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五氟乙烷

合集下载

(完整版)详细化学物质及其CAS注册号清单

(完整版)详细化学物质及其CAS注册号清单

详细化学物质及其CAS 注册号清单境管理物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表格中的物质。

Table 1 — Cadmium / Cadmium CompoundsTable 2 — Lead / Lead CompoundsTable 3 — Mercury / Mercury Compounds表3 —汞及其化合物Table 4 — Chromium VI CompoundsTable 5、6 — Polybrominated Biphenyls (PBBs) and Polybrominated DiphenylTable 7 、8、9、10—Phthalates(DEHP,BBP,DBP,DIBP)Table 11-1 —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and Terphenyls (PCTs)Table11-2 — Polychlorinated NaphthalenesTable 12 — 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 / IsomersTable 12 — 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Hydrochlorofluorocarbons / IsomersTable 13 — AsbestosTable 14、15 — Chlorinated ParaffinsTable 16 — Azo colourants and Azo dyesTable 17 — NickelTable 18 — Organic tin compounds(TBT\TPT\TBTO\DBT\DOT)Table19 —Arsenic/Arsenic CompoundsTable20 —PerfluorooctanesulphonateTable21— PERFLUOROOCTANOIC ACIDTable22 — Dimethyl FumarateTable23 — Monomethyl-dibromo-diphenyl methaneTable24 — Monomethy1 tetrachlorodiphenyl methaneTable25 — Monomethyl-dibromo-diphenyl methane; bromobenzylbromotoluene, mixture of isomersTable26 — PentachlorophenolTable 28—Tetrabromo-bisphenol A (TBBA)Table 29—HBCDDTable 30—Bisphenol-ATable 31—Triclosan表31—三氯沙Table 32—other PhthalatesTable 33—Musk fragrance substanceTable 34—Cobalt dichlorideTable 35—Nonylphenol and Nonylphenol ethexylate 表35—表面活性剂/壬基酚(C6H4(OH)C9H19)Table 36—4 - nitrobiphenyl and its saltsTable 37—4,4'-DiaminodiphenylmethaneTable 38—HexachloroethaneTable 39—AcrylamideTable40— Tris(1-aziridinyl)phosphine oxideTable 41— AlkylphenolsTable 42—2,4,6-Tri-tert-butylphenolTable 43— Tri-(2,3-dibromo-propyl phosphate)Table 44 — Polyvinyl ChlorideTable 45—Beryllium/Beryllium CompoundsTable 46—Antimony/Antimony CompoundsTable 47 — Radioactive SubstancesTable 48 — PerchlorateTable 49—phenol compoundsTable 50—Halogenated dioxins and furansTable 51—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 and its acetateTable 52— Specific benzotriazoleTable 53— Expanded polystyreneTable 54— Heavy metals in toysTable 55— N-hexaneTable 56 - Global warming substancesTable 57— Chlorinated flame retardants (CFRs)Table 58—Phosphate ester flame retardantTable 60—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able 61-65Table 66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Table 67 —Selenium/Selenium CompoundsTable 68 —Bismuth/Bismuth CompoundsTable69—SurfactantsTable 70 — Boron and its compoundsTable 71-75Table 76 Red phosphorus andYellow phosphorusTable 77 — N-dimethylacetamide (DMAC)Table 78 —(POPs)Table 01—Halogen compoundTable 02 — 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 (other than PBBs or PBBEs)。

制冷剂编号表示方法

制冷剂编号表示方法

制冷剂编号表示方法(GB 7778-87)本标准规定了各种通用制冷剂的简单编号表示方法,以代替使用其化学名称、分子式或商品名称。

使用本标准规定的制冷剂编号表示方法时,并不排除化学名称和分子式的使用。

本标准等采用国际标准ISO 817-197《有机制冷剂---数字符号》。

1制冷剂的分类制冷剂分为卤代烃、环状有机化合物、非共费和共费混合物、其他各种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以及不饱和有机化合物等(如表所示)。

2制冷剂的编号对每种制冷剂规定的识别编号如表所示,其规则如下:2.1对甲烷、乙烷、丙烷和环丁烷系的卤代烃以及碳氢化合物,规定的识别编号要使化合物的结构可以从制冷剂的编号推导出来,且不致产生模棱两可的判断。

