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教学微课例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教学课例《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政治教学课例《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多媒体展示:《愚人吃饼》 古时候,有一个行路人,肚子饿极了,就买了一个 烧饼吃,吃后觉得不饱,就又买了一个吃,但肚子还是 饿得慌。于是他一连吃了 6 个,感觉还不是很饱,最后 又买了一个,哪知这个烧饼只吃了一半就饱了。这时他 十分恼火,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并责骂道:“我 是个多么不会过日子的人呀!先前的 6 个烧饼都被我白 白地浪费啦!早知道这半个烧饼就能吃饱,我为什么不 先吃它呢!” 思考:(1)寓言中的这个行路人的观点正确吗为 什么 (2)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哲学道理 生:思考作答略 师:寓言中的这个行路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 他只看得质变(由不饱到饱的变化),没有看到量变(前 面 6 个饼)的积累。这寓言给我们哲学启示是:)量变 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即量变和 质变的辩证关系。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板书)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一切事物的的发展总 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的发 生,即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板书)
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格给四粒,照这样
每一小格比上一格多一倍,把这个棋盘的六十四个小格 放满就行了.国王暗喜,命人把麦子拿来照办,谁知还没 到第二十格一袋子已经空了;随麦粒数迅速增长,国王 惊呆了,即便把全印度的小麦全给了他,也实现不了自 己的诺言!
思考:这个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生:思考作答略。 师:看着不起眼的数字,累积起来的结果却是骇人 听闻的,这体现了:1、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从微小 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的,(即量变开始)。达到一定 程度发生质变。 2、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即量变 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状态。 那么什么是量变和质变?二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一、量变和质变的含义(板书) 生:看书作答略 师:多媒体展示 1、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 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板书) 2、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 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小学数学教学微课例

小学数学教学微课例

小学数学教学微课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

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

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吕薇教师教学《认识角》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生:交通标志师:它们有什么不同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师:还有吗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师:什么不同生:转弯指示牌表示……,限速警示牌表示……,生2:我不同意…..接着学生争论起来。

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

我们老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景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兴趣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生1已经讲到要害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是画蛇添足。

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发问,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和作用。

教师的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当学生偏离基本的思维方向的时候,教师来一点“武断”的纠正也是必要的。

[案例背景]前几天上了一节“三角形的面积”感触颇深。

黄石市教育科研“教学课例”和

黄石市教育科研“教学课例”和

XX市教育科研“教学课例”和“教育案例"获奖成果名单
证书编号
姓名
单位
学科
(类别)
成果名称
成果类别
等级
王 珺
黄石九中
德育
《后进生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研究个案教育案例分析》
教研课题案例
壹等奖
帅克华、刘利亚
黄石实验中学
德育
开发户外研学中的德育资源
教研课题案例
壹等奖
邱俊艳
铁山一中
语文
《五柳先生传》教学案例
教研课题案例
王艳群
XX市铜绿山矿学校
数学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研课题课例
壹等奖
冯山红
XX市铜绿山矿学校
语文
语言的魅力第二课时
教研课题课例壹Biblioteka 奖李娟大冶铜绿山矿学校
英语
2B
教研课题课例
壹等奖
徐小玲
龚家巷小学
英语
《立足学生基础 共享七彩英语》
教研课题课例
壹等奖
张雪莹
广场路小学
体育
二年级立定跳远
教研课题课例
壹等奖
胡小妹
湖滨路小学
壹等奖
秦晓光 柯鹏飞
阳XX县富川中学
语文
《春》课例分析
教研课题课例
壹等奖
吴媛花
阳XX县富川中学
语文
《乡愁》课例
教研课题课例
壹等奖
柯于忠
阳XX县彭杨中学
数学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
教研课题课例
壹等奖
段辛正 王义明
阳XX县彭杨中学
数学
《算术平方根》
教研课题课例
壹等奖
蔡玉红 潘彩芹

