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

合集下载

高校绿色发展的内涵及意义研究

高校绿色发展的内涵及意义研究

科技风2021年3月环境科学DOI:10.19392/ki.1671-7341.202107058高校绿色发展的内涵及意义研究张晓星1张丽芬2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社会科学部河北张家口075000;2,新乐市第二实验学校河北新乐050000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发展的內在要求。

随着世界性发展问题日益严峻,高校也应转向更加注重效率、內涵和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提升全面素质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绿色发展;內涵随着实践的探索和认识的不断推进,人类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0年7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可持续发展”一词,自此之后,环境教育开始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起来#然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因为它的着眼点仍然在于通过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改善来提高人类的福利水平,在价值指向上,发展依然是第一位的、可以量化的现实目标,可持续是第二位的、难以估量的远景规划#因此,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可持续性最终仍被让位于未来发展#之后,西方学术界开始重新研究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并在《2002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绿色发展,必选之路》中,首次提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要走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之路,这种思路更注重于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 自身岀发,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实现与社会经济的共同、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并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主流价值观念#一、高校绿色发展的缘起(一%全球性危机凸显高校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在农业文明时代,因为人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能力有限,人与自然的矛盾不突岀#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形成了一种资源低价和资源无限的资源观,人和自然的矛盾开始激化,资源短缺和资源枯竭的现象开始加剧#尤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导致的人类生存的局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生物物种的枯竭、资源的浪费,致使全球性的危机日益严峻,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整个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的发展#基于此,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交给国际社会的一份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即《增长的极限》,这份报告里提到了目前影响世界发展的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这些现实问题在抨击现行发展模式的同时,也为高校绿色发展提供了思路#(二)教育领域新常态凸显高校绿色发展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多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外部因素正在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绿色低碳发展新方式逐渐占据主流#经济领域的新常态也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带来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任务#尤其对于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而言,需要更高层次、更高素质的人才,需要更高科技含量的成果,以及更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但是近年来,一些高校的学科专业趋同化现象严重,市场需求几近饱和;一些高校的科研工作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成果数量很多但转化率却很低;一些高校的教学科研平台很多、层次很高,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并不高#因此,高校如何更好的发挥职能,实现与行业发展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成为教育领域新常态背景下的战略问题,也是高校绿色发展的主要目标#(三)国家及地区发展战略凸显高校绿色发展的可行性自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以来,契合这一理念,国家大力建设节能环保,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进循环经济,如在张家口市建立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全面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坚持2022年冬奥会场馆零排放、打造绿色奥运等,绿色发展 已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成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高校作为绿色文化、绿色人才和绿色科学技术的生产基地,可在新能源、新装备和信息技术、新型绿色建材等方面,大力开展科技攻关,促进经济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绿色动力#二、高校绿色发展的内涵高等教育领域的“绿色发展”理念,是随着环境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产生的,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向,是一种融科学与人文教育为一体,融生命与生存教育为一体的现代教育观#其核心是关注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关注个体个性发展与全面素质的提升,以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平衡,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一)在发展理念上,实现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西方社会早期最有影响的一种发展理念是增长的发展理念,它认为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国民财富的自然增长,将经济发展的内涵局限于物质财富的增长,仅仅以物为本,忽略了其他内容,尤其是人的因素#而高校的绿色发展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不只局限于单纯的学生专业成绩的提高,而是坚持全面发展尤其是社会素养、环保意识及生命意123飞z环境科学科技风2021年3月识的养成,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

中国科学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科学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科学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科学梦的科学内涵是指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实现国家、民族和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具体来说,中国科学梦包括以下方面的科学内涵:
1.创新驱动:中国科学梦强调创新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大力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技术研究等方面,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实现由跟随创新到引领创新的跨越。

2.开放合作:中国科学梦倡导开放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

3.绿色发展:中国科学梦强调绿色发展,即要实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公平和人民幸福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由传统资源消耗型向节能环保型转变。

4.全球视野:中国科学梦要求具有全球视野,积极参与到全球科技创新竞争中,开展国际性科学研究,尤其是在面对全球性重大挑战时,要勇于担当和作出贡献。

5.民生关注:中国科学梦强调科技创新要与人民群众需求和生产力发展相结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实现科技创新与民生问题紧密结合的“双赢”。

总之,中国科学梦的科学内涵是在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开放合作、全球视野和民生关注为支撑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对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的理解

对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的理解

对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的理解随着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是什么?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

一、科学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指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

其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驱动: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创新驱动,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中国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交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2. 绿色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开发,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中国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加大对环境监测和治理的投入,推动清洁能源和绿色产业的发展。

3. 社会和谐: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社会和谐,通过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实现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

中国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和预防犯罪。

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平衡。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进,中国需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避免传统文化的僵化与衰落。

1. 保持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文化创新和发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新的生命力。

2. 推进科技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3. 促进绿色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4. 保障社会和谐: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实现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

