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运动生理学

合集下载

运动生理学ppt课件全完整版

运动生理学ppt课件全完整版

理学的理论体系。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动物实验法
人体实验法
通过动物实验模拟人体运动过程,研究运动 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通过人体实验观察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和 适应变化,探讨运动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调查法
数学建模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运动员或普 通人群的运动经历、身体状况等信息,分析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合理营养补充
运动后及时补充蛋白质、糖、维生素 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促进身体恢复。
按摩与理疗
通过按摩、热敷、冷敷等理疗手段缓 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 淋巴循环。
心理调适
采用心理暗示、放松训练等方法缓解 运动性心理疲劳,提高运动员自信心 和斗志。
07 运动处方及营养补充策 略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关节结构
关节功能
关节疾病与损伤
纤维关节、软骨关节、 滑膜关节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 腔
连接骨骼、提供运动范 围、吸收冲击
关节炎、关节脱位、韧 带损伤等
肌肉结构与功能
肌肉结构
肌纤维、肌膜、肌 束膜、肌外膜
肌肉收缩与舒张
兴奋-收缩耦联机制、 肌丝滑行理论
肌肉类型
骨骼肌、心肌、平 滑肌
肌肉功能
产生运动、维持姿 势、保护内脏器官
有氧氧化系统概述 介绍有氧氧化系统的基本概念、代谢途径及其在运动中的 供能作用。
脂肪酸的氧化与利用 详细阐述脂肪酸在体内的氧化代谢过程,包括脂肪酸的活 化、转运和氧化等步骤,以及脂肪酸在运动中的利用情况。
碳水化合物的有氧氧化 探讨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有氧氧化代谢的过程,包括葡萄糖 的摄取、转运和氧化磷酸化等步骤,以及碳水化合物在运 动中的供能作用。

《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教案

《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教案

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教案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任课教师刘鸿宇授课对象2010级民族传统体育硕士生使用时间2010年9-11月第一部分教案教学内容:运动性疲劳教学难点:中枢疲劳的化学机制教学过程设计:一.介绍学习运动生理学的方法、体会,介绍考核办法。

二.讲授内容摘要:运动性疲劳是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界十分引人的研究课题,随着现代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强度越来越大,因此,运动性疲劳及恢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适度的运动性疲劳,施以合理的恢复手段可以促进人体机能水平的不断提高,而过度疲劳不仅对提高运动成绩不利,还可能会造成各种运动损伤,以至损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因此,了解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掌握合理的诊断方法并有效地消除运动性疲劳对于提高运动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和测验方法运动性肌肉疲劳是指运动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力量或者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运动性肌肉疲劳的生理机制主要探讨各种生理诱发因素及其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是运动性肌肉疲劳研究的核心问题。

当前对此问题的研究,分别从中枢机制和外周机制两个方面加以概括性介绍。

(二)中枢疲劳研究进展疲劳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过度疲劳或慢性疲劳会导致体力下降、反应能力降低而使作业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

慢性疲劳是一种应激现象,患者可出现多系统功能紊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疲劳在某些职业中是一种常见现象,如运动员、飞行员、军事作业者等由于持续剧烈运动、高度紧张、特殊环境刺激等均可引起机体内环境强烈变化。

如果机体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可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如肌纤维损伤、神经肌肉运动失调、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情感异常、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血压升高、心血管损害,以至于脑损伤等。

延缓疲劳的发生,认识疲劳应激的中枢机理,保护脑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已成为神经生物学、运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对于酸中毒学说、中枢神经机制和Pi作用机制的研究已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2024版运动生理学(全集)PPT(精品PPT)

