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环境规划管理总结

环境规划管理总结

环境规划管理总结第一篇:环境规划管理总结第一章绪论1、环境规划分类:(1)按规划期分: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2)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污染控制规划,还包括土地利用规划、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

2、日本防治公害所采取的措施多是非经济性的。

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第二章环境规划学理论基础1、总量控制分类:容量总量控制、目标总量控制、行业总量控制。

2、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并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另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3、实现可持续发展途径:自然资源持续利用、清洁生产、生态技术、环境资源商品化。

清洁生产的意义:(1)对生产过程: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

(2)对产品:旨在减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4、环境功能区划: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把规划区分为不同功能的环境单元,以便具体研究各环境单元的环境承载力及环境质量的现状与发展变化趋势,提出不同功能环境单元的环境目标和环境管理对策。

5、熵方程:dS=diS+deS式中:diS—人地关系(人类活动)的熵产生,diS>=0(越小越好)。

deS—人地关系与环境的熵交换,可正可负可为零。

dS—人地系统的熵变。

熵变类型:dS<0,协调共生型;dS>0,人地冲突型;dS=0,警戒协调型。

6、空间结构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组织优化的科学,它为区域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持。

7、声环境功能区划(GB3096-2008)0 类声环境功能区:康复疗养区。

类声环境功能区: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区域。

类声环境功能区:商业金融、集市贸易,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的区域。

类声环境功能区:工业生产、仓储物流区域。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期末总结[小编推荐]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期末总结[小编推荐]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期末总结[小编推荐]第一篇:环境规划学(郭怀成)期末总结[小编推荐]环境规划期末总结1、环境规划:人类为了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2、环境规划的目的: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基础——环境,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3、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项为克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出现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而实施的科学决策活动。

4、环境规划的功能:①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②保障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③合理分布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④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⑤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5、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

6、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①前期环境保护工作评估;②环境调查和评价;③环境模拟与预测;④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确定;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⑥重点工程和融资渠道;⑦保障措施。

7、按规划期划分: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规划。

8、按环境与经济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9、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10、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国家环境规划、省(区)市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市(县)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

11、按性质划分: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12、环境容量:是保证达到预定环境保护目标的前提下环境单元所能接纳的污染物的最大的数量。

13、环境承载力: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14、环境承载力的特征:①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结合;②区域性空间性。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要点的整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要点的整理

1.掌握以下概念: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一经济一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它就是环境承载量的极限值。

复合生态系统: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复合大系统的整体,社会是经济的上层建筑,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又是社会联系自然的中介,自然则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是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

以人的活动为主体的系统如农村、城市及区域,实质是一个由人及自然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核心?}环境规划目标: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做的规定环境预测: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优化: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优化问题,就是利用数学规划方法,科学地组织污染物的排放或协调各个治理环节,以便用最小的费用达到所规定的水质目标。

水污染控制系统:固体废物管理规划:在资源利用最大化、处理费用最小化的条件下,对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中的各环节、层次进行整合调节和优化设计,进而筛选出切实的规划方案,以使整个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处于良性运转。

包括三个层次:操作运行层计划策略层政策制定层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也就是说,环境管理是人类有意识的自我约束,这种约束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教育、科技等手段来进行。

排污许可证制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基础,规定排污单位许可排放什么污染物,许可污染物排放量,许可污染物排放去向等的一项具有法律含义的行政管理制度。

环境规划与管理 知识点总结

环境规划与管理  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共5个,每个4分,计20分):1、环境规划:就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与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与环境所作的时间与空间的合理要求。

2、生态规划: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利用,各种不同的土地利用对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就是不一样的,在综合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通常称之为生态规划。

3、总量控制:就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区域容许排放总量。

4、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量就就是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这一作用的极限值即为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5、排污收费制度:“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

”该制度具体操作的依据就是《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与《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

6、环境功能区划:就是环境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它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与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

它研究各环境单元的承载力及环境质量的现状与发展变化趋势,揭示人类自身活动与环境及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