5. 坚持开放合作: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坚持开放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全球化进程。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知识文章】一、引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近年来,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气候变化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维护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

环境保护包括水质保护、大气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

2.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有可持续的发展。

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依赖于环境的保护。

1. 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环境保护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系统,可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2. 可持续发展推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要求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不破坏自然环境。

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环境保护的目标。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个人认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和危机,而可持续发展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出路。

为了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

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节约能源、减少垃圾排放、关注环保公益活动等,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国家层面,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

在全球层面,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问题。

各国之间应加强环境信息的交流与分享,共同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

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

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

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一、本文概述《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当前绿色发展的理念、实践及其影响。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的理念和实践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分析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发展历程、实践成果及其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推进全球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将对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进行阐释。

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理念在当代中国得到了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

本文将梳理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发展历程。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随着认识的深入和实践的积累,中国逐渐形成了绿色发展理念,并在政策制定和实践中不断加以贯彻。

接着,本文将重点分析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成果。

在多个领域,如能源、交通、工业、农业等,中国都取得了显著的绿色发展成就。

这些实践不仅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文将探讨中国绿色发展理念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环境约束、技术瓶颈、政策执行不力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理念和实践,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发展历程、实践成果及其面临的挑战,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和深化,离不开一系列理论基础的支撑和指导。

其中,最为核心的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环境伦理学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基石。

该理论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这一理念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企业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企业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企业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第一章企业绿色发展理念概述 (3)1.1 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 (3)1.2 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3)1.2.1 适应国家战略需求 (3)1.2.2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1.2.3 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4)1.2.4 实现可持续发展 (4)1.3 绿色发展理念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4)1.3.1 企业战略目标调整 (4)1.3.2 企业经营模式创新 (4)1.3.3 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4)1.3.4 企业文化重塑 (4)第二章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基础 (5)2.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定义与目标 (5)2.1.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定义 (5)2.1.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5)2.2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原则 (5)2.2.1 系统性原则 (5)2.2.2 长期性原则 (5)2.2.3 动态性原则 (5)2.2.4 创新性原则 (6)2.2.5 协同性原则 (6)2.3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方法 (6)2.3.1 战略目标设定 (6)2.3.2 战略路径规划 (6)2.3.3 战略措施制定 (6)2.3.4 战略实施与监控 (6)2.3.5 战略调整与优化 (6)第三章企业绿色技术研发与创新 (6)3.1 绿色技术研发的重要性 (6)3.1.1 提升企业竞争力 (6)3.1.2 促进产业升级 (7)3.1.3 适应政策导向 (7)3.2 绿色技术创新的策略 (7)3.2.1 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7)3.2.2 强化绿色技术研发投入 (7)3.2.3 培养绿色技术创新人才 (7)3.3 绿色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7)3.3.1 建立绿色技术成果转化机制 (7)3.3.3 完善绿色技术评价体系 (8)第四章企业绿色生产与运营管理 (8)4.1 绿色生产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8)4.2 企业绿色运营的关键环节 (8)4.3 企业绿色运营的效果评估 (8)第五章企业绿色市场营销策略 (9)5.1 绿色市场营销的内涵与特点 (9)5.1.1 内涵 (9)5.1.2 特点 (9)5.2 绿色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 (9)5.2.1 市场调研 (9)5.2.2 产品策略 (9)5.2.3 价格策略 (9)5.2.4 渠道策略 (10)5.2.5 推广策略 (10)5.3 绿色市场营销的实施与推广 (10)5.3.1 建立绿色企业文化 (10)5.3.2 培训绿色人才 (10)5.3.3 加强与社会合作 (10)5.3.4 创新绿色技术 (10)5.3.5 监测与评估 (10)第六章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 (10)6.1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10)6.1.1 人本原则 (10)6.1.2 可持续原则 (10)6.1.3 创新原则 (11)6.2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11)6.2.1 完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11)6.2.2 建立绿色招聘与选拔机制 (11)6.2.3 强化绿色培训与教育 (11)6.2.4 优化绿色考核与激励机制 (11)6.3 企业绿色人才的培养与激励 (11)6.3.1 建立绿色人才培养计划 (11)6.3.2 创设绿色人才发展平台 (11)6.3.3 实施绿色人才激励政策 (12)6.3.4 营造绿色企业文化 (12)第七章企业绿色文化建设 (12)7.1 绿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12)7.1.1 绿色文化的内涵 (12)7.1.2 绿色文化的价值 (12)7.2 企业绿色文化的建设策略 (12)7.2.1 建立绿色价值观 (12)7.2.2 制定绿色制度 (13)7.2.4 创新绿色技术 (13)7.3 企业绿色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13)7.3.1 加强内部宣传 (13)7.3.2 开展外部交流 (13)7.3.3 利用媒体力量 (13)7.3.4 创新宣传方式 (13)第八章企业绿色合作伙伴关系 (13)8.1 企业绿色合作伙伴的选择标准 (13)8.2 企业绿色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与管理 (14)8.3 企业绿色合作伙伴关系的评估与优化 (14)第九章企业绿色社会责任 (15)9.1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内涵与要求 (15)9.1.1 内涵概述 (15)9.1.2 要求 (15)9.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实施策略 (15)9.2.1 制定绿色发展战略 (15)9.2.2 建立绿色管理体系 (15)9.2.3 加强绿色技术创新 (15)9.2.4 培育绿色企业文化 (16)9.3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监督与评价 (16)9.3.1 监督机制 (16)9.3.2 评价体系 (16)第十章企业绿色发展实施与监测 (16)10.1 企业绿色发展实施计划的制定 (16)10.2 企业绿色发展实施的过程管理 (16)10.3 企业绿色发展效果的监测与评估 (16)第一章企业绿色发展理念概述1.1 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绿色发展理念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基本准则,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积极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绿色发展的起源、概念和评价