2.1.1自右向左的第一位数字是化合物中氟(F)原子数。

2.1.2自右向左的第二位数字是化合物中氢(H)原子数加1的数。

2.1.3自右向左的第三为数字是化合物中碳(C)原子数减1的数。

当该数字为零时,则略去。

2.1.4化合物中的氯(CL)原子数,是从能够与碳(C)原子结合的原子总数中减区氟(F)和氢(H)原子数的和求得的。

饱和化合物当只有1个碳原子时,连接的原子总数是4。

当存在2个碳原子时,连接的原子总数有6,如果该化合物不是饱和的,则连接的原子总数是4。

对于饱和的制冷剂,连接的原子总数如下:当C=1时,等于4;C=2时,等于6;......C=n时,等于2n+2.对于单个不饱和的和环状和的制冷剂,连接的原子总数如下:当C=2时,等于4;C=3时,等于6;.....C=n时,等于2n.2.1.5环状衍生物,在制冷剂的识别编号之前使用字母C.2.1.6在溴部分和全部代替氯的情况下,仍然采用同样的规则,但要在原来氯-氟化合物的识别编号后面加字母B以来溴(Br)的存在,字母B后的数字表示溴原子个数.2.1.7乙烷系同分异构体都具有相同的编号,但最对称的一种用编号后面不带任何字母来表示.随着同分异构体变得愈来愈不对称时,就应附加a、b、c等字母。

氯二氟甲烷和氯五氟乙烷共沸物(氟利昂502)

氯二氟甲烷和氯五氟乙烷共沸物(氟利昂502)

氯二氟甲烷和氯五氟乙烷共沸物GHCIF2+CCIF2CF3 Chlorodifluoromethane and choropentafluoroethane mixtures with fixed boiling point
1.1别名:
一氯二氟甲烷和一氯五氟乙烷共沸物,氟利昂22/115,氟利昂502,R502
1.2危规分类及编号
按GB13690归类为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危规分类及编号:不燃气体。

GB2.2类22050。

UN No.1973;
IMDG CODE2119页,2.2类。

1.3用途
作为致冷剂用于食品工业、食品冷藏、制冰、家电。

1.4物化性质
无色气体。

是氯二氟甲烷和氯五氟乙烷共沸物,其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48.8%/51.2%,沸点-45.4℃。

蒸气相对密度4.2。

1.5危险特性
受热钢瓶内压增加有爆裂危险。

低毒。

高浓度有轻度麻醉作用。

1.6应急措施
1.6.1 消防方法:本品附近发生火警可用水喷淋冷却火场中的钢瓶,如可能转移至安全地带,防止氟氯烷受高温分解发生钢瓶爆裂并释出有毒的烟雾。

1.6.2急救:应使吸入气体的患者脱离污染区,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安臵休息并保暖。

1.7储运须知
包装标志:不燃气体。

包装方法:钢瓶装。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内,远离热源和火种,防潮、防晒,不得漏天存放;平时用肥皂水检查钢瓶是否漏气;搬运时戴好钢瓶的安全帽及防震橡皮圈,防止容器碰撞;与易燃物、腐蚀品隔离储运。

泄漏处理:关闭泄漏钢瓶的阀门,并用排风机将泄漏的气体排至大气中。

ODS测试工作表

ODS测试工作表
CFC-217;氯七氟丙烷
四氯化碳;四氯甲烷
1,1,1-三氯乙烷;甲基氯仿
CFC-11;三氯氟甲烷
TOTAL
检测人员
审核人员
备注:检测结果计算公式:C0/m0结果已扣除空白数据,单位为mg/kg
Halon-1301;一溴三氟甲烷
Halon-2402;四氟二溴乙烷
CFC-13;氯三氟甲烷
CFC-111;五氯氟乙烷
CFC-112;四氯二氟乙烷
CFC-211;七氯氟丙烷
CFC-212;六氯二氟丙烷
CFC-213;五氯三氟丙烷
CFC-214;四氯四氟丙烷
CFC-215;三氯五氟丙烷
CFC-216;二氯六氟丙烷
ODS测试工作表
合同编号:进度要求:□普通□加急□特急□其他
实验编号
样品质量/ g
前处理方法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
CFC-11;三氯氟甲烷
CFC-12;二氯氟甲烷
CFC-113;三氯氟乙烷
CFC-114;二氯四氟乙烷
CFC-115;氯五氟乙烷
Halon-1211;溴氯二氟甲烷

