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产业园生态规划
苏通产业园生态规划

国内 天津中新生态城 苏州中新生态城 唐山中瑞国际生态城 东滩生态城 (中英)
什么是生态 What is an Eco-Industrial Park? 工业园区? •连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共同体 • Community of connected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businesses
江海生态城 国际创业园
苏通科技产业园
苏通科技产业园生态规划汇报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09.8.3
汇报内容
1、土地利用 和交通规划
(25min)
5、环卫 规划
生态规划 总介
(25min)
2、景观生 态规划
(25min)
4、水环境 规划
(25min)
3、能源规划 (25min)
2005年
2006年
•主编: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主持:科技奥运十大专项: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主持:北京市地方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主持:国家环保总局环境标准产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住 区)”标准
•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20042006
项目参考
江海生态城 国际创业园
苏通科技产业园
国际创业园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苏通科技产业园
“一星级”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最低等级。如表1所示,要达 到一星级绿色建筑,除了要求控制项全部达标以外,各类指标 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但各类指标要求都较低,按照常规设 计做法基本能够达到一星级绿色建筑的要求。根据近年来绿色 建筑咨询的经验,只要对设计过程严格控制,保证各类指标满 足当地和国家标准,基本上不需要增加初投资即可达到一星级 绿色建筑的要求。
江苏通用智慧园区方案

江苏通用智慧园区方案1. 引言智慧园区是指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充分整合园区内各种资源和要素,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和管理效率的一种创新园区形态。
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一,面对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积极推进智慧园区的建设,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本文将介绍江苏通用智慧园区方案,以应对当前园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同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动江苏园区的智慧化和可持续发展。
2. 江苏通用智慧园区方案的目标江苏通用智慧园区方案的目标是提高园区内的产业效率、管理效能和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促进园区产业升级和转型,通过技术创新和数据驱动的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园区内的管理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改善园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多便民服务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3. 方案实施流程江苏通用智慧园区方案的实施流程如下:1.规划阶段:–调研园区现状,了解产业结构和管理状况;–制定未来发展目标和规划蓝图;–明确智慧园区建设的重点和优先级。
2.建设阶段:–逐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包括网络连接、通讯基站等;–引入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设备互联和数据采集;–搭建大数据平台和云计算中心,实现数据存储和分析。
3.应用阶段:–推广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能源管理、人员管理等;–提供智能化服务,包括公共交通、医疗服务等;–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智慧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4.运营阶段:–监测和评估智慧园区的运营效果;–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持续推进园区的智慧化建设。
4. 江苏通用智慧园区方案的核心技术江苏通用智慧园区方案的核心技术包括:1.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和设备的互联,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共享,为园区的智能化管理提供基础支撑。
2.云计算技术:搭建云计算中心,提供灵活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支持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开发。
3.大数据分析: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园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和优化方案。
4.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的服务和管理系统,提升园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南通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全市经济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通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全市经济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6.03•【字号】通政发〔2021〕23号•【施行日期】2021.06.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全市经济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关于推进全市经济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方案》已经十五届市人民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通市人民政府2021年6月3日关于推进全市经济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国发〔2019〕11号)和《省政府关于推进全省经济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20〕79号),深入推进我市经济开发区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推动我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彰显开放底色,激发改革活力,强化创新驱动,注重分类指导,推动全市经济开发区更高质量发展,为南通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二、扩大对外开放(一)优化提升利用外资质态。