绿色发展的起源、概念和评价

绿色发展的起源、概念和评价辛春林 张婷婷 李梦柔(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29)摘要:工业革命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

随着气候变暖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各国普遍开始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绿色经济的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介绍了绿色发展的国内外起源、发展,介绍了国内外对绿色发展概念的理解,最后介绍了对绿色发展的评价。

关键词:绿色发展,起源,概念,评价1 绿色发展背景1.1 国际背景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引发的环境问题逐渐引起各国的关注。

20世纪60年代卡逊《寂静的春天》使得人们第一次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各国政府开始将环境保护问题纳入到经济发展中来考虑,各环保组织纷纷成立。

1966年美国人鲍尔丁提出了著名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强调地球和飞船一样,拥有的资源有限,人类经济靠消耗资源运转最终会走向毁灭。

为了实现永续发展,要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治理上。

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概念被提出。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使人类的的发展理念实现了从传统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从单纯的环境保护理念向工业发展方式的反思。

20世纪末21世纪初,工业革命以来长期的石化能源的使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受生态问题、环境污染等危机的影响,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绿色新政等概念相继提出,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处理全球环境问题方面“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1997年又颁布了《京都议定书》。

在此背景下,产生了“低碳经济”的概念。

2008年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诣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的倡议。

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新发展理念是指为了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向。

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包括:
1. 创新: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2. 绿色发展:新发展理念强调保护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使命,注重可持续发展,倡导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发展。

3. 开放发展:新发展理念强调开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推动国际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4. 共享发展:新发展理念强调共享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
要求,推动资源节约利用,实现全民共享,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 协调发展:新发展理念强调协调是推动经济发展全局性的必
然要求,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新发展理念的相互关系是:创新、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它们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同时,协调发展也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指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家公司、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身体力行,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

释义绿色发展:从内涵看,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绿色发展”则主要从节能减排及污染物治理的角度测度科技创新对首都绿色发展的作用,具体内容包括“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城市污水处理率”以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

[1]机制随着“十二五”规划开始进入到设计阶段,我们需要思考整个规划的定位应该是什么。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从2003年开始参与国家“十一五引引”规划的研究,并在2005年正式为国家发改委进行设计。

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期间,气候变化就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考虑的最大的限制因素和国内外制约条件。

因此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就需要成为国家核心发展目标和核心发展政策之一,这既是巨大的挑战,又是巨大的机遇,并且还是重要的创新。

我们提出来这一次“十二五”规划的创新性定位就应该是“绿色发展规划”。

那么在“十二五”规划中应该如何凸显绿色发展规划?前面说过绿色发展的核心就是使得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开始“脱钩”,那么在“十二五”时期我们需要进一步淡化和缩小经济指标。

根据对过去几个五年规划的系统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五年规划中经济指标比例的一个显著变化。

在1981到1985年的“六五”时期,也就是当我们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当时的五年规划中经济指标占了60%以上,非经济指标仅占不到40%。

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近年来,中国提出了新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

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具有深远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首先,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新发展理念提倡以创新为核心,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多方面创新的方式,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新发展理念强调协调。

协调发展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新发展理念提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新发展理念强调绿色。

绿色发展是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新发展理念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第四,新发展理念强调开放。

开放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发展理念倡导开放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推动国内市场和外部市场的双向开放,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

最后,新发展理念强调共享。

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的关键。

新发展理念倡导促进共享,通过改革创新,推动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合理地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总之,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方面。

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实施,将为中国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重要保障,推动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绿色发展与美丽中国 ppt课件