小学科学教学课例《水滴里的微生物》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课例《水滴里的微生物》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五、拓展活动——观察牙缝里或木质菜板上的微生
物 【片断评析】结合信息技术将我们人类肉眼看不到
的,叫不出名字的,全体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对自 己的未知世界好奇心是极为强烈的,通过观察、合作、 交流,学生能将自己的认知合理的表达出来。在介绍显 微镜专家列文虎克时,学生的那种崇敬溢于言表,对今 后的科学学习很有帮助。
练,使学生的思维在交流的平台上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并能认真细
致的描述观察到的微生物;
●能用图表达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的
微生物。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
物;
●知道微生物、生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微生物是属于微观世界的,与我们平日见得到,摸 得着的宏观世界的事物有着极大的反差,学生学起来有 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决定利用信息技术 这一优势,解决这一难题。我借助网络寻找了很多微生 物的图片和知识,一方面给学生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和 学生一起对照自己观察的水滴中的微生物和图片中的 课例研究综 资料是否一致,这样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述
了生命体的奇特,知道了在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地方,还
有这样一个神奇的世界,教师的责任就是将学生带领进
入他们未知的领域,从而拓宽学生的认识。
四、介绍有关列文虎克的科学史以及微生物的知识
【评析】对列文虎克的介绍能加深学生对显微镜的
认识,他的精湛技艺和对学术的一丝不苟的态度是学生
学习科学时应该具有的学习态度。
一次接触”,提高观察能力;二是借助显微镜观察、描
述水滴中的微生物。仅有观察是不够的,要能将自己的

“悄悄变化的我”教学课例及点评

“悄悄变化的我”教学课例及点评

“悄悄变化的我”教学课例及点评《悄悄变化的我》是一篇极具启发性的教学课例,全面展现了人类心理、思维与行为在成长过程中的悄悄变化。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本课例引发学生对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心理变化等方面的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一、教学课例】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人的心理、思维与行为的变化;2.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与自我管理能力;3. 引导学生倾听和理解他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班级之中的“不好好学习”的普通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 他的改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个微小的过程而逐渐形成;3. 通过他的学习与生活经历,学生能够理解人的变化是悄悄发生的,需要一个个微小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看《悄悄变化的我》故事视频;2. 分组讨论,学生交流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悄悄变化;3. 教师进行梳理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成长中的心理、思维与行为的变化;4. 学生展示成果,共同分享成长故事。

四、教学方式1. 视频展示;2. 小组讨论;3. 思维导图与总结;4. 学生成长故事分享。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展示与分享,评价学生对成长过程中心理、思维与行为变化的认知情况;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维深度。

该课例引发学生对自我认知的思考。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的心理、思维与行为都会发生悄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个微小的过程逐渐形成的。

这种悄悄变化的存在,需要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和交流,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以及自我认知中的变化和发展。

该课例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与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在观看故事视频后,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思维导图的方式,理清自己的成长问题,找到成长过程中的进步和改变。

并且,学生还可以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从而加深对自我的认知,并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认识自己,关注自己的成长,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昆明的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昆明的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昆明的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语文
教学课例名
《昆明的雨》

《昆明的雨》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
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通过描写昆明的雨及雨中特有
的事物、人物、情景等,表达作者对昆明的生活的喜爱
和怀念,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生活中不是缺
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这篇文章中平凡之物,平
人的小酌……这些都是雨中之物、雨中之人、雨中之景。 (4)作者看似信笔写来,无拘无束,将诸多的人、
事、物汇聚于此,那么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提示: 这些人、事、物构成一副昆明雨季的生活图,在作者的 笔下,无论是景物、滋味、人情或是氛围,都充满着美 感和诗意,作者正是以此表达出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想 念之情。这也突出了散文的特点,即形散神聚。
昆明的喜爱与想念。
教学难点:进一步品味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体会
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
1、知识目标: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把握作品的内
教学目标 涵及作者的情感;
2、能力目标:合作探究品味本文平淡自然的语言
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去发现生活之美,
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本单元是散文单元,学生已接触了几篇经典的散
文,对散文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但学生理解能力不强,
学生学习能 生活感悟有限,同时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性体裁,美感有
力分析 余趣味性可能稍欠,学生要真正深入领悟散文的魅力还
任重道远,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老师重在引导其学习
的过程,从而实现由教读到真正自读的转变。
教学策略选
1、朗读感悟;2、自主研学与合作探究相结合;3、
从而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这里直白平淡 描写中让人隐隐感到一种恬淡而悠远的余味。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说“木叶”》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说“木叶”》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的暗示性。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
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
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
化。
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
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
力) (互动环节:为本节课教学内容拟个标题) 五、拓展迁移,总结全文 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
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 “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 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 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 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 ‘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
6、一个“木”字承载了杜甫的几多愁绪,而古往 今来,像杜甫这样悲己、怀国、不得志之人又何止一位 呢?杜甫也只是站在前人基础上的创造,结合屈原的生 平与背景,分析屈原在“木”中蕴含怎样的情感?
明确:屈原心系楚国,“上下而求索”,却遭人嫉 恨,身受诬陷,怀王疏远,屡遭流放,“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中不仅有着思而不见的失 落与惆怅,更有着屈原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的曲折 反映。眼看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认真地考虑 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不能离开故土,于悲愤交加之 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后皇嘉树,橘徕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说“木叶”》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语文
教学课例名
《说“木叶”》