7、动态规划:就是处理具有多阶段决策过程问题特征的优化方法。

所谓多阶段决策过程问题就是指对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阶段活动构成的过程。

如何在预定的活动效果评价准则下,使各阶段所做出的一系列活动选择,达到活动整体效果最佳问题。

一个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最优决策序列,对其任一决策,无论过去的状态与决策如何,若以该决策导致的状态为起点,其后一系列决策必须构成最优决策序列。

8、污水调节:在河流同化容量低的时期用蓄污池把污水暂时蓄存起来,待河流的纳污容量高时释放,由于更合理地利用了河流的同化容量,从而提高了河流的枯水水质。

环境规划学总结(改)

环境规划学总结(改)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环境规划?答: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环境规划实质上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2]为什么要进行环境规划?(即环境规划的作用是什么)答:⑴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⑵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公民的环境权;⑶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⑷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⑸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⑹是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3]简述环境规划与其它规划的关系。

答:⑴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中一个专项规划,须同步进行。

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可以从环境的角度提出人口控制和经济发展的合理政策,促进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并从预防为主的观念出发,变污染控制的末端治理为全过程控制,将污染控制与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以及工艺改革、提高生产效益结合起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两者最密切的有四个部分:一是人口与经济部分,如人口密度、素质,经济的规模及生产技术水平等;二是生产力的布局和产业结构,它对环境有着根本性影响和作用;三是因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尤其是工业污染,这始终是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四是国民经济能够给环境保护提供多少资金,这是确定和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保证。

⑵环境规划与经济区划:环境规划是经济区划在资源开发和基地建设方面的补充和完善;通过区域环境规划促使经济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资源利用、工业布局、污染防治等)⑶环境规划与国土规划:环境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土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持;国土规划是国土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方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环境规划的可靠依据。

复习重点概要-环境规划与管理 - 回答版

复习重点概要-环境规划与管理 - 回答版

复习重点概要-环境规划与管理题型: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含义、目的和任务环境管理的含义:通过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环境规划的含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

环境规划和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至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决策、计划和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并以制度、法律、体制和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创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提倡环境友好型行为方式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2.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手段环境规划和管理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物、资金、信息和时空等5个方面。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手段:1.行政手段——根据国家行政法规所赋予的组织和指挥权力,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实施规划和管理。

2.法律手段——是环境规划管理的一种强制性手段3.经济手段——是指利用价值规律,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环境管理过程的杠杆作用。

4.技术手段——指借助那些既能提高生产率,又能把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工艺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来达到保护环境目标的手段。

5.宣传教育手段——是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

环境宣传既是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又是一种思想动员。

第二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1. 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2)“污染者付费”政策(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2. 三种环境法律责任(1)环境行政责任:是指违反环境法和国家行政法规中有关环境行政义务的规定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环境规划课程小结(5篇范例)

环境规划课程小结(5篇范例)

环境规划课程小结(5篇范例)第一篇:环境规划课程小结《环境规划学》学习体会历经了半个学期的学习,在老师认真的教导下,我们上完了这门环境规划学课程,总得来说还是学到了蛮多东西。

说起来也惭愧,感觉每节课学到的没有像高中时候的那样多,也许是大学了,惰性展现出来了。

尽管老师上课讲的很认真,也费了很多心思让我们理解,我上课也尽量保持认真听讲、在书本上做点笔记,但我对这门课的体悟不够深入,理解也不够透彻,所以我只好在这里稍微谈一点我这半个学期来的学习心得与体会。

首先还是先介绍环境规划学这门课程,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这门课程也有如下特征:(1)它面向未来的目标,并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来接近目标;(2)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连续调整以适合环境的过程;(3)它是一种组织行为,需组织不同的行为主体共同参与的互动行为;(4)它需要理性知识,同时也需要责任、权威和控制,这些因素均内在于规划过程。

其次制定环境规划的基本目的在于不断改善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因此,制定环境规划,应遵循下述7条基本原则:(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二)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五)系统原则;(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七)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这学期这门课的学习我知道“环境规划学”涉及到的知识和内容较多,如环境、生态、经济、统计、数学、信息系统、计算机等等。