绿色发展与美丽中国 ppt课件
文化建设途径
充分发挥多种民间宣传渠道的作用与政府的主导形成合力 ,将有利于生态文明观的形成。
. 社会建设途径
基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社会管理体制等百姓 关心的民生问题都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
建设美丽中国的制约因素
生态文明建设受到粗放型经济 发展模式的制约
制度建设不完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
• 生态环境民主治理缺乏 • 公共监督缺乏
绿色发展与美丽中国 ppt课件
目录
绿色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绿色发展与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的内涵与意义 建设美丽中国的途径
建设美丽中国的制约因素
绿色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绿色发展
内涵: 环境保护、新型发展模式
意义: 解决人的发展与自然环 境及资源承载力之间的 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绿色发展与美丽中国
1
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
5
美丽中国的内涵与意义
环境美
社会美
人之美
•社会美是建设生 态文明的美丽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中 的基础 的经济开发活动要 以保持和创造美好 的自然环境为前提
制约因素
生态文明价值观还远远没有形成
• 生态意识缺乏 • 生态教育不科学
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动力不足
Company
LOGO
人与人关系的和 谐关系到社会有 机体的健康稳定 ,关系到社会有 机体与自然关系 的和谐

简述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简述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简述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
表大会上首次提出的,它的提出是为了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是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创新、绿色发展、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念。

首先,以人民为中心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意味着要将人
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关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其次,全面创新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发展创
新型经济,加强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全社会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提升。

第三,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提倡建设生态
文明,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最后,开放共享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指导原则,要积极参
与全球化进程,加强与各国的互利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
经济。

要实现国内的共享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增强全体人民的获得感。

实践要求方面,新发展理念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实践要求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经济结构协调性;要坚持绿色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要积极参与全球化,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要促进经济社会共享,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

总结而言,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抓住了当
前中国发展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旨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健康稳定地向前推进。

我们应当充分理解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积极践行其中的实践要求,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依据及意义

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依据及意义

世纪桥2019·5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依据及意义张吕(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党校,重庆长寿401220)【摘要】绿色发展理念包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低碳循环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三个层面的内涵,其提出是我们党在新时代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的积极回应。

绿色发展理念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其理论依据在于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古代生态哲学关于对“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和西方生态思想学说;其现实依据则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和提高生态意识、改善生态行为的必然要求。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依据;意义【中图分类号】D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5-0026-03【收稿日期】2018-12-21【作者简介】张吕(1991-),男,重庆永川区人,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党校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绿色发展理念,它的最终愿望和目的就是要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部分,它是对我国如何科学可持续发展总结和系统概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绿色发展观,实现了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新超越,为新时代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绿色发展理念是我国破解经济发展矛盾的必然要求,要更好地理解并在具体实践中运用绿色发展理念,必须深刻理解它提出的依据及重大意义。

一、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与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和研究。

绿色发展理念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我们只有科学把握才能准确理解。

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的内在要求。

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涵

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涵

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涵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发展中形成的一种重要思想,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是发展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注重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观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由依赖资源和低成本驱动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高质量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强调绿色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模式。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发展中注重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四、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减少贫富差距,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推动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

五、科学发展观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国家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涵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创新,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强调科学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强调绿色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国家发展。

如何理解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1000字

如何理解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1000字

如何理解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1000字一、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1.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新发展理念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动能,形成新引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协调: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根本途径。

新发展理念强调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城乡布局,推进产业融合,实现经济社会各领域、各方面协调发展,提高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

3.绿色:绿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发展理念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开放: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新发展理念强调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5.共享:共享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

新发展理念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要求1.转变发展方式: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转变发展方式,从过去的粗放型、速度型发展转向质量型、效益型发展,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优化经济结构: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实体经济,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3.深化改革开放: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推动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从“绿色发展”到“塞罕坝精神”》范文

《从“绿色发展”到“塞罕坝精神”》范文

《从“绿色发展”到“塞罕坝精神”》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绿色发展的实践与理念对全球环境保护具有深远影响。

其中,塞罕坝精神的诞生与发展,正是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本文将深入探讨从“绿色发展”到“塞罕坝精神”的历程与内涵,以期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二、绿色发展的内涵与重要性绿色发展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问题的背景下,绿色发展成为各国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响应全球绿色发展的号召,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战略。

三、塞罕坝精神的诞生与发展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一个曾经荒漠化的地区。

然而,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塞罕坝人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功地将荒漠变成了绿洲。

这一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塞罕坝精神,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塞罕坝精神的内涵包括: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科学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等。

这种精神鼓舞着人们为了绿色事业不断奋斗,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塞罕坝精神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塞罕坝精神在绿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激发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认识到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它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人们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此外,塞罕坝精神还推动了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的发晨.推动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设与完善。

五、塞罕坝精神的启示与借鉴塞罕坝精神的成功实践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1. 坚定信念:面对困难与挑战,应保持坚定的信念与决心,不断追求绿色发展的目标。

2. 无私奉献:在绿色发展中,应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保护环境、造福人类贡献自己的力量。

3. 科学精神:应注重科技创新与研发,以科学的方法推动绿色发展。

4. 务实作风:在绿色发展中,应注重实效性,以务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科学发展观内涵及意义