【教学重难点】
1、运用作者的观点与方法,探究诗歌语言的暗示

教学课例:《“ 生活中的微感动”细节描写微作文指导》

教学课例:《“ 生活中的微感动”细节描写微作文指导》

教学课例:《“ 生活中的微感动”细节描写微作文指导》(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教学课例:《“ 生活中的微感动”细节描写微作文指导》教学课例:《“生活中的微感动”细节描写微作文指导》陕西安康市汉滨初中陈静华训练目标:1、学习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综合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描写,展现人物形象,表现“感动”的主题。

我的教育微成长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微成长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微成长教育故事摘要:一、引言:个人教育成长背景及动机二、教育微故事分享:师生互动、教学方法创新、学生成长收获三、教育心得感悟:教育理念、教学策略、学生成长启示四、结语:对未来的教育期望与展望正文:尊敬的读者,您好!我是一名热衷于教育事业的职业写手,今天想与大家分享我的教育微成长故事。

在我国的教育环境下,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成长轨迹。

以下是我个人教育成长背景及动机。

我出生在一个热爱知识的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对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学毕业后,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教育专业,希望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有许多难忘的微故事,它们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魅力。

首先,我想分享的是师生互动的故事。

在我任教的班级里,有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小明。

为了让他更好地融入集体,我鼓励他参加课堂讨论,并在课后与他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

渐渐地,小明在课堂上变得更加积极,他的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

这个微故事让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潜能。

其次,我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尝试。

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我引入了互动式教学,组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

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这个微故事启示我,教育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要不断尝试、总结经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教育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

在我的教育心得感悟中,我强调了以下几点:1.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2.教学策略: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学生成长启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最后,我想说,教育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收获的领域。

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践行教育初心,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助力。

小学班主任微班会课例展示活动方案

小学班主任微班会课例展示活动方案

小学班主任微班会课例展示活动方案小学生的班主任微班会,咱们先得来个开场白。

想象一下,当你站在班级门口,手里拿着课本,嘴里叨叨叨地说:“今天是咱们班主任微班会的活动时间啊!”所有孩子们都挤在门口,像小鸟一样眼巴巴地盯着你,等着听你说点什么有趣的事。

班会这种东西,一开始听起来好像有点正式,感觉不就是老师讲讲课、说说纪律嘛。

其实不然,微班会其实能很有意思!大家聚在一起,不就是为了聊聊天,分享点开心的事,讲点心里话嘛。

班主任的微班会,不仅是课堂上的“心灵鸡汤”,更是孩子们之间沟通的小舞台,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了解别人。

一开始,得给孩子们一点小小的放松时间。

你可以说:“好啦好啦,今天咱们不讲数学、不讲语文,也不管作业了。

你们说,咱们班会得聊点啥?”这时候,孩子们可能会涌出来几百个话题:“老师,我上次看到了一只大蜘蛛!”“老师,今天我在食堂吃了两个大苹果,超好吃!”啥都有。

然后,你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点轻松展开,和他们聊聊天,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大家在欢声笑语中,班级的凝聚力也悄悄地增强了。

你知道吗?孩子们其实很渴望倾诉。

他们心里有好多话没地方说,特别是一些可能不太会表达自己情感的孩子,常常在小小的课堂里显得有些沉默。

所以,班主任在微班会上的角色就特别重要了。

你不仅是老师,还是他们的小朋友的朋友。

你可以通过一两句话,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比如说:“如果你今天觉得不开心,或者有点小小的烦恼,大家可以提出来,看看是不是大家一起来想想办法。