由于环境规划是规划将来的东西,所以对环境预测分析很重要,其中预测的有很多方面:污染源的预测、环境污染预测、生态环境预测、环境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预测。

环境规划治理知识点整理

环境规划治理知识点整理

环境规划治理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规划概述1、环境规划概念: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进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具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进展变化趋势举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刻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环境规划的作用、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保障环境爱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打算、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行为、以最小的投资猎取最佳的环境效益、实行环境治理目标的基本依据第二节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原则1、环境规划的原则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是环境规划编制的最重要的基本原则)?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打算总体要求原则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防患于未然”是环境规划的全然目的之一)系统优化与依赖科技的原则强化环境治理,促进可持续进展的原则第三节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和类型1、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①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进展的基础资料,编制地区进展的规划纲要?②搞好地区内工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③合理布局污染工业体系,形成“工业生产链”?④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⑤搞好环境爱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⑥制定环境爱护技术政策2、环境规划的类型(1)按规划期划分长远环境规划:普通跨越10年以上,着重对长远环境目标和战略措施的制定。

中期环境规划普通跨越时刻为5-10年,5年环境规划普通称五年打算,便于纳入国民经济社会进展打算并同步实施。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打算体系是以五年打算为核心的打算体系,因此五年环境规划也是各种环境规划的核心)年度环保打算是五年打算的年度安排,是分年度实施的具体部署,也能够对五年打算举行修正和补充。

是每一具措施、工程、项目以及任务的具体安排(2)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环境爱护服从经济进展的要求协调型: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进展环境制约型:经济进展目标建立在环境许可基础之上,受到环境爱护要求的制约。

环境规划学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学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学》复习重点环科1101 2014.5.91.环境规划的功能:(一)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三)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四)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五)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2.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3.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一)前期环境保护工作评估;(二)环境调查和评价;(三)环境模拟与预测;(四)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确定;(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六)重点工程和融资渠道;(七)保障措施4.环境规划的类型(1)按规划期划分包括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包括经济制约型、协调型和环境制约型(3)按环境要素划分包括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和噪声污染控制规划(4)按照行政区划分划分和管理层次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市(县)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5)按性质划分包括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专题规划(如自然保护区)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等。

5.环境容量的概念、组成、分类概念: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或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数量的限度。

或:在保证达到预定环境保护目标的前提下环境单元所能够接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一个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组成:环境容量=基本环境容量即差值容量+变动环境容量即同化容量基本环境容量=(Cs-C)*V变动环境容量=环境单元的自净能力分类:依据环境要素划分: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生物环境容量依据污染物划分:有机污染物环境容量重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环境容量6.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指标体系及其与环境规划的关系概念: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环境规划学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学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学重点第一章:环境规划概述一、环境规划的概念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为改善环境质量制定可行性方案。

二.环境规划内涵:1、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城市、省区、流域、乡镇)2、基本出发点:1)、保障人们享用环境权2)、规定享用环境经济权时所应遵循的义务(公正)3、任务:使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求系统最佳发展。

4、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5、主要内容:对人类活动提出符合环境保护需要的约束要求;对环境保护和建设做出安排和部署6、实质:1)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2)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三、环境规划的作用:①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行为。

②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

③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④促进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⑤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四、环境规划基本原则:1.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2.以生态理论和经济规律为依据,正确处理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4.综合分析,整体优化的原则。

五.环境规划的特点:1.综合性2.地区性3.目的性和目标性4.政策性5.科学性6.可操作性六、环境规划的类型1、按规划期划分:①长远环境规划(>10年)㈠近期目标㈡中期目标㈢远期目标;②中期环境规划(5~10年)。

③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2、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分:①经济制约型。

②协调型。

③环境制约型。

3、按照地域范围可分为:全国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流域环境规划、省级环境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工业区环境规划、乡镇环境规划4、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规划、噪声控制规划等。