科学发展观内涵及意义

科学发展观内涵及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待科学发展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科学发展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经济发展要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中心,社会发展要以增加人民福祉为导向,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使得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实现。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不偏废任何一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注重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注重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注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这种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使得中国的发展更加平衡、稳定和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要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得中国的发展更加可持续,不会给未来留下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是多维度的,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实施,使得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科学发展观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发展模式,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待科学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实施,使得中国的发展更加平衡、稳定和可持续,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㊃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㊃D O I :10.3969/j.i s s n .1003-0964.2018.04.001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李世书(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 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上的革命性转变,既是新时代发展的方法论,又是新时代发展的价值观㊂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逻辑在于:基于新时代社会矛盾的新变化,我们需要进行一场新的社会革命,深入推进人的意识㊁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生态化变革㊂实现绿色发展,生态意识是先导,生态技术是支撑,生态制度是保障㊂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意识;生态技术;生态制度中图分类号:D 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8)04-0001-06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创新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回应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问题和解决当代社会发展生态难题提出的新思路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理念上升为指导国家 十三五 发展规划的 五大发展理念 之一㊂十九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并就建设绿色㊁和谐的美丽中国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具体规划㊂这标志着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价值观和发展观㊂一㊁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新形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遵循绿色发展的理念㊂从黑色发展到可持续发展再到绿色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理念演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㊂绿色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同时也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深化和实践推进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思维方式,科学地研判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形势,提出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绿色发展之路㊂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在全球的深入发展,其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巨大破坏性后果逐渐显现出来,整个世界已经全面进入严重的环境危机时代㊂当前,资本主义社会正处于基本无解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之中㊂面对资源约束日益趋紧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㊁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的严峻现实,我们党和政府以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为依据,提出了统领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㊂马克思指出:作为 社会化的人 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1]928-929,进而实现 感性世界的一切部分的和谐,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2]528㊂马克思的绿色发展理论实质上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理论㊂绿色发展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又是我们党和政府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㊂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就是要以符合人类自身生态需要的方式改造外部自然界㊂ 绿色发展理念的根本立足点在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而非本质规定[3]㊂绿色发展理念是人类社会为破解当代人类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困境而提出实施发展模式转型和发展方式变革的思想观念,这种变革实质上就是一场具有和历史上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同样意义的可持续发展革命和生态革命㊂绿色发展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收稿日期:2018-03-18;收修日期:2018-05-1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 K S 052)作者简介:李世书(1966 ),男,河南息县人,博士,教授,信阳师范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㊂㊃1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X i n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第38卷 第4期 2018年7月 (P h i l o s .&S o c .S c i .E d i t .)V o l .38N o .4J u l .2018设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道路上升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提出 坚持绿色发展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的绿色发展理念,要求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促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23㊂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建设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清洁低碳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倡导简约适度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提供更多优质生态的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建设 人与自然共生的现代化 [5]㊂十九大报告把绿色发展作为解决新时代所面临的新矛盾的新方法和新道路提出来,并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重要论断,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㊂这一系列事关未来发展目标㊁发展道路㊁发展方式和发展策略的理论表述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科学内涵的具体阐释㊂绿色发展理念科学地阐明了当代发展观变革的着力点和需要着重处理好的重要问题㊂首先,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更要生产出更加丰富和优质的生态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㊂而达成这些生态目标,需要加快建立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政策与法律制度激励机制,引导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㊂其次,绿色发展是 创新驱动的发展 高层次的发展 可持续性的发展 普惠民生的发展 和 和谐向上的发展 [6]㊂总之, 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就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环节,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水平的协同提升 [7]㊂二、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的重要战略引领㊂切实发挥绿色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过程的战略引领作用,前提是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当前的经济㊁社会和文化各领域的发展实践之中,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价值㊂依照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在理论逻辑,生态文明建设应从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㊁培养公众生态自觉意识出发,进行生态技术创新,建立绿色㊁低碳㊁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健全能够正确发挥激励与引导作用的生态制度,通过政府㊁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㊁理性合作实现绿色发展㊂(一)树立生态意识㊁增强生态自觉性当前,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在我国上下已基本形成了共识㊂然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绿色发展理念并没有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保护仍没有普遍成为政府㊁企业和公众的自觉行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制认知水平总体不高,对自身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得也不明确㊂意识是行为的先导㊂实现绿色发展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民的生态思想意识,增强实现绿色发展的自觉性㊂生态意识有着多重内涵,从实现绿色发展的现实性角度来看,重点需要树立以下3个方面的自觉意识㊂1.