支持全市经济开发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集中力量招引和培育外资总部型企业和功能性机构,促进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发展,拓展利用外资领域,提高引资层次和水平。
无锡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园-规划

无锡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园-规划无锡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一个以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和封装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化园区。
该园区的规划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推动。
一、规划背景和目标无锡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园的规划背景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该产业的大力支持。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集成电路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战略意义。
无锡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园的目标是通过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推动无锡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园区规划概述第一期规划:从2024年到2024年,初步建设一个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引入一批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
重点推进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相关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创建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第二期规划:从2024年到2025年,进一步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链,引入更多的投资和企业项目,扩大园区的规模和产能。
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国际一流企业和技术人才,提高园区的全球竞争力。
第三期规划:从2026年到2030年,进一步提高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加速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园区。
三、产业布局和功能区划集成电路设计区主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IC设计企业和高校的研发团队,强化核心技术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
同时,园区将提供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服务,为初创企业提供优秀的孵化环境和金融支持。
制造区是园区的核心,主要引进国内外的半导体制造企业和设备供应商。
建立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园区将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资源的节约利用,打造一个绿色制造的示范区。
封装测试区主要引进国内一流的封装和测试企业,提供封装工艺和测试设备,为制造区的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生态河湖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生态河湖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法规类别】水资源【发文字号】通政发[2018]19号【发布部门】南通市政府【发布日期】2018.04.02【实施日期】2018.04.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生态河湖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通政发〔2018〕1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通市生态河湖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通市人民政府2018年4月2日南通市生态河湖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解决复杂水问题、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全面落实河长制,扎实推进河岸共治,推动南通转型发展,建设美丽新南通,根据《江苏省生态河湖行动计划(2017~2020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紧紧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革创新,通过实施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行动,全面落实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努力打造“洁净流动之水、美丽生态之水、文化智慧之水”,为实现“强富美高”新南通提供有力支撑和基础保障。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生态优先。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正确处理河湖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关系,注重河湖生态修复与休养生息,维护良好生态,提升河湖功能,发挥综合效益。
二是坚持河长主导。
充分依托河长制组织体系,将生态河湖行动纳入河长工作重要内容,明确部门职责,落实分级责任,细化目标考核,引导全民参与,形成工作合力。
苏州生态科技园区规划方案

苏州生态科技园区规划方案概述苏州生态科技园区位于苏州市工业园区,是苏州市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园区。
以生态环境优化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建设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园区,为企业提供创新创业平台,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一、园区规划框架1.1 总体规划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生态环境,高标准建设绿色园区;- 坚持科技创新,提升园区创新能力,引领产业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坚持开放包容,吸引优质企业入园发展,形成创新创业生态圈;1.2 园区定位园区将聚焦生态科技创新领域,设立苏州生态科技研究院、智能制造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重点发展环保科技、新能源科技、生物科技等产业,并将这些产业与苏州现有的优势产业进行深度融合。