环境规划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环境规划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环境规划与管理知识点总结环境规划与管理是指在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过程中,通过制定科学的规划和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规划与管理涉及诸多领域,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废物处理、气候变化适应等。

下面将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而不会影响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计划、政策、项目等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旨在防止或减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

3.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指根据国家、地区或城市的发展目标,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规划过程。

土地利用规划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以实现土地的最佳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4.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活动。

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环境和维护生态系统健康。

5.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保护与修复是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进行保护和恢复的活动。

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方法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修复工程等。

6.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是指对废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的活动。

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7.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监测与评估是对环境状况进行连续观测和评估的活动。

环境监测与评估可以提供环境变化的数据支持,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8.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适应是指通过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和采取适应措施,减轻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社会的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适应包括改善城市规划、提高农业生产适应能力、加强自然灾害防治等。

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考虑项目的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

湖南省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复习资料环境规划与管理方法总结

湖南省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复习资料环境规划与管理方法总结

湖南省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复习资料环境规划与管理方法总结为了提高湖南省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复习效果,本文将总结环境规划与管理方法的相关资料,以便同学们更好地备战考试。

首先,我们将介绍环境规划的概念及重要性,然后对环境管理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和地区特点,结合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等因素,制定长期的环境改善和管理方案。

环境规划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建立合理的环境规划目标在环境规划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划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能够明确地指导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开展,实现环境持续改善。

2. 选取适当的环境规划方法环境规划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方法。

根据具体问题的不同,可以选取适当的规划方法,比如SWOT分析、层次分析法、环境影响评价等,以提高环境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进行环境规划的空间分析环境规划需要对城市和地区的空间进行分析,了解城市发展的内在关系和环境问题的分布情况。

通过空间分析,可以发现环境问题的热点区域和优化发展的空间布局,为环境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环境管理方法环境管理是指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污染防治进行全面的、长期的和系统的管理。

环境管理方法可以帮助提高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 强化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是环境管理的基础。

我们要加强对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各级环保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执行力度,推动环境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2. 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能力环境监测和评估是环境管理的核心工作。

我们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提高监测和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3. 推广环境友好型产业和节能减排技术环境友好型产业和节能减排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广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环境规划与管理重点总结

环境规划与管理重点总结
二是制定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战略方针,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 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 统一。即同步发展方针。
三是确定把强化环境管理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环节。 3、环境法律责任的分类
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环境行政责任、环境民事责任和环境刑事责任三种。 4、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2、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1 分析调查评价结果;○2 分析预测 的结果;○3 详细列出环境规划总目标各项分目标;○4 制定环境发展战略和主 要任务;○5 制定环境规划的措施和对策。
优化:为了实现环境目标的要求,可以在有关因素约束条件下提出各种初 始方案;各种方案又是各种措施的组合,往往多大几个、十几个,因而需要选 用恰当方法进行优化。方法包括:数学优化方法、费用效益分析方法、线性规 划方法、非线性规划方法和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进行项目方案的优化选择。 5、环境规划的实施应具备的条件 (1)将环境规划纳入国名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2)环境规划的分解:1、编制年度计划;2、环境规划目标的空间分解;3、 行业或企业污染治理任务的分解;3、依靠科技进步。
4、环境方法标准。 5、其他标准。
第四章
末考形式:计算题 8、环境审计的定义和类型(第五章)
定义:环境审计是对特定项目的环境保护情况,包括组织机构、管理、生 产机环境保护设施运转与排污等情况进行系统的、文字记录的定期的、客观的 评定。
类型: 按范围可分为地区(城市)级的环境审计及工厂、工艺、特定污染物等的 环境审计;按审计的目标可分为提高环境管理效率、有效控制污染、提高环境 保护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事故等环境审计;按审计的目的可分为审查环境执法、 废物减量化、实施清洁生产等换进审计。
(一)“三同时”制度。(二)排污收费制度。(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四)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六)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七)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八)污染源限期治理制 度 5、环境标准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中一个独立的、特殊的、重要的组成 部分。环境标准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 和生态平衡质量标准。 2、污染物排放标准。 3、环境基础标准。