”孩子们的烦恼可能只是一点小小的误会,或者是和同学之间的小摩擦,通过微班会的沟通,大家就能很快化解。

这种时候,你只要温柔地倾听,给他们一点点温暖的建议,孩子们就能很快把这些情绪消化掉,心情也能变得更加开朗。

微班会也不全是讲心里话,偶尔也得来点有趣的游戏。

谁说班会不能好玩?你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小游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增进感情,比如“抢椅子”的游戏、知识问答或者团队合作的小游戏。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美丽的颜色》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美丽的颜色》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教学目标
2.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习居里夫妇高贵品格,从中得到有益启示,
磨炼意志,热爱科学。
学习计划性不强,对人物传记知识一知半解。
缺少学习方法,听课时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
学生学习能 没有勤学好问,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
力分析 对解题的目的不明确,不会从题目入手,寻找关键要素
暖美好的期待。 (两生再读,生齐读)一生读第 21 段。居里夫妇
确信镭定有美好的颜色,引导生读出这种期待确信。生 齐读最后一次写“美丽的颜色”的句子朗读一下。引导 学生读出了居里夫人的惊喜之情。
五、品读词句,感受美丽精神但是,“美丽的颜色” 仅仅指镭的颜色吗?
文中反复提到“极大的快乐”“艰苦而且微妙的快 乐”“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等,对于居里夫妇,为什么 这段经历是“艰苦”而又“快乐”的?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语文
教学课例名
《美丽的颜色》

1.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感受科
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韧、忘我、淡泊的人格魅
教材分析 力。
2.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1.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般都具有高尚师德、广博知识、聪明智慧,多数符合真
正的君子标准,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完全具备渗透育人
环节的能力。新课程教学渗透育人理念的具体措施:对
问题学生要善于进行分层次辅导渗透;对带倾向性的问
题也能够集中进行学科渗透教育。总之,新课程教学渗
透育人理念是一项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的复杂的工
程,只有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充分挖掘各方

小学科学教学课例《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课例《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课例《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 生物》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小学科学
教学课例名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水滴里的生物》主要是让我们观察一滴水里面的
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观察是我们在科学探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从一开始
接触科学这门课,我们就教给孩子各种观察的方法,除
了利用我们身体上的各种感官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外界 教材分析
的工具来观察,譬如说放大镜。但是在这儿我们也要让
学生明白,但以前的观察各种方法都是对显性的宏观世
界的观察,而要想去观察隐性的微观世界,我们就必须
借助显微镜这种工具。用显微镜观察并描述水滴中的微
生物是本课的另一重点。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认真
信心。由于显微镜是学生新接触的工具,调节过程需要
一定的耐心,另外我们学校的显微镜过于老化,对于调 试效果不是很理想,也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的热情。
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
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教学目标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
物;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知道
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体验到探索生命奥
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由于是新接班级,对学生情况了解不多,只知道原 来我校两个班级的学生纪律不太好,成绩一般,学习积 学生学习能 极性不高;而这学期新并入我校的六年级 4 班人数较 力分析 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多 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 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数学教研活动微讲座(3篇)

数学教研活动微讲座(3篇)

第1篇一、讲座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备受关注。

为了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数学教育改革,开展数学教研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讲座旨在通过分享数学教研活动的经验,为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讲座内容1. 数学教研活动的目的(1)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探讨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4)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2. 数学教研活动的内容(1)教学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如新课程理念、教学策略等,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2)教学观摩与研讨: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课后研讨,分析教学亮点和不足,共同提高;(3)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4)教学反思: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5)教学竞赛: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技能。

3. 数学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制定教研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目标、内容、时间和责任人;(2)选派教研组长:选派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负责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3)开展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课题研究等,确保教研活动有序进行;(4)总结与反思:对每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及时调整教研策略,提高教研效果。

4. 数学教研活动的评价与反馈(1)教师评价:通过教师自评、互评、专家评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研成果进行评价;(2)学生评价: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成绩分析等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3)家长评价:通过家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家长对数学教育的意见和建议;(4)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研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市级课题《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结题报告

市级课题《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结题报告

市级课题《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结题报告在县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的关心和支持下,祁门县芦溪中心学校和渚口中心学校两校联合申报的市级课题《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顺利完成了两年的课题研究任务,现就课题取得成果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教育趋势应呈多样化,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让学生们进行个性化选择,是现代教育的要求,而“微课”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正是顺应这种发展趋势的。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其中,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

“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资源类型,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设置问题情境,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疑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外辅导资源,让“微课”逐渐成为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最佳工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发挥重要作用。

微课的制作主体是教师,本课题一方面重在实践层面探究小学各学科微课的设计策略。

从微课内容(知识点和概念讲解、技能训练、过程演示、微探究、微练习、微游戏等)的选择、课件资源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思维过程展示,表现方式选择等层面进行探讨,形成一些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的微课设计的方式方法和规范要求。