ODS(臭氧层破坏物质)清单

ODS(臭氧层破坏物质)清单
CFC-12
CF2Cl2
二氯二氟甲烷
1
CFC-113
C2F3Cl3
1,1,2-三氯-1,2,2-三氟乙烷
0.8
CFC-114
C2F4Cl2
1,2-二氯-1,1,2,2,-四氟乙烷
1
CFC-115
C2F5Cl
一氯五氟乙烷
0.6
CFC-13
CF3Cl
一氯三氟甲烷
1
CFC-111
C2FCl5
五氯一氟乙烷
1
主要用途为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清洗剂、气雾剂等。按照《议定书》最新的调整案规定,2013年生产和使用分别冻结在2009和2010年两年平均水平,2015年在冻结水平上削减10%,2020年削减35%,2025年削减67.5%,2030年实现除维修和特殊用途以外的完全淘汰
(HCFC-132)
C2H2F2Cl2
CFC-112
C2F2Cl4
四氯二氟乙烷
1
CFC-211
C3FCl7
七氯一氟丙烷
1
CFC-212
C3F2Cl6
六氯二氟丙烷
1
CFC-213
C3F3Cl5
五氯三氟丙烷
1
CFC-214
C3F4Cl4
四氯四氟丙烷
1
CFC-215
C3F5Cl3
三氯五氟丙烷
1
CFC-216
C3F6Cl2
二氯六氟丙烷
1
CFC-217
(HCFC-123)
CHCl2CF3
1,1-二氯-2,2,2-三氟乙烷
-
0.02
(HCFC-124)
C2HF4Cl
一氯四氟乙烷
2
0.02-0.04

消耗臭氧层(ODS)物质清单ok

消耗臭氧层(ODS)物质清单ok

消耗臭氧层(ODS)物质清单类别物质异构体数目ODP值*备注代码化学式化学名称第一类全氯氟烃(又称氯氟化碳)CFC-11 CFCl3三氯一氟甲烷主要用途为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

按《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除特殊用途外,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

CFC-12 CF2Cl2二氯二氟甲烷 1CFC-113 C2F3Cl31,1,2-三氯-1,2,2-三氟乙烷0.8CFC-114 C2F4Cl21,2-二氯-1,1,2,2,-四氟乙烷1CFC-115 C2F5Cl 一氯五氟乙烷0.6CFC-13 CF3Cl 一氯三氟甲烷 1CFC-111 C2FCl5五氯一氟乙烷 1CFC-112 C2F2Cl4四氯二氟乙烷 1CFC-211 C3FCl7七氯一氟丙烷 1CFC-212 C3F2Cl6六氯二氟丙烷 1第一类全氯氟烃(又称氯氟化碳)CFC-213 C3F3Cl5五氯三氟丙烷 1 主要用途为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

按《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除特殊用途外,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

CFC-214 C3F4Cl4四氯四氟丙烷 1CFC-215 C3F5Cl3三氯五氟丙烷 1CFC-216 C3F6Cl2二氯六氟丙烷 1CFC-217 C3F7Cl 一氯七氟丙烷 1第二类哈龙(哈龙-1211) CF2BrCl一溴一氯二氟甲烷3主要用途为灭火剂。

按《议定书》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除特殊用途外,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

(哈龙-1301) CF3Br 一溴三氟甲烷10(哈龙-2402) C2F4Br2二溴四氟乙烷 6第三类四氯化碳CCl4四氯化碳 1.1主要用途为加工助剂、清洗剂和试剂等。

按《议定书》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除特殊用途外,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

第四类甲基氯仿**C2H3Cl31,1,1-三氯乙烷(非1,1,2-三氯乙烷)又称甲基氯仿0.1主要用途为清洗剂、溶剂。

关于五氟乙烷(R125)的制备方法

关于五氟乙烷(R125)的制备方法

关于五氟乙烷(R125)的制备方法引言::本文涉及采用一种含铬催化剂使全氯乙烯与氟化氢在气相状态下反应,制备五氟乙烷(R125) 的工艺方法。

其中,催化剂含有铬和镁,它是以一种水溶性铬(....要,加上石墨一起于水中反应,把该反应混合物制成膏状,然后干燥,并以氟化氢在温度20~500 ℃下进行处理而制得。