环境规划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环境规划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⑶ 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根据环境的纳污容量以及“谁污染谁担 削减责任”的基本原则, 公平地规定各排污者的允许排污量和应削减量, 为合理地、指令 地约束排污者的排污行为、消除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⑷ 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 生活的重要指标, 又是经济发展的物质源泉, 在有限的资源和资金条件下, 特殊是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讲, 如 何用最小的资金, 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显得十分重要, 环境规划正是运用科学的 方法, 保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的有效措施。
3. 三种生产理论(含义、相互关系、意义..分)
答: 含义: ①、物质生产: 人类利用技术手段从环境中索取自然资源并接受人的生产环节 所产生的消费再生物, 并将其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该过程生产生活资料以满足人类 的物质需求, 同时产生加工废弃物返回环境。②、人口生产: 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 既包括人口的再生产 (繁衍、生育), 也包括人口在其生存过程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费。③、 环境生产: 指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 包括消纳 污染(加工废弃物、消费废弃物)和产生资源(生活资源、生产资源)。
4. 环境系统规划的决策分析模式(两点,需要展开答..分)
答: 根据环境规划决策分析基本框架, 在实际应用中, 系统规划的决策分析可归纳为两种 类型: 一是基于最优化技术来构造的环境系统规划决策分析模型, 可称之为“最优化决策 分析模型”;另一种是基于各种备选方案进行系统目标的摹拟分析, 从而选择满意方案, 可 称之为“摹拟优化决策分析模型”。
3. 我国环境规划发展的四个阶段: 探索阶段、研究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
4. 环境管理工作千头万绪, 应有一条主线和一个核心, 使之整体系统化。环境规划的.定、实施、检查和完善就是这条主线, 核心就是环境目标。

环境规划管理知识点整理

环境规划管理知识点整理

环境规划管理知识点整理环境规划管理是一个综合性领域,它涉及到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交通规划、资源管理等方面。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以下是环境规划管理知识点的整理。

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环境规划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主要是指人们为了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

其中包括环境评估、环境监测、环境防治、环境治理等方面。

同时,在环境保护中,还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包括水源保护、生态建设、动植物保护等。

二、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城市建设和城市功能的总体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人口密度等方面。

城市规划还需要考虑到城市交通、建筑风格、绿化率等方面。

三、土地规划土地规划是指针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布局所进行的规划。

其中包括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等方面。

土地规划需要考虑到发展的需要和资源的利用情况。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土地利用对环境、生态造成的影响。

四、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指针对城市、地区和国家交通发展所进行的规划。

其中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方面。

在交通规划中,需要考虑到交通流量、道路网络、交通安全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交通的环保问题,例如车辆排放、交通噪音等。

五、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指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进行的管理。

其中包括能源、矿产、水资源等方面。

在资源管理中,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问题。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以上是环境规划管理知识点的整理。

在实践中,环境规划管理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综合性领域,需要综合考虑到环境、资源、城市、交通等方面。

环境管理与规划总结(5篇)

环境管理与规划总结(5篇)

环境管理与规划总结(5篇)第一篇:环境管理与规划总结一、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 社会 经济 环境 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2、环境管理: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3、宏观环境管理:指以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指导,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制定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环境战略,政策,对策和措施的行为总体。

4、微观环境管理:指在宏观环境管理指导下,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的,以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为内容,以执法监督为基础的环保部门经常性的管理工作。

5、流域环境管理:是以特定流域为管理对象,以解决流域环境问题为内容的一种环境管理。

6、区域环境管理:是以行政区划为归属边界,以特定区域为管理对象,以解决该区域内环境问题为内容的一种环境管理。

7、行业环境管理:是一种以特定行业为管理对象,以解决该行业内环境问题为内容的环境管理。

8、部门环境管理:是以具有的单位和部门为管理对象,以解决该单位或部门内的环境问题为内容的一种环境管理。

9、资源环境管理:指依据国家资源政策,以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为目的,以实现可再生资源的恢复与扩大再生产,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使用和替代资源的开发为内容的环境管理。