另一方面,探究微课资源在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

微课资源作为一种手段,在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如何创设更多机会让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基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是探究微课资源对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方式的影响和改变。

如何发挥微课资源在学生课外学习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在微型学习、碎片化学习和移动学习上的实效性。

什么是微课及微课范例解读

什么是微课及微课范例解读

什么是微课(一)及微课范例解读?微课又称微课例或微课堂,主要以视频的方式记录课堂某学科知识点的教与学,此外还包括与其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素材、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专家同行点评等多种教学辅助资源。

一个“微”字就可以说明微课的关键所在。

“微”字意味着微课的上课时间短,而时间的短暂决定了课堂的学习内容少而精。

一般来说微课有四个基本特点:时间短、内容少、容量小、情景化。

例如,微课的时间在5—8分钟为最佳;课堂只需要关注一个知识点的解决;视频容量只有几十兆,而且采用支持网上在线播放的常见格式(RM、WMV、FLV等),方便教师和学生播放、下载保存到手机或手提电脑实现移动学习。

微课最具特色的是可以模拟真实课堂的教学环境,教师教学设计虽然紧扣学生的学习需要,但可以不需要学生在场学习,教师只要在录制视频时预设教学场景,把握知识点的演示或讲解就可以了。

这样对缺乏名师指导或者交流不便、讯息落后地区的学生很有益处,他们可以通过观看网络微课视频,获得更多优秀教师的学习指导,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也可以通过网络留言反馈自己的学习效果和疑惑之处,因此扩大了教师和学生群体交流的数量和范围,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正因为微课是课堂教学与网络信息化结合的产物,带有科技产品易传播、高浓缩、易保存的特点,所以对辅助传统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便教师观摩反思、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多有益处。

下面是一位参加过首届微课程大赛教师的参赛心得,仅供大家借鉴和揣摩。

她在获得对微课的感性和理论认识后,结合音乐学科的教学特点,设计一节音乐微课《认读四分休止符》制定了四点原则,力求借助微课的力量发挥出音乐教学的最大特色。

其内容如下:1.选择一个典型知识点,力求准确表述课题微课的教学知识点通常要选择学生课堂学习的一个重点、难点或疑点,而且是大多数学生无法完成,需要教师引导解惑的问题。

知识点在传统课堂的教学中一样重要,不同的是传统课堂除了完成知识点的教学,还安排了其他环节的活动游戏,而微课的内容则是一堂课教学内容精练、浓缩的精华。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我的母亲》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我的母亲》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今天我们 来学习著名学者胡适的一篇文章《我的母亲》。 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 2、简单介绍作者、作品和背景。 胡适(1891.12.17--1962.2.24):字适之,安徽绩溪 人。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的积极倡导者。 1917 年 1 月《文学改良当议》发表于《新青年》杂志。 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 初期产生重大影响 1917 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 1931 年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1932 年 5 月创办《独立评论》。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 美大使 1946 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1958 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3、读课文思考:如果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们的感受 我们会说这是一个的母亲 1、严厉对我的管教(教之 严): 每天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 督学 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齐读最后一段。 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谦虚的种 种美德, 3、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 亲,似与主题无关,为什么?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 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 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为后文写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作 了铺垫,与结尾呼应。 拓展延伸 1、请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 和看法。 2、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说 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 课例研究综
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母亲的言传身教对我的 述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拓展延伸 母亲是平凡的,她每天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 就是这微不足道的点滴中渗透了无私的爱,现在,想一 想自己的母亲她有什么事最让你难忘呢? 学生思考体会交流 巩固加深 我们对母亲表达过我们的爱吗,我们如何表达我们的感 激呢?作业:写一封信寄给母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体验反思,品味质朴的语言,了解"母亲"为人处事对作 者的影响。导入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作者母亲 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 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极少有直接 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感情是如何体现的呢? 问题探究 1、作者极少用直接抒情的语句,却能够字里行间感人 至深,他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质朴真切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结构,真挚的情感。 童年的视角回忆童年的往事,没有成人的姿态和学者的 深沉,如实道来,敬爱母亲之情溢于言表。 2、作者说"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

微能力点学科教学课例

微能力点学科教学课例

微能力点学科教学课例引言微能力点学科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批次设定学习目标和个性化指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以数学学科为例,介绍如何设计和实施一节微能力点学科教学课例。