1.3 园区规划布局园区将总规划分为创新研发区、产业转化区、生态保护区三大功能区。
1.3.1 创新研发区创新研发区作为园区核心,将建设现代化的科研设施和创新平台。
主要功能包括苏州生态科技研究院、智能制造研发中心、生物科技实验室等,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研发合作等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1.3.2 产业转化区产业转化区将依托于创新研发区的科技成果,引进一批高科技企业入驻园区,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具体产业项目,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园区将提供一系列服务,包括技术转让、股权投资、孵化加速等,支持企业的创新创业。
1.3.3 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将围绕着园区的湿地、森林等自然景观,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园区将建设生态湿地公园、自然教育中心等,通过生态保护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打造独特的生态科技园区。
二、主要举措2.1 建设绿色园区园区将实施严格的环保标准,推行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措施,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等方式,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
同时,园区将建设公共绿地和景观湖泊,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品质。
2.2 优化科研设施园区将引进国内外一流的科研设施和人才,提升科研条件和水平。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苏通科技产业园

江苏通富微电子有限公司智能电源芯片封装测试项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噪声、固体废物专题)项目名称:江苏通富微电子有限公司智能电源芯片封装测试项目建设单位:江苏通富微电子有限公司江苏中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零一八年二月目录1、验收项目概况 (1)1.1 前言 (1)1.2 验收项目概况 (1)2、验收监测依据 (3)3、工程基本情况 (5)3.1.1项目地理位置 (5)3.1.2项目平面布置 (5)3.1.3周边环境概况 (5)4、环境保护设施 (8)4.1 污染物处置措施 (8)4.1.1噪声 (8)4.1.2固废 (8)4.2 环保设施投资及“三同时”落实情况 (9)5、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主要结论与建议及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11)5.1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1)5.2 环评批复要求 (11)6、验收执行标准 (12)6.1 噪声排放标准 (12)7、验收监测内容(噪声) (12)8、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2)8.1 监测分析方法 (12)8.2 监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12)9、验收监测结果 (13)9.1 监测期间工况 (13)9.2 环境保护设施调试效果 (13)10、环境管理检查 (14)10.1 环评批复和审查意见执行情况表 (14)11、验收监测结论与建议 (15)11.1 监测结论 (15)11.2 建议 (15)1、验收项目概况1.1 前言智能电源芯片封装测试项目是江苏通富微电子有限公司投资34000万元的新建项目。
项目位于苏通科技产业园江达路99号,占地约66855.4m2,具有年封装PDFN 12亿只的生产能力。
2014年8月,江苏通富微电子有限公司委托江苏宏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其智能电源芯片封装测试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2014年8月22日江苏南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环保局予以批复(苏通环表复[2014]15号)。
本项目于2015年1月开工,2016年7月完工后试生产。
苏州工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
来源:作者: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紧临苏州古城区,西与古城以苏嘉杭高速公路相隔,北抵娄江为界,南临斜塘河一一吴淞江,东接青秋浦,占地面积约平方公里,其中首期约平方公里目前已基本实施完成。
中新合作区是由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基础条件优越,发展势头良好,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绿地系统以“城在森林、人在花园”一一创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化、公园化、现代化园区,建设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东方“花园城市”为目标,规划风格力求简洁、明快、现代,以全新的绿色景观与古城区形成鲜明对比,体现苏州的开放和发展。
景观特色注重体现“三彩花园城市”:
① 浓浓绿意衬托下的红、黄、蓝三原色的“交响曲”;
② 绿化景观“红黄绿”(同一色叶类型植物集中布置,乔木成林、花灌成块、草坪成片,景观大气)。
布局特色强调利用园区自然资源特色和“绿化缓冲带”优势营造一体化的“绿色网络”体系,总体“点上成片、线上成带、面上成林”。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充分考虑园区自然地形条件和总体规划布局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并注重与外围大环境的协调统一,强调绿地景观体系的连续性和层次性,以水引绿,绿水交融,形成“东方水城”之特有的绿地体系格局。
规划采用网状与放射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构筑全园“绿色网络”具体布局结构可总结为:“一环、三湖、四园、六带、八景、十二苑”。
咎
J.
'i O-Kl-UEHE 4EH4^MHI7Q
HL-piil 一二
已ftH 1X1:■■HI "■=■*'
“一环”:即沿中新合作区四个方向分布的生态防护带,构筑起园区的绿色屏障。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苏通科技产业园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批复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苏通科技产业园一期控制性详细
规划调整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9.07.10
•【字号】通政复〔2019〕44号
•【施行日期】2019.07.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市政府关于苏通科技产业园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批复