2024版运动生理学(全集)PPT(精品PPT)
肺内感受器机制
肺内感受器对肺泡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敏感,运动时通 过改变感受器的刺激来改变呼吸。
18
05
运动对骨骼肌系统的影响及其 机制
Chapter
2024/1/27
19
运动对骨骼肌纤维类型和代谢特征的影响
运动可以改变骨骼肌纤维类型的比例,使快肌纤维向慢 肌纤维转化,提高肌肉的氧化代谢能力。
运动生理学(全集)PPT(精品PPT)
2024/1/27
1
目录
2024/1/27
• 运动生理学概述 • 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代谢与营养补充 •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 • 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 • 运动对骨骼肌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 • 运动中的疲劳、恢复与提高运动能力
2
01
运动生理学概述
神经调节机制
运动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肾上腺 素能受体,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急性反 应。
体液调节机制
运动引起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激素的释放,通过体液循环作用于心 血管系统。
2024/1/27
代谢调节机制
运动导致肌肉组织代谢产物的积累, 如乳酸、氢离子等,通过代谢途径影 响心血管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
Chapter
2024/1/27
3
运动生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2024/1/27
定义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 过程中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及其机制 的科学。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 功能、代谢特点、能量供应、运动 性疲劳与恢复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4
运动生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1 2
古代运动生理学 古代人们对运动的认识主要基于经验和直观观察, 如《黄帝内经》中的“五劳七伤”理论。

体育学中的关键概念运动生理学

体育学中的关键概念运动生理学

体育学中的关键概念运动生理学体育学中的关键概念: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是体育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探讨了身体在进行运动时的生理变化和适应过程。

通过研究运动生理学,我们可以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优化运动训练方案,并提高运动表现。

本文将从细胞水平、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运动生理学的关键概念。

一、细胞水平的运动生理学1. 能量代谢:在运动过程中,身体需要能量维持运动,而能量的产生主要依靠细胞内的线粒体。

通过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线粒体将食物转化为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为运动提供能量。

2. 乳酸阈值:当运动强度超过乳酸阈值时,身体无法将乳酸及时清除,引发乳酸积累。

乳酸积累会导致肌肉疲劳和酸痛感,影响运动表现。

二、心血管系统的运动生理学1. 心率和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会升高以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能量的需求。

通过监测心率,可以控制运动强度,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2. 心脏输出量:心脏输出量指的是每分钟心脏泵出的血量,它与心脏搏动次数和每次搏动时泵出的血量有关。

有氧锻炼可以提高心脏输出量,增强心肺功能。

三、呼吸系统的运动生理学1. 肺活量和呼吸频率:通过运动,肺活量可以增加,呼吸肌肉得到锻炼。

此外,运动时呼吸频率也会增加,以更好地供应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2. 肺功能:正常肺功能对于运动表现至关重要。

通过运动锻炼,肺功能可以得到改善,提高身体的氧气吸收和二氧化碳排出能力。

四、肌肉系统的运动生理学1. 肌纤维类型:肌肉分为慢收缩型(红肌纤维)和快收缩型(白肌纤维)两种类型。

不同运动项目会使用不同的肌肉纤维类型,因此训练肌肉纤维类型可以提高运动表现。

2. 肌肉收缩:肌肉通过神经冲动产生收缩。

在运动中,肌肉的收缩力量和速度对于运动表现至关重要。

五、神经系统的运动生理学1. 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是控制肌肉收缩的神经元。

通过运动训练,运动神经元可以得到锻炼,提高神经肌肉协调性和运动精度。

2024版运动生理学PPT课件

2024版运动生理学PPT课件

2024/1/25
6
CHAPTER 02
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代谢与供 能系统
2024/1/25
7
能量代谢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01
02
03
能量代谢的定义
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内物 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 量储存、释放、转移和利 用的过程。
2024/1/25
ATP与能量代谢
ATP是生物体内的“能量 货币”,其水解时释放的 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26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1/25
27
的“五劳七伤”理论。
2024/1/25
近代运动生理学
随着实验生理学的发展,人们开始 运用实验手段研究运动对机体的影 响,如能量代谢、肌肉收缩等。
现代运动生理学
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 科的发展,运动生理学研究不断深 入,涉及基因表达、细胞信号传导 等领域。
5
运动制定运动训练计划
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的运动训练计划, 明确训练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
实施运动训练计划
按照计划进行训练,注意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遵循运动训练的基本 原则,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以适应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训练效果的评定与反馈
定期对运动员的训练效果进行评定,及时反馈训练结果,以便调整 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
9
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代谢特点
2024/1/25
速度性项目 力量性项目 耐力性项目 技巧性项目
以磷酸原系统供能为主,短时间内产生最大功率输出。
以糖酵解系统和磷酸原系统供能为主,需要较强的无氧代谢能力。
以有氧氧化系统供能为主,需要较高的有氧代谢能力和脂肪利用 能力。