10、环境质量管理:一种以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监测为内容的环境管理。

11、环境技术管理:是一种通过制定环境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以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革与创新为内容,以协调技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目的环境管理。

环境规划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环境规划的定义(名词解释):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2.环境规划的实施主要以为主导。

3.实质:一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的科学决策活动。

4.环境规划的内涵(简答题)环境规划的对象是:“”复合生态系统(必考)环境规划的任务(目的)是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

环境规划的依据是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预先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

环境规划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作出的综合优化,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全国性环境规划要有全国宏观综合考虑5.环境规划的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以的投资获取的环境效益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6.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7.环境规划的类型:按时间分:(必考)长远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10年以上,中期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5-10年,5年环境规划一般称五年计划。

五年环境计划便于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步,并纳入其中;年度环境保护计划实际上是五年计划的年度安排,它是五年计划的分年度实施的具体。

按环境要素划分: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必考):环境保护服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服从环境保护的需要按性质划分8.例题: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环境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内涵:其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而实施的科学决策活动。

第二章: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1.环境系统: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丰富多样、层次不一的元素组成,形成极其复杂的结构,并能不断依靠和的输入、输出维持自身稳态运动的开放系统。

环境规划复习总结

环境规划复习总结

第一章1.环境规划:是一种为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的盲目和主观随意性所采取的科学决策活动。

2.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

该定义指出了环境管理的实质是规范和限制人类的观念和行为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主要应该是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个人、企业、政府。

环境规划和管理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政府强化环境规划与管理、公众参与环境规划管理、全球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众多内涵,主要手段有:①行政手段②法律手段③经济手段④技术手段4.环境规划与管理紧密相连,难以分割,但是又存在各自独立的内容和体系。

两者的相关相容性和差异性(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1.管理的的二重性: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也称为管理的一般职能)表明,管理之所以必要,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的社会化所决定的。

(社会劳动过程,分工,协作)管理的社会属性(也称为管理的特殊职能)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性质紧密相关的。

(价值增值过程,指挥劳动,监督劳动)2.管理的职能的核心: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

计划职能:计划是事先对未来行为所做的安排,包括确定组织的目标,制订方案实现这些目标。

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开始的,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②组织职能:组织就是把组织的各种资源科学合理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和计划的有效执行。

③控制职能:控制是指管理人员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活动,这种活动就是按原定计划及时纠正偏差,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没有控制就没有管理。

3.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

环境规划押题总结

环境规划押题总结

环境规划押题总结第一篇:环境规划押题总结1.环境规划内涵: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的生态系统;任务是使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最佳的发展;依据是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

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内容是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2.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1.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5.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地位:环境规划担负着从整体和战略层次上的统筹规划、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环境规划基本类型:按规划期分: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保护规划。

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分:经济制约性、协调性、环境制约性。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按环境要素划分为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则3.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5.系统原则6.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6.复合生态系统:结构:社会、经济、自然功能:生产、生活、还原、信息传递功能特性:人工性、脆弱性、可塑性、高产性、地带性、综合性。

7.环境规划程序:环境规划工作计划→环境调查与环境评价→环境预测→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环境规划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优化和决策→方案审批→环境规划方案实施与管理8.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污染控制目标、生态保护目标和环境管理目标。

9.环境规划目标确定原则:1.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2.以经济社会的战略思想为依据3.应满足人们的生存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4.满足现有的技术条件5.能做时空分解定量化11.环境规划指标类型(1)环境质量指标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3)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4)相关指标:12.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类型:1.环境质量指标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3.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4.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3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环境规划:是一种为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的盲目和主观随意性所采取的科学决策活动。

2.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

该定义指出了环境管理的实质是规范和限制人类的观念和行为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主要应该是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个人、企业、政府。