所使用的这种铬( III)盐与氢氧化镁以及,若需要,加有石墨的已经干燥的膏状物在以氟化氢于20~500 ℃下进行处理之前,其Cr的质量分数(以Cr2O3 计)为4. 5% ~26% ,M g的质量分数(以M gO 计)至少为25%。

关键词组:五氟乙烷(R 125) ;催化剂;全氯乙烯;氟化氢1前言本文涉及采用一种含铬催化剂使全氯乙烯(Cl2 C = CCl2 )与氟化氢在气相状态下反应,制备五氟乙烷(R125) 的工艺方法。

R125,作为一种不含氯的化合物,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因此是一种理想的CFCs替代品。

以前已经有一些制备R125的工艺方法。

GB -A - 1 307 224所述的是采用一种无氧化铬基质的催化剂(表IV , 实例23)进行该反应。

然而,该方法会生成20%的R115 (CF3 CF2 Cl) ,它是一种较强的降解臭氧物质(ODP) ,因此,必须彻底从R125 中去除。

由于R115会与R125形成一种共沸混合物,因此要去除它很困难,并会损失一部分的R125。

R115也不能返回流程重新进行反应。

美国专利US - A - 3 258 500同样叙述了一种以氧化铬为催化剂使全氯乙烯转化为R125的方法( Examp le 17) 。

然而,它一样地存在其“理想的产物选择性”,即R125 和那些可返回流程重新转化为R125的副产物(C2 HCl1 + x F4 - x , x = 0~3)的产量太低,因而没有实用价值的问题。

在300 ℃下,其理想产物的选择性低于80% ,在450 ℃下,低于50%。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最新国标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最新国标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液化气体气瓶(以下简称气瓶)充装规定的范围、基本条件、充装、充装量技术要求、充装记录和充装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

本文件适用于高压液化气体气瓶和在气瓶最高使用温度下饱和蒸气压力不小于0.1MPa(表压,下同)的低压液化气体气瓶的充装。

本文件不适用于机动车用气瓶、燃气气瓶的充装。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144气瓶颜色标志GB/T13005气瓶术语GB/T15383气瓶阀出气口连接型式和尺寸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T16804气瓶警示标签GB/T28051焊接绝热气瓶充装规定GB/T28052非重复充装焊接钢瓶充装规定GB/T34526混合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T34528气瓶集束装置充装规定TSG07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23气瓶安全技术规程国家市场监督总局令第74号《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3术语和定义GB/T13005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充装系数filling ratio气瓶单位容积内充装液化气体的质量。

3.2剩余压力remaining pressure气瓶充装前瓶内所剩余的气体压强。

4基本条件4.1气瓶充装单位应满足TSG07、TSG23的有关规定。

4.2气瓶充装单位应负责建立并持续维护充装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

4.3气瓶充装单位应按照TSG23要求对本单位已办理使用登记气瓶的电子标签或二维码等电子识读标志进行维护,无法电子识读的气瓶不应充装。

电子识读标志应带有加密和真伪判断信息保证电子识读标志的不可复制性。

4.4气瓶充装单位应按国家市场监督总局令第74号配备相应人员,并经过培训合格,同时需制定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和机制等。

臭氧层物质清单

臭氧层物质清单

附件:
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
* 在列出消耗臭氧潜能值的幅度时,为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目的应使用该幅度的最高值。

作为单一数值列出的消耗臭氧潜能值是根据实验室的测量计算得出的。

作为幅度列出的潜能值是根据估算得出的,因为较不确定,幅度值涉及一个同质异构群的潜能值,其最高值是具有最大消耗臭氧潜能值的异构体的消耗臭氧潜能值估计数,最低值是具有最少消耗臭氧潜能值的异构体的潜能值估计数。

** 本分子式并不指1,1,2-三氯乙烷。

蒙特利尔议定书

蒙特利尔议定书

《维也纳公约》签署2个月后,英国南极探险队队长J.Farman宣布,自从1977年开始观察南极上空以来,每年都在9~11月发现有“臭氧空洞”。

这个发现引起举世震惊。

1985年9月,为制定实质性控制措施的议定书,UNEP组织召开了专题讨论会。

同年10月,决定成立保护臭氧层工作组,从事制定议定书的工作。

1987年9月,由UNEP组织的“保护臭氧层公约关于含氯氟烃议定书全权代表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36个国家、10个国际组织的140名代表和观察员,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9月16日,24个国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