通政复〔2019〕44号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你局2019年6月21日《关于调整苏通科技产业园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请示》(通自然资请〔2019〕56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苏通科技产业园一期以下4项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
(一)将一期单元A1-4地块一类工业用地(江港路南、东方大道东、海宾路北、江达路西侧)调整为一类物流仓储用地;
(二)将一期单元江港路南、东方大道东、海堡路北、沈海高速公路西侧范围内一类工业用地调整为二类工业用地;
(三)将一期单元B4-1地块职工公寓用地、B4-2地块公共交通用地(恒山路
南、齐云路东、海伦路北、江达路西侧)调整为二类工业用地,原B4-2地块公共交通用地调整至B5-6地块教育科研用地(恒山路南、海伦路北、江广路西侧)内;
(四)对上述调整范围内的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绿化等作相应的优化调整。
二、调整后的苏通科技产业园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地块控制指标等应作为强制性内容予以控制。
三、本次调整后的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确需对该规划进行调整或修改,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要求的法定程序报批。
南通市人民政府
2019年7月10日。
江苏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1.3.1 规模结构 近 1 年江苏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局的项目规模主要分布于 10-100 万区间,占项目总数 的 66.7%。500 万以上大额项目 0 个。 近 1 年(2022-09~2023-08):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23 日 生成
2/16
1.4 行业分布
\
TOP2
中心竖河疏浚整治水利项目监理 (二次)成交结果公告
江苏利通建设管理 咨询有限公司
\
TOP3 天星竖河疏浚整治工程水利项目
\
监理服务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2-09-27 2022-10-11 2022-10-25
(3)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2)
重点项目
近 1 年江苏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局的招标采购项目较为主要分布于电气设备 工程监理 服务 车辆行业,项目数量分别达到 5 个、3 个、2 个。其中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 电气 设备 电力工程施工项目金额较高,分别达到 321.60 万元、224.20 万元、61.30 万元。 近 1 年(2022-09~2023-08):
61.3
公告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3-04-06
(7)修缮工程(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张江路照明交通维修工程(配套 照明)
扬州市金湛照明电 器有限公司
56.4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3-02-02
\
购及安装招标
TOP2
南通重点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南通市重点产业布局指导意见优化产业布局,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迫切需要。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现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战略机遇,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江海联动、陆海统筹,促进资源向优势地区和重点产业集聚,优化提升沿海、沿江、沿上海、沿重要通道、沿重要节点的“五沿”产业布局,努力形成产业集聚、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集约高效的产业格局,建成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地,为开创南通“两个率先”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统筹发展。
突出江海联动,坚持“优江拓海”,统筹沿江提升与沿海开发;突出陆海统筹,整体规划、协调推进陆域建设与海域开发;突出港、产、城融合,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
集约发展。
坚持依靠空间整合、科技进步和结构优化,不断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水平。
以城镇、开发园区为载体,围绕重点产业配置要素资源,促进产业在特定区域集聚;以延伸产业链为核心,推动产业集群化、基地化发展。
特色发展。
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配套条件等,突出产业重点,完善产业链条,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主业明确、重点突出、错位发展的格局。
原则上每个区域重点发展2~3个产业,每个产业重点布局2~3个区域。
融合发展。
促进产业融合,重点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促进“四化互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化互动并进。
绿色发展。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按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各地区有度、有序、可持续发展,加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保护和修复。
苏通产业园生态规划

标识星级 Level ★★★ ★★★ ★★★ ★★
5
6 7 8 9 1 0 住宅建 筑
奉贤绿地翡翠国际广场3号楼
中国银行总行大厦 深圳万科城四期 金都〃汉宫 金都〃城市芯宇(1号、2号、3号、5号 、6号) 无锡万达广场C、D区住宅
上海绿地汇置业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总务部 深圳市万科 房地产有限公司 武汉市浙金都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杭州启德置业 有限公司 无锡万达商业广场投资 有限公司
★★
★ ★★★ ★ ★ ★
绿色建筑的收益
江海生态城 国际创业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苏通科技产业园
据绿色建筑取得的成果经验分析,绿色建筑策略 下的建筑行动较传统建造模式:
能耗成本减低 30-50%; 用水成本减低 20-30%或更多; 城市固体废物排量减低 35-40%; 减低运作及维修费,减少空气及水污染; 改善室内空气质素;工作效率增加 5-15%; 改善社会公众形象等。
这个生态工业园区具有灵活的设计理念,可 以适应商业成员和现有生态及社会现状的需 求
金属管
塑料管
废旧建筑材料
废旧家电
污染土壤
砖块
生态工业园区——国家环保部相关政策
江海生态城 国际创业园
苏通科技产业园
