中。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塞下曲》
大岗李乡苏刘庄学校
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卢纶: 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 子之一。卢伦的诗,以五七言近体 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 军生活中所写的诗,如《塞下曲》 等,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 人传诵。
《塞下曲》: “塞”为边界的意思。《塞 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 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 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 卢纶的《塞下曲》组 诗六首,这里选的 是第二首。
将军的形象:
武艺高强,臂力过人。勇猛。 忠于职守。 艺高人胆大 。
资料链接:
李广:汉族,中国西汉时的名 将。汉文帝十四年从军击匈奴因 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 边域七郡太守。武帝时,召为中 央军卫尉。匈奴畏服实,诗人卢纶写的《 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 六首。今天我们学的是第二首。在剩 下的五首诗中,还有第三首“月黑雁 飞高”十分有名。另外,像著名大诗 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作过《塞下 曲》。那么,课下就让我们互相帮忙 ,收集这些古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