2024年度运动生理学全套最新PPT课件

2024年度运动生理学全套最新PPT课件

2024/3/24
6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观察法
通过动物实验或人体实验,观察和研究运动 对生理机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通过对运动员或普通人群在运动过程中的生 理指标进行观察和测量,了解运动对生理机 能的影响。
调查法
数学建模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运动员或 普通人群在运动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为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提供补充信息。
兴奋-收缩耦联、肌丝滑 行理论等
2024/3/24
11
03
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代谢与调节
2024/3/24
12
能量代谢的基本概念
1 2
能量代谢的定义 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内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 包括能量的摄取、储存、释放和利用。
能量代谢的生理意义 能量代谢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为生物体 的各种生理功能和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
4
运动生理学的定义与任务
定义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 程中生理机能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体 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务
揭示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规律, 为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提供 科学依据,促进人体运动能力的提高和 健康水平的与发展
古代运动生理学的萌芽
运用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模拟人体在运 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过程,为运动生理学的 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4/3/24
7
02
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
2024/3/24
8
骨骼的结构与功能
2024/3/24
骨骼组成
01
头骨、躯干骨、四肢骨等
骨骼功能
02
保护内脏器官、支持身体姿势、参与运动等
骨骼生长与发育

高中体育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

高中体育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

高中体育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在高中阶段,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成绩,还应该重视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而要真正理解体育运动的作用和效果,就需要了解一些体育运动生理学的基础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人体的能量系统。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身体需要能量来维持肌肉的收缩和运动。

人体主要有三个能量系统: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磷酸原系统是在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中,如短跑、举重等项目中迅速提供能量的。

它就像是一个快速响应的“应急电源”,能在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但持续时间很短。

糖酵解系统则在运动强度较大、持续时间稍长的情况下发挥作用,比如 400 米跑、800 米跑。

这个系统不需要氧气就能产生能量,但会产生乳酸,如果乳酸积累过多,就会导致肌肉疲劳和酸痛。

有氧氧化系统是在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中,比如长跑、游泳等,主要依靠氧气来分解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产生能量。

这个系统就像一个“持久的能源供应站”,能够持续为身体提供稳定的能量。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肌肉的工作原理。

肌肉是由肌纤维组成的,当我们的大脑发出运动指令时,神经冲动会传递到肌肉,引起肌肉纤维的收缩。

不同类型的肌肉纤维在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同。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力量大,但容易疲劳;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力量小,但耐力较好。

在体育运动中,不同项目对肌肉纤维的需求也不一样。

像短跑这样需要爆发力的运动,快肌纤维发挥的作用更大;而长跑等耐力项目,则更多依赖慢肌纤维。

然后,再讲讲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使心脏每次跳动输出的血量增加,心率降低。

这意味着心脏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能够更好地为身体各个部位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同时,运动还能促进血管的扩张和收缩,增强血管的弹性,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运动对于呼吸系统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运动,我们的呼吸肌力量增强,肺活量增大,呼吸深度和频率也会发生变化。

这使得我们在运动时能够吸入更多的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提高身体的氧利用效率。

2024版运动生理学完整版[1]

2024版运动生理学完整版[1]

2024/1/27
18
05
能量代谢与营养补充策略
2024/1/27
19
三大供能系统简介
磷酸原系统
ATP-CP系统,通过分解ATP和磷酸肌酸(CP)来提供能量,持续 时间短,功率输出快。
糖酵解系统
通过糖的无氧酵解生成乳酸来提供能量,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功率 输出中等。
有氧氧化系统
通过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有氧氧化来提供能量,持续时间长,功率输 出较慢。
离子代谢紊乱
运动引起的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 质丢失,影响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
2024/1/27
25
有效恢复手段介绍
休息与睡眠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高质量的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关键措施。
2024/1/27
合理营养补充
运动后及时补充蛋白质、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有助于促进 身体恢复。
按摩与理疗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体在 体育运动过程中的生理机能变化,包 括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能量代谢等方面的变化。
研究内容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运动对机 体各系统的影响、运动过程中的能量 代谢、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消除、运 动训练对机体的适应机制等。
5
与其他学科关系
01
与医学的关系
运动生理学为医学提供了研究人体生理机能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同时医
运动表现评估
通过分析和比较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运动表现,如速度、力量、 耐力等,评估其竞技状态和潜力。
34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35
2024/1/27
20
不同项目运动员能量需求特点
速度力量型项目