确立生态经济意识生态经济意识的核心就是要破除传统的发展观念,走一条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㊂树立生态经济意识就是要坚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由高耗能高排放向绿色㊁减量㊁循环与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型,推动环境保护由被动走向主动㊂要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就要推动经济的 绿色化 发展㊂ 绿色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涵:一是要有 绿水青山 ,这要求加强对自然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㊂二是要有 绿色经济 ,这要求我们坚持绿色生产方式,实现绿色发展㊁循环发展㊁低碳发展㊂三是要有绿色生活方式,这要求我们在衣㊁食㊁住㊁行等方面坚持适度简约,崇尚绿色低碳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㊂从以上 绿色化 的几个层面的内涵来看,生态经济意识是传统的绿色经济概念的升级版,是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㊂树立生态经济意识,就是培育和引领政府㊁企业和公众共同形成坚持绿色经济发展的自觉意识㊂2.树立社会主义的绿色执政和绿色行政观绿色发展要成为指引国计民生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重大战略,则必须将其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执政党的政治理念㊁政治路线㊁政治方针以及在此指导下的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之中㊂ 绿色发展理念实质上是一种绿色执政和绿色行政观 [8]㊂绿色执政和绿色行政就是要将科学执政和行政㊁民主执政和行政㊁依法执政和行政置于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考量,切实保障人民的环境权益㊂环境问题并不仅是环境本身的问题,从深层次看,它与执政和行政的宗旨㊁方针政策㊁制度安排㊁价值导向等密切相关㊂目前,由于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政绩观影响,仍然有一些地方政府的绿色政治自觉意识不强㊁绿色政治行㊃2㊃第38卷第4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7月动不足㊂总起来看, 中国的绿色政治行动,一是缺少具体的绿色政治纲领或意识形态;二是缺少绿色政治运动的领导力量 [9]㊂当前树立社会主义的绿色执政观和绿色行政观,就必须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绿色发展思想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使各级政府的决策者们增强生态智慧,提高生态自觉,将经济发展㊁人民的环境权益保障和民生幸福㊁生态环境优化㊁社会和谐作为执政和行政的重大价值追求及促进政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㊂3.进一步推动生态建设,树立生态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生态自始至终渗透㊁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绿色发展的方方面面㊂在全社会弘扬生态发展理念,让生态价值观深入人心,对于我国顺利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变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㊂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能够帮助广大公众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生态世界观㊁价值观,形成生态生产方式㊁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做到 用之有节,取之有度 ㊂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就是要把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作为我们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价值尺度和价值目标㊂在生产与生活中,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并能够自觉地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协调进化㊂大力弘扬生态文明㊁普及生态知识㊁培育生态道德㊂生态价值观一旦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公众的生态意识得到全面的提升,绿色发展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社会行动㊂生态意识的形成需要教育和引导㊂ 考虑到生态问题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它应当成为教育的核心 [10]24㊂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政府㊁企业㊁公众,都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认同绿色发展,从内心深处理解和支持绿色发展,让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引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㊂(二)进一步引领㊁推动生态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实施技术创新㊁发展生态技术,建设以低碳经济㊁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经济体系㊂1.生态技术的内涵及意义生态技术是 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能够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能源㊁资源,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用的手段与方法 [12]16㊂而通常情况下,人们把节约资源㊁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都称为生态技术㊂一般而言,生态技术主要包括替代技术㊁减量技术㊁再利用技术以及资源化技术等㊂替代技术就是开发新资源㊁新材料㊁新工艺㊁新产品,替代原来所使用的资源㊁材料㊁工艺和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生产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㊂再利用技术就是进一步延长原材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地使用某一资源或产品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㊂减量技术是指旨在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㊂资源化技术指旨在将生产或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变成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㊂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绿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㊂当今时代,经济学家们大多都承认, 技术手段能够让我们远离环境灾害 ㊂ 创新对于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整个经济的非物质化强烈要求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和社会创新㊂只有在创新和灵活的经济下,我们才能让生态健康地发展 [11]76㊂事实上,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输入,绿色发展所追求的经济和环境目标都将不可能实现㊂因而要实现绿色发展,首先需要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撑㊂2.规范与引导生态技术的发展实现绿色发展,需要政府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组织开发和示范有着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绿色再制造等生态技术㊂资本的生存法则就是获取利润的最大化㊂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心不强,只注重追逐资本的经济效益,而罔顾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危害㊂为了有效节制企业唯利是图而忽视生态效益的冲动,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引领,积极引导企业自觉㊁主动地进行技术的生态化转向,实现既能获取利润又不破坏环境的双赢局面㊂ 政府必须建立健全保证和支持发展生态技术的经济政策㊁法律法规制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企业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生态技术 [12]92㊂政府既要制定和实施发展生态技术的相关科技政策㊁技术标准,同时又要充分利用好政府与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采购导向作用㊂在政府对绿色产品设定的严格标准下,经济利益的驱使与环保节能的压力会使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为生产出质量更高的绿色产品投入更多资金㊂3.推动企业全面实施绿色生产绿色生产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会污染自然生态环境,不会对人和社会造成危害㊂随着全社会日渐提升的生态意识㊁环保意识,企业要想在未来市场经济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具备生态环保意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㊂目前要向企业大力普及绿色生产知识,加强企业绿色生产意识的教育与引导㊂只有当企业具㊃3㊃李世书: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备了绿色生产意识,才会将绿色生产理念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中,并积极主动地推广应用生态技术进行绿色生产㊂同时,引导企业积极担负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把先进的生态技术成果应用到生产过程之中,采用先进的生态工艺技术㊁一流的设施装备来提升改造传统行业,把传统技术改造成生态技术,降低因自身的生产所造成的生态压力㊂当然,现阶段有许多企业全面实施绿色生产在技术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具有一定风险,因而实施绿色生产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实施有效的绿色财税㊁金融等相关政策给予协助与引导㊂4.