环境规划和管理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政府强化环境规划与管理、公众参与环境规划管理、全球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众多内涵,主要手段有:①行政手段②法律手段③经济手段④技术手段4.环境规划与管理紧密相连,难以分割,但是又存在各自独立的内容和体系。

两者的相关相容性和差异性(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1.管理的的二重性: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也称为管理的一般职能)表明,管理之所以必要,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的社会化所决定的。

(社会劳动过程,分工,协作)管理的社会属性(也称为管理的特殊职能)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性质紧密相关的。

(价值增值过程,指挥劳动,监督劳动)2.管理的职能的核心: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

计划职能:计划是事先对未来行为所做的安排,包括确定组织的目标,制订方案实现这些目标。

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开始的,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②组织职能:组织就是把组织的各种资源科学合理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和计划的有效执行。

③控制职能:控制是指管理人员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活动,这种活动就是按原定计划及时纠正偏差,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没有控制就没有管理。

3.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

4.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功能的外在表现,环境承载力可划分为:①环境能够容纳污染物的量;②环境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的能力;③环境维持良好生态系统的能力。

5.反馈控制:所谓信息反馈控制就是用过去的情况来指导现在和将来。

6.前馈控制:不断利用最新的信息进行预测,把所期望的结果同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采取措施是投入和实施活动与期望的结果相吻合。

第四章线性规划:就是求一个线性函数在满足一组线性等式或不等式方程在变量为非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的总称。

适用范围:①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使产值最大或利润最高②如何统筹安排以便消耗最少的资源或排放最少的污染物非线性规划:就是求一个n元实函数在一组等式或不等式的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且和约束条件至少有一个是未知量的非线性函数的总称。

适用范围:和约束条件至少有一个是未知量的非线性函数动态规划:是一种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中使用的,通过把原问题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子问题的方式求解复杂问题的方法。

适用范围:动态规划主要用于求解以时间划分阶段的动态过程的优化问题,但是一些与时间无关的静态规划(如、),只要人为地引进时间因素,把它视为多阶段决策过程,也可以用动态规划方法方便地求解。

第五章1.环境统计:是用数字反映并计量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2.环境审计:是对特定项目的环境保护情况,包括组织机构、管理、生产及环境保护设施运转与排污等情况进行系统的、有文字记录的、定期的、客观的评定。

方法:审计检查法、审计调查法、审计分析法、账户分析法、账龄分析法、逻辑推理分析法、经济活动分析法、经济技术分析法、数学分析法、抽样审计法等。

3. 环境审计的内容:①符合性审计,主要为环境保护法规的符合性审计,对企业有关环境的现状及管理当局所做的努力进行详细的、特定区域的评价②环境保护管理系统审计,确定环境管理系统是否运作良好,是否能处理当前或未来的环境风险③过度审计,企业在购买和转让不动产时需要,评价与不动产的获取和剥离有关的风险④关于有害物质的处理、存放及清理的审计,评价危险原料的处理、存放及清理会产生的全部负债,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及威胁人类健康带来的诉讼、赔偿和罚款导致环境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降⑤污染预防审计,确定减少废物的机会,通过对企业可能发生污染情况的审计预测结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⑥环境效益审计,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兼顾企业的长远发展⑦产品审计,确定产品是否与环境政策的要求相符合,企业可以看出自己的产品与环境政策要求的差距而进行改进。

第六章1.环境规划的工作程序:①规划的编制ⅰ接受任务与组织规划编制ⅱ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②规划的申报与审批ⅰ规划初级申报和审核ⅱ终级申报与审批ⅲ环境规划文本,技术档案文本、环境规划文本、环境规划报审文本2.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环境质量指标(大气、水环境、噪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大气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水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工业固体废物宏观控制、乡镇环境保护规划)、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污染控制、水域环境保护、重点污染源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投资)以及相关指标(经济、社会、生态)3.环境功能区划分:考虑到对人体的危害及环境投资效益两方面的因素,在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前常常要先对研究区域进行功能区的划分,然后根据各功能区的性质分别制定各自的环境目标,这种对区域内执行不同功能的地区从环境保护角度进行的划分被称为环境功能区划。