高级运动生理学

高级运动生理学

第一课时[女运动员三联症]1章节:饮食紊乱女运动员三联症定义:是女运动员的特殊生理问题,饮食紊乱和月经不调及由此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合称为女运动员“三联症”。

因文化原因,西方国家女运动员会主动向教练及队医反映,而东方及依斯兰国家的女运动员相对比较隐私。

1992年美国首先提出“女运动员三联症”学说。

引起女运动员三联症的原因:1饮食紊乱2闭经3骨质疏松(而骨质疏松又会直接导致骨折,而且容易误诊)05年国际奥委会首次对女运动员“三联症”作出提案。

女三联症多发项目:长跑、游泳、体操发病率最高。

项目特征1:控制体质、脂肪、低体重的运动项目项目特征2:主观分析、要求艺术表现分的运动项目项目特征3:低体重的耐力项目项目特征4:突显身材的表现项目项目特征5:按体重分级别的项目饮食紊乱分为两方面:1为过度减体重而采取的多种对健康有害的饮食行为,包括饮食控制、贪事厌食综合症、神经性厌食、贪食症、非刻意性饮食障碍。

2方面,长期的饮食混乱,但没达到上面几点的程度,但有发展趋势的饮食混乱情况。

引发饮食紊乱的原因:1一般女性:碳水化合物的低摄入;社会对女性的压力;追求完美;长期节食;缺少营养知识。

2女运动员:项目要求;教练训练队等多方压力;对运动成绩的过高期待;节食、减肥药、利尿剂的使用;能量消耗大的项目营养摄入不足。

女性运动员发生饮食紊乱比普通女性发病率高出3倍以上。

低血糖、贫血、肌糖源降低、肌肉量减少、闭经(脑垂体性腺的分泌水平下降,闭经的女运动员比正常运动员脂肪少50%)、骨质疏松、自信心下降。

如何判断女运动员的饮食紊乱:由专业医生进行专业的问卷调查,但未进行临床推广,这一方面还有待论证,针对女运动员饮食紊乱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EDI问卷:用于饮食障碍检测,但在国内还没有对运动员进行操作。

(相关女运动员三联症资料参考《美国运动医学》;青华大学训练学专家陈小平;浙江体育科研所毛鹏)第二课时2章节:闭经女性正常的生理周期为28-36天,而女运动员在进行控制体脂、大运动量训练的情况下会出现饮食紊乱,这些会导致女运动员的月经紊乱,甚至闭经。

高一运动生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运动生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运动生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生理变化规律和机制的学科。

掌握运动生理学知识对于运动员的训练和竞技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和能量代谢四个方面,对高一运动生理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心血管系统1. 心率:静息心率、最大心率和靶心率。

2. 心血管功能评估:心血管耐力和心血管适应性。

3. 心脏结构与功能:心脏的外形、位置、结构和功能。

4. 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

5. 血管运动调节:血管收缩和扩张机制。

二、呼吸系统1. 肺活量:肺活量的测定和运动对肺活量的影响。

2. 肺功能:肺通气量和呼吸频率。

3. 氧气运输:血红蛋白和氧解离曲线。

4. 二氧化碳排出:呼吸中的CO2排出。

5. 呼吸节律调节:运动对呼吸节律的影响。

三、肌肉系统1. 骨骼肌结构:骨骼肌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 肌肉力量:肌肉力量的测试方法和发展规律。

3. 麻痹和肌肉萎缩:麻痹对肌肉的影响和肌肉萎缩的机制。

4. 肌肉疲劳:肌肉疲劳的类型和产生机制。

5. 肌肉伸展性:肌肉的伸展和柔韧性训练。

四、能量代谢1. ATP的合成:三大能量系统和ATP的产生。

2. 能量供应:有氧和无氧代谢的区别。

3. 高温和低温对能量代谢的影响:热能在运动中的应用。

4. 脂肪和糖原:能量储存和利用的物质基础。

5. 补充能量的途径:膳食和运动补给的能量来源。

综上所述,运动生理学是一门涉及多个生理系统的学科,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和能量代谢等方面的知识点。