鼓励全社会进行绿色创新绿色创新是有利于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目标的创新活动,是应对发展与环境双重要求的唯一正确出路㊂过去,企业和社会的创新活动主要以追求经济利益为导向,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需要把他们的创新活动引导到 生态技术创新 [13]上来㊂一是增强全社会绿色创新的责任感㊂重视精神力量对全社会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大力宣扬企业家和知识界对绿色创新的责任感和荣誉感㊂把绿色创新纳入 创新发展 的范畴之中,向全社会传播把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融合起来的理念㊂发起绿色创新 社会运动 ,鼓励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中发现和发明各种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手段与方法㊂在教育教学系统中增加绿色发展和绿色创新的内容,培育青少年对绿色发展的信念和兴趣㊂二是增强全社会对绿色创新的知识重组能力,推进科学技术在绿色发展中的引领推动作用㊂实施绿色发展,科学技术仍然是第一生产力㊂ 在工业化进程中,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现代化还是20世纪中期以来蓬勃兴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都是科学技术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的结果 [14]243㊂世界上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极大地引发了新的工业化发展浪潮㊂政府应该做好制度的激励㊁引领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绿色科技创新的培育制度与机制,为绿色技术发明与创造提供有力的支持㊂(三)建立健全生态制度保障体系效率来自于激励,而制度的主要作用就是调整社会的现有激励机制,使得现有的资源能够产生出更高的效率,因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健全社会主义生态制度,实现社会生产关系的新变革㊂这里所说的社会生产关系新变革,主要是指变革传统发展模式的背景下形成的种种 非生态 生产关系和政策制度体系,创建能够保障绿色发展有效进行的生产关系和生态政策制度体系㊂通过确立具有激励与惩罚作用的生态制度,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行为进行规范㊂生态制度的建立:一要靠改革,把不合理的非生态的政策制度废除掉;二要靠法治,让合理的㊁有利于生态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制度建立起来㊂要尽快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并构建统一高效的绿色发展监管体系,通过刚性约束,柔性引导,使国民经济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㊂1.制定促进绿色发展的激励制度实现绿色发展需要政府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强化制度激励机制,鼓励㊁引导社会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投资,发展低碳㊁高效㊁循环和可持续的绿色经济㊂发展绿色经济不仅要有对各级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而且要有对企业㊁环保N G O和公众的各类激励制度㊂国家应该继续制定并完善更多促进循环经济㊁绿色产业㊁清洁生产㊁综合利用㊁环保产业等方面的鼓励性制度,进一步调动各种经济行为主体进行绿色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㊂(1)建立健全环境资源产权制度,进一步明确环境资源 三权 (所有权㊁使用权和收益权)的归属与分配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产权交易制度㊂通过立法建立环境资产的产权法律制度,制定环境标准和划出生态红线,确定可用于支撑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力规模及终极产权归属㊂同时,建立环境资产产权交易市场,让市场机制发挥配置经济资源的决定性作用㊂美国学者泰坦伯格认为,解决环境问题,市场力量是十分强大的㊂他指出: 忽略市场的力量解决环境问题的做法,是冒很大的风险的㊂控制市场的力量并引导它向着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既是可行的,又是十分理想的㊂ [15]11(2)通过制定引导性的财政和价格政策,创设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之路㊂建立支持绿色发展的绿色金融制度和税制体系,支持清洁能源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包括建立清洁产业技术研发支持基金㊁风险投资基金㊁新型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平台等㊂出台绿色信贷㊁污染责任保险㊁绿色投资等环境经济政策,把产品消费后的处置责任前移到生产者,从而激励生产者按照环境友好的理念进行产品设计,优化生产过程㊂(3)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为目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问责制,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㊂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对于促进广大领导干部㊃4㊃第38卷第4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7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正确政绩观 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在全社会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6]㊂今后还需要研究和细化实施这一规定的细则和机制,让其在实现绿色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㊂同时,为了遏制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不断发生的腐败问题,还需要在制定绿色发展政策时,考虑对 相匹配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做出要求 ,保证环保投入不会流失㊂2.实行从严从紧的环境管制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进绿色发展,必须要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 , 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的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㊁信息强制性披露㊁严查重罚制度 [5]㊂政府通过健全和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规制度,加强环境治理与环境管制,能够对整个社会的绿色发展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㊂(1)对经济发展给予强力的环保限制是当前世界在促进环境保护与实现绿色发展上的普遍做法㊂美国学者迈克尔㊃波特提出的 波特假说 认为,从紧从严的 环境规制 并不一定会降低相关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反而合理的环境法规和标准能够反向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㊁降低成本㊁提高产品的价值,以便抵消环境投入,使企业更具竞争力㊂研究表明,环境管制成本在增加到1%的时候,企业的相关研发投入强度㊁专利授权数量与新产品销售收入就会分别增加0.12%㊁0.30%㊁0.22%,这表明适当的 环境规制 对企业的盈利在总体上是有好处的[17]㊂运用一定的强制性力量和手段,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给予约束和制衡,则必定会使经济发展更 绿化 ㊂(2)强化地方政府在绿色发展中的责任担当㊂受 以G D P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为核心 的政绩考核机制与 届别机会主义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常常把经济的发展放在优先于环境保护的地位,尤其是 当地方政府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相冲突的时候,在多任务委托合同中的地方官员会选择淡化甚至牺牲政府环境责任以保障和落实经济目标实现 [18]㊂如果污染企业所在的地方政府治理质量比较低,对辖区内企业排污的 机会主义 行为的约束就会少㊂由此, 地方政府担当着执行国家环境管制政策的重要角色,地方政府职能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影响着相关政策的有效贯彻和落实 [19]㊂实际上,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方面 执行不到位 的情况比较常见㊂目前,一些县市和乡镇创办的特色产业或者支柱性产业既是纳税大户往往大多也是排污大户,环保意识十分薄弱㊂因此,在国家制定的环境政策与管理体制中,要充分考虑地方政府执行环境管制制度的积极性,强化地方政府治理在绿色发展中的责任担当㊂(3)制定并执行好环境管制制度是一项综合工程㊂从严从紧的环境管制,可以 通过产业政策㊁环境管理㊁司法管制㊁政治约束等方式 [13]来实现㊂一是从资源环境保护的角度制定更加严格的产业政策㊂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㊁经济政策㊁建设项目等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对资源和环境消耗设定刚性红线㊂二是强化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㊂把环境保护前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阶段,把环境保护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主要标准和重要手段㊂三是对绿色发展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持和保障,对于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都应该予以明确规定,进而使我国在环境评估相关立法与执法工作的规范体系方面更加完善㊂要完善生态文明保护的法律体系,对现有法律制度进行 升级改版 ,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考虑不周的法律进行 绿色化升级改造 ㊂要制定新的 绿色 法律法规㊂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未来需要研究制定专门的绿色生产和消费促进法,解决绿色生产与消费的问题㊂加强环境政策执行的监督㊂这一问题很容易被忽视但又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㊂主要是对已经制定的环境政策及环境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对那些违规的行为采取强制行动㊂与此同时,也要平衡好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的相对优势与劣势,选择一个现实有效的监督策略[21]32㊂三、结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我们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㊁观点和方法,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为解决新的时代问题进行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20]㊂绿色发展理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解决新的社会矛盾而提出的新的发展理论㊂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国际社会新发展观的借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㊂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 环境保护已变成一种努力,以防止生物世界内发生的种种变化与我们在经济和技术方面不断发生的变化不相一致 [21]498,这既是人类的一种观念模式同时也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模式的确立㊂基于这一背景,绿色发展理念是世界可持续发㊃5㊃李世书: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作者:李芳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29期中图分类号:D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290-0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