1. 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具体包括: - 了解常见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 能够绘制常见函数的图像,并分析其性质; - 掌握函数图像的平移、伸缩和翻转规律; - 能够应用函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 - 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介绍; - 常见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 - 函数图像的平移、伸缩和翻转; - 函数的应用:实际问题的解决。

3. 教学步骤本课采用微能力点学科教学模式,分为预习阶段、教学阶段和巩固阶段。

在课前,要求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并完成一份预习测验。

预习测验旨在了解学生对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图像的掌握程度。

3.2 教学阶段步骤一: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简洁有趣的导入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给学生展示一些函数图像,让学生观察图像特点并猜测函数表达式。

步骤二:知识讲解与示范教师以讲解的形式介绍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并通过示范绘制常见函数的图像,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点。

步骤三:小组探究与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常见函数(如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探究该函数的图像特点和性质,并在小组内分享和讨论。

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步骤四:知识梳理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引导学生总结函数图像的平移、伸缩和翻转规律,以及函数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步骤一:练习与巩固教师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进行图像绘制、性质分析和应用解决问题等练习。

步骤二:学生展示和评价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几个典型题目进行展示和讲解,引导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题方法。

体育教育教学《蹲踞式起跑》微课例

体育教育教学《蹲踞式起跑》微课例
3、是对教材的挖掘不够,蹲踞式起跑还应包括起跑后的加速跑一技术环节。这样才能更好的练习短跑的起跑技术,虽然设计了辅助教法,但练习的还是不够量,需加强练习。结合学生年龄和生理特点,调控运动强度和时量,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4、是安全问题虽然强调了,但在练习中的安全因素考虑不够。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自己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会认真总结,加以改正。现在回想,起跑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在跑出第一步时都需要获得尽可能大的加速度。所以我认为课堂教学蹲踞式起跑,还要大力加强起跑能力和反应能力的练习。
二、与新课标的高标准相比较,本节课还从在一定差距和不足:
1、是对课的设计还不够完美,预设的还是不够多,每个环节掌握的时间不够好,主要是自己讲的多,组织练习少,学生活动强度达不到要求。纠正问题多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还不够,如在做蹲距式起跑练习时,可让学生自己体会,然后讨论讲评,这样效果会更好。
2、是对个别学生参与练习不积极的问题,不能及时激发鼓励。
教学过程分析
一、课的开始,以提问题的形式,导出本课课题。
二、通过“报数集合”、侧重于下肢的准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
1、学生由体育委员的带领下围绕小操场慢跑,同时听教师报数集合
2、教师介绍几种姿势的快速跑的动作。
3、分组听信号做各种姿势的快速跑的游戏:如,全蹲、单腿跪、分腿坐、背向站立、原地高抬腿跑等姿势。
(3)学生进行小组练习,学生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学会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让学生在互学共进中提高发展。
(4)学生能理解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难点,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
一、自我评价
本堂课上,先通过各种不同姿势的起跑,让同学们自己总结得出蹲踞式起跑能做到出发最快,这样就让同学们在游戏中了解蹲踞式起跑,同时也拉近了同学们与蹲踞式起跑运动的起跑距离。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观看老师的示范动作,在脑海中产生一个动作表象;然后分小组先在教师预先布置好的场地上有序进行尝试练习,要求相互观察、相互纠正。在练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建议多评价,探讨存在的问题,帮助对方解决问题、改正动作;提倡多鼓励或用合适的方法激励暂时没掌握的同学。这样情感熏陶与体育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体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教学中,我能紧贴教学对象,突出学生这一主体;紧贴所教内容,把提高学生的技能作为目标;紧贴教学环境,把营造活泼、愉悦的课堂氛围作为手段,从而达到了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相互提高。全体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学习,发展了学生身体的反应性和动作的协调性,培养了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在练习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年龄阶段模仿力强的特点,教师做到精讲、正确的动作示范,加以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反复提醒、及时纠错,要求将正确的动作要领不断地灌输给学生,促进了学生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大家始终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改正。

3、把开口换一个方向,变一个大小,再画一个角。

并标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教学画角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画角的过程,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留下的表象也非常深刻,角的画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
五、巩固练习。

1、辨认角。

课件出示: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辨别角的过程中,建立清晰的角的概念。


2、数角。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前面建立起来的角的概念,使学生对角的特点、角的构成有了更深的认识。


3、比较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大小有关。


4、一张正方形纸,剪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