高一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体能训练和竞技发展。

通过对心血管系统的了解,我们可以评估运动员的心血管耐力和适应性,并掌握血压和心率的重要指标。

呼吸系统的知识帮助我们了解肺活量的测定和运动对呼吸的影响,以及肺部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和排出。

肌肉系统的学习让我们了解肌肉的结构特点、力量的测试和发展规律,以及肌肉疲劳和伸展性的训练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高级运动生理学》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版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高级运动生理学》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版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高级运动生理学》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20题)1.下列哪项不是胰液中的消化酶()。

A、胰淀粉酶B、胰脂肪酶C、胰蛋白酶D、胰岛素2.心动周期是指()。

A、心脏机械活动周期B、心脏生物电活动周期C、心音活动周期D、心率变化周期3.心肌细胞兴奋的标志是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A、错误B、正确4.在刺激作用下,静息电位从最大值减小到能引起扩张性动作电位的膜电位是()。

A、动作电位B、静息电位C、阈电位D、局部电位5.球-管平衡是指近球小管对滤液的重吸收率相当于肾小球滤过率的()。

A、55%-60%B、65%-70%C、60%-65%D、70%-75%6.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将出现()。

A、肢体麻痹B、去大脑僵直C、脊休克D、腱反射加强7.肺总容且减去肺活量等于()。

A、补呼气量B、功能余气量C、余气量D、潮气量8.9.10.在长时间耐力性运动,对循环血中红细胞总数的影响表现为()。

A、红细胞总数明显下降B、红细胞总数明显升高C、红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D、因人而异11.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局部电流可使邻近区域发生的变化是()。

A、超极化B、反极化C、复级化D、除极化12.维生素A缺乏,可影响人()。

A、在明处的视力B、色觉C、在暗处的视力D、立体视觉13.消化腺分泌消化酶的方式是()。

A、溶解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作用14.优秀短跑运动员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百分比高,并且慢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A、错误B、正确15.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而又简易的测定指标是()。

A、时值B、基强度C、阈强度D、强度一时间变化速率16.调节器官血流量的重要因素是()。

A、心输出量变化B、动脉血压变化C、器官血流阻力变化D、静脉血压变化17.骨骼肌实现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功能单位是()。

A、肌纤维B、肌原纤维C、肌小节D、肌动蛋白18.过度换气可以引起呼吸暂停,这是由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造成的。

高级运动生理学PPT

高级运动生理学PPT

IL-6 production (A), CS activity (B), and MHC IIa mRNA expression (C) levels were determin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Data are means ± SD. *P < 0.05 compared with day 0 group (Group I).
and 14 (Group III) days after MNX, respectively. Muscular GSH (A) and GPx (B) levels were determin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Data are means ± SD. *P < 0.05 compared with day 0 group (Group I).
7(GroupII), and 14 (Group III) days after MNX, respectively. Muscular superoxide anion (A),
peroxynitrite (B), and hydroxyl radical (C) generations were determin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Data are means ± SD. *P < 0.05 compared with day 0 group (Group I).
Muscular LPO level (A) and nuclear Nrf2 expression (B) were determin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Data are means ± SD. *P < 0.05 com¬pared with day 0 group (Group I).

2024版《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教案

2024版《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教案
运动提高神经递质水平 运动可以促进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等) 的合成和释放,改善情绪、减轻压力,并提高认 知功能。
运动增强神经系统的适应性 长期运动训练可以使神经系统对运动的反应更加 迅速、准确,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长期运动训练的神经控制及协调性发展
长期运动训练改善大脑功能
长期运动训练可以促进大脑皮层的神经元生长和连接,提高大脑的认知功能、学习记忆能力和创造力。
《运动生理学高级教 程》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运动生理学基础概念 • 骨骼肌收缩原理及影响因素 • 心血管系统与运动适应性变化 • 呼吸系统与运动适应性变化 • 内分泌系统与运动适应性变化 • 神经系统与运动控制及协调性发展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01
《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概述
01
课程背景
慢性适应
长期规律运动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慢性适应,包括心脏形态与 功能的改善、血管弹性的增加以及血液成分的优化等。
长期运动训练的心血管适应性变化
心脏肥大与心功能提升
长期运动训练可导致心脏肥大,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壁增厚、 心室腔扩大。这种肥大是生理性的,有助于提高心脏的泵 血功能。
血管弹性改善
运动训练可改善血管的弹性,降低血管阻力,提高血液流 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率。这对于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运动训练可以增强呼吸道的免疫力,减 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D
06 内分泌系统与运动适应性变化
内分泌系统组成及功能
下丘脑-垂体系统
控制多种激素的分泌,维持内环境稳定。
肾上腺轴
应激反应的主要调节者,分泌皮质醇等激素。
性腺轴
调节性激素的分泌,影响生殖系统的发育和 功能。