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本质上决定着发展成效。

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这次全会的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

把握“五大发展理念”这个贯穿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灵魂和主线,就要在深刻认识新的发展理念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的同时,深刻领会和把握其科学内涵。

一、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全会描绘了未来五年实施创新发展的路线图,即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要着力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

当前,从国际形势看,国家综合国力竞争本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看,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余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但产业层次低、发展不平衡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等矛盾愈加凸显,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紧要关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基本特点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其中动力转换最为关键,决定着速度变化和结构优化的进程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
绿色发展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注重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

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包含了环境保护、资
源利用、生态平衡、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首先,环境保护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方面。

环境保护需要从源头上
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在实际的产业生产中,必须采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方式,降低物质和能源流出率,提高
资源利用率。

其次,资源利用是绿色发展的另一个关键方面。

必须合理开发和
利用资源,降低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这需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性
和经济性,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资源。

为了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需要制定适当的资源管理政策,并加强自然资源监管,以确保资源的
合理利用和公平分配。

生态平衡是绿色发展的另一个方面。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
衡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为此,必须推进“生态优先、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理念,鼓励采用可再生资源和绿色技术,在保
障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

最后,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经济可持
续发展必须遵循环境、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原则,通过改进生产方
式和降低能耗、降低排放等手段实现绿色产业链的构建。

同时,要大
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总之,绿色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它是一种全面、协同、具有系统性的观念和实践,要求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需要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高效机制,共同推进绿色发展进程,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