中国政府认为这个《议定书》没有体现出发达国家是排放CFCs 造成臭氧层耗减的主要责任者,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要求不公平,所以当时没有签定这个议定书。

由于保护臭氧层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上《议定书》制定时未能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在1989年5月赫尔辛基缔约方第1次会议之后,开始了《议定书》的修正工作。

1990年6月,在伦敦召开的缔约方第2次会议通过了《议定书》修正案。

由于修正案基本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包括印度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都纷纷表示将加入修正后的《议定书》。

中国代表团在会上也表示将建议我国政府尽快加入修正后的《议定书》。

1991年6月14日,中国政府驻联合国代表团将加入修正后《议定书》的文件交给联合国秘书长。

在缔约方第3次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团宣布了中国政府正式加入修正后《议定书》的决定。

一、《议定书》的内容《议定书》在前言中指出,有关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排放对臭氧层破坏产生直接的作用,因而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基于预防审慎原则,国际社会应采取行动淘汰这些物质,加强研究和开发替代品。

这里特别指出,有关控制措施必须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特别是其资金和技术需求。

前言中同时也强调任何措施应基于科学和研究结果,并考虑有关经济和技术因素。

ODS(臭氧层破坏物质)清单

ODS(臭氧层破坏物质)清单
三氯二氟丙烷
18
0.005-0.13
(HCFC-243)
C3H3F3Cl2
二氯三氟丙烷
18
0.007-0.12
(HCFC-244)
C3H3F4Cl
一氯四氟丙烷
12
0.009-0.14
(HCFC-251)
C3H4FCl3
三氯一氟丙烷
12
0.001-0.01
(HCFC-252)
C3H4F2Cl2
二氯二氟丙烷
第六类 含氢溴氟烃
CHFBr2
C3H2F3Cl3
三氯三氟丙烷
18
0.007-0.23
(HCFC-234)
C3H2F4Cl2
二氯四氟丙烷
16
0.01-0.28
(HCFC-235)
C3H2F5Cl
一氯五氟丙烷
9
0.03-0.52
(HCFC-241)
C3H3FCl4
四氯一氟丙烷
12
0.004-0.09
(HCFC-242)C3H3源自2Cl3(HCFC-123)
CHCl2CF3
1,1-二氯-2,2,2-三氟乙烷
-
0.02
(HCFC-124)
C2HF4Cl
一氯四氟乙烷
2
0.02-0.04
(HCFC-124)
CHFClCF3
1-氯-1,2,2,2-四氟乙烷
-
0.022
第五类 含氢氯氟烃
(HCFC-131)
C2H2FCl3
三氯一氟乙烷
3
0.007-0.05
C3F7Cl
一氯七氟丙烷
1
第二类 哈龙
(哈龙-1211)
CF2BrCl

ODC Banned substance list

ODC Banned substance list

《蒙特利尔议定书》附件的受控物质及中国的生产和消费情况
日期:2006-09-13
《蒙特利尔议定书》以附件列表的形式明确了受控物质的种类,并规定缔约方可以协商调整受控物质的种类。

经过缔约方会议进行的多次调整和修正,《议定书》扩大了受控物质的范围,加快了淘汰进程。

1989年,《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受控物质为两类8种;1991年,中国加入议定书伦敦修正案时为五类20种(HCFCs类物质34种为过渡性物质);在《北京修正案》下受控物质已达八类95种。

第一类:部分卤代氯氟烃(4个碳原子以下)(又称含氢氯氟烃,英文缩写HCFCs)
HCFC-
第二类部分卤代溴氟烃(4个碳原子以下)(又称含氢溴氟烃,英文缩写HBFCs)
注:上表所列物质,中国基本无生产。