《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教案

《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教案

《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教案教案:《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的第五章,主题为“运动与心血管系统的相互作用”。

具体内容包括:1. 运动的类型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2. 运动时心脏的功能变化;3. 运动与血管功能的关系;4. 运动与血压调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2. 掌握运动时心脏功能的变化及其机制;3. 理解运动与血管功能的关系以及血压调节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时心脏功能的变化及其机制;2. 教学重点:运动的类型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运动与血管功能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运动与心血管系统相互作用的短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2. 知识点讲解:分别讲解运动的类型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运动时心脏功能的变化,运动与血管功能的关系,运动与血压调节等内容;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让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运动的类型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2. 运动时心脏功能的变化;3. 运动与血管功能的关系;4. 运动与血压调节。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不同类型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2. 请阐述运动时心脏功能的变化及其机制;3. 请说明运动与血管功能的关系以及血压调节的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运动生理学在运动训练、康复等方面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时心脏功能的变化及其机制;2. 教学重点:运动的类型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运动与血管功能的关系。

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可能你会想,生理学听起来有点高深,其实没那么复杂,咱们就用轻松的方式来谈谈。

运动员在赛场上风驰电掣,背后可有一整套复杂的生理机制在支撑呢。

就像大海里的潮汐,有时候温柔,有时候汹涌,背后都是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在默默发力。

今天就带大家从头到尾捋一捋这些背后的“小秘密”。

2. 生理学基础知识2.1 能量代谢首先,咱们得从能量说起。

运动的时候,身体需要源源不断的能量,就像汽车需要油一样。

这里的能量来源于我们体内的三种主要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哎呀,别一听到“碳水”就想得流口水,那可是能量的好帮手!运动员通常在比赛前会“储油”,就是多吃点碳水,让身体里满满都是能量,准备迎接挑战。

在运动时,身体会优先消耗碳水化合物,然后是脂肪,最后才是蛋白质。

就像打游戏一样,优先级是有讲究的。

高强度运动的时候,能量消耗特别快,所以运动员们常常会感到疲惫。

这时候,身体就会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把储存的能量快速释放出来。

想想看,像是一个开关被打开,能量瞬间爆发,运动员们仿佛被注入了“兴奋剂”,轻松冲刺到终点。

2.2 心肺功能接下来,咱们聊聊心肺功能。

高水平运动员的心脏可不是一般的心脏哦!他们的心脏像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战士”,比普通人更加强壮,心脏每次跳动都能泵出更多的血液,氧气供应也更加充足。

就像是用大功率的水泵来灌溉一片农田,效果自然不一样。

运动的时候,心率会上升,肺部也会加快呼吸,以便吸收更多的氧气。

这种呼吸就像是给身体加油,让运动员能持续高效地发挥。

对于那些长跑运动员来说,耐力更是关键,他们的心肺功能就像是大海中的涌浪,源源不断,永不止息。

3. 训练的重要性3.1 适应性训练要想在赛场上大显身手,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运动员通过不断的训练,让身体适应更高强度的运动。