2004年1月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申报、命名和管理规定》(试行)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指南》(试行) 2006年9月 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T 273-2006)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T 274-2006) 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T 275-2006) 2007年12月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截止2009年1月,通过验收批准命名的国家生态工业园有3家: 2009年6月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HJ274-2009)(代替HJ/T 274•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2006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抢抓两大机遇加快两大转型把南通建成名副其实的北上海

新华日报/2010年/6月/11日/第A04版专版抢抓两大机遇加快两大转型把南通建成名副其实的北上海中共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南通市人民政府市长丁大卫南通素有“江海门户”、“扬子第一窗口”、“江风海韵北上海”之称。
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靠江靠海靠上海”的独特优势,大力实施“依托江海、崛起苏中、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跨越发展之路,实现了在长三角核心圈中的迅速崛起。
“十一五”以来,南通经济以年均15%左右的增速领先于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在全国280多个地级市中跃居第8位,综合竞争力跃居长三角城市第7位。
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等殊荣。
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72.8亿元,经济增速列长三角16个核心圈城市首位,对照省定全面小康标准,已提前3年在全省江北率先达小康。
上海世博会的盛大开幕,让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到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
继去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今年5月国务院又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南通身处两大国家战略规划叠加的核心区,迎来了新一轮跨越腾飞的重大机遇。
我们要在接轨上海、走向世界中找准发展定位,促进开发开放,努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向基本现代化转型的“两大转型”,实现“率先现代化、建设北上海”的战略目标。
开发新江海这是加快南通“两大转型”的最大依托,是拓展大上海的现实之需。
我们将按照两大国家战略规划的最新要求,争取用3年时间打开江海开发新局面。
继续以港口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启动洋口港、腰沙—冷家沙2个30万吨级航道规划建设及一批专用码头建设,构建以洋口港为龙头的江海港口群,加速打造上海北翼组合强港和国家沿海主要港口。
在苏通大桥通车之后,加快推进崇启大桥、海洋铁路、宁启铁路改造、兴东机场改扩建工程,启动沪通铁路建设,打造多式联运的集疏运体系,使南通成为通江达海、承南启北、接轨上海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通科技产业园
苏通科技产业园生态规划汇报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09.8.3
汇报内容
1、土地利用 和交通规划 (25min)
5、环卫 规划
生态规划 总介 (25min)
2、景观生 态规划 (25min)
4、水环境 规划 (25min)
3、能源规划 (25min)
作为发展先导示范区,苏通科技产业园将建设成为:
综合性的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技术创 新和应用推广的平台,国家级生态环保培训中心,现代高科技 生态型产业基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宜居示范新 城,参与国际生态环境建设的交流展示窗口。
规划目标
江海生态城 国际创业园
苏通科技产业园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认证体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江海生态城 国际创业园
苏通科技产业园
“一星级”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最低等级。如表1所示,要达 到一星级绿色建筑,除了要求控制项全部达标以外,各类指标 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但各类指标要求都较低,按照常规设 计做法基本能够达到一星级绿色建筑的要求。根据近年来绿色 建筑咨询的经验,只要对设计过程严格控制,保证各类指标满 足当地和国家标准,基本上不需要增加初投资即可达到一星级 绿色建筑的要求。
江海生态城 国际创业园
苏通科技产业园
编 号 1 2 3 4
项目类 型Type
项目名称 Project Name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工程研 究中心办公楼 华侨城体育中心扩建工程
公共建 筑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 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准甲办公楼
完成单位 Developer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华侨城 房地产有限公司 上海世博(集团) 有限公司 上海绿地杨浦置业 有限公司
这个生态工业园区具有灵活的设计理念,可 以适应商业成员和现有生态及社会现状的需 求
金属管
塑料管
废旧建筑材料
废旧家电
污染土壤
砖块
生态工业园区——国家环保部相关政策
江海生态城 国际创业园
苏通科技产业园
2004年1月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申报、命名和管理规定》(试行)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指南》(试行) 2006年9月 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T 273-2006)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T 274-2006) 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T 275-2006) 2007年12月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截止2009年1月,通过验收批准命名的国家生态工业园有3家: 2009年6月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HJ274-2009)(代替HJ/T 274•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2006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生态城是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仇保兴部长主抓,中规院 和清华负责技术支持
江海生态城 国际创业园
苏通科技产业园
本生态规划分析
区域位置
苏通科技产业园位于南通经 济技术开发区南部。规划范 围:东至新江海河、南至长 江、西至东方大道、北至中 心河,总面积50.68平方公里