依据:城市环境功能区;空气环境功能区,按照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划分;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根据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城市声学环境功能区,根据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划分。

第七章1.流域水环境规划的内容:依剧国家有关法规和各种标准,提出水体功能区和水质控制指标;确定水质超标河段和主要污染物;确定各河段主要污染物的环境容量;确定排污口的允许排污量预测污染治理费用,提出最佳方案2.流域水环境的工作程序:在进行流域水环境的规划时,应对水体环境系统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包括水量、水质、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并查明问题的根源所在;确定规划的目标;确定规划的方法;拟定规划措施;提出公选方案;规划实施3.水环境功能区:是根据水体不同区段的自然条件、区域内的用水需求,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规和标准,对水体不同区段按其功能区加以划分,并确定其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4.水环境功能分区依据:自然保护区及源头水执行I类标准;生活饮用水一级保护区及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执行II类标准;生活饮用水二级保护区及渔业水域执行III类标准;一般工业用水及风景游览区执行IV类标准;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用水区执行V类标准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方法与步骤:系统分析;划分步骤:技术准备、定性判断、定量决策和综合评价。

5.什么是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在流域水环境规划与管理中有什么作用?答:水环境容量是指水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

在理论上,水环境容量是环境的自然规律参数与社会效益参数的多变量函数。

它反映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也满足特定功能条件下,水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在实践上,水环境容量是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是水环境规划的主要环境约束条件,也是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参数。

第八章1. 城市水体污染控制规划:是通过城市所处流域的水污染现状和水体环境问题分析,在水环境质量预测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定阶段水环境保护目标,对环境保护工程和环境管理措施进行统一的设计和安排。

2.大气污染预测:一是箱式模型,二是扩散模型3.水体污染控制的基本途径:一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负荷;二是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提高水环境的承载力,并有效利用环境容量。

4.噪声:由许多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波无规则地杂乱无章组合而成,不为人们所需要的声音。

5.噪声监测: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中各类噪声标准的适用区域划分原则,并结合城镇范围的具体情况优化选取能代表某一区域环境噪声平均水平的测点等进行监测。

第九章1.生态规划:在没有任何有害的情况下或多数无害的条件下,对土地的某种可能用途进行规划。

生态规划的内容为:(1)生态调查:是指调查了解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特征及相关关系的过程是生态规划的重要内容(2)生态适宜性分析:是生态规划的核心,是制定规划方案的基础。

(3)生态敏感性分析;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的情况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干扰的适应能力。

2.生态城市: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创造人与自然环境互惠共生,高效、和谐的人类栖境。

特征:、高效性、持续性、、区域性和结构合理、关系协调七个特点。

3. 生态产业链的结构:生态产业链的成员组成。

根据各企业的特点和其在生态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可将区内企业划分为物质生产者和技术生产者、加工生产者和还原生产者,由它们共同组成生态产业链和产业共生网络系统。

4.生态产业园: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产业生态学和系统工程理论指导下,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的多种不同产业,按照物质循环、产业共生原理组织起来,构成一个资源利用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产业链和产业网,通过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求得多产业综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5.什么是城市环境规划,包括那些内容?答:城市环境规划的目的是调控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城市生态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要改进城市生态系统的状态必须从城市生态的结构入手,而合理布局则是调控城市生态结构的关键环节。

城市污染控制规划的内容包括:预测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确定功能分区及各区的环境保护目标值;提出切实可行的、实现环境目标值的污染防治方案,其中包括污染源控制方案、环保投资方案、处理设施建设方案等。

6.何谓生态规划?生态规划与区域规划、环境规划有何不同?它们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生态规划是运用整体优化的系统论观点,对规划区域内城乡生态系统的人工生态因子和自然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相互作用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进而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对策。

促进区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持续共生,协调发展。

7.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规划的区别:生态城市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做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改善城市生态状况,维持生态城市平衡,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