这种适应就像是植物在阳光下成长,经过反复锤炼,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条件反射属于•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C正反馈•D前馈正确答案:D(2)心肌不可能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A肌质网不发达,钙离子储量少•B心肌收缩是全或无式的•C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D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正确答案:D(3)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小,取决于•A能量释放速率•B肌球蛋白ATP酶活性•C活化的横桥数目•D运动训练可以提高肌肉力量,但不能改变肌肉的收缩速度正确答案:C(4)在长时间耐力性运动时,对循环血中红细胞总数的影响表现为•A红细胞总数明显下降•B红细胞总数明显升高•C红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D因人而异正确答案:C(5)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A反射•B兴奋•C刺激•D反应正确答案:C(6)表浅的呼吸只能使肺泡通气且下降,新鲜空气吸入减少,这是由于()存在的缘故•A胸内压•B肺内压•C解剖无效腔•D化学感受器正确答案:C(7)骨骼肌实现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功能单位是•A肌纤维•B肌原纤维•C肌小节•D肌动蛋白正确答案:C(8)生物体不断地将体内的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同时释放出能供应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称为•A合成代谢•B同化过程•C异化过程•D能量代谢正确答案:C(9)有训练的人,在进行定时工作时,心率和血压变化•A大•B小•C无明显变化•D开始较大,后来无明显变化正确答案:B(10)肺总容且减去肺活量等与•A补呼气量•B功能余气量•C余气量•D潮气量正确答案:C11)引起血凝块回缩的因素是•A纤维蛋白•B血小板收缩蛋白•C凝血酶•D肝素正确答案:B(12)跳远的踏跳中蹬起动作属于()收缩。

•A向心•B等长•C离心•D等动正确答案:C(13)骨骼肌中的收缩蛋白是指•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D肌钙蛋白正确答案:C(14)以游泳、长跑等耐力性项目为主的运动员,心脏的主要变化为•A心肌增厚•B心室容积增大•C心肌、心容积都增大•D无明显变化正确答案:B(15)快肌纤维的形态学特征是•A肌纤维直径大,线粒体较多•B肌纤维直径大,线粒体较少•C肌纤维直径小,线粒体较多•D肌纤维直径小,线粒体较少正确答案:D(16)关于呼吸商的叙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指机体的耗氧量和呼出的二氧化碳量的比值•B糖的呼吸商为0.80•C脂肪的呼吸商为1.0•D求呼吸商时二氧化碳与氧气单位用mol或L正确答案:D(17)心肌与骨骼肌在兴奋性变化方面的区别是心肌的•A兴奋性低•B有效不应期短•C有效不应期长•D兴奋性高正确答案:C(18)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A屈肌反射•B肌紧张反射•C对侧伸肌反射•D翻正反射正确答案:B(19)肺部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称为•A呼吸•B外呼吸•C内呼吸•D肺通气正确答案:D(20)正常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有效刺激是•A一定程度的缺氧•B血中H+浓度升高•C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D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正确答案:C21)对基础代谢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B清晨、空腹、清醒、静卧时测定•C基础代谢率与体表面积成正比•D机体最低的代谢水平正确答案:D(22)若某人血清中只含抗B凝集素,其血型是•A A型•B B型•C AB型•D O型正确答案:A(23)进行动力性运动时,收缩压明显升高其机理主要是由于()造成的。