江海生态城 国际创业园
苏通科技产业园
生产个体 资源 少量的浪费 可 行 的 工 业 园 区 方 案
Integration with 综合当地的社会 Local Community and Ecosystems 组团和生态环境
生产个体
生产个体
Eco-friendly 环保的设计 Design
第三阶段:零浪费工业系统
生产个体 资源 没有浪费
江海生态城 国际创业园
苏通科技产业园
国际:
国际生态城宣言(21条)
欧盟可持续发展人类住区导 则
美国LEED - ND 日本CASBEE - 街区版 英国BREEAM - 社区版 ……
清华:标准编制优势与经验
江海生态城 国际创业园
苏通科技产业园
2001第1版, 03年第2版
2003年
2005年
“生态范地,和谐园区”
构建丰富生动的水网水系驳岸、水岸景观和公园湿地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15%以上;雨水零外排;源分离技术示范; 网络化的生态廊道;35%的园区绿化率,6种生态绿地类型,立体生态绿化 以人为本的生态交通体系 科技创新、文化筑园:先进科技与历史南通的融合,发展产业与水乡的精致 建筑能耗降低20%:工业、建筑与交通 人均碳排放量降低30%:工业、建筑、交通、植物碳汇 园区废弃物减量40%,资源回收再利用率80% 绿色建筑示范 住宅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星级标准(一星、二星、三星) 国家环保部:环保产品认证技术标准《生态住宅(住区)》
江海生态城 国际创业园
苏通科技产业园
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演化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南通面临千载难逢的发 展机遇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城市化的进程加速,长 三角正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城市绵延带, 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成为长三角本轮经济发展的最重要主题。
标识星级 Level ★★★ ★★★ ★★★ ★★
5
6 7 8 9 1 0 住宅建 筑
奉贤绿地翡翠国际广场3号楼
中国银行总行大厦 深圳万科城四期 金都〃汉宫 金都〃城市芯宇(1号、2号、3号、5号 、6号) 无锡万达广场C、D区住宅
上海绿地汇置业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总务部 深圳市万科 房地产有限公司 武汉市浙金都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杭州启德置业 有限公司 无锡万达商业广场投资 有限公司
——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策略势在必行。
国家对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支持
可再生能源补贴
江海生态城 国际创业园
苏通科技产业园
太阳能光电50元/m2;水源、地源热泵40~70元/M2 可再生能源应用城市示范方案:2年内地级市不少于200万平米 ,或应用比例不超过30%,补贴每个城市5000万元 以县为单位补贴:总数不超过1800万元/县,一体化太阳能应 用15元/M2,地源热泵60元/M2,太阳能房60%新增投入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批准建设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有30家
绿色建筑
江海生态城 国际创业园
苏通科技产业园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 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 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 -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实施二十一世 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于2006年正式推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明确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 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 节材、环保)、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 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什么是生态 •连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共同体 工业园区?
•成员在最小化环境和社会冲突 的情况下合作促进经济渗透
案例分析
工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进化方向
第一阶段阶段 :传统工业系统
资源 生产个体 浪费
第二阶段:工业系统中开始减少一些资源浪费
Common Standards + 共同的标准+分享基础结构 Shared Infrastructure
★★
★ ★★★ ★ ★ ★
绿色建筑的收益
江海生态城 国际创业园
苏通科技产业园
据绿色建筑取得的成果经验分析,绿色建筑策略 下的建筑行动较传统建造模式:
能耗成本减低 30-50%; 用水成本减低 20-30%或更多; 城市固体废物排量减低 35-40%; 减低运作及维修费,减少空气及水污染; 改善室内空气质素;工作效率增加 5-15%; 改善社会公众形象等。
•更高的利润
•提高公众形象
Community 社团受益 Benefits
• Improved environment + habitat • Better jobs •更好的工作 • Community pride
•改善居住环境和周围环境
•社团自豪感
Government 政府受益 Benefits
•降低健康消耗和环境损害 • Reduced cost of health + environmental damage • Reduced enforcement burden •降低强制执行的损失 • Increased tax revenues
Inter- company 国际公司的交流 Communications
能源/浪 Energy/Waste Efficient费 Systems 高效系统
生产个体 生产个体
生态工业园区带来的利益
案例分析
Business 商业受益 Benefits
• Higher profits • •更强的竞争力 Increased competitiveness • Enhance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主持:科技奥运十大专项: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主持:北京市地方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主持:国家环保总局环境标准产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住 区)”标准 •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20042006
What is an Eco-Industrial Park?
• Community of connected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businesses • Members collaborate to improve economic performance while minimizing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mp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