压缩和液化气体危险货物编号和UN编号

压缩和液化气体危险货物编号和UN编号
R502
1973
22051
氯三氟甲烷和三氟甲烷共沸物
R503
2599
22052
二氯二氟甲烷和二氟乙烷共沸物
R500
2602
第3项 有毒气体
23001
氟[压缩的]
1045
23002
氯[液化的]
液氯
1017
23003
氨[液化的,含氨>50%]
液氨
1005
23004
溴化氢[无水]
1048
23005
磷化氢
磷化三氢;膦
1,1-二氟乙烷
R152a
1030
21029
1,1,1—三氟乙烷
R143
2035
21030
氟乙烯[抑制了的]
乙烯基氟
1860
21031
1,1—二氟乙烯
偏二氟乙烯;R1132a
1959
21032
四氟乙烯[抑制了的]
1081
21033
二氟氯乙烷
R142
2517
21034
三氟氯乙烯[抑制了的]
氯三氟乙烯;R1113
甲基乙烯醚
1087
21043
一甲胺[无水]
氨基甲烷;甲胺
1061
21044
二甲胺[无水]
1032
21045
三甲胺[无水]
1083
21046
乙胺
氨基乙烷
1036
21047
甲硫醇
疏基甲烷
1064
21048
亚硝酸甲酯[特许的]
2455
21049
乙硼烷
二硼烷
1911
21050
四氢化硅
硅烷;甲硅烷

一氯五氟乙烷-危险化学品安全周卡

一氯五氟乙烷-危险化学品安全周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化学品标识
危险性标志
窒息!
一氯五氟乙烷
chloropentafluoro-ethane
C2ClF5
CAS号:76-15-3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
熔点/凝固点(℃):-106;
初沸点和沸程(℃):-39;
爆炸上限/下限[%(v/v)]:无资料;
溶解性(mg/L):不溶于水。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立即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消防灭火介质
可用:使用适合火灾类型的合适的灭火剂。
禁用:无特别说明。
泄漏处理措施
浓度(m/m3)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未制定
PC-TWA:5000
PC-STEL:未制定
消防中心
人民医院
火警:119
匪警:110
急救:120
气体。高压现场急救措施
窒息。由于本品的物理状态,在商业/工业场合中,认为本品不太可能进入体内。与液体接触,发生冻伤。(见皮肤)。
皮肤接触: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不要脱去衣服,给予医疗护理。
眼睛接触: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吸入:新鲜空气,休息,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给予医疗护理。

五氟氯乙烷的分子直径

五氟氯乙烷的分子直径

五氟氯乙烷的分子直径五氟氯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2ClF5。

它的分子直径是多少呢?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分子直径是指分子在空间中的最大尺寸,也可以理解为分子的最大横截面直径。

对于五氟氯乙烷这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直径主要由分子中各个原子的直径决定。

我们来看一下五氟氯乙烷的分子结构。

它由两个碳原子、一个氯原子和五个氟原子组成。

碳原子是比较小的原子,氯原子和氟原子则相对较大。

根据这些原子的大小,我们可以初步估计五氟氯乙烷的分子直径应该在几个埃的量级。

然而,要准确计算五氟氯乙烷的分子直径,我们需要知道各个原子的精确直径。

根据实验数据,碳原子的直径约为 1.5埃,氯原子的直径约为3.0埃,氟原子的直径约为1.3埃。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五氟氯乙烷的分子直径。

五氟氯乙烷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和六个氟原子组成,其中一个碳原子周围有一个氯原子和三个氟原子。

另一个碳原子周围有一个氯原子和两个氟原子。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五氟氯乙烷分子的结构模型。

根据这个结构模型,我们可以计算出五氟氯乙烷分子的直径。

首先,我们将每个原子的直径相加,得到碳原子周围的原子直径总和为1.5+3.0+1.3+1.3+1.3=8.4埃。

同样地,另一个碳原子周围的原子直径总和为1.5+3.0+1.3+1.3=7.1埃。

因此,五氟氯乙烷分子的直径可以近似地认为是这两个直径总和的平均值,即(8.4+7.1)/2=7.75埃。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计算结果只是一个近似值,实际的分子直径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

此外,由于五氟氯乙烷是一个非刚性分子,其分子形状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进而影响分子的直径。

五氟氯乙烷的分子直径约为7.75埃。

这个结果对于研究五氟氯乙烷的物理性质、化学反应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读者对五氟氯乙烷的分子直径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本品,有可能引起心律不齐,昏迷甚至死亡。

接触本品液体可致冻伤。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C50 >5040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浓度为10%本品,6小时/天,无影响。

危险特性:在空气中不发生燃烧爆炸。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氟化物和氯化物气体。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物、氟化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仪器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5.环境标准:
美国车间卫生标准 6320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
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