•A外周阻力增加•B心输出量增加•C循环、血量增加•D血管舒张正确答案:B(24)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的基本功能单位是•A肌原纤维•B肌小节•C肌纤维•D粗肌丝正确答案:B(25)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反应迅速而准确•B作用广泛,时间持久•C作用范围局限,时间短暂•D调节器节幅度小正确答案:B(26)跳远的踏跳中蹬起动作属于什么收缩•A向心•B等长•C离心•D等动正确答案:C(27)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A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C肺的弹性回缩•D呼吸肌舒缩运动正确答案:D(28)在调节机能活动过程中•A有时不需中枢神经的参与•B条件反射是先天特有的•C存在反馈且以负反馈多见•D存在反馈且以正反馈多见正确答案:C(29)呼吸频率加倍,潮气量减半时,将使•A每分通气量增加•B肺泡通气量增加•C肺泡通气量不变•D肺泡通气量减少正确答案:D(30)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A大动脉血压•B心房压•C收缩末期心室内压•D舒张末期心室内压正确答案:A(31)中耳听骨的传音作用是•A减弱振动力量,减小振动幅度•B减弱振动力量,增大振动幅度•C增大振动力量,减小振动幅度•D振动力量和幅度不变正确答案:C(32)球-管平衡是指近球小管对滤液的重吸收率相当于肾小球滤过率的•A55%-60%•B65%-70%•C60%-65%•D70%-75%正确答案:B(33)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使后膜对Na+通透性提高,将引起后膜的电位变化是•A兴奋性突触后电位•B抑制性突触后电位•C静息电位不变•D产生动作电位正确答案:A(34)在下列组织中,属于可兴奋组织的是•B肌肉•C皮肤•D肌键正确答案:B(35)维持细胞膜内外Na+和K+浓度差的机制是•A ATP的作用•B钠泵活动•C K+异化扩散•D Na+异化扩散正确答案:B(36)对暗光敏感的区域是•A视网膜的中央凹处•B视盘处•C视网膜周缘部分•D整个视网膜正确答案:C(37)在长时间耐力性运动,对循环血中红细胞总数的影响表现为•A红细胞总数明显下降•B红细胞总数明显升高•C红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D因人而异正确答案:C(38)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将出现•A肢体麻痹•B去大脑僵直•D腱反射加强正确答案:B(39)影响外周阻力最重要的因素是•A血管长度•B血液粘滞性•C血管半径•D血流速度正确答案:C(40)动脉血压升高可引起•A心室收缩期延长•B等容收缩期延长•C心室射血期延长•D心室舒张期延长正确答案:B(41)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5-羟色胺•D乙酰胆碱正确答案:D(42)在刺激作用下,静息电位从最大值减小到能引起扩张性动作电位的膜电位是•A动作电位•B静息电位•C阈电位•D局部电位正确答案:C(43)肺通气的动力来自•A肺的舒缩活动•B肺的弹性回缩•C呼吸肌的舒缩•D肺内压与胸内压差正确答案:C(44)肺通气功能的指标有•A肺活量,时间肺活量•B肺总容量,潮气量•C肺通气量,补吸气量•D肺泡通气量,最大通气量正确答案:A(45)维生素A缺乏,可影响人•A在明处的视力•B色觉•C在暗处的视力•D立体视觉正确答案:C(46)静脉的容量大,可占循环血量的比例是•A40-50%•B50-60%•C60-70%•D70-80%正确答案:C(47)骨骼肌收缩的物质基础是•A粗肌丝•B细肌丝•C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D粗肌丝和细肌丝正确答案:A(48)调节器官血流量的重要因素是•A心输出量变化•B动脉血压变化•C器官血流阻力变化•D静脉血压变化正确答案:C(49)平静呼吸时,肺内压在下列哪一个时相中低于大气压•A呼气末•B吸气初•C呼气初•D吸气末正确答案:B(50)回返性抑制是属于•A交互抑制•B突触前抑制•C侧抑制•D负反馈抑制正确答案:D(51)过度换气可以引起呼吸暂停,这是由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造成的。

•A增强•B不变•C升高•D降低正确答案:D(52)消化腺分泌消化酶的方式是•A溶解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作用正确答案:D(53)肺总容且减去肺活量等于•A补呼气量•B功能余气量•C余气量•D潮气量正确答案:C(54)在下列组织中,属于可兴奋组织的是•A骨骼•B肌肉•C皮肤•D肌腱正确答案:B(55)维持细胞膜内外Na+和K+浓度差的机制是•A ATP的作用•B钠泵活动•C K+异化扩散•D Na+异化扩散正确答案:B(1)优秀短跑运动员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百分比高,并且慢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2)胰岛素是体内惟一的升血糖激素。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3)人体内的心肌和骨骼肌一样,都可以做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4)优秀的耐力专项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且出现选择性肥大现象,同时还伴有肌红蛋白、线粒体及其氧化酶活性和毛细血管数量增加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5)肾脏的血液直接来自腹主动脉的分支—肾动脉。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6)对于同样肌纤维数量而言,快肌纤维的收缩力明显大于慢肌纤维。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7)心肌细胞兴奋的标志是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8)通常所说的肾血流量,主要指肾髓质的血流量。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9)内分泌腺的分泌物,一般会通过专用导管直接输送到作用部位。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10)以发展肌肉耐力和提高内脏机能水平为主要目的的运动,其运动强度更低,练习次数相应较多,练习频度亦可有所增加。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1)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是同时进行但相互独立存在的两个生理过程。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12)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在体内相继发生的两个生理过程•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13)生理学中,只把代谢产物、多余水分等物质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讨程称为排泄。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14)肌肉组织兴奋性高时,刺激强度低且作用时间短就能引起肌组织兴奋。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5)可的松是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统称。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16)胰岛素是体内唯一的升血糖激素。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